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2024-04-18

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共10篇)

篇1: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正常成长,关系到学校全盘工作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这些家庭的幸福稳定,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我校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2004年开始就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了电子档案,对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积极探索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千方百计的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近两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号召,从本校实际出发,积极创办 “留守儿童之家”,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留守儿童之家”场所设施建设

由于学校正在进行校安工程建设,房舍比较紧缺,尽管如此学校还是腾出了房子,于2010年4 月份设立了大小为一个标准教室的“留守儿童之家”。校安工程结束后,重新设立了音乐室、美术室、电视观看室、亲情话吧、体育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等七个功能室,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至目前为止,我校用于“留守儿童之家”软硬件投资累计近一万余元,配备了电视、电脑各一台,电话一部、图书两千余册,另有象棋、围棋、羽毛球、乒乓球等多种文体器材。“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美观而温馨,有专职管理人员指导学生活动,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进出“留守儿童之家”,在这个“家”中读爱读的书,说想说的话,玩好玩的项目,看喜欢的节目。留守儿童备感温馨自在。

二、“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和维护

我校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的功能,切实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我们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和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感到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1、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领导组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使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团委书记任副组长。领导组成员都有各自的具体分工: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等科室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2、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我校每学年开学初,都对全校的留守儿童名册进行更新。我校的《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内容比较详细,不仅包括留守儿童、父母亲以及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外,还包括:留守儿童是否曾有违法、违纪行为,是否曾受伤害,学习生活有何困难和苦恼,性格倾向,心理特征,自我表现以及父母亲、监护人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关注情况等,因此学校要求班主任深入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家庭,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如实填写《善厚中学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学校分班级输入电脑建立留守儿童电子档案,并分班级打印出各班的留守儿童名册。新生入学时就发放成长记录袋,要求留守儿童按时填写。

(2)研究制定出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及中长期规划,对留守儿童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各项活动与学习档

案,制定出台了“留守儿童之家”学习、活动、管理和财产保管等各项制度并悬挂上墙。总务处对儿童之家各类活动提出了具体安排,学校也做出了学期具体活动部署。建立了各项活动开展情况检查记录,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促进家校沟通以推动儿童之家的规范化管理。

(3)构建关爱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实行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责任到教师。

“留守儿童之家”领导组每个成员包保3个班级,每班班主任包保本班级,每位教师包保5名至10名留守儿童。为使教师包保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包保情况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要求包保教师做到 “三个至少”:每周至少与学生交流沟通一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听取学生对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节假日学生离校期间,通过电话与学生或家长至少联系一次,掌握学生的校外动向。包保责任制以来,老师们都能认履行包保职责,给留守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许多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常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到他们所包保的留守学生家里去,到学生的租住地去关照学生。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要求班主任、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详细填写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制定了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留守儿童之家”的使用

1、各功能室的布置力求整洁、大方、温馨,给人以“家”的感觉。音乐室里配有电子钢琴、手风琴各一架,现代化音响系统一套。这里是留守儿童展示音乐才华的天地,在这里,他们唱出了心中最美的歌,在这里,他们将

放飞自己的音乐梦想。

美术室里有4套美术教学挂图,写生画板40块,写生教具(石膏像、几何形体、陶器等)4套,另有绘画工具10套。我们美术老师每周利用课外时间,采取由简到繁,逐层深入,示范指导并重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爱好美术的留守儿童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和绘画技巧,使他们能够发现美,鉴赏美,并能够动手创造美。

电视观看室里配备了一台34英寸的彩电,并接通了有线电视,学校每周都安排专人播放少年儿童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亲情话吧里配有一部亲情电话,一台1G内存、320G硬盘的电脑,电脑接通宽带,留守儿童可以与外地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通过亲情电话架设了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体育室共有体育器材20多种。我们依靠充实的体育器材,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活跃校园气氛、培养师生情趣,创造和谐校园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心理咨询室的负责老师为留守儿童们量身制定了心理健康常识画报张贴在墙上。墙壁四周挂满各色各样的温馨图片,饶有特色的是还设计了一面“心愿墙”,供留守儿童尽情抒发心中的感慨。另外,墙上还贴有我校留守儿童的张张可爱的笑脸。

