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读后感

2022-07-18

第一篇:乌合之众的读后感

读后感:乌合之众

读《乌合之众》有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最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这本并不是很厚的书却精致、深刻而犀利的描述了当人们形成一个群体时别样的心态。作品本身的学术性,加之译本与原著的差距,读起来还是有一点小困难的。读罢关于群体的一般特征,我恍然大悟,原来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心理群体,三者是如此的不同。

个人是最简单的构成,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采取行动,这些个性并不一定在个人聚集成群后依旧保持下来;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很多人站在一起,这只能称之为拥挤,也不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群体。只有当聚集成群的人进入一种状态,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时,才构成心理群体。

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即将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似乎有些玄幻的滋味,但现实确实如此,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性必然是复杂多变的,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个人融入群体时也是如此。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周围的一群人都做了,于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做了,好事或者坏事都不例外。八荣八耻观的提出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群体心理的特征,提倡好的道德,摒弃不好的恶性,从而引导社会群体走向和谐社会。

心理群体最惊人的特点在于,一旦构成群体的这些个人获得了集体心理,不论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人时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者智力,不论他们之间相同与否,他们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将发生变化,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不同于孤立的个人。正如书中所说:“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闪念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发生,或不会变成行动。” 前不久的“抢盐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3月15日,因为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一时间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群众反映强烈。类似的笑话还有很多,非典时期的抢购食醋、板蓝根、八四消毒液等的回忆想必也历历在目吧。毛主席说过:“团结就是力量。”也许有着诗人豪情的他也忽略了一点,团结形成的群体更容易忽略智力因素,让人陷入无意识状态,此时团结产生的力量有可能会帮倒忙吧。

书中在分析心理群体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时指出:群体更容易让人丧失责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群体间有着传染的现象,就好像无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随时为集体利益牺牲恶人利益;受传染的影响,群体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细致分析后,群体在我心里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诡异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体的存在,有时可以引发最血腥的暴行,有时却又只消一句悦耳的言辞就可以将其唤醒。

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群体的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公众情绪的高涨与泛滥并非是“中国特色”,任何一个社会在转型时期,都会面临这样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从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1890年—1920年间,美国如何在两代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相对幸福、公正的社会,抑或是1976-2006年间,西班牙如何从佛朗哥年代的压抑、封闭,变成了开放、自由、富有创造力新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纳入世界,对于民意狂热的现状,我们应做冷静理性的认识,不应消极悲观,更不应盲目乐观。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让一种模糊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的信仰。如果当这种夸张和单纯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能够主宰群体的力量,它对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现在的处境只是个过渡阶段。虽然前面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我们终能走过去。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充满激情和变化的年代,能够见证这样一段独具特色的历史,但我由衷地希望它快点过去。

第二篇:《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很揪心的又觉得很扯淡的书,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点反对的“情绪用字”。例如p7群体品质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说服我们的逻辑是他觉得“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似乎用的是一种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较,而不是用群众智慧的结晶作对比。再比如p16,他觉得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个人融入集体,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他也是用群体人性丑恶的例子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的,似乎可以理解他产生这样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无口否认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是靠群体意识进步和耕耘创造的,这样一系列的绝对的“情绪用字” 让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寻找它的基本共识、主旨和论述是什么。枯燥的理论和没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让我一度想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直到读到4/5 之后和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了它的难能可贵。

在我大多数的不理解或者说不愿理解的偏见主要还是基于2个原因的,首先我觉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历史的特例作考量,没有经历所以对自己没有说服力。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例子在当下不太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说一样在虚构。 可后来的这句话和一些列的理论依据让我开始重新反思: 当一个种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该种族就获得了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支配,从野蛮走向文明。 也许是因为我对历史积淀的匮乏和对时事关心分析的太少才导致了一些偏见,所以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过去的历史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但它可以暗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这种直接对于群体情绪的判断与描写其实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难以觉察隐藏式的雄辩那么狡猾,只是因为现有的经历还有学识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体的一面。所以对那些经典的巨作妄下判断的确不够明智。

