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互联网金融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商业银行受到了互联网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网络平台中像云计算、移动支付、网络社交与服务等发展使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完整与全面,商业银行在这一基础上想要得到更大的提升就必须及时升级自身,不断创新,实现支付结算业务的更加便捷与灵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支付结算互联网金融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支付结算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1:

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深入结合,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在优化支付服务和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在业务合理性边界、资金安全、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隐患。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业务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监管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支付结算 影响 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有利影响

1.互联网金融优化了支付体系服务效能。一是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运作和平台的客户量可以弥补传统银行业在零售支付服务方面的不完善。互联网应用的大众化和金融服务普惠功能的提升已经呈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屌丝金融”属性明显。二是在网络信用普遍缺失的情况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机构开创“担保交易”的支付流程,提高了网上交易中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信任,促进交易成功实现。三是分担了支付压力。从事网络支付的支付机构应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产业链合作,利用互联网安全技术分担央行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系统等现行支付系统的支付压力和支付风险。

2.互联网金融将带来互联网式的业务创新。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试水阶段,但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服务,必然带来互联网式的行业创新。互联网金融有两大金融创新的爆发点:一是大规模行为分析能力。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公司可以通过对数字足迹的挖掘和分类整理,推动更加精准的金融投资品、支付产品的设计。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化趋势必将形成。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和基金公司将最重要的服务资源投入到20%的大客户中,互联网金融能将许许多多小投资者聚在一起,如余额宝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和用户量优势,截至2014年3月底,其基金总额已超过5 000亿元,用户超过8 100万。更多的投资选择余地和数据分析支持能力,再加上逐步形成的金融投资服务,将使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金融平台,而非一个简单的投资渠道。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1.业务合理性难以界定。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合法性难以界定,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区域,网络支付平台就有可能成为“帮凶”。如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的技术、新的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这些金融创新无法受到既有规则管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目前,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没有建立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如果仅通过后续“叫停”的方式,容易引起支付机构的强烈反应及社会的强烈反响。

2.存在支付风险。一是交易对象不清。互联网金融交易虚拟化、交易对象跨区域,甚至跨国界,交易对象难以确认,风险难以掌握,且互联网金融交易时间短、速度快和交易频度大,若发生风险,不利于开展风险防控,同时不利于资金的追踪及交易流水的还原,对反洗钱和账户实名制制度产生较大的冲击。二是存在客户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的风险。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是有人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非法获得个人和企业支付信息,容易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客户信息等。除此以外,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独立性很强的通信网络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体系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容易造成客户支付信息泄露、客户账户资金被盗。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半年因网上购物遭遇问题的网民达2 010万人,其中因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密码被盗分别占42.9%和23.8%。

3.资金的第三方存管监督尚不完善。2013年,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2014年,人民银行公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银行清单。但是,目前支付机构对客户备付金存管并未完全到位,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未完全建立。在此情况下,部分客户资金仍沉淀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账户中,有可能存在资金被挪用甚至被携款跑路的道德风险。这不仅将对客户带来资金损失,也容易影响整个行业的形象。

4.增大央行进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难度。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系的约束,这实际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随着余额宝的快速扩张,其他支付机构也纷纷开发类似产品,如腾讯财付通、百度百发等。在互联网金融热潮的推动下,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1%,占银行理财产品的10%。而网络支付平台的便捷性,如资金由支付宝转入、转出余额宝的“短、频、快——操作时间短、可频繁操作、资金快速到账”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加速了货币成数的放大。

二、监管对策

1.加速立法,明确监管方向。建议尽快界定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市场操作规范和监督管理主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行业技术和业务标准,主动进行业务监管,避免后续“叫停”监管方式带来的被动。在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支付方面,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机构的首要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在各个细分领域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指导培训,针对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和苗头进行风险提示,密切关注、因势利导,从健全内控机制、完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支付机构内在抗风险意识和能力。

2.鼓励创新,进一步防控风险。互联网金融开展的业务创新,经常可能涉及现有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和不清晰的规定,由于缺乏现有的制度约束,依靠企业内部的有效合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应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支付机构业务创新准备阶段不仅对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还需要从更广的角度,根据一般的法律原则、市场惯例和支付机构合规管理目标,识别实施方案中及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生的潜在合规风险。从自身实践中总结国内外支付机构的先进经验,强化合规管理,注重从战略上控制风险,把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作为机构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础来抓。

3.推进互联网金融实名制建设。推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实名制度,要求支付机构要认真落实反洗钱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对客户身份真实性进行识别,按规定设置支付业务系统中的客户身份信息要素,实行动态管理和更新,确保发生的每笔交易应具可追溯性。