今年,学校图书馆为“留守儿童之家”图书室又重新选配了一批新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共2000多册。留守儿童进入图书阅览室后,可以自行选择喜爱的书籍阅读,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留守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已成为广大留守儿童最喜爱的知识殿堂,是他们探索世界的窗口。留守儿童除在“留守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自由阅览图书外,还可在校图书馆使用IC卡借阅图书。

针对我校实际,学校给每个功能室都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安排表,规定了各个

功能室的具体开放时间和参加班级。每个功能室都配有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有爱心的教师负责。每天的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2、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的形式,选配优秀学生和班团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感受家庭的温馨。

3、开展以“生活自理、人身自护、学习自强、人格自尊”为主要内容的“四自”主题教育。

远道留守儿童在校寄宿,是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本学期,我校有32名留守儿童,因家庭监护能力缺失,被全部动员在校寄宿。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连衣服怎么洗,如何洗得干净都不知道,都需要老师和宿舍管理员手把手教,因此学校要求班主任要承担起寄宿留守儿童的德育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三重职责,要求宿舍管理员要随时指导和照料寄宿留守儿童的生活,要求节假日值班校领导负责安排好节假日留校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娱乐、生活,让寄宿留守儿童得到全天候关爱。学校的这些做法,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赞许,他们说,孩子在学校里寄宿,学习上、生活上有那么多人关心,他们在外务工很放心。

暑期,学校先后两次组织教师深入到每名学生、每一个留守儿童家中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大家访活动。家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防溺水教育作了重点宣传,检查了学校发放的防溺水教育“温馨提示”是否张贴在家里显著位置。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暑假作业,让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过一个安全、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围绕“四自”主题教育,学校还组织了多种活动,如:各班级召开一次“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举行“我自信,我能行!”演讲比赛;邀请上级

司法、公安部门相关领导开展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进行禁毒宣传;让留守儿童为班级出一期留守儿童主题黑板报;主题征文活动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留守儿童在展示才华、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团结互助、力求上进的思想情操,更让留守儿童在团结友爱互助合作中得到快乐,拥有自信。如,举办《经典诵读》朗诵大赛、优秀作业展、优秀书画展、节假日给爸爸妈妈写条短信、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

近年来,尤其是“留守儿童之家”创建以来,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留守儿童群体的品行习惯明显的好转。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欣慰;以前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差的现象也得到了基本遏制;不少留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孤僻、任性、暴躁、偏激等不良性格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他们与家长、同学、教师交流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有心事、遇困难和挫折时比以前更爱找同学和老师帮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了,情谊更深了。不少同学在日记和作文中倾吐着对老师和同学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动。

当前,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将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继续发挥组织牵头作用,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谢谢!

善厚中学 2011年9月

篇2: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永宁初中深入开展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孩子享受父母般的关爱。由于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二是缺乏行为管教。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缺乏亲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陌生,甚至不信任。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学校成立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儿童所在学校、思想联系人、经济帮助人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实践活动月”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镇卫生院还组织医生进村免费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预防疾病。派出所加强巡逻,重点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保证留守儿童住所安全。

三、加大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办实事,出实招,解难题。综合楼设有“留守儿童”读书室、活动室、电脑室等,对住校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集中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咨询、联系家长、看管重要物品等服务,教师轮流到校组织留守儿童晚自修,以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通过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和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四、重点帮助,细致关怀见成效

深入开展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孩子享受父母般的关爱。成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留守儿童家长或第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推荐优秀家教读物等,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他们答疑解难。开

展“手相牵,心相连”、“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每逢节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们还将结对的留守儿童接到家中过节。

五、丰富活动,拓展关爱工作载体

篇3: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会造成阻碍。我们常说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同样, 我们也可以说发展经济不能以毁了下一代为代价。破坏了环境是毁了我们的家园——地球, 毁了下一代是毁了整个民族。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传递爱心的关键, 我们每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者将义不容辞, 铁肩勇担道义, 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党的重托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将认真履行留守儿童工作职责, 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 以“将爱心传递下去, 把责任肩负起来”为已任, 把工作做细、做实, 让家长满意, 让社会满意。