我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实用书的一种,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讲道:在群体特征中,群体中个体是无自我人格、责任感低,无意识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与传染影响并能立即转化为行动。在群体感情观和道德观中,群体受感情奴役、极端冲动无法认知障碍,群体情绪的夸张、单纯、偏执和形象思考容易掩盖真相。在群体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中,群体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形象的事情,他们需要宗教与偶像来引导。

第二部分它讲道:群体观点和信念受种族、传统因素、时间等间接因素影响,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应出群体需求,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他对教育制造无产阶级大军的理解。当然群体观念也受形象、词语、会话、幻觉、经验和理性直接影响。所以领导煽动群众无非就是用偏执的信念来断言、重复、传染,创造他们需要的梦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诉更多的事。想要获得持久力也必须遵从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东西。

第三部分:它将群体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在犯罪群体中,谈到群体的犯罪动机尽管可能因为被教唆但所有行为皆以结果论而非动机论,群体中的个体犯罪时可能因为自己在完成历史使命,他们的善举和残忍同样极端。在陪审团群体中,他们也受情感的支配,受灵魂人物的影响。在选民群体中,说服选民的手段和一般群体无异,用套话刺激想象力等。在议会群体中,相比普通群体特征,他么的观点更简单化,意见质朴,议而不决,缺乏决断力,受声望支配,容易夸张恐惧信息、重复许诺等。

对我来说《乌合之众》帮我解决了2个困惑。

第一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人士强调不要过多看重学历,也明白有时候学历越高,员工的发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晋升、筛选很多条件和情况下为什么他们依然会选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 从大众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这么理解的: 大众对这种教育文凭的认可可能就像在同质性群体(派别、身份团队、阶级)中的阶级教育的认可,不是因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潜意识中因某种共同生活经历和习惯以及相同的大众教育而互相认可,所以一旦阶级教育的人掌权之后,依然陷于群体意识之中。个人的见识和主张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体的无意识品质

第二件事,就像p88已经被郝伯特`斯宾塞在内许多杰出哲学家证明的论点那样,教育既不会使人更道德,也不会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也不会改变人天生的热情。而在一个像鹦鹉学舌又无人指点的教育制度体制下,我到底该怎么培养自己找到自己简单的幸福?庆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获得了很多判断力、在实习奔走中积累了经验,不顾别人的看法和妈妈的劝阻去开拓去闯荡。我特别相信正确的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我相信年轻人就该努力从工厂、矿山、医院、建筑工地等各类社会活动和实业中获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更笃信这么多年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为了生活做好准备,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如果成功的出口绝不单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研究大众心理或许还能让我分析犯罪动机也许不仅仅是分析个人心理特征这么简单。在面对宗教派别、阶级、其他民族等各类群体中,分析他们的情感、找到群体运作的灵魂是保护自己的屏障。商业经济中不仅仅只有税法征收上用的是零星税金来遮掩苛重税收的,深谙大众心理的人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化解矛盾。也许这也是它真正得意义所在。

第三篇:《乌合之众》读后感

T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

读书笔记

11101130006多吉次仁{交流生}

-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

———— 读书笔记

《乌合之众》是法国人勒庞1894年写的一本研究群体心理的名著,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并畅销全世界。他的这本书研究的是一个具有共同属性或者利益取向的群体所会产生的群体效应的这种心理现象。勒庞探讨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群体的分 类”、“选民群体”等诸多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而且所有的探讨都具有令人震撼的理论说服力量。用大法官霍尔姆斯先生的话说,勒庞在这本书中表明,他具有“脊髓中的本能”,只有在极少数思想家中,才能看到这种不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本领。于是,这本书的价值对于全人类是非常巨大的。

一、对《乌合之众》的理解与看法

(一)、有着保守主义立场和精英意识的勒庞,对“群体”这个社会现象充满了恐惧与鄙视。他认为“群体”是依赖“英雄”而存在的。在“英雄”缺席的条件下,“群体”往往只能算是一些朝生暮死的“群氓”。 极权主义系统、民族主义系统、殖民地系统、或曾经有过民族救亡历史背景系统的知识分子对这部书有天然的排斥性。《乌合之众》对“群体”精神的颠覆性话语,不啻于从内部或精神上,瓦解着一个民族用于政治斗争的所谓“集体力量”。但是勒庞对“种族”与“群体”其实是有非常清晰界说的。“群体”,不是“种族”全体。种族精神代表文明状态,

