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2023-05-21

受到生活、学习、人和物的启发,我们会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思想。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质量发展纲要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质量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搞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

——《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XXX质监局 XXX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显现得越来越明显。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质量抓好了,工业生产才会有基础保障,人民的生活才会有安全保障,名牌产品才能创造出来,经济的发展才能畅通无阻。只有质量过硬,才能国富民强。2月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为我们的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3月12日我通过省局召开的视频会议学习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后来我又对《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宣传提纲进行了系统地学习,通过学习感觉收获颇多。《纲要》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对我们进一步动员全社会重视质量,提高质量至上意识,加强质量工作,提升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实现质量强国的保障。

一、质量是经济发展之本

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质量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质量问题事关重大,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的生产安全和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大众的生命和健康,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质量,安全,发展,这三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只有质量提高了,安全才有保障,经济才能腾飞。质量是安全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质量问题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种纯粹技术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国内复杂问题、实现国富民强目标的一个枢纽,而解决这个问题背后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就是民族精神的重新塑造。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还不够强,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产品。因此,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成为经济强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质量安全,只有质量有保证了,才能创出知名品牌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提高我国的质量安全迫在眉睫,《纲要》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二、《纲要》是质量发展的指明灯

《纲要》首先对我们以前的质量工作的成绩予以了肯定,然后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10年的质量工作任务,为今后质量工作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纲要》总体框架包括9个模块和6个专栏,概括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这24字工作方针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工作方针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和人民生活安全,保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诚信守法,夯实基础”要求我们建立诚信质量体系,夯实质量基础,只有质量基础打扎实了,经济才能发展到更高的高度;“创新驱动,以质取胜”,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来保生存,用质量来求发展,用质量来赢取国际竞争中的胜利。《纲要》提出的24字方针和我们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是相互贯通的,我们基层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扎实工作,积极进取,才能认真贯彻好《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质量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纲要》分别对这三种质量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纲要》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任务也作出了明确指示,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要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三、认真学习,严格落实是保证质量发展的根本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可靠的质量支撑;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需要更强的质量保障能力。 因此,质量决定发展,要想发展,先从质量抓起。

基层质监工作直接面对众多企业和客户群体,业务范围广、工作压力大,作为基层质监系统工作人员,我们要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就必须牢记《纲要》的目标,时刻以24字方针为指导,在抓好质量,保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履职尽责,通过学习,不断创意工作方式来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和质检事业发展的发展。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大力宣扬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全民的意识,营造出质量至上的社会氛围,才能让我们的质量发展得更快更好,才能真正地落实《纲要》的指导思想。我相信:经过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我们的质量发展会不断提升,我们的经济发展会更繁荣,我们国家的会更强大,我们的质监事业也会更美好!

2012年4月19日

第二篇:质量发展纲要心得体会2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心得体会在龙年初春的这个时节,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质量发展的新窗口。《纲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不仅对推动未来10年质量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质量建设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在纲要中,明确了中长期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政策措施,提出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重视质量,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工作,提升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质量保障的目标。

质量是个大话题,这一点从《纲要》编制涉及的部门、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就可窥一斑。这份纲要由14个部委共同制定,分为质量发展的基础与环境,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实施九个部分。

通读《纲要》,对其中阐述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颇有感叹。“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全面明晰了主体与监管的关系。正如郎志正院士所说:“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服务出来的,不是检验和监管出来的。”把“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放在《纲要》“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

展目标”后面的第一个章节,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责任主体,所有保证质量的体制和机制,都要靠企业依法自觉地来执行。

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老质检,对企业生产的监管是自己工作的主要内容。《纲要》的第四部分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第七部分“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与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十二字方针“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一脉相承。“加快质量法治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推进质量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工作”、“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推进质量信息化建设”,十二个方面道尽了质检工作。

新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强则国家强。建设质量强国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全民行动,质量必强,国家必强。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纲要》的引领下,迈好建设质量强国的坚实步伐,为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面向未来,质检事业的发展之路必将更加宽广……

第三篇: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心得

“抓质量、保安全、优服务、树品牌”