一、留守儿童形成的因素

由于地处郊区, 本地许多家长就近到酒钢厂区、嘉北工业园区务工, 往往是早晨孩子睡得正香出门、夜里孩子入睡回家, 难得对孩子实施教育, 形成了“准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本村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河南、河北、青海、陕西、重庆、宁夏以及本省其他地市的都有, 他们的子女就自然形成了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 在教育方面急需各方面支持。

二、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 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 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 给他们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册。每学期利用学生报名的机会, 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对在园在校留守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做到清楚留守流动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 并及时分析留守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 认真研究对策, 切实解决留守流动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通过留守儿童联系册制度的建立, 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之间的联系,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完善制度措施, 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领导小组, 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 安排了留守儿童的工作方案, 真正地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知识、学文化、学做人的理想场所, 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2.制订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 学校安排教师与有个性的留守儿童一对一活动, 通过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 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等活动, 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

3.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检查考核制度, 是为了加强教师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以使他们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进行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 督促教师更加关心留守儿童, 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 建立和完善了留守儿童的工作考评制度,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使每一位留守儿童均得到了长辈们的关心和爱护, 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四、关爱留守儿童,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重视下, 发动村委会领导、热心的村民以及退休的教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 使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多的关爱,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为了使留守流动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 由教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场地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晚饭后增加了课外阅读时间, 指导他们学习玩军旗、跳棋、象棋等, 丰富他们的业务生活。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得到了家长认可。在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同时, 教师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在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文明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实。

五、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的育人环境

1.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工作实际, 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 积极开展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及时召开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交流会, 不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的家长研讨会、座谈会, 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 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等, 共同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

2.加大投入力度, 不断改善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条件。学校重视留守儿童之家的场馆建设, 开辟了新的留守儿童之家活动阵地, 设立了留守儿童专用图书室阅览室, 加大文体活动的投入, 使得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了质的提升。以为留守儿童提供食宿为契机, 安排教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 使他们向着“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自立、学会创造”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 由于社会各界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我们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娇人的成绩,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变好了, 学习成绩提高了, 待人接物有礼貌了, 自我学习生活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观。通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 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特别是上级领导的重视,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篇4: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体系

荆州市荆州区投入150万元在所有农村小学、初中建设了标准化、功能齐全的“留守少儿之家”,硬件做到“五有”(有活动场地、有仪器设备、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项目),软件做到“五全”(机构健全、制度齐全、计划周全、队伍健全、资料齐全)。全区2100多个关爱互助小组常年开展活动,让留守少儿体会到家的温暖,实现了教职员工的全参与和留守少儿的全覆盖。

互助组织、系列化活动和活动阵地,让关爱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让留守少儿关爱走向了人文与自觉。留守少儿关爱与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实施背景

荆州市荆州区属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比约为2:3。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全区留守少儿的比例达到16.7%,部分农村学校甚至更高。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门结合自身特点,主动担责,加强对留守少儿的关爱与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创新内容

全区实施并逐步形成了“一一六三”关爱工作体系。

明确一个主题,让留守成为人生的幸福之旅。

强化一种基本组织模式,即“3+2+1+1”互助小组。由3名普通学生、2名留守少儿、1名爱心家长和1名教师共同组成互助小组,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常态化关爱。

常态开展六大活动。一是亲情交流活动,组织有条件的留守少儿和家长每月通一次电话、聊一次视频、写一封家信等。二是交友互助活动,“3+2”互助小组平时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双休时间到普通学生家里、“爱心教师”家里、学校“留守少儿之家”或者社区开展活动。三是阳光体艺活动,定期组织留守少儿集体过生日,经常开展球类、棋类、跳绳、踢毽子等竞赛活动,读书讲故事活动,生活自理能力竞赛活动,自立、自强为主题的作文或演讲竞赛活动等。四是心灵之约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交心谈心和悄悄话信箱活动,开设心理咨询(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五是榜样示范活动,每月或每季度组织评选表彰一批“留守少儿之星”,侧重留守少儿的自理、自律、自信、自强、阳光、健康等方面,通过先进事迹和典型引路,促进留守少儿在学习、品德、行为上不断进步成长。六是“圆梦行动”,分三轮六个单元,每年一轮,每学期一个单元。上半年主要圆物质方面的梦,在“六一”前夕由爱心人士帮助他们实现;下半年主要圆精神方面的梦,在元旦前夕由帮扶教师来检查是否实现。每一单元“圆梦行动”又分寻梦、追梦和圆梦三个阶段。

