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数字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诗词中的数字范文

《生活中的数字》说课稿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大班数学领域《生活中的数字》。"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大班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

2、尝试运用数字纸条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3、幼儿能对数字产生兴趣,能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动法,并设计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说学法:

本次活动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中的关系。本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活动重点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它们的不用用途,并知道人类与数字的密切关系。

活动过程:

1、数字找朋友--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找数字--幼儿在食物上找数字,并激励幼儿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生活中的数字--通过讲述、猜想来激励幼儿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拓展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4、幸运号码--通过游戏发现数字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从而更真切的体会数字的神奇,随便的调换数字的位置就可以排成不同的数字组合。

5、设计电话号码--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为自己编电话号码。让没个幼儿参与其中,从而体验成功感,使他们对数字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励幼儿在生活中主动观察事物和运用数字,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预测效果:

根据《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活动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气氛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保证数学活动效果,本教学活动是环环相扣的,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使新知识得到巩固和利用。

第二篇:2018年春晚《我爱诗词》中的诗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严经》(一直以为是偈语,没想到是经文)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清·陈沆《一字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圆。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唱天下白,出自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该句是毛主席根据李贺的《致酒行》化用而来。)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好像在纪晓岚里听过)

风来草木自成声。——宋·喻良能《登清音堂》(太冷门了吧,真的第一次听到)

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曾经沧海难为水。——唐·元稹《离思五首》

水光潋滟晴芳好。——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本事同根生。——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唐·白居易《感白莲花》

回眸一笑百媚生。——唐·白居易《长恨歌》

第三篇:除法竖式中的数字谜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加强学生对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关系掌握,对除法竖式各个部分名称的掌握,以及计算的熟练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已知数字和数量关系,采用列举、尝试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找到正确的答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学会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难点:

对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关系掌握,对除法竖式各个部分名称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出示一道除法竖式题,让学生回忆除法竖式的各个部分名称及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2. 导入课题:除法竖式中的数字谜。

二、 探究新知

1. 出示典型例题1: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解析:根据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我们知道,276是6与除数□□的乘积,这样除数=276÷6=46,在除数已知的情况下,可以填写余下方格中的数。 2. 练习: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3. 出示典型例题2:下面算式中的商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除数5□与商个位上的数相乘,结果是432,那么除数可能是51,52,53,54,56,57,58,59,经尝试,只有当除数是54,商的个位上的数字是8时,才成立。知道了除数是54,再确定商十位上的数字,当十位上是3时,符合题意。所以商是38。

4. 练习: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5. 下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是多少?

第四篇:诗词漫谈:【古诗词中的山水田园】

一、什么叫山水田:

诗?顾名思义,就是写山水田园的诗,这大家都懂的。这也是广大诗词爱好者最喜欢的创作题材。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二、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1、萌芽阶段:

《诗经》和《楚辞》作为秦汉前汉族诗歌的两座高峰,虽有大量自然景象描写,如“关睢”、“桃花”(《诗经》)“薄荷”“挚鸟”(楚辞)等,它们或者是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是作为比德之物,本身并不具审美的价值。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写景佳句,也只是作为人事活动的一种背景而出现,起得是艺术媒介的作用,自身还不是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在《诗经》、《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特别是铺采摛文的辞赋“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只是在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二年,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

魏晋之前,汉族诗歌的内容都是与人本身有关的生存、欲望、政治、战争等等,自然风光还是未被人识的一块天然璞玉。

2、出现的时代:

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则始于魏晋六朝,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

A.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

魏晋六朝,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产生了“膏火白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焉足赖”这样的认识。他们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在嵇康、张华、左思、郭璞等人的诗篇中,便出现了“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左思《拈隐诗》)。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宋齐梁陈(420-589),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今人又称为南朝。上接魏晋,下启隋唐。文化繁荣,武力昌盛,北与拓跋魏、宇文周、高齐鲜卑三朝对峙达百余年,为华夏文明保留了火种。)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3、盛世时期: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诗形成以后,虽然它在不断寻求外部空间的开拓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从而在各个不同时代,而有了新的风貌和姿态,但是,道释玄禅的人生情趣和艺术精神,却始终贯穿于山水诗的发展中。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过去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3三、怎么写好山水田园诗词:

要想写好山水田园诗词?首先要了解它,还有它的写作手法和立意。如上如说,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ú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隐逸之风在唐代也很盛行,唐代士人把隐居待仕当作与应举求官并行的政治道路,而隐士的生活正是与山水田园分不开的。加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使得一些文人身在官场而心存江湖,向往到山水田园中荡涤污浊,平息纷争,求得安宁。这些构成了山水田园诗流行的基础。写好山水田园诗,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核心,想要写好诗,意境的把握很重要,它是诗的形象的深层理解和感悟。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掌握好一首诗歌的意境,首先要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下面就一些诗作进行解析: 比如:《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这两句写景,是作者信手拈来,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寓情于景,而不是直接抒情。

