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2022-09-26

第一篇:14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一、主持人(该园保教主任)介绍当日教研活动来源、目标及过程

(一)活动来源:

十五期间在《纲要》的领导下,我园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园所的发展确定了以关注幼儿生活为基点,开展自然化教育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过程中,针对老师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采取了把握时机,适时点播,双向对比,还有质疑、答辩等教研方式,来帮助教师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的老师存在以下的优势:1.在教研教育实践中能够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生成活动,注重引领幼儿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在真实的问题中获得体验,并以此来体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2.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更乐于交流了,能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通过互动提升原有认识。3.在环境创设和区域材料的提供中,教师能够自然的与生活相结合,使之自然的融入到支持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材料的投放,已经远大于原有的游戏、操作、学习知识的价值,而是使材料自然的融入到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使孩子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在发掘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教师身上的一些不足:教师虽能够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活动,但仍存在着“做得多,想得少”的问题,教师虽然脑子很活,有很多的创意,但常常存在想的好,但不知道关键要发展幼儿的什么的问题。教师虽然知道反思很重要,但面对很多具体的问题时,却不善于对活动前的设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及自身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我们将近阶段的研究目标定为引导教师学习,从幼儿学习的角度,进行反思,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在今天活动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研究,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了解教师在反思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反思中的问题来大胆的表达出来,第二阶段就是观摩一个班的区域活动,以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学会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反思不是从一两次活动进行实现的,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今天的教研活动,是前阶段教研活动的一个延续。

(二)当日教研活动目标及过程:

今天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体验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进一步感悟和学习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从多个方面进行反思。第二就是帮助教师学习捕捉活动中幼儿对他们传达的关键信息,并针对教师在反思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困惑,讨论如何从幼儿的角度来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教研过程主要分两个部分:体验活动和案例分析活动。

二、教研活动实录:

环节一:体验活动——体验推销护肤品的过程

体验过程:主要是让本园教师自由结组,自己选择在场的与会者作为推销的对象,并思考用什么方式和策略与对象沟通。体验完这个过程之后,分别交流各组推销的结果以及在推销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也提醒刚才接受推销的与会者反馈自己刚才与推销老师之间互动的感受。以下就是后面老师们交流感受的过程。

主持人:请各位推销员说一说你们刚才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1组教师:我们先进行对象的选择,看老师的外表、装扮,在跟他的交谈中发现他的一些兴趣。我们推销的第一位老师比较时尚,对自己装扮的细节有一定的要求,这样他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护肤产品。第二个老师由于我们没有介绍清楚产品的厂家、产地,再加上我们的国产商品与这位老师的要求(更倾向于国外的产品)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她没有接受我们的产品,但我们还是把产品的宣传单发给她,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给她留有印象。

与会者1:两位推销员介绍产品很详细,有一定的针对性,介绍的产品比较符合我的职业需求

与会者2:两位介绍非常清楚,他们的除皱产品打动了我,但我的消费理念是一分钱一分货,产品太便宜了,那么便宜我就决定不买了。

主持人:你们提倡的使用国货,在推销时是否了解了顾客的消费理念。

第1组:我们询问顾客平时使用哪些品牌的化妆品,产地在哪。顾客本来对我们的产品有些感兴趣,但一听价格就没有买,我们也不想死缠烂打让人家反感,只是把产品介绍给她就好了,并把宣传单送给她。

主持人:通过互动有何启发?

第1组:应更多地了解顾客的需求,抓住顾客的心理及时进行调整,我们在准备中应想的更周到,更广泛,因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第2组教师:有三位消费者购买了我们的产品,我们首先了解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介绍产品,而且我们的产品价格合理,受到他们的欢迎。 与会者3:他们态度诚恳,针对我的肤质介绍产品。

第3组:我们先选择不同的人群,从了解他们的职业,在皮肤方面有什么困惑这两方面下手来推销我们的产品,那位老师问了我们好多问题,我们也耐心回答了,可是她最后却没有买我们的产品。