篇5: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XX六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留守学生多达1420人,占全校学生的36.8%,其中,其父母双方外出务工744人,占全校学生的18%,一方外出务工788人,占全校学生的18.8%,留守学生中男、女分别为693人和727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为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采取一系列的举措:

1、注重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设立心灵家园工作室,建立《学生来访登记表》、《个别咨询档案》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跟踪、干预等机制,减轻和消除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干预;举办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提高他们心理咨询疏导能力。

2、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安装30部免费的亲情热线,方便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联系。

3、创办适合留守学生的教育。开办兴趣小组、学生社团30多个,开展特色活动,让留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做好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纳入到“贫困住宿生补助”及“特困生补助”之中,对他们进行捐助,确保他们不因生活贫困而辍学。

5、悉心呵护留守学生,把班级变成学生心里温暖的“港湾”,建立学生个人信息档案,有的在留守学生生日时送上一张贺卡、一只苹果、一个鸡蛋,学生生病送医院,陪着看医生,守着打点滴,并为其煎药送饭,同时,配备了22位生活老师进行全天候服务,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篇6:刘圩中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120人,其中留守儿童401人,占学生总数的42%。自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以来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根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自查方案》,就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工作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活动材料。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报送工作信息。

二、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由于学校正在校安工程加固,房屋比较紧缺,尽管如此学校只能把留守儿童之家和教师办公室放在一起,牌子和制度上墙,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地没有。无法放置上级配备和自个的文体用品、桌椅板凳,电视机、亲情电话。

三、是加强管理,规范制度

首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子成员研究制定出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及中长期规划,对留守儿童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各项活 1 动与学习档案,制定出台了“留守儿童之家”学习、活动、管理和财产保管等各项制度。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基本完成工作计划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建立了各项活动开展情况检查记录,组织开展了广播操比赛,组织开展留守儿童主题班(队)活动或文体活动,如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队会、演讲大赛、书画大赛等;有生活教师组织“留守儿童”双休日走出去,为敬老院打扫卫生,种植花草树木、清除杂草等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宿舍开通亲情电话,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促进家校沟通以推动儿童之家德规范化管理。

五、积极探索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运行机制,不断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对活动的督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状况。每周设立的学生监督小组让留守学生自觉参与到学校的卫生管理中来;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定期组织家访,走进学生的家里,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留守孩子可利用亲情电话向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自己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亲情交流。我们把24小时跟踪管理,形象的归纳为“贴身服务”;白天,班主任和老师悉心教导,夜晚,值班老师到每一个寝室巡视,为学生们盖好被子、关好门窗。学生放假了,留守儿童在哪里,他们生活怎么样,班主任总是隔三差五打个电话,每一位学生家长都有班主任和授课老师的手机号码,班主任也有学生和家长的联系电话,学生的表现 2 家长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有困难可以及时的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生病了班主任或值班老师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再通知家长。我们为男女生营造了各自的活动空间,女生宿舍装了安全防护门。

六、深刻反思,积极查找存在问题

1、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虽然建立并已经对留守儿童开放,但条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暂时房屋紧缺,活动设备虽已配备,但无法保证充分发挥作用。

2、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很粗糙,在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上还不够深入,这是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考虑的主要问题。

3、“心理教师”“专职教师”、“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还是今后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今后我们将加强留守儿童软硬件建设,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怀远县刘圩初级中学 2010年12月3日

篇7: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通过对全校少年儿童摸底,我校因父母双亲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少年儿童约570人。为切实改善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我校教育教学和谐发展步伐,特制订永兴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1、学校分、分类别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

3、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

5、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并完善其档案。

6、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三、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马国(校长

副组长:徐北平齐明飞徐子卿李永卿 成员:全体班主任

办公室设在教导处,由教导处负责日常事务。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统一档案和联系卡。有专人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的亲情电话。

3、多渠道沟通,真情关爱

(1开展谈心和家访工作。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建立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也要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各校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行有针对性的家访。

