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建筑工业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建筑工业化是国家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受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且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正面临诸如营运资金缺口大、周转难及风险多等挑战,企业生产及行业发展受束缚。因此,以营运资金管理现状为切入点,剖析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优化资金管理的措施,有助于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并取得长远发展。

第一篇:建筑工业化论文范文

新型建筑工业化要提速了

“中国建造”已是全球金名片。今年年初,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更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建造的认知:最大限度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外部拼接过后进行整体吊装……10天左右建成一所医院的背后,装配式建筑技术功不可没。

近年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快速推进,中国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文件,从9个方面提出了37条具体举措。目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情况如何?还面临哪些挑战?

从盖房子到“拼”高楼

31栋高楼全部像“搭积木”一样拼装而起;楼板、楼梯、阳台等大部分房屋构配件在工厂提前量产,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再由工人们操作起重机拼装起来……在天津市棚改定向安置工程现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六局”)正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推进北辰区顺义道北(中储三)A、B地块项目。

“A、B地块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进入围护结构施工阶段。”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楠介绍,相较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该项目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每层施工周期缩短2天、降低人工成本1.5%、湿作业减少10%。“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大幅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和时间,交叉作业方便有序;建筑装配中每道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其精度,以确保建筑建造的质量。”

近年来,装配式建造方式在节能、节材、节水和减排方面的成效已在诸多这类项目中得到证明。研究数据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减少建筑垃圾70%、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

“更重要的是,裝配式建筑能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局面,有效降低建造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助力城市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说。

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各地持续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山东省日照市住建局工程建设管理科负责人李超华介绍,近年来,日照市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发展装配式建筑260万平方米。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4.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5%,近4年年均增长率为5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与国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装配式建筑是一脉相承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工业化发展成就为基础、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精益化、智能化生产施工,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性能和品质。”文林峰表示,通过认定一大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建设一定规模的试点示范工程项目,为全面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装配式、全装修成方向

快速发展,但差距仍在。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龙看来,目前中国建筑业大多还是粗放式发展,装配式建筑比例较低,在向现代建筑业转型过程中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根据住建部数据,目前中国建筑垃圾年排放达20多亿吨,为整个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建筑劳动生产率仅是发达国家的2/3左右,建筑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还不高。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住建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

其中,装配式建筑被频繁提及,明确今后“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积极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板和预制楼板”。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指出,今后要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持续推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

《意见》的另一大亮点是“全装修”。今后,装配式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将推广全装修,积极发展成品住宅,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时,全国将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整体卫浴、集成厨房、整体门窗将逐渐得到普及。

传统竞争模式有望转变

新型建筑工业化提速,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意见》明确,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开展融资,对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给予绿色金融支持,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各地设立专项基金。

各地积极响应,拿出更多政策“红包”。在日照市,市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可获得50元/平方米的资金奖励,装配式建筑项目履约保证金减半征收。此外,日照还开展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突出贡献单位评选活动,6家获评单位共获得市财政奖励资金1000万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日照市乃至整个鲁东南地区建筑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对稳增长、保就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将发挥积极作用。”李超华说,在日照市,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实施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和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工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缓交半年,并可提前两个节点拨付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因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建筑工地停工时,装配式建筑项目可不受停工限制(土石方、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作业除外)。

政策落地,企业吃下“定心丸”,纷纷加快转型升级。

白楠介绍,中建六局整合内部优势资源,成立了立足于建筑工业化的科技型企业——绿色建筑科技公司,通过产业联盟、工程总承包一体化建造,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应用体系和产业化平台,目前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正当其时。”胡文龙认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能够彻底转变以往建造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较低、单纯拼劳动力成本的竞争模式。未来,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更大的成长空间,有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那些严重依靠劳动力投入、对环境破坏大的建筑企业会逐渐被淘汰。“对于企业而言,只有顺应趋势才能谋发展,否则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作者:邱海峰 孙亚军

