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生发无力生甲

2022-07-24

第一篇:有力生发无力生甲

影视众筹,让无力者有力

2014-04-28 赵国红 TMT跨界动察

今年,独立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在众筹网上发起了一个名为“《村小的孩子》——关注留守儿童纪录片巡展”众筹项目,目标是60天筹集20000元。按照众筹的规则,如果能在预计期限内达到或超过预期金额,众筹就宣告成功,他成功地拿到了83位支持者给他的共计21,220元。

蒋能杰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影视众筹的导演。2011年,国内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蒋能杰发起的“希望在行动”是这家网站的第三个项目。目标金额是3000元,最终出乎意料筹到6000元。此后,他陆续发起了留守儿童系列纪录片之《初三》、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拍摄计划等项目均成功筹到资金。

自2011年,基于互联网的众筹模式在中国出现以来,除科技项目之外,绝大多数众筹项目集中在文化创意(如电影、音乐、演出,出版、艺术、设计)领域。在众筹圈,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众筹,天生为艺术而生。”

最近,百度发表消息称,百度将打造互联网众筹平台,并从电影众筹项目开始发力。若百度介入,也许会带动众筹的整体成长。但目前已经上线的百度得募也是一个影视类众筹平台,但业绩不佳,二次创业影视众筹,百度能否打破第一次的冷清还需要观察。

“天使中的天使”

知道众筹是在一次争取留守儿童纪录片拍摄基金失败以后。基金会的人告诉蒋能杰,不要灰心,众筹网站可以发动网友的力量来筹钱。就这样,此后三年中,众筹成为蒋能杰拍摄展映纪录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拍摄纪录片的来源之一。他发起的四个众筹项目共计筹集资金近8万。

“这么多年拍片子没有大的基金和企业支持,因为申请很麻烦,另外需要很多时间去参加,到时候还不一定能拿得到。而且有些企业赞助要求比较高,比如要求商业植入什么的,我讨厌这些东西。”蒋能杰说。对他来说,众筹能够帮助到的不仅仅存在于物质层面,还有一个是可以宣传推广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同时也是个精神动力。

与蒋能杰一样想法的还有北京天画画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城,他公司主要投资和制作文艺片。“一个是找不到钱,一个是会有投资人但磨合比较痛苦,这就是文艺片现在普遍遭遇的现状。”杨城认为,众筹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众筹是一种解放生产力的方式,对一些电影来说,其实很害怕和大公司合作,因为你可能会失去创作自主权,影响到作品的品质,而从众筹的小额投资者角度来说,这些支持者一定是需要他东西的人,不会产生很多问题。杨城关注众筹有两三年的时间,目前,他正准备拿自己公司的项目做众筹。

目前,中国的众筹网站不下几十家。在国内的众筹网站上,绝大多数项目都与文化创意类相关。以追梦网为例,该网站中影视、音乐、动漫等文化类项目占到70%左右,其中影视、设计、出版等项目的筹资额度最为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众筹的意义不光体现在资本层面,更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体现了非常屌丝的互联网精神,“PE不给你投、天使不给你投、金融家不给你投,屌丝给你投,所以众筹是创业者真正的天使资金”。杨城也认为,众筹体现了互联网平等、民主的特质,“众筹如果是为明星大腕服务,就是跟它本身的精神背道而驰”。

影视众筹的现状

“众筹”源于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创业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筹款项目,并设置一定的期限和目标金额,如果在设定天数内融资达到或超过目标

金额,发起人可获得资金,如果融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最初设定的融资目标,融资者将无法提取资金,所融资金必须返还给投资者。筹资项目完成后,出资人将获得发起人承诺的回报,包括实物,服务、股权等。按照回报类型,众筹可以分为捐赠众筹(没有回报,类似慈善)、奖励众筹(有一定物质或者精神回报)、股权众筹(股权回报)、债权众筹(本息回报)四种模式。

目前,国内外影视项目采取的多是奖励式众筹。即支持者可以获得项目发布者提供的实物或服务,如影碟、电影票、T恤衫、首映礼、客串等资格等。

在众筹网站上,一个项目的发起需要披露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个人简介、你想做什么、你的项目的进展、为什么需要大家的帮助、如何利用筹集到的资金、你对支持者的承诺与回报等等。披露越详细,成功几率会越大。读图时代,制作一段视频短片可以增加项目的可读性。

影视众筹的一个问题就是,未来上线的时间没有办法预期的,这就要求项目发起方要及时与支持方沟通,使其随时了解项目进展。蒋能杰会加上支持者的微博、微信、qq号,随时报告自己的动态。“人家支持你并不在乎那一点点署名或者回报,看到你在做这个事情他们就觉得欣慰。”他认为这是他连续发四次众筹项目,每次都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其中有很多人不止支持过他的一个项目。

影视众筹也不仅仅局限于微电影、纪录片、文艺片等小众领域。在Kickstarter上,网络剧《游戏高校:第二季》曾筹得80万美元、大卫•芬奇监制的动画片《亡命暴徒》曾筹得44万美元、美国知名导演、编剧和演员斯派克•李也成功为他的下一部新电影融资125万美元,这部新电影的内容细节甚至都还没有形成。2013年,国内也有《大鱼海棠》《十万个冷笑话》《快乐男声》等大型影视项目均筹得过百万资金。

光看这些成功案例,也许会过于乐观。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获得成功。截止2013年5月,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 在Twitter 上宣布,它已有超过10万个项目,众筹成功率为43.96%。国内第一批众筹网站追梦网目前项目的成功率也只有40%。

什么样的影视项目容易取得成功?众筹网COO孙宏生和追梦网CEO杜梦杰观点基本一致,那就是,粉丝电影。因此,成功的影视项目要么本身具备吸引大家的潜质,比如公益、比如戳中痛点引起共鸣,要么发起人本身能够激起大家的热情和好感。