(2增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联系,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及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节假日期间,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视频,使孩子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4、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配合公安、工商、文化部门关闭中小学校园200米以内的网吧及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

(2加强“五老”队伍建设。聘请离退休干部和教师为校外辅导员,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5、建立留守儿童爱心驿站

(1思想道德正面引导教育活动。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班级组织为骨干,紧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主旋律,围绕

“关爱、责任、诚实、诚信”等基础道德规范,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乐于参加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心理健康诊断疏导活动。在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必要的专门设施,并选配好懂得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诊断,及时排解学生心理障碍,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疑难问题和各种困惑。班主任对留守学生要做到精心观察,随时掌握学生细微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校正学生异常心理行为。

(3、学习方法特殊指导活动。确定固定教师指导、督促留守学生的学习、温情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各科学习作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遇到的难题,指导他们

校正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生活上的加倍关照活动。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专门负责管理住宿生生活,确保他们的住宿安全管理,合理安排他们晚上的学习和娱乐活动,让他们充分体验师生间、学生间的人文关怀、集体温暖。要加强对非寄宿留守学生的管理,及时向监护人通报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督促监护人充分履行对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安全、生活监护职责,使留守学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尽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通过开展校内校外“献爱心”行动,为生活特困留守学生提供生活扶持。

(5、“帮扶结对”真情互动活动。采取“帮扶结对”(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对重点留守学生进行真情互动活动。一是要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动员社会具有爱心及责任能力的人士参与“爱心妈妈”“帮扶结对”活动。联络“爱心妈妈”与学生互知互认,指导“爱心妈妈”开展与学生间的真情互动,让“爱心妈妈”对留守学生进行对症下药的辅助思想学习教育管理和生活扶持,使留守学生产生真心感动的情感共鸣和向上动力;二是开展“师生帮扶结对”。要发动教师与重点留守学生进行“帮扶结对”,以正面引导和真情感化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帮扶;三是开展“生生帮扶结对”。要动

员、组织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与重点留守学生开展“姐妹结对”或“兄弟结对”,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灵相互沟通、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生活上的相互关照、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共勉。通过品学兼优学生的真情实意带动,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友谊,激发留守学生生活学习和进取信心。

6、建立留守儿童服务机制

(1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邀请“五老”当好校外义务辅导员,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开展心手相连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关爱和服务工作,使每一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享有“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2团委及学生会针对青春期女生的生理特征,注意对留守儿童的青春期生理卫生的健康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搭建留守儿童活动和交流的新平台,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中的设施,体育场、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活动的场所。

(4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篇8: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我校共有教学班23个,1496名在校学生。学校优秀的教师群体、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近年来我校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尝试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学生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就我校实施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依据,以促进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为核心,立足于教育和保护,着眼于服务和管理,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调动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构建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环境,服务平安揭阳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帮助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关爱、教育、管理为重点,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网络,以“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原则,大力开展“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关爱行动”系列活动,力求达到帮助一名少年儿童,稳定一个家庭,安定一方社会,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目标,让每一个留守少年儿童都能生活自理,行为自控,学习自主,健康成长。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使留守学生建档率达100%;

2、留守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学生经济困难的,100%给予经济援助。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团支部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组长:方锡城

副组长:方楚涛方晓宏黄鸿青

成员:班子其他成员和全体班主任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一共有28名留守少年儿童。对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了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班主任教师。由班主任老师联系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学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班主任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不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不定期 “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

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学生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管级领导、班主任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7、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经济处罚。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向留守学生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积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将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学生。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村组、学校、家庭四级

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学校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按政策纳入扶贫对象,通过恤孤助贫、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学生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3、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普宁市燎原中学

篇9:善厚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介绍

——正安县和溪中学关爱留守少年、困境少年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

好!我是正安县和溪中学李俊,今天,我心怀忐忑的向在座各位汇报我和溪中学关于“关爱留守少年,构建爱心家园”的工作汇报,内心深感荣幸。但一人之思、一校之思,广度和深度甚为有限,敬请领导和专家们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留守,是针对我们相对比较僻远比较落后而言的一个汉语新词,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期所滋生的一种普遍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个新词,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的凋敝和零落,一方面又体现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窄巷里遗留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西部未成年人口数量大,直系关爱缺失,教育脱节,直接关系社会改良和下一代成长之重,早已引起了社会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层层关切。如何应对“留守”给我们社会,特别是给学校带来的困惑和困难,日益成为当下我们餐桌上的头刀菜!

