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要求

2023-04-06

第一篇: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要求

教学设计与反思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

(1)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师生共同成长。

(2)要对所选的教材内容(包括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说明教学中所用资源(硬件环境、教学平台、学习工具或软件等),阐述使用新技术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重点突出如何使技术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各个环节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3)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环境应用创新、学与教的策略和方法,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建议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教学流程图。

(5)要明确说明所使用的教学平台,如:红山区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赤峰市教育云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

2.教学反思

(1)突出教学活动的创新点及教与学效果。

(2)总结应用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新媒体在解决教学活动中关键问题的策略效果与思考、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3)提出对新技术教学适用性的建议

注: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的基本类别

1、移动终端类

在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2、交互式电子设备类

在具有交互式电子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等)的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3、云课堂计算机教室类

在采用了云计算或桌面虚拟化等技术的计算机教室(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环境下开展的各学科教学活动。

4、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类

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或混合现实(MR)技术开展的学科教学活动。

5、创客教育类

信息技术与其他加工制作技术结合,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设计、制作、展示和评价自己的创意产品(智能设备或互动装置)的教学活动。

6、STEAM教育类

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课程。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学科中是最具分量的,众多的同行削尖了脑袋,希望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然而现实是许多太想将自己的创作感悟加诸学生身上,却没有意识写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观察、思维、想象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人的风格、特色也就不尽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标准规律、标准套路可言。只要能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内容或事情,就是好习作。伟大的作家巴金曾说过:“写作的最高技巧为无技巧。”他特别强调自然抒写,无拘无束,不包含任何虚伪、矫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你的方法对你很实用,但把它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许就会弄巧成拙。写作要呼唤个性,要自由表达,作文才能够独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写作的自由和快乐还给学生。要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

趣与快感,前提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写作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的确高考作文是有规定时间的,甚至有时连文体也有限制。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应该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不是我们多做几次定时训练就能完成的。

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

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第三篇:《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反思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一节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辩证的否定观是本节课的重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整节课,我树立师生平等合作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乐学氛围。为了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生活化,我把哲学与艺术相联系,通过播放沙画表演视频《母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动中思考问题、理解知识。为了使知识更加清晰、明确,我设计了学生辩论会,让学生自由表达,在辩论中明确真理。同时,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真假实验室环节,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并用实验验证怀疑。此外,简单明了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课件,给学生以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课堂上,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你争我辩,爱读、想说、会演,个个兴趣盎然。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评价措施,用长效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

第四篇: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把握课标要求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新课程标准在强化双基的同时,还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以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交流、表达。为达到这一目的,研读新课程标准和初中化学教材,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思想

转变教学思想,重在转变“教学观”、“学生观”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正确的教育和教学思想。

(1)在转变教学观上,我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读、做(做实验)、练、议、讲(老师精讲)、诱相结合的灵活变通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引导、检查、督促、辅导、精讲和诱思上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能动学习,对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自主探究实验、互动交流和听老师的精讲,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这就需要从过去一味地讲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转变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到寓能力培养于知识学习中,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科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重要地位。

(2) 在转变学生观上,应始终坚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和提供的素材,自己能理解、能学会。而不能对学生的能力放心不下,对稍微难一点的内容就要采取讲授法,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讲授的心理倾向。当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与检测,并辅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2、正确认识课程编写与内容的把握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面对化学知识模块的重新划分,刚接触新课程的我,往往不能正视新的知识体系,总想增加一些教材拓展内容,造成了授课课时紧张,授课节奏加快。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从而不能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怎样准确把握并科学处理教材内容和深度广度呢?我认为新课程中的必修模块旨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与化学相关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选修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化学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所以在今后的必修[1][2]教学中,要克服对基础知识过分加深和拓展,同时注意教辅资料的选择。 (1)授课内容的把握

