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活动策划方案

2024-04-27

园本教研活动策划方案(通用8篇)

篇1:园本教研活动策划方案

一、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我们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园内外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并且要求教师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

2、要求教师多阅读《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幼儿杂志,认真作好摘录。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学习时做到边学习、边理解、边应用,使自己尽快更新观念,形成新的理念并适时交流。

3、每位教师每月都要积极撰写观察记录,每节活动课后都有教学反思并进行交流。

(二)、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园针对教师的年龄结构特点,本学期以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为主体,根据教师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1、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结对计划。

2、落实每周互相听课制度,采用不定期与定期抽查。

3、教师仿效优秀案例,边学边思边做,开展案例研讨。

4、观摩交流,集中观看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活动,吸收新经验,取长补短。

6、赛课活动,我们为教师们提供赛课活动,引导教师们通过活动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们也通过互相的学习观摩,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

7、加强游戏和区域管理,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区域活动,区域活动要有丰富的材料。

8、开展家园合作研究,促进家园的更好配合。

教师与家长要密切联系,做好家访工作。各班及时布置好家园联系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学习内容,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继续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和举办家长会,展示幼儿的方方面面,注重家园联系的每一个细节,真诚地与家长合作,共育幼儿。

二、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各班教师严格执行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安排,强化常规训练,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

2、制定各项教学活动计划

3、检查各班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活动室环境、主题墙、备课笔记、家长园地等)

三月份:

1、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爱妈妈》主题活动

2、专题研讨:有效的教学提问

3、各班环境布置评比

四月份:

1、主题墙评比

2、幼儿户外春游

五月份:

1、幼儿手工比赛(中、大班)

2、教师活动案例评比

3、庆“六一”活动

六月份:

1、课题组活动

2、备课笔记、教养笔记、自我反思评比

3、幼儿期末能力发展水平测试

4、各班评选“好宝宝”

5、学期结束资料整理

篇2:园本教研活动策划方案

园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园存在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教育质量、促进机构内部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动,其目的是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保证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教师――是园本教研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收获者。

本次参加山阳县2012年幼儿教师园本研修专题培训,通过杨局长讲话中得知幼儿园以公办幼儿园为指导,以镇幼儿园为主旨,以民办幼儿园为补充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我们要用爱去引导幼儿,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这次培训还请来了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的王莉讲师,她给我们讲述了《新理念下幼儿课程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课程就是给3至6岁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储备,幼儿园教师要做到一日生活皆课程。

幼儿的知识经验主要靠模仿体验生活而获得,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教师在体验生活中起引导作用,让幼儿自

己发现。还听了星焜幼儿园的几节示范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针对刚开学不久幼儿哭闹情况而设计了“笑脸娃娃”活动方案:

笑脸娃娃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知道快乐的孩子大家都喜欢,逐步做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2、有初步分辨笑与哭的表情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大镜子一面,小红花若干朵。

2、录音机,录有幼儿笑声和哭声的磁带。

3、哭娃娃、笑娃娃的头像各一个,贴有幼儿照片的夹子每人一个。

三、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四、活动过程:

1、分辨哭声和笑声放录音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喜欢听哪种声音?为什么?

2、照镜子,观察哭与笑不同的表情。

(1)让幼儿对着镜子笑笑,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会高兴得

笑起来。

(2)观察哭时的表情,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会哭。

3、分辨笑娃娃、哭娃娃。

提问:谁是哭娃娃,谁是笑娃娃?你怎么看出来的?你喜欢谁?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娃娃?早上上幼儿园应该怎样?

