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管理论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支付结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银行支付结算主要指的是个人或单位在银行机构通过票据现金的各种方式实现货币支付、资金结算等行为,开展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主要是确保各项支付结算的顺利进行,做好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第一篇:支付结算管理论文

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管理完善的思考

摘 要:支付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起到基础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現了一些问题,相比而言,国外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较为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也比较健全。因此,本文将在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系统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支付结算风险;监督管理;支付结算平台

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概述

支付结算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采用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资金清算提供的服务。支付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支付结算业务是经济和金融合理运行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在微利时代的产品创新基础,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与企业生存,为广大客户办理支付结算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扩大了信贷资金的来源。高效率的支付清算系统对经济和金融的高速发展,对经济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传导实施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中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状况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的支付结算方式以现金和支票为主,异地结算以汇兑为主。1984年后,随着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改革,支付结算工具进行了扩充。有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等。1990年有成立了银行间的支付清算系统。1992年,人民银行启动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的建设,但效果不佳。2000年10月,开始启动CNAPS二期工程的建设。通过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逐步形成以CNAPS为核心,商业银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为补充的现代支付结算系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商支付结算平台也得到充分发展并成为支付结算改革创新的焦点。

2.我国支付结算业务的不足

(1)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局限性,不仅有法律法规照顾不到的地方,也有法律法规繁琐重复的部分。法律法规照顾不到的地方就会产生法律风险,法律法规重复繁琐的部分又会降低银行支付结算业务运作的工作效率。现行的法律将支付结算体系划分为支付清算与结算这两个部分,割裂了支付结算体系的统一性。

(2)支付结算业务的运行及管理的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支持银行间支付清算的现代化公共平台。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速度慢,资金在途时间长。支付结算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针对出口商、进口商、物流商、消费者等各方的一套综合解决方案。

(3)支付结算系统不具有协调统一性

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的学者对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并没有太大关注。即使有学者对其进行关注,其焦点也放在提高支付清算系统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上面,对支付结算系统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方面没有太多的考虑。

(4)支付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支付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就会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支付结算业务的风险是指各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对其稳定运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损害。支付结算系统的非正常运行必将对社会及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后果。

(5)支付结算工具的创新度不够高

传统的结算工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能进行实时结算;缺乏便利性和安全性;使用的范围不广等。创新支付结算工具,发展如电子代币、电子钱包、电子现金等新的支付结算工具是打破传统结算工具的局限性的一条捷径。

三、国外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借鉴之处

1.提供多样的支付平台

欧元区的支付结算系统主要分为两大大类:一是大额支付结算系统;二是跨境零售支付系统。其中大额支付结算系统又包括泛欧自动实时全额结算快速转账(TARGET1)、欧洲银行业协会的EURO1系统以及芬兰的POPS系统、西班牙的SPI系统、法国的巴黎净额结算系统这三家区域性的大额净额结算系统。另外,跨境零售支付系统又包括电子货币系统、零售贷记转账系统。

2.完善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完善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为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欧洲中央银行的法规有两类:一是针对除欧元体系中各国中央银行外的第三方的。这些法规包括欧洲中央银行规章、决议、建议、意见等;二是欧洲中央银行内部法规。包括欧洲中央银行的工作指南、指示、内部决定等。除法律之外,欧元体系还特别制定了与支付工具的安全有关的各种政策。

3.严密的监督和管理

欧共体条约用法律的方式确认了欧元体系对支付系统的监督职责。包括大额银行间资金转账系统和零售支付系统。此外,它们还对其支付系统的监督政策进行了分类:一是针对那些性能及运行可能影响到货币政策、系统稳定和其它市场参与者的支付系统、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通用的监督方针;二是在通用的监督政策没有涉及的领域,有关监督政策由国家认证机构一级的管理机构制定,这些政策应适用于欧元体系制定的一般通用的监督框架。在必要情况下,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将会主动提出制定这些相关领域的监督政策的建议。这样的规定就使得监督工作条理清晰,对象任务明确,避免了交叉重复工作的发生,提高了监督管理效率,而且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在必要条件下也能提出相关建议。这会使得实际工作灵活高效,不至于落入照章办事的死板窠臼。

