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才是经典的

2022-06-24

第一篇:传统的才是经典的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市教育发展座谈会、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暨重点项目推进会以及市十二届政府七次全会的有关精神,系统总结上半年的各项工作,深刻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更足的干劲创造性地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今天上午,薛市长作了重要讲话,班子成员通报了上半年主要工作的推进情况,部分基层单位和科室作了表态发言。刚才,刘书记又对 “三个创新六个增强”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和第二阶段的暑期学习班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这里,我着重讲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上半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赵书记、何市长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并深入到学校和教育项目工地实地调研,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8月10日,赵书记到济源一中主持召开教育发展座谈会,听取了教育工作的汇报和来自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全市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昨天,薛市长还专门主持召开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推进会,听取教育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及其它教育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半年来,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根本,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1、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针对项目多、任务重的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四个项目协调服务小组,建立了工作台账,实行了班子成员分包制度和周行政历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督查,项目小组成员冒严寒顶酷暑,牺牲了整个春节的休息时间,确保了本科院校、校安工程、中心幼儿园和职教园区等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上,原局长已对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在这里,我不再多讲。

2、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把2011年确定为“师德建设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我把青春献给党”师德主题教育的通知》,在河南省首批师德师风先进校——下冶中心小学召开了全市师德先进校创建工作现场会。同时,相继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征文比赛和师德师风考核等活动,推动了师德师风工作稳步、扎实和有效开展。

二是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济源一中新招录了19名免费师范毕业生,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03名(高中9名,初中15名,小学25名,特殊教育2名,幼儿教师含第一幼儿园共52名),招聘义务教育特岗教师80名,岗前培训已经结束,秋季开学将全部上岗。

三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先后组织了名师成长工作室团队研修、高中远程岗位培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学科素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济源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参与了第四届校长峰会、“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项目、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和全国第十五届多媒体软件大奖赛活动,有力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沁园办事处黄河路小学刘玉洁的录像课在全国优秀课展评中获得一等奖;我市教研员刘丽霞当选为《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济渎路小学张小娟喜获“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优秀奖;济源一中英语教师胡保杰入选“2011美国关键语言教师项目”,将赴美执教一年;济源一中尹学军和高级中学党传兴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

3、职业教育得到新发展

一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组织开展了技能考核、中职技能大赛和优质课教学、职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优秀教学课件等评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中职专业提升。选派15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7个中职课题被省教育厅立项,组织职业学校业务校长赴西安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新课标有效教学和管理研讨班”,使中职教育队伍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内涵。

二是中职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完成了春学段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国家免学费1617人、132.75万元,国家助学金3—6月份23857人/次、357.855万元,市级免学费3月份2088人、37.128万元的申请审核拔付工作;完成了国家助学金7月份5948人、89.22万元,市级免学费4—7月份8266人/次、146.96万元的申请申报工作。

三是职业教育园区筹建工作加快推进。整合优化了中职教育资源,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选址、规模已经确定,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征用土地附属物已初步清点,预计10月份开工。

4、内涵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加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2011年中小学德育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济源一中的“8+1”班主任论坛、济水一中的“三三三”自主教育、梨林中心校的“德育银行”、坡头中心校的“少年军校”、市实验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再塑时代魂”远足活动、思礼中心校庆华学校的“悄悄话”活动等,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二是办学特色初步显现。结合“三名”工程的实施,以课改示范校、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造就了一批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中小学校。承留中心校的“活力校园”活动、思礼中心校的校本课程、高级中学的“五环自辅教学法”、轵城实验小学的“四课系列化教研”、邵原王庄小学的“读、写、背、唱”活动等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是高考成绩再创佳绩。组织召开了省、市校本教研实验学校交流研讨会,完成了39所学校的课改示范校申报工作,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和12个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教研员深入基层听课达千余节,作各类讲座20余场,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今年高考,我市今年本科一批上线706人,上线率10.8%,比上年增长2.8%;本科二批以上上线2009人,上线率30.7%,比上年增长3.2%;本科三批以上上线4084人,上线率62.4%,比上年增长9.2% (其中,体育、艺术类上线人数684人),各批次上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再创历史新高。