与会者4:我觉得她们非常有亲和力,为什么没买,是因为我有我的想法,我知道化妆品不是能够随便买的,不能光听宣传。我觉得皮肤的改善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某种产品一下子就能见效果的,所以我就提了很多的问题。虽然我没买,但我觉得她们的宣传还是比较到位的,她们最后的策略也很好,送了我一个试用品,所以我说我们可以做朋友。

主持人:推销时有没有关注到消费者的需求。

第3组教师:关注到了。消费者认为皮肤是有周期性的,不太相信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就给了他一个试用品,并准备进行下一个推销。

主持人:大家在活动中的感受都是非常真实的。首先是选择对象、人群,在交流中关注到怎样运用策略进行互动,并且都在思考、调整用什么更适宜的行为来影响他人。请说一说在推销过程中你们的理念是什么?

教师集体:了解、沟通,满足需求。

主持人:那你们通过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做什么事? 教师:让大家认同产品,引发大家的需求

主持人:我们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但为什么还是会失败呢? 教师:不信任,产品没有说服力,沟通方式有问题,语言技巧欠缺。

主持人:作为教师,如果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个实践者,我们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教师思考)我想通过我们老师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困惑引出我们下面讨论的案例。这是我们园的任老师在组织小班娃娃家的活动时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两难困惑问题,先请她介绍一下这个案例,然后再说说她自己对这个案例的反思。

环节二:案例分析——“该不该制止她给娃娃剪头发”

主持人先请该园任老师讲述她的一个真实的两难困惑案例(小班案例),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以下是这个案例的主要内容:

“老师,我在给娃娃剪头发!”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区域活动,每天他们在这里都会模仿着成人的活动进行游戏。在今天的娃娃家游戏中,让我感到惊奇和意外。当我来到娃娃家时,王××小朋友正拿着剪子一绺一绺地剪娃娃的头发。我一看,地上已经有了不少头发,而她还是那么的认真。我惊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呀?”她回答说:“我在给娃娃剪头发,他的头发太长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还再继续剪。我眼睁睁地看着她又剪下了两绺,于是就赶紧说:“天冷了,娃娃的头发不要太短,我看不要再剪了。”她看着我,犹豫了一下,终于停下了手,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意外。

活动结束后,我找到她进行交流:“你为什么要剪娃娃的头发呀?”她满不在乎地说:“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我接着说:“娃娃的头发不像咱们人的头发,剪下来还能再长长,而娃娃的头发却长不出来了,以后别再剪了。” 她勉强地点了一下头就走开了。但我从她的脸上看出她还是有些不服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我当时真不知怎样去做,第一反映就是赶紧介入游戏,引导她停下手。但我又考虑到今天停止明天她会不会又重复。所以,活动后我找到了她,了解她的想法。告诉她娃娃的头发不能剪。交流中流露出不服气的表情。我不知道在活动中和活动后的互动中,我这样做引导对不对?

主持人:刚才任老师在反思中提到了一个很现实、很具体的两难困惑问题。在活动后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她那样引导适宜不适宜?这个问题到底说明了什么?

教师1:老师去介入这件事情,去引导孩子了,但孩子的表现是不服气,她觉得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所以娃娃的头发长了,我理所应当就应该给她剪。我觉得问题在于该不该引导?

主持人:那老师把这个问题的落脚点放在哪了呢? 教师1:该怎样去引导,行为是否适宜?

教师2:任老师发现孩子剪头发了,她的反应就是咱们老师习惯了的那种反应,把玩具给损坏了,所以她要制止。老师关注到孩子把娃娃的头发剪了,但剪之前的过程,老师好像没有关注到。这就是说老师关注的是事件的结果。

主持人:这是老师的第一反应。任老师刚才说不知道这种引导对不对,所以落在了做法上。那么,我们在关注行为是否适宜之前,还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教师3: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游戏当中的一些需求。

教师4: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剪是有什么需求吗?她用小剪刀是因为觉得很好玩,还是想模仿妈妈或理发师?如果孩子是想模仿理发师,我觉得班里面就可以设置一个理发店的游戏区。她如果只是想用小剪刀去剪,就可以在美工区中设置一些用剪刀剪的游戏,去满足她的需求。

主持人:在关注问题之前,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行为是否适宜不是凭空而说,而是依据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我想问一下任老师,当事情发生时,你是怎么想的?

