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劳动仲裁裁决书

2022-08-02

第一篇:不服劳动仲裁裁决书

曹德明诉杞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政登记一审第三人杨庆国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一案的二审行政判决书

曹德明诉杞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政登记一审第三人杨庆

国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一案的二审行政判决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汴行终字第83号

行政判决书

上诉人(一审第三人)杨庆国,男。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曹德明,男。

一审被告杞县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李明哲,县长。

曹德明诉杞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政登记一案,杞县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20日作出(2009)杞行初字第13号行政判决。一审第三人杨庆国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被告杞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3月9日为第三人杨庆国颁发了杞集用(2006)字第0219号集体土地使用证。该证载明:土地使用者杨庆国,座落前小寨村西北角,用途住宅,使用权面积165平方米,附图显示东邻路,西邻曹民,南邻曹革真,北邻路,东西长15米,南北长11米(以下简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曹德明不服该颁证行为,向一审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审查明,争议土地位于泥沟乡前小寨村西北部东西大街路南,是属于原告管理的6组的荒地,第三人系该村第5组村民。2006年3月9日,被告根据第三人的申请为第三人颁发了杞集用(2006)字第0219号集体土地使用证,将争议地北侧原告管理的栽有树木的部分颁证在第三人的土地使用证上。另查明,被告为第三人颁证时未经村委同意,被告提供的颁证证据上的村干部意见及村民代表意见书和承包合同上的签字不是村干部本人所签,

争议地的权属登记为一组荒地。

一审认为,被告将原告管理栽种有树木的荒地颁证在第三人的土地使用证上,被告的颁证行为与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原告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被告为第三人颁证时未经村委同意,被告的颁证行为属程序违法,依法应予撤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

(二)项第3目之规定,一审判决:撤销被告杞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3月9日为第三人杨庆国颁发的杞集用(2006)字第0219号集体土地使用证。

杨庆国上诉称:

1、被上诉人曹德明不具备原告诉讼主体资格;

2、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颁证行为认定事实清楚,颁证程序合法,主要证据完备。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作出公正判决。

被上诉人曹德明、一审被告杞县人民政府未提交书面答辩状及参与二审诉讼意见。 经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一致。二审另查明,杨庆国提出颁证申请时间、杨庆国申请宅基地的村民代表会意见书的形成时间及杨庆国与前小寨村一组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的时间均在村组、土管所及乡镇审查意见之后,颁证材料显系后补。

本院认为,曹德明对争议土地管理使用多年且栽种有树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维持与撤销对曹德明的权益产生了实际影响,曹德明与颁证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备原告诉讼主体资格。一审被告杞县人民政府为杨庆国颁证未经村委同意,且颁证证据材料时间倒置,属程序违法,应予撤销。一审判决撤销颁证行为正确。上诉人杨庆国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

(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张伟

审 判 员 李 建 设 审 判 员 赵 晓 松 二○○九年十一月四日 书 记 员 张 景 丽

第二篇: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时间:2011-06-18 | 作者:(律师)吴黎明 |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 浏览:10156 【标题】申请人杨某某诉被申请人昆明某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

【案由】劳动争议 【审结日期】2009-08-12 【审理程序】仲裁程序

【文书字号】官劳仲字(2009)第296号 【审理人员】段敏

【文书类型】仲裁裁决书 【审理机构】昆明市官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昆明市官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 官劳仲字(2009)第296号

申请人:杨某某

委托代理人:赵锋,云南华恒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代理

委托代理人:张阳,云南华恒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特别授权代理

被申请人:昆明某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吴黎明,云南建广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代理

李 某,公民代理,特别授权代理

申请人杨某某诉被申请人昆明某某照明器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案,本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此案,组成仲裁庭依法公开审理。申请人杨某某、委托代理人赵锋、张阳,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吴黎明、李某到庭参加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诉称:申请人于2007年11月8日到被申请人处工作,担任后勤主管,被申请人与申请人约定每月工资为1500元,并于2008年向申请人借款10000元购买灯罩颗粒料,但时至今日,被申请人并未向申请人支付过工资,也没有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更未偿还所欠申请人的借款。申请人杨某某现要求:

(一)解除与被申请人的事实劳动关系,由被申请人支付拖欠申请人20个月的工资共计30000元;

(二)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共11个月的双倍工资16500元;

(三)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2250元;

(四)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2007年11月8日至今的五项社会保险;

(五)被申请人偿还申请人借给公司的款项10000元。

被申请人答辩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没有事实劳动关系,申请人实际上是为被申请人的另一个股东王××行使一些权利,申请人所说的借款为股金,因此请求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申请人针对其主张提交以下证据:申证(1)工作证;申证(2)借条;申证(3)名片。

被申请人对申证(1)的真实性不予认可,认为公司发放的工作正与申请人提交的不一样,对申证(2)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借款已经转为股金,认为申证(3)与本案没有关联性。

被申请人针对其主张提交以下证据:被证(1)公司章程修正稿;被证(2)股东会决议;被证(3)股权确认协议;被证(4)合同协议;被证(5)股东结算单。

申请人对被证(1)、(2)、(3)、(4)、(5)的真实性不予认可,且认为与本案没有关联性。

经过庭审,本庭认定以下事实:被申请人于2008年1月28日注册成立后,申请人到被申请人处工作,岗位为后勤主管,但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也未向申请人支付过工资,且被申请人没有为申请人办理相关社会保险。2009年6月13日,申请人离开公司。

本委认为:被申请人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没有与申请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存在违法事实,应当向申请人支付双倍劳动报酬,为申请人补缴相关社会保险,并在申请人离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被申请人主张申请人只是代表股东王万全行使股东权利,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缺乏证据支持,本委不予釆信。申请人主张的2008年5月1日前的工资已经超过仲裁时效,本委不予支持。申请人的第五项仲裁请求不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本委不予审理。