4、行为练习

把镜子放在教室门口,一位教师扮演妈妈,幼儿在“妈妈”带领下入园,高高兴兴地与“妈妈”再见,向教师问好,并将贴有照片的夹子夹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告诉笑娃娃:“我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朵小红花,鼓励他们以后入园时也能高高兴兴的五、笑脸娃娃教研活动小结

新入园的幼儿对新环境陌生,且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就对 家人,特别是父母有很深的依恋情感,她们平时最亲近、最依恋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幼儿入园后与自己的父母分离,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在幼儿园这个新环境中,产生不适应的情绪,这时教师应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所以围绕笑脸娃娃——我上幼儿园的主题展开各种活

动,让幼儿做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在这各气氛中,使幼儿感觉幼儿园像自己的家,在新环境中学习本领。

1、组织幼儿分辨哭声和笑声,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声音。

2、组织幼儿照镜子,观察哭与笑不同的表情,高兴的时候会笑起来,伤心的时候会哭起来。

三、分辨笑娃娃、哭娃娃。知道快乐的孩子大家都喜欢,逐步做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3、通过这次笑脸娃娃——我上幼儿园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从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到现在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虽然这次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这种鼓励的精神会一直陪着这些可爱的孩子,让他们茁壮的成长。

银花镇中心幼儿园:刘敏

园本研修的活动方案

山阳县2012年幼儿教师园本研修专题培训,教育局领导们及参加教师代表、师范学院院长讲话,使我更加明白了,国家及领导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关注。

听了王莉讲师的课《新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一、幼儿园课程:就是通过实物教学使小朋友的眼、耳、鼻、舌、身、看、听、尝、摸、玩各方面各种感官获得体验和经验,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为以后社会发展打下全能性人才基础。

二、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度

要使幼儿园课程得以实施必需建全各项制度: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重在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也叫领域课程和主题活动课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有区域性、集体性、个别性、主动组织性。让小朋友感到每块墙壁会说话,没一寸土地都能育人,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要突出以下几点:全面的、启蒙的、健康的。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例如:幼儿园的开饭环节就是课程,它怎样设计呢?吃饭前检查脸手是否干净,否则要教育他们干净卫生才能吃饭,吃饭前可以教小朋友玩一些手势游戏,使他们能安静有序的吃饭,饭后一定要孩子们学会用餐巾纸擦嘴。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幼儿教育不是一项单一的教育模式,现有水平挑战性,现实需要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培养小朋友全方面发展的综合课程。

篇3:园本教研四开展

一、解决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广义地说,任何立足于本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而进行的研究都可以称为园本教研。因此,园本教研首先应该针对教师在组织日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能及时纠正或指导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可以开展每周一次的“具体问题分析日”,让教师将自己在一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摆出来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问题分析日”中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多找一些“小河”的图片或实景录像让幼儿观看并出示汉字“河”,幼儿在一次次的直观影像引导下,慢慢就知道什么是“河”了。老师也亲热的抱抱孩子,互相贴贴脸颊或碰碰鼻子碰碰额,然后再在平时的卫生行为习惯培养中让幼儿懂得用嘴亲别人的脸不卫生的道理,慢慢地幼儿就会模仿老师的亲热方式了。在这里,还可以是组织者提出在观察老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分析,评出好坏,共同学习,共同改进。

二、以“热点”话题为突破口,开展专题研究,使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

幼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一般是当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幼儿园要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时时关注这些“热点”问题,并且将它与本园的实际相结合,确定每学期重点研究的专题。例如新出台的指导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当前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围绕该文件进行学习,并根据本园美术教育重技巧轻创造的教学主张,开展《〈指南〉指导下的美术教育》专题研讨。通过一学期每月一次的学习研讨,教学观念持续发展,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育也将得到一步步的发展。

