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化教学案例

2022-09-02

第一篇:小学信息化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人教版

篇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篇二:小学五年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篇三:中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附:表格内容说明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 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可按建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mindmanager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包括(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测试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针对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提供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第二篇: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小学数教学信息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成为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平日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对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效率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索的教研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将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尤其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直观性教学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只有遵循学生处在形象思维认知阶段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化环境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用粉笔板书、用粉笔演示解题过程的时间,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这些环节变得更快捷、更形象、效率更高。例如,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的规律理解不深不透,这成为这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即要通过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亲身感受,学生才可能牢固掌握与理解。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两个边长不等,而大小相等的两个角,通过平移可以重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这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画图学生都很难理解的问题,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就可以轻松解决,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信息化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比较短的,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延长,往往要靠兴趣来维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教师单靠讲解与训练,学生就会对数学感到索然无味,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由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往往乐在其中,遨游于知识的殿堂。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动态运动过程,教师一边展示图形,一边让学生对各种运动进行分类与比较,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举例。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引发思考,从而对图形运动的特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再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相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学生也可以学会对图形进行比较,为以后几何图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1.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学生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学习上主要是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解决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的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利用信息环境下的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有效的分层与训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例如,执教“表内除法”时,教师运用“表内除法”课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问题。课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分为三组题进行教学,每组题都体现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训练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来浏览了解学生的解题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归纳与小结,通过计算机的自动控制来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能够判断哪是平均分的现象就行了,对于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并且再附加一些题目加以巩固,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每组还要再附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等。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定位自身的角色,教师不是权威的演讲者,而是学生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地将信息化整合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笔算训练,教师让学生到教室前操作计算键盘,每当学生运算操作正确,数字小动物后面就会传来“你太棒了,奖你一朵大红花”的声音,如果学生计算操作错误时,系统就会给孩子一个被咬的苹果,并发出启发学生的声音:“动动脑筋,你会计算正确的。”当学生再次运算正确,系统就会发出“你很聪明,继续努力”的鼓励话语。所以,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软件及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富有成效。

总之,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整合,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波.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2]焦凤梅.信息化教学在小学宫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作者简介:陈恩慈(1989― ),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在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工作。

编辑 温雪莲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走进PowerPoint》

————运动会真精彩

【教材分析】

在PowerPoint这一单元中,之前已经教学了《走进PowerPoint》和《编辑演示文稿》两课的内容,学生们对于进入和退出程序、插入新幻灯片、选择幻灯片版式、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等操作已基本掌握。

此课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可“实践园”中的“我们的运动会”恰好跟学校近期开展的一年一度校运动会相吻合,为改变以往单纯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教师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做文章。

【课前准备】

在校运动会之前,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参加的项目或其它的辅助性工作,把学生分好小组,让每组学生带上数码相机,互相记录下参赛的场景及比赛的精彩瞬间,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提前安排好家长、班主任或信息老师协助完成,务必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尤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及记录下参赛的流程、师生的分工、比赛的项目以及拍摄的技巧等等。运动会后,信息教师及时让小组长们把数码照片收集起来,简单处理、 分门别类放好后,拷贝至每位学生的学生机中或上传至服务器中设为共享,以备上课使用。

【设计意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是使幻灯片出彩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幻灯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积极获取、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之前的WORD 和EXCEL的教学中,插入图片学生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操作上学生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 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幻灯片中的内容必须观看“放映”的效果来判断制作的优劣,让学生通过自己展示讲解作品来体会其中分寸的把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幻灯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团结协作的能力。 4.创新与行为

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 2.难点:插入图片文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中注意对比,教 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互助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5分钟)

师:上个星期,你们最开心的是哪一天呀?为什么呢?(运动会) 在运动会上,你参加了哪些项目?获得了什么名次? 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你又做了哪些事情?

老师们又担任了哪些不同的角色? 引出课题并板书:第23课 我们的运动会真精彩

学生回答踊跃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 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0分钟)

师:在运动会之前,老师安排各小组拍的照片,已经都拷贝给我了,大家想不想看?

教师展示各组有代表性的几张照片。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中。

板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教学光盘的讲解。

原来图片的插入分为三种,各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

其实,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

我们之前在WORD和EXCEL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是类似的。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兴奋。收收心,让学生冷静下来,通过自主学习来扫清学 习中将要遇到的障碍。

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练习(15分钟)

师 下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 间到了,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动 手制作自己的幻灯片吧。

出示要求:

1、 一共做五张幻灯片;

2、第一张为标题,如精彩的运动会等;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

有了要求,他们就不会没有头绪,培养他们完整而清晰 教学反思

1、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 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

2、此课教师利用学校的运动会的大好机会,通过让学生们课前自己拍摄、收集、整理照片,课中选择所需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作品,之后展示并评析的过程,自然地实现了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信息发布与交流这四个环节。