4.强调和发挥合作的强大力量

2001年年初,欧洲中央银行、欧元体系的国家认证机构以及尚未采用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的欧盟成员国的认证机构,作为支付结算系统的监督机构和欧盟银行监管当局达成的协议,建立了它们的合作框架。通过它们的合作,当支付结算系统出现问题时,支付系统监督机构和银行监督当局都应尽量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此外,欧元体系还与涉及支付结算领域的其它单位和机构进行合作如欧盟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银行监督机构等。

5.支付工具的多样创新

在欧盟,零售支付媒介包括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近年来,在零售支付工具创新方面,欧元区的银行正积极地利用新技术譬如利用因特网和移动电话即手机来提供银行服务。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远程服务体系有自主银行、家庭银行和电话银行等。多元的支付结算工具为支付结算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基础的推动作用。

6.建立相关的机构并制定准入标准

TARGET系统是处理欧元交易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泛欧自动实时全额结算快速转账系统。该系统自1999年1月4日开始运行到现在,欧盟约有5000个机构加入到了这个系统。欧洲银行业协会的EURO1系统是欧洲银行业协会为在欧盟范围内的欧元记转账所提供的一个按多边净额结算的大额支付系统。该系统由欧洲银行业协会(EBA)、负责EURO1系统运营的欧洲银行业协会清算公司、欧洲银行业协会行政事务管理公司,这三个机构进行管理。严格的制定和执行相关机构的准入标准会将会降低银行的支付结算风险。

7.有清晰合理层次的支付结算体系

发达国家的支付结算体系大致分为以下幾个层次:一是商业银行之间代收代付的资金清算层;二是一定区域内的支付清算层;三是全球支付清算网络的支付清算层。

四、关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法律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能使得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运作规范化、合理化,防止法律风险的产生。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支付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的不良影响。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普遍滞后于支付结算的发展。这就位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运行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2.业务创新,提供多元化的现代支付结算平台

大力推广个人支票的使用,鼓励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使用支付结算工具办理转账结算。全面开办银行本票业务,完善信用卡的还款业务处理,鼓励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等。建立以支票、汇票、本票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适应多种经济活动和居家服务需要的支付工具体系。鼓励人们用非现金的方式进行消费。此外,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电商平台正蓬勃发展。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互联网技术等创新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和其他工具,提供多元的现代化支付结算平台并拓展业务范围就成了时代的大趋势。

3.加快普及社会信用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在支付过程中一方拒绝或无力偿还债务而使另一方或其他当事人遭受损失。信用风险是支付结算风险的一种。良好的信用是银行支付结算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此,要鼓励发展保付支票,促进社会信用的提高。保付支票是指付款人于支票上记载照付或保付或其他同义字样并由其签名的支票。保付增强了支票付款的确定性,避免了空头支票的产生,对支票的确实付款起着不可替代的保证作用。

4.加强风险防范机制

增强消费者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和支付体系风险监督机制。重点是要关注带有全局性的风险以及可能引发全局性风险的微观风险如支付系统风险、支付清算组织风险、非现金支付工具所引发的有传染效应的风险等。为了更好的防范支付结算风险,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成立专门的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关制度

专门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机构的成立有利于尽早识别风险并控制风险。通过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在线监控风险和自动预警风险。

(2)培养专业化的支付结算工作人员

支付结算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培养有业务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人员就势在必行。在人员培训上要着重业务的控制要点的培训。控制要点有行内清算系统运行。人行支付系统运行和总行交换平台的对账管理等。

(3)建立合理的支付结算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

支付结算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政治风险。通过有效的支付结算体系的运行和相关制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

5.加快完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

支付结算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基础,其安全、有效、合理的运行对我国经济、金融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是为商品的流通结算提供一种渠道,以客户为中心形成收款人与开户行,付款人与开户行之间的资金往来关系。其基本作用是完成资金安全、高效的划拨,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更为畅通,以便减少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滞,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并降低系统性风险,维持社会公众对支付结算工具及市场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我国的支付结算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法制法规,比如支付结算的办法;二是支付工具,比如支票、汇票等;三是支付系统,比如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四是支付结算服务主体,比如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结算机构。

五、总结

支付结算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采用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信用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资金清算提供的服务。随着金融技术的日新月异,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好的一面也包括一些弊端。最后,综合分析其不足之处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虽然论文已完稿,但其中的疏漏在所难免,还请各位老师、同学不吝赐教。谢谢!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银发(2007)154号.