然而,问题不容回避,困难不会自缩,我们的肩头是用来承担责任的。中国的体制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社会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和尖锐,我们有这个思想准备,有解决疑难和困难的信念。在正安县教育局和和溪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切实关注下,我们和溪中学迎难而上,在“关爱留守少年,构建爱心家园”方面小有所得,特此汇报,不敢喜形于色,只图抛砖引玉。

一、基本情况

正安县和溪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662人,教师51人。其中留守少年(120人)、困境少年(10人)共计130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9.6%。和溪中学学生大多来源于和溪、马鞍、大坎、杉木坪等村小,上学路途遥远,其父母大多在外务工,收入有限,难以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能将他们安置在故土,由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形成了极为不利于教育和管理的隔代抚养或代为监管现状。

二、工作措施

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我们有过困惑有过责难有过埋怨,但我们没有退却,而是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积极研讨对策,做出了有力的措施。

2006年3月,我校寄宿制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将原有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关爱工作进行升级,学校采取了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二三四”的关爱模式。

“二”——两张清单

1.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准确信息清单。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通过在校排查、电话排查、入户排查、联动排查等,准确掌握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家庭结构、经济收入、监护人(家长)、成长经历、爱心家长等情况,底数清楚,情况切实,便于开展相应工作。

2.师生结对帮扶清单。

根据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基本情况,结合星级管理办法进行星级评定(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定为一星,身体状况不佳的定为二星,学习存在问题的定为三星,个性心理存在问题的定为四星,无人监管或孤儿定为五星),建档立卡,分类确定帮扶教师(爱心家长),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

今年秦椒老师帮扶的李璐玉同学在课堂上比较忧郁,经了解得知其奶奶瘫痪在床,家里全靠年迈的爷爷一力支撑;秦椒老师当即重视并安慰李璐玉同学,并利用周末深入其家庭进行慰问,还联系当地政府,具体阐述困况,为李露玉家申请低保。爱使阳光灿烂,使鲜花盛开,在秦椒老师的爱心浇灌之下,李璐玉同学脸上的忧郁逐渐消失,学习和行为越来越鲜活,焕发出一种茁壮成长的生命态势!

我校陶敏老师,联系了上海杨浦新区证券公司精英理财顾问杨程同志,成立了困境少年关爱基金,今年一共筹集资金2万余元,对学校特殊留守、困境少年进行帮扶、资助,我校现九(1)班学生张林玉、李小红等十名特殊困境少年每人每年得到2000.00元现金及物资资助直至高中毕业,极大的温暖和鼓舞了受助留守、困境少年的心灵,点燃了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希望。

3、三个平台

①监护人交流培训平台:面对大部分监护人文化及教育结构参差不齐的状况,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统一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监护人进行一次培训,接着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升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和管理能力。

②亲情交流平台:学校建立了视频聊天室和亲情谈心室,弥补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在亲情方面的缺陷,使其心理有寄托,心声有人诉,告别孤单,远离无助。

③心理辅导平台:学校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关注,消除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助其健康成长。

4、四项关爱

①家庭尽职关爱:学校明确家长责任,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加强亲情联系。父母是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第一监护人,父母的教育、关爱、引导和示范作用,是学校和其它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学校和家长在开学之初就签订协议,明确家长五个一责任(一天至少要心系孩子,一周至少给孩子一次电话,一月至少与爱心家长沟通一次,一学期至少与爱心家长签订一份协议书,一年至少回家一次)。

②社会尽情关爱:实施爱心家长制,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建立家的环境。由镇、村居、学校组成了一个爱心家长队伍,完善了爱心家长培训、评议、淘汰机制。通过结对帮扶、代管、领养认亲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少年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建好亲情联系卡,让爱心家长(爱心哥哥、爱心姐姐)当好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经常性地深入留守少年家中,参与真空时段的管理,做留守少年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成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心理辅导员,承担家长责任,填补亲情缺失,重塑家庭温暖环境,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③学校尽心关爱;学校是留守少年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让赞美和鼓励像明媚的阳光融化其心灵脆弱的坚冰。