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

所谓课例研究是选定一些具有典型意义并且正在进行教学的课例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定期组织园内教学观摩与评议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反思的空间平台,同时也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教师不仅可以从课例本身获得技能,也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得教益。在具体的课例研究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三种方式:一是“一人上一课”,这是幼儿园较普遍采用的一种课例研究形式。即是开课老师各自开一个公开课,再由听课老师进行集体评课。这种形式较易操作,应用也较广泛。二是“一课多次上”,指的是教研小组的几个教师连续上同一活动内容,但教学行为却不断地改进。其主要的操作过程是:写活动计划或寻找全国优秀教学活动光盘确定课例—研讨活动计划,或一起观看课例,提出更好的设计思路—重新制订活动计划—组织教学—课后研讨,再次修正活动计划—用修正后的活动计划再次组织活动—再次讨论。视具体情况决定该活动内容的教学循环的次数—把课例研究过程报告给本园教师分享。“一课多次上”通过围绕一个活动内容进行系列实践和反思活动,有助于参研教师对同一问题获得较深入的或多角度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智慧和专业化水平。三是“一课多人上”,指的是同一活动内容,由教研小组不同的教师来上。其主要操作过程:共同选定一个教学内容,各自独立设计活动计划—组织教学—评课,修正计划—视具体情况决定该活动是否在其他班级再次实施—把课例研究过程报告给本园教师分享。“一课多人上”更能直观地展示出不同的教师在处理问题及执教风格上的个性差异,有助于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通过课例研究,教师们扬长避短,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改善教学行为。

四、创建园本课程,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实际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幼儿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而构建的课程。因此,在创建园本课程过程中,首先必须摸清本园自身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幼儿有哪些现实的需要,进而研究哪些环境资源和条件能够与幼儿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然后确定要创建哪种模式的课程,如何创建这一课程。随着创建工作的开始,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老师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深思、并运用到工作中。通过研究探索,教师们的理论提高了,思路开阔了,活动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也更进一步增强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例如,根据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和幼儿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确定《在安全中成长》为园本主题课程,经过多次研究,又确定以“保护身体、交通安全、遇危自救”为幼儿各年龄班研究的子课题,要求制定的活动必须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制订方案过程中,老师们搜集许多有用的资料,然后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和整合。形成了让幼儿学得开心,学得认真,学了就懂,懂了能用的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老师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敏捷,设计能力越来越强,活动方案也越来越完善,活动越来越生动有趣。

篇4:园本教研之我见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园本教研呢?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还是课程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创造,勇于探索。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着的是一群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和不同想象力的幼儿,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要想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个幼儿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三十到四十岁的“老”教师本来应该是幼儿园的主力军,却由于工作无挑战性,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们的进取精神不断衰退,合作意识普遍降低。许多教师不仅要承担琐碎、繁重的日常带班、教学工作。由于工作责任重大,内容又很繁多,很多教师各扫自家门前雪已经缺乏了凝聚力。因此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教师们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的重要途径。可是,如果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既呆板、枯燥又缺乏实效性,就会直接影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这也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园近年来着力探索易于为教师接受的,能够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教师集体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具有园本特色的教研方式与途径,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一、建立新颖多样化的教研组织形式,调动教师积极参与主动研究。

我们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一直致力于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主动研究,乐于研究,享受研究是我们最理想化的状态。虽然难度但我们也一直坚持着,通过努力也小有成果。

1、沙龙式的教研方式。

提到教研这两个字很多人会觉得很严肃,其实教研活动是为教师而生,所以要根据教师的需要灵活化。活动中可以以抽签的形式请一名教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义,其他教师自主解答,也许会出现意见不同,也许会争论不休,也许会出现辩方及反方。这些都没什么因为争论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增进了解的过程。教师们在这样自然和宽松的氛围中互相沟通了解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可谓两全其美。

2、竞赛式的教研方式。

以往我们总是开展幼儿竞赛,给孩子们提供很多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作为老师的自己。是的我们也需要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以教师大比武的形式展开,鼓励教师展示自我的风采。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及进取精神。在活动中鼓励每一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可以给予小的奖励及一定的肯定,让每一位教师内心的冲劲更足,进步更快。

3、经验交流式的教研方式。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给她们每一个人以机会说出自己的经验供大家一起学习提高。有的老师善于讲语言课,有的老师善于讲认知课,有的老师善于和家长沟通。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能力,每一样都值得大家来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大家在学习中增进感情,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把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研究型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二、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教研学习更实用更有效,

1向外聘教师学习的教研学习方式。

随着社会对幼教行业的重视,家长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琴棋书画,还要能跳会唱。为了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身怀绝技”,幼儿园为老师们请来了,打击乐老师,英语老师和阅读老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专业培训及学习老师们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孩子们更加倾慕他们的老师了,家长们更加满意他们的老师了。

