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层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人力资源分层范文

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辅导分层

艾继刚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到了小学毕业班后学生已经开始出现分化现象,如果这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还强调齐步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或只重视个别层次的学生,就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违新课标的理念。 分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分层互动,分类推进。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辅导分层、练习作业分层及评价分层,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发展的同时,也让学困生得到相应的发展,让人人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辅导就是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 教学中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在课堂上我对C层次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对B层次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B层次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A层次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还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研究,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在课外我主要采用让学生之间通过对口扶贫的方式进行相互辅导的办法,即教师直接对A层同学进行辅导,B层同学由A层同学辅导,C层同学由B层同学辅导,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培优辅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要求。这样,可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第二篇: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材料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安庆市第十中学 何孙香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有机结合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首先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对所授知识分层分类,构成一系列有逻辑结构的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按一定程序学习、探究,从而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克服一律化教学要求所带来的弊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因此,在2008-2009学年及2009-2010学年我带高二(1)和(5)班高三(1)和(5)班时我萌生了“分层、分类”的教学思想,并在实验中逐步形成了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客观必然性和科学性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课堂教学的主要缺点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尤其是我们学校安庆十中地处城郊,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又缺乏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我尝试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针对性因材施教,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这不仅是我校特殊情况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差生的呼唤——“我们也能学好!”。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层教学。 首先我们在预先不告诉学生真相的前提下,按对高中学生摸底的英语成绩,将他们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即统一进度,不同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预订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我更应结合他们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得让差生吃得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第二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要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这项任务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巧妙地规定不同难度的任务,设置不同程度的提问,规定不同程度的作业任务。迅速找出各层学生的优缺点,逐渐熟悉全体学生。

对优等生应以他们自学为主,偶尔进行一些学法指导,尽可能地放手培养他们自学能力,还可能给他们提供当“小老师”的机会。而对差生,则应领着他们学、适时启发点拨,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并且利用优等生辅导中差生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效果很不错。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分层设疑激学,设计教法, 从而产生动力,推动学习。一旦学生答对了,解决成功了就及时表扬,激励,使其产生自信心,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周五测试,半月一考评,每月一考评(包括听、说、读、写),以得分量化评估。每次测评后,指出学生的弱点,提出解决办法,大力表扬优点,克服困难,乘胜前进。经这一阶段的教学,学生一定会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尤其是后进生,在扎实基础方面,会向前猛跨一大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第三要进行发展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据学生在前两阶段的各种测试、我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将原来的中游生、差生中进步较大的,适当前进一个档次,也就是原来差生中进步快的,选一部分安排到中游档,原来中游生中进步较快的,选一部分进上游档中。继续进行分层梯度教学。在此阶段教学中,教学要求在重组的中游档和差生档中,适当提高一些要求,练习内容、测试内容的综合性和难度都有所加大。目标是促使全体学生的成绩向上游中游层次前进。在学生成绩层次基本向中游、中上游前进的前提下,就较容易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适当溶合法”,这样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达到一个学年教和学的高潮。 总之英语分层教学法的整个过程中我要准确把握其节奏,精心设计各阶段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灵活运用,扎实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基础,不断实践。从而使各层面的学生成绩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对英语应用自如的目标。

2010年6月 后附2008-2009学年及2009-2010学年分层教学详细成绩表

第三篇:分层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教师:张生福

分层教学时今年来中国教育的一种潮流,人们对他褒贬不一。在物理教学中可不可以应用分层教学,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人在近一两年的物理教学中尝试性地进行了应用发现这种模式还是比较适合山区边远地区的教学,因而就我的看法在此浅谈一二。

一、总的来看,“分层教学”主要基于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三大理论。

(一)个别差异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心理方面包括智力、兴趣爱好、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情绪状态等的差异,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它贯穿于我国古代教学史。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宋朝的张载也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意见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是分层次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三)可接受原则

层次教学法也符合教学的可接受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遗传与智力,而在于家庭与学校的环境条件,因此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会学会---只要向全心全意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多层次教学法同样把学生是否接受理想教育作为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主张照顾学生的个别特点,给予额外的帮助,使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为此,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尝试分层次教学。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一)掌握学困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课堂提问、小测试、实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尽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但要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等,掌握了这些资料后,就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划组,组成几个学习物理的小组。将学困生托付给优等生,首先以兵教兵的方式给学困生以一定的帮助作用,然后教师再以各种机会在各个时机予以更多的关注。