4.加大客户备付金管理。备付金管理是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从业务、制度、系统等多方面建立严密的监控网络,防止备付金被占用、挪用、隐匿。一是定期审查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和备付金账户。结合支付机构报送支付业务数据、自有资金、备付金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与支付机构报送给税务的财务审计报告进行核对,防止少报、瞒报备付金数据。二是为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应积极探索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作为客户备付金的风险补偿机制。风险备付金拟从税后利润、高管工资和控股股东分配股利、发行或配送所获资金及营业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缴存至人民银行。

5.完善信息保护措施。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要求,依法合规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客户信息。一是建立客户身份信息保密制度,设置信息安全岗位,明确岗位在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二是加强关键岗位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各自岗位职责以及违反安全规定可能导致的后果,使安全保密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观念、意识、思想、行为中去。三是引导支付机构优化信息保护管理流程,完善信息保护的内部管理制度,将覆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维护的全流程管理纳入支付机构风险管理过程,明确信息泄露风险控制点,及时更新防火墙、身份识别认证、数字签名等网络安全监控技术,防止恶意窃取客户信息的行为。四是加大对客户的安全提示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公众提供通俗易懂的安全操作指南,提示相关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开设安全教育专栏,提醒公众谨防虚假地址连接,注意对支付通道的敏感信息进行保护。

6.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金融消费者保障范围。完善互联网金融投诉机制,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渠道。通过行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平台,以平台发布风险提示信息,通过主流媒体对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支付业务风险等及时向投资参与者进行预警、提示,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重点关注和择机检查其业务开展情况。

7.加强网络技术监管。建议加大安全技术的研发,可以具体到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等方面实施安全保障。对于关键数据的传输应该采用国际先进加密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及时更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规定,以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性。

(作者为经济师)

作者:王潮端

支付结算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商业银行受到了互联网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网络平台中像云计算、移动支付、网络社交与服务等发展使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完整与全面,商业银行在这一基础上想要得到更大的提升就必须及时升级自身,不断创新,实现支付结算业务的更加便捷与灵通。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支付结算

引言: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完善。生活中各种产品都离不开互联网,它的影响已经遍及到各行各业。但是在商业银行支付方面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由此而引起的市场变动也很大,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自身的技术,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提出正确的解决措施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业务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主要集中在支付业务方面,对传统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起到了很大的冲击。现在的支付模式主要就是常见的支付宝、微信等市场信誉度较高的网站所提供的服务,这些第三方平台承载了对应的担保功能,让支付结算工作更具有可靠性[1],让支付与收入双方都有更强的安全感支撑。第三方支付需要依靠较大的市场信誉度建立而来,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正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盛 ,带动了我国全民的电子支付习惯。当下,人们对微信与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习以为常,甚至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可以无现金出门,所有费用支付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各种虚拟支付方式遍布各行各业,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巨头也因为自身聚集了大量的客户流量,从而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市场占有率与信誉度。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一)市场地位下降

互联网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下降。更多的人投入使用互聯网支付,银行业逐渐被冷落,尤其是在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方面,互联网金融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它的市场知名度相对更高,速度快效率高,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由此导致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地位受到冲击,从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由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比较多,更多用户与企业普遍选择互联网金融。银行的各类服务都是针对于传统的行业而开发的,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一些改变,当代哪怕是一个小孩与老人很可能都不会现金支付[2]。

(二)经济收益减少

资金流转就是流转渠道,传统银行的收益大多也来源于此。但是人们普遍更愿意用便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就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它巧妙的避免了传统银行转账等业务的延迟,为企业与个人的资金流动需求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同时由于这些第三方平台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各种资金实力逐步提升,人们对其信誉度也不断提高,导致人们将部分资金投入到其理财等产品中。这些理财产品灵活多样,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无门槛,收益高,随时取出等服务特性让其拥有了较大的用户群体,相对来说传统银行就做不到这样快捷,它会对此有很多的限制因素,人们更乐意投入资金到互联网金融,踏踏实实。

(三)内部紊乱人心涣散

当代的局势我们看的很清楚,很多人宁愿用手机支付都不想用现金由此给传统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内部来看,每个人表面上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内心早已慌乱如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怕自己长久支持的行业被替代,眼睁睁的看着它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这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所以银行需要一个新的市场运行方案,一场全新的体验来应对这次危机 [3]。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影响的对策

