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草案研究论文

2022-04-18

内容提要:居住权(habitatio)起源于罗马法,为欧陆各国民法所承袭。我国物权法草案也规定了此制度。然而其合理性尚须质疑。本文拟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说起,述及现代各国对其的态度,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对居住权的立法仍需要进一步慎重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物权法草案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权法草案研究论文 篇1:

物权法草案:博弈中走向成熟

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审的物权法草案,与每位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自从2002年12月启动物权法立法进程以来,围绕诸多焦点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广泛讨论。物权法草案在激烈的博弈中逐渐走向成熟。

保护私产与保护公产之争

到底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主,还是以保护公有财产为主,成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争议。在物权法草案修改过程中,有人提出:“物权法是私法,首先应该保护私有财产,按照先私人、再集体、后国家的顺序加以保护。”

中共十六大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要求和宪法修正案“私产入宪”的重大举措,使相当多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将制定物权法与保护私有财产简单划上等号,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国资流失大案,又让许多人意识到了保护公产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因经营失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亏损近10亿元,中航油的亏损额更高达5亿多美元。而发生于2004年的“郎顾之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质疑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采取多种手段“套取”国有资产,不久前这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顾雏军被捕),更使国有资产流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形下,通过立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防止被不法之徒侵吞,成为不少人的热切期待。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也要求在物权法草案中增加条款,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认为,“制定物权法,既要体现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也要体现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的平等保护原则。”“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别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决定的,同时对属于不同市场主体的财产给予平等保护又是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物权法草案专家组成员王轶指出,物权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对民事主体进行平等保护体现了民法的基础性原则。

已经六审的物权法草案汲取了各方的意见,集中体现了“公私兼顾”的原则。草案指出:“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的、集体的、私人的合法权益。”

新的草案还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国有资源管理问题上,六审草案着重对防止企业并购造成国资流失作出了规定: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通过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低价转让、集体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增加了“合并分立”的规定。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蛇吞象”、政府“拉郎配”、“合并报表”式的虚假重组、非相关产业重组等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方式。

70年后房子归谁

70年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老百姓的房子怎么办?物权法草案初审时,有人“解释”说,国家可以依法收回,而只需要给房主“相当于砖头瓦块成本”的补偿金。这一说法,让许多百姓为70年后自己住宅的命运焦虑不已,成为物权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时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

“中国老百姓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好不容易有了房子可以传下去,可到了孙子那一代,房子的情况还说不清,多让人不放心!”全国人大代表王焕永建议要对这一问题认真推敲,不要留后遗症。

在公开征求意见时,不少人提出,住宅用地使用权最长出让期限为70年的规定过短,不利于保护私人财产,建议延长出让期限;关于续期的土地出让金问题,有人提出,应当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合理确定。

物权法草案第五稿对这个问题曾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支付土地使用费;续期的期限、土地使用费支付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私人在购得房产70年后,可通过向国家交纳土地转让金而继续使用。

有人认为这种规定将上述两个重大问题授权政府通过行政法规确定,而行政法规的制定者往往是相关的行政管理者,这无疑又使房屋所有权人的利益处于不确定状态。五审草案这一规定同时受到了普通房屋所有权人和诸多专家的强烈质疑。

草案在社会各方的激烈博弈中日臻完善。在草案六次审议的过程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住宅建设用地续期后住户还要支付土地使用费,这样规定是否合适,建议进一步研究。基于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反复考虑,最终认为:这一问题需慎重对待,目前以不作规定为宜。届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作慎重研究。因此,这次提起审议的第六稿物权法草案,就删去了有关土地使用费的规定。

物权法草案起草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认为,草案关键是区分了居住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到期后可自动续期。他指出,这主要考虑到保护房屋所有者的利益,尤其住房是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密切联系的,应当体现对生存利益的重视。另外也是考虑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人们行使权利。这也是主流的民意。

“财富分配向私人倾斜才是好的选择。”在具体的工作方案选择上,王轶透露了自己的标准。

基于此,有人认为,新版的物权法草案让那些为住宅命运操心的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老百姓依然是自己住宅的主人。