一个现实是,真正能众筹到钱的大电影并不缺钱,比如天娱传媒主导的《快乐男声》项目。《大鱼海棠》在众筹之前也得到了光线影业的投资。这些大电影选择众筹的目标已经从资金层面转移到了营销层面。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互联网金融第三浪——众筹崛起》作者汤浔芳表示,现阶段,影视众筹对于大电影来说最大的价值是营销,“尤其是社会化营销的时代,用户的互动感和参与感会在众筹方式上得到大量实践,对电影的票房也有相应的保证。”

风险管控机制及问题

在项目风险管控方面,国内众筹网站会做以下事情:项目上线之前,平台需要对项目发起人的资质及项目的真实性做调查。项目开始后,所募资金一般都先汇入类似“支付宝”一样的第三方账户,这笔资金会分两个阶段打入项目发起方的账户。

针对影视项目,比如大电影、网络剧来说,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量、项目周期、主创等都会成为平台考虑的因素。追梦网CEO杜梦杰表示,“我们不会介入影视项目的较早阶段,比如只有一个剧本,演员、主创团队都没有确定的时候,或者哪怕导演和主创团队确定,初期资金没有确定时我们也会比较慎重。举例但不是普遍行为,比如说你拍一部电影、网络剧,演员基础团队基本确定,你的资金也差不多,可能需要三千万,已经有两千万或两千五百万落实了,剩下一部分做众筹,这个也可以。”

去年,《快乐男声》主题电影通过众筹网筹集资金超500万,轰动一时,这部电影目前还没有上映,因此,500万资金还没有到达快男账户中。众筹网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影视众筹来说,第一笔资金是在电影要正式上线影院的时候才会给出;第二笔资金是在发起人将项目回报都给到支持者后才会发出。

但并不是所有项目的第一笔资金都给这么晚,对于一些急需用钱的小的影视项目,众筹网站会和项目发起方协商解决第一笔款项转交的时间。一般为项目筹集成功之后即可拨付。但第二笔款项一定是在确定项目发起方给完支持者回报之后才会给到。美国Kickstarter的模式则是只要众筹成功就一次性将资金发放到位,这主要基于两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同。

在国外,包括Kickstarter和Indiegogo在内的众筹网站,一般需要收取所筹资金的5%作为

中介费用。国内众筹网站一般收项目发起人5%-10%的中介费。但由于众筹在国内起步不久,对于一些好的项目,众筹网站也会采取资源互换或者不收中介费。

国外的众筹模式已非常兴盛,但从2011年至今,众筹在国内发展的两三年期间,并没有太大作为。打开一些众筹网站,里面的项目鱼龙混杂,国内的众筹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首先体现在项目发起方及项目本身的素质上,“在项目的质量、创新性、背后的团队水平等方面,国外比国内高出一筹,这是不能逃避的事实。”众筹网COO孙宏生表示。

其次,国内的投资人或者叫支持者本身的被教育程度不高。在国外,有一些人愿意为理想主义的陌生人买单,国内有这种公益心的人群还是比较少。加之以国内目前大多数众筹平台的实力,多数项目上线之后,能否得到关注,关键还是靠项目发起人在自己微博、微信等社交朋友圈的推广,这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项目发起方的热情。蒋能杰就打算以后不再做众筹了。在他项目的支持者中,不排除有陌生人,但大部分还是自己人,“筹来筹去都是亲朋好友,给多了也不好意思再问人家要了。”

连带的,困扰国内众筹平台的另一大难题也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流量。“项目找过来之后,怎么帮他实现完成这个目标,本质上需要更多人来关注,因此,流量问题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核心问题。”追梦网CEO杜梦杰表示。

影视众筹未来之路

以上问题都可以培养解决,但对于众筹来说,最大的风险在于法律及政策风险。

去年,通过奖励式众筹成功筹集到158万元的《大鱼海棠》负责人梁旋早就有个念头——筹资结束后他要给所有资助者一个“惊喜”,任何资助者,不论是给10元的还是给50元的,都将分享《大鱼海棠》电影的股份。这个想法最终被点名时间创始人张佑劝下,理由是,走政策法律的灰色地带是一个危险动作。

目前,众筹整体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不普及导致很多人将众筹与“非法集资”画上了等号。北京众鑫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郭勤贵表示,公益式众筹和奖励式众筹在国内目前没有任何法律风险,“你投30块钱给你一张电影票或者明星见面会机会,类似商品或服务的预售,没有任何法律障碍。”

而针对股权和债权众筹,尤其是股权众筹层面,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最主要的法律风险在于非法集资。郭勤贵表示,“股权类的众筹风险很大,电影基本没法来做这个,影视类都不适合。不过,还是看你怎么做,要么你是针对特定的人群,不要公开,要么股东不能超过200人,这样的话就没问题。”(备注: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指不特定人群)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另外,《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有限公司股东不能超过50人,股份公司股东不能超过200人。)资料显示,《大鱼海棠》项目的支持者达到了近3600人,且是针对不特定人群募的资,由此看来,的确不适合用股权作为回报。

日前,众筹监管部门已明确归属证监会。3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正在对股权众筹融资进行调研,适时将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促进股权众筹融资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投资风险。对于股权众筹未来的政策制定,一个可以参考的文件是美国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JOBS》法案,该法案大幅减轻了对创业者融资的限制以及对众筹平台的限制,极大刺激了美国股权众筹的发展。有消息称,有关部门将于5月份出台股权众筹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互联网金融第三浪——众筹崛起》作者汤浔芳则认为,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以及大家对众筹理解的深入,股权和债权的众筹方式是可行的。但文化企业的产品版权是个难题,“如果走的是股权众筹,那么每个人都有版权,这就需要在项目发起的时候做好相应的说明,做到责任、权利、收益、投资具体、明晰,比如电影放映的收益小股东是可以共享的,但是改编成电视剧、话剧就不归大家所有了。”汤浔芳认为,债权众筹相对比较清晰,“债权就是向投资人借债,投资人没版权,只需要给投资人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就可以。未来,由于文化产业的信托、投资基金非常兴盛,整个众筹的方式上很有可能出现这种小型的债权类众筹”。