任老师:我就想马上得制止他,要不然头发就该给剪没了。但我又想应该尊重孩子,所以就以游戏的口吻跟她说:“天冷了,娃娃的头发不要太短,我看不要再剪了。”

主持人:任老师没有生硬的去制止,还是能够注意到用游戏性的语言去跟孩子说话,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事情发生的当时你并没有跟孩子过多的互动,但为什么结束以后你又和她互动呢?

任老师:第一,我是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第二,是想丰富她的一些生活经验。于是,我就说:“娃娃头发不像咱们人的头发,剪下来还能再长长。娃娃的头发剪掉就长不出来了。” 主持人:任老师是从知识经验上去丰富孩子。这表明任老师实际上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她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娃娃头发不像人的头发,剪了还可以再长长。任老师关注的是什么?

教师2:目的就是不让她明天再剪了。

教师5:任老师关注的是孩子不再剪了,是结果。

主持人:老师关注的是问题该怎样解决。那你后来是否有意去继续关注这个孩子了吗? 任老师:没有。

主持人:咱们老师可能认为教育完孩子,孩子不再剪了之后,教育目标就已经实现了。但孩子当时的反应是不服气,那她还会不会去进行别的活动。这是咱们老师应该继续去关注的。

区教研员: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当孩子听老师说了“你的头发妈妈剪了还会再长长,而娃娃的头发剪了就不能再长了”这句话时,作为一个小班的孩子,他能理解吗?老师的这句话对小班孩子会有作用吗?不知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教师1: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有限,容易把事实和想象混淆。

区教研员:老师们分析的很好,这句话对于小班的孩子可能是没有太大作用的。所以,咱们老师在对孩子做出应答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

主持人:教研室的老师给咱们从孩子的反应这个角度帮助咱们分析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老师行为对于孩子的效果。后面咱们还会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接下来,咱们思考孩子为什么要给娃娃剪头发?

教师2: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到游戏中去了,自发地调动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游戏内容,而且小班孩子模仿性比较强,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由于家庭中没有条件,幼儿园给孩子创设了模仿成人生活的条件,孩子可以比较放松地再现她的游戏。

教师3:这是孩子生活经验的迁移。

教师6:孩子在游戏中真正的进入角色,真正把自己当成家长来照顾孩子了。她真的很投入,把一切都当成是真实的,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教师2:孩子把一切都当成真实的了,而老师要把她从游戏(孩子的真实世界)拉回到现实(成人的真实世界)中来,她有点不理解,甚至有点难过。

教师1:孩子就是想给娃娃剪头发,而并不知道娃娃的头发不能剪。她的知识经验使她关注不到这些,所以她只是觉得给宝宝剪头发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主持人:老师们说了,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使得她关注不到那么多,而只是在模仿成人的活动。刚才一个老师提到了为孩子创设的娃娃家这个环境,正是娃娃家的环境刺激了孩子的行为,调动了她的原有经验。家庭氛围的营造使他想到了自己在家里的一些事情,自然地就展现了她生活中的原有经验。刚才,我们分析到了孩子的需要、原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孩子的行为还向我们传达其它的信息了吗?

教师7:这个孩子实际上也是在学习,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教师1:表达的是心理、游戏、操作方面的一些需求,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的一些需求:使用剪刀、情感体验的等。

主持人:咱们说的这些,结合《纲要》、北京市的《实施细则》和《快乐发展课程》,大家再一起来深入理解一下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再现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受;喜欢模仿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人物;游戏充满想象,常常讲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前面咱们老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来看,还是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接下来,咱们再接续回答任老师的困惑问题。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教师1:可以创设一个新的活动区域,比如小小理发店,既满足了他的需求,也使他从中进行快乐的学习。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呢?