第二篇: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摘 要:建筑工业化是国家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受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且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正面临诸如营运资金缺口大、周转难及风险多等挑战,企业生产及行业发展受束缚。因此,以营运资金管理现状为切入点,剖析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优化资金管理的措施,有助于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并取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成因;优化措施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建筑业在过去的70年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腾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拉动作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意识到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如国家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尤其在国家推进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下,新型建筑工业化应运而生,有别于以往的建筑施工模式,建筑工业化是一种以低耗能筑造高质量建筑的绿色发展理念,对建筑业的设计规范、施工生产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提出新要求,具体到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这也对其强化企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各施工项目往往需要占用较大量的资金,为避免因陷入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导致施工项目严重滞后局面,企业应将资金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模块。而营运资金又是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有效提高营运资金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规避运营风险并取得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建筑施工企业当前在营运资金管理上面临的挑战为出发点,剖析该现状形成的内外原因,并针对建筑工业化背景,提出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一)建筑业的总体情况

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及贸易摩擦等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呈现出稳中趋缓态势且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难免对建筑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形下,建筑业已出现筑底回升现象,稳中向好的态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建筑企业单位数由2010年的71 863家增加至2019年的103 814家,建筑业企业人员由4 160.44万人增加至5 428.37万人。虽说在总产值上,我国建筑业由2010年的96 031.13亿元显著增加至2019年的248 445.77亿元,但2019年总产值较2018年同比增长为5.68%,为近10年增长率第二低年份。而根据国泰安数据库及巨潮资讯对国内上市建筑行业的进一步统计分析可知,2019年建筑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79 286.79亿元,同比增长16.45%;2019年行业利润总额达6 551.49亿元,同比增长14.04%。总体来看,建筑业2019年在营业总收入及利润等财务指标上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相关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8.68%、行业营业毛利率为16.48%,分别较去年下降0.74%、1.54%。同时,在行业偿债指标上,2019年与去年基本持平并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如行业资产负债率、行业权益乘数分别为71.92%、4.11。不难看出,以上行业指标释放着这样一个信号,我国建筑业在日常营运上面临的风险仍较为突出,而这同样在营运指标中的行业营运资金周转率得到证实,2019年行业营运资金周转率为4.5,较前年下降1.61,在营运资本上的运作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而营运资金维持着整个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关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生存发展,建筑企业若想在建筑工业化浪潮中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则需在营运资金管理层面上予以更多重视。

为进一步认识我国建筑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同时考虑到行业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比性,本文以我国建筑行业2010—2019年在沪深两市主板A股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为考虑数据的准确性,研究样本中均为剔除数据存在异常的ST、*ST等不满足要求后整理得出。

(二)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营运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缺口大。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以及中标后承建项目施工环节上往往需要占用大额资金。在工程施工期间,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购置、工程款划拨或是劳务分包支付更多时候是通过货币资金进行结算,而在货币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避免资金紧张或是资金链断裂,建筑施工企业时常要从债权人处筹集资本金或是从债务人处筹集债务资金。在过去十年中,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资金需求呈持续大幅增长态势,且多是借用债务方式筹集所需资金如图1所示。

自2010年以来,行业长期借款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年增速高于行业短期借款及行业实收资本。一方面,说明建筑施工企业自筹资金能力不强,过度依赖外部筹集资金,虽说债务筹资能使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但支付的借款利息随着外部借款额的增加而持续增加,间接地造成了更多的资金流出;另一方面,相对其他两种筹资方式,长期借款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且还款压力较小,但对于资金密集型的建筑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难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这也就将驱使企业再向外筹措更多借款满足眼前的资金缺口,企业营运资金流动性日趋紧张,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也随之放大。同样,通过行业财务数据推算发现:建筑行业虽整体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波动幅度不大,但均小于理想的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1。在这样一种偿债能力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势必也会造成营运资金流动性下降。

2.營运资金运行效率低,资金周转难。企业的资产只有将其运作周转起来才能带来收益,存货、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周转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筑施工企业亦如此如图2所示。