[2]苏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结算工作会议的讲话[N].2010-02-08.

作者:付祥云

第二篇:当前银行支付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银行支付结算主要指的是个人或单位在银行机构通过票据现金的各种方式实现货币支付、资金结算等行为,开展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主要是确保各项支付结算的顺利进行,做好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但是目前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中,由于监管力度不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社会信用低下等,导致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银行需要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策略,才能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问题

现阶段在银行支付结算管理的过程中,准则相对较多,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存款人都需要经过特殊的工作流程才可以完成支付和结算,导致在分类和管理上较为复杂,在银行管理支付和结算时往往按照不同的种类需要划分不同的用途,开设不同的账户。在这样复杂的管理下,无论是经办人还是存款人所经历的手续都相对较多,而不同手续的管理档案也相对较多,导致了在管理上出现困难。

1 当前银行支付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身份认证与客户尽职调查存在问题

在银行支付结算工作中需要做好对客户的身份认证和尽职调查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支付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客户身份审核效率低。企业证明文件的真实性、有效性审核主要依赖于防伪设备和网络公示信息等方式,缺乏高效渠道;第二,法人授权委托关系核实难度大。代理开户时,对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关系的审核,主要依赖于授权书,核实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手段;第三,尽职调查效率低。上门尽职调查(经营地址等)要求严格,成本高、效率低,客户配合意愿也不高。

1.2 支付结算方式比较传统落后,新型犯罪日益猖獗

受传统支付结算规则和风险管控影响,对公账户支付结算相对低效,主要依赖人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并受银行营业及人行系统运行时间限制。近些年来移动支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相比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实现的个人账户快捷支付、对公账户移动支付功能,场景单一,支付自由度不高。再加上近几年来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愈发频繁,买卖账户的行为日益猖獗,部分违法分子了解银行的业务流程,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通过钻各种空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加大了银行支付结算的审核压力。从全国来看,2019年的“3·26”特大买卖银行账户案件,一共缴获了银行卡11000多张,为支付结算工作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1.3 账户开立与报备存在的问题

一是开户模式单一。现行对公开户模式主要限于柜面现场开户,不便于外拓营销。二是尽调流程严格。先尽调、后开户,流程和时间上无法满足部分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三是档案管理方式传统。开户资料的保管仍然采用纸质档案形式,不便于调阅,安全性不高。四是开户资料缺乏共享机制。一企多户开户时,需要客户重复提供资料,柜面多次审核,服务效率低,客户体验不佳。五是协议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各类账户协议(账管协议、对账协议等)因监管要求变化、客户信息变更等原因需要反复重新签订。

1.4 存在一定的支付结算隐患

现如今移动支付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开始使用移动支付进行支付结算。涉及移动支付的企业掌握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导致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电信诈骗等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案屡见不鲜,由此可见,移动支付的安全有待提升,只有降低了移动支付的风险,才能有效降低银行支付结算隐患和产生的外延风险。

1.5 内部控制相对薄弱

银行内部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银行的各类业务开展管理、审核、核算等各项工作。但是就具体的实施情况而言,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些工作,并未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影响了支付结算管理的工作效率。首先是在人员配置上缺乏高素质的内控人员,而且人员配置不到位,不同岗位的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制度的落实过于机械化、形式化,难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作出有效调整,影响了内部控制职能的充分发挥。其次是由于上级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工作过于形式化,内部控制仅停留在表面,而且工作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形式比较单一。最后是在账户信息动态复核工作中,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数据采集滞后,银行端获取的企业信息非工商部门实时数据,两者有差异时,需人工再次核实;二是人工复核存在局限。因存量账户数量巨大,单纯依靠人工定期动态复核,费时费力,效率和质量都无法满足人行动态复核要求;三是復核后整改效率低。动态复核通过的,网点仍需手工逐户在系统中操作年检交易;动态复核不通过的,网点需人工电话通知客户临柜更新账户信息。