教师1:满足孩子的兴趣、操作和模仿方面的需要。

教师2:我觉得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更投入,老师可以把学习内容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当中。可以给孩子创设理发店,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材料投放的问题。你给她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应该考虑让孩子剪什么。如果孩子就是想给娃娃剪头发,就可以多做一些假的娃娃头套,让孩子剪了再“长出来”,这样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只是想使用剪刀,美工区也投放相应的材料,或者在娃娃投放其它各种供孩子剪的材料,如剪面条之类的,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活动内容。

主持人:这就涉及到咱们怎样了解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样的、具体的需求? 教师2:老师可以根据以往的带班经验提前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相关的游戏材料,准备的多一些,应对起来就可以更合适一些。然后,再在对孩子的后续观察之中,再不断地去补充和调整。

主持人:那么咱们提供这些游戏材料,怎么去提供?还是需要咱们进一步对孩子进行观察和了解,同时从材料提供上和环境的创设上,让孩子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有其它的策略来满足孩子的需求吗?

教师7:我觉得孩子在剪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探索,我觉得老师可以利用角色的那种身份来引导幼儿,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些。老师可以用积极的情感去引导孩子,就在娃娃家投放更丰富的材料。我关注的是老师在后期是否继续关注了孩子的需要,弄清孩子到底是情感的需要,还是剪的动作技能的需要,然后去调整。

教师2:我突然想到教研室左老师刚才问咱们的问题:“老师跟孩子说了,娃娃的头发剪了就长不出来了,这个孩子懂不懂”。由此我想到这个经验怎么给孩子?既然娃娃的头发已经剪成那样了,索性就让孩子剪。等过两天这个孩子再玩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娃娃的头发并没有长出来。这样就是让孩子在她自己的游戏当中去发现,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获得经验。因为孩子的经验并不是我们告诉他们的,我们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不服气呀?她可能就是觉得头发剪了就是能长。这是受它的年龄特点所限制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持人:刚才这个老师从教师跟孩子的互动,如何介入孩子的活动来谈的想法。这也是不同的策略。反正娃娃也已经剪了,就在牺牲娃娃的基础上,让她通过观察去发现娃娃的头发是否长出来了,让孩子在生活中慢慢生成一个新的经验。这可以避免了老师单纯的去说教。

教师2:这就是孩子获得经验的一个方法问题。

主持人:但这是不是唯一的方法?刚才大家说到了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策略就有不同的价值判断。那老师怎么做才是对于孩子的发展更有价值的?

区教研员(对教师2):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想法很好,就是让孩子通过游戏中的亲身体验,通过结果反馈的方式去获得老师想让她知道的经验。针对你的想法,我想老师们当中可能还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让这个孩子把娃娃的头发剪了而不去制止他,这个娃娃别的孩子可能就不能玩了。会不会觉得孩子是在损坏玩具?如果有你为什么这样想?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

教师2:过去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会去教育孩子去爱护玩具。因为娃娃的头发剪掉了,确实不好看了。

区教研员(对教师3):你说的是一个思考角度,我说的是另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咱们是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是我说的这个角度,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的?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面对这个价值判断,咱们作为老师先说应该怎样去思考,然后再说怎样做的问题。没有正确的思考,就很难会有适宜的做法。

教师2: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价值的问题,你看是因为毁了娃娃的头发而去教育她爱护玩具,还是让孩子通过这样一个意外的事件去获得一种新的知识经验,哪个价值更大?

区教研员:这里面其实也涉及到了一个社会规则和公共意识的问题,而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也是应该从小去培养的。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角度,那对于这样的一个两难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思考?