寂寞的诗人“独出门前望野田”,似乎想凭此排解烦闷,“月明养麦花如雪”,写景转为轻快明丽,诗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全诗前后的写景,色调气氛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调的变化,反映出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转换灵活自如,不着痕迹,朴实无华,浑然天成。再比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瑗。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是,作者诗中所写的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在画人的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告别了充满生机的春天,喧闹的夏天也渐渐离我们远去,秋天挟着寒风降临,树木披上了苍翠的外衣,往日欢快的溪流,也只剩下潺潺的流水见证着岁月的流逝。春去冬来,这是洹古不变的定律,无情的时间冷眼旁观着人世的兴衰。告别了充满生机的春天,喧闹的夏天也渐渐离我们远去,秋天挟着寒风降临,树木披上了苍翠的外衣,往日欢快的溪流,也只剩下潺潺的流水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春去冬来,这是洹古不变的定律,无情的时间冷眼旁观着人世的兴衰。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

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作者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用“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作者用“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微风送来了几声蝉鸣,难道它们也不甘心随风而逝,挣扎着把最后的讯息留在它们眷念的家园?柴门外,我仔细凝听着,品味着风中的孤寂与无奈。暮蝉至少有我这个知音,而我的知音又在何方?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无人的渡头是那么的冷清,只有夕阳与它相伴,而我又有何人相伴?。村落里,一缕寥寥炊烟被广袤的天穹所吞噬,它是如此的渺小,如同我的渺小一般。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这句作者写的是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可以看出作者在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当然,“墟里上孤烟”,这句有点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点化而来。

但陶用的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维写作手法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那么,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咱们请看颔联: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

柴门:是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这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有几分相似。

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他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五柳居士自称。”实际上,这位先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寓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相比,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同,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

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我所敬仰的裴迪与战国时期的接舆一样拥有豪放的气质,真想与他同醉,解我胸中郁闷。何时我才能放下心中所念,像陶渊明一样拥有洒脱出尘的胸怀?

末联作者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

才华横溢的王维虽然笃信佛教,向往隐逸生活,但他还是无法脱离中国古代文人的入世思想,在入世与超世中间徘徊的他,只能把梦想寄托在诗词之间。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无可厚非。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以上解析是解读诗歌写作情景交融的意境一种手法;咱们再说说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手法;学会解读;才能掌握方法;写出好的作品。

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寄托】,所以要善于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这种诗的写作手法有很多,要留意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常见描写手法有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明衬暗、渲染、白描。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 比如自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动静结合:是指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比如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中的

三、四两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以动衬静:是指用动态的景物、喧闹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以明衬暗是指用光亮来反衬环境的幽深。 比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句以“响”衬“寂”,空谷传音,愈见空山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三、四句以“明”衬“暗”,余晖射入深林的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什么是渲染手法呢?

它是指对景物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正面描绘,以突出形象。

比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从形态、声音的角度对江畔春景进行了非常细微的刻画,辅之以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浓丽,声音喧闹,渲染出春意闹的情趣。白描的写作手法:是运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比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作者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寥寥几笔,但形象呼之欲出,诗中有画,画外见情。说明下:

这里慢谈只是给大家举例说明古诗的不同写作手法,其实诗理是相通的,山水田园、人文政论、慷慨激越都一样,方法相同,结构相类,这点大家都应知道的。这里只是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它的手法,也没有做细致的考究,所以,你不要管我们这里讲说的是五古还是五绝,就是了解下,也是学习其写作方法而已。咱们就是为解读一下古人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兴趣。再来看的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一样。春山之中,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μ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竞使山鸟惊觉起来,在山涧中发出喳喳的叫声。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中作者写的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山水田园诗的事艺术特色:

A.盛唐山水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盛唐山水诗两类风格:一是清新,以王、孟为代表;二是雄奇,以李、杜为代表。孟浩然:质朴简淡。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王维:丰韵生动。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李白:雄奇豪放。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艺术手法是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代表作品:《蜀道难》、《望天门山》B.盛唐田园诗:风格自然清新,多用白描手法写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愉快,情趣盎然,神韵天成。

孟浩然田园诗特色:清新淡远,简朴纯净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田园诗特色:淡雅优美、意境清远,代表作《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从思想内容上看山水田园诗有如下一些共性和内涵: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樵、渔、牧民们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山水诗并不只写山光水色,名曰“山水”仅举其大端而已。

有的关于民生,有的是随性而作;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诗中有了山水描写就是山水诗了,至少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诗。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有所寄托的内容也要注意区别才行。我们不妨从下列这些大诗人的作品中看看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以及用笔风格和形式:

1、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4、王维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另外还有好多,大家可能都有读过的。

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有:《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如王建的《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如张籍的《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如聂夷中的《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如韦应物的《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如杜荀鹤的《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王维的还有《春中田园》: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杜甫的《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温庭筠的《烧歌》: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其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今天同大家一起重温了下山水田园诗,这也是从过往所学中抽取了一些具有代表的诗人作品,中国历代写作这类诗歌的浩如烟海,这里才是九牛一毫罢了,大家不妨多看看历代诗歌集序之类,学得手法,以逸情趣。现在时兴旅游,大好河山,点点滴滴都可以集入我们的作品中来,希望大家都有好的作品,我们在期待!风雅颂课件/铃歌编辑