(二)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B、C组学生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分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利用物理知识的开放性,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现成的教学资料、学习资料以及自制教具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通过分组设置,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练习设计策略。分层练习和作业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

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实施分层次辅导。物理的课后辅导,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好课后辅导,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很大。那么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呢?在具体的教学辅导中,我们不能采取补课等增加学生负担的形式来进行。而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拓宽、加深上;对于学习成绩欠缺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掌握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放在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辅导,力争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进步。

三、具体注意点

(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查与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查与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只用试卷考试的方式。如果只用试卷进行考查,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永远比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考的分数多,这样就不利于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当他们经过几次努力,仍然发现自己的物理成绩远远落后时,就会丧失学习物理信心。因此,我们要在具体考查、评价学生的时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实验中的表现、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完成作业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努力通过考查与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我们知道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为了尊重学生,便于实施分层次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最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决不能一时冲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待进步慢的学生,要有耐心,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发现他们的进步之处,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让他们主动地学习物理。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点拨、提醒。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多学困生是由于不会学习而造成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比如,有些学生很刻苦,他们总是想通过多做物理题目达到好成绩的目的,不愿意仔细的看书,他们对物理概念模糊不清,物理解题的思路也不清晰。对这些学生,我们要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教会他们阅读课本的方法;对于那些喜欢搞题海战术的同学,要及时向他们指出危害性,并教育他们如何运用好资料。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靖远县石门中学

2016-12-19

第四篇:所谓分层教学

教研活动材料——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一、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1.备课。

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

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较基础的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鼓励中等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做的多,谁做的好。对后进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

4.评价: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后进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5.辅导

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三、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发展性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俗话说:只有懂得分层饲养的养鸡场场主,才是优秀的养鸡场主。同样的道理,只有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才会是优秀的教师。因为学生学习也像鸡仔争夺食物一样,水平高低各异,能力迥然有别。鉴于此,我也大胆地在学生中实施分层教学,具体计划如下:

1.答问分层次。提问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方式有三:①简单问题由低层到高层。这种方式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的对,自己受到鼓舞,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更大激发;回答得不全面或不对,还有其它同学补充、纠正。②有难度的问题先高层后低层。高层次学生示范性回答,中低层次的学生尝试回答。③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

2.评价分层次。

老师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批改作文、考试等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标准适当地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应善于肯定低层次学生的进步,防止高层次学生的自满。

3.训练分层次。 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低层次学生侧重巩固基础,中层次学生适当注重提高能力,高层次学生注重发展较高的综合素质。

4.指导和辅导分层次。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和辅导。要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适时调整分层。

学生始终在变化发展,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分层以保证各个层次学生都拥有不绝的竞争力和不灭的进取心。“层次”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一般每学期调整一次。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这不同于“抓中间、带两头”的思想,也不同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思想。而是时时处处在全教学过程要始终建立面向全体,关照个体的教学思想。

所谓“分层”,就是在承认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智力结构、情商、智商、学科成绩等综合标准测量,对学生大致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因此,“分层教学”就是学校以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前提,教师有区别地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授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初探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支撑理论(即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下面谈谈我对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谓之语文素养?即: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更应该着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从以下几类着手: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初读课文”和摘录“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小问号、资料袋”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提前观察家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浓浓的亲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抓住生活细节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

1)推荐书目,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

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

3)写心里话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了解学生“消化能力”

1、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同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由于受字、词掌握漏洞,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基础C层:没有掌握学过的生字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基础B层: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情况良好,句子的理解能力及语文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基础C层:对已学知识掌握良好,并具备相当好的学习能力,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积累到丰富相关知识,学有余力。

2、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

四、五遍都记不住,有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且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总会比其他学生强一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合理提出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那么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质量一定会高一些。

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启蒙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面有的家长也可能不识字,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层次水平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及习惯也是参差不齐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避免在教学中对家庭教育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有利于利用家庭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使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亲子互动类作业,许多孩子不一定能在家庭内完成,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可以在班集体内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和家长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以及自己的看法并听听家长的见解”。有的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忙于做生意加之受文化程度影响无法对孩子讲的情况给予正确判断,在交流时让这些孩子先说说,集体帮他完善。和家长谈得较成功的也让他说一说,这样两头的学生同时都得到的提高。