教师8:我觉得可能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今天不去制止这个孩子剪,那其它孩子可能就会互相模仿,模仿的结果可能最后才能寻找到答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适度的引导(先制止再引导),灵活的运用教育方法,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的。 (这时,在老师们之间产生了认知冲突和思想的交锋)

教师6:在孩子心里那不是一个玩具,那就是他的孩子,他要给自己的孩子剪头发。 教师5:这就涉及到老师引导的方向,如果老师是从这个角度去引导的,那可能就会给孩子们的感受是破坏了玩具。而小班的孩子,自己是不会认为他是在损坏玩具的。如果牺牲一个娃娃,能让那么多孩子们都获得娃娃的头发不能剪的生活经验值得的。

主持人:这其实就是一个以什么为代价的问题。如果代价太大了,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制止。

教师2:其实这个孩子自己本身并不会意识到,其它的孩子没准儿在今后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老师可以在后面的活动中去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这个问题。

主持人:那关键是你老师怎么去引导,关注没关注到这件事情?

教师2:对,从价值取向上来说,老师一方面应该取对于孩子发展来说最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引导者,对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应该去关注,找一个特别适合的时机去引导孩子去爱护玩具。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老师都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想,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然后去一个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最有价值的角度采取策略。

教师3:我觉得对于小班孩子来讲,老师从情感教育方面下手会更适宜。到了中班了,孩子可能就有爱护玩具的意识了。但是对于小班孩子来讲,就没必要提升到破坏玩具的这个方面。

教师4:刚才我问任老师当时娃娃家里的其他小朋友的反应,他们并没有向老师告状,从孩子的意识来讲,他就是融入到这个游戏中了,他们就是在给娃娃剪头发,没有意识这个是对玩具的损坏,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向幼儿强调玩具的损坏。所谓的价值,到底哪个方面更重要,我觉得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在引导策略上去找这两个角度之间的结合点。

教师2:这其实也是一个点,要求我们老师在关注这个孩子的同时,还要去关注其他孩子的反应。而关于爱护玩具的教育还可以到其它的活动去进行。

主持人:从刚才研讨的过程看,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个孩子为什么要给娃娃剪头发。这个过程中,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怎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行为是否适宜,就看你是否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既要关注他的需要,他的原有经验,又要从教育点去思考引导他往什么方面去发展,这都是需要老师去思考的。这就是咱们老师的反思。关于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等方面,这是活动前的思考,另外还有活动中和活动后的反思。咱们的专家王瑜元老师在《学前教育》06年第

期上写了一篇“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的文章,里面既有实例、老师的感悟,也有王老师的分析和提升。老师们下来可以接续学习。

咱们今天的研讨,可以说是达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也就是咱们在以后的反思当中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今天的体验活动和研讨活动,我觉得他们有共同之处,从任务上来说无论是推销员还是教师,都是在完成一定的目标。那么从角色上来讲,都是在为他人服务。在完成目标和服务于他人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更过多地考虑对方的需求和原有经验。我们常说“教育要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要适应教育”。怎么去理解?《纲要》中提出:“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这就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反思。另外,在反思中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出就事论事,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困惑。反思中我们常会根据具体的事例去想应该怎样去做,而不能跳出这个事例分析,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反思,做理性的思考,这也是我们教师比较缺乏的,这个高度就是我们的《纲要》。正如王老师在文章中所说的:“老师的反思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应该在教育的不同阶段亲身感受反思的过程。” 区教研员:

最后,我还有两点思考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是对于今天的案例来说,我觉得任老师还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的。一个是她在过程中用一种游戏性的口吻而不是用一种强硬的方式跟孩子互动,这说明老师当时是有思考的。并且老师后来看到了孩子剪得很认真,这使她当时对于要不要制止孩子有一些犹豫,而且还看到了孩子不服气的表情,感觉到孩子剪的兴趣还没有停止。这说明老师还是捕捉到了孩子传达给她的一些信息的。这里面其实也体现了她当时的价值取向。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做价值判断的问题,尤其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去思考这个问题。老师反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活动之后才去思考如何调整,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价值才更大。

另一个是,针对这个案例,总结一下,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分析和反思:年龄特点、心理需要、感受、原有经验、获得了哪些收获。

关于这个案例,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恰恰是这种突发事件,是最需要老师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做出有利于幼儿更大发展的价值判断。刚才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想法,这体现了我们的一种开放的心态。不同的角度可能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我们要做价值判断的最终目的是要从这些合理性当中找出它们的结合点,这样才可能做出从哪个角度思考对于幼儿的发展更大的价值判断。所以,分析这个案例的价值不在于解决最后到底怎么做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引导老师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想。