目前,奖励式影视众筹筹资金额大多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影视类筹资金额目前最高的就是《快乐男声》主题电影的508万。杨城认为,影视众筹要想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进入股权或债券模式“真的有必要”,而且,“有的人支持的金额比较大,比如10万,他肯定不是想要10万的衍生品,他就是想要投资的收益。”

众筹网COO孙宏生还是更看好奖励式众筹,“这种方式更适合中国人的消费观。”不过,与

众筹网同属网信金融集团的股权众筹网站“原始会”已于不久前开业。目前,“原始会”中还没有影视类项目。“以后也许会有”,孙宏生告诉记者。

文章来源:综艺报

第二篇:老人腿脚无力

老人腿脚无力,怎么办?

70老人腿脚麻木,腰疼,走不了路,怎么办?

早春 防腿老的最佳时机冬去春来,经过一冬居室生活的老人,到室外活动的多了,此时,劝你多活动双腿、以防腿老。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指的是一进入老年,腿部的运动机能较之手臂运动器官早衰,常表现为腿的行为不利索,发软无力,因为腿对于人体的健康就像马达和机器,如果马达失灵,机器就运转不起来,丧失功能。据研究,人到中年以后,腿部肌肉开始减少,骨质逐渐疏松、软化、弹性韧性降低,此时如果自以为健壮而不注意锻炼,你的许多重要器官就会加快退化,衰老很快就会到来。腿老是人老的先驱,其原因有三。第一,腿老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有关。尤其是老年人,其腿部感觉向大脑的传递及大脑向腿部发出的指令的传达,其准确性和速度都有所下降。第二,腿较之于上肢距心脏较远,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回心较困难。当年龄增大,血管弹性减小时,容易发生循环不良,所以腿比手臂的疲劳更难以消除。第三,从腿和手臂的肌群比较看,很明显腿的肌群大得多,故腿的最大肌肉力量也比上肢最大的肌肉力量大。因此,若上下肢同样承受一个相同的负荷,上肢就可能要用大肌力的40%以上,下肢就是40%以下。这样腿部肌肉先衰老就不难理解了。另外心脏病专家认为,腿部肌肉紧实的人必然也有颗强壮的心脏。一个步履稳健、行走如风的老人,必定是寿星。人到老年,会头发变白,皮肤松弛,耳聋眼花,这只能说明人体内脏和器官的局部变化,绝不能预测寿命的长短,而腿部肌肉结实才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标志。所以人们应该想方设法增加腿脚的活动,保持腿脚肌肉坚实有力。那么怎样才能人老腿不老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1)“干洗腿”:用双手从大腿根部逐渐向下推拿至足踝部,再从足踝部向上推拿十几遍,每日数次,能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肌肉萎缩。(2)“揉腿肚”:双手握成拳头,置于腿肚两侧,旋转揉动数十次,揉动前将腿平伸在床上练,这样能促进下肢肌肉中血液的回流,增强腿部肌肉力量。(3)“扭膝”:双腿并拢屈膝、微下蹲、双手置于膝,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揉动数十次。此法能舒通血脉,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病。(4)坐在床边练双腿蹬夹动作或上下摆动:均可强健下肢关节肌肉。(5)“暖足”:俗话说,“暖足凉脑”,暖足就是要经常保持双足温暖,每晚要用热水泡脚,能使全身血液畅通。补补钙看看有没有什么效果!!!

第三篇:“肌无力”之患

——国企的执行力匮乏探究

许多国企可能不乏决策的前瞻性和穿透力,却很少见到执行层坚定不移、拾遗补缺地落实决策、执行决策。之所以如此,并非只是督促不力、检查不严这些表面原因,深层次上还是国企体制、机制造成的所有者缺位、管理者错位的问题。国企董事会不能聘任经理层,无权奖惩经理层,除非经理层的某位成员违法乱纪受到司法处罚,否则董事会很难更换或调整经理层。长久以来,积淀在企业内部的体制结构和固化在人们头脑中的等级意识,致使国有企业分不出哪个是决策层?哪个是执行层?既然在国企体制中,决策层和执行层不能形成负责与被负责的关系,那么就必定演变成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

全世界的企业只有中国的国企有这个称谓——领导班子成员,它包括:董事、监事、经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以及上述职务的副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加上国有企业各项集体研究、办事公开的制度,如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办公会、职代会等等,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国企决策团队。国企中的决策程序复杂严密,事事都要面面俱到,似乎缺少了哪一位或哪个环节都是违反“程序”的大逆不道,所以,在国企中经常能听到“这事我怎么不知道?”的质疑。同时,上级考核企业决策工作时,主要是看决策程序是否到位,而决策质量的好坏似乎并不重要。显而易见,在国企很容易找到决策层——领导班子成员,但是,要想找到执行层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工作因相互推诿、扯皮,而得不到落实和执行。特别是大事、难事、麻烦事、得罪人的事更是找不到执行人。

民企的股东会、董事会是决策层,经理层及以下是执行层,所以在民营企业很容易区分和找到决策层和执行层。国企与民企在执行力上的巨大反差源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区别。由于国企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存在选聘、权责等诸多弊端,决定了大家争坐“头等舱”却不愿担当“划桨人”,那么企业的执行力——这一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被严重削弱实属必然。◎庞大的决策层与孱弱的执行层

中国的国企及其领导是有行政级别的。这是有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独特之处。但凡一个国企,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效益好坏、无论处于何地,在等级制度方面却是五脏俱全、井然有序。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是部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是局级;(地)市级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是处级,依此类推。与之相应,国企中的领导干部也是分级别的,而且在企业内部依照级别高低排好了座次,部级、局级、处级、科级、科员等等,每一个级别又分正副职,甚至到最底层的科员还分好几个档次。划分详细,等级严密。

