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管涌现象的措施

2022-08-09

第一篇:防治管涌现象的措施

浅谈如何防治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对于反腐败形势做出了科学精准的判断,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国有企业中腐败现象依旧会长期存在,并不断出现新特点、新趋势,反腐败斗争依旧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任务。

一、发生腐败现象的原因

1、在选拔使用领导干部方面,没能切实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过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忽视了对政治、思想、品德的考核。

2、少数领导干部忽视党风、党纪学习,放松党性的锻炼提高,放松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引诱和利用,沉迷于低级趣味,最终走上不归路。

3、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效果不佳。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没有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重点、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开展,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参加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积极性不高。另外,开展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形式单一,

只是局限于组织党员和干部学学文件、看看录像;只注重形式,不重视效果,一些领导干部参加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只图完成任务,应付了事。

4、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合理、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脱离企业实际,照抄照搬上级有关规定,原则性的规定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各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没能以制度的形式确定;没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民主作风和集体决策意识缺乏,习惯搞“一言堂”。

5、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各级纪委受体制、人员配备等因素制约,造成纪委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心存顾虑,畏手畏脚,疲于应付。各级审计部门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常常是人已经离任多时才开始审计。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也存在人员设置不合理、自己监督自己、企务公开工作形式单一等现象,造成监督效果不佳。

二、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1、把好选人用人关。在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上,坚持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核相结合;坚持以德、能、勤、绩、廉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标准;推行领导干部廉洁出现问题一票否决制;坚持对将要提拔的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廉洁谈话制度;对离任干部进行审计制度;通过签订“党风

建设和廉洁经营责任书”,把党风建设和廉洁经营责任制工作任务细化,促进责任落实;建立领导干部廉洁档案,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使领导干部自觉自愿接受监督。

2、强化政治理论和党风党纪学习教育。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除了要认真参加日常学习、专题学习、集中学习等,还应该制定自学计划,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加强党风、党纪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党性原则,择善而交。密切联系群众,多与职工、群众、生产骨干、先进典型、优秀党员交朋友,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高雅爱好,提高思想境界,陶冶自身情操,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3、建立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长效机制。要通过拓展廉洁教育覆盖面,实现职工、党员、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全覆盖的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模式。利用党政会议、中心组学习、党内专题会、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形式,以简报、宣传栏、手机短信、等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载体,将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推向深入,确保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促使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4、强化监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不受监督的权力,

往往容易导致滥用,往往容易产生腐败。”在强化监督方面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加强党内监督。通过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落实党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上级纪委加强对下级纪委的垂直领导力度,或是实行纪委干部派驻制,由上级纪委直接向下属单位派驻纪委工作人员,从而使纪委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善于监督;第

二、通过建立健全信访网络机制、深入开展党务公开和矿(厂)务公开、聘请干部作风建设特约监督员、设立公开信箱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丰富民主监督的形式;第

三、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警示他人。

5、对案件进行及时有力的查处。及时对腐败案件进行查处,依纪依法对腐败分子进行严肃处理,表明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通过对腐败案例的深入剖析,及时发现企业在制度机制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时查漏补缺;通过对腐败分子犯罪原因、经过、结果和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自由、经济、前途等代价进行分析,可以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使其他人明白“贪若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的深刻意义,从而受到教育,得到警示。

第二篇:遏制盗版现象的措施

一、 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坚决取缔盗版光盘生产线,严厉查处通过邮政、航空、公路、铁路等渠道运输盗版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清理售卖盗版光盘的不法摊点和游商小贩,打击盗版书刊、教材教辅以及网络侵权盗版等行为。继续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二、加大对侵犯专利权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要提高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能力与效率,以食品药品、农业及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加强专利权保护。继续严厉打击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遏制重复性、群体性专利侵权行为,查处冒充专利、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要从流通环节入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积极防范,加强监控,快速处理,坚决打击。

三、加强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海关要强化对侵权行为的风险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查手段,提高查获侵权货物的能力和效率,切断侵权货物国际流通渠道。工商、海关、专利和商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完善对出口生产加工企业尤其是定牌加工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建立委托方备案制度,帮助企业加强自律和完善内部管理,增强对侵权活动的防范能力。