第二篇:园本教研活动主题

幼儿园园本教研主题活动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目标:

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 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二月份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论文章。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

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 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

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

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

。 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

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

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 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 第一阶段

1、 组织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节日活动课程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2、 培训全体教师,以观念转变带动行为和变化,确立节日活动的重要地位。

3、 收集有关中国特色的节日活动资料,并以传统文化中一些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

4、 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

——节日活动设计

——经典诵读

——节日活动创作(如绘画、文学文艺表演等) 第二阶段

1、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班级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2、访谈法:与班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传统节日方面的访谈,了解班级教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

1.课题报告:《多彩传统节日》。

2.论文集:参与课题的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现实意义的论文。 小班组开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动主题: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2——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小班组教研会议,提出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收集、创编相关儿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儿歌教学,及时沟通、交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选择适当儿歌让幼儿诵读,在一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儿歌比赛,评选出“文明小标兵” 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优秀儿歌,创编园本教材;

2、教师总结、反思,撰写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方案二:

活动主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渗透美德教育(5——7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教研会,共同确定适合小班教学的传统美德故事,商讨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以语言课的教学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备一 节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体课件),4个班相互听课、评课,确定最佳方案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2.召开家长会,说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可选择合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实现家园共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小小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 4.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

召开教研会,收集、整理适合幼儿的传统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语言课教案及反思,形成园本教材。

(三)总结阶段:七月份

1、各组专题研讨。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园本课程教育教学。

2、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3、教师撰写论文。

第三篇:园本教研计划

鲁迅幼托中心2005第二学期园本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幼儿园新纲要》和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以努力提高广大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满意度为出发点,进一步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特长,初步形成鲁迅幼托中心教学艺术特色,切实提高保教质量,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工作目标

1、 扎实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 加强特色教学和艺术活动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3、 优化学习型区域活动环境,提高幼儿一日生活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扎实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途径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

教学业务水平。

2、 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发挥自身特长,提高研究能力。

3、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定期开展和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公开教学、教育比武、论文、教育叙事

评比、专家讲座、信息收集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锻炼提高。

4、 加强教育反思,教师每学期写5篇案例分析、5篇教学反思、阅读笔记2篇。 5、 积极开展年段教研活动,通过观摩、交流,相互促进、提高。

6、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提升多媒体教学能力。

7、 建立“师徒结对”工程,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活动,互相听课、学习,促进双向

提高和发展。

(二) 加强特色教学和艺术活动研究,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1、 开展早期阅读和英语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创编相关游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2、 园内开展以年段为单位的幼儿艺术小组活动,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特长,培养幼儿的兴趣

爱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将艺术活动列入园本课程,学期结束时组织幼儿成果汇报活动。 3、 组建鲁迅幼托中心乐队和国际象棋特训班。

(三)优化学习型区域活动环境,提高幼儿一日生活质量。

1、 积极申报“学习型区域活动试点园”,园内宽敞的活动室和配套的阳台为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创设主题背景下的环境,丰富区域活动角游戏材料,提升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能力。

2、 加强对寄宿幼儿晚间的管理,更加丰富寄宿幼儿晚间学习、生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

排教学内容。

3、 探索幼小衔接,尝试在大班开展早期阅读、数学等教学活动,着手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书

写姿势等方面的能力,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总之,我们将从以上三大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形成“团结、开拓、进取”的教研氛围,努力使幼儿园园本教研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逐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交流园级课题、艺术活动等各类计划。

2、 申报“学习型区域活动”试点园。

3、 艺术小组和兴趣小组开始活动、组建鲁迅幼托中心乐队。 4、 园本教研:教育叙事研究及其特征。

三月份

1、 早教基地开学。

2、 学习型区域活动创设评优。

3、 举行区属幼儿园和外地市知名幼儿园教育科研携手结对仪式。 4、 园内优秀教育叙事评比。

5、 园本教研: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四月份

1、 参加区优秀教育叙事评比。

2、 春游。

3、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 举行学前教育科学领域教育论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5、 园内优秀论文、优质课评比。