这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参照政府建制确立的企业人事管理套路,虽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浪潮冲击,有趋于淡化的倾向,但企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惯性和企业职工思想里的等级意识却“深入人心”,如同挂在墙上的大葱——根枯叶干而心不死,比照政府系列行政级别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清除。

国企的薪酬制度美其名曰是“按劳分配”,但这个“劳”不是按照个人对企业效益的贡献度,而是依据职位层次和岗位级别,即:国企中,薪金水平是按照行政级别确定,分配原则实际上是按“级”分配。国企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显得单薄脆弱力不从心,“水土不服”屡屡败北,按“级”分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国企里的干部级别不仅仅在于待遇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身份上的体现。一个人一旦踏入了领导层,就意味着乌鸡变凤凰,高人一等,可以说了算,从此进入决策层了。国企的领导班子成员大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上级的正确领导、大家的共同努力,个人一点不成熟意见”云云,官话套话品种齐全,车载斗装无尽无休。多数国企领导班子成员误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参与决策,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在企业决策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决策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把握好决策会议上讲具体意见的适当尺度,既要在发表意见时说话得体,时

不时地体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又要在决策一旦出现失误时,隐身免责,彰显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具体的决策执行则属于细节性的事务,最好不需要自己去过问。如此,国有企业培育出一批管理怪胎,他们就好像古时的酸秀,只管动嘴挑毛病、提意见,不管具体落实和操作。所以,国企领导班子中的理论家、批评家随处可见,而改革、创新、实干、执行力强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三十年来,笔者参加了无数国企领导班子的决策会议,切身体会是:国企的等级制度严格,决策程序复杂,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低下,国企执行“肌无力”现象严重。当然,任何企业都不能没有决策层,但是,更不能缺少执行层。在大力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股东会和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层,经理层及以下是执行层,总经理是执行层的灵魂人物。这个问题已经十分清楚明确。但国企却仍然依照行政级别来划分所谓的决策层,所以很难区分谁是执行层。在现行干部体制下,凡是同一个级别的,都相当于同一个层次的领导,地位上基本平等。而国企往往同一级别的人数众多,一个企业里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领导“同殿称臣”的现象司空见惯。单就一个局级企业来说,董事、监事、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副经理、三总师、工会主席等等都同为局级干部,组成了一套庞大的领导班子集体。这些成员都要通过复杂、严密的程序参与企业的决策,少了哪个人,缺了哪个步骤都是违反程序的“独断专行”,都要被上级追究责任。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和决策程序下,参与者都认为自己是领导,是决策的制定者而非执行者,执行的任务应该由下一级干部去做。所以,国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决策一件事情,缺了哪个程序都不行,哪个人不参与都有意见,七嘴八舌、指手画脚过后,轮到该执行决策的时候,大家却如鸟兽散,找哪个都找不到。难怪有人批评国企时说:“少数人在干,多数人在看,一个运动员十个裁判,还有几个在捣蛋”。

普遍存在的传统意识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国企只注重决策,不注重执行。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好的决策都需要执行人拾遗补缺,在执行中完善决策,在执行中修正决策,及时调整具体实施方案。甲级执行力去完成甲级决策,其结果肯定是锦上添花,且经常有意外的收获。如果是乙级的执行力去完成甲级的决策,其最大的可能就是将宫殿变成旧木棚,也可以说企业的决策和执行是“弓和箭”的关系,既要有强弓也要有利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而目前国企的情况是:根据级别划定的领导层都认为已经参与了决策,完成了本职工作,至于执行,那是下属部门的事,执行得好坏,也是部门执行能力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责任。每一个层面的管理者都要学会如何执行。换句话说,执行是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企业高层领导的执行态度,往往是贯彻执行的关键。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是:企业领导拍着桌子痛斥部门执行不力,可他未曾想过执行本身其实是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执行不力首先应该追究的是自己而不是下属。如果企业领导不放下架子、弯下身躯为企业决策的落实去干实事,反倒超然脱俗置身事外讳谈具体工作,认为领导就是抓宏观、不管微观,说上句、不讲下句,执行别人、而不执行自己,做好了就邀功请赏,做不好就把责任都推到下属身上,那么,国企的“肌无力”将逐渐转化为企业的“肌肉萎缩、大脑痴呆”,国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面前“降半旗”那是早晚的事。

一般来说,管理层级越少执行力越强。反之,越是加大管理层级,就越是增加执行力的耗损。道理很简单,好比电能的传输,传输距离越远损耗越大。同理,企业的管理层级越多,决策被贯彻的力度就越弱,更何况决策和执行中难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图。有人做过统计,每经过一个层级的执行,决策本身的效能会减少20%。如此算来,如果企业决策经过三个执行层级,到达基层时决策效能将削弱为原有预期的一半。许多国企中的执行流程正是如此,层层传达、强度递减,原本可能是“高瞻远瞩”的宏伟蓝图,到达具体工作人员时,可能已变成似懂非懂的“毕加索油画”。正所谓“雄心勃勃的上层,执行不力的中层,牢骚满腹的下层”。实际上,作为国企的“领导班子成员”,有参与企业决策制定的职责,但是,更重要的是有执行决策、督导执行、检查执行的职责。由分管领导直接抓落实,不仅省去了又一层次的

执行损耗,更直接的是,向下属表明了坚决执行的决心,而下属也会高度重视决策的落实,加倍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决策”成员,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抓执行,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工作作风问题。多数时候情商比智商更胜一筹,作风比技术更显得重要,难道这样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吗?

