园本教研幼儿教师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则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便从学习型园本教研、课例研讨式教研、一课多轮式教研、研究型园本教研这四个方面就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行深入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园本教研幼儿教师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园本教研幼儿教师论文 篇1:

园本教研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人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来自人的需要。在教师这个群体中,他们的成就需要表现较为强烈。教师在新形势下产生的危机感,使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都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针对教师们的不同需要,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满足这些需求,创建和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关注教师需要的园本教研活动。

园本教研活动是针对幼儿园存在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和教育质量,以促进师幼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园本教研活动是一种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和“基于幼儿园”。因此我们立足本园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发展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的人力资本,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的。

一、体现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性

园本教研活动应该是开放的、互动的、宽松的。通过教研的组织形式积极为教工搭建群体实践与个体发展的舞台,让每个教师在教改中“主动出击”,既达到互助合作又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只有让教师超越自我,改变狭隘的思维方式,才能产生新观念、生成新智慧。

1.自我学习,自主研究

我们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对照自己的特点或不足之处开展自我学习活动,在研究中指导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自主成长、自我超越。起初,青年教师每人制定好三年成长规划,分析自己的强项与弱势,由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的成员与他们共同讨论,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自我,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长期下来,教师们能比较准确地找到自己教学中的“弱势”,如体态语言缺乏、语言不够精炼、口头禅太多等。我们建议教师在每学期开始时为自己制定一个小小的改进计划,一学期中努力改进自己的1~2个“弱项”。久而久之,教师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会逐项击破、迎刃而解。

2.注重研讨,畅所欲言

在园本培训中,我们提倡相互之间的讨论,创设宽松的研讨氛围,让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有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才能对上课教师有所帮助。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通过师徒结对、互相听课等形式让职初教师与老教师对话,通过对话学会基本的驾驭一日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从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学习中,缩短第一成长期;老教师也从青年教师那里接受新的信息和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突出园本教研内容的实际性

我们在深入了解教师的所思所需的基础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精心设计,对培训内容做了新的规划。

1.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的内容

如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家长工作与班级工作研讨”“一日活动组织”“教学设计”,使家长工作、常规工作中的错误得以控制、经验得以发扬;我们还开展“反思笔记交流”“案例评析”,让教师养成善于学习与反思的习惯。教师养成了善于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就能使教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

每学期初,管理者都要根据教师的需要开出菜单,确定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内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怎样做主题”“主题墙的创设”等专题研讨。在教研活动中,专门开展了数学、音乐、科学等领域教学的研讨,分门别类地与教师一起理清教学思路。

三、注重园本教研的行动式研究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根据教研的目的选择有效的活动方式,以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满足教师不同的需要,让教研方式更加有效地为教研目的服务。

1.健全园本教研的制度

我们成立了以园长、骨干教师、年级组长为代表的教育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一日活动的调研。针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以研究,重点推进了区域活动、晨间活动、早操、户外活动等,就材料的投放、活动的组织、时间安排的科学性等问题与教师们研讨,寻求最佳的组织策略。

2.围绕问题开展行动式研究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尝试从教师感兴趣的方式入手,积累一些有趣而便捷有效的策略。

(1)游戏式的教研方式。教研并非一定是理性、单一和枯燥乏味的,它可以是实干、生动和充满情趣的。在培训中,如果注入了游戏的精神和诗性的智慧,教师就可以不断地保持研究的热情,充分地享受研究的快乐。

(2)自荐式上课与邀请式听课。管理人员的听课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教师把这种听课当成负担,当成压力,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我们应改变以往随机抽查听课的方式,教师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相互推荐、拿自己认为比较自信的活动或者疑问颇多、难度颇大的活动来请管理人员听,这样既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正确对待这种指导和管理方法,又能发现每个教师工作中的闪光点并解决了实际问题。这种实践自开展以来,收获颇丰,深受老教师们的欢迎。

园本教研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只有真实、丰富、有效的研究,才能帮助教师对工作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帮助他们去克服思想、理念上的障碍,主动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也才能教会教师改革自己的工作方式,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

作者:赵秋华

园本教研幼儿教师论文 篇2:

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则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便从学习型园本教研、课例研讨式教研、一课多轮式教研、研究型园本教研这四个方面就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园本教研;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伴随着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园本教研研究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研究中,我发现园本教研能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能够促进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促进幼儿教育发展。这二者本身便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关系。然而,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当我们怀着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园本教研的发展,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那么,究竟如何发挥园本教研的优势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呢?

