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29

生物经济,是技术投入高、资本投入高的经济形态,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出现的新的经济模式。在生物经济时代,生产资料是各种生物遗传资源,包括植物种子、动物种苗、微生物种苗、功能基因。生物遗传资源作为生物经济的战略资源,争夺它们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对化石能源等其他生产资料的争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农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农业经济论文 篇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进步,与信息相关的农业信息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近些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尽管我国农业信息发展比较迅速并且逐渐成熟,但是我国农业信息的需求状况还处于发展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群体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量以及需求方向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供给

1. 导言

农民是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者,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成效,农业信息服务必须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构建起完善的和市场经济相吻合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作为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对于农业信息服务主体而言,这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农民的需求特点,提供专业化、及时的服务,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是摆在农业信息服务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2 .农业信息服务的概念

从农业信息服务研究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对于农业信息服务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当前不同学者对农业信息服务定义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者认为,农业信息服务包含内容比较广,既包含农业生产方面,也包括农业经营方面,既包括农民生产决策,也包括政府对农业的相关决策信息,农业信息的承载机构主要是对这些农业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也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农业信息服务主要针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政府决策信息不包含在农业信息服务的范围内,农业信息服务的中心是体现在农业信息咨询与服务方面。综合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农业信息服务是指为政府、农业企业、农民、农村以及农业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农业信息资源,通过政府网站、科研院所以及报纸、广播等传播手段进行定向传播,为农民栽培农作物以及农业企业经營提供决策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其核心是充分运用信息化的传播手段,使信息能够快速地传播至需要者手中,以加快信息的利用效率。

3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的主体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农村用户信息需求

用户在信息的具体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服务在供给方面的水平,而且也使得信息产品在供给上成为了可能。不一样的信息需求主体对于信息服务的广度、深度、精度以及信息传播的具体方式等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农业信息服务要按照用户不一样的需求特征,来进行详细的划分,进而使得用户不同的需求得以满足,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进步。

3.2 农户信息意识

农户所具有的信息意识让可以农户清楚地认识到信息以及自身对于信息方面的需求,进而出现自觉意识之下的信息行为,使得对于信息所进行的认知以及表达极具目的性、方向性以及前瞻性。处在相同环境下并且有着同样信息需求的农户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会对信息的认知以及表达起决定性作用。

3.3 信息水平及服务人员素质

生产信息产品需要相关的技术来支持,只有在技术达到既定的水平之后,才可以让信息产品在生产以及传播方面的费用减少,如此大规模地给社会予以信息产品才能够实现。除此之外,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在很大层面上由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的素养来决定,重点囊括有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者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以及技术水准。

3.4 农户经济情况

满足农户在信息需求方面的过程也作为信息产品体现其价值的过程。农户要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去买农业信息方面的产品以及服务。即使是农业信息服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但因为农业信息本来就是无形的,所以农户购买相应的信息设备,来反映这些信息。

4 .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的对策措施

农民随着农业生产过程的进行,对很多农业信息的需求是动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民对已经存在的信息无法准确地识别与利用,常常需要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将信息转化为白话后传递给农民,这造成了动态信息与需求之间无法对接。因此,这就要求农业信息服务部门提供专门的针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使有用的信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4.1 积极培育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

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具备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但凡是为农户提供的产品或者是服务,都有公共产品性质。现阶段看来,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深受资金、人员等方面的约束,若要推动新农村快速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那么,首要工作就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将农业信息服务经费、硬件建设所需费用等全部划归到公共财政范畴。

(1)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协会等组织机构,给广大农民提供诸多农业方面的信息;

(2)制定科学合理化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大量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成熟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制度、人才激励制度,从而改善我国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人员大量流失,服务能力不足等情况。

4.2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渠道

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加之农村经济严重滞后,若想要推动基层部门、农民电子计算机网络化,还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集合现代信息技术、传统信息服务方式这两者,那么,才能够确保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积极开发信息资源,从而加快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传播等环节的工作效率;此外,积极建设基层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开通农业频道,充分利用电视媒介对外传播信息,从而促使农业实用新技术的到户率大幅度提高。

