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常见问题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系统常见问题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实例详细分析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可为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帮助。关键词:信息孤岛;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图书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图书馆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为图书馆的现阶段工作以及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篇:系统常见问题论文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摘要】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消防给水系统设计问题,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初步探讨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消火栓;消防水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建筑不断涌现,建筑使用功能越来越复杂,消防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既要考虑到防火的安全性,又要考虑投资的合理性,许多开发商虽然在消防给水方面投资不少,但往往设计不合理,致使许多民用建筑存在着诸多火灾隐患,搞好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意义重大。

1.消防给水系统可靠性研究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可靠度来表示。它是消防给水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是一种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量。消防给水系统对供水的要求较高,在消防给水系统中,主要由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其中阀门、消火栓、喷头、管道等部件及消防水泵、水池、水箱等设备的功能,决定了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比如,就两个阀门用管道相连的可靠性而言。如果它们的作用是让水流通过,则两阀门需同时开启,从可靠性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串联系统;如果其作用是起截断水流作用,则关闭其中一个阀门就可完成截流作用,该可靠性为并联系统。可见同是一个结构,不同的功能可靠度是不同的。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各单元的功能关系决定的,则系统的可靠度也就由各单元的可靠度组合产生。

2.室内消火栓系统常见设计问题探讨

室内消火栓一般包括消防供水水源、消火栓箱、消火栓、水带、水枪等。

2.1消防水箱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

2.1.1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用水箱未设计直通消防管网水管。处理意见:消防水箱应通过生活或其它给水管向水箱供水,如果水箱采用消防管道进水或消防泵启动后消防用水经水箱再流入消防管网,不能保证消防设备的水压。

2.1.2合用水箱未设计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处理意见:为防止消防水箱内的水因长期不用而变质,并作到经济合理,因此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水箱,但共用水箱要有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及时供应必需的灭火用水量。

2.1.3消防水箱出水管上未设计止回阀。处理意见:消防水箱的消防出水管上应安装单项止回阀,以防止消防水泵啟动后消防用水进入水箱。

2.2 消防水泵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

2.2.1消防水泵流量偏小或扬程偏大。处理意见:消防泵流量偏小不能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消防泵的扬程偏大对管网工作不利,应根据建筑概括及消防用水量选择合适的消防水泵。

2.2.2一组消防水泵只设计一根吸水管或一根出水管。处理意见: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2条,消防水泵房应有不少于2条的出水管直接与环状消防给水管网连接。如果一组消防水泵只有一根出水管,就会降低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一组消防水泵只有一根吸水管,当吸水管检修时,整个系统瘫痪。

2.2.3 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未设计压力表、无试验放水阀、无泄压阀。处理意见: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压力表和DN65的放水阀门。消防水泵出水管装有压力表,试验放水阀,在检查站消防泵时,可使消防泵的出水不进入管网,使管网免受超压和水锤的影响。由于发生初期火灾时启动消防泵后管网会超压,且会产生水锤效应,停泵时也会产生水锤效应。出水管上设置泄压阀后能泄压且能减小水锤效应。

2.3 消火栓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

2.3.1相邻防火分区相互借用消火栓。处理意见:当某一分区发生火灾时,需关闭与相邻区域的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使发生火灾的区域与相邻区域分隔开,此时扑灭火灾只能利用本防火分区内的消火栓。因而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在同一防火分区内有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2.3.2室内消火栓的间距设计不合理。处理意见:现行规范规定了消火栓的最大布置间距,没有明确最小间距,室内消火栓间距也不宜太小,消火栓布置得太近,会造成消防员在灭火时相互影响或碰撞;当火源位于2个消火栓中间位置时,火灾辐射热会造成2只消火栓均不能取用。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3.1稳压泵的位置

有些设计人员在高位水箱处设置稳压泵,就近接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立管顶部,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当喷头受热爆炸后,阀后压力降低,稳压泵启动后,仅能使湿式报警阀后的管网压力升高,故不能开启阀瓣,因此压力开关没有讯号启动喷淋泵。

