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习题课教案

2022-09-26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0的认识习题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10的认识习题课教案

10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这个数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教学准备:圆形小磁铁、计数器、小组合作记录单、数字1和0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9个数字宝宝,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9最大,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0听到9这么一说,伤心地哭起来,1在旁边听见了,就很有礼貌地对9说:“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呢!”。9一听,觉得非常吃惊,小朋友,数字1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和0站在一起,就组成数字几呀?师出示1和0两个数字卡片。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字宝宝。课题板书:《10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数数与认数

1、 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来上台现场数数,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争先恐后。这时师适当点拔:“谁能有不同的数数方法?”请生数出图上的小朋友、老师、鸽子的个数。并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实物操作。如果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那要拿出几个小圆片?请一名学生上台摆,其他的学生用小棒摆,摆好后让一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统计做对的人数。

3、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师让生找一找,身体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表示。(10个手指、10个脚趾)

(二)教学数序

(1)“10”这个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到数字队里去,它来到数字队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

(2)请计数器大哥来帮忙。师先拔8颗,再添一颗是几颗?(使生能直观感觉到9比8多1)9颗再添上一颗是几颗?10颗再去掉一颗是几颗?(使生感觉到10比9多1)10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的后面是几?

(3)请生分别按从小—〉大、从大—〉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三)比大小

听到小朋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比大小。课件出示点子图,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生齐读式子。 (四)10的基数、序数意义

师:动了脑筋,现在轻松一下。请几位同学到前面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好口令了:第八第八哈哈笑、第二第二学猫叫、第五第五跳一跳、10个同学都蹲下、第10第10站起来。

师:都是10,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生:不相同,10表示这一行的10个同学,第10表示这行排第10的这一个同学。10表示数量,而第10是表示位置。

师: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表达也很清楚。老师忍不住要表扬你。

休息两分钟 (五)10的组成

情境引入:有一天,小明在果园里摘了10个香蕉,他把香蕉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个香蕉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你能帮小明把这10个香蕉放到袋子里吗?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代替10个香蕉,摆一摆,分一分,看你有多少种分法。谁最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小组合作探究(师强调:边分边填记录单)

(3)请一个小组汇报分法

(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5)10的组成游戏

(六)写10比赛

讲述:老师知道小朋友的小手一定很痒了,很想动手写写10吧!别急,先看清10,说说你会怎么记住这个10。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再举行写10比赛,并把写得好的在台上展示。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10的认识教案

10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第一次在这么大的教室上课,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恩,真不错,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课吗? 生:有

师:今天学习谁会表现最棒? 生:我

师:再来一次,今天学习谁最棒? 生:我

师:好,同学们,咱们待会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想这样声音响亮,好不好? 生:好

师:恩,好,那咱们开始上课,(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情境图)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的数字宝宝,老师说数字的特征,你们猜,看谁最从聪明,有一个数字,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它是? 生:0 师:恩,真聪明,和0做邻居的是? 生:1 师:真棒,在咱们学过的数字中,哪个数字最大? 生:9 师:9知道自己最大呀,可骄傲了,它跳着优美的舞蹈指着1到8得意的说,你们呀,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你这么小,怎么和我比。0听了伤心地哭了,它的邻居1安慰它说:别伤心,咱们一起想办法对付9.你们说,他们想出了什么号办法? 生:1和0合在一起就是10 师:说的真好,1和0合在一起就是 生:10 师: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齐读课题 生:10的认识

师:同学们,会在田字格里写10吗? 生:会

师: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写,现在田字格的左边写1,然后再田字格的右边写0,看,写好了,漂亮吗? 生:漂亮

师:相信你们会写的更好,同学们,你们请看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来表示? 生1:鸽子

师:很好,能把话说的更完整吗? 生1:10可以用鸽子来表示

师:10只鸽子是吗?恩,还有吗?

生2:10可以用人来表示,这样说对吗?鸽子有几只? 生:10只 师:还有吗?

生:有9个小朋友加上一个老师就是10了 师:说的真棒,咱们来数数,开始 生:1.2.3.。。。。。。。10 师:同学们都会数10 ,在咱们生活中呀,有很多的事物都与10有关,你们能用10说一句话或用一个动作表示10吗? 生1:10根手指头

师:哦,很棒,还有吗? 生2:10把椅子

师:10把椅子,还有吗? 生3:10个娃娃

师:10个娃娃,不错 生4:10多花 师:10多花 生5:10个萝卜

师:恩,刚才呀,同学们所说的10根手指头,10个萝卜,10个人都可以数字10来表示,你们都会用10 ,那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你们会数吗? 生:会

师:老师拨珠,你们来数好吗? 生:好

生;1.2.3…….10 师:恩?老师拨10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那再拨几颗就是10 生:1颗

师:恩,自信点,声音响亮点,10比9 生:大

师:大几呀? 生:大1 师:对了,那9比10? 生:小1 师:是的,咱们知道了10比9多1,那10该排在谁的后面? 生:9 师;是呀,9的后面,咱们大声的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0,开始 。。。。。。。。