再如查阅资料的作业,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都能借助外在的力量解决。而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类似的作业不能完成,如果老师在这方面过份要求,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在思想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业中把类似的作业设计为选做提,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要查阅的知识,及时进行资料交流,弥补部分学生的不足。体现分层作业,分层对待,灵活对待。

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允许学生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家长或同学之力探讨解决问题。

3、基础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做作业时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A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等灵活机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尽可能开小灶给他们,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即有助于孩子们增强自学兴趣同时也给予C类学生学习的机会。

四、分层评价完成情况

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分层作业在这一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但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几个小问题:

1、个别孩子偷懒,消极殆工,本可以完成的很好的练习,由于懒惰或是粗心完成不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独具慧眼,对于做不了和不愿做了学生区别对待,合理评价,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避免混水摸鱼的现象。

2、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原本属于C类的学生可能通过努力达到B类的水平,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改变作业布置方案。

3、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位学生,拓展性的题目,或是较难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试着完成,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

正如肖川博士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分层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作业,为每一个孩子送上适合他们“口味”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精美“礼物”

第五篇:分层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实行,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

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

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

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A组或所有科目都在D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在管理上比较复杂

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分层次教学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看法

1.了解差异,学生分层

面对一个新的年级的学生,当我们接到手之后,首先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现有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等,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于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法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对其层次单纯地以成绩为依据分类,偏差较大,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思想品德素质:理想信念、道德习惯,合作精神,责任意识,意志品质等。(

2)文化智能素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等。综合以上信息对学生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编成A(优良型)、B(达标型)、C(困难型)三个层次。

在学生分层中,教师、家长、学生都要建立起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正确对待这种分组方式,防止优等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要做到学生自我分层与教师分层相结合,最好还要获得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大家要形成共识,首先要明确,学生间差异不是我们教师人为地分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将学生进行分层是为了有利于课堂教学,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成绩较差的学生。第二,要明确学生所处的层次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内所处的层次,随着学情的变化,各层次组的成员也会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前进方向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应该是差生层成员不断的减少,中等程度组和优等程度组成员不断壮大。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观察学生所处的位置。根据每半期的学习、表现情况要重新进行编组,确立新的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有进步的获得升级,下降的则降层次,教师应该把学生层次的变化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也应该把学生层次的变化作为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看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学校也可以把学生层次的变化情况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实绩的依据。第三,学生分层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学科分层情况应该各不相同,要把学生分层当作是教师了解学情、学生了解自我的的重要形式。

2.尊重差异, 目标分层

将学生分层建组是一种形式,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标的指定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予以不同的要求。对困难学生要求是:低起点、多练习、小步子、渐上升。对达标型的学生的要求是“多比较、多激励、多变化、多反馈。对优良型的学生的要求是超前、超标、超常。

目标的制定,要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在隔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实行阶段性调节,升“进”退“降”、有进有出、有上有下。使学生始终处于对其发展具有最佳影响力的层次上,(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够摘到桃子,学生跳一跳一定要能够摘到桃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激发兴趣, 分层施教

分层教学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要尽量克服学生在课堂中听不懂,无事可做的现象,防止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严重底下。分层教学,要“低起点”,对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差的困难生,在课堂上要重点给予一定的帮助,对这些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举三反一”的方法,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而基础好的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启发‘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让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分层教学要特别重视正确指导学生的学法,学生成绩的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会学习导致变差是原因之一,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

4.针对差异

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不同的习题要求。每次的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能者多劳的原则,兼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在解题中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和积极探索状态之中,我们建议在编制习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出必做题、选做题、附加题。要必做题要求每个层次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选做题要积极争取完成,附加题属于拓展、探究、加深的习题供尖子生选用。

分层练习的环节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习惯,尽量杜绝学生抄袭或不做作业的现象,二是要加强对习题的检查、批改。

5.关心差异,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要防止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产生,对于各类型的学生,除在课堂上分层施教外,在课外还要作适当的辅导。对于优良型学生,要选择具有启发性、拓展性、探究性、综合性的思考题,定期组织各学科的兴趣小组学生进行辅导、讲座等,通过多种渠道使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发挥潜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对于困难型的学生,教师手把手地辅导,抓好双基过关,对作业的改错,测试的补测做好跟踪工作,并设计一些单一知识的强化作业,使困难生逐步走向达标型。分层辅导有利于培养特长学生,对音、体、美、科技制作、信心技术有特长的学生要重点加强辅导。

在分层辅导中,我们要求做到四个结合,这四个结合是:集体与个别结合;讲解与自学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6.