◎争作“好”人思想与责任意识的缺位

企业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的级别制度是国企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国企在领导班子成员的选聘上也相当有特色。目前国企领导层的选聘,是按照级别由主管机关管理,而不是按照公司法的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以局级企业为例,一般来说,主管机关管理副局(厅)级以上层级的人员,即:董事、党委书记、监事、经理、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工会主席等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多由主管机关依靠行政手段“拉郎配”。在班子成员的选配中,主管机关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把一定资历、级别、综合评价较好的人员撮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搭建,就可以形成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却忽视了企业的管理团队中,不同职位角色所需要的领导者个性、理念、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匹配性。“包办婚姻”难以避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志趣不投、风格迥异等方面的摩擦,传统的国企领导干部管理办法,难以避免企业班子成员的同床异梦。而且,是不是好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并不是由主管机关依靠传统的管理办法“独具慧眼”所能识别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打造,在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靠市场筛选出来的。现代企业制度中董事会选聘管理层,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可以发现优秀的、选聘最佳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淘汰平庸的,解聘业绩不好的,实现管理人员的能可上、庸可下。国企传统的干部管理办法多用“加法”,难用“减法”,而现代企业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加减混合运算”,“减法”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威慑”,还可以“排污”。俗话说:“流水不腐”。国企干部管理体制的这潭死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排污口”。因此,国企干部没有危机意识,执行的好得不到什么,执行的不好也不会失去什么。国企的执行力缺少动力来源。

主管机关的行政任命和人事调整,并不能保证把好的职业经理人选进国企班子。既然不能“婚姻自由”,那么,在由主管机关“包办婚姻”组成的“领导班子成员”大家庭里,众人只好在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中,共同完成国有企业执行能力的“去血性化”。

目前,国企的领导班子成员中,一般有两位正职,即党政一把手,个别国企还有“三套车”,即三个一把手。其余领导也都有各自的工作分工。中国有句俗话: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试想一下,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三个一把手的时候,怎么办?所以国企的重头戏往往不是决策,也不是执行,而是协调。协调本身就是求和谐、找平衡,其代价就是消耗执行力。企业一项决策的实行,不是单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作才能完成,落实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或不和谐,都会影响到整个决策的执行效果。两个或三个一把手共同负责,则实际上要么是争当老大要么是无人负责。这样的多层次多头负责的管理成本,怎么能不消耗执行力,在国企这种“干好了不会怎么样,干坏了也不会怎么样”的文化氛围里,领导人只能力图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国企领导间经常出现“撒尿圈地盘”的现象,各自捍卫自己的领地不被人插手。许多国企领导之间不是分工合作,而是“割据一方”,把责任和麻烦尽可能推给其他人,权利和利益却要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工作有了成绩大家都有份,一旦出了问题却很难找到具体责任人。反正事情千头万绪,总能搬出一堆理由推诿和指责。企业的执行力就在有中国特色的推诿、扯皮中消耗殆尽。

国企中,有许多这样的“好”领导——会上保持一团和气,从来不讲不同意见,背地里却满腹牢骚,眼含热泪紧拉着下属的手促膝谈心:“其实我是支持你的,这都是主要领导的意思,不是我要这么做”,俨然与下属是同一战壕的难兄难弟,好像只有他才深知百姓疾苦。会上“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会下口无遮拦怨天尤人。这种领导干部对企业执行力的破坏,绝不亚于再加增加个管理层级。其实,天底下找不出任何一个既优秀又不得罪人的国企领导。

特别是在如今的国企转型期,要想什么人都不得罪,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干,只要想干事,就不可避免地得罪人,而且得罪人的事只能由自己来承担,绝不可以推到同僚身上,推功揽过应当是国企领导的基本素质。可以试想,当下属听到来自上层的两种或三种不同声音的时候,还会对既定决策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吗?

中国人普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县官不如现管”。自己最直接的主管领导对决策都窃窃私语,甚至怨声载道,自己又何必费力不讨好地非要执行到底呢?况且,执行首先是解释,说明决策的合理性,力图让员工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出于被动地去执行决策。然而,这种“好”领导在第一时间就将决策异化了,留给下属的第一印象就是决策本身存在疑问。有了这种天然的抵触和被动的执行情绪,聪明的下属都懂得看领导眼色行事,既然主管领导都表示异议了,自己当然得顺着来,具体执行中想不打折扣都难。

再者,我们说执行难,因为这涉及一个责任问题——万一干砸了是要承担责任的。然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大多不愿意去冒风险,不可避免会在执行中考虑个人的得失;而且人们都习惯对失败后接受处罚的人抱以鄙视的态度,中国人更喜欢“痛打落水狗”和做“事后诸葛亮”。既然多一份工作,就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出错的概率,也多一份受罚的可能,那么干工作时推诿扯皮自然是不二选择,明哲保身就成为下意识动作,国企的责任意识怎么能不缺位?所以,在国企中,从来不缺自己不干事却喜欢对干事的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的评论家和批评家。

责任意识缺位导致的后果之一,是相互推诿,能推给别人的事就尽可能推给别人,千方百计的减少自己承担风险的可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后果之二,是执行呆板僵化,执行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蹑手蹑脚投鼠忌器,不敢越雷池一步。后果之三,是只管过程、不管结果,为了执行而执行,不能在执行中拾遗补缺完善决策,过程与结果泾渭分明。对于这样的“理性人”来说,结果如何那是决策者的事,即使事情干砸了,也是按照主要领导的要求做的,自己不会有任何责任,何乐而不为?这在国企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潜规则之患与执行力之难

中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潜规则盛行的国度,曾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的国有企业,在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熏陶下,多年的体制温床中,孕育了自身特有的与现行规则相适应的种种潜规则,国企中显规则与潜规则同步运行,共同左右着国企的大事小情。潜规则对于企业来说是好是坏?我们不好妄下断论。但对国有企业执行力而言,则又是一把悬于头顶的利剑,使本身已经柔弱无力的国企执行力更加岌岌可危。