师:恩,声音真响亮,表扬自己,瞧,这是什么? 生:点子图

师:对了,你们的老朋友了对不对,在你们的书上也有这样的两幅点子图,请你们打开书59页,先数一数每个点子图上有几个点子,再完成下面的填空,开始(巡视,找一个同学写到黑板上) 师:你们是像他这样写的吗? 生:是

师:恩,真不错,请下去,孩子们,如果没有点子图,10>() 生:9 师:还可以填哪些数呀? 生1:1.2.3.4.。。。。9 师:哎呦,真聪明,一下说了这么多,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奖励你们美味的水果 师:有多少种水果?咱们一起数一数,开始 生:1.2.3.。。。。。9 师:恩,声音真响亮,如果希望有10个水果,怎么解决? 生1:加1个水果

师:加一个水果?这里是9种不同的水果,应该怎么说? 生1:加1种水果

师:真聪明,加一种水果,这个办法真好,告诉你们,(嘘)老师最爱吃的水果排第10,你知道是谁吗? 生1:西瓜

师:是西瓜吗?你是怎么数的(若说不出,请同学谁来帮帮他) 生2:西瓜和草莓

师:西瓜和草莓,你是怎么数的?

生2:从前往后数,西瓜排第10,从后往前数,草莓排第10 师:哦,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 了

师:从前往后数,咱们应该说 生:从左往右

师:从左往右数,对了,西瓜排第10,那有人说草莓,你又是怎么数的? 生2:我是从右往左数,草莓排第10 师:哦,咱们一起数一数,开始 生:1.2.。。。。。10 师:对了,从右往左数,草莓排第10,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又到了咱们快乐合作的时间了,老师请一个声音最响亮的同学读一读合作要求,谁来? 生:合作要求;1.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 2.同桌一人摆一人记录

3.分完后说一说10共有几种分法 师:恩,好,听明白要求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恩,好,待会老师会选出合作的又快又好的两桌上来展示,拿出老师让你们提前准备的小棒,准备,开始

想好,谁摆谁记录(这是老师巡视,找两组上台写)

师:很多同学都完成了,同学们,你们的分法和黑板上写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真棒,这就是10的组成,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的真好听,现在看大屏,如果这节课满分是10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给你的同桌打几分呢?(分别找几个同学问问) 生1:我给自己打10分

师;哦,你给自己打10分,你认为自己表现很棒是不是,希望你每节课都是10分,好吗? 生1:好

生2:我给自己打8分

师:你给自己打8分呀,那还差几分满分,(2分)那你要加油,好吗? 生2:好

生3:我给我的同桌打9分,

师:你给他打9分呀,你希望他进步是吗?好 好了,孩子们,瞧,谁来了? 生:小火车

师:你们最喜欢的小火车来了。火车上还有很多的小问题呢?敢挑战吗? 生:敢

师:火车头,在哪里 生:火车头,在这里

老师选择一个大组,全部起立 师:小火车,开起来

大组第一排:咕噜噜,开起来(我说9,我说1,9和1组成10) 。。。。。。。

师:大家的表现真不错,看,这是什么? 生:火箭

师:现在火箭要发射了,一起倒计时,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10,9,8,7,6,5,4,3,2,1,发射 师:火箭发射成功了,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棒,谁来说说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写10 师:哦,你学会了写10 ,还有吗? 生2:我学会了10的组成

师:哦,你学会了10的组成,还有吗? 生3:我学会了10和9比大小

师:哦,你学会了10和9比大小,同学们,今天呀,我们认识了10,出了10以外,还有许多的数宝宝就藏在我们小朋友的周围,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他们,在课下比比,看谁找的多好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三篇:公开课《毫米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世纪星实验学校 谭香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使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演示讲解法。准备尺子,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1毫米有多长。并会测量和线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 米)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1米=100厘米)

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尺子、三角板等) 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数学书,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估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指名几位)究竟估得准不准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书本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 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 生可能: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师: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

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

4、其实我们的校卡,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 (很短)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校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象什么呢?(一条缝隙)

5、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长1毫米呢?(介绍:5角硬币、磁卡等)

6、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师: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7、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

(二)认识1厘米=10毫米。

1、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谭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

3、怎么样?( 1厘米正好是10毫米)

4、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一遍)

5、问: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三)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为1毫米呢?

请学生说一说(指名回答)谭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我们一起看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

三、当堂达标,巩固深化

1、测量(做一做 )。

(1)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厘米7毫米就是几毫米?

(3)表扬填对者

2、测量书本22页量一量。(以毫米为单位)

(1)独立测量 (2)指名汇报

如果没有零刻度,怎么量呢?