----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心得 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政府形象。《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质量监管部门,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纲要》将我国的质量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到2015年,我国在产品质量方面,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工程质量方面,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服务质量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达到或超越上述目标要求,黎川县质监局应着重从“抓质量、保安全、优服务、树品牌”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要“抓质量”。 一要抓质量意识提升。黎川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除了老牌的陶瓷业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拿得出的工业产品,县里大多数企业只加工半成品、配件、消耗品或者订单加工,生产成品的只有个别企业,能打出自有品

牌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也造成了本地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普遍薄弱的客观现状,所以,在黎川经济发展逐渐走上高速路的过程中,借《纲要》发布的东风,携“质量兴县”的契机,质监部门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抓质量主体责任。质监部门应协助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来明确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通过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引领优势企业发挥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提高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水平,对引发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推动企业在社会质量发展提升过程中自觉发挥主体作用。三要抓质量监管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全社会对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政府机关的基本要求。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的矛盾、GDP数量提高和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在维护经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创新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解决和缓和因质量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的排头兵作用。

其次要“保安全”。一要保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产品质量安全里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日常巡查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协管员激励制度,创新行业监管模式,完善全县重点食品的动态监管及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重点实施“放心”工程等方式,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放心”工程建设,是符合《纲要》精神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所谓“放心”工程建设,比如 “放心奶”、“放心肉”、“放心早餐”、“放心糕点”等等,强化食品在养殖、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保障和安全控制能力,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实现食品质量可追溯,引导百姓知情选择,理性消费,从而依照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扶持优质企业占领市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度。二要保特种设备安全。近年,黎川上马了大量的建设工程,我们以监督检查建设工程中涉及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为重点,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部门依法监管、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再次要“优服务”。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企业为本。一是质监部门自身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和创新服务模式。我们要以企业为本,结合全县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实际,做到“先企业之忧而忧、后企业之乐而乐”,从而“政通于企业所求、令行于企业所想、计问于企业所需”,创新服务观念与做法,积极适应和推动黎川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推进全县服务行业的质量提升。服务是窗口,服务是名片,服务行业质量的全面提升是黎川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不管是生产性服务还是生活性服务,黎川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没有几家企业建立了国内或国际的服务标准体系。全县服务行业质量提升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如: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在活性服务业方面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服务质量显著改善,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和高品味的需求。 最后要“树品牌”。树品牌是质量发展提升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也是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最终目标。品牌代表了优质、安全、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2011年在质监部门的努力帮助和培育下,康舒、环球和九州三家陶瓷企业生产的

耐热瓷煲、日用陶瓷和陶瓷卫浴产品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背后体现的是三家企业高质量、高满意度和高市场占有率的高竞争力。通过实践和摸索,今后我们的重点工作应该是:围绕质量提升为中心,依靠培养树立名牌企业为手段,以点带面,先培育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带动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再用重点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行业有陶瓷、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制鞋、纺织、旅游和文化产业。争取三到五年内能培育出10-20个省名牌产品,1-2个全国知名品牌,并在名牌培育的过程中调整好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本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总之,我们质监部门作为质量监管部门应该把握机遇,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努力让每一个承担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每一个消费者都真正地重视质量、关注质量,要用坐不住、等不起,如芒在背的紧迫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人人给力,个个呐喊,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崇尚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观,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黎川建设成质量强县,让共享美好生活的蓝图变成现实。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四篇:《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学习心得

经济发展 以“质”为本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学习心得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继1996年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后,国务院出台的又一个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的理念,按照“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推进质量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安全为先是基本要求;诚信守法是重要基石;夯实基础是保障条件;创新驱动是强大动力;以质取胜是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 这份《纲要》将我国的质量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到2015年,我国在产品质量方面,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工程质量方面,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服务质量方面,生产性质的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质的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着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总基调的背景下,质监工作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从多年在检验一线的经验看,质量涉及百姓和民生、政府和企业,涉及管理和生产、产品和健康,涉及国家声誉和群众生命安全,可以说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质量提升是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纲要》为我们做好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立足促进经济发展,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工夫:

继续推进质量兴市战略。作为牵头部门,质监部门应做好协调联合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整体合力。加强对全市重点产业集群的质量管理工作,扎实推进质量兴企活动,提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发挥政府质量奖的激励、引导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中优先选定培育对象,参与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选。围绕宣传质量强国和质量兴市战略,组织、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质量监督、质量改进活动,着力构建企业创建、政府推动、行业引导、群众参与的质量文化建设体系。

