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员基本要求

2022-08-10

第一篇:工程测量员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考试常用基本概念

1. 工程测量的任务:测定测设和变形观测。 2. 水准面:水在静止时的表面。

3.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4.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假定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5.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上以指北方向为X,指东方向为Y而建立起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为高斯~和独立~ 6. 方位角:从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

7. 象限角:从标准方向南、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水平锐角,称为该直线的 ~ 8.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9.

高程:地面点沿铅锤方向到某一水准面的高度。高差:地面两点高程(同一基准面)之差。与高程的起算面无关等于终点-起点 10.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检核 11. 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高程角度距离测量

12. 地面点位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13.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普通、摄影、工程

14.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5. 直线定向:测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左边纵轴方向 16. 直线定线:距离测量时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 17.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18.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环检校,水准管检校 19.

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20.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21.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下站后视读数 22. 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竖轴铅锤,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视线水平 23. 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零点与内壁圆弧的切线

24. 视准轴:测量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划板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25.经纬仪测角: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目的:使仪器的竖轴铅锤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26.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27.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28.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个点连接的闭合曲线

29.小区域控制测量中,导线布设形式有三种;

1、闭合导线,用于面积比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作为首级控制

2、附和导线,用于带状地区做首级控制,广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中

3、支导线,仅适用于图根控制补点使用。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边、测角和联测 30.控制测量是指在整个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设想用直线连接相邻的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成为控制网),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外业测量,并根据外业资料用准确的计算方法,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分为平面~和高程~

31.碎步点的选取:它指的是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对于地物,其特征点应为地物的轮廓线和边界线的转折或交叉点。对于地貌,其特征点应为地形线上的坡度或方向变化点,另外,为了保证测图质量,即使在地面坡度无明显变化时,也应测绘一定数量的碎步点。

32.GPS的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由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原理:依据距离交会定位原理确定点位。利用三个以上的地面控制点可交会确定出空中的卫星位置反之~也可以交会出地面位置点的位置

33.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根据极坐标法原理确定碎步点在图上的位置,步骤:仪器安置定向立尺观测记录计算展绘碎步点

34.碎步测量:依据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使用仪器和一定方法来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的工作

第二篇:工程测量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要求和目的:

1.掌握进行四等和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 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3. 掌握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工程土(石)方量的计算方法,并熟悉进行路线坡度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4.掌握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变形观测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5. 掌握如何设计变形观测水准路线方案;

6. 掌握变形观测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成果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格式;

7. 熟悉在建筑场地上测设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到实地的方法和过程;

8. 练习点位、直线等的测设方法。

20xx年12月19日到20xx年1月6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实习准备及仪器检校,线路测量和沉降监测技术设计,中线测量,断面测量土方量计算,沉降变形观测和数据处理,建筑物放样。我们一班第六小组有五名成员,测量任务区为屏风校区以及七星公园后山的路。 测量分三个实验进行,实验一:线路工程测量,实验二: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实验三:建筑物的测设。

实习的第一天朱老师就召开这次实习的动员大会并说明了这次实习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然后带领我们拿实习器材并对仪器进行检验校正。第二天我们组首先进行实验一的测量实习,先对路线及周围环境进行地形测图,为线路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的确,这个实验教会我们怎样才能设计出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必须首先要进行路线勘测,绘制带状地形图,才能进行线路设计,进行中线测量,进行纵、横断面测量,还有土方量的计算。

对实验一总的来讲首先是天气问题,由于是冬季,使得测量进展得缓慢,进行地形测图还好,到了设计好中线测量到实地进行工作时,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搞道路勘察的,开始都是摸索阶段,进度就更慢了,加之路上又多车辆来往,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由于我们对路况没有清晰了解,使得进行中线放样时有些点系丛林中,被迫再进行修改,没有木桩只能用油漆标记好了,放样中线有时在路中间,刚好又有车辆经过,所以就要求跑镜着跟观测值配合好,谋求更效率地进行中线测量。我们是一边进行中线测量同时进行横断面测量,这也要求观测值对当中的仪器操作流程熟练。对横断面的宽度由于环境原因,只能大概估计范围,也是要求跑镜者能有较好目测准度,能用桩埋点的尽量用,实在不行只能用油漆标记了。整过外业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只是为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内业处理。进行内业时,由于书本上有案例,只是路线较长,算的量大了点。建议打桩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些木桩,这样就不用到处找了,提高工作进度。

实验二的沉降观测,由于我们组的成员之前跟老师们在外面都做过这方面的实践,所以说过程进行还是较快的,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由于之前的组在做沉降时摆站的地方都用油漆标记好了,所以就不用拉皮尺使前后距离不超限了。只是天气问题要求立尺员能有较高的吃苦耐劳精神,力保数据的精确度,每圈的闭合差都没超限。内业处理也是进行得顺利,平差报告也按照老师要求去做。建议能够有多一把尺子,效率应该会更提高了。