2 银行支付结算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监管力度不足

在支付结算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监管力度不足。商业银行的业务诸多,而且有时涉及跨行转账汇款等支付结算工作。因此需要人民银行建立有效的支付结算管理组织,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各银行、各机构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一组织并未建设完善,而且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在支付结算管理工作中,他们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监管力度不足,为银行的有心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针对账户风险动态管理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在账户开立前缺乏身份转入筛查机制,而账户开立后,也并未实施风险评级和差异化风险管理。在账户存续期间,缺乏针对账户交易的有效监测手段。此外,涉嫌赌博诈骗等的风险账户一旦发现大量跨行和三方平台交易,很难追查资金链,无法对涉案资金流向实施精准定位。

2.2 社会信用低下

银行的一些客户有意拖欠贷款,其社会信用低下,缺乏较强的法制观念,经常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逃避银行的债务。而一些客户因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支付结算安全意识,在进行交易时,对对方提供的虚假票据等并未进行严格的审查,导致出现了被骗、被盗等情况,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损失。而且银行针对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建设并不完善,导致一些客户并不了解支付结算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铤而走险通过不法方式逃避银行债务,为支付结算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支付结算的工作效率。

2.3 法制建设并不完善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目前国家针对支付结算制定的法律法规已经不再适用,约束力不强、覆盖面较窄,在实际的工作中,支付结算法规并不能够为支付结算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法律支持。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我国的国际业务逐步增多,针对这一情况,支付结算法规中的缺陷暴露无疑,影响了工作的有效落实,导致支付结算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3 解决银行支付结算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优化账户管理体系

优化银行账户管理工作,加强对银行账户身份认证与认知调查工作,可以通过强化电子证照应用、开发远程授权功能、实施差异化尽调机制等各项措施,完善账户的各项信息,并对客户开展分级管理工作,改善传统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系统,优化设备配置,加强权限设置,客户通过身份验证之后可以自动完成系统的登录。在账户开户时,可以通过移动开户为客户提供优良服务,建立数据库,实现开户资料的电子化,并共享开户资料,优化开户流程,做好对开户过程的监管工作。在账户管理工作中设置风险账户管理系统,做好对账户风险的评级工作,掌握法人的具体信息,划分风险等级,做好对等级较高账户的检测工作。在交易过程中,做好对账户客户的身份核实和监测,降低账户风险。而在账户信息的获取和动态监管中,可以通过工商数据直连,实施获取企业的信息,更新客户信息。利用自动年检这一手段检查账户信息,同时,允许客户通过网银等线上渠道自助更新非关键要素。

3.2 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支付结算行为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维护正常的支付结算秩序,就需要银行提高对支付结算的重视程度,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支付结算的各类行为。推动支付结算,朝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首先需要确定中央银行的领导地位,加强中央银行的支付结算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为中央银行的支付结算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根据这一情况,中央银行应当制定约束性较强的支付结算制度和支付结算管理制度,形成较强的约束力,才能确保各个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结算行为的规范性,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其次,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是现场和非现场监督结合方式来开展支付结算的监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机制的有效落实,掌握银行支付结算的具体情况。再次,需要建立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管理的相关机制。这一机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机制中的各项内容,使得该项机制更加符合银行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该机制的有效落实,能够确保银行遵守相关规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各类业务,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操作。最后,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建立举报查处制度,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地规范支付结算的各项行为。

3.3 完善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

我国应当认识到当前关于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金融机构、银行等各项业务来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支付结算的秩序。在市场和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经济交往支付活动日益频繁、国际业务增多,这一情况为支付结算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机遇。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一些规章制度,界定各类支付工具结算方式的范围。其次需要修订完善同城票据交换管理制度,降低票据交换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最后,需要根据移动支付等建立网上支付结算业务管理制度,提高客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移动支付的重视程度,降低移动支付的风险。

