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硝:洗牌悄然到来

2022-09-10

2, 4-二硝基氯化苯 (俗称二硝) , 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民爆、化学助剂等领域, 以前主要用于合成硫化染料硫化黑、染料中间体和农药等。这些产品多属传统产品, 近几年市场需求渐少, 因而导致二硝市场相对疲软, 发展瓶颈始终无法突破。

笔者最近在调研时发现, 当前随着国家对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要求提高, 二硝企业的洗牌与蜕变正悄然到来。

国内需求仅为产能一半左右——深入调整已势在必然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二硝年产能在20万吨左右, 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在1999年以前, 由于国内市场二硝需求较多, 且每年都在增加, 而国内部分产品产量低、质量差、价格高, 我国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一部分二硝来满足需求。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 2000年之后我国二硝产能迅速增长, “十五”到“十一五”期间产能翻了2番, 由原来的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目前国内二硝产能虽然较2011年下降了15%, 但仍为世界最大生产国。与此同时, 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下, 一些下游染料高端需求在稳步增长, 低端产品需求却在下降, 初步估计国内二硝总需求只有11万吨左右, 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

“今年, 随着国家对化工企业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 在经济面仍处弱势的背景下, 一些技术创新能力强、环保治理好的二硝企业或项目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 随着准入门槛的提高, 监管部门推行严格的审查制度, 各地小散企业或将陆续退市, 企业格局有望再次迎来重大调整。总之, 2015年对整个二硝行业做大做强是关键的一年。”江苏地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孝宁如是说。

据段孝宁介绍, 二硝行业本来应该是个朝阳行业, 却由于新技术的推广普及速度慢、企业间无序竞争、结构调整不到位等原因, 始终未能突破发展瓶颈。在二硝行业, 近年来一些中低端的传统产品随着市场需求而萎缩, 整个行业的产品市场需求也相对疲软。行业如再不深入调整, 在今年这种经济背景下, 想做大做强将只是空想。“不过, 今年随着国家新技术推广和环保力度加大、结构调整深入等一系列促进政策的出台, 也为二硝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 国家壮士断腕的环保决心也将会让整个行业再次面临大洗牌, 甚至不排除部分企业永久性退市的可能性。”段孝宁表示。

提升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必须——新技术推广迫在眉睫

据了解, 目前国内从数量上占90%的二硝企业基本都是采用间断法硝化制取工艺, 占国内总产能的60%以上。据从事多年硝化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刘晓光反映, 这种工艺不仅安全系数低, 而且废酸处理难度大, 安全环保隐患较大。这从前些年河北、山东、江西等地二硝装置的重大安全事故和污染事件即可窥知一二, 也引起了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 2010年5月, 环保部公布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该《指南》明确要求, “十二五”期间, 染料行业要推广连续硝化技术、绝热硝化技术等清洁生产工艺, 提高循环水利用, 减少氨氮排放。2011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与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指出, 染料行业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 重点开发和推广连续硝化、绝热硝化、定向氯化、“三废”治理、循环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 减少环保事件发生, 同时也是为了企业提高质量、节能减排的需要, 新技术推广应用已迫在眉睫。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面较弱的大环境下, 任何行业和企业如果不考虑提升质量, 注重高端路线下的新技术推广应用, 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窄。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中国经济正步入“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新常态, 只有寻找工艺上的升级改造, 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降本增效, 才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今年的发展脱困之道。然而, 笔者从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生产企业了解到, 早在2011年就被部分企业应用的连续硝化工艺, 虽被业内认为具有安全系数高、工艺废水零排放等优势, 其推广应用却一直未能普及。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环保投入大、设备投资高, 部分企业心存侥幸则是新技术未能普及的另一原因。

据了解, 目前国内已经研发成功并实际应用的连续硝化工艺, 不仅在降本增效上有优势, 并且能大幅提升装置产能, 可以实现小装备大产能的目的, 也符合国家发展绿色化工、降低排放政策的要求。业内专家建议, 从节能减排、增效创效方面考虑, 应加大此类技术的推广力度。