鼓励为主

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以找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坚持以个体为主的评价标准,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进行差异评价,积极实施鼓励性评价,由于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达标的标准也应有差异,为了了解学生在分层施教过程中异步达标的情况,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教师要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在平时的作业中,在与教师的交谈中,在单元小测试时、在对学生的评语鉴定中等好多地方都存在对学生的激励评价问题。对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次目标的及能递进超越本层次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学生能及时地体验到成功,从而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学生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成绩、名次是否进步,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不但要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追求成功,“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可提高人的成就动机。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经常体验到自己成功的乐趣,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学会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面向全体、分层教学的实施,涉及到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也是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只要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研究,一定能取得我们所期盼的结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究

在我们的分层教学中,以上提出的五条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从质上说,结合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学会结合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在相异又相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共同点,学会联系的方法,就要学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要学会在“异”中看到“同”,在“分”中看到“合”,这就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同样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分层教学实质上体现了素质教育。只要我们抓住素质教育的本质,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那么我们期待的素质教育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参考书目:

①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罗文军:《英语分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年第 5 期。

分层授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朱超群

摘要: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分层授课遵循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授课,通过怎样合理的分层,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分层 授课 英语 效果

一、分层授课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初中学段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小学毕业直升初中,原有的差异随着初 中学科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加深、学时的延长而进一步扩大。形成教无信心,学无兴趣,学无所得的不良局面。笔者曾对全班 56 名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做过调查,结果是:

1 、认为授课内容简单,有时显得无所事事, “ 吃不饱 ” 的有 14 人,占 25% 。

2 、认为课堂容量适中,有些内容学起来容易,有些内容学起来困难的有 26 人,占 46.4% 。

3 、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或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好的有 16 人,占 28.6% 。

以上结果表明,多数英语教师在实施义务教育中,面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差异较大的新情况困惑无策。

忽视这种差异,就必然使部分学生掉队,丧失信心。分类指导,实施分层授课是实现群体 “ 共同发展 ” 与 “ 差别发展 ” 统一的必由之路。

二、实施分层授课的目的和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班级后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这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呢?这就迫切需要英语教师摈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等授课模式,实施分层授课,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授课时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使每一学生都能为之,各有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分层授课的实施原则。

分层授课,采取 “ 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 ” 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 B 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 A 、 C 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 、 B 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 、 B 两层的要求为 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 “ 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 ” ,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水平,我也制订了三种措施:

( 1 )针对 A 类学生:使学生增强自我挖掘知识的能力,多进行背诵及写作练习;训练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使其能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

( 2 )针对 B 类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教学做出适当调整谨防他们掉队;严格要求其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及一些简单的语言交际,尤其是教材中的重点语句用法 ;

( 3 )针对 C 类 : 要求每个人每节课掌握几句简单的句型不求多但求精;课下个别辅导,帮学生制订小计划,挖掘其自身潜力。

四、分层授课具体实施方案。

1. 分层提问。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 A 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 C 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 B 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对 A 层学生,设计的问题可灵活些,难度大些,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借助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回答出解题思路,然后对思路进行点评,以激励为主,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对 C 层学生,由于他们对旧的知识没有很好地理解、掌握,可采取 “ 小步子、慢速度 ” 的教学原则,从基础着手,分散难点,以讲为主,使他们能学一点吸收一点,并引导激励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当他们尝到了获取知识的舔头时,就会不知不觉得进入求知的角色之中。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具有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挖掘儿童的潜能,形成较强的独立人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知识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 ABC 三层的学生分别回答,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又要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尽量做到 “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 。教师在讲评时,要赋予感情色彩,达到知情交融,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关注的。尤其是对 C 层学生,在起到提问时应选用较简单的题目,使他们产生 “ 我也能圆满地回答出问题,我也行 ” 的自豪感,从而有了信心,然后适当提高难度。这种做法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2. 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 C 、 B 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 C 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 A 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 B 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 A 组作业题,选做 B 组题; A 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 B 层学生选做, A 层学生全做。中层学生则能拓展思路,在培养基础性学力的同时,提高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习 “ 吃不饱 ” 、中层学生 “ 吃不好 ” 、低层学生 “ 吃不了 ” 的矛盾。由于各层学生学习到位,纪律增强,因而明显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题目设计上切忌“一刀切”,在难度,数量上都要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让学生解一个会一个,掌握一个消化一个,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保持学习兴趣及学习后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乐观上进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放松自己,善于内省,对自己进行恰当评介并灵活调整自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及发生的一切。