其一,身份模糊下的动机错位。国企领导人,从企业角度讲是一个商人,要遵循市场化的游戏规则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现有的干部管理体制来说,他又是个“红顶商人”,具有一定的“官位”身份。这种亦商亦官的模糊身份,特别是上级部门对国企领导人的选拔、考核更多的类似于对“官”的操作流程,使相当一部分国企领导人都会选择官员的发展路线而不是走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道路。同时,他们又受到轮换制、退休制等“官”式管理制度的影响,难以持续地带领企业发展壮大。身份定位不清,使国企领导人在对待执行力的问题上,最初的动机就发生了偏差:不是追求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而是关注能否让上级满意,不是以战略的整体执行能否带来企业的长久发展,而是择其快速见效部分执行,为追求个人业绩而哗众取宠。

现行国企领导的管理体制,使国企领导人即便着眼于企业长远持久的发展,但执行中又不得不顾及主管机关当年下达的考核指标。而且短期指标比长期目标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一些国有企业决策,大都是干今年、想明年、不管后年。执行时不从企业长远考虑,对于企业的长远规划,也是择操作易者执行、择见效快者实施,甚至,为了摘得树梢上的一个果子,不惜掰断树枝推到大树。主管机关的短期考核指标诱使国企的执行力变成了破坏力。

其二,传统人情关系的影响。国企的人情味浓厚,人际关系复杂,有老领导、老部下的

知遇之情,有子承父业的血缘亲情,有共事多年的江湖友情,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之情,更加复杂的是由于承包、租赁、采购、承发包和挂靠等利益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利用的商圈情……本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因素就往往优于其他任何因素,当众多因素相互矛盾的时候,最终结果往往服从于情感与人际关系。浓厚的感情与密布交织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企业执行力的强大阻力。执行过程中,一项简单的任务就可能牵扯到来自多方面的人情纠葛,身处其中的人们不得不顾及到人的情感因素与关系因素的力量。于是,国企中很多人都学会了打太极,执行力由插到底的竹竿变成了摆来摆去的太极球,由坚强有力变得柔而不刚。得罪人的事,不是推给他人就是绕道而行;难度大的事,要么拖着不做要么摆摆样子。反正大家都是好同事、好朋友,只要还能有口饭吃,保持一团和气远比强力执行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重要得多。

其三,惯例与执行的偏差。在国企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领导人在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大谈企业战略,台下的执行却迟迟不见动静。国企中的这些现象不仅仅是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与能力的问题,主要还是受企业惯例的影响。往往国企中决策是决策,执行是执行,不是所有的决策都必须执行和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一项决策执行不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主要看的是领导人的兴趣和态度。有的决策只是常规性的,可执行可不执行,对企业不会有什么影响;有的决策是口号性的,基本不好执行或只能象征性地执行;有的决策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执行快了反倒适得其反。此外,国企中有些决策是为了装门面,是为应付上级检查搭建的“彩楼”;有的决策只是为了档案室存档备查,不是为了真正的执行,或是为了一旦有人追究时,做领导干部免责的“挡箭牌”。

综上所述,执行力是将一件事做成的能力和效率,执行力就是将战略、目标、任务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和效率。现实中,国企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国企的执行力不是单纯靠行政命令或自觉行动就能得以畅通无阻,它的运行受到了国企各种痼疾的百般阻挠。国企的执行力,也许可以因为强势领导的铁腕而强制执行,甚至靠铁腕领导人的自我牺牲来换取,但是从更广泛、更长远的意义来看,这些非制度性个人强势措施,都不足以持久地支撑国企的执行力。笔者认为,国企只有真正建立起名副其实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一改国企转型期的干部管理体制,国企的决策层和执行层才会更加清晰,也许到那时,国企的执行力就不需要我们再喋喋不休地切磋探讨了。

第四篇:形容说话无力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性用的固定短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是形容说话无力的成语,欢迎大家的阅读。

病病歪歪:是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是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缚鸡之力: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头重脚轻:头脑发胀,脚下无力。是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

秀才人情:旧时秀才多数贫穷,遇有人情往来,无力购买礼物,只得裁纸写信。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一般表示送的...

有气无力:是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是形容体弱无力。

苍白无力:苍白:灰白。是形容贫弱无力。

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是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鼓馁旗靡:鼓点无力,旗帜歪倒。是形容队伍士气不振。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是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是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回天无力: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软无力。

有气没力:是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是形容体弱无力。同“有气无力”。

自救不暇: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第五篇:生命的凯旋-重症肌无力

——记邯郸同济医院院长王养富教授

龚道明,是我曾多次采访过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第一飞行总队的一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他从六十年代初一直飞到二十一世纪初,除了日常的航班飞行,他还执行过过几十次国内外国家领导人的专机飞行任务。国内主要有;周恩来、华国锋、李先念、邓小平、江泽民、陈毅等。国外主要有;尼克松、里根、田中角荣、铁托、西蛤努克等。他为自己曾是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征程的亲历者而感到欣慰。飞行,是脑力和体力消耗极大、压力责任重千斤的一个艰巨的职业,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将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飞行事业,飞行了四十多年,在天空度过了几万小时才光荣退休,才松了一口气,才有时间和家人团聚,过上愉快休闲的日子。

谁曾料到,2008年5月,他眼睛突然模糊,看东西重影,而到多家医院治疗,结果均无效。发展到眼皮抬不起,不能吞咽,语言不清,痰咳不出,瘫软无力,是典型的“重症肌无力“。全家陷入了痛苦绝望。天无绝人之路,一位好心人将他介绍给了中医专家王养富,王教授毫不犹豫地热情为他治疗,并安慰他不要着急,要有信心。于是从2008年10月开始服用中药,坚持每天大剂量的服药,一个月后吞咽好了,两个月后,眼皮抬起来了, 三个月后,说话清楚了,痰咳出来了,身体逐渐恢复,到2009年五六月份基本上好了,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我似又看见了他潇洒帅气的飞行员影子,2009年11月他亲自开车送我去拜见王院长。在将近一年的治疗中,王院长未收他们一分钱,实在过意不去,最近一次诊断正值春节期间,他们夫妻无论无何也要送王院长一个“红包”,这绝不是当今司空见惯的医患之间的那种“红包”,而是表达他们深切的感激之情,也是一个大夫应该得到的正当收入,但无论怎么说,王院长一脸的严肃,坚决拒收。他说;“把您的病治好了就是给我最高的报酬,我最高兴,钱对我不是最重要的”。太感人了!这是笔者亲眼所见的奇迹! 我必须采访王养富教授,尽管他不同意,说;很平常,没什么,不要写我,但我执意要写,在他的同事、朋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还是完成了采访。