2、走到外面去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不局域于眼前的天地,我们幼儿园多次组织教师到外面更好的幼儿园去参观学习。在参观环境、观摩活动、与同行的交流中反思自身的不足。同时,我们也在接待参观、培训中获得了学习的好时机,同行以专业人士及旁观者的角度提出意见。我们开放地接纳同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更客观地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工作的调整和改进。有选择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使自身得到快速提升的又一途径。

3、请专家到我园做讲座,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感受新的教育契机。

在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主题活动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些问题往往在园内的教研中无法解决,且在全区的试验园中具有一定的共性。这时,上级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作用很明显凸显出来。我们把研究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出现的集中性的问题,如:如何对幼儿进行更有效的观察、观察和评价的方式、如何通过反思性教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教师应如何备课、活动区的创设等提交给市、区教研部门,各位专家和领导不遗余力、耐心细致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教师开展了解决问题式的培训讲座、兄弟园经验介绍、与教师面对面研讨等形式的培训活动。这样的培训和研讨,来自于教师工作中的疑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决了这些疑难,并最终指导和服务于教师的日常工作,受到了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三、制定合理的教研制度,使教研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

虽然教研活动的方式多样化灵活化的可以吸引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但为了保持教师的参与热情制定合理的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可以每周一次也可以每周两次,切忌时间不可太长,因为老师们的工作本来已经很多了,如果大量占用老师的备课及休息时间就会适得其反,使老师们心存不满情绪,事倍功半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篇5:园本教研活动策划方案

莘县实验幼儿园

王会

指导思想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多样的体育器械是幼儿户外活动的有力保障,通过玩“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挖掘了幼儿的运动潜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教研活动时间:2015年12月9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王会

参加对象:商瑞华、梁俊霞、郭丽娟、王庆庆、刘海秀、王会、王娟、黄丽霞、姚亚菲

主持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反映出的的状况是不喜欢,不想玩,他们更愿意自己玩,这让老师倍感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我们进行了学习研讨和反思。通过反思,我们意识到,教师虽然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老师的意愿为主,以老师的预设为主线,没有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幼儿基本上是跟随教师被动的活动,这样,幼儿便失去了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小主人,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自主的学习,乐意学习。于是,我园就户外活动中的“一物多玩”进行了一次园本教研活动。教研活动首先组织教师进行了相互交流研讨的形式,我们确立了以研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研形式。

1、活动实录:

商瑞华:我认为“一物多玩”能够利用有限的材料实现对幼儿多种动作的发展训练,根据幼儿的年龄增长、动作发展或者个人的运动水平进步,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展。

毕彩霞:组织幼儿一物多玩活动“玩”是关键。这里的玩是多种形式的,包括自由玩、小组玩、集体玩、亲子玩等。

姚亚菲:“一物多玩”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途径之一。充分的探索,是实现“一物多玩”活动的保障,做到活动不受干扰,不受约束,不走过场。只要他们能够开心主动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与肯定,因为“与众不同”是创造,做自己没有做过的,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的创造,同样也是创造。

王庆庆: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一物多玩时,重点放在“物”和“玩”上,即“器材”和“组织”上。针对材料单

一、缺少有效的指导和玩法单一几个问题,应改进的指导策略。

刘海秀:通过“一物多玩”,原本单一的运动器械和材料发挥了更大的运动价值,幼儿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着探索的快乐。我们也从中领悟到:“一物多玩”不仅是同中求异的过程,也是动思结合的过程。

王娟:个人认为幼儿在“一物多玩”中的运动能力、水平除了与幼儿个体差异、运动材料有关,更与我们教师的指导有关,我们老师要用心观察,适时介入,要通过观察捕捉到幼儿富有创意的、有推广价值的玩法和做法,另外对于能力弱、活动中不太主动的幼儿,教师必要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逐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经验,黄丽霞:为了更好地开发“一物多玩”,首先,教师要激发幼儿对运动材料的兴趣,使幼儿既喜欢玩,又乐于探索。其次,为幼儿自主选择与积极探索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郭丽娟: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并耐心等待。不能总是在一个幼儿身边转来转去,干扰幼儿;更不能问一些缺少建设性的问题,打断幼儿。