四是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第十二届中学生 “晨光”体育夏令营活动中,我市代表团夺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和精神文明奖,高中男篮获第一名,初中跳绳获第三名 ,我市还同时获得省第三届 “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一等奖;济源一中、思礼一中、同美学校通过了省一类食堂验收;济源四中被授予省市三个单项体育训练基地;市第一职业高中一学生作品入选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展;轵城东添浆小学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称号。

5、教育形象得到新提升

根据市创建指挥部的要求,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系列活动,完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台账》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台账》的相关任务,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了教育局机关以及济源一中、实验中学、济水一中等家属楼院和学校楼体改造提升任务,承担的20个明查点学校和9个乡村少年宫硬件和软件建设基本到位。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了以唱红歌为主要内容的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结合“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我为学校提建议”、“千名教师大家访”和教育收费、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教辅资料征订、小金库、“三农”资金等专项治理活动,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学校和个人。启动了 “安全和谐型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争取上级资金191余万元,加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人防技防建设,对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校车开展了专题调研,组织开展了疏散演练活动和 “百日安全”集中整治活动,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今年以来,教育系统接到的群众举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0%,收到市纪委交办案件下降了80%,政风行风评议位次明显上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增加。

二、深刻剖析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在充分肯定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到看到,在工作中我们仍存在不少问题。从上午原局长通报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来看,虽然时间已过了三分之二,可还有部分工作任务没有过半。究其原因,除了土地、政策、资金等客观因素制约外,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理应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

我认为,当前教育系统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不良现象:

1、落实的力度不够,存在“棚架”现象。为了推动工作落实,今年以来,我们完善了周行事历制度,建立了重大事项交办制度和工作台账制度,创办了《教育督查》,恢复了《教育动态》,注重通过督查的手段促进决策事项的快速推进。尽管这样,仍有一些同志还存在不善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愿抓落实,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的现象。有的在工作中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有的心浮气躁、华而不实;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同志存在“等、靠、要”思想,不主动研究上级政策;有的同志推诿扯皮,导致“好事大家都要管、难事谁也不愿管”的现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防汛值班来说,上级三令五申,要求汛期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有领导带班,局里也多次通过教育网发送通知或短信提醒,但电话抽查结果显示,仍有一些单位本身就没有人值班,或者有人值班但没有领导带班。这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2、工作的方法不当,存在“失重”现象。方式、方法既是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利器,也是衡量广大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中间的有些同志工作方式方法总是一成不变,把惯用的一套老方法作为“通灵法典”,分不清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比如,有的科室在安排工作时,不能紧紧围绕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和科室的主要职责来谋划,结果辛辛苦苦忙了半天,到头来却连本职的工作也没有干好。

3、工作的作风不优,存在“衙门”现象。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新政策不断实施,新问题不断出现,许多群众由于缺乏了解,经常会到学校、教育局机关甚至上级部门咨询或反映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待这些群众我们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来帮助群众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可有的同志却爱理不理,态度蛮横,方法粗暴,喜欢摆花架子,导致本来就可以当场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造成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干群和家校关系。回顾我们接到的群众举报或信访案件,可以说,有一半以上就是因为处置方式不妥导致矛盾激化。这种“衙门”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形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4、工作的层面不细,存在“疏漏”现象。细节决定成败,精准的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素质。仔细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都和“疏漏”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无小事,育人无小节,我们细小的失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如果在工作中我们能再过细一些,再多问一遍,再多看一眼,再多听一声,有许多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5、协调的意识不强,存在“单干”现象。这种“单干”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善于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就拿中心幼儿园建设来说,四五个月过去了,市督查局去相关镇(街道)进行督办时,当地党委、政府连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中心校校长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做好汇报,恐怕这样尴尬和被动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二是和同级部门缺少沟通联系。许多同志习惯于“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既不“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也不“请进来”吸收营养,导致工作缺乏生机。根据市委、政府的要求,在本次开展的“三个创新六个增强”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主动与曾承办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的河北省邯郸市开展“对标”活动。希望基层单位主动对接,认真学习邯郸市的成功经验,努力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三是对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作为一校之长,在作出决策前应该充分听取教职工甚至学生、家长的意见,可有的同志喜欢“一言堂”,教师职评自己一拍脑袋就定夺,评优评先自己一拍桌子就决定,结果一经实践的检验,群众意见大堆,问题层出不穷。