2010—2019年,建筑行业的存货周转期大体上是一个上升趋势,2011—2012年、2017—2018年间的存货周转期攀升显著,存货周转能力呈下降态势,且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在这期间的变化幅度不大,造成行业经营周期变长。虽说应付账款周转期在这十年间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延长有助于缩减营运现金周转期,但相较于同期存货周转期而言,应付账款周转期起到的作用甚微,造成营运现金周转期在2011—2012年、2017—2018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恶化迹象明显,营运资金的运行效率大幅降低。而在2012—2017年间,行业营运现金周转期维持在250天上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现金流状况未出现显著改善,营运资金效率依旧处于低效运营状态。虽说在2015—2016年期间,建筑施工企业营运现金周转期出现小幅度下降,营运资金效率有所好转;但受PPP项目股权投资等的影响,自2017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的营运资金效率好转趋势逐渐消失。2019年,建筑施工企业营运现金周转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营运资金效率出现好转,但2019年底受疫情影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节后复产复工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现断言2020年行业营运资金效率能否延续2019年趋好态势仍为时过早。从前面的分析中可知,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缺口在过去十年间持续扩大,低效率的营运资金越多,营运资金使用的平衡点越是难以确定,而这很容易引发新的财务风险。

3.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隐患多。建筑施工企业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往往会将现有的营运资金投入到风险更大的项目中,从而造成营运资金结构失去平衡以及流动资金紧缺等风险。因此,在营运资金结构分析上,侧重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产下主要项目的占比及趋势情况,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建筑施工企业在过去10年中,流动资产各主要项目占比情况较为平稳,但较其他项目而言,存货占比在各期均处于高位且波动较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并非越高越好,相反,对企业存货管理现状释放出警告信号,过多的存货积压一方面会加重存货管理成本和仓储成本,另一方面长期积压的存货可能会因技术创新或项目施工流程变更而面临报废毁损的不利局面,无形间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同时,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多年来集中在10%上下,但在此期间未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情形,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应收款项管理水平较差,工程项目垫支的情形目前仍未得到合理改善,造成三角债未能得到有效清收而长期存在;且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款项基数普遍较大,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依旧过高。此外,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徘徊在15%~20%上下,且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建筑施工企业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显著上升。虽说在2015年11月针对建筑业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的供给侧改革中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在后续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对于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增长的建筑业来说,固定资产等的投资仍将持续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收益流入企业的投资,间接地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机会成本。

前面的分析中得之,建筑施工企业的营运资金缺口大、周转难,而大量积压的存货、较大数额的应收款项及有限的货币资金,这样一种营运资金结构欠合理的格局势必会将使建筑施工企业陷入发展的窘境,也为工程项目的开展及企业的未来埋下安全隐患,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形成原因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增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给企业的营运现金管理带来诸如资金缺口大、周转难、隐患多等不利影响,而诱发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困难重重的外部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规范建设仍滞后,企业监管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筑行业秩序得到较大规范化。但由于建筑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使得整个行业竞争较以往更加激烈,诸如工程垫支、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等扰乱行业秩序的情形层出不穷,然而建筑行业配套的法律法规已出现模糊地带且呈不断扩大趋势,进而导致行业规范存在监管真空。以工程垫支为例,建筑施工企业为拿下工程项目,往往采用垫支方式开展施工建设,在行业规范较不完善的情况下,垫支所需的资金随垫支项目的增加而急剧上升,资金压力的不断攀升势必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工程项目因偷工减料成豆腐渣工程、民工因工程款拖欠拿不到工资等社会问题,而这间接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进一步束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2.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健康运营受阻。改革开放以来,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筑业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晚,有关知识理论和科学实践较为匮乏,导致在建设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上存在诸多挑战。由于建筑行业规范建设滞后,配套的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完善,建筑市场各参与主体信用意识淡薄,企业资质造假、恶性低价竞标、肢解发包工程等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以恶性低价竞标为例,虽说政府早有发文重点打击低价竞标行为,但由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参与主体繁多且流动性大,导致政府监管部门在失信惩戒机制的执行上长期缺位,造成恶性低价竞标的失信现象盛行。这对于利用监管漏洞低价竞标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在工程款既定、料工费上涨、施工期缩短等影响下,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困難在所难免,给企业发展埋下安全隐患。

