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情绪教案范文

2022-06-14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进行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奇妙的情绪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奇妙的情绪教案范文

【故事分享——情绪的奇妙传染】

那天,我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装着几本书的包放在旁边。在我挑选珠宝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也过去看珠宝,我礼貌地把我的包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瞪着我,告诉我他是个正人君子,绝对无意偷我的包裹。他觉得他受到了侮辱,重重地把门关上,走出了珠宝店。

“哼,神经病。”莫名其妙地被人这么嚷了一通,我也很生气,也没心思看珠宝了,出门开车回家。

马路上的车象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缓慢地蠕动。看着前后左右的车我就生气:哪来这么多车;哪来这么多臭司机,简直就不会开车;那家伙开这么快,不要命了;这家伙开这么慢,怎么学的车,真该扣他教练奖金„„

后来我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我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当我下意识地准备减速让行时,卡车却先慢了下来,司机将头伸出窗外,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先过去,脸上挂着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在我将车子开过路口时,满腔的不愉快突然全部无影无踪。

珠宝店中的男士不知道从哪里接受了愤怒,又把这种坏情绪传染给我,带上这种情绪,我眼中的世界都充满了敌意。每件事,每个人都在和我作对。直到看到卡车司机灿烂的笑容,他用好心情消除了我的敌意,有了快乐的心情,才听到了鸟儿的歌唱。

书外人语:别人冲你生气,是因为他有气,而不完全是你的错。如果都能传染微笑而消除敌意,世界该有多美好。

第二篇:奇妙的对联 教案

奇妙的对联

望江中学

何云龙

教学目标 :

1、懂得欣赏对联,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3、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对联,了解并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难点: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向学生出示一幅自己用毛笔书写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活中,我们对对联并不陌生,我们有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张贴对联的习惯,特别是在春节里。前不久,八班语文老师周真甲老师结婚就让我帮他写了几幅对联。我还记得其中一幅是:喜酒喜糖迎喜客,佳人佳节庆假期。我自己拟了一副,把他们夫妻二人的姓名嵌入其中:

周郎真才实干甲天下,王女红貌玉颜芳九州

横批:喜结良缘

周老师笑着说,联虽好,实在不敢贴出来。不过我自己斟酌把玩觉得挺有意思。

那么,对于对联,你又了解多少呢?在你脑中,你记得那些好的对联?

二、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同学们谈谈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学生主动回答差不多了,再让学生看有关对联知识的材料。

2.结合分发的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材料

一、

二、三部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3.对联的基本知识 (师生共同归纳,教师适时点评)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⑤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依据以上知识检验一下教室里张贴的对联是否有不当之处。

二、学习欣赏对联

对联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很多的名联。要欣赏对联,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诗词歌赋的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从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去鉴赏。其次,对联虽然脱胎于诗,但与诗又有不同。好的诗中,可以有绝佳的对联,但好的对联,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式,上下联——有的还加横批——构成了或风景,或人文,或地理,或天下,或理想,或禅意,或哲理,或意趣,或幽默,或讽刺等独立的整体。结合出联的情境或故事,完全有可能构成绝对。

教师示范欣赏: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山西霍县韩信祠联,韩信)(材料四,11) 本联简练、工整,内含典故。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阳侯陈豨(xī)交通密谋(韩信谋反之事,疑点很多,很有可能是刘邦与吕后为除韩信故意诬陷),被韩信一个门客的兄弟举报。吕后知道后便与萧何商量,引诱韩信到长乐宫中,将他斩首。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注脚。

下联指的是:韩信投军之前,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幸得一洗衣妇人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这就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

寥寥十字,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

学生思考:

1.请大家阅读学习材料的

三、四部分,从中挑一副对联你最喜欢的对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谈谈它妙在何处。

2.阅读材料五古诗文妙联选,说说它们好在哪里。你还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到一些好联吗?

三、尝试拟写对联

从我们一同欣赏的上述对联中,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缤纷绚烂,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是不是也对撰写这些对联的作者们无比钦佩呢?那么对联到底该如何拟写? 1. 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相似联想

由花朵想到美人

相反联想

旧习——新风

大——小

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香

(2)化用法:

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或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如蒲松龄的书斋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 学习材料四“学对歌诀”。

(1)齐声朗读,回顾对联的有关知识。

(2)推荐阅读李渔的《笠翁对韵》

3. 试完成材料七“实战演练”中的第8题。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爆竹声声除旧岁 梅花点点(瑞雪片片)贺新春

夕阳无限好 晚霞分外红

春风轻拂千山绿 细雨遍洒万象新

四、课堂练习

分组完成材料七“实战演练”的1~7题。师生共评。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并通过通过拟写对联,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珍贵的文学遗产的理解,激发了我们对这一祖国文学遗产的热爱。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能博览群书,多读对我们有益的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进一步提高我们鉴赏水平,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后我要送一联给在座的所有同学:

胸纳江海志方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联学习材料

一、关于对联起源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二、关于对联的种类

1.按内容分: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书画联,行业联,其它联等。

2.按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中国对联大辞典》把对联分为:白话联、文言联、短联、一字联、长联、名胜联、胜迹联、山水联、庙联、祠联、寺观联、庭宇联、廨宇联、衙署联、试院联、会馆联、学校联、戏台联、居室联、喜联、贺联、节日联、春联、婚联、寿联、祝联、自寿联、挽联、他挽联、自挽联、墓联、岁时联、干支联、元旦联、元宵联、端午联、七夕联、中秋联、重阳联、故事联、本事联、谐趣联、题赠联、格言联、行业联、商业联、杂题联、一般联、御题联、御联、应制联、时事联、文艺联、谜联、节气联、迎春联、述事联、抒情联、状景联、哲理联、评论联、装饰联、交际联、宣传联、会场联、广告联、游戏联、巧妙联、通用联、专用联等。

三、关于对联常识

楹联 游览我国的名胜古迹,人们会在各种殿堂庙宇和亭台楼阁的楹柱上看到左右两边字数相等、工整对仗的词句,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楹联,又叫楹帖,俗称对联、对子。由于这些楹联写景状物生动帖切,抒情叙事寓意深远,往往给游客增添许多兴味。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繁荣发达的唐诗之后,相传是由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创的。当时有在门口挂桃符板压邪驱妖的风气,孟昶就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楹联已经盛行起来,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比如南宋学者朱熹不仅在自己的住所和读书处,而且在许多地方的府学、县学甚至个人住宅题联。他赠给漳州的一个读书人一副对联:

东墙倒,西墙倒,唯见家室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代还有个叫叶洪俞的文人,考中进士后,曾上书揭露官场腐败作风,上自宰相下至县官他都骂到了,文中句式相同,末尾都用“而已”二字,以表示他对腐败现象的鄙视,其中有“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宰相因此大怒,十年不肯提升他,为此他自题对联一副:

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而已”十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喜欢舞文弄墨,常常自作春联。一年除夕,他突然下令南京城家家户户门前必须挂一副春联,并且微服察访,看看有哪一户不挂。在他的带动下,明代题联之风更加盛行。清康熙、乾隆年间,这种风习达于极盛。凡遇大典,楹联如林。如康熙皇帝六十寿辰,从大内(今故宫)经西直门至西苑路,搭起许多牌楼坛宇,每座都挂着为他歌功颂德的楹联。 楹联内容大体分写景、言志、记事三类。一般来说,山水名胜之地,写景楹联居多;住宅书房之处,以言志楹联为主,目的是表达主人的某种志向或愿望;宫殿祠庙和牌楼坛宇之所,则以记事楹联为多,其中又多歌功颂德之词。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联云:

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明代东林党人曾在他们讲学的东林书院用一副对联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至于记事楹联,或歌颂主人品格,或赞扬他的功绩,杭州岳飞庙前有一联云:

岳军振难撼威名,扫敌在指顾间,奉诏班师成遗恨; 秦贼施摧残毒计,加罪以莫须有,尽忠报国复何人! 楹联的写法,格式繁多,主要有叠字、集句、问答、变音等。叠字格如苏州网师园一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集句格是集前人诗词文赋之句成联,如扬州平山堂楹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上联前二句,为范仲淹《岳阳楼记》句,后一句为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下联前二句,为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句,后一句为苏轼《放鹤亭记》句。问答格或上联问下联答,或上下两联皆问,或上下两联中各有问答。

湖南岳阳楼有一联甚妙: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 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 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变音格是利用汉字多音的特点造成同一个字在一联中的音调变化,如秦皇岛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

三、

六、八字读cháo,

四、

五、

七、九字读zhāo;下联

三、

六、八字读zhǎng,

四、

五、

七、九字读cháng。

楹联的字数,向无一定,从两个字到几百字的都有。但以七字至十五字的居多。清代以来兴长联之风,最长的当数四川江津县城楼现存的一副长联,多达1612字。现存著名长联是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写的,共182字。

(选自《祖国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四、妙联精选

(1)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陈澧题钟山书院联) (2)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

(3)傍百年树;读万卷书(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

(4)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 (5)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船山学社) (6)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韩城司马迁祠) (7)韩潮学派百川会;公起文章八代衰。(衡阳韩文公祠联,韩愈) (8)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岳王庙联,岳飞)

(10)枫叶四泣秋,枨触天涯千滴泪;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九江白太傅祠联,) (1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山西霍县韩信祠联,韩信) (12)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吴云樵题汤阴县岳飞墓,岳飞) (13)白云黄鹤传千古;汉水长江会一楼。(贺捷题武昌黄鹤楼联) (14)铁板铜琶,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黄州赤壁联) (15)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曾昭寅题桃花源联) (16)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

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苏州寒山寺联)

五、古诗文妙联选: 敏而好学;乐以忘忧。(联出《论语·公冶长》)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联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联出杜甫《望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联出王之涣《登鹳雀楼》)

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上联出韩愈《寄卢仝》,下联出李颀《缓歌行》)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演义》第37回)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传》第29回)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上联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下联自李白《将进酒》)

六、学对歌诀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 ,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国号

今对古 ,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食馔

茶对酒 ,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七、实战演练:

1、找出诗中的对偶句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请说说下列对联中涉及什么人?

