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总结

2022-07-18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物流管理课程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物流管理课程总结

物流地理课程总结

在大二的第一学期我上了刘念老师所教的物流地理,在其中学习了很多关于以后在物流行业工作所需要掌握的地理方面的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物流地理”这门课中学习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啊!。其实刚开始知道有物流地理这门课,我还觉得很无所谓的,我们又不是司机,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但是现在我却觉得原来这门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后的工作时可以大大的帮助我的。我基本上,大概掌握了中国省份的位置,还有一些重要城市的大概位置都比较了解,脑海里基本上有了中国和世界这两幅地图,最大的原因就是“画地图”,真如老师开学时所说的,每次做作业,真的要整个人埋进地图里,找了老半天才找到一个城市或一条路线,但也因为此才能有像现在这样的收获。这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吧!

物流地理这本书总的分为了国内和国际两大部分。

国内的第一章讲的是物流环境,从社会、经济、自然三个方面讲述的,重点在经济与自然这两方面,我了解到了三大经济地带、六大经济协作区和七大经济区方案的内容,大概范围及各自的特点。我省主要处在东部经济地带、中南经济协作区、东南沿海地区中,对外开放较早,外向型经济已经形成,这是我省主要的特点。

自然环境方面,其中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矿在我国的分布与分布特征,我国煤炭主要出自“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其特征。当中,煤炭格局、即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煤炭出关,和钢铁布局原则,这些知识通过地图与书本我已基本吸收了我们都知道的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通过这门课我还学到了联合运输,即,一次委托,有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将某一批物品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在这一部分中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三条通道,铁路运输与水铁联运。这也是由于画图记下的。并得知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已是十分广泛的运输方式了。 而在关于综和运输的章节中,了解到了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运输体系的骨干,另外还有综合运输的发展改革,然而我国却是在十三大以后,才开始发展综合运输的,可见我国综合经济的发展起点比其他国家慢多少。

关于国内的部分后面就是详细的讲述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布局,他们总的是有发展、布局、历史等方面进行讲述。铁路方面,铁路本就被我国视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但他仍需要其他运输分工协作协调。对铁路的新知识就是各国铁路的状况,如:美国、俄国、中国的铁路类型为长、大、重;欧洲,日本就是短、小、轻等等。重点是我国铁路的六次大提速,分别发生在1997年4月1日、1998年10月1日、2000年10月21日、2001年11月21日、2004年4月28日、2007年4月18日,最近一次提速主要是干线200公里以上动车组、大面积开行5000吨级货物列车和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另外还有铁路的发展历史和干线的分布这些方面的知识也是蛮有用的而公路的重点主要就是国道主干线,即五纵七横和高速公路的分级。五纵七横,五纵有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七横有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连云港——霍尔里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水运就主要是对八大水系的介绍。其中就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黄河水系和京杭运河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国际这部分就是介绍国际的环境、布局等等。如贸易口岸的介绍,航区的分布,

主要港口、海峡、运河的总结等等。还有在专题报告中,我借此熟悉了广东省的各级的公路分布。

网络查询新信息,网上交流,并且上传作业到网上与同学交流。这是我信接触的学习方法,和以前的一般的课堂与课后的学习很不一样,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大家全部的学习资料,以及同学们最新上传的新闻信息,让我更好的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刘老师还为我们港航专业请来了周教授为我们讲解深圳港口的建设与探索,而我则在其中有一些自己的收获。

港口物流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深圳的港口运输业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但面临着港口建设步伐大大的滞后于运输需求增长的矛盾,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仅为实际吞吐量的一半,港口泊位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加快港口智能化建设,打破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建立高效的港口物流,已成为深圳港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继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后,深圳的港口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深圳的港口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也愈加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圳特区建设为突破口的珠三角地区,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先后实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伴随珠三角地区工厂北移,越来越多货主开始将订单转向成本低廉的地区,深圳是承接工厂北迁的重镇。深圳港口智能化提速不仅使远离港口的工厂享受到“门到门”运输服务,同时,深圳港口运输环保、运价低廉、更有利于保持工厂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随着深圳港的快速发展,后方陆域严重不足、港口集疏运系统不畅、港口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相邻港口激烈竞争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深圳港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深圳市提出了加快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对深圳港的发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港口通过能力不足、深水岸线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港口与城市在土地、环境和集疏运通道等方面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港口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等重要问题,同时,周边港口的蓬勃发展,也对深圳港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

