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新形式下废旧手机回收模式研究

2022-09-11

一、前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手机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 使得废旧手机的产生量急剧增加。截至2017年底, 我国待回收废旧手机总量已超过10亿台, 但每年仅有2%的手机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回收[1], 大部分则通过小作坊处理, 或者直接掩埋、丢弃等, 这些都会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和资源极大的浪费[2]。但若对其回收利用, 废旧手机中含有的贵金属、稀有金属等价值资源就能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3]。因此, 如何高效、规范的回收废旧手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废旧手机回收是以小商贩回收为主, 由于回收后的废旧手机大多通过非法拆解,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4]。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在传统回收模式的基础上涌现出了“互联网+”新型回收模式, 实现了手机回收领域的“顺势创新”和“逆袭创新”[5]。国内外学者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如Bhat等[6]对当前废旧手机回收现状进行分析, 明确指出政府需加大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周永生等[7]通过对“互联网+”回收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该模式相较传统回收模式更具创新, 正成为回收趋势。

鉴于此, 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回收模式现状的基础上, 对“互联网+回收”模式也进行了分析对比, 说明了“互联网+回收”模式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达到提高废旧手机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二、废旧手机回收的价值

(一) 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会产生一亿部废旧手机, 并且数量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 手机总质量的40%为金、银、钯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贵重金属[8], 与每年报废的手机数量相结合, 这将是一笔庞大的资源。将手机回收依托于电子商务, 利用电子商务宽泛的渠道和信息交流平台, 获取废旧手机的可用零部件, 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 可以应用于其他二手手机或进行二次销售, 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增加经济收入。

(二) 社会价值

手机回收利用的社会价值一方面体现在通过正规的回收废旧手机, 可以减少随意丢弃或非法处理废旧手机所产生的环境危害, 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手机回收模式的研究可以增加社会就业量, 带动附加产业的发展[9], 如:二手手机的电商销售行业、电子废弃物处理行业,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 环境价值

一方面, 废旧手机是新的危险废物污染源, 如果任由其丢弃、掩埋、焚烧等不恰当的处理, 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还极有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的污染等问题[10]。另一方面, 从废旧手机中可以提取多种我们所需要的贵重金属, 结合我国巨大的废旧手机数量和每部手机中贵重金属的含量, 不难推测, 从废旧手机中回收贵重金属能够减少对矿石能源的开采, 从而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三、废旧手机回收模式

(一) 传统回收模式

1.有偿回收。小商贩通过挨家挨户询问或者摆地摊的方式进行有偿回收。如以废旧手机换购生活用品或由商贩估价等方式进行直接回收。该过程由于回收个体、过程的差异化, 使得手机的回收市场变得十分混乱。很多小商贩将回收到的废旧手机转卖到非正规处理中心或是将对其无用的零部件当做垃圾扔掉, 造成了环境极大的污染。

2.无偿回收。从2005年开始, 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在其客服中心或专卖店等地设置了“绿箱子”进行无偿回收废旧手机, 承诺每回收一部手机就种植一棵树苗或者进行一定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但由于是无偿回收, 完全依赖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绿箱子”形同虚设, 回收效率极低。

(二) “互联网+”回收模式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手机回收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功能[10,11], 受制于废旧手机分布零散、消费者环保意识不足、主动参与回收的人数稀少等现状, 现有的回收模式并不能匹配日益增长的废旧手机数量。互联网的普及, 电子商务的发展, 以及再生资源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使得“互联网+”手机回收模式已经开始逐渐取代现有的传统回收模式。其主要通过网络回收平台进行线上交易, 线下回收。相较传统模式, 该回收模式减少了线下回收的混乱, 降低了定价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化与简便性, 增强了用户对手机回收的积极性。

四、“互联网+”回收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平台角度

1.平台盈利模式单一。目前, 大多数互联网回收企业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平台上交易额的提成, 以及处理商对废旧手机进行维修翻新或提取出可用零部件后, 在其平台上二次销售所得的收入。这些盈利方式过于单一, 并且盈利利润较低, 并不能满足很多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 使得很多企业目前仍处于负债经营状态。