3. 分层辅导。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 A 、 B 层次学生的辅导。对 A 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 C 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 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 C 层次的学生帮助 A 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4. 分层进行评价,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操练,还是讨论环节,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评价。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时都应遵循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同时采取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上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对于 A 类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 B 类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 C 类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 , 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分层评价、形式多样。考查之后,要给学生于适当的评价。如关于 “ 唱英语歌 ” ,要求 A 层学生能唱一首学过的英语歌曲,很流利,允许老师提醒一个单词,允许唱错一个单词,允许语音

一、二处不准确;要求 B 层学生能唱一首学过的英语歌曲,比较流利,允许老师提醒两个单词,允许唱错 2-5 个单词,允许有少量语音错误;要求 C 层学生能唱一首学过的英语歌曲,允许不太流利,允许老师提醒一个语句,允许唱错句,允许语音不够准确。对于达成本层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应该加以鼓励。这一评价体系打破了原先只有优等生才能获得好成绩的传统,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层面上都能体验到成功,得到老师的好评,从而激发起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五、分层授课步骤。

[ 课首 ] : C 组学生(或部分 B 组学生)尝试新知,自学新内容( 3 分钟左右),通过这个环节,培养 C 组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A 组学生(或部分 B 组学生)配置补偿练习( 3 分钟左右),主要解决旧知识为新知识搭桥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通过事先了解,设计出配置性题目,进行诊断练习,对检查出的缺陷进行补偿,扫清新授课的障碍,同时,向学生揭示本节课的目标,并指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

[ 初步小结和新授课 ] :( 20 分钟左右)。初步小结是对尝试新知识和配置补偿的扼要总结。在新授时,要注意在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多为 A 组学生设置几个台阶,便于他们接受,要努力做到浅者深之,以激发 C 组学生的听课兴趣。

[ 分组精练 ] ( 5 分钟左右)。主要是让 A 、 B 、 C 三组学生分别完成精选三组练习题中所对应的一组。教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重点了解,掌握情况,并灵活地指导、纠错与补漏。

[ 复习巩固 ] ( 10 分钟左右)。针对新授与练习中的反馈信息作适当处理,对普遍存在的薄弱点或个别没及时矫正的问题进行补救,将本节课所学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 目标延伸 ] ( 5 分钟左右)。分 A 、 B 、 C 三类学生的要求。对 C 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题让他们完成,并让他们探索思考拨尖题;对 A 组学生,诊断他们学习本课中的疑难,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让他们完成基础题;对 B 组学生,要求他们自我复习巩固,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

五、组织指导学生加强学习合作。

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教师要对各英语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这为我们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拓宽了一条新路子。

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及意义

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生源的英语成绩普遍偏差。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良莠不齐,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阻力。针对此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及意义略抒己见。

一、分层教学的原则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分层教学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根据好、中、差各类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前的准备

在开学之初,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摸底测试(笔试、口试),根据测试的结果,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以平行水平为主,4人为一小组,每组选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作组长进行监督。

三、分层教学实施的过程

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备课、上课、练习、作业、考评等几个环节中。

(一)、分层备课

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属于分层教学目标。如:我在les-son2IntroducingOneself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本课的共同目标是要求掌握单词、理解课文,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又有不同的要求。

1、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会读单词、理解课文、能用Mynameis…/I’m…句型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求会拼读单词(words

andphrases),理解并熟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与In-troducingoneself有关的句型,并加以模仿运用,达到听、说、读的要求。

3、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但要完成共同目标,而且要求能够在创设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互动交流活动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作恰当的自我介绍。如:同学A和

同学B之间进行相互自我介绍,并能综合运用见面的礼仪(Nicetomeetyou/Howdoyoudo?)及招呼用语,并延伸到如何利用Thisis…句型介绍第三人称,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和为“后进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

(二)、分层施教

1、优生以放助学。“放”中有“扶”,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如在lesson15.YellowstoneNationalPark一课时,首先我给他们讲解了一些阅读技巧及注意事项,并提出问题,要求他们阅读课文后解决,划出本文的关键词、句子,在小组内能用自已的语言简单地复述课文,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组内利用互补原则,组内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同学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班上提出来由老师引导、点拨解决。