第一、学校创建了“四在”学校,让学校成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温馨的家园。一是强化“三个意识”(卫生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吃在学校解食忧;二是抓好“三个管理”(住宿管理、活动管理、安全管理)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住在学校受关爱;三是打造“两个特色”(文化特色、课堂特色)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学在学校长知识;四是建立“三个机制”(减负提质机制、自我展示机制、多元评价机制)让留守少年、困境少年乐在学校感幸福;

第二、学校成立了七个兴趣特长小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制作、棋艺、朗读演讲、球类)和实施大课间活动,依托少年宫让留守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成立留守少年之家,解决其周末、假期生活学习问题,逐步将留守少年由校外无序行为转变为校内的有序活动,增强了学校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吸引力。

第三、学校还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线,坚持学校引领、部门联动、村(居)校相结合、教师为主体、爱心家长广泛参与、群团具体运作”的方式,建立了“三纳入、四统一”(纳入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纳入全体教职工的年度考核,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奖惩)工作机制,落实了“三管(管学习、管生活、管安全)、一强化(强化留守少年监护人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五必访(身体不佳必访、学习下降必访、情绪波动必访、迟到早退必访、同学争吵必访)、十个一(一张联系卡、一个记录本、每月一沟通、每月一家访、每月一谈心、每周一次学习辅导、每月一次亲情活动、每月与其家长通一次电话、每期督促写一封家书、教给一门实用技术)”的工作措施,落实周末、假期和节假日的关爱行动,构建了“学校与监护人、留守少年与父母、学校与村居”“三线互动”的管理体系和父母、爱心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实施了家庭呵护、心理呵护、温暖呵护、平安呵护、救助呵护“五位一体”的呵护行动,构建了留守少年“四个全覆盖”(动态监测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教育关爱全覆盖、救助保护全覆盖)的工作内容。

④政府尽力关爱:政府成立了奖励基金,对学习成绩和特别优秀的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进行奖励;其中对考上高中及高中考上大学的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实行300—2000元不等的奖励,今年和溪镇党委共资助130人,金额达到一百万元左右。

政府还对相关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进行结对帮扶直到大学毕业。原和溪镇武装部长赵毅帮扶的秦青(困境少年)同学,中学时不但每月200元—300元不等的帮扶,秦青同学上高中后也一直帮扶,而且金额每月增加到400元—500元,直到秦青同学大学毕业。

三、取得的成绩

1、形成了“三增三减”(挣钱又管孩子的人增多,只顾挣钱忽视孩子教育的人减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增加了,误解对方淡化亲情的人减少;常回家看看或就近务工的人增多,夫妻双方都在外务工的人员减少)的良好局面;今年我校9月份留守少年数量为263名,10月份留守少年数量为130名,家长返乡率达到49.4%。

2、促成了“三个好转”(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健康水平)明显好转。凸显了“三个增强”(社会对留守少年、困境少年的关注增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引导其在外务工父母在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健康意识上明显增强,留守少年、困境少年自立、自救、自护意识明显增强)。

3、实现了“三个提高”(安全意识、文明素养、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达到了“四有目标”(留守少年、困境少年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

篇10: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和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龙头完全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主要措施

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1.摸准信息,建立“台帐”

对在园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2.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多渠道沟通

(1)开展谈心活动和家访工作。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建立班主任与

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也要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班主任、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家访,向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情况,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每次家访后均要写出有质量的家访报告。

(2)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认真办好 “家长学校”,特别是“隔代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建立留守儿童服务机制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活动。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帮扶活动;做好关爱和服务工作,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四、工作要求

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校长室、政教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名单

龙头完全小学

2012.2.7.龙头完全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名单

长:赵

副组长:王

员:

黄俊峰

张亚凤

曹娟丽

杨春峰 田

郭宏达

刘华妮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龙头完全小学 2012.2.7.龙头完全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联系制度,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定期召开会议,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龙头完全小学

二○一一年一月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谐发展;做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职则。