梁俊霞: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是一种融身体锻炼、智慧教育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它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幼儿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散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瑞华:只有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思路,制定适合孩子的新游戏,以便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展。

王会:活动中教师往往强调让幼儿“自己试一试”,而忽视同伴间的合作探究。独立性是创造性人格特征,而合作探究在创造活动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庆庆: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对“与众不同”的孩子以强烈的反馈,久而久之,幼儿的创造行为变得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权威的愿望,从而获得权威的夸奖,探索缺乏内部动机。郭丽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可以被轻易地改造成任意的形状,因而它成为幼儿运动的体育器械提供了可能。在这里我谈谈一些自己在实践“一物多玩“体育活动《报纸游戏》的反思。

2、教学活动实践:

在中班体育活动“报纸游戏”实践中,当幼儿发现新玩法时,老师这时注意到,有些玩法不安全,而及时制止了幼儿的做法,有些幼儿就失去了兴趣,干脆扔到一边不玩了。后来,教师充分放手让幼儿去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幼儿思维活跃,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玩法。

独立玩:

将报纸顶在头上体验平衡,上下抛接锻炼协调,揉成纸团练习瞄准投掷,将报纸迎风赛跑等。

合作玩:

利用废旧报纸搞一场“时装秀”,幼儿自己设计、裁剪、粘贴,做成各式各样的服装来表演时装秀,两两结伴拉住报纸一角玩钻山洞,报纸间隔铺好练习跨跳,运纸球,、“揪尾巴”、“接力跑”等。

幼儿创造出如此多的玩法,真是了不起。幼儿各自为阵,不论是独立玩还是合作玩,都各自玩得不亦乐乎,每个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在活动中。

3、教学活动反思: 老师在探索报纸的组织中,没有过多地指导幼儿如何玩,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探索多种玩法,而且,教师在组织的环节上用独立玩和合作玩的方式进行了教学的深入和递进,让幼儿的创新思维不断扩展和延伸。由于教学活动内容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兴趣,所以幼儿在活动中是充分的、全身心的投入。其活动积极性非常高,不论是能力强的幼儿还是能力弱的幼儿在活动中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实现了教学的分层指导原则。幼儿通过“一物多玩”这种活动形式,感受到了全新的让他们倍感成就的活动方式,每个幼儿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4、活动后进行研讨:

很多老师都看到了活动中的优点,也看到了不足。我们进行再次研讨,有的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感觉“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相似,因为都是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有些混淆。大家对此也进行了研讨,最后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不论是体育活动还是科学探究活动,都要围绕各自的目标进行,而体育活动更应该注意幼儿在活动中有足够的运动量,这样才能达到幼儿锻炼和发展的大目标。

还有的教师说:“一物多玩”活动,由于要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要给予幼儿很多的自主,组织干涉过多了有违《纲要》精神,太放手让幼儿去玩,老师又不好掌控。这样的活动组织起来有难度,虽然可以设定一个重点突出的目标内容,但幼儿探索的一些创新玩法是教师无法预料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让老师都手足无措。而且,幼儿在各自投入地进行游戏时候,对教师的要求不太愿意听从,教师不好驾驭整个活动的过程。

5、再次进行研讨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再次进行研讨,大家都觉得“一物多玩”活动,因其灵活的活动形式,的确是对老师组织能力、驾驭能力、专业技能都是一个很大考验,但是,如果我们在常规要求上多下功夫,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有较好的常规,比如说: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常规语言指令、哨声指令或手势就知道该如何做以及做什么,那么教师组织起来就会容易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更多的却是要靠教师不怕困难,坚持开展“一物多玩”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探索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在今后的研讨活动中再交流和学习、再实践,大家共同来取长补短,共同来寻求解决之道,让所有老师在不断探索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

6、教研活动总结:

