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动态影像学表现探讨

2022-09-10

临床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病情进展快,临床治疗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容易出现耐药性[1,2,3]。早期诊断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影像学检查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该文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 ,主要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动态影像学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从同期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有咯血、盗汗、低热与咳嗽症状,将合并高血压、脂溢性皮炎等疾病者排除。对照组中,10例女,2例男,年龄为32~75岁,平均为(55.66±4.23)岁。观察组中,8例女,22例男,年龄为31~75岁,平均为(54.09±4.09)岁;糖尿病病程为11个月~6年,平均为(4.09±1.72)年。

1.2 方 法

1.2.1临床诊断标准肺结核诊断根据卫生部WS288-2008中结核疾病有关标准,并与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结合确诊;糖尿病诊断根据1998年WHO糖尿病有关标准, 并与实验室检查结合确诊。

1.2.2临床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采取DR胸片检查 , 对胸部正侧位片进行拍摄,全面观察患者胸部状况,做好详细记录。

1.2.3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 、利福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控制,指导患者饮食,给予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等对降糖药物。

1.3 评 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影像学检查情况,包含病变特点、分布情况以及病灶大小;具体分析观察组动态影像学特点;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

1.4 统 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用(x±s)表示。

2 结果

2.1 两 组病灶特点对比

检查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均存在干酪样病变、支气管播散征、空洞与坏死、渗出性病变。观察组空洞与坏死、干酪样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渗出病变、支气管播散征发生率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灶特点对比见表1。

[n(%)]

2.2 两 组病灶大小与分布

观察组病灶大小为(5.67±0.54)cm,对照组为(3.21±0.27)cm两组有明显差异(t=18.222,P<0.05)。观察组病灶上叶前段分布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下叶背段与上叶尖后段分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灶分布部位见表2。

[n(%)]

2.3 两 组动态影像学变化与治疗状况

均行2个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病灶范围缩小,空洞缩小,其中病灶阴影增大1例,及时变换治疗方案后,病情明显改善;对照组中,第一个月治疗无明显改善2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

3 讨论

临床中,肺结核是较为常见疾病,病程长并且治疗难度大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其中部分糖尿病患者受到免疫力降低糖代谢紊乱以及机体含糖量高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造成组织代谢功能异常,特别是肝肾功能异常者,其肺结核发生率较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进展快,临床治疗较为复杂。所以,临床通过辅助检查做初步诊断,并且早期确诊与治疗,对于临床疗效无明显改善。临床检查肺结核通常采取X线胸片检查,能准确判断结核的基本特点、分布状况以及大小,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按照检查结果,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通常能准确诊断肺结核。此外,一些患者在行X线检查同时采取CT检查。该组中,患者均采取DR胸部正侧位摄片,其诊断结果较为精确。肺结核病灶主要出现在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以及上叶前段,其中非典型性病灶部位包含右肺中叶、左肺舌叶;肺结核病例的主要特点为干酪性、纤维性、空洞性、增殖性与渗出性。

陈植荣[4]研究发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影像学特点会发生一定变化,与单纯肺结核相比,干酪性、空洞性发生率明显升高;病灶分布显示,肺部上叶前段发生率增加。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空洞与坏死、干酪样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上叶前段分布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符合宋军荣研究内容,同时在影像学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肺部上叶前段病灶。曾祥丽[5]指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病灶直径增加明显,合并前病灶大约为3cm,合并后病灶大小为5~6 cm。该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病灶大小为 (5.67±0.54)cm, 对照组为(3.21±0.27)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符合曾祥丽报道内容。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过程中,严密观察病灶情况,定期采取影像学检查,并及时诊断,一旦治疗无效,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治疗时间要适当延长,给予抗肺结核与降血糖药物。该组要主要对比研究单纯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胸片检查特点,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影像学特点会有一定的变化,增大患者病灶直径,其分布特点与部位有明显表现,临床诊断应结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点,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升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动态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从同期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取DR胸片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空洞与坏死、干酪样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大小为(5.67±0.54)cm,对照组为(3.21±0.27)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上叶前段分布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检查应按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动态影像学表现

上一篇:跨文化背景下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分析下一篇:浅谈提高交通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