组长:

1、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审核安全教育计划及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教训,决策今后安全工作方向重点、步骤。

3、带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督促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做好安全工作。

4、随时巡视检查学校的安全设施,各层次各部门的安全工作。

5、负责督促安全设施的配备和更换、维修。

6、出现安全险情时,负责临时指挥全校师生的紧急避险(包括向外联系)。

7、发生安全事故时,不失时机地妥善处理,把损失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向上级报告。

8、每学期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估,将考核情况记入教师考核。

副组长:

1、协助组长做学生安全教育及全面管理工作。

2、负责起草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教育计划、安全工作总结。

3、负责安全例会时作会议记录。

4、建立安全工作台帐。

5、必要时可带领部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安全工作检查。

6、在组长委托下,召开安全工作例会。

7、不定期地巡视检查学校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及时向组长汇报有关情况。

8、撰写事故报告。成员:

1、每个组员都应负责学校一个方面的安全工作。

2、对各自负责的部门安全工作每周一次进行定时检查,并及时记载检查情况,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汇报。

3、准时出席安全工作例会,汇报安全工作情况、提出建议。

4、有权督促教师做好每个环节的安全工作。

5、学校出现险情及发生安全事故,每个成员均要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避险和事故处理工作。

6、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更应加强自身学习,紧绷安全这根弦,带头遵守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要成为以法治校,规范操作的模范。

班主任:

1、认真学习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学校的安全制度,严格按照校管理制度中的规定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根据学校对各年级的安全教育要求,并结合本班实际进行安全教育,在班级工作计划中要体现安全教育内容。

3、全面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抱着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4、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全班每个学生的基本身体健康状况,及时组织学生体检,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5、特别要关注身体有特殊情况学生的健康状况,并随时将其身体情况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必要时与任课教师作交代。

6、关注学生在校的饮食卫生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合理的饮食情况及时教育,并与家长或监护人一起配合教育。

7、班内发现有传染病学生应及时通知其家长或监护人,让传染病学生及时休学,待其痊愈后复学。

8、做好学生的心理诱导工作,要特别关注性格孤僻,心理素质较特殊的学生做好相应的心理矫正工作。

9、班内设立安全监督员,将学生课午间活动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班主任及时询问和查看活动安全记录,随时提醒学生活动时注意安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10、每周一次检查班级内的教学设施,(包括日光灯、插座、包括固定或移动电线、投影机、录音机、电视机等电器、门窗)等,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

11、此安全管理职责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与安全奖与班级考核工作挂钩。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是校党总支和校长室下属的一个全面规划、实施全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德育计划

贯彻《中学德育纲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育局指导意见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每学期拟订德育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总结。

二、实施德育管理

(一)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并贯彻实施。每月至

少一次德育工作例会。

(二)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德育管理,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1、管理学生一日生活常规,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安排并督促导护师做好课间导护工作。

2、指导少先队、学生会开展生动形象的团队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3、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上级及学校有关规定,管理好“三会一课”(校会、晨会、班队会、品德课)。

4、指导、调控学生课余生活、校外生活。

5、抓好学生奖惩管理工作,逐级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特殊学生转化档案,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特殊学生采取措施,加强教育,促其转化。

6、指导、督促班主任按要求制定班级教育计划,写好班务记录。

7、指导、督促班主任做好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完成学校各阶段德育管理要求。

8、定期召开小型学生座谈会或通过调查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反馈各班教育信息,定期向组长汇报。

(三)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三、指导德育研究

组织教师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教学观摩,组织校级德育经验及论文交流。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会,研究和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

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

学期中要大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好下列各项德育宣传阵地:升旗

台、宣传橱窗、评比栏、宣传标语牌及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评比专栏。

五、开辟联络校外德育基地,发挥校外教育力量的作用,共建文明学校。

有计划的开展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扩大德育空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干。

怎样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倒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

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社会新的不稳定因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人口外流的一个潜在挑战。

作为农村教师,我们每天都在直面留守儿童,怎样关爱和教育他们,是我一直在思考我摸索的一个教育难题.现就我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我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我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我就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我还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寄宿制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我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上一篇:2010年盐池县春耕备耕情况下一篇:足够了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