“重症肌无力”,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一大顽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世界医学界的精英们正在不懈探索的一大难题。出身中医世家,又毕业于现代医学院的王养富院长就是其中的一位执着的探索者。为了治疗更多的患者,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在他的倡导、筹措和邯郸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经卫生部部长崔月犁提名成立了“河北邯郸同济医院”,王教授任院长。他率领医院的中医专家们继承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成果,勇闯禁区,大胆探索,突破本草纲目用药格局,以中医的药物,西药的原理,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 等疑难杂病的突破,使该院成为中国第一个“肌萎缩治疗中心”,专攻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硬皮病等顽症。可以说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次革命性的成功探索。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医院成立以来,在王院长、周院长的领导下,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不辞辛苦,走遍了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常常吃不好,睡不好,长途汽车的颠簸,十分疲劳,只要患者需要,再苦再累也要去,已治愈了上千例患者,好评如潮,为祖国的中医治疗疑难病症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院长时刻牢记父亲的名言:“治病是一个医生的职责,而不是用来赚钱的手段。多年来,他身先士卒,不计报酬,尽心竭力为患者治病,对他的患者,不论是国家领导人、高官、富商、名人、明星,还是普通百姓,他都一视同仁,而对贫苦的患者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无私德帮助,仅举几例;

黑龙江鸡西市梨树庄靠山村农民王明杰,16岁时(2000年38岁)患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萎缩,基本上不能行动,二十多年跑了许多医院,典当了家产,钱都花光了仍无好转,且越来越严重,只有痛苦地“等死了”。2008年的一天,他突然看到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邯郸同济医院治疗肌萎缩病的节目,于是试着和医院取得了联系。因行动不便,又没钱,只好写信把病情告诉大夫,结果医院非常热情,很快邮寄来了中药和详细的用法说明。服药两个月后病情即有好转。当得知王明杰根本没有钱买药的情况后,王院长当即决定给他减免了医药费,继续按时寄药,直到把病治好。王院长对医务人员说;今后有钱没钱都得先给治病。

军人杨建富(73072部队),患运动神经元受损,造成肌肉萎缩,去多家医院,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

无效,进而全身瘫痪,陷入绝境。同济医院得知他的情况后,立即免费为他治疗,王院长还程从北京赶到

他部队为他看病,临走时又给他留下1000元。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身体逐渐恢复,生活基本上能自理了。

杭州市单身母亲叶颖,带着两个孩子,自己打零工维持生活,更不幸的是11岁(1998年 )女儿陆斯

佩患了重症肌无力,眼睛睁不开,虽四处求医仍无效。为了能继续上学,上课做作业时孩子只好硬把眼皮

拉起来,痛苦地坚持学习,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王院长,免费服用了一个多月的中药后,眼睛就能

些许睁开了,应该继续吃药,但母亲不好意思再让王院长免费了,可又没钱买药,又陷入了绝望。当王

院长知情后就交待医院一直免费给女孩寄药,直到病愈(花药费约18万元 )。为了使女孩的身体健壮起来,

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王院长还一直给女孩免费邮寄供灌肠的中药,致使女孩没有中断学业,竟以优

异的成绩被保送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女孩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母女悲喜交加,泪流满面,第一

位要报喜的人是王院长。她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说:“我们幸运的是生命中遇到了贵人,是王教授把

我女儿推向了成功的舞台.....。”

山东临沂郯城官庄村,79岁的母亲窦道英,丈夫已经去世多年,她有三个儿子,老大56岁、老二52

岁、老三42岁。三个孩子15岁左右均患了肌萎缩,家境非常贫寒,仅靠村政府和周围邻居的救济维持生活,

根本没钱看病,以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基本上全身瘫痪,只能坐着,胳膊动不了,吃饭只能低着头用嘴够

着桌子吃。老母亲的腰已弯了多年,直不起来了,只能扶着小凳子艰难地挪着步子照顾三个儿子,很悲惨。

2009年5月的一天,王院长的女儿王少丽在网上查资料,无意间看到了这家母子的遭遇,非常难过,马上

告诉了父亲。王院长非常着急,立即进一步了解情况,赶回邯郸开着医院的救护车,带着医护人员和药品

赶往山东,因路线不熟,又是乡村土路,一路颠簸过来,又是下大雨,从上午九点多出发,直到晚上11点

左右才到了官庄村窦奶奶家。一看三个男人面黄肌瘦,目光痴呆地看着人不说话,母亲扶着小凳子直不起

腰来,衣服破了,房子漏风,真是家徒四壁啊!母亲哭着说;“我不能先死,要不谁来照顾我的孩子们……”

王院长和大夫们强忍着眼泪为他们看病,并请来村干部商量和安排,请邻居七十多岁的一位老人家义务照

顾他们母子,王院长每月给他1000元的工资,又给了800元让他卖点营养品(老人生活也困难),又去商

店买了20箱方便面、奶粉和生活用品,又委托村干部照顾他们。直到晚上12点之后才离开,又饿又渴,寻

找到乡镇小饭馆一人吃了一碗面条,去县城的小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才返回邯郸。那天是五月十号,正

好是母亲节,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为能给这位苦难的母亲一丝帮助感到很欣慰。后来王院长又去看望了多

次,老大的病有好转,老

二、老三不太明显。王院长沉重地说;“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他们一家人但愿能好起