四、继续打击商品交易市场的商标侵权行为。重点整治侵权行为突出的商品交易市场,严格市场主办者的管理责任,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责任,对长期销售假冒侵权商品且整治不力的商品交易市场,要责令限期整改,侵权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依法取缔。

五、建立全国举报投诉服务系统。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构和人员,在全国50个城市建立综合性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并通过完整的案件受理、转交办理、跟踪监督、办结反馈、情况汇总等工作机制,强化案件督办。

六、加强展会知识产权管理。贯彻落实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强化对各类展会的知识产权管理,防止境内外不法分子通过展会组织加工和销售假冒侵权商品。

第三篇:湿贴天然石材墙面泛碱现象的成因和防治

湿贴天然石石材板块施工中会出现似"水印"一样的斑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大,并在板缝连成片,板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严重影响外观,此种现象称为泛碱现象。

一、原因分析

1.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0.5~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2.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花岗岩的吸水率0.2~1.7%是较低的,水仍可由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面传到另外一面。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和析出并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

2.粘结材料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主要为镶贴砂浆析出氢氧化钙,并跟随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氢氧化钙就越多,水分蒸发后,氢氧化钙就存积在板块里。其他,如在水泥中添加了含有钠土砖土壤含有的Na+、Mg2+、毛细孔里,形成"白华"等现象。粘结材料产生的含碱、盐等成分物质是渗入石材毛细孔产生泛碱的直接物质来源。

3.水的渗入。由于外墙接缝用水泥细砂砂浆勾缝,令防水效果差;地面水(或潮湿)沿墙体或砂浆层侵入石材板;化钙和其他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形成泛碱。可见,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

二、预防措施

针对泛碱现象的成因,可以相应从切断泛碱的途径,少水的侵入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一)施工前准备

1.设计上考虑消除泛碱,尽可能设计成干挂形式;考虑好结构的防水处理;选择吸水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的石材板等。

2.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泛碱的各施工工艺环节,提前作好预防措施,如无把握应先做样板。

3.有关材料应先检验后使用,不但要求外观、尺寸合格,而且其物理性能指标也要合格。

(二)使用防碱背涂剂

1.石板安装前在石材背面和侧面背涂专用处理剂,该溶剂将渗入石材堵塞毛细管,使水、氢氧化钙、盐等其他物质无法侵入,切断了泛碱现象的途径。无背涂处理,泛碱不可避免,经背涂处理的石材的粘接性不受影响。

2.在石材板底涂刷树脂胶,再贴化纤丝网格布,形成抗拉防水层,但切不可忘记在侧面作涂刷处理。

(三)减少氢氧化钙、盐等物质生成

1.镶贴用的水泥砂浆宜掺入减少剂,以减少氢氧化钙析出,粘贴法砂浆稠度宜为8cm,灌浆法砂浆稠度宜为8

2.室外镶贴可采用水泥基商品胶粘剂泥凝结泌水。室内镶贴可采用石材化学胶粘剂点粘。

(三)防止水的侵入

1.作业前不可大量对石材和墙面淋水。K+、Ca2+、12cm。

C1-、SO42-

,它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Na+的外加剂,粘CO32-等,遇水溶解,会渗透到石材使水入侵石材板,并溶入氢氧减少氢氧化钙、盐类等生成物及减能大大减轻水

6~

、安装时对石材洒水过多等原因,

~(干混料)

2.地面墙根下应设置防潮层、卫生间、浴室等用水房间的外壁如有石材装饰,其内壁应需作防渗处 理。

3.外墙石材装饰面,为防止从板缝侵入,墙面板块必须离缝镶贴,缝宽不应小于5mm,使用石材专用硅硐耐候密封胶密封。

4.室外施工搭设防雨蓬,处理好门窗框周边与外墙的接缝,防止雨水渗漏入墙。

5.镶贴完成后,室外石材全面积喷涂有机硅防水剂或其他无色护面涂剂。

四、治理办法

天然石材墙面一旦出现泛碱现象,由于可溶性碱(或盐)物质已沿毛细孔渗透到石材里面(渗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难清除,故应着重预防,泛碱发生后只可作以下补救。

1.尽快对墙体、板缝、板面等全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分继续入侵,使泛碱不再扩大。

2.可使用市面上的石材泛碱清洗剂,该清洗剂是由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及溶剂等制成的无色半透明液体,对于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碱的清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样试块,以检验效果和决定是否采用。