(二)企业内部管控不善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建筑施工企业的营运资金运作不仅与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同样贯穿于工程施工、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全过程。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得不到位,为企业营运资金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损失,而催生营运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出现的内部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管理意识淡薄,风险防范不强。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盲目追求营业额增长往往会使管理者过于片面地关注项目承揽数量的增加而忽视资金在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对于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很少或者几乎不会专门设立风险管理等职能部门,因此在项目竞标阶段,更多情况下仅由经营部独立完成,但由于投标期间紧张且程序烦琐,经办人往往与财务、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等职能部门没有足够且有效沟通,难以全方面了解真实的工程造价和资金需求,最终造成低价竞标换取工程项目数量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项目实施阶段,施工负责人更多是关注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而在资金计划和使用上未能予以足够重视,导致诸如项目应收款项回收不及时、存货周转滞后、项目结算迟延等系列问题。不难发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经营中资金管理意识淡薄,营运资金管理难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营运资金管理缺少行之有效的手段。

2.资金管理方式粗放,责任界限模糊。建筑施工企业在选定一项为主要资质后,还会设立多家分公司承接其他资质业务,导致建筑工地多、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通常在工程施工上采取精细化管理,而在营运资金管理上则较为粗放。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其他建设单位资信状况及偿付能力等往往缺少充分的评估,无论是出于公司效益或是个人绩效,经办人在项目承接上往往会盲目追求数量,而对于合同签收后应收账款能否及时追回,是否会转成呆账变成坏账等环节上则将自己置身事外;在存货管理上,建筑施工企业存货数量多且种类复杂,但受经办人管理方式单一或者分类不规范的影响,同批产品或原材料重复购买或是库存积压等情形时有发生,而由于权责不清晰同样会使得在存货管理上难以追究具体责任。在岗位责任界定模糊的情况下,这样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即使在问题出现后能采取补救措施,但企业营运资金也难马上好转,营运资金管理失控已成事实。

3.资金管理不到位,财务制度存在缺陷。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制度优劣与否会对企业的运作产生影响,也同样会作用在营运资金管理上。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的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反映出在财务制度设计和执行上仍存诸多缺陷。在货币资金上,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制度设计及执行上较松散,资金的预算编制多数情况下仅是限于财务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而财务人员在编制资金预算时较为简易,很难将项目施工进度及成本控制等因素全方位考虑其中,最后导致资金预算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在应收账款上,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呆账的认定及坏账的确认仅限于账龄分析,对于应收账款的性质等影响因素的考虑较为欠缺,导致在清收环节上未能准确反映,企业营运资金未能及时回笼。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制度设计上更注重资金的安全使用,却未对营运资金各要素占比合理性及运转流动性引起足够重视,这种财务制度设计的欠缺同样会阻碍企业营运资金的高效运转。

三、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为避免因陷入资金紧张抑或是资金链断裂情形,建筑施工企业应清楚并且有意识地将营运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控的核心模块,同时紧密结合建筑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立足建筑施工企业营运现状深入分析资金缺口大、资金周转难以及资金隐患多等症结之所在,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完善建筑行业法治建设,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国家住建部及地方应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细化行业行为规定,不断增强法律的实用性,消除在执法上的盲区。同时,还应加强各级监管部门的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经营行为,减轻企业资金管理运作上的风险。

第二,建立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优化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及地方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建筑行业市场信用体系,落实建筑施工各方主体责任。同时,不断推进全国企业信用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数据信息共享。此外,还应落实信用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杜绝低价竞标等恶性行为,通过企业运营成本的减少优化资源配置,切实为企业在营运资金方面减负。

第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应优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尤其在项目承接等运营风险大的领域上,确保资金在流转环节安全有效;构建内部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规范资金授权审批流程,加大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落实内控岗位责任制,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加速项目资金催收回笼工作,优化存货管理等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成本。

第四,健全财务管理工作机制,落实营运资金预算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活动应以资金管理为核心,通过设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准备金、选择商业承兑等融资渠道以满足资金不时之需。同时,落实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做好营运资金需求预测,并结合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企业还应加强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資金管理水平。

结语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浪潮及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的双重作用下,建筑行业洗牌加剧,竞争趋于白热化,加强对资金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能否经受住考验的关键一步。建筑施工企业应正视营运资金缺口大、资金周转困难以及风险隐患多等现状,认真探讨背后成因及解决措施,科学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切实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以保障工地项目施工生产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姣姣.对我国建筑企业营运资金问题的探讨[J].工程经济,2016,(1):70-73.

[2] 栗敏.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17,(6):186+199.

[3] 张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S2):63-64.