由此,本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作出仲裁裁决如下

一、解除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由被申请人支付拖欠申请人2008年5月—2009年6月13日的工资共计20250元(1500元/月×13.5个月)。

二、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共11个月的双倍工资16500元。

三、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金2250元(1500元×1.5个月)。

四、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2008年5月1日—2009年6月13日的五项社会保险,双方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比例承担各自应承担的费用。

五、驳回申请人的其他仲裁请求。

以上款项共计人民币叁万玖仟元整(¥39000),由被申请人自本裁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支付给申请人。

如不服本裁决,可自收到本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 裁 员:段 敏

二00九年八月十二日

书 记 员:倪 静 林海东与江西兴国卷烟厂劳动仲裁纠纷案

时间:2006-08-15 当事人: 林海东、沈忠诚

法官: 文号:(2005)兴民一初字第537号

江 西 省 兴 国 县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5)兴民一初字第537号

原告林海东,男,1975年8月15日出生,汉族,江西省兴国县人,兴国卷烟厂职工,住兴国县客家路2-6号。

委托代理人肖礼洪,江西赣兴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执业证号:14911996111616。

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地址:兴国县客家路1号。

法定代表人:沈忠诚。

委托代理人江正荣,江西兴国卷烟厂干部,特别授权。

委托代理人钟运林,江西兴国卷烟厂干部,一般代理。

原告林海东诉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劳动仲裁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11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1月17日和2006年4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林海东及其代理人肖礼洪,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委托代理人江正荣、钟运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一)、兴烟发(2005)11号决定违反法律规定,是无效的,应撤销。

1、原告是退伍军人,根据国家政策,于1996年分配安置在兴国卷烟厂工作,属国营企业工人,2000年兴国卷烟厂改制后,组建了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告虽在该公司任销售业务员,但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原告劳动人事关系仍在兴国卷烟厂,原告属国营企业工人,如对原告需进行处罚,就必须严格依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之法律规定,而不是依据《劳动法》。兴烟发(2005)11号决定,名义是解除劳动合同,其实质是对原告实施开除、辞退,现估且不论原告在2000年至2002年之间是否存在实施了返销烟之行为,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认定原告实施了返销烟行为是否正确,但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二十条:“审批职工处分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5个月,其它处分不得超过3个月”之规定,兴烟发(2005)11号决定显然违反了法律所规定的处罚时效。另一方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并没有规定,企业对违纪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兴烟发(2005)11号决定也是对原告实施再次处罚,也违反了劳办发[1994]370号关于职工被处理后,原单位能否再行处理之规定,故劳仲委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作出维持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劳动合同、辞退出厂》之规定,属适应法律错误。

(二)、江西兴国卷烟厂一直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登记,二也不是从兴国卷烟厂或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而来的,三它与原告不存在任何劳动人事关系,故江西兴国卷烟厂无任何权利作出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劳动合同、辞退出厂》之规定,因此,兴国县劳仲委作出维持一个不具民事主体资格,与原告无任何劳动人事关系之决定,难道不荒谬可笑吗?

(三)、劳仲委对事实认定也是错误的,因为劳仲委对事实的认定是采用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1日对原告作出开除公职之后,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寻找其处分原告之依据,动用其行政权力和不正当之手段,通过兴国县公安、检察人员,利用国家所给予他们的强制力,于2002年8月所取得的所谓证据。就认定证据而言,不但其来源不具合法性,而且其收集证据之程序也违反了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就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所谓证明原告实施了返销烟之行为,证据的证明力,与原告所提供的抚州、新建烟草专卖局(公司)所出具的原告在该两地区任销售业务员期间,未有过返销烟之行为的证明,以及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亲自派出的工作人员对调查情况说明中所说的,南昌洪城大市场等地所出现的“东河”香烟是来自樟树市场等证据小得多。因此,兴国县劳动仲裁委不采用国家机关所出具的和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亲自派到实地进行调查人员所出具的证据,而采用来源不具合法性和在程序上违法之证据来认定本案事实,属认定事实错误。

根据以上法律和事实,原告认为:兴国县劳仲委之裁定,属适用法律错误,认定事实错误。另一方面,江西兴国卷烟厂无民事主体资格,与原告也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故兴国县劳仲委作出维持兴烟发(2005)11号决定,属于对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均是错误的违法裁决,因此,兴烟发(2005)11号违法决定,应予以撤销。

(四)、原告要求补发2002年5月至今工资,并支付克扣工资总额25%的赔偿金依法有据,请依法予以支持。

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1日作出开除林海东公职之决定被兴国县劳仲委撤销并生效后,原告曾多次要求上岗,然而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不但不安排原告工作,而且一分钱也未发给原告,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该行为,显然是一种有意克扣和拖欠原告工资之行为。因此,原告依据劳部发(1995)第223号第三条之规定,要求补发工资并加付应得工资总额25%的赔偿金是依法有据的,但兴国县劳仲委依据赣府厅发(1999)52号文仅裁定补发原告3年下岗生活费5148元,不但显失公平,而且也依法无据。因为原告并不是下岗工人,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没有作出原告下岗决定。请求法院依法撤销兴烟发(2005)11号决定,被告补发原告2002年5月至今工资,并支付克扣工资总额25%的赔偿金。

原告对其诉讼请求和主张的事实向法庭提供了下列证据:

1、原告复员、退伍军人工作介绍信一份。该证据证明:林海东是于1996年退伍后,被安排在赣南卷烟厂兴国卷烟分厂工作的,属全民制企业工人,林海东与江西兴国卷烟厂不存在人事和劳动合同关系。