什么是“公共利益”

对有关于物权法草案是否应该对“公共利益”作出具体界定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物权法草案第四稿也有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城市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因此,如果不能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公共利益”就有被滥用的可能。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许多地方的征地用地制度极不规范,一些人打着公共利益旗号征地搞商业项目牟利,“暴力征地”、“野蛮拆迁”在各地时有上演,利益的天平被权力所左右,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合法权益受到极大侵害。

因此,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使得政府依法行政,是公众对物权法的重大期望。但是,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最高立法机关最终仍未对“公共利益”作出界定。其给出的解释是:在不同领域内,在不同情形下,公共利益是不同的,情况相当复杂,难以作出界定;征收属于公权力的行使,物权法作为民事法律,不宜作出规定。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参加专题立法论证会的多数专家的赞同。与此同时,全国人大法律委建议,可由有关单行法律对“公共利益”作出規定。

有评论称,虽然物权法草案将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了同等地位,但如果不能界定公共利益,政府难免会滥用权利与民争利,这种“防公民不防政府的规定不得不说是新版物权法草案的一大缺憾。

此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抵押,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转让,小区车位和车库归谁所有,业主大会有无提起诉讼和申请仲裁的权利等立法争论焦点,最新的物权法草案也都一一作出明确“回答”。

自2002年12月初审以来,物权法草案“不赶进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争论、博弈和反复审议之中不断完善。从中体现出了当前立法者、法学家和普通公民对实体法律权益的了解、关注和讨论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反映了我国立法技术、立法观念的长足进步,这都是值得肯定、令人欣慰的变化。

作者:哲 生

物权法草案研究论文 篇2:

居住权合理性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居住权(habitatio)起源于罗马法,为欧陆各国民法所承袭。我国物权法草案也规定了此制度。然而其合理性尚须质疑。本文拟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说起,述及现代各国对其的态度,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对居住权的立法仍需要进一步慎重研究。

关键词:居住权 用益物权 物权法

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一次在用益物权编中以12个条文规定了居住权制度,包括居住权的概念、设立、期限、撤销、消灭等。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次立法上的重大突破。然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立居住权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一、居住权的历史沿革及大陆法系国家对其的态度

居住权滥觞于罗马法,是人役权的一种。根据优士丁尼《法学阶梯》的规定,人役权包括用益权、使用权和居住权三种。用益权是指在不损坏物的实体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物品并收获其孳息的权利。而使用权则是指需役人及其家庭在需要的范围内,对他人之物按其性质加以使用的权利。至于居住权,是指居住他人房屋的权利,属于使用权,但其权利又大于一般的使用权。判例上为了维护遗嘱自由的原则,尊重遗嘱人的意志,在人役权的规则形成之后,对旧有习惯未加改变,遂致使居住权与一般的使用权有所不同:居住权不因权利人未行使或者人格减等而消灭。但是罗马法学家认为,居住权遗赠同使用权遗赠的效力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受赠人最终不能将居住权赠与他人,但他可以允许使用权人也同意的那些人居住。然而他不能被转让给继承人,并且居住权应被终身享有。

罗马法复兴以后,《法国民法典》的物权法部分几乎完整移植了罗马法中人役权和地役权的二元结构体系,其第三编为“用益权、使用权、居住权”,其中第625条至第634条规定了居住权。在《法国民法典》中,居住权本质上为使用权,即为受益人及其家庭的必要的居住而设定的权利。居住权又被称为“小使用权”,其适用规定与使用权相同。一些法国学者认为,居住权是在效果上减弱了的用益权,它具有某些物权的性质,但也明显具有人身特性。《意大利民法典》基本继承了《法国民法典》的做法,将房屋的居住权规定为对房屋享有居住权的人可以在自己和家庭需要的限度内享有房屋的权利。