6、 园本教研:评教评学活动,教学反思大探讨。

五月份

1、 参加区第五届“少艺杯”书画大赛。

2、 参加区学习型区域活动现场观摩研讨。

3、 参加区属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质量评估。

4、 参加区幼儿国际象棋比赛。

5、 庆六一汇报演出。

6、 参加区优秀论文、区优质课评比。

7、 园本教研:早期阅读的研究。

六月份

1、 招生工作。

2、 撰写幼儿学期评语,评估幼儿发展情况。

3、 课题小结交流。

4、 结业典礼暨艺术活动汇报演出。

5、 园本教研:课题总结交流

七月份

1、 继续教育。

2、 岗位聘任。

鲁迅幼托中心2006.22

第四篇:园本教研3

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点 :教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

教研内容:

1.讨论“六一”活动

2.近期工作安排

教研过程记录

一、讨论幼儿园“六一”庆祝活动

一)确定主题

主持人:开学初我们的教学教研计划和上星期的工作布置给了大家,请考虑我园的“六一”活动形式和内容,今天请大家发表意见,确定好我们的活动,以便统一部署工作。

大家议定:结合我园的“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养成教育课题,确定主题为“文明小天使.快乐庆“六一”!

二)活动时间:2015年6月1日上午

三)内容、形式:围绕养成教育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形式已经确定,但是内容各个班级待定。

大一班:三句半 歌表演 大二班:情境表演 音乐情境剧

中班:音乐情景剧 三字经 小班:感恩的心 英文串烧歌表演

四)主持人:杨老师、刘老师(由大家提名推荐,活泼开朗、大方大胆的资深教师带温柔而雅的新老师,新老搭配、尝试新人,也许是最佳拍档)

五)大致安排:

开场舞蹈——大班《快乐的一天开了》

压轴:中班《感恩的心》

二、近期工作安排:

1.幼儿操比赛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分工合作

鲁老师:服装的制作(包括布料的选择、款式的确定) 张老师:花球的制作

王老师:继续抓好排练工作

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点 :教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

教研内容:

学习、讨论并通过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教研过程记录:

一、学习、讨论并通过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优势分析

2.反思上学期工作有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园本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思想和专业素质,打造具有优 质服务思想、优良教育素质、创新学习精神的团队。

2.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调整教育教学工作思路与方式,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3.深化课题研究,调整和修订、完善教研制度;加强园本教研和特色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教研和教育教学实效。

4.创造性地开展家长工作;加强宣传和家长工作管理,树中山西幼新形象。

四)具体工作措施及内容(略)

五)具体工作安排(略)

1.常规工作安排(略)

2.各月工作安排(略)

【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教学研讨小结 】

1. 全体教师都能本着认真、协商、互动、“以人为本”、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 原则和精神,对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和讨论,计划基本上得到大家的一致通过。

2.老师们也提出了修正意见。

1)家长自主半日活动开放:拟在每个月底的周四对家长进行自主半日活动开放,家长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地选择幼儿园任何一个班级观摩教师们组织的半日活动。本学期将举办家长自主半日开放活动,增进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2) 家园联谊活动。拟按月分班段组织家长、教师联谊活动,每周二下午为联谊互动时间,开展气排球、跳绳、棋类等有益的活动,增进家园情感。彭园长和老师们建议工作也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个学期在教育教学和家长工作等方面体现和突出一个亮点就行,这样也容易看到实际效果,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若有不足比较便于及时调整。

3.最后,我们的教研工作计划采纳了大家的意见,确定本学期家长工作的创新尝试只取第一点,即:举行四次家长自主半日活动开放。

园本教研活动记录

点 :教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 教研内容:

研讨大班社会性活动教学方案《爱心手语》

教研过程记录

主持人:为探讨社会文化对幼儿成长的影响,配合全市儿童社会性教育发展课程的研讨,交流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经验,总结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规律,加强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渗透和融洽,进一步推动我园教育教学与研究的水平,结合我园上周的个人自荐和班段推荐,今天先研讨杜老师的教学方案《爱心手语》,请大家共同研讨,给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谢谢大家!