2、抚州烟草专卖局直属分局,新建县烟草专卖局于2002年出具的证明各一份。该证据证明:林海东自2000年至2002年在抚州、新建两地从事业务员工作期间,不但工作勤奋,吃苦耐劳,而且也未实施过倒卖或返销卷烟之行为。

3、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委派的工作人员对2002年南昌市场返销烟进行调查后的情况说明一份。该证据证明:2002年南昌市场出现的“东河”返销烟不是来自抚州、新建两地市场,而是来自樟树市场。2002年南昌市场出现的“东河”返销烟与林海东无任何关系。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有夏国彪签字的调查材料是欧阳云章代夏国彪签名的,即夏国彪本人并未在该公司的调查材料上签过名,故该证据是虚假伪造的。

4、夏国彪于2002年8月出具的证明一份。该证据证明:夏国彪从未向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反映、出具、书写或证明过林海东实施过返销卷烟行为的任何证明材料。夏国彪本人从未在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调查材料上签过名。

5、赣客实决字(2002)3号文、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各一份。该证据证明: 2002年6月1日,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曾以林海东实施过返销卷烟之行为为由,做出过开除林海东公职的赣客实决字(2002)3号文之决定。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做出的开除林海东公职的赣客实决字(2002)3号文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以及程序违法,2002年8月被兴国县劳仲委予以撤销,以及该裁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6、该组证据由以下三份证据组成:(1)工商档案一份,该证据证明:从1991江西兴国卷烟厂就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过企业法人年检,参加企业法人年检的是赣南卷烟厂兴国卷烟分厂;(2)兴国县工商局于2005年11月出具的证明一份,该证据证明:原于1982年在该局注册的“江西兴国卷烟分厂”,从2003起就未在该局以“江西兴国卷烟厂”的名义办理过企业法人年检,故根据法律规定,江西兴国卷烟厂已无民事主体资格;(3)兴烟发(2005)11号文一份,该证据证明:江西兴国卷烟厂再次以林海东在抚州市场任业务员期间实施了返销卷烟的行为为由,再次做出了解除林海东劳动合同、辞退出厂之决定。该组证据共同证明:江西兴国卷烟厂已无民事主体资格,林海东与江西兴国卷烟厂无人事和劳动关系,兴烟发(2005)11号文是违法的和无效之决定,故该决定应依法予以撤销。

被告辩称:

一、原告诉状中提出的第

一、二项诉讼请求分别构成了两个独立的且互无牵连的诉,不能将他们并在同一个案件中一并提出。原告第一项诉讼请求,构成了对答辩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否合法有效的确认之诉;原告第二项诉讼请求,构成了原告要求答辩人补发工资和给付赔偿金的给付之诉。这两个不同的诉因其不同的法律关系内容,而构成了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同时,这两个诉之间也毫无牵连,答辩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在2005年6月20日做出的,而答辩人停发原告工资却是因原告违反了厂规厂纪于2002年5月开始的,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或其他牵连关系。因此,答辩人认为原告诉状中提出的第

一、二项诉讼请求分别构成了两个独立的且互无牵连的诉,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不能将他们并在同一个案件中一并提出。

二、答辩人做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合法有效的。

1、答辩人做出该决定是有事实依据的。原告返销卷烟的违法违纪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的裁决所确认。兴国县劳动仲裁委员会曾于2002年8月14日做出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裁决书。裁决书中确认了,申请人林海东在担任业务员时,返销金盖“东河”烟的事实存在,严重违反了答辩人的规章制度。该仲裁书业已生效。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五项“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之规定,应当认定原告在担任业务员期间存在返销卷烟的违法违纪事实,答辩人无须再为此举证证明。因此,答辩人在兴烟发(2005)11号文做出解除与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是有事实依据的。

2、答辩人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是在查实原告存在上述违法违纪事实前提下,依法行使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权。答辩人做出该决定前报告了答辩人的工会组织,工会经讨论后,同意答辩人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将原告予以辞退。答辩人做出的决定是对与申请人之间劳动合同的处理,而不是对申请人的行政处分,不存在违反了一事多罚和追究处理时效的问题,是合法有效的。

3、至于申请人补发工资和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依照答辩人兴烟发(2000)11号《关于加强职工管理的通知》第三条“属于在客家公司违纪下岗的职工,下岗期间不享受厂内的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同时,还必须按厂规厂纪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申请人属客家公司违纪下岗的职工,其下岗期间补发工资和赔偿金的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综上所述,答辩人做出兴烟发(2005)11号文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合法有效的。请贵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答辩人的合法权益。

被告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有:

1、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一份,证明原告返销卷烟的事实已为生效裁决书认定。

2、(2002)兴民初字第1055号民事裁定书一份,证明第一份证据已生效。

3、原告交代材料一组、兴国县公安局2002年8月对魏小保、熊国平的询问笔录各一份,证明原告存在返销卷烟的事实。

4、兴国县公安局2002年9月对林海东的讯问笔录一份,证明目的同上。

5、兴国卷烟厂工会会议记录一份,证明被告作出解除原告的劳动合同,作出开除决定已经过工会同意。

6、兴国县烟草购销公司2000销售目标管理方案、兴国县卷烟销售有限责任公司2001销售责任管理方案各一份,证明原告与被告改制后的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原告实施了返销卷烟行为,违反了被告设立的规章制度。

7、兴烟发(2000)1号文件,证明被告对其职工安排到改制后的企业,有权按厂规厂纪作出处理,另证明原告提出的第二项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8、兴政发(2000)17号政府文件一份。证明改制后,厂里员工以自然人身份与客家公司签订合同,由全民工变成合同工。

9、客家公司与兴国卷烟厂联席会议记录一份,证明卷烟厂有主体资格,可依据规定处分职工。

10、李惠俊、刘英明、林海东的人事档案各一份,证明目的同上。

经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及认定依据:

原告林海东系退伍军人,1996年11月安置在江西兴国卷烟厂,全民合同制工人,2000年,兴国卷烟厂转制后,林海东在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担任销售业务员。2002年6月1日,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作出(2002)3号决定,开除原告公职,理由是:原告多次利用地下渠道,非法向南昌等市场返销卷烟,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扰乱了公司正常的经营和价格管理秩序。原告不服,向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撤销该决定。2002年8月14日,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兴劳仲裁字(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作出对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林海东的开除决定予以撤销的裁决,该仲裁裁决书认定:原告在担任业务员时,返销金盖“东河”烟的事实存在,严重违反了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规章制度,但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处理上不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补充意见第八项之规定,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林海东开除处理不当。原告林海东于2002年8月1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撤销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兴劳仲裁(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中对本人返销东河烟的事实认定”。2002年9月13日,兴国县人民法院作出(2002)兴民初字第1055号民事裁定书,驳回了原告林海东的起诉。

2005年6月20日,江西兴国卷烟厂以同样理由:“原告担任市场业务员时多次利用地下渠道,非法向南昌等市场返销卷烟,严重违反了厂部规定,扰乱了正常的经营和价格管理秩序,造成了极为恶劣影响”,作出了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合同的决定》,解除原告劳动合同,辞退出厂。原告不服,向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撤销该决定,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5年11月3日作出兴劳仲裁(2005)第002号仲裁裁决书,对江西兴国卷烟厂兴烟发(2005)11号《关于解除林海东合同的决定》予以维持,该仲裁裁决书确认:林海东担任销售业务员时,返销金盖“东河”烟事实存在,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原告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000年江西兴国卷烟厂改制,组成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原卷烟厂职工择优录用。根据江西客家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5月21日公司董事会决定:“经研究,关于兴国卷烟厂应聘到客家公司的员工管理按以下原则进行:

1、兴国烟厂职工在客家公司应聘上岗的,由客家公司进行岗位管理和考核,工资、福利由客家公司发放。

2、兴国烟厂职工的劳动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兴国卷烟厂,其劳动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社保管理等事务仍由兴国卷烟厂处理。

3、兴国烟厂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客家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有违反,不仅客家公司可依公司规章制度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兴国卷烟厂也可依据劳动法规和厂规厂纪对其作出相应处理”。根据江西兴国卷烟厂2000年8月10日的兴烟发(2000)11号文件“关于加强职工管理的通知”第三条:“属于客家公司违纪下岗职工,下岗期间不享受厂内的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同时,还必须按厂规厂纪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2003年、2004,在工商机关没有办理检验手续。

本院认为: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兴劳仲裁(2002)第001号仲裁裁决书虽然因程序原因,已撤销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02年6月1日作出开除原告林海东公职的处理决定,但是已经认定了原告林海东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五)项规定,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据此本院确认原告林海东担任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时,严重违反了客家公司和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的规章制度。

被告江西兴国卷烟厂改制,组成江西客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时,公司董事会对聘请被告单位人员的劳动人事管理,工资管理事项已明确划分了管理范围,被告是劳动人事管理主体,有权作出解除原告劳动合同的决定。被告没有进行工商年检,并不影响该决定的效力,被告应按规定补办工商年检。

被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合同,并不是对原告的处分,因此不存在时效问题。兴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兴劳仲裁字(2005)第002号仲裁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处理正确,据此,经审判委员会员讨论决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林海东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270元,实际支出费202元,合计人民币472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肖晓荣 审 判 员 钟先银 审 判 员 王 平

二00六年八月十五日 书 记 员 肖玉珍

第三篇:撤销劳动仲裁裁决书申请书

申请人:XXXXX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住址:上海市XX区XX路XXXX号XX层、XX层、XX层、XX层 单位代表人:张XX总经理

被 申 请 人:刘XX男19XX年XX月X日出生汉族

住址:上海市XX区XX支路XXX弄X号XXX室

请求事项:

1、请求依法撤销浦劳人仲(201X)办字第XXXX号仲裁裁决书;

2、判决本案诉讼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一、 上海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裁决事实

认定错误。

申请人以被申请人在工作期间严重违纪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合理有据,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仲裁裁决中认定解除劳动合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实属事实认定错误。

被申请人在工作期间不但违反公司考勤规定无故旷班,而且还在工作期间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兼职工作,属于严重违纪行为,故申请人依据工作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与被申请人解除了劳动合同。申请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了包括:“员工手册及签收单”、“考勤记录”、“请假单”、“改变考勤方式的通知邮件”、“同类型员工签到记录”、“录像资料”等证据材料。

根据被申请人的考勤记录和请假单来看,两者所展现的事实是相左的,被申

请人有伪造考勤记录的嫌疑。其一方面提供了考勤的记录,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请

假单,被申请人在请假期间还能够提供考勤记录,这两者显然是矛盾的。被申请

人提供的“考勤记录”这一证据材料不具有真实性。

其次,关于改变考勤方式的通知邮件系申请人群发给其员工的工作邮件,其

他员工均已收悉,且都按照签到方式进行了正常的签到出勤,并向仲裁委员会提

交了同类型员工签到记录,被申请人却否认邮件和签到记录的真实性,显然是无

理的狡辩,是为了逃避相关证据对其造成的不利后果。

再次,仲裁委员会认为申请人对于提供的“录像资料”无法证明该录像未经

剪辑增减,因而认定无法作为定案依据,是严重的认定错误。在仲裁争议中,申

请人作为用人单位已先行提交了所掌握的一切证据,已经完成了举证的责任承担,

被申请人则应承担余下的举证责任,对于该录像资料真实性的鉴定申请应由被申

请人提出。

仲裁委员会对于争议事实的认定是武断、不正确的,在申请人提交的诸多证

据和被申请人一方存在的诸多疑点面前,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而对争议事实

做出了错误的认定,实属对申请人权利的损害。

二、 上海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裁决违反

法定程序。

在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阶段,双方当事人应当积极举证,提供证据证明自

己所主张的相关事实。虽然在劳动争议中举证责任分配实行倒置,但是在仲裁阶

段,申请人已就相关争议事实提交了所掌握的一切证据,其中包括“改变考勤方

式的通知邮件”、“同类型员工签到记录”、“录像资料”等。被申请人虽然对申请

人提交的证据真实性表示质疑却始终未提供相反之证据证明其主张,仅仅是单方

面表示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不予认可,如果其否认申请人所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