[责任编辑 文 峰]

作者:李仰升

第三篇:建筑装饰施工的工业化方向

摘要:建筑装饰施工必然走向 工业 化的 发展 方向。总成的概念可以引入建筑装饰施工领域。施工现场没有手工作业,只有“安装”。技术人员明确的专业分工和机械设备的专门化才能创造建筑装饰施工的高效益。

关键词:建筑装饰 工业化 施工方式 总成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建筑装饰施工从完全手工操作很快地走向了大量使用小型电动工具,完成了 历史 性地一跃。今天,又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正在悄悄来临——建筑装饰施工必然走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工业化的基本原则是:专业 社会 化、加工机械化、生产批量化、出厂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而建筑装饰施工 目前 的状态是:

(1)作业手段的原始性。虽然使用了一些小型电动工具。但就整体操作实质而言,仍然是手工作业性质。

(2)生产过程的含糊性。构配件加工和安装不分开,混杂地由一组人自原材料开始制作至安装到位最终完成;就现场操作空间而言,构件加工与安装过程混杂在“混合车间——装饰施工现场”,不可能按不同工作 内容 不同技术难度和技术等级不同进行专业分工。

(3)产品形成的非标性。大多数仍然采用一张桌凳、几件小型工具,按照现场已有条件,以“量身裁衣”作坊模式加工和安装产品。由于现场手工作业缺少系列标准和协调能力,很难通过调节设计数据、调动原材料供应商等手段,使具有个性的装饰产品达到技术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生产批量化的工业化观念。

显然,这种施工方式遏制了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标准提高的可能。在建筑装饰工地,由于技术工人需要在构配件加工和安装之间不断转换,势必在场所、工具、技能和空间上反复作适应转换,相应制约了他们的效率和速度发挥。即便是最熟练的技术工人,与一般的工人在速度、功效上差别很少。更何况,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时受到环境、健康、情绪等等因素 影响 ,他的技能、效率、速度、不能保证恒定发挥。装饰工程质量很讲究精度,但在各个不同技术水平工人操作的影响下,其精度水平必定参差不齐。即便同一工人操作,其不同环境和不同时间的精度也是难于保持同一水准,更别说手工制品的精度无法与专业机械加工产品精度放在同一档次评价。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业已经是一个从业人数达850万左右、年总产值5500亿元、年增加值1730亿元的庞大行业。以2000年我国GDP89404亿元 计算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6%左右;行业年增长速度在20%以上,在国民 经济 各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并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

建筑装饰施工需要工业化。应该让计算机控制的专用机器设备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高精度的加工,让人来设计和指挥生产及安装。

汽车、电脑这些高度工业化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供借鉴——集成总装(或总成)。把集成总装(或总成)的概念 应用 在建筑装饰施工上就形成了所谓总成装配装饰施工方式,它是指:装饰工程将零部件加工和构配件安装按照体系加以划分开来,构配件完全在工厂里加工和整合,形成一个总成或若干个总成,施工现场只把总成安装在墙、地、顶面上。而且,加工体系不仅仅局限在木装修等几个装修内容上,而是遍及、覆盖所有装修施工内容。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装配车间或总装流水线。凡是进入现场的装饰材料不再是素材,而是经过预先加工的总成体系,是已经适合现场特定部位安装的组件。在施工现场不再见到“切”、“割”、“裁”、“锯”、“焊”、“钻”、“刨”、“磨”、“雕”、“敲”、“粘”、“塑”、“粉”、“刷”、“抹”、“喷”十六道技艺为主的初加工过程和影响环境保护的现象。而仅仅是将各种总成件进行搭配安装的过程。

总成装配式施工技术管理,已不再是将施工工艺、施工 方法 进行特定组合的方案编制管理过程,不再是按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现场监控的技术管理;总成装配式装饰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深化设计。技术人员从事更多的工作内容是现场3D精密测量、相关机电配合数据收集、委托加工的分项总成设计、安装顺序设计、安装过程调节余量设计、以及设计结果的外加工清单编制、现场施工程序编制。因此,现场技术管理内容、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 分析 吊顶工程,吊顶工程中最常用的是矿棉板、纸面石膏板、以及金属饰面。