而群体精神则代表野蛮状态。从共同体这个层面看,群体精神敌不过种族精神。种族精神才是共同体间的质的规定性,而群体精神则是变动不居的。群体精神其实乃是种族精神之敌——意味深长的是:一些种族主义者并不了解勒庞清晰的界定和深邃的洞察力。

勒庞对权力、对领袖与群体的关系,以及领袖如何获得权力的奥秘,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他率真地说出了领袖和权力的真相。但在我看来,《乌合之众》事实上更像是对传统中习焉不察的“英雄话语”与“领袖崇拜”的解构。它告诉人们,一个未经启蒙的群体对传统与谎言有着多么深切的迷恋与盲从,而多数人的暴力——即使在民主政体之下——是多么地容易生成(苏格拉底就是死于具有民主传统但被激怒的雅典民众,而罪名之一却是他“说话太有道理”)。

在造就了个人迷信盛行的时区,领袖对“群众运动”的依恋其实一如群体对领袖的依恋。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对称的平衡关系。领袖其实是永远高高在上的;运动中的“群众”也即“群体”,则在尊严缺席却自以为获得忠诚品格的激情中,匍匐于 “自愿做奴隶”的疯狂中,沦为领袖的工具。勒庞将被 “牧”之“民”俯首甘为应声虫的驯服心理展示给人看。当此之际,阅读者的精神仿佛蓦然遭遇陌生也即真相,豁然憬悟中不免有了戒惕。而犹为令人惊悚的是:领袖对这一切了如指掌。他知道“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他也知道“群体”有着令人着迷的“服从的欲望”,所以领袖知道他怎样做或做些什么,他的臣民们也即运动中的“群体”就可以一千遍一万遍地重复“乌拉”或“万岁”;就可以“百分之百”地投票选举他来做

总统;就可以几乎无意识地在经营水果或蔬菜的小卖店里帖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之类的纸糊标语;就可以在统治者的世袭制度中吟诵“慈父”的恩情;就可以对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民主政体这类“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保持一种距斥心理;就可以坚定地维护恩准的“传统”或所谓的“爱国主义”;就可以对划定的“敌人”以一种类似野蛮人 的蒙昧状态生成令人望而生畏的仇恨,不一而足吧! 这一切,是领袖最喜爱也最希望看得见的风景。

在勒庞分析的对象——群体与领袖——中,理性的权利总是亏空的,或者说,总是被搁置的。而激情或疯癫的权力则无所不在。正是这种“大众心理”,造就了“顺民”、“暴民”或“臣民”,而“公民”则远在天边。 “群体精神”盛行的时代,启蒙者早已被他们禁止言说;先知被割断喉咙;个性化的信仰被大众所嘲弄;自由主义者的意见被视为“反动”;贵族被冠以“最卑贱”的粪纸招牌,已经无力创造并领导文明;集体无意识的潜流推动共同体投入疯癫。“乌合之众”操练出无与伦比的破坏力量,就像毒菌一样侵蚀着人类道德的胴体。

三、对勒庞的《乌合之众》的质疑

在阅读了整本书后我并不认为群体一定是低智能的,我感觉这太偏激了。太肯定的东西往往走的是极端,有时它并不能概括特殊情况。以下列出几点:

1、 群体缺乏推理能力,所以不具有批判精神。“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

它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如果真如他勒庞所说的群体没有推理和批判精神的话,那么历史上人民群众对压迫自己的阶级和制度提出的反抗和举行的每一次起义,岂不是都是盲目的、毫无根据和意义的吗?都是无劳之举?