应当当庭提出对证据进行鉴定的申请,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并不是免除

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只是将举证的顺序进行倒置。申请对相关证据的鉴定属于

被申请人的举证责任,其消极地怠于承担举证责任,理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仲裁委员会对于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也仅表示无法确认内容的真实性,但仲裁委员

会并没有否认也没有权力否认申请人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也没有建议被申请人

申请对证据进行鉴定,更没有要求被申请人提供相反证据证明,径直决定将申请

人提交的电子邮件、同类型员工签到记录和录像资料不作为定案依据,违反法定

程序,导致了严重的程序不公正,侵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利。

综上,申请人认为, 浦劳人仲(201X)办字第XXXX号仲裁裁决书的作出

认定事实错误、违反法定程序,依法应予撤销,恳请贵院依法审查,撤销。

此致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XXX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二○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第四篇:仲裁裁决书

上 海 仲 裁 委 员 会 裁 决 书

申 请 人:上海交通大学

住 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法定代表人:奚XX 职务: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委托代理人:陈大华,上海敏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 申请 人:叶楠 叶可复

住 所:安徽省合肥是公园路23号

委托代理人:李小宁,安徽省博学律师事务所律师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与被申请人叶楠叶可复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一案,申请人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于二00八年八月十七日向本会递交书面仲裁申请,本会依法予以受理。

根据《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申请人选定范小杰为仲裁员,被申请人选定路小林为仲裁员,本会主任指定张振华为首席仲裁员。上述三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本案。于小雨担任记录。

受理本案后,仲裁庭审阅了申请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及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书、证据材料。于二00九年一月十五日,仲裁庭开庭仲裁了本案。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陈大华,被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李小宁等到庭参加仲裁。双方当事人均出庭就事实及法律问题进行了陈述和答辩,质证了证据材料,回答了仲裁庭的询问。双方进行了相互辩论,并作了最后陈述。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在仲裁庭主持下进行了调解,但未能达成调解协议。本案现已仲裁终结。

现将本案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及裁决分述如下:

一、案情

申请人在其仲裁申请书及开庭陈述中称:2003年,那时叶楠报名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之间的一个共建项目,在老师的积极推荐和叶楠的不懈努力下叶楠获得了到密歇根大学互换交流的机会,上海交通大学向美国大使馆出具了一份公函为叶楠进行了经济担保,由此叶楠很顺利地通过了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并且在上海交通大学办理了停学手续。就在临出国前的两天上海交通大学跟叶楠签订的《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协议书》这样约定,乙方也就是叶楠,出国的国际旅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均由叶楠自理,暂由甲方也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垫付给乙方作为借款。在2005年3月3日,叶楠及父亲与校方签订了一份《关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后续事宜的补充协议》在协议中约定,叶楠现金偿还上海交通大学两万美金,在今后的5年内分6次支付。在叶楠支付第一笔3000美金借款后拒绝支付剩余的1.7万美金。申请人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仲裁请求如下:

被申请人偿还借款1.7万美金

本案仲裁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申请人向仲裁庭提交了以下证据材料:

1、双方签订的《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协议书》一份,证明叶楠出国的国际旅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垫付给叶楠的借款。

2、双方签订的《关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后续事宜的补充协议》一份,证明叶楠同意偿还上海交通大学2万美金。

3、上海交通大学出具的收据复件一份,证明叶楠偿还了3000美金。

被申请人在答辩书及开庭陈述中称:当年学校出具给大使馆的公函称上海交通大学同意承担叶楠一年学习期间的全部费用,包括生活费和交通运输费用,而叶楠不需要支付其它的资金。就在临出国前的两天,叶楠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要求她去学校签署一份留学协议称出国的国际旅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均由叶楠自理,暂由甲方也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垫付给乙方作为借款,叶楠认为这样的一条规定和当年学校出具给大使馆的公函存在很大的变更,但事已至此,她父母也只能变卖了他们家在安徽的住宅为她筹措了5000元美金。后来家庭出现变故无法继续攻读博士,此时学校提出叶楠承担违约责任。叶楠不仅认为双方签署的前后这两份协议无效,同时还提出了反请求,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偿还自己在留学期间的生活费和国际差旅费用。叶楠认为 当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给她的录取通知书和上海交通大学出具给美国大使馆的公函都能证明,上海交通大学当年给她的承诺是给予她生活费、差旅费,而上海交通大学没有履行承诺。

被申请人提供以下证据:

1、上海交通大学出具给密歇根大学的公函一份,证明上海交通大学承诺提供叶楠留学期间的生活费差旅费。

2、证人萧红(和叶楠同一批次去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的一位同学)的证人证言,证明出国前几天,已经订了机票,在订机票之后学校才要求签一个协议的,被申请人别无选择只能签订。

3、被申请人母亲病历一份,证明由于母亲生病家庭出现变故才不得不放弃攻读博士。

开庭时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对对方提供的证据均进行了质证,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