6、工作主动性不强,存在“疲塌”现象。何为“疲塌”?我的理解就是“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拖拖拉拉混日子。”直言不讳地讲,在我们的身边,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人。有的同志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自己化解不了,也不及时向领导汇报,结果导致工作停滞不前,贻误了发展时机;有的同志在工作实践中,领导安排一点就干一点,不安排就不干,甚至安排了也不干,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性;有的同志遇到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不是主动冲上去,而是绕着圈子走,退退缩缩,蒙混过关。

以上这些问题和现象虽然只表现在少数人的身上,但它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三、统筹兼顾,注重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当前已近8月下旬,距离年底,仅仅有四个月的时间。对照工作目标,可以说,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在这里,我想就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发展座谈会、全市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暨重点项目推进会以及市十二届政府七次全会的有关精神,确保目标的落实提几点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始终坚持”:

1、始终坚持以强化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工作实效

赵素萍书记在全市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暨重点项目推进会上指出,“干部作风不转变,就不会有大发展。”在谈到如何转变时,首要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抓具体、抓落实”。 何雄市长在十二届政府七次全会上也特别强调,“要增强落实意识,全面提高执行力。要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锲而不舍抓落实,开拓创新抓落实。”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我们通常所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就是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方针意图。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和部署。

为切实提高执行力,下半年我们将着力完善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突破。在工作中,我们要增强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前瞻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分别细化落实到每位领导、每个科室、每个岗位,使每项工作任务、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具体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无缝责任链条。特别是对于工作进度还相对滞后的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校安工程、中心幼儿园建设、部分小学建设项目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等工作,要继续实行专人负责,全程督促、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要求高标准完成。

二是严格的监督制。督导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只安排不督促,只布置不检查,再好的决策也会落空。要建立严格的督办机制,督查室、督导室、纪检监察室要加大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工作的明查暗访;积极推行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教育电视台、济源教育网、《济源教育》、《教育督查》要加大力度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全程跟踪报道。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及时通报和处理。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及时化解,切实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责任不查清不放过,真正体现督查的严肃性。

三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提高执行力,不仅要从履责入手,更靠问责落实。要着力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要推行“问效、问绩、问责”模式,通过明查暗访、公开曝光、组织处理等多种措施,严肃处理部分同志不执行、不落实的行为,真正做到处理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2、始终坚持以政风行风建设为突破口,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树立教育形象,要突出以下三点:

一是要树立榜样形象。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说的都是榜样作用。我们身边的赵春战、段立功等,都是很好的榜样。没有群众的榜样,就没有群众的跟上,也没有后来者的居上。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系统的行政管理人员,是老师的老师,是管理老师的人,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自觉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自己该做的事,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做广大教师的楷模。

二是要树立公众形象。公众形象即集体形象,靠集体维护,靠大家共同呵护。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大局意识,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集体形成的决定,哪怕自己有不同的意见也得先执行,然后再向组织反映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片净土,更要保持其公众形象。不但教育者自己要维护,而且还要在新闻媒体推介,在社会上展示一个真实而美好的单位形象。为了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我们这次对部分中心校和市直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我要提醒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要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有事情多和其它班子商量,注重团结,维护大局,相互补台,努力带出一个好班子、好集体。

三是要树立师表形象。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曾给教师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他概定的教师三大职能中,摆在第一位的是传道。教师要传道,自己先必有道。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还要一举一动成为人们的标杆,既要在学识水平和办学理念上与时俱进,又要具有修炼慎独,自我规范行为的能力。在暑期学习班第二阶段的办班中,我们刻意增加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内容。会后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广泛探讨,创新方试方法,真正使师德师风教育入脑、入耳、入心,使广大教师自觉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3、始终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

大家都知道,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要妥善处理和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需要我们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

一是要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对人的尊重是最好的协调。如果能够及时与当地政府互通有无,就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他们就会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争取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就要经常向当地政府汇报教育工作,学校的大型活动要请当地政府领导参加,多请他们到学校视察指导,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二是要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教育工作不是生存在真空中间。社会支持、群众拥护是离不开的。有些学校比较注意与当地群众处理好关系,比如聘请社会监督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学校工作,有必要地开展一些学校形象宣传等等。群众了解学校,对学校工作有了好的印象,他们自然就会支持学校,为学校说话。