4.3 规范并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基于农技推广体系,带动多种形式和多种机制的组织体系,从而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确保其日渐成熟;将农业系统各个部门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尤其是科研机构、各大院校、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协会等,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协作,互相配合,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并向广大农户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此外,向国外经济相对发达国家吸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设立农业信息监督部门,对相关法制规定进行修正与完善,重视法制建设与监督,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明确农业信息发布与农业信息资源管理等环节需要重视的内容,对农业信息交易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从而推动农业信息市场可持续发展。

4.4 增强农民信息意识与信息运用能力

作为村干部、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需要将示范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在此基础上,带领农民学习新知识,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明确知晓信息为农民创造的经济效益,从而强化个人意识,纷纷将关注焦点转移到信息搜集与购买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对广大农民进行技术与知识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农户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信息接受能力,可以对现有资源合理利用,主动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促使农民组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让其积极参与到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中,从而减少渠道成本,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5. 结论

总的来说,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快速发展下对农业信息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最佳服务方式,用以满足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使有用的信息及时快速地传播至使用者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作用,这是研究农业信息需求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弄清楚农村地区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供需问题,摸索出和农民的实情相吻合并且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措施,作为构建农业信息服务的重点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曾文武.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及其特征[J].情報科学,2010

[2]贾贵浩.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信息供需问题研究[J].南都学坛,2014

[3]曾桢,杨帆.农民群体信息获取状况及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

作者:王玉萍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农业经济论文 篇2:

“基因银行”,谁的霸权?

生物经济,是技术投入高、资本投入高的经济形态,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出现的新的经济模式。在生物经济时代,生产资料是各种生物遗传资源,包括植物种子、动物种苗、微生物种苗、功能基因。生物遗传资源作为生物经济的战略资源,争夺它们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对化石能源等其他生产资料的争夺。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的生产环节产业链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1.采集环节,采集少量的遗传资源样品,2.基因信息分析环节, 3.合成环节,大规模制造生物产品,4.销售环节。基因信息分析环节最关键。发达国家依靠其在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取得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使用地球上大部分遗传资源,通过控制基因信息产业来控制生物经济,发展中国家却受技术、资金的制约,大都仍处于遗传资源无偿提供者的地位 1。

基因信息央行

在基因研究的前期,基因研究人员需要访问分布于多个数据源,使用不同的工具查询相关信息,汇集表达不一的查询结果,才能确定是否获得了新基因,研究者在获取已有基因信息上往往被困于“不能取出”的数据迷宫之中。基因研究人员获得了新基因之后,由于信息存贮所采用的格式、文本类型、软硬件系统的不统一,难以将新基因的信息上传到数据库中,陷入“不能存入”的尴尬境地,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成果公开,难以证明自己的发现权。 是否是第一发现人是科研人员获得的诺贝尔奖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生物科技领域,发现权之争非常激烈。 1983-1991,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就艾滋病病毒发现权的争议,就轰动了全世界。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全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整合及完善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了基因银行数据库(GeneBank),该数据库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基因信息以流动性,基因信息能被自由获取和储存,就像到银行存取款一样方便。这也是该数据库被命名为“基因银行”的原因之一。

基因测序者在得到基因序列之后,登陆GeneBank,与其中已有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来确定是否获得了新的基因序列,来确定新旧基因的相识程度。新基因序列在该数据库上被公开后,会被给予一个基因登记号,以表明基因测序者所享有的发现权,从而完成新基因的认定过程。

GeneBank的独门绝技是生物云计算, 用户可以在线提交分析需求,并自主设计参数完成分析结果,利用BLAST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对比、物种分类。GeneBank已经成为世界权威的基因序列登记库,已经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发表学术论文往往需要提供基因登记号。

除NCBI之外, 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 EBI) 建立了核酸序列数据库EMBL、日本信息生物学中心( CIB) 建立了核酸序列数据库DDBJ、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共同建立了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PROT。 这些基因教父们掌握了基因测序产业所生产的基因信息,建立了基因信息一级数据库,从事基因信息认定产业。

NCBI、EBI、 CIB,就相当于首次发行货币所形成的全球三大中央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基因登记号”就是他们发行的“货币”,基因测序工程师只能用基因信息去换取,NCBI们是基因市场的建设者和监督者,垄断了新基因的公开发布渠道,在赋予基因信息以流动性的时候,掌握了全球的基因信息,可以说是霸权在握。