2、 在勒庞眼中,群体缺点会比优点多很多。其实,群体的信念和精神统一性可以使群体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和产出十分伟大的行为,群体的力量是不可小窥的。统一的意志,成为群体的强大的精神支柱,直接指导着群体的行动。历史上很多的成功革命,有哪个是没有人民大众的支持的呢?大众的支持力量几乎是一场革命的决胜之道。群体可谓行动上的巨人!再说到一个班级,如果这个班级没有共同的信念,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像一盘散沙一样任风吹散,那么还怎么办成班级共同的一件事,比如,春游秋游怎么组织,大家众口难调最后谁也去不成。

3、 群体中个人利益的暂时消失,以及相应的犯罪意识的混灭,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勒庞称群体中的个人会失去责任意识,我认为并不十分恰当。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群体中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对不好的行为不负私人道德意义上的责任,群体是个"无名氏"的作用外,很可能还因为他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是“主人翁”。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激励下,他会不自觉地自我渺小化,把自己日常经营的目标与它对立起来,从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的个人目标同样也是没有价值的。

四、总结: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机器,‘文革’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性,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亢,“抵制家乐福”为何会声势浩大?我想从《乌合之众》一书中就可见一斑。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迹可寻。

对于一个观点,接受的并不是或者仅仅是其结论,更重要的是其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要一直保持对于社会情绪的适当怀疑态度。这是读完此书我获得的最大警醒。因为在群体里面,个体意识将被群体无意识掩盖,由于群体的狂热的情绪,个体将在群体中迷失自我。 如果个体不能清醒的保持与群体适当的距离,其就很容易去影响一个人的独立判断,就很容易随大流走,人云亦云,千军万马走那危险的独木桥。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的钻研并不是意味着一味的固执,如果别人的论断有着充分的论据和正确的逻辑思考,我们也要放下身段去借鉴和学习,正所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老师焉!!!

第四篇:乌合之众读后感

浅议群体的暴力——《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经典名著,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结合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历史,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个人聚集成群体时的心理变化,指出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因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会让他失去自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

这本书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学术作品,因为勒庞充分发挥了其高于常人的洞察力,通过自身敏锐的直觉感受去描绘群体心理的图景。正因为他摆脱了中规中矩的学术论述,反而使得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勒庞带着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立场,入木三分的剖析着群体心理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一、群体的道德

在作者眼中群体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轻信、夸张、单纯、偏执、专横和保守。通过这些词藻的描绘,让读者看到了群体潜藏着巨大的破坏力,似乎群体像一群脱了缰的野马,或者是一股从山头涌出的洪水,随时可以摧毁和吞噬周围的一切。在此基础上,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的道德,似乎与群体没有了半毛钱的关系,但是作者从另一层面论述了群体的道德,即当把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内容时,则

我们可以得出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的结论。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武士道精神贯彻人心,这些都说明,群体在坠入疯狂的瞬间,所彰显的道德境界有多么的“崇高”。

二、群体与领袖

勒庞认为,群体的精神力量转换为实践力量的过程离不开领袖的引导。领袖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经常感情用事,而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缺少自我保护的本能,孜孜以求的唯一回报就是以身殉职;他们具有某种精神信仰,无论这种信仰是宗教的、政治的或社会的,也无论这信仰的对象是一本书、一个人或一种观念,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信仰去让信众的灵魂里唤起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最为重要的是,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可能是领袖们的共同品质,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印度圣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美国的马丁路德金,他们都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并且信仰一旦明确,就会为之奋斗一生,孜孜以求燃烧自我,他们的慷慨赴义,照亮了群体的内心,让一种理念最终演变成一场持久而激烈的运动。

此外,勒庞还提到了领袖煽动群体常用的动员手段: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勒庞指出“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2012年世界末日论”之所以一度让人恐慌,正是由于世界末日

限定日期的断言具有潜移默化诱惑力。重复法一言以概之就是,“谬论重复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传染法实际上道出了群体中的个人具有盲从的特点,周围的人的一致看法和行为,很难让人独善其身,更谈不上标新立异了。