3.2湿式报警阀位置

许多工程在设计报警阀的地点时,考虑不周全。

3.3水流指示器

水流指示器前应安装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大部分工程中均未设计信号阀。

3.4末端试验装置

末端试验装置包括试验阀、压力表、排水管,试验管径不小于25mm。许多工程中末端试验装置管径<25mm。

3.5喷头设置

宽度大于1.2m的风管腹面下应设喷头。但多数设计单位在工种的会签中遗漏此项。设计人员在设计喷头布置时,除了考虑满足上述规范要求外,还应考虑喷头与大功率发热灯具和通风管风口的距离不应过近,以免系统运行后出现喷头被大功率发热灯具散发的热量引起误动作喷水;当喷头离送风口太近喷水灭火时,喷出的水被从通风管风口出来的风吹离正常洒水范围。所以设计人员在喷头布置设计时就应与其它专业设计人员共同会商。

3.6压力开关水力警铃误报警

3.6.1直接由市政水作稳压,由于市政水压力波动大,而湿式报警阀本质上是一只止回阀,只允许水单方向流动。当市政水处于低压时,湿式报警阀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在市政水压力升高,湿式报警阀即打开,引起误报。

3.6.2采用稳压泵稳压。如果稳压泵补水平缓,始终使阀瓣小角度开启向管网补水,即不会发生“误报”。如果补水速率过大,一开始补水,阀瓣就冲至大角度开启,即发生误报。

4.消防水池设计常见问题

4.1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偏小

对建筑物火灾延续时间、室内消火栓用水量选用错误。工程扩建或改造后,增设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消防用水量增加,而消防水池容量没有增加。

4.2较大容量消防水池无分格措施

容量大于5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所对应的建筑危险性或重要性比较大,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有了分格措施后,消防水池清洗期间仍有一半消防水源,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5.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超压问题分析

5.1造成系统超压的原因

超压是指系统内的水压超过其工作压力的限值,造成管道、附件和设备的损坏,或造成给水的不均匀,不利于系统的灭火,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现象。造成系统超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5.1.1火灾初期系统小流量出水。在火灾的初期,室内消火栓系统只有一个或较少消火栓出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只有几个喷头动作,而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加压泵是按(下转第33页)(上接第193页)设计秒流量来选择的,两者相差好几倍。此时加压泵在小流量下工作,会造成加压泵扬程大幅度升高,使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超压。

5.1.2水锤作用。消防泵因故障或停电而突然停转所造成的水锤现象。

5.1.3水泵结合器的超压。当消防给水竖向分区的上区和下区共用水泵结合器,防止串压的止回阀密封不实时,下区会出现超压;另一方面,当消防车的消防泵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水时,有时会造成管网的超压,特别是消防车的消防泵与系统的消防泵串联运行时,这种可能性较大。

5.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设排气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管网中未设排气阀或排气阀的位置设置不当,管网内的空气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可能发生压力波动造成超压。

5.2 防止给水系统超压的解决方法

5.2.1合理布置给水管网。比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时尽量将喷头均匀布置在配水管的两侧,可均衡各个配水管的水压。同时合理选择下放给水系统的分区,并适当减少给水分区的压力值。

5.2.2提高整个消防给水系统的承压能力。

5.2.3采取相应的泄压和稳压措施,使超压值对给水管网不致造成损坏,如泄压阀、安全阀、稳压阀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作者:赵方强