三是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家长是学生的后盾。学校工作需要家长支持,必须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一要关心学生,在行动上让家长受到感动;二要经常召开家长会,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来,让他们耳闻目睹学校的发展变化,觉得孩子在学校,他们很放心;三要经常家访,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在情感上亲近学生家长。

4、始终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永恒主题,全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围绕提高质量、提升内涵、打造济源教育品牌这一总体要求,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首先,校长要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我们从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来看,能够创造办学辉煌成绩的校长都是有个性、有见解、有思想的校长,所以,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对于办好一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其次,办学思想和理念要靠有效的管理机制作支撑。理念不是装饰品,要付诸实践,要切合实际,要与时俱进。第三,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须纠正不正确的办学行为。

二是要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各单位要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降低研究重心,突出研究重点,切实解决教法和学法层面的实际问题,使校本教研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作用。

三是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落实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校长静下心来办学的问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精心管理学校上,放在细心抓好教学上。其次,要抓实抓细教学过程管理。要始终以教学工作为核心,不能偏离这个核心。第三,要全面加强后勤服务管理。要健全后勤服务管理制度,探索新形势下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

5、始终坚持以安全稳定为根本目标,努力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安全和稳定是教育工作的最低标准,也是最高标准。当前,暑期开学在即,资源整合、人事调整、学校收费、招生等事关稳定的因素集中显现,做好这一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至关重要。

一是认真做好学校资源整合期间的各项工作。本次教育资源整合涉及面大,人员成分复杂。作为学校负责人,要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制订相关预案,一对一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要妥善安置教师和学生,处置好国有资产,确保教师安得下、留得住、教得好,学生不流失、稳得住、学得好。

二是扎实做好开学前的安全排查。当前正值汛期,极端天气出现的机率相当高。在开学前,要对学校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学生公共活动场所、围墙、厕所、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牢固性等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单位一把手要负总责,做到排查不漏项,管理无缝隙。要坚持“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谁整改”的原则,排查整治台账要有学校领导、专业排查人员及整改人员的签字。要密切关注破旧校舍,防止发生意外。对检查中发现的校舍安全隐患,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维修,确保开学前整改完毕。

三是举办好暑期学习班。刚才,刘书记对下一阶段的办班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在这里,只强调两点:一是突出实效性。学习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师的实际,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二是突出灵活性。要紧密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学习讨论,真正通过学习开阔眼界,明晰思路,提升素质,激发干劲。为强化办班效果,各分管领导将深入分包单位进行监督指导。

四是组织好庆祝教师节的各项活动。今年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各单位要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通报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听取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要对优秀教师、困难职工以及离退休老校长、老领导开展走访和慰问。市教育局班子也将到分包单位倾听基层呼声,慰问一线教职员工。各单位也可以通过举办教育发展成果展、举行文艺展演等多种形式,宣传新成绩,展示新形象,彰显新特色,赢得新支持。

同志们,现在到年底只有4个月的时间了。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重于泰山的责任感,以难能可贵的使命感,咬定目标不放松,注重落实不懈怠,集中精力搞好项目建设,一心一意谋划好教育发展,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把我市建设成为教育强市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求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求大求高未必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小王和小林在大学时是睡上下铺的好友。毕业时,小王认为,个人要想发展,就应当进大公司去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大公司名气大,牌子硬,管理规范,发展的机会很多,所以,他立志要到大公司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通过努力如愿以偿进了一家大公司。小林则认为,人在哪里工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还认为,在小公司里,人少,个人发展的机会反而可能更多。所以,毕业时他找了一家小公司。

后来,在工作实践中,由于小王所在的公司人才济济,他只能做一些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的杂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所在部门的重要工作都由领导安排其他人去做,根本轮不到他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小林的公司则由于人手少,有了活大家一起干,工作成果见效快,他的才能在这里也很快就显露出来。不久,小林的公司由于业务发展了,成立了一个公关部和一个策划部,由他出任策划部的经理,负责招聘一批年轻人来部门工作。小王和小林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个是郁郁寡欢,很不得志:一个是如鱼得水,快马加鞭。