第四篇:浅谈解决员工跳槽现象的措施

关于解决员工跳槽现象的措施研究的综述

摘要:随着生产产业链的不断更新进步,企业的思想意识从之前的“物质性的生产资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到现在的“人才才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持续深层次转化。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搞好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减少人才流失”成为了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两个角度对减少“员工跳槽”现象进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能更为全面的呈现目前对“员工跳槽”现象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员工跳槽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一.引言

由于劳动力市场日趋完善,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员工跳槽”已成为时下职场的一道炫目的风景线。 “如何留住员工”也成为了一些企业的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生产制造业中一直有一句戏言,“铁打的工程,流水的员工”。对于一些流水线工程来说,员工跳槽行为影响或许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些机械制造业或其它一些企业来说,损失颇重,甚至对企业的文化也会有的影响。很大而且它们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培养出来的熟练员工却因没有企业归属感而跳槽绝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近些年来一些学者针对“员工跳槽”现象也做出了一些解释和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学者的解释和合理化建议作出综述总结,以期能得出较为全面的展现。

二.正文

根据近些年的调查,致使员工跳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企业内部的因素, 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因素以及员工自身的原因。譬如有些员工是带着自己今后创业目的进入企业,在了解了行业情况,熟悉了行规、技术、制度等各项指标,积累了一定人脉后,自己创业,这样的员工企业很难通过各种方法留住,因此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的原因进行总结,一般来说员工跳槽都会经历几个阶段,抱怨,懈怠,抗拒。原因基本归为几点:

(1).薪酬问题薪酬是导致员工离职的重要影响因素薪酬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薪酬低。员工是经济人,刨除特殊情况,大多是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做事的原则。有些员工为了金钱上的获利而选择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据一项调查显示, 在所有跳槽者中, 有52.5%的人是由于原单位的工资低而跳槽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人首先是作为经济人而存在于社会的理论。②薪酬分配不公正。首先有些公司的员工全部工资由基本工资加补贴构成,没有绩效工资,固定的工资水平并不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多做少做一个样的,做与不做一个样的不良工作氛围。然后有些员工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本应享受区别于普通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水平,但由于某些原因未曾享受,因此这种行为定会让那些核心员工感受到心里不平衡,甚至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认可或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而选择发展可能性会更好的企业

(2)环境问题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影响到他的才能发挥,若没有一个好的工作坏境,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对公司的认可度。一个对公司没有认可的员工又如何能长久留下来,为公司尽心尽力呢?

(3)企业文化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作为一种硬性的管理方法,必定有其所不能做的到的地方,这时就需要企业文化进行配合。我们的一些企业却不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未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文化。员工之间很少沟通,

各行其是, 人际关系淡化, 缺乏和谐的氛围, 企业的好坏、他人的优良于己无关, 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核心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人们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 交往、尊重的需求不到满足。长此以往, 必然会造成员工的心情抑郁, 精神不振, 身心疲惫。如此, 那些能“另谋高就”的核心员工要换换环境的想法和做法就不足为奇了。好的企业文化能带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工作的凝集力,通过“思想辐射”的形式来感染与引导员工的。它没有强制性的作用效果存在,必须要员工从思想上主观的认同,从行为上自觉的遵守,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就有着其建树,比如“海底捞”、宝洁公司。

(4)管理机制管理机制, 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理。它决定着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及最终的管理效果。一些企业管理机制不明确,各部门分工没有明显界限,造成部门成员工作量大及做事效率太低,问题处理能力低下。还有人事部门的一些绩效考评制度工作并不能严谨的按照工作完成的优劣而是关系的近疏去判断,因此造成部分员工心理不平衡而选择跳槽,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5)管理者的问题①不注重员工情感。 人类是群体性动物,有着受别人感染的喜怒哀乐。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给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奖金,可有时候,一句关心,一声夸奖所带来的心里感觉将远远超过奖金带给自己的满足感。金钱总有用完的时候,感情才是记得最深的,也是最能激发自己的动力。②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管理面对的对象是人, 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了解, 掌握人的需要, 从而有目的地引导、指挥和协调人的行为, 千方百计地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感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沟通激励等都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有效的沟通和激励能让员工更加有激情的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③不能做到知人善用。 若一个喜欢发散性思维的员工偏偏要用格式化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又如何让他充分发挥才能,学以致用呢?他必定会选择跳槽来完成自己的追求。

