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2022-07-09

总结是在项目、工作、时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以分析出有参考作用的报告,用于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明确的参考。所以,编写一份总结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工作小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杨口中心小学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马春喜2012-6-20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而大多数寄宿学生的家长都是在外务工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不慎,一些孩子可能走入歧途,成为未成年案件中的“主力”。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12年以来,我校以班级为单位,以感恩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一系列的关爱举措受到了多方关注,特别是留守学生家长的好评,多名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表示感谢班级对孩子的关心,有力的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使得我校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得到提升。

一、认真开展“留守儿童”情况普查

在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举办全校留守学生“联谊会”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学费方面进行减免,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全校留守学生“联谊会”。通过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表现越来越好。

三、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六•一”演出也让留守儿童

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总之,我校会将关爱“留守儿童”

工作做得更好。让学生进步,让他们的家长安心,营造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留守儿童工作小结(定稿)

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一、基本状况

我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外出。导致我校在校生中“留守儿童”人数居高不下,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潜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留守儿童”群体亟待关注。

二、主要做法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每学期伊始,都安排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对本班“留守儿童”状况深入了解,登记造册,统计汇总。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关心。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忙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1)思想上及时沟通。平时用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凸显课堂内外师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坚持做到无话不谈。

(2)学习上优先辅导。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每位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光、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齐学习,一齐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或成长记录袋。

(3)生活上优先照顾。提倡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对中午在校就餐的留守儿童,安排教师给予专项的辅导。

3、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结对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适时与家长联系,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例如:五年级的李心宇同学,父母外出上海打工,爷爷奶奶溺爱,造成其在学习上有冷热病,经常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在品行上说谎,在性格上任性、孤僻。授课老师经多次批评教育无果后,学校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吴惠玲老师负责帮扶。吴老师透过沟通交流得知其主要是思念父母所致,于是其随即拔通了其父亲的手机(为了方便与家长联系,学校登记了每位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李心宇同学与父母通了话,一番交流后,其父母答应在“十一”长假回来团聚,并经常与家里和孩子通话,了解和督促其学习和生活。目前,李心宇同学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期中检测还名列前茅。结对帮扶能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表彰,激励学生用心进取。“六一”期间,在举行庆祝活动的同时,都要表彰一批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以引导他们平时刻苦学习,磨炼意志,端正品行,长大后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5、建立“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利用定期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和义务。

6、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透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展状况,抓好典型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

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2017年度)

月山镇中心学校

第三篇: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小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1年起,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在辖区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现将近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辖区流动人口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地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743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245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地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多次活动中,还发动了辖区干部、辖区的爱心企业、安心人士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与家长视频连线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几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像宋丽这样的优秀教师,三年如一日,照顾在我校寄读留守学生,同吃同住,当起了代理“妈妈”,,用自己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情和细心暖和着一位从小无父无母的的孩子。一直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四篇: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这个群体的逐步壮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践行“xxxx”重要思想,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健康成长,促进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现就切实做好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使我校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特成立河坝子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领导机构:

组长:黄举洪(学校负责人)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安排、布置

副组长:刘盛武(教导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相关的扶贫助学

宋美志(学校德育负责人)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各措施的拟定

曾荣(村小负责人)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村小的落实

杨国清(村小负责人)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村小的落实

成员:余艳红(少先队总辅导员)负责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落实

各班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各班的具体执行

领导机构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推动各相关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调查摸底,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在全镇三校的分布。

2.学校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校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3.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教育保护的网络,为留守儿童创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4.通过与家长联系,家校协同教育保护留守儿童。

5.为问题留守儿童找“家长”,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工作措施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扶贫助学档案、成长记录档案。

学校将对我校在校近800名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住址、家庭电话、是单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并记录外出家长的联系方式等,建立我校留守儿童档案,并根据调查了解的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情况,落实我校扶贫助学,具体落实学生书本费的减免,而且,学校行政、后勤、党员在全镇落实一名家庭困难学生给予至少100元的资助。

同时,学校将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册,客观、公正地记录各留守儿童的各项成长情况,做好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档案。

2. 成立“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委员会。

学校将与镇政府、妇联联系,成立以镇政府分管教育副镇长为主任,学校相关人员和家长委员会为成员的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委员会。并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人员、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关护工作的领导。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联席会议、集中会办等制度,不断分析、认真部署和及时总结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抓好各项关护措施的落实。

3. 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

学校将积极动员,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关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予以亲人般的关怀;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利益的犯罪行为。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

4. 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

建立的五条网络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遇到重要问题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在春节、农忙时,组织召开返乡劳务输出人员子女情况通报会、工作座谈会、问题会办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的计划。

5. 协同相关部门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

我校将积极与镇治安室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呼吁全社会都加入到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中来,铲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成长环境。

6. 培训“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

学校将依托家长学校,开设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学好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养孩子的本领。学校将有针对性地挑选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担任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并保证他们有条件代管,有精力工作,有机会培训。

7. 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关护系列活动。

学校将发动全校教职工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鼓励各教师争当留守儿童特别是问题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各“代理家长”重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从经济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

8.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留守儿童易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我校将集中组织开展了“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主题教育,引导留守儿童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和克服身上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学守则,争做优秀小公民”活动。

9.家校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将积极与各留守儿童在外务工的家长联系,向家长介绍了我校“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以及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家长讲述了家庭、社会、学校,特别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劝告家长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与孩子建立稳定的通讯联系,了解、关心孩子的成长等,并号召各“留守儿童”每月给其父母写一封信或通一次电话,向父母汇报一月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10. 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系统。

学校将组织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且业绩好的教师组建心理咨询疏导室,并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咨询。在班队课中开设心理、生理知识教育课程的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踪研究,本着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对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同时,学校将开设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以随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指示精神,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袁先立

副组长: 马祖辉 王喜宝

成 员: 高 霞 张延阳 张卫兵 丁志强 李 丽 各班主任

主 任:丁志强

三、工作对象

城西小学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的6―12周岁在城西小学就读学生。

四、工作目标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明确学校为教育管理的主体,请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全力参与,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爱扶带”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构建美好城西。让留守学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五、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活动内容及安排:

1、3月份,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0565—7308659),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2、4月份,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学校举办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

3、5月份,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4、6月份,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艺术节展演活动,并优先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5、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还可以举行生日party、卡拉ok、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七、活动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帮扶制度,设立“留守儿童之家”,经常开展关爱活动,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下一篇:老师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