(一)改善传统模式

人们普遍愿意去接受一个全新的事物,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传统银行逐渐体现出的落后性导致它并不能广泛的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来改善传统模式,增加一些现代化元素,注重用户体验的舒适感与便捷性。就像企业需要方便快捷手续慢的支付结算,银行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大业务量的流通,满足客户的需要,提升用户的满足感来增大市场需求量。

(二)吸引先进技术人才

一个好的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智慧的人才科技,注重广纳贤士,从社会各界吸取人才。每个人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观点见解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发展模式也会大相径庭。要做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展定期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做好人才定期培训指导。同时通过薪酬奖励制度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积极贡献自己的才智。当然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提升人员的岗位与工资,方式有很多种,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当中。

(三)创新市场发展战略

互联网之所以发现这么快,就是因为有良好的市场,每个人都对互联网金融特别熟悉,而银行的传统业务市场相对就狭小好多。传统商业银行要注意开通市场规模,创新市场发展战略,吸引人群使用商业银行来满足自身的发展与需求,可以拓展有关金融的咨询与个性化服务,更方便的为客户解决问题,有效地解决企业与个人有关个性化需求。注重客户与银行间的关系都,通过提升客户需求量来拉近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升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依赖性,以此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知名度[4]。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力是不小的,要很全面的分析互联网的优点,吸取它的发展经验,很好的运用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当中。虽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而又未知的,但是我们要相信通过融通发展,未来一定会成为市场上最优质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最大的方便。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不应该拘束在固定的条条框框当中。要将有效的资源与人力时间充分结合起来,以更低的运营成本与最高的市场体验度夺得市场上用户体验的最优,让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氛围中更快的找到自身发展的道路,摆脱传统的观念,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志伟.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9.

[2]游郭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3]郭小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287-288.

[4]王诗徐. A银行互联网金融支持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曹璐璐(1988—),女,汉族,籍贯:河南偃师,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作者:曹璐璐

支付结算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改革思考

摘 要:支付结算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部分之一,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互联网+”冲击下,传统支付结算业务发展速度被迫放缓,也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快速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力”。在深入剖析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探讨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提质增效问题,提出利用科技创新、大数据分析等供给侧思路,推进支付创新、营销推动、技术保障、风险防范等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结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互联网金融支付在给支付框架体系“添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添阻力”。基于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支付的挑战,商业银行通过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更新替换过去基于需求侧的粗放型支付结算模式,增加支付结算的有效供给、提质增效,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1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等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的特点,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很大程度上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竞争理念、支付功能等,推动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是以信用为前提,通过利用汇款、信用卡、票据等媒介为个人、企业用户提供的货币支付和资金清算等方面的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便捷。在商业银行中,支付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利用汇款、信用卡、票据等方式给个人用户提供的货币支付和资金清算等方面的服务,银行通过提供相关的服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2 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商业支付结算业务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模式的不断探索,互联网金融支付以其高度灵活、极具创造、方便快捷的压倒性优势不断侵占传统金融支付结算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支付效能、业务挤出、风险管控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1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效能弱化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于中介业务的支付结算收入取代存贷利差作为主要盈利点,占据了商业银行收入的“半壁江山”。但随着选择互联网不断普及,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的不断崛起,互联网金融支付以其费用全免、操作简易、个性化服务,甚至实现了真正的脱媒等比较优势,不断侵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大弱化了商業银行的支付结算效能。《2017-2018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在2017年达5.6亿人,较2016年增长21.6个百分点,且移动支付在2018年的用户规模将有望达到6.50亿人。而网上支付交易规模在2017年达到2075万亿元,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移动支付规模在2017年达到203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28.8个百分点。

2.2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被挤出

互联网金融支付的发展抢占了原本属于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铁饭碗”,主要表现在账户管理和转账手续费用。互联网金融机构大多数是实行内部自主清算,可以为客户提供免费实时的转账服务,这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结算系统是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共用,存在跨行支付结算的清算支出的境况是大不相同的,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为避免和预防客户流失,保留存量客户而进入自身的“价格战”。同时,央行要求商业银行的转账支付费用有所降低甚至减免的政策出台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主动减费让利。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创新的支付模式以及自身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货币基金T+0赎回,从而迫使商业银行变为发卡部门,将银行支付业务衍生出的收入“拱手让人”。