篇6:园本研修方案

钱敏宁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去年在异地新建了一所新园,由于教师数量缺口较大,所以近两年新进了一大批教师。这些教师有的是刚出校门的学生,根本没有工作经验 ;有的是从其他幼儿园跳槽过来,对我园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还不适应;在这些教师中,有本科生,有大专生,也有中专生。这就使得我园的教师队伍变得良莠不齐。为了让这批新教师尽快成熟起来,为了尽快发展我园的骨干教师,我园对她们提出了“一年入门,三年创新,五年出经验”的要求,并为她们开设了新教师班,提供系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运用灵活多样的职后培训活动,帮助其尽快转变旧观念,接受新观念,高起点踏上工作岗位。同时,我园还鼓励教师们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提高自己的学历,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素质。我园进行的园本培训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积存专业知识要教书必须先读书,善教者必然是善学者。读书,可让教师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幼儿求知若渴的心田;读书,让教师与大师对话,与哲人交流;读书,让教师扩大智慧和见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师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教师可以攀得更高。

幼儿教师日常工作杂碎、忙碌,一天的工作下来,教师们很辛苦,往往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读书。但是,大家相信时间是挤一挤就有的,一旦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将是一生受用的。因此,我园要求老师:一方面,要挤出时间读书,读书后一定要写读书笔记。一天哪怕是只能读半小时,日日读,日日思考,教师们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另一方面,要有选择的读书。读经典作品,能丰富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修养。然而有些论文、随笔、杂谈,或者作者个人的一些个性化探索与思考,与实践结合密切,直接指导教学,读起来花时少而收获多,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打开思路。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时间的多少进行合理的选择。此外,我园还进行“每月一本好书”活动,由教师们轮流介绍推荐,以促进教师之间读书心得的交流。教师们积极性很高,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教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二、练功——奠定专业基础 “练功”是指幼儿教师苦练必备的基本功。

基本功是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基本功具有强烈的职业特点,是行业从业人员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学前教育行业的幼儿教师,它也有这个专业所必需的教育基本功,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对幼儿教师基**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更为全面,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幼儿的终身发展为目标,能明确幼儿各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具有组织与实施的能力,并能形成教育评价。

我园结合实际工作,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会观察、反思、调整、形成策略;会和孩子有效沟通,善于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会创设教育环境,提供满足儿童需要、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活动材料;具备良好的沟通艺术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和家长有效沟通等。在训练形式上,我园坚持从个人优势突破,逐步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既要坚持群体性,又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个性,坚持长期训练,保证练有所得,练有所用。在训练方法上,我园坚持以自练为主,集中培训为辅的原则,采取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培训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规定达标时限,定期由幼儿园领导小组对教师各项基本功进行考核、竞赛,评选出“优秀教师”,再由“优秀教师”与达标成绩相对较差的教师组成一对一的帮扶小组,由“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被帮扶教师,和被帮扶教师一起努力,直至被帮扶教师顺利达标。在这样互助有效的练功活动中,我园教师的基本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实践——提升专业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堂是展示教师知识、能力、个人魅力的舞台,更是锻炼教师的阵地。我园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看到她们的教学常态,针对暴露出来的真实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另一方面,也督促她们时时保持专注的工作态度。在“推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人可以运用现场指导的方法,根据活动的进程对新教师适时给予引领、帮带和示范,现场教给她们具体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活动后的交流过程中,我园一般要先听新教师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再由听课人做全面评价。听课人在对新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先肯定优点,给予激励,再具体提出建议,让教师们在交流互动中整合他人的智慧,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推门听课”活动,教师们在听课评课的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改进创新,从而让教师们,尤其是新教师不断锤炼,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篇7:园本教研总结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继续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借助创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为推动力,紧密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主要从优化课程审议、完善园本课程,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几方面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以绿色教育为依托,继续构建园本课程