(1)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杜甫)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林) (3)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4)鬼狐有性格

笑骂成文章。 (蒲松林)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项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 (6)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8)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9)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3、请找出下面的上下联,并说说写的是谁。

数点梅花亡国恨

鸿门斗碎霸图空

志见出师表

平沙无处可招魂

好为梁父吟

鹿野舟沉王业兆

三分明月故臣心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冢有情犹识路

青莲文苑第一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答案: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位散文家)

4、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顺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 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 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 尧天 舜日 答案: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5、一辆公交车上写着这样的一条标语:“绿色车厢,情系乘客。”你能根据对偶的要求,把它改写得更好一些吗?(可以调换或增加词语,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动。) 答案:如 (乘坐)绿色车厢,(争当)文名乘客

6、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斩断长江五千里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7、以下是各省关于对联的高考试题中学生的答案,指出其中不当之处并作修改。 (1)上联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前”换成“香”)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下联“是”改成“为”)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下联“来到”换成“到来”) (4)上联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下联“舒心”换成“平安”)

(5)上联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 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下联“春”字与上联重复,且少一字。可改成“细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

8、请为下列上联对下联:

冬去山明水秀

爆竹声声除旧岁

夕阳无限好

春风轻拂千山绿

第三篇:《奇妙的克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逐步提高科普文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用小标题的形式,按照逻辑顺序,有条理的介绍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试验的应用及发展、克隆技术的理性思考。文章紧紧围绕文题中“奇妙”两字生动、通俗的向读者介绍“克隆”这一最新的尖端科技的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课前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授课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展示富贵竹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植物的名称吗? 生:富贵竹

师:对,那你知道怎样让一株富贵竹变成两株吗 生:———

师:我们只要将富贵竹剪取一段茎段插穗,待生根后即可成活。原来的一段茎就变成了一株新的富贵竹。

展示柳树图片

师:请同学们将右图上的文字朗读一遍 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词“插柳”,想一想他意味着什么呢? 生:————

师:柳树也可以采用扦插繁殖,剪取一段柳枝,插到泥土里,待其长出根须,就可以移植。扦插繁殖的柳树可以保持母树的优良特点 。

同学们,无论是富贵竹还是柳树他们都有一个神奇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依靠自身的一部分来进行繁衍,这其实就是克隆。下面我将陪大家一起学习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

作者介绍: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专家,是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学家。

一、识读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Náng kâ lóng yăn pēi chán chú 囊 克隆 繁衍 胚胎 蟾蜍 lín jĭ zhuī qī yāo fū 鳞片 脊椎 两栖 夭亡 孵化 jì xiàn mì yì bŭ 鲫鱼 腺素 分泌 免疫 哺乳 zuŏ qiâ chù 一撮 切实 牲畜 cuō qiē xù 撮合 切割 畜牧

二、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1、克隆是什么?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1:书上: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定义: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答案2:四个小标题——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

术造福人类

小标题的作用:1.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2.能吸引读者:3.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4.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5.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深入探究课文

第一节 克隆是什么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说明方法:举例子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列举植物、动物界中人们熟悉例子?

答案:从我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现象写起,把高深的科学知识说的简明易懂。 请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特点?

答案: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clone[英][kləʊn] [美][klon] 说明方法:作诠释

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克隆。 小结:溯源“克隆”一词并介绍“克隆”是什么(克隆的含义)

补充: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 意义:作诠释是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 。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

• 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作诠释,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二者常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是”字两边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 例句:

1、无理数是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 例句:

2、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说明方法:例1是下定义,例2是作诠释

第二段:紧承前文,从植物的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对克隆的介绍更进一步。

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说明方法:做引用。以此作结把科学技术写的富有趣味。 小结:溯源“克隆”一词并介绍“克隆”是什么(克隆的含义)

第二节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1、这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逻辑顺序

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 •

(1)以实验对象为线索:鱼类——两栖——哺乳动物

(2)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中国—鲫鱼、黑斑蛙、新鱼种(鲫鲤鱼) • 外国—蟾蜍(英国)、小鼠(美国、瑞士)

2、作者为什么不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 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这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