从目前情况看,矿棉板、金属饰面吊顶施工大部分工作是骨架安装和饰面板安装,骨架片安装已有专业供应商成套供应,只有边端饰面板常常需要现场加工。如果增加现场测量、深化吊顶排版图、将收边处理设计成总成工序,边端收头板加工完全不必在现场进行;

纸面石膏板吊顶似乎困难大些,其实并不尽然。纸面石膏板吊平顶,需要现场加工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边端石膏板,同样,如果我们增加现场精确测量、制作排版图、进行边端收头设计完全有可能进行预制装配施工。

造型跌级、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困难大些。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有的 企业 已经成功完成一些跌级吊顶和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最早采用的是增强纤维石膏板预制造型部件。经过进一步开发,目前已有厂家可以提供造型纸面石膏板预制部件,其中包括非标吊顶龙骨配套。一些专业厂商开发非标形式预制部件,为纸面石膏板吊顶进入全面预制总成装配拓展了广阔道路。而且,如果在设计上进一步接纳国外通常采用的纸面石膏板离缝做法、无批嵌涂装,则更容易些。

再说墙体饰面。墙体饰面中最常用的是石材饰面、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以及金属饰面、面砖饰面等。

石材饰面。从技术上看,矩形板材预制已经不成 问题 ,一般认为弧形板材要实现预制装配比较困难。随着CAD制图排版精确率的提高,电脑控制水刀切割技术的成熟和趋于普及,以及预先胶粘、统一研磨技术的应用,弧形石材预制装配式施工已经成功。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不仅解决了弧形石材的预制装配式施工难题,而且,解决了金属嵌条与弧形石材镶拼的预制装配施工难题,使复杂的弧形镶嵌金属条石材施工,通过预制装配总成施工达到更高精度的施工质量。因此,石材饰面彻底预制装配施工的难度已经不在技术上,而在水刀切割价格的下调,在加工厂与项目部施工管理配合方面(包括运送等管理方面)。一句话,在于管理思路的开拓和理顺。

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目前,这些饰面施工已基本采用预制装配式。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局部未采取现场精确测量、排版设计,造成少量部件需要在现场加工。一旦总成装配管理思路确定,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金属饰面。金属饰面总体上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在一些超薄金属饰面中,较多采用现场局部调整、剪裁、粘贴施工方式。从技术上分析,金属饰面采用预制复合技术,通过干挂、槽接完全能实现彻底的预制装配式施工。而且,通过技术开发,降低成本的空间还相当大。因此,只要确立总成装配式施工模式,技术上没有太多难题,只是做得相对更好的问题。

面砖饰面。传统面砖饰面施工方法总体上是现场切割、粘贴施工,未能达到彻底预制装配式。在于某些洞口及饰面边端收头部位还要现场需要大量裁割。主要原因在于,未能预知现场实际尺寸,未能在排版图中精确标定每一块饰面的几何尺寸。要实现面砖铺贴彻底预制装配总成施工,关键仍然在于精确的现场测量和有效的排版设计以及施工程序设计。做到测量精确、排版合理有效、施工程序设计得法,面砖饰面完全有可能实现预制装配式施工。

然后分析地面饰面部分。地面饰面中最常用的是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塑胶地板、抗静电地板、地毯、石材饰面、面砖饰面、涂料饰面等。

复合地板、抗静电地板、地毯由于材料特性,本身采用成品装配,只要加强事先现场测量和排版,是完全能够做到彻底预制装配总成施工。

石材饰面、地砖饰面的情况如墙体部分相同,经过努力也是能够实现预制装配的。

实木地板饰面。过去“龙骨”骨架需要在现场加工。目前,随着击芯式膨胀螺栓固定“地龙骨”技术的出现,通过对“地龙骨”工厂预制,基本上能实现预制装配施工。况且,最近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无膨胀螺栓固定“预制拼装龙骨”出现,以及大量漆板面板面世,为实木地板预制装配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彻底实现实木地板预制装配式施工,只要对各种现有技术进行筛选、整合而举手可得。

总成装配式施工还与预制装配式施工有所区别,预制装配只是具体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构件的行为,实现预制装配只要局部的突破。总成装配式施工是一个覆盖装饰工程系统的新概念,它属于装饰施工模式范畴,是把相关构件经深化设计后组合而成的新成品,因而实现总成装配施工需要系统的配套措施。