第二篇: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实例详细分析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可为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孤岛;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图书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图书馆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日常管理和服务中,为图书馆的现阶段工作以及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到图书馆服务管理中,可以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在设计和开发图书馆系统软件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图书馆服务管理进行更新和优化,让图书馆的工作完成自动化操作。图书馆自动化操作过程的转变是有一定的过程,这种自动化操作改变了原有的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操作的借书过程,这种借还书的操作不仅过程复杂、容易出错,还浪费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时间和劳动力,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做相同或是相似的工作内容。而图书馆服务管理系统完成自动化操作后,借书和还书的过程就简单得多了。当读者来图书馆借书时,只要在查询电脑中,输入想要外借图书的名称、作者、关键词、出版社或是类别中的任意一项,就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的书籍,而且这种查找的结果非常精准,可以准确到具体在哪一个书库的哪一排、哪一架。每本图书在到图书馆上架之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对每一本图书进行分类,这样分类好的图书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图书上架和查找图书。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常见问题解析—信息孤岛问题

信息孤岛问题通常出现在图书馆的内部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共享问题上。信息孤岛,通常指的就是信息在共享分享以及相互交互的过程当中存在交互率低,或者是信息与信息资源之间无法实现沟通和交互的情况下而产生的问题。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因此很多图书馆都存在着信息孤岛的问题。首先,图书馆的信息孤岛问题存在于图书馆的自身内部情况下,因为很多图书馆在处理自身的馆藏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时候,都会存在着将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应用在图书馆系统,以及同时为读者服务。那么这些信息资源中有很多的信息都是冗余的,没有用的重复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同样存在着分类混乱、信息资源之间并不完整、比较分散的状态。这让图书馆无论是在管理内部的信息资源,还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应用上都比较的零散,不容易整合。同时,图书馆的各系统以及智能设备还存在着各自为营、相互不能共享的問题。因为,每一个图书馆面对的读者群体不同,每一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信息的内容也不同,因此每一个图书馆在购买系统以及智能设备的时候,主要就是根据各自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信息资源的不同种类、每一个图书馆的经费多少来确定购买的系统的类型和智能设备的类型。比如,有的图书馆是规模比较大,面对的读者群体人数比较多的大型图书馆,这样图书馆在购买管理系统的时候就会购买一些功能比较全管理系统,而这些管理系统的购买费用同时也比较多。而有的图书馆的规模比较小,资金也比较少,这样他们再购买管理系统的时候可能就会购买一些功能相对较少,但是并不妨碍图书馆正常使用的管理系统。对于智能设备也是如此,市面上的智能设备,无论是在种类还是在功能上都有很多的品种。这些智能设备都能够帮助图书馆,让图书馆的管理以及为读者服务的方式上更具有智能化。同时,也能够让图书馆的各个借阅室和对读者的服务功能更具有智能化。但是,由于不同图书馆所使用的系统和智能设备的品牌和功能是不一样的,这就让不同图书馆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在业务环节上也不能够实现共享。因此,很多图书馆都购买了管理系统,也引入了大量的智能设备,但是由于出现共享障碍的问题,这样很多图书馆只能在管理和运行上各自为营,都处于封闭的一种状态。这样不仅会让每一个图书馆都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系统和智能设备,同时也让各个图书馆之间由于缺乏了共享和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让图书馆难以实现馆际互借、馆际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共建等问题。因此,信息孤岛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而是我国很多图书馆之间都会存在的一种状态和问题。由于每一个图书馆购买的设备和系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图书馆在资源共享的问题上,很难做到将本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和图书资源与其他图书馆进行共享和分享。尤其是不同体系的图书馆之间,就更难以实现资源平台的整合。因此,我国图书馆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如何能够将各个图书馆之间的馆藏数据资源进行共享,这是图书馆管理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有待于图书馆人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去解决的现实的一个问题。因为,让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共建和共享,可以充分的利用每一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也能够让各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信息得到最大的优化和最有效的使用,这样通过平台整合就能够将不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图书资源通过共享的方式连接成片,这样能够发挥每一个图书馆的优势和资源信息,让不同图书馆都将各自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得到最大的优化,这样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能够发挥出各个图书馆的效应和优势,实现人的共建和共建。这样图书馆就可以利用更少的经费来处理更大的问题,同时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让图书馆可以为更多的读者服务,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和图书资源。