3.4 拓宽支付渠道,推进移动支付

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的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具有足够的优势,因此提高支付结算管理效率、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借助移动支付的优势,全方位分析市场,改变现有的支付模式,拓宽支付渠道,满足客户的需求,建立移动支付相关的支付结算体系。银行所建立的网上支付结算服务主要包括缴费支付、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分别设立不同的服务模块,开发专属APP、小程序、建设相关网站等,客户可以直接利用网上支付实现支付结算。银行也可以加强和支付宝、微信等的沟通与联系,建立一个合作机制,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共享信息、加强合作,来解决银行现阶段支付结算中面临的困境,创造崭新的金融支付体系。

3.5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建设完善支付结算相关法律法规之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需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等进行宣传,便于银行客户了解支付结算的法律内容,提高客户的法制意识,规范自身的支付结算行为。首先是在银行内部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提高支付结算人员的重视程度,要求支付结算人员熟悉各项法律法规,了解其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追究违法者的责任等;其次在对外宣传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专属APP等定期发表相关的科普文章,文章内容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及违规所带来的后果等。也可以通过一些业务的宣传,提高客户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建立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约束和规范支付结算行为。

3.6 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银行应当认识到当前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近年來支付阶段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明确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落实到位,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并修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根据支付结算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银行可以根据支付结算的类型细致地划分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容,设置责任制,每位内控人员的配置更加详细具体,以此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加强对支付结算的管理控制工作。银行也可以通过分析自身的发展情况,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来调整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和实际的支付结算工作相贴合,规范内部控制中的各项内容,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职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7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支付结算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支付结算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落实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约束行为,以此提高支付结算的管理质量。因此银行需要根据工作需求引进专业人才,做好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得支付结算的管理人员掌握崭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更新知识储备、掌握崭新的经济金融理论等,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灵活地应用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工作机制,减少支付结算中的失误和错误概率;其次还需要加强对支付结算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端正工作态度,引导他们恪守职业道德,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提高支付结算管理的工作效率。

4 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银行支付结算的渠道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是移动支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本身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建设并不完善,导致支付结算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新形势下,银行需要解决支付结算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优化账户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拓宽支付渠道,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多项措施来解决支付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满足银行客户的需求,提高移动支付使用的安全性。在支付结算建设方面,引进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职能,规范支付结算的各项行为,减少不必要风险的出现。

參考文献

[1] 王婷,郑志红.新形态下邮储银行支付结算管理研究[J].邮政研究,2020,36(03):23-24.

[2] 冯彦明,高璇.网联模式对支付结算体系与金融监管的影响[J].银行家,2019(02):90-93.

[3] 郑金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供给侧改革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9(09):130-131.

[4] 上海银行加强支付结算管理[J].企业与文化,2017(01):10.

[5] 王雅.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9):68-70.

[6] 荣琪.移动支付背景下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对策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20(07):93-95.

[7] 张蕊.银行支付结算业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知识经济,2020(11):74,87.

[8] 杨艳萍.互联网环境下银行支付结算的特点及风险应对策略[J].现代科学仪器,2020(02):177-181.

作者:马忠明

第三篇:从结算市场细分谈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发展模式

摘 要: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应当如何发展,成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支付结算需求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忻州市农村市场细分入手,探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支付结算;农村金融;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理论认为,一个市场的顾客是有差异的,他们有着不同的需要,企业应当对市场加以区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发适合顾客的产品。前些年,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细分理论,大规模退出了农村市场。这一时期,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建成了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卡基支付系统并存的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而农村地区,由于金融机构网点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无论是支付结算环境、还是支付工具的推广应用,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崛起,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

一、 忻州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现状

忻州市地处山西省中北部,所辖14个县(市),158个乡镇,农村人口240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80%,是典型的晋北农业地区。近年来,随着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兴起,农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农村的支付结算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不适应:

(一)落后的支付结算水平与日益增长的支付结算群体间的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专业结算机构少,现代化支付设施建设滞后,而常年使用银行结算业务的人数逐年增加,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能灵活自由应用,资金结算速度慢、成本高,农村地区银行支付结算现状与经济增长不协调,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陈旧的支付结算观念与不断普及的现代化支付工具间的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广大农村群众对银行支付结算的了解度不高,習惯使用现金结算。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地区的城市务工人员、学生、个体经营户以及新兴企业主、财务人员,对现代化支付结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存通兑、银行卡、网上支付、借记业务、银行票据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村市场,现代化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的使用呈逐步上升态势。农村地区使用银行结算的群体逐年扩大,持有银行卡的人数逐年增多,网上购物、网上汇款等现代支付方式在部分人群中经常使用。

二、忻州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市场细分分析

(一)地域细分

我们把农村地区分为四种类型:县城、有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的乡镇、经济较活跃乡镇和普通乡镇。其支付结算状况分别有以下特点:

1.县城。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多,支付工具齐全、结算网络发达,支付结算环境与城市相差不大,客户群体除了县城范围单位和个人外,还有大量来自乡镇的客户。

2.有商业银行网点的乡镇。此类乡镇多数是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设有营业网点,虽然网点较少,但银行的支付网络能够延伸到乡镇所在地,支付结算渠道较为顺畅。缺点是商业银行网点不多,客户办理跨行结算成本较高。据统计,全市共有此类乡镇35个,占到全部乡镇的22%。

3.经济活跃乡镇。此类乡镇有自己的经济特色,某一产业发展比较突出,个体私营经济活跃,虽然没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但交通通讯便利,多数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营业机构,能够办理开户、存取款和其他结算业务。此类乡镇98个,占到全部乡镇62%。

4.普通乡镇。多数是山区偏远乡镇,没有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环境最差,人们办理结算很不方便。全市共有此类乡镇25个,占比16%。

(二)群体细分

根据人们对银行支付结算的依赖程度和需求大小,我们把农村地区的人群分为四个层次:常年需求层、定期需求层、偶然需求层和潜在需求层。各阶层人群的结算需求及结算方式如下:

1.常年需求层:主要是农村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及其老板、财务人员、外地常驻客商。这一群体现代支付结算观念先进,熟悉银行结算规则,资金活动量大,收付结算频繁,使用的银行结算工具齐全,习惯通过银行账户和银行卡进行结算,经常到县城办理业务。为了方便结算,许多人的银行卡开通了短信提示服务,部分企业和个人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以达到快速办理支付结算的目的。据框算,这一群体的结算资金量占到农村结算总量的80%左右。

2.定期需求层:主要是工资关系在异地的退休人员、异地上学的学生、外来打工人员及部分个体工商户。退休人员一般使用邮政绿卡或具有通存通兑功能的存折,学生一般使用银行卡办理学费及生活费用的汇划,外来打工人员通常使用邮政汇款,个体工商户主要是规模较大的批发、零售户,一般使用银行卡办理进货付款,付款方式有两种,一是个体户主动向供货方发起汇款,另一种是采取借记方式,借记结算主要是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个体户,由烟草公司统一采用银行卡借记业务办理购货资金划转。使用借记业务的,即使个体户所在地没有商业银行网点,也不影响其划转资金,十分方便。据框算,此类群体的结算金额,占农村结算量的20%左右。

3.偶然需求层:即普通公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少发生银行结算业务,对银行支付结算的依赖性不强。

4.潜在需求层:随着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生猪补贴等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实施,相应的结算方式应当及时跟进,予以配套,广大农民必然需要便利的支付结算环境和灵活的结算工具。据调查,这一群体,大约占到农村人口的70%以上。

三、当前忻州农村地区各结算需求阶层满意状况调查

从结算地域细分可以看出,忻州市农村地区近80%的乡镇没有商业银行网点,经济状况较好的乡镇基本都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但是这两类机构的支付结算功能都不完善。邮政储蓄虽然不断扩展邮政绿卡的结算功能,使邮政绿卡实现了个人汇款、网上支付、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但由于邮政储蓄银行体制改革还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多数营业网点尚未开办对公业务,不能为行政事业类单位、企业类单位提供结算服务,支付结算功能大打折扣。农村信用社在支付结算领域发展缓慢,尚未实现存款通存通兑,大多数信用社不通全国汇路,汇划资金需要由其他机构代理,很不方便。这种状况,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常年需求层支付结算的满意程度