如《信息霸权的国际政治学思考———兼论美国的信息霸权》是这样界定的“信息霸权是指信息技术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如制网权) 妨碍、限制或压制他国对信息的自主动用,以谋求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利益。”,信息霸权巩固了信息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领域上的主导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造成了对其主权的强烈冲击 2。

美国依靠人们日常使用的谷歌、雅虎、亚马逊、推特等网络服务公司在信息传播、发布等领域里建立起全球主导地位,使得全世界网络用户几乎完全受制于美国跨国公司提供的信息服务。由此美国确立其信息垄断地位,对全球的信息进行严密控制,从而自然实现对全世界信息的统治,在全世界建立和推行全球信息霸权。美国政府正是通过对信息发布方式、信息传播渠道的垄断,实现了对信息的最终界定和掌控,但是,百度打破了谷歌公司对搜索技术领域垄断 3。

包括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在内的全球各大专利局, 在新颖性的地域认定时,将现有技术的范围确定为全世界范围为公众所知的技术,这就包括了在互联网上所公开的GeneBank的基因序列,这就强化了GeneBank等在基因专利审查中的所实际享有的必须检索的数据库的地位,简单地说,不检索GeneBank,基因专利审查就很难进行下去。

我国建立了中国专利生物序列检索系统,该系统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中抽取基因序列而形成的,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尚没有和NCBI等进行数据交换,该系统是中国专利审查必须检索的数据库。

对于具备国防利益的基因的保密专利申请,必须高度警惕基因信息霸权。如果在互联网上直接输入生物序列进行检索,就存在相应序列被某些网站截留而泄密的可能性,因此,在专利审查时需要修改生物序列,使用不同的序列进行检索,对于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在不同区域插入或缺失多个核苷酸形成新的序列,设置降低gap罚分,然后进行检索。

基因信息的来源

新基因出自于基因测序工程师之手,他们将通过重高性能计算机测定的基因序列,提交给NCBI进行认定,从而换取一个基因登记号。显然,基因测序产业是基因认定产业的上游产业。

塞莱拉(CeleraGenomics)生物工程公司,是全球基因测序产业的领跑者,该公司不但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生物工程学家,而且拥有众多的信息技术专家。该公司的总裁克雷格·文特尔认为:“要解决未来的生物技术问题,必须借助强大的计算机功能”。

深圳华大基因是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领跑者,早在2003年8月18日,曙光信息产业( 北京) 有限公司与华大基因联合推出国内第一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信息专用计算机,该计算机的基因组数据库中有人类基因组、农业基因数据库和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已在1%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草图和完整图绘制、SARS 病毒基因组研究中承担了大量关键的科研任务,为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1年6月2日,深圳华大基因、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测定了对德国爆发的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图谱,将其上传至NCBI ,登记号SRA037315.1,供全球分享。该大肠杆菌与2002年从中非艾滋病患者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侵袭性大肠杆菌55989菌株的同源性超过93%, 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了多种耐药基因,导致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具备高致病性 4。

虽然深圳华大基因的新发现的大肠杆菌基因还要依靠NCBI的认定,但是,深圳华大基因已经开始试水基因认定产业,推出了生物数据资源中心CLiMB(Comprehensive Library for Modern Biotechnology) 5,这是中国企业创建基因信息央行的大胆实验。

基因信息分行

随着人类基因组、植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核酸、蛋白质等生物数据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加,GenBank 等数据库的容量均以几何级数的速度不断扩容。

基因研究人员主要是通过手动操作在网上获取生物医学信息,加之对数据结构以及数据项含义的不熟悉、网络硬件条件的限制,致使查询效率低。如何从海量的基因信息一级市场中钩吊出有效的数据,这成为了基因信息研究的热点。

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技术, 使得从一级基因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有用的序列、结构、功能等信息成为可能,使得二级基因信息数据库得以建构。这种二级生物信息数据库就相当于基因信息分行。