三、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已经和各行各业相互融合,图书馆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馆内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日常工作,与传统借阅图书的方式相比较,现在的借阅管理系统可以很轻松为读者服务。比如,当读者来借书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读者的借书证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显示读者信息,然后将图书的条形码录入到这个读者名下即可。工作人员已经在前期将图书的所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最终再为这本书排上条形码,就可以很快捷的完成读者借阅工作。现有的图书借阅系统已经具有高效、快捷且安全的借阅功能,不仅如此,图书馆系统还具有检索资料等功能。图书馆要结合现代趋势,对图书馆进行更新和改造,让读者在图书馆中不仅可以借书看书,还可以查找学习资料、也可以上网浏览网页。

作者:代云韬

第三篇:财务信息系统问题探讨

【摘 要】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要求企业加快全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构建一条能迅速感知其所处的环境、察觉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需求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应是财务信息系统。

【关键词】 财务信息; ERP; 信息系统

财务信息系统是以合理的部门合作、疏通的信息渠道为依托,以计算机、Internet网络、网络财务软件为手段建立的财务信息服务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化是指依托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会计部门与其它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形成有机结合,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一、ERP在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优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将会计信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及变化趋势,有效进行企业经营业务的控制和评价,已成为当前企业重视的热点问题。如何利用优秀的财务软件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利用优秀的企业管理软件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企业资源计划(ERP)随之产生。

各国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奠定市场基础,更加关注产品质量、服務水平、进入市场的时间以及降低运营成本。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整套合理可行的业务流程,以适应经营环境的需要。一方面改变管理模式、重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实时ERP,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更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更强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进入到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ERP阶段,要求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能够适应这些变化,进行全面的结构调整,满足企业更高的财务管理需求。

(一)在ERP中财务信息系统的结构

ERP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很好的集成性和层次丰富的功能,其应用系统一般分为财务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几大系列。其中,财务信息系统已经涵盖了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

1.财务计划的核心作用在于对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差异比较,并作出必要的调整。这在传统财务系统中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利用总账和财务分析模块,可以做到对各级部门的预算和预测,并且能支持各级部门的预算生成。

2.ERP能支持集团企业,跨国公司内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

3.利用Financial Analyzer模块,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更复杂的财务分析可以利用在线数据分析处理工具(OLAP)进行多种角度的数据建模。

4.财务管理和控制集中体现在对费用的管理上。ERP采购、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模块的集成性既减少了各种数据的重复录入,也能自动地收集各种信息,从而形成报表,为有关人员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依据。

5.应收账款模块可以处理不同货币和各类税制以及多种付款方式,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对全球化经营的支持。

6.企业的现金管理涉及到财务的各个方面。现金管理模块与应收账款模块、应付账款模块和总账模块是集成的,并通过与银行的数据接口,形成一个能支持不同货币、自动银行对账的管理体系。

7.固定资产与采购、库存、总账等模块相互传递有关资产和设备库存的信息,保证在系统中维护准确的资产数据。系统能支持各类资产的折旧、原值、净值、清理报废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为企业确定有利的资产管理策略提供服务。

(二)ERP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从微观层面讲,即ERP物理模块走向细分化。现阶段在会计领域,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因此,从物理层面看,ERP的会计核算模块,涉及总账模块、应收、应付账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多币制模块和工资核算模块等等。

2.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然而,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这种转变体现在,它吸收并内嵌了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它在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上,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

3.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在典型的ERP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享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所有职能部门。差异或有问题的项目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出来,并可采取措施去纠正。具体说来,典型的或高层次的ERP成本管理涉及以下方面:成本中心会计、定单和项目会计、获利能力分析等系统。以定单和项目会计为例,它是一个全面网络化的管理会计系统,带有定单成本结算的详细操作规程。该系统收集成本,并用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来协助对定单与项目的监控。系统提供了备选的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方案,从而有助于优化一个企业对其业务活动的计划与执行。