(6)员工培训一些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培训对于提高员工业绩增强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性,但仍视为一种成本无法实现,而且企业管理者存在着这样的担忧,接受培训后的员工如果离职将会直接导致公司的损失。因此,企业习惯于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现成人才,忽视了对现有人员能力的开发,一些有进取心的员工纷纷跳槽选择对自己更好的发展方向。

针对以上原因,一些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两个角度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一.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

(1).把好招聘关。 在招聘员工时不仅要考虑到他的技术,性格与能力还要考虑到他对工作的稳定性,若仅仅是工作几个月就可能会离开,企业在他身上耗费大量的的时间与金钱就显得有点得不偿失。企业可以通过他的工作经历或进行相关的测试得出初步的评价,尽可能少聘用或不聘用频繁跳槽的人。

(2)公平、公正, 平等竞争原则。公平、公正, 平等的竞争原则是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在中国,企业工作人员间的裙带关系很重, 许多企业的招聘、提拔往往与人情有着联系, 尤其是在私人或者家族企业中, 人情和关系体现的越发明显, 企业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公司高层的亲属, 即便在选聘人员时提出公平竞争, 但被提拔上去的往往是上级的亲属, 其他员工只是充当配角的成分, 提拔更是与之无缘。这种情况的时常发生大大打击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导致企业内部人员跳槽率高居不下, 经常招聘新员工。因此说平等竞争, 对于员工尤其重要, 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给每一个员工一个竞争的机会。

(3).建立合理的人事薪酬体制。 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 特别是奖惩制度,福利、晋升、待遇制度。待遇问题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薪酬机制,还应注意同行业间的比较。当另一家同等规模企业同等岗位的待遇明显高于本公司的待遇时,企业则会面临人才外流。

(4)实施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平缓员工跳槽的有效策略。企业首先要是员工之家, 然后才是宾客之家。假日集团创始人威尔逊曾说过: 有了快乐的员工, 才有快乐的顾客如果你关照好了你的员工, 那么你的员工自然的会关照你的顾客。因此要想让员工死心塌地的在企业内工作, 管理者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 关照他们的长远以及眼前利益。

(5)做好离职谈话。离职谈话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离职面谈应尽量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通过谈话了解员工辞职的真实原因,亡羊补牢,防范人才流失;同时肯定员工对公司的贡献,表达公司对员工的挽留之情,给员工留下美好的“最后印象”,让员工尽量消除对公司的消极看法,维持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无论企业的管理做到多好,员工跳槽不可能完全避免。企业应从关心和重视员工入手,并以企业文化为中心,公平竞争、平等对待、激励机制为手段,形成企业独特的人才管理机制,尽可能避免人才流失,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在以往的企业选人与用人过程当中,人才的文化水平、知识技能是企业唯一所重视的,这是几乎是企业评定一个人才的唯一标准,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工作态度、激励方式、价值取向、个人成功标准等因素。这虽然能够保证人才具备较高的能力与素质,但是却无法保证人才在企业中,能够适应企业的思想价值观念,这就可能导致人才的能力素质难以得到发挥,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有利作用。所以,在企业的选人与用人标准中,应当融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保证人才的能力素质、思想价值观念均符合企业发展所需,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价值发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有利作用。在企业中,企业文化是每个员工的思想与精神支柱,甚至是企业经营、生产的精神支柱,它被企业所一致的认同与接受,能够从思想对企业员工产生一种约束与指导,这能够保证每个员工自觉、自愿的遵守某些行为规范。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是企业所有人达成共识的,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哪些思想与行为时有意义的、恰当的、基本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督促与监管,所有人都能够遵循企业文化中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这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难度,扫清人力资源管理障碍,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些程式化的工作内容。

三.小结

“员工跳槽”现象在现在社会尤为突出,对员工本身和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员工跳槽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再下决心,对于企业来说,有员工跳槽说明自身的企业制度有缺陷,要学会挖掘自己的不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剩余员工融入集体,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一些学者也已经提出一些建议,但仍有些问题有待解决。不同公司的情况并不太相同,一些中小型企业没办法拥有足够的资金去实施员工培训等活动,还有企业的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牵动着很多人的利益,很难有明显的效果甚至很难去实施。