据调查,忻州市各结算需求群体中,常年需求群体对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最不满意。其中除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外,95%以上的企业单位、个体户、外来人员不习惯通过农村信用社汇划资金。绝大多数企业将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在县城的国有商业银行,多数个人通过银行卡结算。这一群体对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要求最为强烈。

(二)定期需求层的满意程度

定期需求层中,退休人员的结算是以接收汇款为主,希望查询余额与取款方便,外出上学和外来务工人员多是以汇出汇款为主,希望汇款就近便利。由于这一群体人数较少,结算频率低、金额较小,对资金到账的时间要求不是很高,对目前农村结算的要求也较低,虽然汇款、查询不太方便,但多数人认为目前这种状况对其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四、发展农村地区现代化支付结算的思路

(一) 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化支付结算业务

1.有重点地建设结算功能齐全式乡镇。对企业单位较多、常年需求层群体较大的乡镇,农村信用社应当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满足企业通过银行账户汇划资金的需要,弥补银行卡结算的制度限制。在工矿企业已经形成规模,具有支柱产业的地区,还可以考虑增设、恢复商业银行网点,满足当地企业多元化结算需要,减少农村地区社会现金流通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这类乡镇建设成商业银行网点齐全式地区,缩小支付结算的城乡差别。

2.大规模建设个人结算功能完善型乡镇。对更多的普通乡镇,要发挥邮政储蓄网点多、全国联网的优势,以邮政绿卡作为重点,大力改善个人支付结算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外地上学学生多、个体工商户多的村镇,增加ATM等自助设备的投放,提高个人金融服务的自助服务能力,延伸营业网点,改善邮政绿卡的受理环境。农村信用社系统也应当加快联网结算步伐,提升对个人结算的服务水平。

(二)根据市场细分原则,为不同群体提供特色服务

1.对常年需求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要大力扶持,积极向其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扩大这一群体数量,以占据其高额的低成本存款市场与结算业务份额。各金融机构要对这一群体进行更细的市场细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各阶层的支付结算需要。针对外来购销人员以银行卡结算为主,其资金划转具有金额大,次数多,速度快的特点,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系统内汇款速度较快、费用较低的优势,通过直接向结算业务大的单位布放POS机、ATM机等方式改善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延伸网点服务。乡镇农村信用社在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灵活的优势,大力推动商业票据业务,为本地区的优质企业提供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拓展支付结算功能。

2.对定期需求层群体,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要向他们推介网上支付业务,普及网上查询、网上支付及农民工特色卡使用常识,为他们开办网上支付业务。要借鉴烟草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借记支付模式,将借记支付扩展到水电收费、电话电视收费等公共事业领域,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结算业务。

3.对潜在需求层,金融机构要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协商制定补偿结算具体方案,积极介入到农村结算领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结算服务。例如收购粮食、向农民发放农业补贴,可以使用POS机刷卡支付的办法,避免找零的繁琐,加快结算速度。

(三)借助科技手段,向农村延伸结算服务

商业银行要依托网络技术,结合农村实际,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自助设备,以ATM机、POS机为重点,增加对农村地区自助支付设备的布放,延伸对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例如设计贴近农村实际的ATM机,取消现金存取业务,专门用于支付结算。还可推出ATM增值服务,如手机充值、缴纳交通违章罚款,彩票销售等,以尽量不增设机构的方式,通过现代化自助设备,使银行结算服务在农村地区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覆盖农村地区,惠及农村群众。

(四)出台惠农结算政策,鼓励农民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

各级人民银行要发挥管理支付清算的职能作用,协调政府有关单位、各金融機构,共同制定当地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发展策略。同时,降低对农村结算的收费标准,推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向农民宣传普及现代支付结算知识,推动农村地区现代化支付结算进程。

(责任编辑刘洋)

作者:董建勇

上一篇:铁路勘察设计论文下一篇:项目成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