一、学习型园本教研

学习型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研方式。它是指幼儿教师注重学习的重要性,将学习作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路径进行学习研究。在这种教研形式下,能够通过教研提高幼儿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为此,我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学习型园本教研。第一,促进幼儿教师进行角色定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一直都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递者。在研究之后,教师越来越注重对于儿童思维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和创新,也努力以“终身发展”为理念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第二,引导幼儿教师建立新型的教学观念。经过多样的教学研究,我们将这一教学观念总结为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儿童情感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在以上两个观念的引领之下,我园教师则会根据具体课程进行园本教研,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在实践中获得自我成长和发展。

二、课例研讨式教研

课例研讨式教研,是指教师针对园本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课程而开展的一次教学研究,在问题之下引导教师开展多样的交流和思考,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碰撞和启发,在学习过程中彼此交流、进步和成长。在此背景之下,我园则会定期组织优秀教研组展示课、青年教师课堂学习、教学公开课等多种研究活动进行教学研究。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之后,教师们便根据具体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反思。例如,在《早期阅读活动组织和指导》一课之后,某教师便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了“早期阅读活动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组织”这两个问题。随后,在园本教研中,教师便提出了自身的疑问以及在此疑问之下的思考,与其他教师一起进行交流。在课例研讨式教研之后,教师也会针对教研环节和内容进行自我反思。

三、一课多轮式教研

一课多轮式教研,是由两名教师针对同一个教学课程进行多轮教学的过程。这也是目前幼儿教学所最常使用的教研方式。我园一课多轮式教研则一共分为四轮,第一轮和第三轮由一名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第二轮和第四轮由另一名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每一轮教研的过程都分为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教研组进行教研反思、在研究中优化教学内容这三个部分组成。例如,在《老虎棒棒的喷嚏》园本课程中,我园便组织了两名教师进行多轮式教学研究。在第一轮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当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通过自身想象编造故事结尾時,孩子们则表示难以理解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便是教师对于幼儿想象力的激发没有做好充足的铺垫。为此,我园教师便开始进行教学研讨,从活动目标、教具使用以及教学环节方面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之后,我们将故事音频播放改为教师有感情地进行故事讲述,将教学过程改为“讲述故事——述说故事——创编故事”这一流程。在进行了充分的反思和学习之后,便进行了第二轮教研。通过这样的教研方式,教师能够在一轮一轮的教学研究中进行研究和思考,对于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更为深入。

四、研究型园本教研

研究型园本教研,是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针对实际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研究和探究。教学研究意识能够引导幼儿教师自觉而主动地参与到研究学习中,挖掘园本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研究和理论升华,把握时代发展地脉搏,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例如,在“如何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教研过程中,教师则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研究内容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有的教师提到要从视听、道具等方面进行教学辅助,引导儿童通过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音乐表达。有的教师说要从思维上引导儿童进行音乐理解、音乐感受和音乐表达。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是教学的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多样的交流和思考,研究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获得了有效提升。

多年来,有关园本教研的研究一直在曲折中而不断前进。目前,园本教研活动形式主要分为案例分析和研讨、“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课题研究这三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有着不同的教育效果,展现了不同的教育优势。然而,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园本教研而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则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只有深入细节、了解细节、思考细节,才能够促进园本教研活动有效化,引导幼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宋武,徐宇,张璐琳.适于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方式[J].学前教育研究,2014(17):64-66.

[2]杨帆.以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03-106.

[3]郭阿苏.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基于实践中的园本教研平台[J].生活教育,2015(03):51-53.

作者:杨艳

园本教研幼儿教师论文 篇3:

园本教研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一直是我园永恒追求的目标。多年来,我园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中,认真分析教师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将园本教研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注重园本教研的开展,并将《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寻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分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教师本人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其专业成长中的决定性因素。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职业认同、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教师知识观;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教师身心素质等。而教育经济制度及政策法规、上级领导的态度、教师间的合作关系等外部环境因素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全园教师分成新手期(1-3年)、成长期(4-8年)、成熟期(8年以后)三个阶段,并设计了三份问卷,充分了解教师的需求、困惑和期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教师最喜欢的园本教研是教学观摩、经验讲座;成长期教师最喜欢的园本教研形式是一课三研、网络论坛;成熟期教师最喜欢的园本教研形式为专家讲座、沙龙论坛。