2011年7月6日,华大基因(BGI)和BioMed Central(简称BMC ,生物医学中心)共同主办的《GigaScience》杂志的执行编辑Scott Edmunds正式对外宣布该杂志已经开始接收数据,该期刊主要采用全文文献与大型数据库相结合的模式,为广大科学工作者提供前沿、有效的数据以及生物学发现等资源,并公开了首个可引用的数据库—德国大肠杆菌数据库,包括了最近流行的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O104菌株等的基因组序列和组装数据, 华大基因在其官网上指出:大肠杆菌O104菌株的基因组序列还存放在NCBI上 6。 显然,德国大肠杆菌数据库就属于基因信息分行。

中国多项科研基金支持基因信息数据挖掘技术,这可以说是基因信息分行建设的实验。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中心的许庆炜等,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I64B01)的支持下,对生物医学文献热点数据自动化抽取工具HotDataSpider 进行了研究 7;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杨炳儒等,在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资助项目( 2003EC0000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0675030) 的支持下,对生物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的典型应用进行了研究 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栾德琴等,在国家863计划(编号: 2006AA10Z1E7-1, 2006AA10Z243-3)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编号: 6510716) 的支持下,对基因本体论在生物信息数据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9;北京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的尚彤、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刘贝等,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56907) 的支持下,以NCBI的GenBank 数据库和EBI维护的Swiss2Prot数据库分别作为一级和二级数据库的信息来源,编写了专用软件从网上获取数据,并且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了心衰/ 高血压相关基因和蛋白数据库 10。

基因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

基因信息一级数据库版权争议问题不严重。由政府或由其它公共基金出资开发的Genbank、EMBL、DDBJ和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PDB等一级生物信息数据库,免费为公众开放,以推动生物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但是,因经济紧张的原因,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PROT 已开始向商业用户每年收取数千至数万美元不等的费用。

基因信息二级数据库上的版权问题比较复杂。基因信息二级数据库一般是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原始数据的创造性的再加工,具备独特的结构编排,在一般情况下享有版权保护。有人认为对于政府出资兴建的基因信息二级数据库,不具备版权,也应当免费为公众开放。一旦基因信息二级数据库引用本身具有版权的文献和数据, 原始数据人的权利保护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11。

从生物信息的两级数据库上可以看出,中国在基因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上并没有太多优势,外国公司已经在利用其生物信息技术优势,通过专利来控制中国的生物产业。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我国上海的野生大豆,绘制了大豆的遗传连锁图谱,并提交国际PCT专利申请,在国际上进行跑马圈地 12。中国的大豆产业已经“沦陷”,这显然是外国公司变相收取的“基因铸币税”造成的后果。

对此,中国以专利法中规定披露遗传资源来源的条款来加以应对。专利法第5条第2款: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但是,该条款在实践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这尚有待观察。

结语

因人才短缺、资金不足、配套不完善等种种困难,我国生物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不少差距,但是,当面对外国基因信息霸权的挑战,我国更要迎难而上,这需要科技人员在基因测序、数据库建设、网络开发、网络安全等核心技术上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需要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中国基因信息央行。

国家级基因信息技术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中国基因信息央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横跨生物、信息、知识产权、国家安全、法律、资金运作等多个领域,并非个别企业或院校所能实现和完成的,更需要政府在人、财、物上进行统筹协调、大力扶持,才能成功。

无论这个过程多么曲折,笔者认为:中国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基因信息央行,要象独立发行人民币一样独立发布基因登记号,这才能完善中国基因信息管理体系,中国的科研单位才能摆脱为外国基因信息央行提供基因来源的尴尬地位,中国的生产单位才能摆脱给外国基因公司交纳“基因铸币税”的被动局面。(作者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现代中药处副调研员)

作者:赵明强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农业经济论文 篇3:

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摘 要] 针对旅游景区信息服务方式被动、服务手段传统、游客体验感不强、资源管理粗放等实际问题,从手机的普及率、手机网民的增长率、无线宽带网络的演变历程、手机的性能等方面,分析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的可行性与前瞻性,并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信息资源、参与单位等方面,探索建立“游客至上、服务高效、内容丰富、多方参与”的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实现景区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繁荣景区旅游经济。