三、群体的暴力

其实群体分类有很多种,有同质的,有异质的,同质中又有按身份分的,按阶层分的,按经济地位分的,而在异质群体中,最突出的群体,无疑是街头群体,通过某一事件,群体在街头聚集,这里面有商贩,有流氓,有学生,有普通市民,有工薪阶层,有公务人员,凡此种种,芸芸众生。街头群体最近的例子,就是日本“购买”钓鱼岛后,国内出现的反日游行队伍了,岛国日本的嚣张气焰,点燃了全体国民的爱国热情,这些热情最终转变为持续的抵制日货,以及接二连三的街头反日游行活动。国民表达爱国情绪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发生了游行队伍失控,打砸抢烧的恶性事件,更有甚者,殴打重伤日系车主。这些暴力行为的产生可以说具有某种必然性,一方面,中国国民本身就缺少游行的实践,除了中国在国际上与他国冲突时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外,基本上不会有其他原因,所以中国国民开展游行的机会并不多,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就是群体行为容易引发暴力事件的逻辑了,特别是像街头群体这样的异质性群体,当人们高喊“反日保钓”的口号时,人群的情绪变得激昂,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他们急切的需要找到

一个情绪的发泄口,日资商场,日本品牌商店以及最常见的日产汽车,自然成了人们理想的发泄物。当人群蜂拥砸向日系轿车时,他们并不会去考虑,车子的主人是自己的同胞,甚至于警察的阻止都被看成了对日本袒护的汉奸行为,群体的狂热与不宽容暴露无疑。

除了实体的街头群体外,还存在一个虚拟的“街头群体”,他们来源于日益繁荣的网络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着信息交换的频率,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连接各个地区的人,为不同的人群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网络社会似乎永远只有两类人,一类就是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另一类就是懂得使用网络的人,前者是濒危物种,后者则彰显出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最近几年,因为网络而引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考验着社会公众的神经。以至于产生了一个新型名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破坏性,往往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财产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名誉上的,它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对待公共权力的极度不信任,对待公务人员的极度不宽容上。当处于风口浪尖上,某些官员试图通过网络来澄清事实的做法,结果却是引发新一轮的口诛笔伐,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的确,网络社会为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公共话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如何去预防“网络群体暴力”的发生。

2012年10月28日

第五篇:《乌合之众》读后感

游博文 5400214148 市场营销141班

"群体"一词指的是一伙聚集起来的个人,不管他们的民族、职业和性别是什么,也不管是什么机会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他们走到一起后,"群体"便有了不同意义,它将出现与组成这类人不同的新的特征。然而,用古斯塔夫·勒庞的观点来看这一群体便等同于"乌合之众"了。何为乌合之众?汉典上的解释是"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结合这两方面信息的冲突性,便让我对《乌合之众》这一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正是带着好奇,我毫不犹豫的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谈谈古斯塔夫·勒庞这个人。作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并且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的他,在早年时间,大学的大门甚至科学院的大门都一直对他紧闭着的。勒庞就这样被排斥在正式的圈子之外。但正是作为一个局外人,他才如此不知疲倦的埋头工作。他如同一个时代的愤青,且处在了一个群众重新崛起的时代。他利用心理学语言,以一位心理医生的身份犀利的指出了这种表象背后的危机,可以说《乌合之众》正是他对法国民族文明的诊断。

然而,这本书所要表达的观点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它的艺术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与思想价值都是无限的。书中观点新颖,语言犀利,甚至在很多地方都难免极端之嫌,对于这一点,后文会进行详述。同时,本书擅长引用实例与他人语言来强调自己的观点,也使得书中理论经典,有说服力。全书分为三卷,即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

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勒庞指出,个人在群体中有可能会丧失理智,是自己的情感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甚至操纵,从而变得极端和不理智,并做出正常状态下绝不会有的行为。而且,这种群体行为往往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无视社会规范甚至法律,以至于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书中经典的观点与理论不胜枚举,在这里,为了避免泛泛而谈之嫌,我想选取几个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几个来谈一下:

在心理学的定义上来看,群体之中的个人随着自觉人格消失,融入群体之中,甚至可以说是依仗着群体,将出现在感受、思考与行动方面完全不同于本身习惯的情况且这些事件的完成也多是无意识的,即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的有意识活动。换言之,群体之中,总是无意识占上风,可想而知,群体之中的智力水平也将是低的可笑了。那么回顾历史上出现的一波又一波的谣言与诽谤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是什么让群体变成这样的一种"乌合之众"呢?书中认为群体的匿名性,无需负责任让个体无所畏惧;群体中的传染性,让被多数人认可的观念经过无意识的大脑如鱼得水;群体的暗示性让完全丧失自己人格的个体自觉服从于人格操纵者的一切暗示了。因此,群体的智力与孤立的个体相比总是处于劣势的。

正是由于群体中的人自我思考能力的丧失,群体在情绪与道德方面才会变得异化。孤立的个体受大脑控制,克制对刺激的反射行为,而群体则完全凭刺激行事,所以冲动、急躁、多变是群体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谈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日本核辐射期间的抢盐问题,谣言一经传出,民众做的不是判断考证,而是一股脑的屯盐,然而当谣言被击垮是,大家的行为又是惊人的一致---一股脑的退盐。结合书中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群体在小小的突发事件中做的真的只是冲动,不假思索的跟风而已。加之群体总是游离于无意识边缘,他们总是擅长在集体幻觉之下,他们会夸大事实,总之是无责任的事件,随意释放心中原始的冲动,毫无缘由的颠倒黑白,对人,对事造成曲解。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现象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一些狂热宗教分子丧失人性的行为有了分析的依据。

那么,"乌合之众"们的意见与信念从何而来而又何以如此荒诞呢?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到群体之中的观念在是如此浅薄与表面化的,那么反推任何观念,想要被群体接受,只有采取最简单的形式,无论什么观念,进入群体,它的高深伟大也必然被剥夺殆尽了。所以,从这一点看来,群体总是落后于那些能独立思考的饱学之士与圣哲贤人。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另外的来源便是他们的推理能力与想象力了。严格意义上说,他们无所谓的推理能力,他们不能辨别真理与谬误,他们有的只是集体的极端情绪,喜爱或者仇恨,即集体仇恨。所以,集体所能接纳的往往是易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而非独到有理的观点。正是因为群体对于推理能力的匮乏,他们想象力却异常强大,在群体看来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一切看上去骇人听闻的事件群体总是可以欣然接受,甚至捍卫。不得不给我们在生活中提醒要做到善分辨,不盲从。

进一步,我想谈谈群体中领导对群体领导以及他的威望问题。作为群体,总是需要现成的观点,而观点的来源在于威望而非它们所包含的内容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误。威望本身就如同宗教信仰一般说不清道不明它是怎样发挥着自己神奇的力量的。正如拿破仑时代比奥热罗所回忆"那个魔鬼般的家伙对我发挥着一种神奇的魔力,我自己也解释不了。虽说我既不怕上帝也不怕魔鬼,但当我站在站面前时,我就忍不住像个小孩一样哆嗦起来,他可以让我穿过针眼,赴汤蹈火。"我想,这段描述可以说得上是对威望作用最为生动的表达了。领导者们对群体信念的确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若想将一种信念扎根群体之中绝非易事,然而,这种信念一旦牢固确立,要想彻底根除一样困难,普遍信念一旦确立,并被群体所接受,它对人们头脑所发挥的影响便是无条件的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所谓领导者也不过是群体中受群体信念影响的一员罢了。

最后补充说明书中作者对群体的几乎偏激的否定。由于群体的非理性和易于煽动等特性让勒庞对其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而且书中,对于群体这一概念,作者也是相当吝惜赞美之词的。这的确是有些极端的。但同时他也表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这种矛盾可能是作者对观点的强调抑或是考虑的欠缺,在我目前的知识水平上还不能下结论。但对于这本书,有机会我一定会再读几遍,也许那时对于"乌合之众"又有了新的界定了吧。

总的来看,若论这本书带给我多少启发,那么更多的是教会我去发现问题,洞悉表面,至少在盲从之中带着点自己判断问题的理性。

上一篇:温馨家园工作安排下一篇:文化云上线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