• (1)①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 ,便于认清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②按生物顺序由低级到高级来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 (2)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 小结:“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验及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克隆实验)

第二课时

第三节 克隆绵羊多利

展示克隆羊图片及介绍

姓名:多利 性别:雌 种族:哺乳纲、牛科、绵羊 生日:1996年7月5日 出生地:苏格兰 基因父亲:无 基因母亲:芬多席特种白绵羊 线粒体母亲:一只苏格兰黑脸羊 生育母亲:另一只苏格兰黑脸羊 死亡:2003年2月14日

1、“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答案:主要原因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是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危害于人类。

小结:这一节详细描述了克隆羊“多利”出世的经过,揭示了克隆羊成功的重大意义和产生的巨大反响。

这一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标志词:“‘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克隆实验的发展)

第四节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展示漫画“克隆的好处”

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答案: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1、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2、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3、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结:文中说明了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但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克隆造福人类和对克隆的思考)

四、 理清文章脉络

克隆的含义——克隆实验及发展——隆造福人类和对克隆的思考 逻辑顺序 • • 用小标题把全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从不同侧面说明,同时前后又有紧密联系。 文中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五、 写作特点

•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表现在文章结构安排上,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为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2、文中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3、文中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仅从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六、揣摩语言

• 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 “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 “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 “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 „„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吸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七、拓展延伸

• 文章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第四篇: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 材 分 析 概述 重点 难点

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生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教具 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课

二、继续学习课文 ㈠克隆的科技成果

1.分组自学。自学要求:

⑴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⑵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⑶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⑷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3.小结上述内容。

㈡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阅读思考。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

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要求: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观点鲜明,论据充足;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3.教师小结 想阻止科学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终要进取。齐读结尾这段话。

三、拓展学习

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奇妙的指纹》教案

一、 教学目标1、 通过找每个人指纹的不同点,让学生理解指纹是个人的基本特征。

2、 通过拓印指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合作的品质。

3、 通过拓印指纹,使学生掌握拓印一个清楚又完整的指纹的技能。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指纹是个人的基本特征,因此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

难点:将各自的指纹清楚又完整地拓印到纸上。

三、 教学准备

学生:复写纸、指纹纸每人各一张,学生自带餐巾纸,放大镜每组两套

教师:快干印泥一盒,复写纸,指纹纸10套,餐巾纸一袋,放大镜4块,"指纹种类及指纹应用"的多媒体课件一套,实物展台,16K白纸10张(其中4张演示用),大号垃圾袋一只

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指纹

1、 找一找老师左手大拇指与右手大拇指之间的不同?(介绍指肚)

2、 找一找同学们自己的左手大拇指与右手大拇指之间的不同?(引出指纹)

3、 你想不想你的手指与其他同学的手指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4、 研究这么多的手指头的指纹,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二) 拓印指纹

1、 你们会拓印指纹吗?请一位同学演示。(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大纸,给学生一张指纹纸,学生将指纹印在指纹纸上,老师将指纹指贴在黑板上。用实物投影放大到屏幕上)

2、 请同学说一说拓印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拓印一个既清楚又完整的指纹。

3、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拓印。再进行比较,两个指纹哪一个既清楚又完整。

4、 老师小结:上印泥的时候手指尽量放平,印的时候指肚尽量放在指纹框的中间,印的时候不要反复移动。

5、 分小组拓印指纹,拓印十个指纹,左手一张,右手一张,并在纸上写好名字

(三) 研究指纹的不同处

1、同学们,拓印的指纹既清楚又完整,接下来,请小组内找一找哪两个指纹是相同的。

2、 学生在小组仔细寻找不同的指纹。找到的拿到黑板上来大家看,是否完全相同。(一个人十个手指是否相同,同学与同学之间是否有相同的指纹)

3、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谁来为我们的研究下一结论。

(四)指纹应用

同学我们知道了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请学生说一说指纹的用处?(课件出示指纹扫描仪、指纹门锁、指纹考勤机、指纹鼠标、指纹保险箱等物体的图片。)

(五)研究指纹的相同处

1、 刚才我们研究了指纹的不同点,那么这么多的指纹有没有相同之处呢,或者说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找呢。

2、 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看来我们还是能够从这么多不同的指纹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请各小组再仔细观察小组的指纹,研究一下,小组内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几种形状,并给这些形状取一个名称。

3、 学生研究指纹:按形状给指纹分类,并给一每一类指纹取一个名字。

4、 学生汇报

5、 教师小结:介绍各种形状的指纹我们平时叫什么名字。

(课件出示介绍指纹的三种类型:弓形指纹;箕形指纹;斗形指纹)

(六)课外延伸

指导学生上《中国指纹网》,了解更多关于指纹的知识。

上一篇:取名字大全男孩范文下一篇:情人节经典语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