实验三的建筑物放样,由于那天是在一月五号进行的,那天刚好下雨,增加了过程的难度,但我们本着团队的精神,加之工作量不是很多,之前也对地形进行的勘察,不用半天也顺利结束了。由于这个放样的精度要求较高,很要求立镜者的平衡性。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电子水准仪、全站仪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第三篇: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要求

每人写一篇1:500地形测图与施工放样全过程的实施方法和体会(2000字左右),提纲如下:

1.控制测量阶段:控制网形式确定以后,选点注意事项;测角、量边、定方位如何进行;高程测量用哪几种方法;各种测量如何检查误差及用何种方法削弱误差的影响。内业计算中怎样计算坐标,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处理方法,方位角是如何推算的。

2.碎部测量阶段:碎部点的选择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施测步骤,立尺、观测、记录、计算、绘图各项工作如何[配合协调,怎样绘制地形图尤其是等高线,地形图该如何验收检查。

3.施工放样阶段:简述将设计图纸上的设计点位测设到地面上的方法步骤。

第四篇: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报告格式要求

顶岗实习报告格式要求:

1、内容:请仔细阅读《职业岗位技能综合实习指导手册》;

2、格式要求:题目用加粗2号国标楷体字居中,其它汉字用4号国标仿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两端对齐,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间距设为零,单倍行距。

3、使用括号的顺序为1)、(1)、①

例文:

目录

1.概述 .................... 1

1.1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 1

1.2实习岗位 .................... 1

1.3实习任务以及完成情况 ................. 1

2.定岗实习的主要内容 .................... 1

例如:2.1 测区概况 ................. 1

2.2测量前准备 ................... 1

2.3野外数据采集 ...................... 1

2.4内业处理 ....................... 1

3.总结 .................... 1

4.致谢 .................... 2

5.参考文献 .......................... 2

职业岗位综合技能实习

1.概述

1.1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例如:XXX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现控股股东为XXX成大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改组1991年3月成立的XX省针棉毛织品进出口公司的基础上,于1993年8月创立的。

1.2实习岗位

(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实习定岗内容填写)

1.3实习任务以及完成情况

(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实习定岗内容填写)

2.定岗实习的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实习定岗内容填写)

例如:2.1 测区概况

2.2测量前准备

2.3野外数据采集

2.4内业处理

3.总结

(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实习定岗内容填写)

1)技术总结

2)学习心得总结

4.致谢

(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实习定岗内容填写)

5.参考文献

(具体内容根据自己实习定岗内容填写)

例如:

[1]王侬等. 地籍测量[M],测绘出版社,1996.10

[2]高恒昌等.数字化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J],测绘通报,2001.4

括号的使用例子

2.1导线测量选点与布设

1)导线测量选点

(1)导线测量精度要求

(2)选点要求

①测站四周视野开阔②远远远远离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射源

2)导线测量的布设

第五篇: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系。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物理化学知识。食品工程原理以食品加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对象,研究食品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动量、能量、质量的传递与守恒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食品加工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与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食品工程生产实际相结合,着重培养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工业生产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0. 绪论

(基本内容)

1)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 三种传递过程及其物理量的守恒 2)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学习要求 3)物理量的量纲与单位换算 (可选内容)

食品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 1. 流体流动

(基本内容)

1)流体静力学: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式, 机械能守恒----伯努利方程式,动量守恒及其与机械能守恒之间的关系;

3)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雷诺实验与流体流动类型,直圆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流动边界层;

4)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5)简单管路的计算

6)流量测量: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可选内容)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阻力; 复杂管路(并联/分支)的计算; 2. 流体输送

(基本内容)

1)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其他类型泵(容积泵、浓浆泵、磁力驱动泵); 2)气体输送机械:离心式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真空泵及真空管路; 3)流体输送设备的种类特点及选型 (可选内容)

流体输送设备的能耗及节能措施; 3.搅拌与混合

(基本内容)

1)液体混合的基本理论:混合物的混合程度,过程对混合程度的要求,混合机理; 2)液体搅拌:搅拌器的分类及选型,搅拌器的功率; 3)气液混合及粉体混合:气液混合,粉体混合; (可选内容)

均质:均质机理,均质效应与影响因素,均质操作方式; 4.非均相物系分离

(基本内容)

1)颗粒与颗粒床层的特性:单个颗粒的特性,颗粒床层的特性; 2)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压降:物理模型,流体压降的数学模型; 3)过滤: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过滤计算,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4)颗粒的沉降:重力沉降,离心沉降;

(可选内容)

固体流态化:流态化的概念与特征,流化床的工作质量,气力输送简介; 5. 传热

(基本内容)