[关键词] 数字景区;移动信息服务;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20. 019

1 引言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走俏,游客对景区的信息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使信息服务的即时性、地域性和针对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本文基于对旅游景区信息服务现状的分析,结合手机作为信息服务渠道所独有的优势,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导向,开展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以期使景区信息服务方式变得人性化、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变得精细化,为建设“数字景区”奠定良好基础。

2 旅游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从2000年至2008年,国内旅游总花费和旅游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如图1所示)。

随着旅游市场逐年活跃,为了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的大众化需求,各地旅游局、景区管理部门、旅行社、移动运营商以及旅游服务代理商等积极地推出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服务、移动商旅服务,而对于涉及景区内部的主动式信息服务未加以充分重视,造成了景区企事业单位与游客之间信息供求的不对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服务质量,具体表现在:①对于游客而言,在景区内只能依靠导游、景区地图或自动讲解智能导游机等方式被动地获取景区信息,难以通过经济、实用、高效的方式实时地获取所处具体位置,主动地查阅感兴趣景点的信息,主动地规划游玩路线等;②对于景区企事业单位而言,未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景区信息资源,未能充分地采集游客相关信息提供主动式、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未能客观地统计分析不同时段景区人流状况、分布情况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还比较滞后,难以满足游客对信息服务时效性、主动性和针对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3 移动信息服务优势分析

3.1 手机的高普及率与手机网民的高增长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电话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必备的随身物品。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从2000年至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移动电话拥有量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1](如图2所示)。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到56.3部/百人[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3]可见,移动电话的高普及率与手机网民的高增长率将势必为移动信息服务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3.2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手机性能的日新月异

移动通讯技术从最早的1G(以模拟移动网为代表)发展到2G(以GSM为代表),再经2.5G(以GPRS为代表)过渡发展到目前如火如荼的3G(以W-CDMA、CDMA 2000、TD-SCDMA为代表)。移动通讯技术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使数据传输速率产生一次质的飞跃,从2G的9.6kpbs发展到2.5G的20kbps~40kbps,再发展到目前3G的384kbps(TD-SCDMA的上行速率理论值)~14.4Mbps(WCDMA下行速率理论值)。3G的高带宽、大容量、良好的服务质量(QoS),使得个性化的高带宽移动业务应运而生,如可视电话、基于GoogleMap的手机地图应用、基于GPS的轨迹跟踪回放、手机及车载等移动视频实时监控等,为深化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开辟了一个突破口。

此外,由于“摩尔定律”的不断推动,移动电话的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下降、性能大幅提升(内存、摄像头像素、主屏参数、存储空间等)、功能应用大大加强(支持视频、音乐、图片、电子书等娱乐功能),从而为丰富手机用户的上网体验提供很大的便利。

3.3 “手机+无线网络”在信息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电脑+互联网”服务模式在信息服务内容丰富性、休闲娱乐多样性、有线宽带高体验性等方面的优势,“手机+无线网络” 服务模式在信息服务的移动性、便携性、实时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却有其明显的优势,况且手机价格相对比较低,移动网络覆盖面比较广,收发信息能力强,再加上3G网络的正式开通,为移动增值服务的推广应用提供充足的网络宽带保障,通过短信彩信、移动WAP网站、在线版和离线版手机客户端软件等方式,满足游客对景区信息服务的即时性、主动性与个性化需求。

4 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设计

本文从旅游景区信息服务实际需求出发,探索有别于传统的、大众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整合共享各方基础数据资源,以移动电话为信息服务手段,挖掘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多方参与,构建“游客至上、服务高效、内容丰富、多方参与”的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如图3所示:

4.1 整合丰富、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源

要保障信息服务质量,支撑信息服务内容,需要有丰富、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源支撑。数据资源主要包括:①景区地图数据:是建设“数字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观地浏览景区的全貌。一方面便于游客通过手机进行位置定位、地图漫游等;另一方面便于企事业单位开发基于地图的专题应用,如景点或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宾馆饭店分布情况、旅游车辆分布情况、游客分布情况等。②景点数据:包括景点的历史典故、推荐评价、实景图片、视听文件等详细信息。③景区管理对象的分类编码数据:根据一定的分类及编码规则,对景区内的景点、名木古树、基础设施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编码、经纬度信息采集等,便于实现对景区管理对象的精细化管理。④餐饮服务机构数据:包括景区内餐饮服务机构的位置信息、评价信息、服务信息、联系方式等。⑤游客数据:采集游客的手机号码、当前位置、历史记录等,为智能化、主动式的信息推送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可根据游客手机号码,分析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来源和比例情况。