而在我看周教授的书里面的一些资料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料,规划深圳港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在全面分析港口发展现状、运输需求、海运形势、建港条件等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明确深圳港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重点,明确港区功能布局,提出切实可行、远近结合的水陆域规划方案。二是分析深圳港岸线资源情况,结合城市及临港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和提出岸线资源优化配置意见,探询新的发展空间,以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针对深圳港未来发展将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港口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集疏运规划、港口用地规划及港口物流规划研究等多个专题,重点研究港口与城市、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还有不仅是考虑深港,而是要放眼珠三角;不仅是考虑港口物流,还要考虑港口物流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位置;不仅是考虑港口的规划,还要将其与城市的整体规划集合起来;把节约资源和科学利用资源相结合进行考虑,将现有资源和合理利用和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

还有就是去参观盐田港,盐田国际(YICT),今天我终于去参观过啦!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盐田港啦!在盐田港门口时,最先进入我眼里的是频繁的货柜车,一个个的集装箱。这与之前去蛇口妈湾和赤湾感觉很像,但真正进去了以后,就会觉得还是有点不一样。首先在盐田国际(YICT)有专

门的员工接待我们,在会议室先给我们针对盐田港做了简单的介绍。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盐田国际)是由和记黄埔港口和深圳盐田港集团共同合资成立的中外合资港口企业,外资投资占70%左右,这是我国首例这样的情况。盐田国际历年吞吐量均保持双位数增长,2006年吞吐量达到886.5万标箱。盐田国际是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华南地区首选的良港,马士基航运、长荣、现代、东方海外等船公司都已成为盐田国际的主要客户,盐田国际现已吸引了世界知名的35家船公司前来开辟航线,现每周共有80余条航线,航运服务覆盖世界各地。盐田国际的特色有:手续更简化,耗时更少;费用更节省,流转更快;车辆零等待,运输更方便;打破地域限制,沟通更畅顺;单证快捷处理,融合多种便利措施等等。而检验检疫方面通过和盐田出入检验检疫局的合作达到,设施更完善,服务更贴心;查验流程电子化,电脑监控更得力;检企合作和垂直摆动机械手,港口自动化添新彩。另外,目前盐田国际平均岸吊操作效率稳定保持在35吊次/小时以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有效地为客户降低营运成本,赢取市场先机。有一点让我对盐田国际有很好印象的是,盐田国际在不断盈利外还不忘环境保护和参加慈善活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盐田国际做到海洋保护(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协助政府部门监控靠港船只的压舱水排放),节约能源(对公司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及产生的废弃物),废物回收和公益活动等。在我们了解了盐田国际后,我们就有车辆载我们进入盐田国际进行参观。这里的集装箱的堆放有用一些绳索绑住,这点感到蛮疑惑的,后来听那个讲解的人讲,原来那些是空箱,用绳索绑住是为了固定它们,以防它们被风吹到,如果是重箱就不用了。

总的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个人觉最有用的是我认识了更多的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及相应位置,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甚至是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我同时也更深刻的了解了我国的更多具体情况与信息,增加了我不少的知识。我相信这个学期的学习将会使我受益终身。

第二篇: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物流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在2009—2010年第2学期里,通过对《物流概论(物流管理类)》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识,虽然在考试中我仅取得了合格的成绩,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物流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也不妨碍我从专业知识理论开始去开启物流世界这扇大门。以下我将对《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以小论文形式作出总结,以展示我对物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我国物流业的发现状和趋势

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因此,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于1905年,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Logistics的物流概念。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进一步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这一时期促进了物流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Logistics)阶段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现代物流(Logistics)阶段。通过第二阶段分销物流的发展,使全世界都意识到,物流已经不仅限于分销领域,而且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

二、物流的定义

在我国,通常认为“物流”即是相关的物资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各层次的活动。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1985年),“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199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修订了物流定义,将1985年定义中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修改为“产品、服务”。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既包括生产物流,也包括服务物流。

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修订:“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把物流的概念介绍到了国内。此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物流的研究,代表性的物流定义有:

1995年,王之泰教授在《现代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按用户 (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 要求,将物的实体 (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 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货物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1996年,吴清一教授在《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2001年4月17日,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国内贸易局物流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在这里,笔者认为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于物流的定义最为恰当,在这一定义中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该定义充分考虑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并从“反向物流”——逆向物流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我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1.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 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 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1.2.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1.3.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 服务水平提高。

1.4.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幅更大。

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基础限制。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

(二)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三)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四)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在物流业,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不同程度的政企不分现象,也影响着政府公正地行使政府职能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政策法规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也直接影响了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