3、教与学的双方都轻松而开放起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为老师而做、为老师而学的乏味心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把信息和技术两者有效而恰当的结合在一起;老师也不必按部就班地把教学内容“强塞”给学生,只要把大框架列出,指引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途径,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陈艳

正确的指法是电脑操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练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电脑的速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指法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练就正确快速的键盘指法,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适应键盘的字母排列顺序。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键盘上字母的排列并没有按照小学生熟悉的顺序。不少小学生反映键盘字母顺序太乱,不容易记住,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要发明一种新键盘的设想:字母一律按照顺序排列。

2、手指不够灵活。由于平时所学的课程大多数用不到灵活的手指动作,所以,很多小学生手指活动相对较为笨拙:小拇指、无名指一般不能单独活动,小拇指一动,无名指也跟着动,无名指一动,小拇指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动;有的学生的中指也不能灵活地单独活动。

3、指法练习相对枯燥。与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相比,指法练习并不十分有趣,很多

三、四年级的学生练习指法的持续时间超不过5分钟,这给完成指法练习任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二、解决方法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帮助学生愉快、高效地练好指法?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1、通过玩一些flash小游戏,认识自己一双手,并熟悉熟悉键盘字母排列

电脑游戏以丰富多变的形式和内容让同学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享受到乐趣和成就感,但同学们不能沉迷于其中,它只是我们学习电脑知识的一种方式。

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赛,让他们去比一比和赛一赛,对于胜出的学生给予小红花、五角星等奖励。来丰富课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把手指练得更灵活,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儿童手指游戏,结合琅琅上口的儿歌,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如“大哥向你弯弯腰,二哥向你点点头,三哥向你鞠个躬,四弟五弟来顶牛”的游戏,要求学生的手指一个一个分别竖起,做弯手指、顶手指的动作。通过这些游戏,学生手指的灵活程度大大提高了。

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不断强化对键盘的感知,整个键盘字母排列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加上后期的指法操作练习,键盘字母的排列图式逐步进入学生的潜意识。

2、多种软件,丰富练习形式

熟悉了键盘字母排列,知道了各手指的分工,手指的灵活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为练好指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真正熟练使用正确的指法、达到盲打的程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由于小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同一事物上的时间比

较短,所以如果用单一的练习方式,只能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中,我们整合了多种指法练习软件,使用儿童化、游戏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指法,如:“打飞碟”软件要求学生以正确的击键来打落飞碟;“拼单词”软件和英语学科整合,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正确拼出英语单词;“金山打字通”更是有较多的游戏供选择——“青蛙跳河”、“警察抓小偷”等。这些软件一般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巩固指法。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光练习不使用,不仅不能体现技能的价值,也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的指法练习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我们开始让学生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练习输入汉字。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别授予“打字小能手”、“打字高手”等荣誉称号。

通过这堂课的几个步骤的反思,学习键盘指法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练习,学生自然没有兴趣,教师一味强调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指法”的过程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在游戏中轻松练习,于不知不觉中指法娴熟了,而且热情非常高,这就是“吃苹果”游戏的妙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再结合软件讲解指法要点,学生学得认真,学得扎实。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让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高效教学,因为只有高效教学才能完成减负的任务,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化为数学教学带来的便捷,以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营造,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并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同时要注意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94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以便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淀创设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其所具备的功能在于,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营造高效的情境,并展示出各类鲜活的图像与视频,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听讲注意力以及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热情的增进。还有就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对以往在教学中借助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可以说,如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认知,并将之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将改变以往学生存在的被动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更好地消化与吸收。

一、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

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整个教学进程的主宰者,使得学生在此种情形之下,表现出被动地吸收数学知识的状态,这样无益于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则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良好转变。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对于面积并无太多认知,认为其和长度的概念差不多。为了让学生对于面积概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以及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复习一下原来学过的知识,然后演示面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面积就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是平面图形的大小。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怎样来计算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马上觉得应该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我就用计算机演示小正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引导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数字6厘米和3厘米,跟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推导出面积公式是长×宽。

(二)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为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带领?W生在课上进行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的巩固练习,以便使学生实现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带领学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并非是对讲解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练习内容以及练习形式,以便能够达成预期的巩固练习目的。从这个层面来看,通过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练习内容的阶梯化设置,从而满足班级之内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小学数学教师还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启发,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确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反思,一方面要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一方面要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不可喧宾夺主。

(一)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二)必须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组织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目的乃是基于其教学工具的属性,因此,在对待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此种教学工具而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此将导致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下降以及课上教学效果的不佳。例如,有教师在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课件上设置了很多口算题,每题都有精美的图案背景,点击它还会出现声音及以动画形式展示答案,这样的训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发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目的。

三、结语

以上,我们对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以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进行了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型、服务性手段,对其的运用需要不断加以探究。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任课班级学生的真实学情,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黄丽丽.基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探索[J].新丝路,2017(18).

[2] 李捷.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C]//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2008.

[3] 刘伦.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c00).

[4] 马丽娟.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有效使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