1、

2、3均没有异议,。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

1、

2、3均无异议。

仲裁庭开庭评议后综合认定以下事实: 2003年,叶楠报名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之间的一个共建项目。叶楠一直以来的优异成绩让导师非常看好,在老师的积极推荐和叶楠的不懈努力下,很快她就获得了到密歇根大学互换交流的机会。接下来,上海交通大学向美国大使馆出具了一份公函为叶楠进行了经济担保,在这份公函的翻译件中明确写明上海交通大学同意承担叶楠一年学习期间的全部费用,包括生活费和交通运输费用,而叶楠不需要支付其它的资金,由此叶楠很顺利地通过了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并且在上海交通大学办理了停学手续,就在临出国前的两天,叶楠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要求她去学校签署一份留学协议。

上海交通大学要跟叶楠签订的《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协议书》这样约定,乙方也就是叶楠,出国的国际旅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均由叶楠自理,暂由甲方也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垫付给乙方作为借款,在这份协议中,除了生活费调整为学生自己出以外还约定了众多的赔偿款项,如果发生纠纷则提请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叶楠发现在学校给她的这份协议中是以借款这样的字样来形容这些赔偿款项的,她对这一点提出了质疑。协议第一条写着叶楠的奖学金、学费由密西根大学承担。奚院长解释叶楠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共建项目中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奖学金,其实也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付出密不可分,因此在协议中标明借款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已至此,叶楠父母也只能变卖了他们家在安徽的住宅为她筹措了5000元美金,前往美国度过了艰苦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叶楠顺利地完成了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硕士学位,返回了上海交通大学,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就在此时,家庭的突然变故,使叶楠艰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先出去找工作,但是,学校提出如果叶楠违约就要按照协议办事。在2005年3月3日,叶楠及父亲与校方签订了一份《关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后续事宜的补充协议》在协议中约定,叶楠现金偿还上海交通大学两万美金,在今后的5年内分6次支付,第一笔需要支付3000美金,当叶楠凑齐了第一笔3000美金送到学校之后学校给她出具了一份收据。后叶楠拒绝支付剩余1.7万。

二、仲裁庭意见

1、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赴密歇根大学留学协议书》的效力问题 无论是录取通知书还是给大使馆的公函,他们的出具时间都早于叶楠跟上海交通大学签订的这份留学协议,因此一切都应该按照叶楠最后和学校签署的这份协议为准。无论上海交通大学之前跟叶楠是怎么承诺的,但是只要在协议上签了字,那么就应当对这份协议所有的内容负责。故而此协议书是有效的。

2、关于合同的履行和违约问题

合同要求叶楠一定要回国,回到本校继续读博士,这样的条件的设置法律并没有相反的规定,签约的双方都是一种真实的意思表示都同意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么这样一种合同的内容就是合理的。而叶楠由于家庭变故无法继续攻读博士,是对合同约定的违反,应当以约定按照协议进行赔偿。

三、裁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条、第五十七条、第七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第一百零七条、一百一十四条及参照有关规定,裁决如下:

1、被申请人应向申请人支付欠款1.7万美金。

2、仲裁费一千八百三十二元,由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承担八百三十二元,被申请人叶楠叶可复承担一千元。 以上

一、二项合计,被申请人叶楠叶可复支付给申请人山海交通大学一万七千美金,须于本裁决送达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给付。

本裁决为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首席仲裁员:张振华

仲 裁 员:范小杰

仲 裁 员:路小林

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记 录:于小雨

09法一 吴姗珊 20091024122

第五篇:仲裁裁决书范本

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书

(2010)宁裁字第370 -13号

人:周兵

汉族

1972年9月生, 系南京同舟知识产权事务所职员 被 申 请 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地: 南京市虎踞路59号

法定代表人: 王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 张晓蒙

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 杨帆

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 申 请 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住

地: 南京市虎踞路81号

人: 周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 分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 杨帆

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申请人周兵与被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移动江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移动南京分公司)服务合同纠纷一案,申请人根据与被申请人移动南京分公司签订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移动电话客户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条款,于2010年7月15日向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提出仲裁申请。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四条及《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七条之规定,于当日受理此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及《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 1 则》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本案适用简易程序。因双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共同选定独任仲裁员,本会主任指定郝海兵为独任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审理本案。

仲裁庭于2010年8月20日、9月2日在本会开庭审理本案。申请人周兵、两被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杨帆到庭参加了庭审。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

仲裁请求与答辩

申请人称:申请人是两被申请人的忠实用户,所使用的移动号之一为13813950007。申请人因2009年7月7日至7月12日要出差去韩国参加庭审诉讼活动,为方便境外通信需要,于同年7月5日提前去被申请人移动南京分公司处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根据其工作人员的要求,申请人在移动南京分公司提供的格式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移动电话客户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协议》上签字,办理了国际长途及服务业务。其中双方约定业务生效时间于2009年7月7日至2009年7月14日,移动南京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承诺:你出差去韩国如到目的地以后手机即可使用。2009年7月7日晚21点15分,申请人从北京飞抵韩国后即打开上述13813950007号码的移动手机,可怎么调试却无法正常使用。申请人只得租用韩国当地手机打回国内与两被申请人客服热线10086联系,两被申请人处工作人员告知申请人如本人手机无法使用,只需购买韩国当地的3G手机即可正常通话使用。申请人相信了两被申请人,于次日在韩国当地购得一款三星3G手机(2000元),但调试后仍无法正常使用。因申请人是相关大型国企及上市公司的常年维权顾问,可随身使用的手机却连续数日无法正常使用,这将给申请人带来重大的无形损失,其中中国石油中南公司就因为与申请人无法联系而没有与申请人所在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申请人在韩国与两被申请人再次联系未果,申请人无奈只有于2009年7月9日提前返回国内。被申请人在2009年7月9日23点23分给申请人回复声称正积极与专业部门共同处理申请人所反映的问题,可两被申请人未能真正给申请人任何答复,申请人多次催促处理未果。两被申请人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剥夺了申请人数天的通讯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等相关规定,申请人请求裁决:

1、两被申请人立即公开向申请人赔礼道歉;

2、两被申请人赔偿申请人部分经济损失3400元(含租购韩国手机费用3200元,查档费150元,交通费50元);

3、两被申请人承担本案仲裁费用。

被申请人辩称:被申请人已经严格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也尽到了相应的提示义务,不存在违约的行为。因此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的仲裁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2

二、

举证、质证与认证

申请人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提供了以下证据:

证据

1、2009年7月5日双方签订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移动电话客户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协议》一份,证明双方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协议明确约定了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约定被申请人为申请人在2009年7月7日-2009年7月14日期间开通国际长途和国际漫游,并且约定了双方争议的解决方式。

证据

2、2009年7月5日业务受理单一份,证明申请人按照被申请人的要求办理了开通相应业务的手续。

证据

3、申请人手机号为13813950007的中国移动通信短信和通话查询清单一份,证明根据被申请人的要求,申请人办理了开通国际长途及服务业务,可是申请人从2009年7月7日至2009年7月9日21时56分的这段时间无法使用手机,严重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致使申请人提前回国。

证据

4、申请人出入境记录和登机牌一份,证明申请人原定行程是2009年7月7日-2009年7月12日,因手机在韩国不能使用,提前于2009年7月9日回国。

证据

5、被申请人发给申请人的信息记录一份,证明申请人因手机国际漫游不能使用而提前回国,被申请人接到申请人的反映的问题后,于2009年7月9日承认其存在问题,并表示已在积极处理,但是此后申请人未得到任何的回复和处理意见。

证据

6、江苏省省属企业服务业定额发票两张、购买手机、手机卡发票各一张,证明被申请人的行为导致申请人的损失,其中到工商局查档费人民币100元,购买被申请人要求的手机为韩元105000元及购买手机卡韩元31830元。

证据

7、客户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协议一份,证明申请人因出国去菲律宾的需要,在2010年7月21日开通了同样的业务,申请人的手机再菲律宾是可以使用的,这说明被申请人并未按申请人的要求开通韩国手机漫游。

证据

8、申请人出示在韩国购买的三星手机一部,证明申请人按照被申请人的要求在韩国购买了手机,但仍然不能使用。

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据质证意见如下:

对证据1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均无异议。对证据2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被申请人在受理单中明确告知了在不同地区需要更换不同制式的手机,被申请人已经尽到了提示的义务,受理单上也载明了国际漫游、国际长途生效的时间,被申请人已经为申请人开通

3 了相应的业务。对证据3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被申请人没有为申请人开通国际漫游,没有通话记录可能是关机也可能是没有人给申请人打电话,且查询话单上显示在2009年7月7日-7月9日申请人的手机是可以接受短信的,说明网络是开通的。对证据4的真实性不能确定,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交外文证据要提交相应的翻译材料,申请人未提交翻译文本,被申请人对该份证据不予质证。对证据5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被申请人已经在2009年7月7日为申请人开通了相应的业务,并且在2009年7月14日也短信通知申请人该业务即将关闭,申请人不能使用国际漫游应该是移动公司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至于2009年7月9日23时23分发给申请人的信息,是被申请人针对所有客户反映的情况在查实之前都会发这样的一条信息,这不代表被申请人认可了申请人所称的事实,只证明了被申请人的服务态度是非常好的。对证据6中江苏服务业发票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本案不属于知识产权案件不存在举证费用由对方承担的情形,另被申请人在履行合同义务时不存在任何过错,被申请人不应承担相应的损失;对证据6中购买手机、手机卡的外文发票,认为申请人未提交相应的翻译文本,而外文证据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不具备证据的合法性,对外文发票的真实性与关联性不予认可。对证据7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该份证据是申请人到菲律宾出差办理的国际漫游,由于世界各地的网络制式各不相同,该证据与本案没有可比性和关联性。对证据8认为申请人购买手机是其自己的商业行为,从手机上也看不出申请人是根据被申请人的要求购买的,且手机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申请人在不能证明被申请人有过错的前提下要求被申请人支付手机价款是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

被申请人在第二次开庭后,提交了一份证据:《国际漫游功能原理简述》,证明根据手机国际漫游原理,申请人接收到移动系统短信说明该用户国际漫游业务是开通的。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了书面质证,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及关联性不予认可。

通过本案证据及证明目的的审查,综合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意见,仲裁庭对申请人及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认证意见如下:

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

1、

2、

3、5的真实性不持异议,仲裁庭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与本案的关联性均予以采信。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4,被申请人以证据中的出入境记录和登机牌没有翻译件为由不予质证,仲裁庭注意到该出入境记录上有中国边防检查的签章日期,对此仲裁庭将结合其他证据作出对事实的判断和认定。被申请人对申请人证据6中江苏服务业发票的真实性无异议,仲裁庭对该发票予以采信。对申请人证据6中购买手机和手机卡的外文发票,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未提交相应的翻译文本,对其真实性不予认

4 可,仲裁庭采纳被申请人的质证意见,对该外文发票不予以采信。被申请人对证据7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开通到菲律宾的国际漫游的协议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仲裁庭对被申请人的质证意见予以采纳。对证据8,被申请人对申请人在韩国购买手机的事实不持异议,仲裁庭对该物证所证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对被申请人提供的一份证据,申请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不予以认可,仲裁庭对该证据不予采信。

三、

事实认定

经审理,仲裁庭查明如下事实:

申请人周兵是两被申请人的移动电话用户,其移动手机号码为13813950007。2009年7月5日申请人因要出差去韩国,为了开通国际长途与国际漫游,与被申请人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移动电话客户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协议》一份。该协议约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提供其申请的国际长途、国际漫游通信服务。被申请人将根据申请人填写的日期按时关闭国际漫游、国际长途,开通国际长途(国际漫游)日期为2009年7月7日,关闭国际长途(国际漫游)日期为2009年7月14日。当日被申请人移动南京分公司在业务受理单中告知,因网络制式不同,至美国、韩国、日本漫游时需要更换相同制式的手机。申请人则在该业务受理单客户声明“保证所提供的资料属实,并同意本单内容及背面所载之协议”处签名。2009年7月7日申请人到达韩国后,曾因手机无法正常使用,通过其他途径向被申请人的客户热线反映过有关问题。2009年7月8日,申请人收到过被申请人号码为10658566发出的短信。此期间,申请人购买了韩国产三星手机一部,但申请人认为该三星手机经过调试后仍无法与国内正常通话。2009年7月9日申请人返回国内,当日晚23点23分申请人收到被申请人客服热线10086发出的短信,其内容为“您通过10086所反映的问题,我们正积极与专业部门共同处理,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2009年7月14日,申请人收到被申请人通过10658566发出“您开通的台港澳和国际长途(或:台港澳和国际漫游)功能将于2009年07月14日关闭”的系统短信。之后,申请人多次要求被申请人对申请人在韩国期间不能正常使用移动手机而造成的损失事宜进行处理,但被申请人一直未能给予明确的答复,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四、

仲裁庭意见

仲裁庭认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订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移动电话客户办理国际长途、国际漫游业务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当事人双方均应按约定履行合同的义务。

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被申请人在2009年7月7日至7月9日期间有否为申请人开通国际漫游功能。围绕该争议焦点,申请人认为,根据被申请人移动江苏公司网站查询系统打印的通话清单显示,申请人在2009年7月7日至2009年7月9日21点之前(即申请人在韩国期间)无通话记录,这足以证明被申请人并没有为申请人的手机开通国际漫游业务,且申请人按照被申请人的要求购买了相同制式的韩国手机后,在韩国仍然不能正常通话,致使申请人提前回国。被申请人的行为已构成了违约,并给申请人造成了损失。被申请人则认为,在申请人办理国际漫游业务时,被申请人已经以恰当的方式提示了申请人至韩国应更换所在国相同制式的手机,并且按照申请人要求的时间段为其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申请人的手机无法接通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可能,如:申请人购买的手机是否能正常使用、韩国当地的网络信号是否稳定、申请人手机SIM卡是否未插到位或手机与SIM卡是否接触不良,以及申请人在韩国停留的两天期间是否确实无人拨打电话等。以上任何一种因素的出现,均能发生申请人无通话记录的情况。仲裁庭认为,被申请人作为电信服务的提供者,为申请人提供畅通的电信服务是法律规定其作为经营者应尽的义务,也是双方约定的合同义务。本案国际漫游的开通与否,关系到被申请人有无向申请人履行了通讯保障的义务。而国际漫游是指移动电话用户在离开本国归属网络时,仍可以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其他网络继续使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讯。对于被申请人是否为申请人开通了前往韩国的国际漫游功能问题,从申请人提供的查询话单可以看出,虽然申请人在韩国期间无通话记录,但申请人在2009年7月8日收到过被申请人号码为10658566发出的系统短信,这表示申请人的移动手机通过其所在地区网络接收到了传输信号。因此申请人提供的其在韩国期间无通话记录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其所主张的国际漫游为开通的事实,仲裁庭采纳被申请人关于已经为申请人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的抗辩意见,对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立即公开向其赔礼道歉的仲裁请求不予支持。

对于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赔偿经济损失3400元的仲裁请求,仲裁庭认为申请人因出国而需要使用手机时,应事先对前往国家的手机通讯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其在韩国购买手机,对该手机的网络制式以及能否在中国使用的情况未为做充分的了解,就盲目购物,由此带来的风险应由其自担。同时本案中申请人并不能举证证明其在韩国购买的手机是因被申请人工作人员的要求所为,故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仲裁庭对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赔偿手机租购费用3200元的仲裁请求不予支持。对于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承担其查档费和交通费的仲裁

6 请求,仲裁庭认为当漫游地网络对手机终端有不同频率要求,需要用户更换手机时,作为不具有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不可能完全知晓更换手机应采取哪些途径,这就要求从事电信服务的被申请人履行详尽的解释与告知义务。而被申请人在为申请人办理国际漫游业务时,仅在业务受理单中提示申请人至韩国需要更换所在国相同制式的手机,但无证据证明被申请人就用户怎样更换相同制式的手机以及移动公司是否提供不同国家、不同频段手机租赁服务向申请人作了明确解释,所以被申请人在本案中没有完全尽到告知的义务,应对纠纷的产生承担申请人为提起仲裁的所支付查档费100元的损失,并承担本案的仲裁费用。对于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赔偿50元交通费的仲裁请求,因申请人没有相应的证据佐证,仲裁庭对该请求不予支持。

五、

裁决

仲裁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第八条、第六十条之规定,裁决如下:

(一)被申请人移动江苏公司、移动南京分公司自本裁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赔偿申请人周兵经济损失费100元。

(二)对申请人的其他仲裁请求不予支持。

(三)本案仲裁费人民币678元,由被申请人移动江苏公司、移动南京分公司承担。该费用已由申请人预交,被申请人应将该费用与本裁决第

(一)项费用一并支付给申请人。

本裁决为终局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员:郝海兵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日

上一篇:变更法人股东会决议下一篇:表达观点的模板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