《德国民法典》则将居住权作为“限制的人役权”其中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其第1093条第一款规定:“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部分上,可以设定以居住使用为目的的排除所有权的限制的人役权”。此种居住权不可转让,不可继承,只能由权利人享有,且基本适用有关用益权的规定。另外,德国的《住宅所有权及长期居住权法》创设了“长期居住权”,是对公寓化住宅中的住房享有以居住为目的的使用权,作为对《德国民法典》上的居住权的补充。《瑞士民法典》也确认了居住权制度,并将它规定在用益权之下。

然而,在“西法东渐”的过程中,《日本民法典》虽先后借鉴法、德民法而制定,但是其却抛弃了欧陆民法中规定人役权的通行做法。按照学者的解释,其理由在于,“人役一项该国无此习惯,且复有碍于经济之流通,故仅取地役权”。所以,《日本民法典》并没有居住权的规定。类似的是,我国台湾地区也没有规定人役权,因为“惟东西习惯不同,人之役权为东亚各国所无。日本民法进规定地役权,故本法也只设地役权也”。由此可见,日本和台湾地区的立法者认为,基于东方社会有养老主要由家庭承担的传统习惯,没有必要规定居住权。

二、对我国《物权法(草案)》中的居住权的探究

我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为草案)的第三编用益物权中的第十五章以12个条文(第180条至第191条)规定了居住权。第180条对居住权下了定义: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从草案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居住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草案上的居住权被安排在用益物权编中。根据草案第266条第四项的规定,用益物权是指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也即居住权应具有用益物权的特征,权利人可以对房屋直接行使其权利,但房屋所有人并无为之有积极作为的义务。

(二)居住权的主体具有特殊性,限定于自然人,并且是弱势群体。江平教授在物权法草案的专家讨论会上说:“我以前提过居住权,现在设想一下,我的保姆,我让她永久居住,而不给予所有权。有什么办法”?由此引发对设立居住权的讨论。在接下来的立法讨论中,一些学者认为在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离婚时弱势一方、老年人以及保姆一类人的权益。据此,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团体不能成为居住权的主体。

(三)居住权的客体具有特殊性,限定于他人的建筑物。由草案第180条对居住权所下的定义可知,我国的居住权的客体包括他人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草案第184条第2款规定,居住权人对部分住房享有居住权的,可以使用该住房的功用部分,故在自己的住房上不能设立居住权,同时,居住权的客体可以是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还包括其他附属设施。有学者认为,对住房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任何能够用于居住的场所,包括可供居住的船舶或结构物等等都可以作为居住权的客体。

(四)居住权具有无偿性。设立居住权的目的是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经济实力一般较弱,如果取得居住权还需要对价,则显得不合理。草案182条规定,居住权人应当承担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和物业管理费用,可以不支付住房使用费,不承担重大维修费用,但遗嘱、遗赠另有表示或者合同领有约定的除外。

(五)居住权具有时间性。居住权是为特定人的居住利益而设立,而人的生存期限即为居住权的最长期限。当然,居住权的期限可以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草案第186条规定,居住权的期限根据遗嘱、遗赠或者合同确定;无法确定的,成年居住权人的居住权期限至其死亡时止,未成年居住权人的居住权期限至其独立生活时止。

三、学者们关于设立居住权的必要性分析

学者们认为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来看,在我国物权法中应当确认居住权这一他物权形式,具体理由如下:

(一)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扶助功能。一些学者认为,居住权制度可以以其特有的物权效力确认居住权人对住房的使用权,为这些弱势群体终生使用该住房的需要提供法律依据。首先,住房所有人可以自己养老。住房所有人在其年老时,通过出卖或其他转让的方式将其住房转化为收入,他也可以保留对住房的使用权(居住权)。其次,住房所有人可以满足自己供养或抚养的人的居住需要。住房所有人可以用遗嘱等方式,为与其有某种关系的人(例如其配偶或保姆)设定居住权,使得后者能够获得供养或者抚养。