师小结:(测量时,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4、判断题。

请学生回答,说说自己的想法。

5、画线段。

(1)、请学生回答画线段的步骤。 (2)、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6、布置作业。(练习五 第6题)

学生做题,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世纪星实验学校 谭香香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难点是使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测量、操作,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加深,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厘米=10毫米。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教会学生会测量和画线段。

学习毫米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注重做到了2点:

1、紧密联系生活。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长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和课件外,同时让学生用手比试一下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加以对比。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1毫米等等,通过用手比划感知1毫米的实际大小。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估测。

如在引入毫米时,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厚度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紧接着,在下边的动手操作小组内合作测量物品时,每一次准确测量之前都安排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当然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还有待改进、调整的地方,比如:

1、在教学的估测时,时间过长,应该尽量缩短时间尽快进入主题。

2、本节课在估测数学课本长、宽、厚有多长方面比较薄弱,学生说到微米、分米、米的时候我没在及时的回应,如果生说到书本的长有7米时,我应及时让学生比划一下,效果会更好。

而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抛出的问题回 答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在曾老师班试听课,我一个问题出去学生不会乱答,也没有出现答课外的知识,所以上出的效果也不一样,掌握孩子的学情很重要。

5、由于估测时间有点长,导致后面练习题太少。作业的反馈情况可以使我明白要想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得还课堂于学生。

第四篇:新课标人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穆明媚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剪刀,直尺,圆规,白纸一张 教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

法: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2、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在纸上画一个圆,再用剪刀把圆剪下来.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圆形图片)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剪好的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

教师在圆内板书:圆心O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r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

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d)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教师板书:d=2r

r=d/2

三、反馈练习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画圆。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穆明媚

《圆的认识学习过程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它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空间观念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在经验活动的过程逐步建立起来。本节课教学,应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在观察、操作、实验、猜想等自主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几何事实获得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的活动化

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学习动态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从而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感悟验证,经历探索并发现圆的本身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在学生获得结论的同时,了解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现了做数学的本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活动中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园之间的不同,突出圆是曲线图形这一特征,在活动中,把主动权教给学生。

二、教学的情境化

新课伊始,我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问题,引入数学学习,在学生掌握一定数学知识后,让学生应用知识加以解决,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和策略的知识形式,可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用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愉快、学得生动、学得深刻。

第五篇:平行线的性质习题课教案

习题课集体备课教案

第 4周第 4课时2013年 3月 14日年级 七 主备人 李春花

附:习题及讲解

一、基础过关:

1.如图1,a∥b,a、b被c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3)

2.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直线c、d的位置关系为()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D.无法确定

3.如图2,AB∥CD,那么()

A.∠1=∠4B.∠1=∠3C.∠2=∠3D.∠1=∠

54.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A.∠1+∠2=180°B.∠2+∠3=180°

C.∠3+∠4=180°D.∠2+∠4=180°

5.如图4,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

A.30°B.60°C.90°D.120°

(4)(5)

6.如图5,AB∥EF,BC∥DE,则∠E+∠B的度数为________

.

7.如图,AB∥CD,AE、DF分别是∠BAD、∠CDA的角平分线,

A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二、综合创新:

8.(综合题)如图,已知∠AMB=∠EBF,∠BCN=∠BDE,求证:

∠CAF=∠AFD.

9.(应用题)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问∠C是多少度?说明你的理由.

10.(创新题)(1)如图,若AB∥DE,∠B=135°,∠D=145°,你能求出∠C的度数吗?

(2)在AB∥DE的条件下,你能得出∠B、∠C、∠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答案:

1.A2.B3.D4.D5.B

6.180°点拨:∵AB∥EF,∴∠B=∠CFG.

∵BC∥DE,

∴∠E+∠BFE=180°.

∵∠GFC=∠BFE,

∴∠B+∠E=180°.

7.解:平行.

∵AB∥CD,

∴∠BAD=∠CD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E、DF分别是∠BAD、∠CDA的平分线,

∴∠EAD=11∠BAD,∠FDA=∠CDA. 2

2∴∠EAD=∠FDA.

∴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证明:∵∠AMB=∠DMN,又∠ENF=∠AMB,∴∠DMN=∠ENF,

∴BD∥CE.∴∠BDE+∠DEC=180°.

又∠BDE=∠BCN,∴∠BCN+∠CED=180°,

∴BC∥DE,∴∠CAF=∠AFD.

点拨:本题重点是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9.解:∠C=150°.

理由:如答图,过点B作BE∥AD,则∠ABE=∠A=12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BE=∠ABC-∠ABE=150°-120°=30°.

∵BE∥AD,CF∥AD,

∴BE∥C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C+∠CB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180°-∠CBE=180°-30°=150°.

10.解:(1)如答图5-3-2,过点C作CF∥AB,

则∠1=180°-∠B=180°-135°=45°(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F∥AB,DE∥AB,

∴CF∥D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180°-∠D=180°-145°=35°(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CD=∠1+∠2=45°+35°=80°.

(2)∠B+∠C+∠D=360°.

理由:如答图5-3-2过点C作CF∥AB,得∠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F∥AB,DE∥AB,

∴CF∥D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2+∠D=360°.

即∠B+∠BCD+∠D=360°.点拨:辅助线CF是联系AB与DE的纽带.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

①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②尽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

2、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有:

①自身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时缺乏灵活性;

②逻辑语言的表述有时还不够明确,引导学生时,语言不够到位; ③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默契程度还需加强;

上一篇:公务员报名时间下一篇:20个当众讲话的技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