(三)在ERP应用中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新一代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这些转变具体体现在:

1.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

2.财务系统不仅在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了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3.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并做到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控制;

4.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包括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需要服务。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了方便于最终用户使用的财务建模和分析模块;

5.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

总之,正是在适应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过程中,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实现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目标。

二、财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规模日趋扩大,业务范围日趋拓宽,业务流程日趋复杂,同时对财务核算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对业务流程中每个环节发生的成本要求严格控制,产生的利润要求准确核算,发生的费用要求合理分配,编制的预算要求严格监督和执行。这些业务需求所带来的海量的数据处理和交流,推动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财会管理信息现代化建设在经过了起步阶段和应用发展阶段后,己经跨入了完善提高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财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企业管理型”转型。财务管理系统不再是财务部门内部的信息孤岛,而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强化管理会计职能

软件、硬件以及網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核算与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成为可能,也实现了业务运作引起的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能够实时计算并反馈,从而强化了会计对业务的监督管理职能,促进了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核算转向事中、事前控制。

(二)实行财务集中管理

随着现代企业的管理由多层次逐步向扁平化转变和信息网络的铺开,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通过财务信息、财务流程的规范化,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信息实现从数据到管理上的大集中,根据集权或分权管理模式的不同,在企业的可控范围内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统筹管理,成为财务管理信息现代化的另一大趋势。

(三)重视控制、查询与分析,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

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掌握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可进行实时的控制转变。为满足这一需要,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更注重预算管理、综合查询、数学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并提供各种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评估,支持决策。

(四)财务数据动态、实时,财务与其他业务协同一体化

企业经济业务的第一发生地是在业务部门,以往的财务信息是业务流程从业务部门流转到财务部门后,才由财务人员录入到财务系统中,不可避免的是事后的反映,无法发挥财务的监督、控制职能。现代的财管理信息系统将财务工作向前台延伸,向业务发生地延伸,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同时产生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使财务信息能动态、实时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从而支持企业进行事前的预测和决策、事中的控制和监督。

(五)企业资源全面集成

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分销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要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单纯加强财务管理是不够的。

(六)管理向上下游企业延伸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只注重内部管理是不够的,企业还需与上下游企业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共同赢得最终客户。在这样的需求下,现代企业的管理逐渐开始向上下游企业延伸,对企业的供应商、客户或分销商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

三、财务信息系统的完善措施

财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的集成,解决了财务与实务同步生成的财务业务一体化问题,同时因以电子数据交换(EDI)为特点的电子商务运用于企业商务活动,不仅打破了国界、距离与时间的限制,而且改变了企业经营模式和生存方式,使得经营、管理和服务变得可即时实现;实现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集成,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了经济全球化形式下优化供应链管理及合作竞争的协同运营问题。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以及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管理,实时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实现集团型企业对分支机构的集中式财务管理和集团内部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

财务信息化对技术、信息与管理的结合有更高的要求,应加强理论研究。为财务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未来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财务体系结构应变革,适应IT环境的财务信息系统将是业务事件驱动的体系结构,所有原数据被加工成标准编码的原数据,集成于一个逻辑数据库中,而不是听任数据分散,重复存储于多个低耦合系统中。当事件发生时,通过驱动相关程序,即可得到使用者需要的结果。数据库不只记录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业务事件,而且记录管理者想要的计划、控制和评价的所有业务事件,并存储业务活动中的细节信息。财务系统不再只是信息的过滤器,其目标定位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进程给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带来了新的变革。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信息系统要求必须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使企业的财务同企业的各环节完全集成,达到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化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辛平.企业财务管理若干理论问题[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2] 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冯艳.财务信息系统的特征和设计原则[M].中国金融电脑,2002.

[4] 闫铭镌.中国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M].黑龙江大学,2006.

[5] 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部门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王泽山

上一篇:水土流失论文论文下一篇:建筑高工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