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的教学,主要是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训练学生实验基本功、了解物质分离的常见方法,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教学中,主要使学生认识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物质和化学反应要从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与微观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作用。尽量不加深不拓展不搞高难度的计算题,不要给刚上高中的学生造成化学难学的心理压力,避免使学生从一上高中就产生畏难情绪而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第二章 在“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的分类观,用分类的思想把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定义穿插其中。理解和运用“电解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学习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对这一章的概念、知识原理的教学,要注意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避免与高考挂钩和一步到位的教学思想。如:电解质只提常见的酸、碱、盐,不提强弱;离子反应只须知道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第三章 侧重金属以及它们的一些重要化合物,金属材料的应用。第四章依托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转化的真实背景,紧紧围绕从元素与材料的关系介绍硅及其化合物、氮的循环、硫的转化这些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相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依托海水及其资源利用的真实问题,扩展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识。这两章着力体现元素观,转化观和分类观在研究和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这一核心方法。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要注重整体联系,淡化细节,避免繁杂和僵化,要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宽阔视野和元素化学的发展趋势。学会用元素的观点看物质世界,然后建立起物质分类的认识框架。必修[2]第一章是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及其构成的初步知识以及必修[1]氮、硅、硫、氯、溴、碘、钠、镁、铝等元素及其物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内容主要为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从微观结构上看物质的多样性,这些理论知识对高一学生有较大的难度,教学中切记不可一步到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渐渐深入。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只要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正负极判断、电极方程式书写,不可太深入。反应速率的概念应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得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教材,培养自学能力。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应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了解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教学中先由“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迷”入手,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然后以实验设置探究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接着通过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中某种反应物的消耗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并明确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最后通过数据和设置一些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而对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与交流等形式达到教学目标。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不能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作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只要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有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初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有机物间的知识结构,通过展示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对高一新生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得太深,太透彻,重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后续选修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2).教辅材料的选择

教辅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辅助教师借助教材进行教学的,其中运用较多的是课后习题册。然而,现在很多教辅习题却只是旧教材的辅助书换了个封面就上市出售,学校选用的教辅书籍主要是《优化》,资料中的内容有很多是历年的高考试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不少困惑。学生就在旧的知识体系里摸爬打滚。刚从应试教学模式走出来的我看到较多的学生在钻研资料中的高考题,就不自觉地用一定的时间来讲授,由于讲授的内容缺乏前后知识联系,授课时间短,讲不清讲不透彻,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领悟,结果学生学习很吃力,考试成绩很差,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因此,今后在选用教辅材料时应认真地对照新课标和本校所选用的教材进行选择,最好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自行编制。征集多种资料对习题进行细致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分层次布置给学生。我们可以把习题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新课结束后必做题,即体现本节课教学知识点的,学完新课后可以独立完成的,强调的是基础性。其次是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划定的选做题,这些题应具有灵活性和迁移性,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或讨论能解出答案的,题量不可太多,目的是开拓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第三层次的,就是有综合性的个别习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的,把它放在一章结束后做。

第五篇: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是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学常规主要有:教学计划制定、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教学研究等。

一、教师备课

1、备课要求: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课时备写中做到:

①、备目标: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合理。

②、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

③、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特点以及个性差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④、备方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依照模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激发兴趣、思路清、氛围浓、方法新。

⑤、备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从方法步骤入手,对情景、演示实验、教具使用、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要周密思考,详写训练设计、媒体使用、教学手段、途径方法、突显层次、梯度、密度、难度、重在创新。

⑥、备作业: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作业,紧扣当堂的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多少适当。

⑦、备教学反思:反思的重要特征就是对白我理念和行为的反省和检视、教而后困、知团而后返、后返及自强,反思是教师走向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对白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得失进行总结。

2、备写要求:

①、校长、教导主任代课,教案备写可写简案,但必须教学计划制定的内容全,教案备写的七个环节必须有。

②、代课教师代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的教师教案必须写详案。

③、兼代其他课的教师依照校长代课的要求可写简案。

④、代其他课的教师必须至少有一科写详案。

⑤、其它情况的代课教师,学校依照上述四点要求特规定一些要求,总之,

每个代课教师必须至少有一门课备写详案。

二、上课

上课要做到目标明确、脉络清晰、方法得当、行为规范、教案随手带,严禁坐在讲台报告式的授课。

三、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

布置、批改和讲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理解、掌握、巩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1、作业要有目的,习题要精选,少布置重复机械性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教材上的思考题,练习题必做,有适当的自选补充作业。

2、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充分休现指导性、启发性。

3、学校每月检查一次教案、作业、每学期至少四次,学区每学期至少两次, 做到有检查、有总结、有分析、有奖惩。

4、作业首页要按要求填写次数、批阅等次、错处简记、批阅时间。

四、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公开课。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一学期要在校级以上开设一节示范课;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汇报课;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

2、听课。听课要做好听课记录,要及时与听课老师交换意见。

3、讲座。每位教师至少一学年开设1次学科教学讲座、学科知识讲座或竞赛辅导讲座。领导讲座每月至少一次。

4、教学总结。学期结束时,教师写出书面教学总结,其中包括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绩效、本学期教学得与失。

5、专题研究。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要有研究专题,研究专题要以教学为中心,要切合教学实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力戒空而虚的研究。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有沦文发表或县级以上获奖,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要有书面的教学专题总结。

上一篇: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纪检监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