(二)居住权有利于住房效用的发挥。主张设立居住权的学者认为,租赁、借用方式与居住权相比,租赁关系中承租人的使用权只是通过对出租人的债权间接产生的权能,其效力不及物权。由于租赁关系是由契约确定的,当事人可以依其自由意志确定其内容,没有物权那样的依物权法定义的最低限度保障。借用关系虽然以无偿为特征,但借用人的权利在效力上更为弱小。通过居住权制度,居住权人可以直接无偿支配住房,并有排他的优先效力和物上请求权,并因物权法定义,使得所有权人在设定居住权时的保留以获得有利地位的状况有所限制,保障居住权人对于作为其权利标的物的住房的独立支配权。

(三)可以充分尊重财产所有人的意志和心愿。房屋所有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遗赠以及订立合同的方式为他人设定居住权,同时将房屋所有权留给其法定继承人继承,这种制度安排可以体现财产所有人的多方面的需要。这就是说,所有人对其死后的财产不仅能够通过处分控制它的归属,而且能够控制它的利用,使所有人的意志贯彻到各个方面。

四、我国物权法规定居住权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的居住权保留了传统居住权的人身性烙印。但是,居住权是否能真正适合我国,还需要认真、谨慎的研究。

(一)从体系结构来看,居住权难以融入我国现有制度框架。综观罗马法和现代欧陆各国民法,居住权的立法结构基本保持一致,这主要体现

在:其一,在人役权与地役权的二元模式下,将居住权归入人役权的范畴;其二,在用益权、使用权、居住权的关系上,居住权总是存在于“用益权—(使用权)—居住权”这一权利梯队中,难以脱离这一范畴而独立存在。其三,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上,对用益权的规定都是一个庞大的规则体系,居住权离不开用益权,多适用关于用益权或使用权的规定。可以说,居住权是层层缩小的和受限制的用益权,是用益权的下属概念。为了立法体系的完整性,如果我国要规定居住权,也必定要把役权分为地役权和人役权,然后在人役权里规定居住权。然而,我国自移植大陆法系法律以来,就没有采取地役权和人役权二分法,更别说居住权了。在草案中,居住权被安排在“一般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居住权”的体系中,并且只用了12个条文粗略规定。在没有规定人役权的情况下,牵强地把居住权加入用益物权编中,如此的体系结构令居住权显得非常突兀,整个体系结构也显得不伦不类。

(二)居住权不符合现代物权法“物尽其用”的原则。现代物权制度的价值取向是注重物的利用效率、效益及物之流转。罗马法上的传统居住权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不得转让、继承和出租,也不可以就居住权设定抵押权以及其他任何权利负担,从而导致了居住权的封闭性和不具流转性。欧陆各国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纷纷想对此予以弥补,如法国规定可以约定设定权利义

务,扩大当事人的意志作用,不断地放宽人身依附性。德国则创设了“长期居住权”,在《住宅所有权及长期居住权法》中规定了对公寓化住宅中的住房享有的以居住为目的的“长期居住权”。“此权利可以让与、继承、出租,显然此权利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其与作为限制的人役权的居住权是不同的。我国物权法草案第1条就明确规定物权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充分发挥物的效用”,而在用益物权编中对居住权的规定仍是体现了罗马法的传统居住权的特性,“具有温情脉脉的性质”,这显然与物权法的价值核心格格不入。

(三)我国现有制度可以解决居住权所涉问题。支持引入居住权的学者大多从父母的居住问题、离婚一方的居住问题、保姆的居住问题三个方面论述居住权的存在价值,然而我国现有的制度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第一,关于父母的居住问题。正如梁慧星教授所言,法国民法规定居住权是因为法国没有实现男女平等,法国民法的继承制度不承认夫妻双方的继承权。《法国民法典》第731条的规定,丈夫去世,遗产由子女及孙子女继承,没有子女的,由丈夫的父母及兄弟姐妹继承,妻子不享有任何权利,不能继承任何遗产。《法国民法典》另在第767条规定,只在死去的丈夫未留下子女、孙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并且连非婚生子女也没有的情形,妻子才有可能取得遗产。然而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完全的男女平等,夫妻双方互有继承权。另外,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排除了居住权解决父母居住问题的必要性。即使父母生前将其房屋分给子女,也完全可以通过附义务遗嘱继承或附义务赠与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居住权益。第二,关于离婚一方的居住问题。离婚时房屋可以在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决上确定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倘若对感情已经破裂的离婚双方硬性的规定居住权制度,也并非明智的选择。从伦理情感上来看,双方既然感情已经破裂显然无法继续永久性的生活在一起。第三,关于保姆的居住问题。就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雇佣保姆的家庭很少。即使雇主有让保姆终身居住房屋的愿望,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代替。总体上说,为一个所涉对象如此狭窄而又能用其他制度解决的问题在物权法上设置居住权,社会需求度不大,而立法成本太大。

