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浅入深解长恨——浅谈《长恨歌》的教学

2022-09-10

古往今来, 爱情永远是诗词中的领衔主题, 因而, 成功地描写爱情的作品也就格外容易打动人的心灵, 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说是这类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作品, 抒写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悲剧爱情。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材中作为古诗选修模块中的一篇赏析示例文章。新课程标准指出这个模块的教学要能让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初步把握诗歌的特性,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获得新的阅读体验。《长恨歌》所在单元的知识重点是教会学生用“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的理论鉴赏诗歌, 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怎样让学生把阅读鉴赏知识渗透到阅读实践中的问题, 据此, 可以把领悟诗情和探究主题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这样, 这首诗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由浅入深地逐步实现了。

1 略读诗歌, 感受形象之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从篇幅上来说, 与其说是诗, 不如说它更像“文”, 但如果按照“文”的形式去教学, 则会把诗歌的美感完全破坏了。怎样用最直接的方法让学生领会诗意呢?孔子曰“立象以尽意”, 这里的“象”, 即形象, 就是形式, “意”则是内容。可见, 鉴赏诗歌的形象十分重要, 是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这首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端, 首先写了杨妃的入宫、专宠;接着写了事变的发生, 杨妃的惨死;然后写唐明皇的幸蜀以及回宫后对杨妃深沉的思念;最后则以丰富的想象, 构思了在蓬莱仙岛上杨妃亦不忘旧情的情景, 完成了整个故事, 很明显诗中的形象即唐明皇和杨贵妃。抓住了形象, 对全诗的主体部分内容的理解就有了着落, 这首诗, 作者写于元和元年 (806) , 当时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 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可以说, 至情至性的白居易在唐明皇与杨贵妃身上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在诗中作者通过虚实结合, 反复渲染了二人对爱情的坚贞及天人永隔之后的深切痛苦, 以此来突出“长恨”, 正是爱之深而显恨之深啊。读者由此亦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永远的遗憾与悔恨, “长恨”真的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2 赏读诗歌, 体味结构之精巧

虽然对诗歌主体部分的鉴赏已完成, 但诗歌的开头与结尾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教学中无法绕开的, 白居易在谈及自己《长恨歌》的创作经验时曾说:“首句标其目, 卒章显其志。”唐明皇与杨贵妃上演的可说是一场“倾国之恋”, 诗歌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 可谓一语双关, “思倾国”, 必然轻国, 果然倾国。在漫长的封建时代, 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举不胜举。试想,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唐玄宗以万乘之尊, 尚不能保全自己心爱的女人, 何况他人?毕竟, 君王的肩上主要是江山社稷。我们不能不说, 安史之乱的发生, 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贻误政事, 有很大关系。因此, 诗人在描写这个悲剧故事的时候, 自然要涉及到悲剧发生的原因,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 这体现了故事的特殊、曲折, 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所以, “汉皇重色思倾国”, 看起来寻常, 好象故事原本就应该从这里写起, 作者只是不经意地剪开了这个头, 事实上, 仔细思量, 这七个字含量极大, 是全篇的纲领, 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 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诗歌的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也是全诗的点题之笔, 在花了大量笔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 思而不能相见, 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形之后, 诗人用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 结束全篇, 诗歌戛然而止, 读者却依然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在这里, 刻骨的相思变成了不绝的长恨, 特殊的事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 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则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心灵受到震撼。诗以“长恨”命题的意义, 似乎也正在于此。

教学过程进行至此处, 就完成了对诗情的整体把握, 同时, 诗歌的艺术特色在读者心中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候只需对作者与背景进行适当介绍, 再根据“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的方法来探究诗歌的主题就不再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了。

3 精读诗歌, 探究主题之多元性

探究诗歌的主题是展示学生个性的环节, 他们可以充分地将阅读理论渗透到实践中了。这一环节虽有一定难度, 但只要能将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引导适当结合, 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学修养有很大的好处。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诗歌主题进行适当讨论, 之后, 视具体情况向学生出示文学界流行的几种观点, 让他们运用“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的理论, 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能在这些观点之外有新的看法, 只要言之成理亦可。这样, 既让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 又使他们明白了对诗歌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诗人创作诗词的时候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歌里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喜怒哀乐, 也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在《长恨歌》中, 白居易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就是人们在这首诗的研究上争论的焦点, 一向有“隐事说”, “讽喻说”, “爱情说”等。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 一部优秀的作品, 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是比较复杂的, 需要经过人们长久的探讨, 深入的分析, 才能揭示其底蕴。其实, 很多诗歌都可以作多向解读, 如李商隐的《锦瑟》, 后人叹为“一篇《锦瑟》解人难”。《长恨歌》作为一首伟大的作品, 其主题的复杂性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既有稳定性, 又有随意性, 稳定性使读者能深入到诗歌深处, 随意性则只要是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就是允许的, 它使诗歌具有了张力和弹性。其实也正因为有了理解的多向性, 才让读者体会到一种“韵外之致”的境界和美感, 也才造就了诗歌的“朦胧美”, 使好诗能跨越时代而令人百读不厌。

以上三个步骤之后, 再从选修课的特征出发, 不用盲目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其它的拓展, 以免产生片面追求新奇深奥, 追求场面效应的现象, 只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的情形让学生课后思考“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能否更改为“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情绵绵无绝期”?并写成小论文。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那颗“牵动人心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从而使他们品出诗歌的韵味。

总而言之, 《长恨歌》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优秀作品, 以景写情, 情中见景。白居易以他过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用哀艳感人的诗情画笔给我们娓娓叙来, 其中既有对封建王朝的无情鞭挞, 也有对纯真爱情的由衷赞美, 全诗飘逸自如, 缠绵悱恻, 令人生荡气回肠之感。读完后, 令人不禁感慨:君不见, 玉环明皇皆尘土!但伴随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憾恨, 千百年来, 读者也与诗人一样, 沉浸在绵绵不绝的怅恨中。通过这样一个鉴赏过程, 学生应该也对全诗的诗情及表达技巧有了一个明晰的印象, 并从中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

摘要:《长恨歌》抒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悲剧爱情, 是白居易诗中名篇。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根据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安排教学过程:感知形象→感悟诗情→探究主旨。

关键词:长恨歌,教学,鉴赏

上一篇: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调查分析下一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