【案例评析】摆在毕业生面前的就业机会有很多,端正择业观念对正确做出就业抉择很重要。求职择业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从不同的招聘单位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切记:最好的未必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论教育》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读《论教育》有感

假期里拜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论教育》,这是作者第一本系统梳理其教育思考的随笔。作为一名哲学家,周老从其哲学专业背景的角度出发,思考、剖析了当今的一些教育问题、热点话题,深入浅出,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正真的人,并幸福地生活着。无独有偶的是,假期中我还阅读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老师编著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冯老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也是对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理性思考与感性展望。一位是哲学大师,一位是教育大师,两位大师从不同的专业领域不约而同地关注着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这不得不让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到钦佩。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喜欢的学习方式,我想,不管是哪种教育模式,只有适合孩子个体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有效的。

一、科学的规范保证合格

面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科学合理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优秀的人的教育。科学需要规范,规范方能产生效益,况且教育面对的是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学生,没有严谨的规范作保证,教育就会失去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素质教育也就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一盘散沙。

二、多样的选择支撑特长

在注重规范的同时,我们又必须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类的智能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到九个),提倡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一点与大师们提出的“发展学生特长”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可以整合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全方位搭建平台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多样的选择可以使学生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在自身特长领域实现专业化的发展。这样的人是成功快乐的,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美好的。

读周国平老师的书是一种享受,知道什么是开卷有益,什么是人文精神;读冯恩洪老师的书是一种品味,明白什么是教育创新,什么是因材施教。两位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追寻着科学真理、教学真谛。他们对待教育的求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对待孩子的善意包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对待教育明天的美好愿景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努力争做一名复合型的老师,为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做好准备,多做贡献。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人的教育

——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天地之大,唯人独尊。人有思想,有行动,晓是非,明事理。人生在环境中,环境即教育,环境由人左右,人的教育还在人。 作为一名新上路的家长,孩子的教育从美好的襁褓开始。人之初,性本善,真是不假。初来人间的婴儿见到谁都笑,听见人说话也张着小嘴咿咿呀呀地打招呼,每个婴儿都是热情、善良的。可随着年岁的增长,令人头疼的事儿来了:

见到人,心情好就打个招呼,心情不好看也不看你; 吃完晚饭,就往卧室里去看电视。

怎么办?在读了周国平的《论教育》后,我稍微找到了一点做母亲、做低年级老师的自信。这是一本内容比题目更灵动、更有魅力的书籍,没有晦涩的理论,没有高深的科研名词,只有一个个切身的事例,一段段业已成熟的思考,它更像是一个智者坐在书房里跟你的随意交流。时隔两个月,我又一次翻开它,边读边实践。

文字的力量

作者是一个眷恋文字的人,痴迷读书,深受书籍的滋养,十日不食肉可以,一日不读书不行。在他的潜移默化下,他幼小的女儿也能捧着一本书琢磨半天,偶尔还会冒出一两句让人惊讶的语言。我也是一个爱书的人,知道文字对孩子的益处,于是周末就抱着孩子逛书店,书店里儿童区的图书真是琳琅满目,众多小学生徜徉其中,小姑娘见了兴奋不已,翻翻这本:“妈妈讲”,摸摸那本:“妈妈,这是什么?”逗留半日,抱了几本回家。晚上一到,我拿起我的书在她眼前晃晃:“看书睡觉喽!”她见状,直奔她的书:“上妈妈睡觉。”

她的书内容、画面太精彩了,她从前看到后,再从后看到前,乐此不疲,电视完全被抛到了脑后,几天下来,电视瘾轻易就断了。文字的力量原来这么大,连小孩都被她征服,坚持下去,她定会爱上阅读的。

回归自然

在瘦肉精、三聚氰胺、添加剂的洗礼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家禽还是野生的好,在孩子的教育上,许多家长也有意识地将孩子放回自然,让他们疯、野。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周国平