幼儿社会性发展活动教案《爱心手语》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2.初步感知、学习与聋哑人沟通的基本方式——手语,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3.3.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伴奏带、《千手观音》V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并提问,引入活动。

1. 看了这个舞蹈,你有什么感觉?

2. 你知道这个舞蹈是什么演员表演的?

3. (观赏其中一名演员接受采访的录象片段)记者采访这个演员的时候,她是怎么回答的?

4. 她为什么要做(手势)手语来和别人交流?

5. 什么是聋哑人?

6. 他们是怎样在无声、无语的世界里和别人交流的?

二、猜手语并大胆展示

1. 老师做手语,幼儿猜意思。

2. 幼儿结伴做手语,互相猜意思。

3. 请一些孩子大胆到前面来展示自己创编的手语。

三、学习手语:早上好、晚上好、中午好、下午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

四、讲故事,引起幼儿帮助聋哑人的愿望

1.老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2.提问:

1)如果你遇到故事里的这个女孩,想不想帮助她?

2)你想怎样帮助故事里的女孩?

3.请幼儿用自己想出来的觉得可以表示对她帮助的话表达出来;

4.请幼儿复习前面学习的一些手语动作;

5.情景模仿

(教师预设一些场景,如:车站、饭店等等,请幼儿用手语的形式来和聋哑人沟通以及帮助他们)

小结:像聋哑人这样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称为残疾人。

提问:你还知道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使幼儿了解,除了聋哑人,其他身体有残疾的人也同样需要我们关爱和帮助)

小结:所有的残疾人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良好品德。

五、复习手语歌《感恩的心》

(没有学过的班级教本歌曲的手语、学过的班级给请记得的幼儿表演一次,以此帮助其他小朋友回忆起来,最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来一次)

延伸活动:

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手语。

杨老师:主题定得不错,活动内容还可以。但是内容是否多了一些?又学基本手语又有手语歌《感恩的心》,小朋友能接受吗?

王老师:那些基本手语不算难,而且我们班小朋友都会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

刘老师:你们班的孩子会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但是如果在别的班级试教别的孩子不懂得表演啊!还有,在教学准备上是否可以

考虑带孩子去福利院参观?让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一下残疾儿童的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使活动开展得更顺利?

王老师:带孩子去福利院参观对我们来说可以做到,但是,如果这个活动参赛的时候被选上参加上一级的比赛,我们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孩子组织活动,能要求别的幼儿园也这样做吗?所以我觉得不太现实。

杨老师:我们是否可以邀请福利院的老师带一两个孩子来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交朋友?这样的方式别的幼儿园也能接受啊!

张老师:可以拍摄一些福利院的孩子生活、学习等的活动资料作为教学准备吧?不过怎么说都不如先试教,我觉得还是试教了才能够看到问题所在,这样有点像纸上谈兵。(大家都表示赞同)

鲁老师:谢谢大家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感谢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以后再继续研讨。

第五篇:园本教研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园本工作计划

振兴路幼儿园小班组

礼仪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开展文明礼仪活动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并持之以恒”。要倡导文明礼仪,加大宣传力度,加速成为现代文明人的进程!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所,礼仪教育在幼儿园更易于实施。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本园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了增强幼儿的文明礼仪知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1、通过评选“文明小组”、“文明小天使”,树立榜样,强化幼儿的文明礼仪知识,自觉遵守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礼仪,通过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影响其家人(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培养幼儿礼仪、品格,大力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研究措施与方法

分班制定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幼儿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识,各成员有活动记录,使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最终形成自觉地,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

1、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讲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采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规范化。

3、规范训练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周开展“文明小天使”评 比活动,通过以幼儿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4、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通过家园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

上一篇:10个最赚钱的广告词下一篇:18年共青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