二、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1.专家引领

园本教研提倡幼儿园即研究中心、活动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同时,园本教研如果只是局限在老师们之间的研讨、交流,那只能是“萝卜烧萝卜”,小有味道。园本教研还必须积极寻求专家的指导,在与专家教师的互动与研讨中,品尝到“萝卜烧肉”的鲜美味道。因此,我园参加了区、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研究,成为了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研究实验园、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基地园;利用苏州紧靠上海的有利条件,积极参加上海研究中心“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组;与南师大、苏州幼师等高校组成科研协作组,借助科研专家力量,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思路、树立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实践体验

园内教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经过几年摸索,其中“一课三研、行为跟进”最为我园广泛使用。

第一研——行为跟进,在教学中。立足于以教学为载体,将观念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结合起来。在原有的教学经验、水平的基础上找亮点。立足本园、基于老师,使教师充满信心。这里的目标是:支持教学、改善教学、改变教学。

第二研——行为跟进,在对比中。二研中,大家将“研”建立在两课的对比中,注重在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研群体等“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究发展,构建“相互合作的探究性关系”。而此次的要领是:聚焦教师、教材、幼儿以及学习环境,将观念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结合起来。

第三研——行为跟进,在体验中。行为跟进是全园教师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因此执教者不仅仅是年轻的教师,还有一批具有一定经验的骨干教师,所有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共同创造教学方式,从而激发所有参加园本教研的成员们进行思考,调整改进教育策略,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在观察、反思与改进中不断地得以发展与积淀。

3.分层培养

俗话说:目标是工作的航标。因此,我们结合幼儿园教师的年龄结构特点,引导每个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准确分析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需要等,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诊断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问题,为自己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在目标的激励下,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行为实践研究中,以实现自我,完善自我。

(1)新教师试一试——尽快成为合格教师。新教师的前三年是适应期和磨合期,更是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新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态度,爱孩子是第一要素,平时多关注孩子一点、手勤一点、脚勤一点、嘴勤一点。目标是要站稳讲台,做个虚心好学的合格教师。业务方面,我们新教师开展“模仿一节幼儿园的成品课”,让其初步掌握课堂教学要领。

(2)青年教师秀一秀——积极成为骨干教师。工作5年以上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是专业成长的关键期,我们积极引领这一阶段的教师努力成为一名反思型的骨干教师。通过“优质课大比拼、才艺秀”等活动,促使教师探究学科智慧,强调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3)老教师亮一亮——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针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防止她们的职业倦怠,我们创设机会,如:开展“老教师亮一亮”活动,帮助她们通过专业研究,成为专家型教师,使其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取得一定的学术地位,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4.课例研讨

师徒结对式课例研讨主要是成熟期的老师与新教师、成长期的教师结成对子,然后根据两人的兴趣和特长,老教师开展经典回放课例,新教师对应开展一课三研“模仿课”、成长期教师对应开展“创新课”的研讨。

(1)经典回放——模仿课(这种课例形式适用于帮助新手期教师)

我们先让骨干教师执教优秀教学活动。然后让新教师来模仿。通过活动,使新教师掌握上课模式。当然,即使是模仿研讨,新教师也仍然会产生重形式、轻目标;重整体、轻细节等问题。

(2)经典回放——创新课(这种课例形式适用于帮助成长期教师)

我们先请成熟期教师向成长期教师执教自己曾经获奖或者开放的经典课例,然后,成熟教师在说课评课之后命题,请成长期教师在观摩的基础上进行同题异构,这类活动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幼儿园原先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成长期教师的创新意识。运用在开放活动中,既继承了传统,又发扬了创新,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5.理性反思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种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动态过程,其过程的实现渗透于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之中,在鲜活的教育实践情景下解决问题,把工作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作为自己自觉追求的一种行为,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教师反思为中介,由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提升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是促进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6.建立档案

为了记录教师的个人成长足迹,我们在研究中,设计了系列记录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目标计划书》、《教师参与园本教研活动记录》、《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评估考核指标》、《与研究对象的交流记录》、《课题组成员研讨活动记录》、《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记录》。要求不同层次结构的教师及时记录,并整理归档。帮助教师构建了一个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园本教研,我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活动课例与案例,2008年、2009年连连获得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0年获得新区、市优质课评优一等奖;涌现出市、区学科带头人多名,并受到了省、市、区的多项综合奖励。也使教师们获得了参与研究的成就感,激发了教师自身需求的积极性。近百篇优秀论文在全国、省、市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教师的专业水平真正得到了质的飞跃,铸就了德技双馨的优秀教师群体,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园整体办园质量。

(金晓筠,苏州新区实验幼儿园,215011)

作者:金晓筠

上一篇:石油企业跨国经营论文下一篇: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