配套之一,企业必须确立总成装配施工发展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步步推进。

目标和实践制约着总成化所需要的其他一切技术条件。有了目标就有导向,技术人员的引进也好、转型也好都会围绕这一目标实现,技术人员的能力也会随着导向朝此方向发展。

配套之二,现场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转变。

传统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现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监督为主。总成装配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不仅熟悉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更要针对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以现场测量、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主,熟悉和了解相关机电专业的知识,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他们对总成预留、机电洞口预留、安装偏差调节等设计,将构配件加工尺寸相对统一,便于各种总成批量加工和现场安装。

配套之三,项目管理重心转变。

项目技术管理将由现在重点管操作工人转向重点管施工深化设计和供应商配套。在总成化施工方式中,施工深化设计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施工方法、加工方法、安装方法的简易程度,决定着施工成本的高低。

配套之四,加强技术规划、开拓力量。

在 发展 总成化施工过程中,公司层面总的技术规划相当重要。主要体现在:

1.宏观规划,确定各个针对性课题,组织攻关,逐个解决。

2.专人大力开发、收集、消化能直接或间接用于总成施工之中的材料、技术和 方法 。总成化施工方式需要大量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信息作为技术支撑,缺少信息往往阻碍某些 问题 的解决。技术信息量和消化能力是推进总装式发展极其重要的环节,。

3.施工深化总成模块的定型和普及推广。装饰总成化发展进程中,各个项目部会创造许多新的施工设计节点和方法,不断为预制总成装配施工提供新的元素。及时汇总各类有效设计节点,进行汇编,形成比较规范、成熟的标准模块和做法,及时普及推广开来,是加速推进预制总成装配式施工的有效方法。

通过技术部门的宏观规划、信息收集与消化、设计标准模块加以普及与推广,按照计划、有步骤加速推进总装式发展进程,有助于总装式更早实现。

配套之五,设备配置转化。

由于总成装配施工方式强调零部件工厂集成生产,因此,必然导致设备配置上的大转变。在传统施工中,大量采用的小型电动机械将退出现场,设备配套重点是工厂内大型数控加工机械的质量和数量,而现场重点发展设备为新型、简便、快速、精确的3D空间测量仪器、简便的设计 计算 软件、笔记本电脑以及 网络 通信设备。通过提高技术人员设计配套能力和控制厂方的加工设备,提高总成装配化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可见,实现总成装配施工方式还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 社会 化的协作和改革。尽管建筑装饰施工的 工业 化过程可能有重重困难,然而,我们相信市场 经济 的手会悄悄的、执着的把它拉来。因为效率和质量就是 企业 永葆青春的营养剂,而效率和质量只能来自于工业化。

在美国,超市中买到的装饰材料和卫生设备都有很清楚的施工方法,非常简单,家装公司的大卡车把已经完成的材料,拉到客户家里就只需要安装,一两个小时就全部干完了,可是我们的家装要花多长时间?一般装修100多平方米要花一个多月装修才能做完。

在日本,没有装修只有装配。他们的经验是借助互联网项目协作平台,对装饰项目进行设计、施工、信息化的管理。日本有一家业主要建120家门市的全国连锁餐饮网点,工期要求10天完成,真是不可想象。可是日本的一家企业就做到了,这家企业叫做浅田建设,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第一个关键点是有一个协同作业的平台;第二,浅田建设本身做了一个设计样板;第三就是有一批诚信的分包商;第四是有一个指定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就是一个控制室,也就是说浅田建设和业主、监理,在同一个时间可以处理120个点,控制分包的整个工程当中发生的设计、质量、材料、进度的变化。

我认为,实现总成装配施工方式,推动建筑装饰施工走向工业化,至少有下列优点:

1. 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加工质量水平,生产高精度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装饰要求。

2. 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施工效率,告别手工作业,减少现场作业,减少因施工占用,建筑物无法投入使用 影响 。

3. 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提高对噪音、废气、废液的控制和回收,以及边角料回收利用。

4. 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作者:孙天野

上一篇:应用文写作论文范文下一篇:混凝土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