居住权作为一项用益物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权利实现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物权制度在本质上是最具固有法色彩的制度,各国因国家、民族、历史传统的差异,其物权法往往互不相同。因此,对于在物权法上专章简略地规定与其立法宗旨和价值核心相当不一致的居住权仍需要立法者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1]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利明.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信勇,蓝邓骏.居住权的源流及其立法的理性思考.陕西: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钱明星.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5]房绍坤.役权的立法选择.辽宁: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作者:欧阳丽芬

物权法草案研究论文 篇3:

陌生,但与你我息息相关

七、征地、拆迁应给予合理补偿

为确保征地、拆迁中补偿到位,物权法草案增加了一些条款,细化了相关规定,以确保百姓利益不受损害。草案规定,国家保护私人的所有权。拆迁、征收私人的不动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没有国家规定的,应当给予合理补偿,并保证被拆迁人、被征收人得到妥善安置。禁止以拆迁、征收等名义非法改变私人财产的权属关系。违法拆迁、征收,造成私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城镇居民不得在农村购房

城镇居民可否在农村购置宅基地?这一问题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物权法草案曾经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建造在该宅基地上的住房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在审议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国务院为加强农村土地的管理,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因此,目前的草案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经本集体同意,可以将建造的住房转让给本集体内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农户;住房转让时,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村民依照规定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九、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

担保物权是物权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已制定了担保法。物权法草案在担保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的规定。

草案同时规定,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等不得抵押。

十、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

不动产登记是建立物权制度的重要基础。物权公示的原则,涉及不动产的,要靠登记制度保障。

目前,按照法律规定办理转让和抵押的登记机构有几十个部门。有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中提出,应明确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尽量减轻当事人的负担。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赞成这一意见,同时考虑到统一登记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登记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物权法草案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十一、领取遗失物应付保管费

将拾得的遗失物交还对方后,是否应得到保管费之外的报酬?目前,物权法草案只是规定,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遗失物的保管费等必要费用。

这一规定是否应该加以修改?如是“拾金有偿”,是否与“拾金不昧”的传统观念相冲突?法学专家的主张并不一致。因此,这个问题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再作决定。

草案还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处理。文物保护有规定的,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处理。

十二、设立居住权,维护特殊人群利益

这是一位老人真实的遭遇:这位老人在北京城里的一户人家做了30多年的保姆,雇主承诺要给她“养老送终”。但在她生病后,雇主却将她送回乡下,导致这位80多岁的老人无处栖身。

该如何解决类似这位老人的问题?物权法草案以专章的篇幅,通过设立居住权的方式,来维护这一特殊人群的利益。

草案规定,所谓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设立居住权,可以根据遗嘱或者遗赠,也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设立居住权,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人应当承担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和物业管理费用,可以不支付住房使用费,不承担重大维修费用,但遗嘱、遗赠另有表示或者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设立后,住房所有权人变更的,不影响居住权。

关于居住权的期限,草案规定,期限根据遗嘱、遗赠或者合同确定;无法确定的,成年居住权人的居住权限至其死亡时止,未成年居住权人的居住权期限至其独立生活时止。因住房灭失,住房所有权人获得赔偿金的,应当给予居住权人适当补偿;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居住权人,也可以放弃补偿,要求适当安置。

同时草案明确规定,上述居住权不包括因婚姻家庭、租赁产生的居住关系。(全文完)(《农民日报》记者 申保珍)

上一篇:现代化水利施工论文下一篇:电动机故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