绿色环境生存绿色课程,绿色课程又能创设绿色环境。这是开发构建绿色园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遵循我园幼儿处在农村社区的特点,我们根据不同季节,绿色植物的生存关系和特点,创设了大、中、小各班一年四季绿色教育课程规划,提练设计了一整套实施课程的活动教育方案,形成了绿色教育课程化,操作过程活动化、情景化、方案化。此外,我们利用园内的环境创建了幼儿一日生活观察活动课程,晨间让幼儿观察记录自己种植的各类植物,参与管理和照料;餐后散步教师带着幼儿在园内观察、欣赏获得更多信息,下午幼儿参与种植,浇水,除草等操作实践活动,这也成为我们幼儿一日生活绿色教育的管理模式。我们觉得这些课程的开发能促使幼儿的持续发展,活动始终处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活动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是互动对话的过程。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将在已有《亲亲热热一家人》、《图形宝宝》、《真好玩》等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优秀活动案例,编制以绿色教育为特点的幼儿园主题活动集。

二、优化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审议质量

课程审议,这是我园坚持的课程管理方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整合理念的引领下,我园启用《幼儿园多元活动课程》。虽然新教材灵活度较大,但在使用时存在着地域、周边环境等差别。所以,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前,采取先集体备课再回到个体反思的研讨方式,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个主题实施前,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以年级组为合作单位分组进行课程审议。

其次对周内容进行审议时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行课程前期预习。为了使课程审议活动更有效的开展,每位教师在审议前先对本周活动有个大概的认识和安排,针对自己的“问题”重点在年级组中进行审议,这样让每位教师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避免在以往的课程审议中一部分新老师只是被动接受的现象。其中,“我的问题”切入可大可小,大至对主题目标、课程容量、课程进度,小至对一个课案、一个环节,甚至一句教师的指导用语提出质疑。最后由年级组长对每位教师的个人审议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以便审议时能针对主题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增强审议的实效性。

3、当教师对审议中的问题达成共识后,则要将这些观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再次回到教师的个体反思。我们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在备课要求上,我们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采取了“梯队式”管理策略,即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于新上岗的年轻教师重在“扶持”,要求其必须备详案,以苦练基本功;对于老教师则重在“放手”,只求备简案,做到“心中有教案”;学科组教师重在“彰显”,要求精备一科,以使她们在个人专长领域潜心钻研,凸显“学有所长”。教育是一个不断实践验证的过程,当教师把活动设计中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又会碰到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又将成为下一轮审议的主题。于是课程审议在此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过程。

三、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园本培训: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来向园内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园本培训结合观摩研讨、结对帮教、技能展示等方式,丰富教师的专业活动。

2、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同伴互助学习氛围: “多读书、读好书”,教师轮流担任主讲,用课件、投影或文字资料等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好书向其他教师介绍,并把自己的感想、体会与大家分享。

3、探索园本教研有效策略,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首先以问题研讨为中心,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在开展教研活动前,我们是否可以先进行教师问卷调查:围绕“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你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么?”“你与同事经常交流的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有哪些?”“你是否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问题和困惑?”等中心问题展开自我反思与同伴交流,引导教师关注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从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通过“问题交流会”梳理出教育问题“症结”之所在,获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教育成效。

其次继续开展一课多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教研形式,共同探讨如何选择、分析教材,制订教育目标;探讨如何根据《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探讨如何以预设的课程内容为依据,挖掘课程内容的拓展点等。并在此基础上研讨教学活动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

篇8:园本教研与“活教育”理论

那如何才能让我园的教研成为有效的教研呢?

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倡导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理论给了我们新的启迪,让我们园本教研的开展有了方向。事实上就是这一“活教育”理论让我园的园本教研“活”了起来,使一个有效的“做中学”园本教研模式,逐渐形成。

一、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从懂“研”到参“研”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要“参研”就必须让我们的教师“懂研”,通过理论学习才能使教师从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我们应从理论学习入手,从观念上充实教师。

首先,我们让教师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不是让教师去研究理论,而是以自身的教育实践去研究,让教师懂“研”。我们认真学习园本教研的理论,弄清什么是园本教研,通过学习、实践,使我们的教师明白“园本教研”应以幼儿园为本位,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作引领,以教师自己或他人的行动为基础,并让他们知道园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做什么,使大家都明白园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本园的实际为着眼点。

