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差生英语教学探究

2022-09-11

传统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过于注重应试成绩的弊端, 从而相对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改明确要求,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或语言运用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应成为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应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在保障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 力求在思维方式、文化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差生作为学生群体中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 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值得我们探究。

一、核心素养概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 分别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质以及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是指在生活场景中运用语言知识表达和理解观点;学习能力就是学生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进而使自己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发挥的能力;文化品质指的是对国内外先进的优良文化或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思维水平指的是个体的思维方式, 例如新课标倡导的批判性思维, 逻辑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 相互协调的, 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爱国情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世纪杰出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差生英语教学探究

所谓的差生也就是与他人相比有差距的学生, 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切实做到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传统教育理念过于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的提升而相对忽视了文化品质, 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差生越学越怕乃至厌学弃学的心理状态。本文结合在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经验, 在对高一四个班十位学生个案研究的基础上,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差生英语教学探究。

(一) 背景介绍

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经历中, 笔者主要负责高一七、八、九、十四个班十名英语较差的学生的补差辅导, 十人中有两名女生, 八名男生, 性别差异在语言学习中可窥见一斑。白天进班听课, 这十名学生是我在课堂上重点关注的对象;平时作业批改对其完成情况也会重点做记录;每天晚上一小时的一对一辅导, 是了解他们的学习近况和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研究, 我发现了一些所谓差生学习不足的共通点。

(二) 个案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在盐城市的一所高中, 选取了四个班十名英语成绩较差的高一学生 (高一七班三名学生, 期中统测成绩均在70分左右;高一八班三名学生, 期中统测成绩在75分左右;高一九班两名学生, 期中统测成绩均在80分左右;高一十班两名学生, 期中统测成绩均在65分左右) , 分析这十名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心理变化。

2. 研究工具

个别谈话。包括课后、课间休息时段个别谈话以及每晚一小时的一对一交流。 (2) 课堂观察。对十位学生的英语课堂反映进行每周两次听课观察, 谈话和课堂观察为期两个月。

(三) 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收集个别谈话和课堂观察的情况, 对参加个案研究的十名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原因和心理感想进行归纳总结, 如表1。

注:盐城市盐都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试卷和第二次月考试卷题型共分为七个部分, 分别为听力、英语知识运用 (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单词拼写、完成句子、书面表达。

(四) 结果与讨论

1. 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和心理期待值的异同点

通过对高一年级四个班十名学生两个月的个案研究以及基于对他们先后两次英语成绩的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在同样的基础和同等教学条件下, 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既有个体差异又有共同之处。首先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些学生虽然总分不理想, 但是词汇, 语法方面的知识储备量是达标的, 缺乏的是应试技巧。 (2) 学生语言知识不过关, 跟个人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课上课后付出的努力是成呈现正相关的。 (3) 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在阅读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 但是有些学生是因为自身词汇量不达标造成的, 有些学生则是汉语思维固化, 缺乏必要的西方文化知识储备导致文意理解出现偏差。而他们的共通之处又不外乎以下几点: (1) 对英语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 传统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导致差生对自己的外语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丧失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 平日里缺乏外语学习环境熏陶, 日复一日面对枯燥的书本和死板的课堂很难有所突破; (3) 教育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定律叫“罗森塔尔效应”, 即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会潜意识地影响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 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 任课教师的精力主要还是集中于尖子生, 相较之下差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然会对自己的学业产生倦怠心理。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差生英语教学个案研究

(1) 教学内容着眼差生的最近发展区, 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

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和学习能力, 而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他对所学语言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而具体到差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就集中表现为:单词储备量不足, 语法知识生疏, 基本句型短语掌握不牢固, 长时记忆效果差。而在传统的大班化教学中, 教师用同样的教材, 同等的速度教授全班学生, 其结果往往是差生跟不上也不想学, 进而导致差距越拉越大。因此一线教师应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着眼于差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合适的教材, 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我在每晚一小时的一对一补差辅导中, 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 适当删减教材内容, 减轻差生课时负担:在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 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高效讲解。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平时的留堂作业或者课堂默写来发现他的薄弱环节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差生基础较差, 完整的教材很难有效理解消化, 因此可以做适当删减, 保留的内容需要包括必要的语言知识点, 如生词、语法等。在reading或speaking部分教学中, 尽可能预先设定教学情境, 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2) 采取激励措施让差生增加课外阅读量, 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第一点提及适当删减教材内容, 那么相应地, 有减就有增。差生应试成绩较差的一个共同症结就是英文阅读有障碍, 因此对症下药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加大差生的课外阅读训练力度。首先要树立差生自信, 让他们明白英语阅读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字不差的都读懂, 而是尽可能地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在有了自信的基础上, 教师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课外阅读物:生僻词要少, 契合学生现阶段词汇量基础上适当拔高;尽量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便于理解, 尤以记叙类文章为主;文章内容生动有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阅读兴趣。学生能够独立看懂英文小文章之后, 再鼓励他们去看英文原版简易读物, 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和学习能力。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批判性的辩证思维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还包括文化素质和思维品质两方面, 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要求学生能够尽量克服思维固化, 做到跨文化交际。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新课改倡导建立交往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即教师为教的主体, 学生为学的主体, 他们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进行着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以及情感的沟通, 达成相互理解、相互对话, 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共享和共创。 (冯建军, 152-154) 教师要放低身段, 切实聆听差生的学习困难, 设身处地地从差生的学习视角出发, 通过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互动, 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例如每周抽出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给他们播放与当周教学主题有关联的音像资料, 与学生交流喜欢的欧美歌曲或歌星影星, 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2) 保护学生自尊心, 培养其辩证思维。自尊心是学生能够端正英语学习态度的基础, 教师要甘当脚手架, 为学生的发展做必要的准备和推动, 但是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 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敢于发声, 敢于质疑。教师要动之以理, 晓之以情, 使学生将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的生活目标建立合理联系, 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结语

我国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本着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原则, 当代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质以及思维品质, 应当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切实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摘要:当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正逐步克服只重应试成绩的弊端, 加强学生的情感和知识体验,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核心素养的情景下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而如果学生不是因为先天智力因素, 而是因为种种后天的主客观因素导致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文化水平的差距, 就是常说的差生。本文将结合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高一年级四个班十位学生的个案研究, 探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有效提高差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核心素养,差生,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杨宇, 谢雪娥.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J].校园心理, 2010 (01) .

[2] 李祎.英语教学之关注“差生”[J].民营科技, 2009 (04) :71.

[3] 焦云.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J].华夏教师, 2018 (12) :72.

[4] 岳冉, 黄彩霞.高中英语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关系的个案研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6 (10) :116-117.

[5] 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 Rache l Goh, Yanping Fang.Improv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lesson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esson and Learning Studies, 2017, 6 (2) .

[7] Lixian Jin, Martin Cortazzi.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A Bridge to the Future[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2, 22 (2) .

[8] Guangwei Hu.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03, 24 (4) .

[9] Yin Qiping, Chen Shubo.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in China:importa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World Englishes, 2002, 21 (2) .

上一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治探索下一篇:奉节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