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022-09-21

前言:可持续发展建筑能够在满足当代人房屋需求的同时, 降低或避免对后世造成后续的危害。可持续发展类型的建筑结构一般从建筑的原材料挑选, 以及其功能性选择便开始着手建筑的可持续利用。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建设原则较为重视两个点。第一点是房屋的建筑类型以及功能性设计。第二点则是建筑构造对周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根据传统建筑行业经验发展而谈, 一般建筑工程对于化石能源依赖性较强, 但是由于化石能源对环境污染危害较大, 将不利于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建设。从广义角度来说, 唯有采用更为生态且环保的资源来构建建筑, 才可以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建筑。

一、可持续发展类型建筑的构思设计意义

人们精神财富的需求往往基于时代物质财富的冗余, 因而伴随着当代各行业经济如春笋一般, 人们的物质水平普遍提升数个档次, 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以及精神财富的盼望, 早已不在如过去数十年般, 填饱肚子即可。现代进步的一个标志性条件便是, 当代人群的物质浪费程度。因此现代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浪费, 尤其是建筑行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 例如土壤、砂石、以及各种化石能源等。大量资源的浪费导致的后果便是生态平衡, 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当代人们环保精神层次的进一步提高, 人们的环保理念得到有效增强。

为了抗衡自然环境的继续败坏, 平衡现在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发展类型建筑, 已成为现代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手段。可持续发展建筑最初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布兰登报告》中提及。此项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建筑类型的施工要素, 必须加强设计人员的施工设计合理性, 以及施工项目会对周遭环境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从狭义角度来说, 可持续发展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而从广义角度来说, 不仅要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还要致力于材料挑选的生态环保, 以及绿色清洁。

二、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技术要点

(一) 水体循环

虽说我国国土资源面积辽阔, 并且物质资源丰富, 不过我国可用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却十分稀少。另外随着现代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脚步加快, 我国的淡水资源也正面临可用量更加紧张的局面。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建筑的用水也必须保障能够充分发挥, 水体循环的功效。从水资源的来源以及回收方向出发, 加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以及与水资源的回收和净化技术, 净化雨水资源和循环管道中水资源的排放, 将其应用于绿化浇灌, 以及冲厕。

(二) 室内温度调节, 自然通风的应用

当前空调系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此为背景, 如何在降低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 改善室内温度, 调节室内外温差, 需要从温度调节的方式以及能源使用选择思路出发。其中最为环保, 且有效的方式便是调整建筑结构布局, 利用自然风来调节室内外温度。做到既改良房屋建筑结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环境, 使室内舒适度进一步得到调节。

(三) 水景与绿化

从以往园区建设来看, 建筑商过度注重房屋的功能以及特色, 却忽略周遭环境的协调与保护。虽说可以使小区景色变得更具特色, 但却严重破坏了周遭地区的环境与生态。因而为了保护周边景观, 应因地制宜, 将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周边山体和水景相融合, 实现天然协调的自然生态景观。

(四) 环保型外围保温隔热结构

在过去几十年里, 我国的房屋建设一般较为注重建筑原材料的挑选, 如钢筋混凝土、铝合金窗等, 很少有建筑开发商会考虑与提及房屋保温与隔热。忽略房屋建筑的保温与隔热所带来的结果便是, 人们利用大量化石能源来满足和调节室内舒适度。因此为了降低不必要的化石能源浪费, 应采用更为环保的保温隔热设施, 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如合理设计门窗风格以及在外墙铺设保温层等, 使得原有的建筑结构能获得不太明显的外在调整, 但却可以有效改变和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三、建筑可持续发展方案的构思与设计思路

(一) 采用环保绿色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与热能

在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 环保的思路最为重要。采用天然气、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充分利用其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优势, 可以大幅降低自然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和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利用太阳能以及天然气等作为房屋能源的供应, 可以有效改善全球变暖趋势。

(二) 利用地理优势或自然资源做房屋结构的可持续性应用规划

尽量将周围的地理地貌作为房屋结构的建设依托, 结合当地自然气候等景观做可持续发展设计。由于我国国土辽阔, 因而在房屋设计时, 设计人员应考虑到当地气候特征, 以及周边水文环境。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 展现地方特色的同时, 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例如在云贵地区, 由于地处亚热带因此在房屋设计时, 应考虑到当地气候特征, 延长屋顶出檐深度, 做到既遮风挡雨, 又可以及时排放屋顶雨水。

(三) 选取天然环保的高性能材料调节室外温差

使用高性能玻璃, 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尽可能采用本地材料, 因材质用。另外, 大量使用低碳原材料, 也能有效降低建筑材料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起到合理调节温差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原材料和资源的循环使用, 避免可循环资源的浪费。例如循环水管道中的水资源, 以及雨水收集等, 从而确保建筑的风格更趋向于可持续循环发展。

结语:目前我国在建筑可持续发展研究建设的投入力度还不够, 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意识仍较为淡薄, 不少地区的建筑现场仍存在原材料的铺张浪费现象。从人类发展来看, 历史并不会因一人的举动而发生改变。因而必须在满足现在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 提高相关建筑行业人员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意识, 提高设计人员创新能力, 而非单纯的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仅停留在口号的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 唯有加强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 才可以构建和谐社会, 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添砖加瓦, 实现后现代化建筑行业之荣。

摘要:本文将以环保材料, 以及可再生资源的选择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必要原材料角度出发, 针对建筑类型以及建筑功能性进行分析和实践探究, 希冀能够给予房屋建筑设计人员适当借鉴方案。

关键词: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17, (04) :328-329.

[2] 徐崟翀.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类型方法演变[J].科技展望, 2017, (07) :29.

[3] 陈俊.探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建材与装饰, 2017, (10) :88-89.

[4] 陈燕, 王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探析[J].山西建筑, 2015, (30) :179-180.

上一篇:关于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思考下一篇:滑子菇培养料配方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