环保安全压力催生优胜劣汰——部分企业开始关停并转

笔者从国家相关危化品管理规定了解到, 二硝产品被国家列为剧毒物生产管理, 严格控制其生产、销售、流通、采购等各个环节。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09年6月曾下发《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文件, 将硝化工序列为首批重点监管的15种危险化工工艺之一, 要求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 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 紧急停车系统, 提高化工生产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 环保部门对该生产工艺条件下 (包括落后或先进工艺) 的废酸处理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严防造成环境污染。

而从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到, 国家在支持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会放松对环保治理的力度, 并且今后会越来越严。对于这种环保和安全门槛越来越高的行业, 一些环保不达标、生产手续不健全的企业无疑会面临退市的结局, 优胜劣汰的格局今年可能会充分显露。据河北正定星源公司总经理王川介绍, 包括他们在内的几家河北企业的二硝装置因环保、搬迁等问题已关停并转, 约占该省50%的二硝产能。

业内人士表示, 从近期环保部对国内两地市长约谈这一现象可以看出, 国家已从督企转向政企共抓, 足见未来行业的环保压力之大。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 国外也已逐渐减少该产品生产, 而国外市场需求并没有太大降低, 二硝及衍生物的出口前景非常看好。“正因为如此, 国内一些环保设施健全、技术先进、上规模的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相反, 一些无环保设施或设施相对落后又无一定规模的企业必然会淡出市场。根据国家推行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等激励政策, 一些中小企业寻找企业重组、联合等手段来提升企业实力, 也是一个很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邵会文如是说。

南北产能布局可能再次反转——龙头带动格局有望形成

谈及国内化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这样评价:中国化工是世界第一大, 但不是第一强。一句很简单的话语, 却包含了化工行业近些年来的发展历程, 也反映出了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二硝产品作为传统染料中间体的子行业, 其的应用本应是越来越多, 企业越过越好, 但现实却如众多厂家反馈的信息一样, 反道而行,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中石化南化公司、蚌埠八一化工的二硝装置相继停产, 就连近几年已建设和计划建设投产的山东、内蒙古的一些二硝项目都以流产告终。内蒙古雅布赖染化公司总经理李玉明曾说, 当今染料及中间体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才导致各地无序竞争, 最后日子都不好过。

“从前些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对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来看,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缺乏龙头带动、龙头引导、龙头示范, 行业的自律以及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该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会大大削弱。这从近几年国内二硝市场始终处于低谷、各地中小企业相继退市等现象即可反映出来。龙头带动式的发展格局, 应该成为今年行业主导的大趋势。”南京明驰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建扬认为。

笔者最近在市场调研时发现, 当前国内企业布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随着国内最大年产8万吨 (占国内总产能的40%) 的二硝装置顺利投运后, 湖北目前也有计划再建二硝装置, 国内在2011年形成的因南方企业大量北迁形成的南北“二八”格局 (南方生产能力20%、北方80%) 开始改变。同时, 因今年国内各地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行业优胜劣汰的现状, 加之内蒙古、河北一些地区的企业退出市场, 不排除南北格局再次反转的可能性。笔者还从一些市场人士那里了解到, 目前已有部分二硝厂家开始考虑以重组、联合的方式来应对今年市场低迷的形势。预计今年北方地区将仍会有一些企业以转产、停产的方式退出行业, 有望形成南强北弱的龙头带动新格局。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 今后政府对经济转型升级将更加重视, 公众的环保意识亦会日趋强烈, 染料行业面临的挑战更加迫切。因此, 二硝企业要注重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环保化, 着力提升资源配置、核心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品牌效益;推广新技术, 有效控制成本;在灵活销售、策略采购方面下功夫, 让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楼宇自控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应用研究下一篇: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