4.2 提供地域性、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内容

从游客在游玩景区的过程中对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基于移动电话的有地域性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内容,如:①位置定位:为便于游客实时获取自身所处的具体位置,由手机应用程序调用手机GPS定位模块,将游客的位置在景区地图上进行准确标注。②智能导游:依托覆盖景区的无线局域网或时下流行的3G无线宽带网,将景点位置信息与视听资源关联起来,使游客通过手机享受到与传统的电子导游机相同的智能导游服务。③景点导航:准确地标注目标景点位置,详细浏览目标景点的介绍信息,直观地呈现目标景点的实景图片等。④路线规划:绘制始发地至目的地的参考路线,为游客游玩、人员疏散提供辅助工具等。

4.3 采用高效、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分析移动信息服务内容,以保障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为根本出发点,可有选择性地综合以下信息服务方式:①短信彩信:如湖南旅游手机报、温州手机报旅游专刊等。②移动WAP网站:如刚开通的北京旅游信息网(wap.visitbeijing.com.cn)。③移动客户端软件:如中移动的“旅游通”、e游天下的旅游掌中宝等。④呼叫中心系统:具备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自动话务排队系统 (ACD)、坐席全程录音系统 (REC)、统计报表系统 (REPORT)等多功能应用。⑤二维条码:对景区内的景点或基础设施等进行分类编码,一方面便于游客通过扫描景点或设施条码,快速地发送并获取到平台反馈的具体信息,实现“高效服务”;另一方面也便于景区管理部门全面掌握景区管理对象的详细信息,实现“精细管理”。

4.4 鼓励企事业单位多方参与

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规范、长效运行,需要地方旅游局、景区管理部门、旅行社、餐饮服务企业、移动运营商以及旅游服务代理商等多方参与,规范景区管理与服务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景区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为繁荣旅游景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提供良好的管理与服务保障。

(1)地方旅游局:充当监管者角色,负责出台移动信息服务相关的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监督景区企事业单位的具体行为,监督景区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游客的切身得益等。

(2)景区管理部门:充当管理者角色,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景区内景点、基础设施、车辆等旅行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为高效地受理、解决游客的具体诉求提供保障。

(3)旅行社:充当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角色,充分依托专业的导游队伍,一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建设景区视频、语音、文字等资源库,通过为其他服务提供商或服务代理商提供持久性、专业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

(4)餐饮服务企业:作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不仅满足了游客对吃、住、购、娱等实际服务的需求,增加了企业利润,还有助于企业通过移动信息服务方式进行低成本、广覆盖的品牌宣传、服务营销,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5)移动运营商:作为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依托其高覆盖、强信号的无线宽带网络,为服务提供商提供网络运营保障,获取持续的移动增值服务收益。此外,移动运营商还需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游客个人信息的安全。

(6)旅游服务代理商:充当服务提供商角色,第一时间掌握游客的旅游动向,为开展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提供营销渠道,如国内最大的两家旅游在线服务提供商携程和艺龙。

5 结束语

本文从景区信息服务内容、信息服务方式、信息资源建设、参与单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性地提出“游客至上、服务高效、内容丰富、多方参与”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旨在搭建一条实现旅游景区监管部门、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多方共赢”的信息服务产业链,既满足游客对旅游景区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又提升景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还有助于为相关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当然,本文还只是更多地从实际需求与技术应用角度探讨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对提升景区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在景区管理、信息服务、技术应用、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中化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J].通信企业管理,2010(3):18-2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0-01-15.

[4]唐代剑,黎彦. 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J]. 特区经济,2010(1):162-163.

[5]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 .农业经济,2010(2):93-94.

[6]侯志强.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架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9(23):47-50.

[7]袁波. 数字时代旅游业变革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8]高谋洲,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21): 157-160.

[9]李萍.手机在旅游信息传播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2008(1):68-69.

作者:吴江寿,王洪深,李 宏,陈志萍

上一篇:地勘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论文下一篇: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