着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牢记执政为民的责任和使命,深入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严格风险分析,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生产监管,严格监督检验,严格执法打假,建立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遏制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企业争创名牌的分类指导、跟踪服务,全力做好名牌的培育、辅导、认定和申报工作。加强对本地现有名牌产品的保护和宣传,加大打假治劣工作力度,维护名优产品企业合法权益。加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进程。

全面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争取建成更多的质检中心,充分发挥质检中心在产品质量检验、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功能,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为更多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第五篇:质监局工作人员学习《质量发展纲要》体会

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在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中,对国务院出台的《质量发展纲要(-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解读,一致认为,《纲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质

量监管部门,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宣传贯彻《纲要》,创造浓厚的质量发展环境

(一)要充分认识《纲要》的战略意义,提高质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1960年6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强调“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要提高质量、规格,增加品种”。这是第一次强调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在经济建设中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99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以来,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质量水平稳步提高。总书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以质取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温家宝总理在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方针,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水平。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纲要》的出台,明确提出了要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可靠的质量支撑;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需要更强的质量保障能力。质监系统必须充分认识《纲要》的战略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全市质量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纲要》的二十四字方针,明确质监工作的精神内核。

《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二十四字方针,丰富了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涵。《纲要》对二十四字方针作出了具体阐释,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诚实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

我们认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实现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安全为先”要求质监工作者必须严格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诚信守法”体现着社会道德准则,对于质量领域违法行为,我们必须给予严厉打击,以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夯实基础”要求我们做好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质量人才培养,加强质量法治建设,不断完善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驱动”要求我们用创造性思维解决质量监管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同时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质量竞争能力。“以质取胜”就是要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加强质监部门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的名牌产品。

(三)要充分认识《纲要》的发展目标和举措,明确质监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纲要》提出了总目标,同时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和到2020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质量重于泰山,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质监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按照《纲要》要求,循序渐进,巩固当前质量发展成果,不断探索质量监管的新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障质量安全,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用《纲要》定向,在质监工作模式上不断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的明显变化,都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质量工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挑

战和机遇面前,质监工作必须准确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应势而变、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在工作方式上,要克服“官”即“管”的官本位思想,变“坐班办公”为深入一线,大力开展“干部在一线服务、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体现”的“一线工作法”,形成以实干立身、靠实干进位、用实

绩争得话语权的氛围。在执法方式上,要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变“钢性”执法为“柔性”执法,让“说理式”执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不仅强化执法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还要通过执法过程提升执法对象的守法意识。同时,还要从单纯执法的思维中解脱出来,通过执法发现问题,帮助企业找出解决办法,通过有效帮扶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在服务方式上,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变“坐等办事”为靠前服务,要不断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举措,优化发展环境。要立足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企业提供“及时雨”式服务;要当好为企业办事的“服务员”,努力做到贴近企业“零距离”,进行“对等式”服务;要真心为企业的发展着想,立足于为企业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开展“超前式”服务;要引导企业走质量兴企的路子,积极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深化“助推式”服务。

三、探索质量监管的新思路,实现质量工作跨越式发展

在新形势下做好质监工作,必须以《纲要》为标杆,校准工作偏差,并不断创新。一是强化执行理念,提升“三种能力”。要大力倡导“执行力就是生产力”的工作理念,注重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着力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善于把上级政策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提升政策对接的能力;要敏锐地发现机遇,乘势而上,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健全“三项机制”。从决策、执行、监督、考核等各个层面,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推动落实。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实行定目标、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限、定奖惩的“五定”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包联制度,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调度督察机制。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在推动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对做出的重大决策和谋划推进的重点工作执行情况要实行专门督察,全面掌握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察督办。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切实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的科学考核体系,把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弘扬“三种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弘扬“三种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弘扬求实求效精神,进一步强化“等不得”、“慢不得”、“误不得”的紧迫意识,坚持“干”字当头,做到言必求实、行必求实、功必求实。弘扬求严求快精神,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分秒必争地抓落实。弘扬求精求细精神,树立和增强精细意识,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把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每一条措施精细化、具体化、阶段化,以精细求落实,以细节定成败。

上一篇:中科院信工所复试科目下一篇:质量保证及服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