1)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过程的应用,传热的基本方式;

2)热传导:傅里叶定律和热导率,平壁的稳态导热,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影响传热膜系数的因素,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无相变流体的传热膜系数,液体沸腾与蒸汽冷凝;

4)传热过程计算:传热速率方程,传热平均温差,总传热系数,壁温计算; 5)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和选型,传热过程的强化;

(可选内容) 热辐射;

非稳态传热; 6. 蒸发与结晶

(基本内容)

1)蒸发的基本概念:蒸发过程的基本概念,食品物料蒸发的特点,温差损失; 2)单效蒸发:单效蒸发的计算,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3)多效蒸发: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的比较,提高生蒸汽经济性的其他措施;

4)蒸发设备:蒸发器,其他辅助设备;

5)结晶:结晶原理,结晶方法与设备,结晶操作的基本计算;

(可选内容) 多效蒸发的计算; 7.吸收

(基本内容)

1)气液平衡关系: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

2)传质基础:分子扩散,对流传质,传质设备简介;

3)传质系数与速率方程:相际传质理论,吸收速率方程式;

4)吸收塔的计算: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用量,填料层高度计算; (可选内容)

其他吸收过程简介:高浓度气体吸收,非等温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解吸; 8.蒸馏

(基本内容)

1)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理想物系的汽液相平衡,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非理想物系的汽液相平衡;

2)蒸馏与精馏原理: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精馏原理与流程;

3)双组分连续精馏过程的数学描述:全塔物料衡算,理论板与恒摩尔流假定,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理论塔板数的计算,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实际板数与板效率,理论塔板数的简捷求解;

(可选内容)

反应精馏与分子蒸馏:反应精馏,分子蒸馏; 9.萃取与浸提

(基本内容)

1)液-液萃取的传质基础:三角形相图,杠杆规则,萃取剂的选择;

2)萃取流程及其计算:单级萃取,多级错流接触萃取,多级逆流接触萃取

3)液-液萃取设备:液-液传质设备类型与构造,液-液传质设备中流体流动与传质特性,萃取设备的选型;

4)浸提:浸提的传质机理,浸提操作计算,浸提设备; (可选内容)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简介: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程中应用;

10.食品低温技术

(基本内容)

1)物料冷冻的技术原理:制冷基本概念,制冷循环及其计算,食品的冻结过程,食品冷冻与冷藏;

速冻流程和装置;

2)冷冻浓缩:冷冻浓缩的相平衡,冰晶-浓缩液的分离,冷冻浓缩装置;

(可选内容)

3)流化床速冻:食品物料的流态化速冻原理,流态化速冻过程中的传热,流态化 11.干燥 (基本内容) 1)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初步应用; 2)干燥过程的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空气通过干燥器的焓变;

3)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物料中的水分,干燥速率曲线,干燥过程的传质机理,干燥时间的计算;

4)干燥设备:对流式干燥器,非对流式干燥器,干燥器的选择和设计

(可选内容) 喷雾干燥:液滴的雾化,干燥室内液滴的传热与传质,喷雾干燥器的基本设计计算; 12.膜分离

(基本内容)

1)概述:分离膜及膜组件,膜分离过程主要类型,膜分离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2)微滤与超滤,过程特征和膜,过程的数学模型,微滤与超滤操作流程; 3)反渗透:反渗透原理,反渗透过程的数学模型,反渗透设备; (可选内容)

电渗析:电渗析原理及装置,电渗析过程的传递理论,电渗析操作计算;

(二)实践教学部分

1.熟悉食品加工各类典型单元操作设备(如离心泵、换热器、过滤装置、蒸发器、萃取设备、干燥设备、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并掌握其操作要领;能针对这些设备开展有关的性能测试实验。

2.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实验和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择检测仪器仪表和实验装置,开展相关的性能测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能够准确读取并记录实验数据,如实撰写实验报告,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并能提出改进措施。

4.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5.提供一种食品加工单元操作(如传热、干燥、蒸发、萃取等)的设计条件,可自行完成方案分析、理论计算以及设备的初步设计。

三、说明

1.“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高等学校本科有关专业学生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达到合格标准的最低要求,是学校组织本课程教学(制定教学大纲、计划,编写教材等)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2.“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教学部分中的基本内容为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

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只是提出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可选内容,对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学校可以自主安排。亦可补充认为必要的亦或新的内容,或者按教学内容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以利于进行各种教学改革的尝试,形成各校的特色。

4.课程学时建议 理论教学72~80学时。

实践教学32~48学时(其中实验12~16学时)。

5.在课堂讲授、实验课、习题课与课外练习等教学环节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工程观点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或习题。

上一篇:给部长委员的一封信下一篇:馆藏档案数字化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