2、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助学。“扶”中有“放”,精讲精练,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学习newwords

andphrases时,我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单词拼写,并借助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单词、对话、课文。只要他们会听、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3、同学之间以帮助学。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在分层教学时既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同时又不要忽视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耐心引

导学生。在班里营造“学”、“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对调动班级学习的整体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分层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设计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有不同的起点和难度,对各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和挑战性,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区别对待。为此,本人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把课后作业设计成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

1、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只完成与教学相关的基础知识,重在知识的验证和记忆,保证学生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如书写、识记单词、重点句型、朗诵对话。

2、中等程度的学生完成提高题,侧重基础知识的熟练和知识运用技能的提高。如语法练习、分角色对话表演等。

3、综合题要让那些“吃不饱”的学生完成,满足旺盛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如创设生活情景的conversa-tion。

(四)、分层考评

1、分层考核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这种设计方法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态度积极,按时完成作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登记)达到了step

1、step2的教学要求,就算考核合格;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达到step

1、step

2、step3的教学要求即合格;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但要达到step

1、step

2、step

3、step4的教学要求,还要达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水平的要求。

四、分层教学的意义

1、提高了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教师因层施导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学习小组形式,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展示成果,小组成员都可以互助互学,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来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减少自主学习的困难,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自主性。

5、有利于密切师生感情。分层教学直接面对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照顾到了他们的自尊心,使这些学生不但可以学到知识,还会因为老师的关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有效的杜绝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很难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又觉得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的矛盾局面,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英语分层教学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获得成功学习英语的体验。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在四年级一班,四年二班及四年三班的同学学习英语之初,我就担任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通过一年的认真观察,课下与学生交谈,搞小测验等方式,进而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学生个体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进行了学生分层,首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选择层次,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档”为前提。再次我综合学生自身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层次的筛选,使学生分层合理化,最后经过衡量比较,把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特长发展生,24人,占据总人数的26%;B层为能力发展生,32人,占据总人数的35%;C层为基础层,37人,占总人数的39%. 根据这三层学生的各自特点及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活动,既可避免应“与尖子生”在课堂上“吃不饱”,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难消化”的现象;又可充分发挥“英语尖子生”的个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还可以降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要求,使他们较容易达到目标,有了成就感,逐步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该分层次教学中的学生分层是明暗结合的,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成动态变化的。 2. 教学分层 1)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有较大差异的。本着这一事实,我们实行课堂教学弹性分层目标。

A层:1.认真落实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

2.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阅读、表达能力,英语听力练习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

3.培养英语自学能力,为继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B层:1.同A层

1、3项目标。

2.经过训练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达到A层的水平。 3.不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C层:1.务实英语基础。

2.同A层1项目标。

3.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课堂教学讲授分层:

课堂教学在讲授同一教材内容时,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程度做参考,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异步分层 ,做到教学“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世纪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同时学生全员参加,各得其所。在讲授小学英语五年级第一学期Unit 4 Lesson 3o I Am Excited !时,对学生加大了对词汇的比较。如:讲授run 时,A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run与go, walk的区别,同时讲解相关的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构成及表达意义,对A层次学生进行练习用来满足“优生”的渴求。在讲授课文后,要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的表演,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把整篇文章演绎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对文章进行背诵。但是对B层次学生来说,对课文的掌握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基本掌握课文大意,讲解完课文后,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有选择的背诵课文中的难点段落。C层次的学生来说,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并能进行朗读练习。 3)课后练习、作业分层:

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使学生更适应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发展需要,我们对不同学生的课后练习、作业、以及评价也都作了相应的指标。其中,对A层的同学要求在课后做出超出课本知识外的预习和复习。具体地说,要求他们看相应的其他英语书籍,经常听英语类儿童节目或广播,反复阅读练习英语短文,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针对每堂课的教学,相关的预习准备工作及课后的朗读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简单的作业可以不做,或有选择的做,目的是增进课堂教学的理解,保证考试的需要,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对于B层的同学要求把每一篇课文读熟读懂,力争把课文变成自己的东西,掌握课文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表达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设置情景,自行表达,以达到语言的实际运用目的。

对于C层的同学则要求他们紧扣教材,完成课后的习题,同时鼓励他们多说、多读、多听,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上一篇:如何写祝福语范文下一篇:人们不再孤单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