(五)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与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式。

五、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一)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全面启动,物流产业将由起步期逐渐过渡到发展期乃至成熟期,物流服务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全面市场化发展必将对参差不一的物流企业进行淘汰。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的形成和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确立,将使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迅速显现出来,物流产业的空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首先表现在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各行业企业间的联合与并购,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其次是物流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由于商业运作的复杂性,某一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方往往难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也无法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通过结盟解决资金短缺和应付市场波动压力,并进而增加服务品种和扩大企业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联合营销和销售活动中收购正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 二)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中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2002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三)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稳步发展。 一方面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与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如中远集团、中外运、中储集团、中海物流、中集集团等等。这些国有大企业走了三条路,一是整体改造、提升为物流企业;二是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组建物流公司;三是与外方或国内法人实体组建中外合资或国内股份制物流公司。

另一方面是民营的物流公司不断扩展,呈稳步发展态势。例如著名的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投资兴建的苏州宝供物流基地于年底之前落成运行。该基地座落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镇,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00亩,首期建设用地为115亩。宝供集团计划在广东再建一个大型配送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另一家民营物流企业——安得物流公司则成立了一家第四方物流公司,专门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像这样的民营物流公司还有南方物流、大田物流等一大批,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务实、稳健,生气勃勃。

(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正如著名品牌推广人、网络分析师冯志亮先生所讲: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另一件基础性工作。目前已经引起政府、企业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已经组织机构和队伍,开展了基础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正式颁布的两项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就是具体的进展。该两项国标于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年末,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等八项行业标准。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标准化的建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很重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例如广东省政府转发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五)物流教育走向规范,理论研究稳步深入。

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2002年在物流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我的体会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物流专业的了解,我发现学习物流是我明智的选择。因为物流是经济活动的桥梁,物流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给了我提供了一个向上发展的契机。物流专业的开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网络教育考生,规范的管理是我成长的沃土。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里还处于摸索阶段时,我暗下决心,继续对物流相关专业理论知进行深入的学习,日后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为这一空白涂上绚丽的色彩。

第三篇:财务管理课程总结

一、总论

1、财务活动

筹资——投资——经营——分配

2、财务关系

3、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本章自测

二、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

1、时间价值

判断(1)现值

终值(对于现在以后)

(2)复利(一次)

年金(多次) 解题思想:

求什么乘什么系数

先付=后付*(1+i)

Note:时间轴、系数的书写、现金流与期数的

对应

2、风险报酬

期望报酬率

标准离差(期望报酬率相同) 单项资产

标准离差率(期望报酬率不同)

风险报酬率

投资总报酬率

系统风险

证券组合风险

证券组合

非系统风险

证券组合报酬

资产定价模型K=Rf +β(Rm Rf )

普通股(股利稳定不变)——永续年金

P=D/K

普通股(固定增长股利政策)

P=D0(1+g)/K-g

三、财务报表分析

1、判断标准(比较)

历史数据

同行业数据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资产和负债关系)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报酬率

产生现金能力分析

4、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与销售有关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与资金有关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与股票价格有关

市盈率

5、综合财务分析

公式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平均权益

计分综合分析法 四-五

投资管理

1、现金流量估算——项目计算期

初始现金流量

资产变价净收入=出售价格-(出售价格-账面净值)×税率

垫支营运资金

营业现金流量

折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NCF=税后收入-税后成本+税负减少

NCF=净利润+折旧

终结点现金流量

营运现金流量+回收(残值+垫支营运资金)

2、投资决策指标

静态指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平均报酬率

动态指标

净现值 (重点计算)

净现值率

获利指数=净现值率+1

内含报酬率(坐标图)

3、净现值计算

第一步:先计算现金流量——项目计算期

第二步:计算净现值——每个点的累计现金流量现值之和(项目计算期)

4、投资决策的应用

(1)方案比较,项目期相同

方法一:分别计算两方案的净现值,取较大的

方法二:差量净现值 (2)方案比较,项目期不同

年均净现值(已知P,求A?)