儿童时期,是人成长、成型的重要时期,所谓“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孩子的兴趣、习惯、性格、心智在儿童时期便开始长成。空洞的说教犹如纸上谈兵一样无力,不如把他们放养。农村民风淳朴,你大爷他二伯的个个是亲人,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变得纯真、热情。农村有大自然这本百科全书,四季轮回,景色变幻,蜂蝶伴野花舞,蛐蛐和青蛙唱,狗尾巴肥,枸杞条刺„„不需指着贴在墙壁的图片一遍遍重复,孩子早已与大自然中的万物亲密无间了。

爱的教育

“爱”,爱己,爱人,爱物,爱一切生命。周国平所说的爱包括善意、尊重、独立、高贵。

生命是宇宙的奇迹,她的 来源神秘莫测„„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头领养,一直昆虫,一棵树,从心底里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周国平 人人都是孤儿。——周国平

读懂他的观念之后,我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既要爱又要养。

爱——尊重孩子的意志,倾听她的心声,关注她的成长,鼓励她的每一点进步,尽力满足她的发展需求。有空便带她到街坊邻居家转转,多和人交流;常到自然界中走一走,认识世界;当她表达时,一定不要急急打断,或以大人之口代之,或将儿童语言作为笑话一笑而过,要慢下心,蹲下身,仔细听她讲完,家长的参与应当是被儿童作为倾诉对象和朋友。语言对孩子太重要了,那是她的思维,孩子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昨天,邻居家买了十几只鸡,中午我和她在鸡笼前看了半天。傍晚我下班回家,她一见到我就迎上来,指手画脚:“妈妈,宝奶奶家杀鸡的,好多血,肚子破了。”她皱着眉看着我。我的眼前立刻出现邻居家杀鸡的场景,孩子心里一定是有点恐惧和不忍的,我的眉不禁蹙了起来:“鸡好可怜啊,下次我们让他们不杀了。”“嗯。”孩子皱着的眉这才松开。

养——为养成孩子独立人格、自主生活而放养。身边无小事,让孩子参与其中,扫地,晒鞋,洗袜子,叠衣服,和家人一起养花„„只要她愿意,就放手让她做。时间长了之后,什么事她都抢着要尝试,二岁不到就开始拿筷子吃饭。最近,她迷上了用菜刀剁菜,她奶奶怕她剁到手指,要夺回菜刀,我说没事,有我看着呢。事实证明,孩子还是很谨慎的,当然,对危险系数高的活动,大人要全程关注。

换用周国平的一句话结束:“人的心智成长有自己的季节,顺应天性。”

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读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周国平老师是位哲学家,书中的文字素朴、真诚,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感,我被他的思想所深深吸引,这本书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周国平老师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他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 周国平老师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周国平老师还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努力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什么是真正的读者呢?书中论到真正的读者要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要有较高的读书品味。你要有一个信仰,不是最好的书不读,要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进一步启迪你的心志。那时候你就不会看那些浅薄是书了。就这一点而言人文经典书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二,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世上的书如汪洋大海,你我终其一生只能品尝其中一瓢,不要跟着大众走,那样会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让自己和好书失之交臂。只有找大到书中知己,才会欲罢不能,锲而不舍。因为人就是她吃的东西。读书也是如此,度什么样的书籍,就决定你的精神领域变成什么。第三,养成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须,不可缺少,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

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把阅读看得很重。周国平老师写到“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名副其实也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了。”电视和网络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这似乎也是人们变得浮躁的一个原因,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想象,人似乎成了纯享受的机器人。阅读是一剂良药,但其中也混杂着无用甚至有毒的东西。周国平给了我们忠告“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 书中还有关于“生命教育”、“灵魂教育”的精彩论述,以及一些教育讲演录,让我深受启示,回味久久。《周国平论教育》不是一本工具书,也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教育专业书,较少针对具体的教育现场问题进行分析,没有告诉你面对具体的教育问题该怎么做,也许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是很强,但它又的确是一本值得教育工作者读一读的好书。正因为不是教育家出生,所以作者论起教育少了一些框框,多了一份洒脱;因为是哲学家出生,所以文中少了锢于经验的肤浅,多了基于深刻的思辨,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第四篇:作文题目,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作文题目,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摘 要:出作文题目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任务。然而,如何才能把作文