参考文献:

[1]宋洋洋.浅谈解决企业员工跳槽的措施与对策[J]科技信息,182

[2]江洪明.员工跳槽, 你怎么办?[J]专题策划,44-47

[3]任慧丽.正确看待企业员工跳槽[J]科技与企业,139-140

[4]王晶,韩平.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 A 企业为例[J]商业经济,87-89

[5]李福学.企业核心员工跳槽原因探析[J]江苏商论,116-117

第五篇:对留守儿童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浅析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流动趋势越来越大,社会上产生了这样一种群体——留守儿童。他们从小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而被留在了家乡。这些儿童都正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由于与父母分离,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本文主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现象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其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措施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1]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所关注的热题。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出去在外面工作,这些儿童或者由老一辈进行照料,或者寄托在其他亲戚家里,甚至有些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如果家中有几个小孩,那么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最大的孩子的身上。儿童时期的生活调理,对于智力发育和身体成长都极为重要,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而监护者往往缺乏营养知识,缺乏对营养的正确态度,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2]

(二)教育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主体框架教育体系中进行的。 在学校靠教师,在家靠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主要漫步在两个驿站——学校与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诸多变化因素:比如思想的变化,心理、生理的变化,学习成绩的变化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加上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于是,“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的自觉养成习惯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行为表现上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三)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原因加上路途遥远,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回家,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 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而有的家长以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却忽略了情感的关怀。监护人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很难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成父母家人最大牵挂。留守儿童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稚嫩柔弱,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外界潜在危险不设防,对人身不法侵害难抗拒,正处于最需要保护的时期,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弱势群体”[3],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而监护人的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又缺乏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弱,经常成为不法分子侵犯的对象。

(五)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与父母的分离,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导致形成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造成这些 感情脆弱、悲观消极、缺乏应有自信;有的敏感、多疑、愤世嫉俗、暴躁易怒、形成较强逆反心理,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4],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很少有人会真正的去给予扶助和关怀。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只能依赖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并发展自己。于是,这些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道德上的缺陷,产生一些不良行,触犯了社会规范,容易走上歧路。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客观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儿童的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引发了公众的关注。鉴于问题本身的长期性、复杂性,我们需要动员、整合政府、学校、家长(监护人)、社会四方力量,为留守儿童编织起一道爱心管护网,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个家,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可能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与同伴交流弥补情感缺失的地方。因此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乡村中学建立寄宿制学校,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学校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有效帮助。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更多关爱。另外,在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寄宿制学校对孩子来说算是更好的选择了。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经常发挥着“代理家长”的作用,扮演着“第二父母”的角色。老师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引导他们妥善地解决。学校尤其是

寄宿制学校应该建成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阵地。

(二)关爱孩子家长绝不能缺位

打工者父母一般教育意识普遍不够,认为他们能做的就是多挣钱,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满足。而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关键期,这一时期能否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将产生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伯顿·L“际特在对幼儿早年教育和追踪研究中指出:“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5]收益。”所以,父母不但要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还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怀,时刻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另外,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父母的教育观念,强调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以及对孩子的重要性,引导在外打工的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必要的关怀,既避免因父母不在导致孩子情感上的依恋中断,又避免亲子短暂团聚父母给予的“过度补偿”导致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6]

(三)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关注

基于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社区中可以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建立“邻人互助”的体系,缩小每个家庭之间的隔膜,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一个纽带,这样子,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照护以及关怀。

(四)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四.结论

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已广泛出现在社会上,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及心理发展的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公报:全国中小学留守儿童2200余万人 .网易.2012-08-31[引用日期

2012-11-21].http://news.163.com/12/0831/00/8A6PBAQS0001124J_2.html 2.费文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 改革与开放,2010,02:91.

3.吴坚.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解决对策[J]. 理论学习,2012,04:14-16. 4.吴本佳,蒋从明主编.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5-140 5.美.伯顿.L·怀特.教育与社会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85 6.张宁娟.全社会共同关怀是留守儿童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J].中国特殊教育,2013,01:11-14.

上一篇:分析利弊型英语作文下一篇:反洗钱全年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