即=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六—七

筹资管理

1、资金需求量预测

(1)敏感项目非敏感项目 (2)差额法进行计算

2、个别资金成本计算

债权资金成本(银行借款、长期债券) 资金成本=利息*(1-税率)/P(1-f) Note:利息抵税

债券利息是按票面金额计算

其筹资总额是按发行价格计算

2、个别资金成本计算

权益资金成本(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 优先股=股利/P(1-f)

普通股=[ D0(1+g)/P(1-f)]

+g 留存收益与普通股

3、综合资金成本计算

K=个别资金成本×权数(即个别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 一样,只是不考虑筹资费用

4、杠杆分析

经营杠杆(理论公式+推导公式)

财务杠杆(理论公式+推导公式)

综合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

5、资本结构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PS=[(EBIT-I)×(1-T)-D]/N 分别计算两方案当EPS相等时,对应的EBIT? 利用融资决策:

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选择普通股筹资方案,避免财务杠杆风险; 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选择优先股或债券筹资方案,享受财务杠杆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 V=B+S 测算综合资金成本 八

营运资金管理

1、营运资金特点

2、营运资金持有、融资策略

3、现金管理

持有动机、现金成本

4、存货管理

存货成本、存货控制

5、应收账款管理

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 九

企业分配管理

1、利润分配的程序

2、股利分配理论

股利无关论

一鸟在手理论

税收差别理论

3、股利分配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4、股票股利

现金股利

5、股利宣告日、登记日、除权除息日、支付日

第四篇:管理沟通课程总结报告

工商122班

蒙玉玺 201200701042 管理沟通的课程已经结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对管理和沟通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管理和沟通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十分重要,学习好这门课对当代的大学生也十分关键。

管理沟通这门课程不局限于书本上的教学,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上课提问,学生上黑板作答,分小组进行诗朗诵,进行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小组中我担任组长的职位。我们小组中的成员来自工商,信管两个专业,四个班级。虽然大家彼此之前都不太熟悉,但是经过这门课程的共同学习,共同协作,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成了好朋友,相信将来大家也会珍藏着份友谊。在小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PPT的分工合作以及演讲稿的撰写,诗歌的练习等等,尽管大家的课程不同,但是大家都尽量安排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和不同的人交际合作的能力,还锻炼了胆量,在几次上台表演以及演讲中,都让我们对上台演讲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相信这也是老师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在一次课程中,老师叫了两位同学上台去描述一个图片,让我们在下面画,可是由于那位没有说清楚尺寸大小,方位等等,说了半天,大家都画不出来,台下哄闹一片。结果老师一来就明确了每个图案的尺寸大小,大家不一会就画了出来。这节课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沟通中准确表达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是表达不清楚,就会影响工作的完成,在人际交往中要是词不达意就有可能造成人际交往和矛盾的产生。在一次课程中老师强调了平时发送邮件的格式和注意事项,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是收发邮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其该注意的事项,只有注意到了这些事项,在工作中才能够尽善尽美。管理沟通在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学习工商管理的我们更应该在平时注重学习与运用。

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学会运用管理沟通在学习和工作中才是关键,虽然这门课程结束了,但是我们应该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对未来的工作作用很大。学习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十分管谢管老师带来这一门生动又活泼的管理沟通课程。今后我也会更加加固这方面的学习,争取学以致用。

第五篇:情绪管理课程总结

认识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收获总结

从经同学介绍报名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到“过五关、斩六将”面试,再到我莫名地被刷下来,又在不知被刷地坚持下得以参加这次团体辅导活动,经过六次团体活动,到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过程中我们十二个同学在“三生石”上,在李宇超学姐帮助下,逐步认识了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慢慢试着管理自己的情绪,收获了很多。

六次团体活动中我们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第一次活动刚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其他某个人的小天使,小天使观察他对他那个人在活动前后印象的变化,记录第一印象和最后一次的印象,让我们学会了认识他人的情绪;分享最快乐的事、最期待的事、最伤心的事,让我们原来紧闭的心慢慢敞开了,最快乐的事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快乐,伤心的事说出来,大家帮着分担。还学会了用情绪ABC理论分析快乐的事和伤心的事,从积极方面认识事件A,使心里有积极的信念B,从而产生积极的结果C,这个活动让我们慢慢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拍卖活动让我们了解了每个人不同的“投资理念”,有的人早出手、拍自己想要的,有的人开始不出手,让别人先竞拍,想后面坐收渔翁之利。也让我们了解了每个人心中认为重要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别人,更认识了自己;还有抛网球来互相认识的游戏、大风吹的放松小游戏、镜中人情绪表演活动等非常

有意义的活动,都让我们在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方面收获了很多。

最后我们在彼此给每个人的祝福中结束了这次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活动,心里倒有些不舍,毕竟在工科类院校的巨大压力下,这是一个让心放松的地方。

难忘——我们的“三生石”

上一篇:我很重要板书设计下一篇:五角剪纸大全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