2.3 商业银行客户被分流

客户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银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客户资源的竞争。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商业银行的存量客户、潜在客户,线上线下客户被分流。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物理特性发展线下客户、比如人缘地缘、交通方式等方面,通过增设网点、自助设备机具等物理渠道来获取培养客户资源,被动等待客户前来网点办理业务,这种发展方式容易受到网点个数、销售人数、总体成本和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动性弱,灵活性低。商业银行发展线上客户则主要在于大额转账结算,忽略了客户的其他业务需求的个性化建设,而互联网金融支付以便利快捷、成本低廉、安全担保、多元产品以及极致的个性化服务等多方面特点和优势吸引了大批客户,抢占了客源,培养了一大批黏性客户。

2.4 商业银行的外延风险被扩大

互联网金融支付为人们获得“新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点,而这些风险点由于监管空白极易转为风险事件,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外延风险,甚至干扰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例如,由于支付系统存在漏洞,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黑客攻击,从而造成大规模、大范围泄露;由于电子支付系统建设不完善,安全性把控不严,一旦不法分子掌握泄露的信息,客户很可能遇到资金安全问题,比如银行卡的钱被莫名盗刷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客户没有意识到遭遇资金问题的真正“罪魁祸首”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的运营体系不够完善,而是更多的是将责任落到开卡的商业银行身上。类似情况对商业银行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但是由于商业银行还未掌握应对互联网交易资金实施动态监控技术,导致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完全跟踪账户资金的流动,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

3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两个角度实现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方的重大突破革命,降低支付结算业务成本,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和高端供应,进一步提升支付结算业务的供给侧效率。支付结算方面的供给侧改革目标就是让支付和结算更安全、更简便、更有效。因此,推进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是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供给侧升级,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输出;其次是通过采用“大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与支付结算改革创新相融合,精准剔除无效、无切实增加有效和用供给。

4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改革建议

4.1 改进支付体验

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互联网+”的大趋势,立足自身实际,利用支付结算业务功能和应用场景的标准化特点,找准差异化竞争点,注重开发设计的细节点,以绿色人文的研发思路进行支付业务创新。在支付结转型建设上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线上便捷支付,例如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的特色功能,以方便快捷高效为出发点,重点推出多元化、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包容化产品和服务等设计,打造线上业务品牌效应;二是线下物理支付,各商业银行要改变传统经营思维和支付模式,借鉴最新业态发展经验,以客户为中心,引入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进行网点改造,高效利用无现金智能机具,展示简约的业务入口,实现业务办理向自助化服务和智能化分流方向发展,提供客户需求契合度高的服务和高效自主的体验。

4.2 重视数据整合

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应该摒弃传统的经验观念,在开展支付结算业务过程中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获取高价值的数据信息,有效利用现有的客户资源,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数据提炼和应用体系,对零散、无序、海量的数据点进行整合、分类、统计,形成数据集合,再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发现、解释、运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价值,发掘高附加值的增值项目,为客户打造线上线下双基联动、支付渠道自助化、多元化,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应用和支付需求。同时商业银行要提高零散数据利用价值、切实促进数据有效共享,使数据更好地发展对外信息披露以及内部发展研究等多重作用,发挥数据的延伸作用,最终作出符合其核心利益的抉择。

4.3 强化技术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没有及时拥抱互联网技术,加大自身支付结算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一是强化技术支撑是传统支付结算业务的一大出路,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为立足点,构建金融机构新型科技运行工作体系,加强支付结算业务操作系统的完善,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实现技术外包是传统支付结算业务的又一大出路,商业银行将部分软件开发业务外包,缩小研发成本,实现系统技术开发专业化。同时将科技开发部的重心转为系统维护、升级等系统后续工作,提高科技对业务系统全流程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为系统运行提质增效。

4.4 重视防范风险

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树立合规为本的经理理念。商业银行是负债高的行业,与此对应的风险高要求银行时刻注重防范风险。一是处理好合规与发展的平衡关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整治市场乱象工作,及时遏制风险隐患、风险苗头。二是加强技术开发,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快捷、隐蔽、错综复杂的特点,商业银行要加强相关资金监控技术的探索与开发,改变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支付资金监测“无能为力”的窘境。

参考文献

[1]何燕岗.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西南金融,2012.

[2]徐菱潞.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5.

[3]徐照宜.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

[4]刘林青.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广告的现状与变革之路——基于SWOT分析法[J].徐州工程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田作磊.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演化机制及政府应对措施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6]邓舒仁.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文献综述[J].华北金融,2014.

[7]吕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挑战[J].贺兰农村商业银行,2016.

[8]王家华张连丰.金融网络化挑战与中小银行经营转型策略[J].金融发展研究,2014.

[9]谷文哲吴蕃.信息化技术在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2017.

作者:郑金滨

上一篇: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论文下一篇:潜在风险与财政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