2.平台回收成本过高。首先, 由于目前相关企业的技术欠缺, 造成企业回收的部分手机零部件质量未达使用标准, 从而使得企业亏损。其次, 由于废旧手机持有者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分散, 使得平台取货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

(二) 市场角度

1. 市场同质化严重。

许多回收企业都忽视建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造成各个回收企业之间经营同质化严重。另外, 它们竞相提高回收价以占领市场, 但从长久角度来看, 这会导致资金薄弱的企业承受不住市场的压力倒闭, 而竞价成功的企业降价后, 用户不买单, 出现客户流失。这极易造成回收市场秩序混乱, 形成恶性竞争, 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回收责任制度不健全。

EPR提出将产品生产者的责任扩展到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阶段, 但该原则并未强制手机制造销售企业回收处理自己销售的手机, 这使得很多制造企业责任意识不强。再者EPR制度本质上是经济责任制, 即“谁盈利谁负责”, 对于手机回收处理时, 手机的销售商、生产商都是有责任的, 但目前普遍片面的认为只有手机生产商需要为手机回收负责, 这使得很多手机销售商选择规避手机回收问题[12]。

五、“互联网+”背景下手机回收模式改进建议

(一) 建设创新平台

目前网络回收平台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为应对市场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网络回收平台应加强自身特色建立, 如自建物流或增设线下平台, 提升用户回收体验;同时企业也可在保障用户服务的基础上, 还可以开发其他服务项目增加盈利来源。

(二) 完善行业法律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并落实手机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回收责任制度, 改变只有手机生产商需要为手机的回收负责这一错误观念[12]。另外,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加强手机回收的宣传力度, 增强民众手机回收的观念意识。

(三) 提高手机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废旧手机回收意识薄弱, 大多采用小作坊处理模式, 限制了手机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国外有很多领先技术, 因此, 我国可以学习外国领先技术, 从而提高我国废旧手机的利用率。

六、结论

在当今社会, 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已成为我国热点问题。基于废旧手机传统回收模式的研究, 相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本文对“互联网+”手机回收模式也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互联网+”手机回收模式降低了手机的回收成本, 提高了废旧手机的经济价值, 而且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但该模式下也存在平台盈利模式单一、市场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因此, 本文最后提出企业需要建立自身特色、增加盈利模式、改进回收模式, 以此促进相关回收产业的积极发展。

作者简介:陈佳欣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手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使得废旧手机的产生了也急剧增加。如何高效、正规地回收废旧手机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废旧手机回收现状基础下, 通过与我国传统回收模式的对比, 分析了“互联网+回收”模式具有的优势及问题。最后, 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以便为“互联网+”新形势下废旧手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模式

参考文献

[1] 上官远方.全球废旧手机回收调查出炉[J].移动通信, 2008, 4 (14) :1006-1010.

[2] 尹建锋, 王亚涛, 徐鹤.废旧手机回收管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 2014, 11 (30) :177-187.

[3] 倪明, 杨雪蓓, 郭军华等.废旧手机回收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4 (3) :90-96.

[4] 孔荣娟.以废旧手机为例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规划[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03)

[5] 李春发, 杨琪琪, 韩芳旭.基于C2B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网络回收系统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23) :233-239+244.

[6] Bhat V, Patil Y.E-waste Consciousness and Disposal Practices among Residents of Pune Cit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 (133) :491-498.

[7] 周永生, 高山.创新驱动下基于O2O视角的城市矿产“互联网+回收”模式构建研究[J].开发研究, 2015, 1 (4) :29-32.

[8] 王亚涛, 尹建锋, 徐鹤.日本废旧手机配件处理技术对我国的启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 (1) :42-44.

[9] 耿会君.基于O2O的废旧手机绿色物流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15, 31 (9) :105-109.

[10] 刘永清.“互联网+”战略下家电逆向物流营销模式的变革[J].中国流通经济, 2015 (06) :30-35.

[11] 鲁军.网上收废系统平台的介绍与应用[J].河南科技, 2011, 4 (6) :40

[12] 常香云, 雷玉华.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利用的“付费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 2006 (5) :105-107.

上一篇:新型环保阻燃剂的研究与进展下一篇:计算机软件中分层技术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