题目出好,什么样的作文题目才算“合适”,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题目;合适;教师;成长;语文

有好几次,学生拿着诸如“淡看人生”“淡定”“心灵的宁静” “寂寞”等等作文题目,愁眉苦脸地来问我怎么写。 我问:“题目哪来的,” 学生说:“老师让写的。” 听罢,我无语,也有点儿悲哀。

我悲哀的是,对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我们语文教师怎么就想到了这类作文题目呢,合适吗,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也许很多。

要么,就是这些教师没有时间思考,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意地就挪用了别人现成的题目。

要么,真是他们自己出的题目,也确实是他自己的人生感受。由此,我想到现在的语文教师该如何拟定作文题目的问题。

首先,从教师这方面说,我们得有起码的中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去因人施教。对高中生乃至初中生,语文教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思想特点,他们的兴趣特长,生活经验,乃至他们阅读的积累,总得有个比较透彻的 了解吧。 反之,如果对学生没有起码的了解,硬生生地把我们教师成年人的感受和体验,强加给这些还在做着美梦的孩子们,把这些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扔给他们,他们有得写吗,愿意写吗,能写好吗,如此,是不是太为难他们了, 其次,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以为,如果我们现在就让孩子们“淡定”“淡看人生”“心灵宁静”乃至“寂寞”,真是非常不妥。因为任何生命,他(它)们,都有一个由抽芽到长叶,到开花结果,到最终落叶的过程,我们怎能就轻而易举地掐掉学生生命中长叶、开花的这个过程呢, 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我们掐掉青春生命中的这个美妙如花的季节,过滤掉他们人生中很多值得经历的过程,他们的人生会不会残缺不完整,会不会有遗憾, 作文,说到底,应当是生命过程中春夏秋冬的更迭演绎,是人生心灵驿站的先后承续,是人格状态和精神思想的成长写照。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让处在人生春天中的孩子们,用灵动的笔触,勾勒青春的风景,书写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独特的感悟和体验,绽放出青春最美丽、最年轻、最鲜活的思想,我们难道就没有责任, 很喜欢这样的一些题目《你听到了自己的心跳了吗,》《×××年,我的夏天~》《我的青春我做主》《流动的风景》等等;也喜欢这些高考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我生活的世界》,《这世界需要你》等等,这些作文题目,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热情,凸显着思想和想象的张力,更重

要的是,它们切合处在花季年华中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人生经验特点。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今天,如何出好作文题目,应当引起每个中学语文教师的思考。

江苏省南通中学) (作者单位

第五篇: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演讲稿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副漫画,名字叫“开学了

毕业了”, 刚进学校时,学生脑袋的形状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梯形。可等到毕业时,原来长着不同脑袋的学生都成了和老师一样的圆形脑袋。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当今我国教育的现状?即以大众教育为本位,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起点只有一个,而学生起点却有多个。教师要以多数学生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似乎成了一个大工厂。教师是工厂里的操作工,学生是被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划一的产品。这就是“大规模、流水线、标准件”式的教育。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不管他有多少棱、角,随着年级的增高,都将逐步被磨去,渐渐变成“听话”的“解题机器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条路修不好可以重新来过,如果人的时间被耽误了,那是无法弥补的。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呢?其实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要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从前有一只乌龟,它已经很老很老了,不过,它很爱赶时髦。听说有一种导演服,上面都是口袋,于是,它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缝好了导演服。它穿上导演服,在镜子前面照了又照,它觉得自己很时髦,就想去外面转一圈。它在每个口袋里都装上了东西:有打火机、烟斗、手绢、钱包等等。街上的人都站住了,一直看着它,它觉得自己很美,更加得意了。老乌龟来到了歌舞厅,买了一张票。到了门口,别人跟它要票的时候,它掏了一下,不对,是钱包;又掏了第二下,不对,是手绢;又掏了第三次、第四次,都不是自己要的票。最后掏到了第四十九个口袋,才找到了自己要找的票,可是舞厅已经下班了,一个人也没有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得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是不是适合自己。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也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包教百人,因此只有“因材施教”才是永恒的真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学无常规。追先贤,因材施教;胜今朝,个性教学!

上一篇:财务部长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三英语中考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