其次,我们根据阶段性研究的不同任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并开展“互讲互学”讲座的活动,让教师参“研”。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存在的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与实践,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作积累性的记录,把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

最后,我们还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开展互动式学习,学会利用网络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学习,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料素材,整合到幼儿学习的课程中,让网络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二、以集体备课为基础,形成“研”的氛围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它关注的是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强调教师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着重解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即解决一个教学设计问题。

形式上,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着力研究《纲要》,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找资料,制定教学方案。在集体备课的操作上,我园实行“个人备课—主备人说课—讨论—形成教案—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案修订”的流程。

时间上,我们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每次只着重备一节课,着力解决一二个问题,完成一个教学设计,形成一个教案。我园教师平时只要有时间、有问题时,无论何时何地,小组成员就会积极讨论,有时甚至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也会凑在一起谈论起来。

内容上,我们主要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新教材《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和《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同时,选取适合本园幼儿特点、兴趣、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挖掘社区、家庭的教学资源,并加入有昆山地方特色的活动内容。本着“如何让幼儿与教材、伙伴、材料等互动起来,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何突出教材的新、特、优?如何让教法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互统一?”的活动目标开展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人人动脑筋,个个说真话,争先提建议”的研讨气氛,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进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

在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我们强调的是“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集体备课的结构更加完整,才能让教师专业成长在“设计—实践—反思—完善”中逐步实现。

如今,集体备课已成为我园的一种备课文化,它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尝到了“采百家之长,酿自我之蜜”的滋味。

三、以案例剖析为手段,解决“研”的困惑

案例式的教研实际上是一种典型“做中学”的模式。它是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为素材的教学研究活动。“一课三研”就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幼儿园案例式教研的活动形式,它不仅研究教师如何“教”,还研究幼儿如何“学”与“玩”,更研究幼儿的“学”与“玩”的心理,使幼儿的“学”与“玩”尽快由“被动”走向“主动”,其目的是让教师在参与“教研”的同时“解惑”,使活动方案更为优化,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主题式研究为载体,提高“研”的水平

“主题式”教研活动是以主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的园本教研形式,是当前值得推崇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

我们围绕“主题教育与区域活动的融合”的主题研究,制订了园本教研活动方案,在主题的统领下,教研活动从随意走向问题,从形式走向内涵,从经验走向科学。首先,我们从理论中把握专题的正确方向,全园教师一起收集这方面的相关信息与资料,通过大家的交流共同领会了“区域和主题融合”就是要将“观念、目标、内容、资源,以及方法形式、幼儿的发展”等方面融合在一起。在开展的每一个主题教育活动中注意丰富区域活动内容,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功能,以完善我园网络式主题活动课程。在“问题—计划—行动—总结”的不断循环中,每一个教师都主动参与了问题有效解决的全过程,对问题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并通过“区域和主题融合”的观摩活动,走进了一种常态下的教育现场,体验了一个个鲜活的教育过程场景。在现场,我们没有刻意的准备,更没有表演式的展示,而是一种生活化、生态化、常态化的真实反映。我们没有假想、空谈,而是看孩子的表现、教师的行为,听教师的指导、幼儿的回应。活动结束后,每一位教师都及时地写下自己对观摩活动的体会;组织活动的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进一步理清了自己设计活动的思路,了解了幼儿对什么感兴趣,对怎样更好地组织活动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教师在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与体会中形成了关于“区域与主题融合”的共识与意见,在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这样的活动现场能给教师以真实的收获。

主题式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提高了教师参研的水平。可见,让教师带着实践中的真实感受来研究,带着研究的意识在实践中大胆尝试的园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总之,园本教研承担着幼儿园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重任,其有效的运作直接关系到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园本培训,形成长期有效的教研机制,让教师在不断探索研究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幼儿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摘要:本文指出应在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指引下, 让园本教研“活”起来, 从而有效促进园本教研模式的形成。

上一篇:现文史作品知识下一篇:环境监控知识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