第五篇:陆游诗词中的爱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文坛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大部分诗词雄浑豪放,宏丽遒劲。但是他个人也有儿女之情的一面,诗词往往缠绵悱恻、哀婉动人。陆游在很多诗词中深刻记载了与结发妻子唐琬的爱情悲剧。陆游于二十岁时与母舅唐诚之女唐琬结为琴瑟之好,婚后伉俪情深,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终至迫使他们在婚后三年左右离异。后来唐琬改嫁同郡赵士程,陆游也续娶王氏。

后来陆游回到家乡绍兴闲居,一天陆游独自一人到沈园去消愁散闷,在园中与前妻蓦然相遇。唐琬遣仆送去黄封酒、果馔以致意。陆游面对此情此景,怅然久之,挥笔在园壁上题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钗头凤》,是一篇令人悲愤神伤的佳作,诗人在这首词里抒发了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后来唐琬见到了这首词,牵动了自己的心扉,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之后,唐琬竟因愁怨而香消玉殒。从此以后,沈园也就成了陆游爱情生活的伤心地、留恋地、触景生情地。伤心,因为这里过去美好的的一切如今已不复存在,留恋是因为曾经的美好历历在目,触景生情更是让诗人不能自已。 陆游平生爱情诗并不多,但其情思细腻,饱含深情,从中可窥大诗人陆游真实内心,百转千回,让人不禁怦然心动。诗人除了驰骋沙场,其真性情的另一面,更加耐人寻味。 陆游爱情诗,体现伟大爱国诗人丰富精神世界。诗人的爱情是那样刻骨铭心,让人低徊不已。 他晚年时又一次到沈园,写下了两首悲伤的怀人诗: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

第一首回忆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笔墨之间。第二首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第一首的首联写空冷之景,颔联写空寞之感,颈联写空虚之情,尾联写空无之念。这时陆游已经两鬓斑白,想起伤心的往事,却因生死殊途,无法诉说。沈园诗壁犹在,而人已久逝,令人伤情。他至死也无法忘记妻子,心灵上的创伤始终无法平复。

为什么爱会如此深沉,以致在唐琬去世多年以后,诗人还会悲戚地吟出如此惹人断肠的诗句。诗的开头斜阳和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情调中,诗人

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连池台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池台。“伤心桥”则是诗人意念的幻化,桥本是不会有感情的,但在悲伤失落的诗人眼中,桥是伤心的桥。在生死两相隔的现实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亦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牵引他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这时的沈园,池台非旧,老柳凋残,那曾映照唐琬身影的桥下水波虽然依旧碧绿,唐琬却已“梦断香消四十年”了。古稀之年的老诗人面对夕阳,听着悲凉的画角声,想到自己也将化为尘土,不禁泫然泪下。柳老不吹绵,柳树已老,不再飞絮,饱含着诗人爱与恨以及悔的复杂感情。

时间没有冲淡陆游对唐婉的思恋,颠簸流离中也没有忘记唐婉,间消磨 了人间万事,却总也消磨不掉诗人的情思 。诗人八十四岁的时候,生命中最后一次来到沈园,写下《春游》诗,他对对唐婉的深情,至死难忘:“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沈园和当年一样鲜花绽放,如同美丽的彩锦,可是曾经深爱的美人已经早已离去,岁月匆匆流过,爱情那么短暂,连梦中也不能拥有。一段悲悲喜喜的爱情生活,一直萦绕诗人心头,直至自己也归于尘土,让人不得不佩服这种爱情的伟大与坚韧。

造成陆游爱情悲剧的原因首先是封建社会父母之命的不可违背。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儿女的婚姻大事均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陆游的爱情悲剧是由所谓的“父母之命” 直接造成的。陆游是在陆母的威逼下与唐婉离异的,期间的无奈与痛苦不言而喻。而唐婉也是遵从父命再嫁赵士诚。父母之命大于一切,若不从,便不孝。陆游在爱妻与父母之间最后选择了否者,这个选择让他在孝义面前放弃了爱情,也由此抱憾终身。再者因为封建社会追名逐利的间接摧残。陆、唐两人成婚后,陆游便暂时忘却了追求功名利禄的理想,而陆母唐氏则一心盼望儿子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宗耀祖。因此她责令唐琬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要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陆母大为不满,担心唐琬会让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于是威逼陆游将其休离。在封建社会里有“士农工商”的等级排列,进入仕途和追逐功名以光耀门楣成了古代家族的梦想,所以陆家当然也不例外。陆母之所以会逼迫陆游与唐琬离异,很大程度上在于害怕唐琬会影响到陆游的科举仕途。

上一篇:诵读校本教案范文下一篇:四大通关法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