来.... ”尽管他们母子连一句“谢谢”多不会、也不能说,但这份关爱和温暖会伴随他们终生。纯朴的乡亲们

一再说:“从没见过这么好心的人,从没见过这么好心的医生”。因此邯郸同济医院和王院长收到了无数的

感谢信和一面面锦旗,仅举几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51384部队特意送王院长锦旗,上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医术精湛品德高尚”

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感谢的心情,谢谢王院长和同济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73072部队 相建富)王院长,周大夫:你们免费为我儿子治好了十几年治不好的病,真是雪中送炭啊!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啊!(河北丰润县燕子河乡定福农民 张福彬)

你们邮寄的不仅仅是药,而是关爱,是人世间的温暖,你们的医院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感驿站。(湖

北十堰汽车公司张淑敏)

世界著名学者,中国化学探矿事业的奠基人,中科院院士谢学锦先生说:“我全身肌肉萎缩多年,是王

院长给我治好了。否则我永远也站不起来了。我的职业怎么能没有腿啊!他的功劳怎是一个”谢“字了得!”

香港《大公报》总编贾先生因吃海鲜不适,全身出现红疮,奇痒,越来越重。去医院住了十几天院治疗无

效。经朋友介绍咨询王院长,王院长电话告诉他:将300克绿豆,20克甘草煮汤当水大量的喝。结果三天

后病就好了。贾先生非常感谢,随即发来短信:“三日服用弟之绿豆、甘草汤,症状减轻恢复迅速,即日可

出院。感谢华佗老医赐方,中医无愧人间珍宝。” 我将永记恩情,我将以你们为榜样,尽力关爱他人,报答你们的恩情。

“医王养生,造福人类。”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的题词是对王养富院长医德人生的巧妙概括,精彩、真实。这无数的感谢信,一面面锦旗是最好的佐证。显然患者们绝不仅仅是因为减免了医药费,而是更感激他们高尚的医德,感谢一颗善良的心使贫困无奈的心灵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这是金钱不能替代的精神的安慰。一个医生、一个医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能如此的话,“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为了让世人了解、认识中医学,打消他们对中医的误解,多年来王院长和他的同事们冲破重重阻力,并努力将中医推向世界。首先在泰国创办了《国际疑难病研究中心》,并亲自任主任。接着又建立了《泰康疑难病医院》(任院长)。在柬埔寨创办了《金边中医专家医院》(任院长)。治好了多例“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病,受到了泰国诗琳通公主、菲律宾参议院参议长、阿罗约总统等国家领导人和皇室成员的接见和称赞。从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引起了轰动,称赞中医是“神医”。泰国中医学会于2009年11月聘请王院长为该会的荣誉院长。聘书说:“泰国中医学会同仁素仰阁下儒风高雅,胸怀豁达,和善好施,对弘扬中华国粹,推动中医药事业在泰国的发展不遗余力,在泰国华侨界名振四方,如雷贯耳,我会同仁崇敬称颂!今特聘阁下担任我会永久荣誉会长,借助阁下之威名,同创我会在泰华杏林开花结果之美誉。敬请阁下允纳是盼!”2008年王院长“闯”进了美国。众所周知,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医是“邪术”,“巫神”,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但他毫不退缩,决心用事实证明中医的神奇。也真巧,一天他在新泽西州街上见一位男子坐在轮椅上,经交谈他叫克里斯朗格,曾是足球运动员,并曾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任教。1995年患了运动神经萎缩症,只好回国治病。多年来在美国、日本多家医院治疗,但均无效果,从此全身瘫痪,

只能依靠轮椅,而病情还在发展,人很消极无奈。尽管他还不能一下相信中医,但王院长仍耐心说服,并免费给他留下中药,请他试试看。他吃中药一个多月后疾病既有好转,于是他很快来到了邯郸同济医院。经过四个疗程的治疗,身体便逐渐恢复,最后竟然可以跑步、游泳、登长城了。他说;“我感谢上帝为我所做的这个安排,感谢王养富医生和他独特的中医疗法给了我生命的希望”。为此东方网记者采访了他,对记者说:“是中国的中医拯救了我这个被西方医学界定为不治之症的肌萎缩患者,给了我生命的希望。我同样希望世界各地和我一样患有肌萎缩或类似疾病的人们能有这样的机会,从独特的中医治疗中受益。”病好后,克里斯朗格先生又愉快地回到南开大学任教,并撰写文章介绍中医学,以亲身经历打消一些人对中医的偏见。

王院长还不失时机地为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多国驻华大使、联合国官员、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等诊脉看病,广泛交流,建立友谊,使他们对中医有了亲身感受,他们共同认为“中医是极其深奥的科学”。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本国民众传播。王院长还应邀多次到美国、日本、德国演讲,进行学术交流。在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演讲时,卫生部的官员、博士等都去听讲。加州中医学会会长为王院长安排了很大很气派的住处,非常热情友好的接待和向外宣传,美国《新世界时报》2008年11月2日曾以《中医名家——王养富》为题做了报导,称赞他“医德仁术,济世良多,为人类在对抗软骨病、肌萎缩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广大侨胞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中医在西方国家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现在美英等国都建立了不少中医院,被国家认可,进入了医保,出现了一派可喜的局面。

由于他的努力奉献,也获得了许多的鼓励和荣誉,担子也越来越重。他曾获《世界成功人士》、《对人类贡献》等荣誉证书。首届牛顿科技发明国际最高金奖。他是世界中医学会会员、中医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世界中医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命科学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还是《中华名医》杂志社社长、美国洛杉矶养生馆首席专家、北京养富肌萎缩中医研究院院长、还特聘为“卫生部涉外会诊中心”肝科主任等。

也许大家不会想到,王院长同时还是一位集诗歌、绘画、收藏于一身的文人。同济医院院歌的词作者就是他。2009年末笔者曾观赏了他画的构图独特、神态各异的一百只威武的老虎和一首凄美的小诗。使我更加理解了他人性中的善良美好,文化艺术和医德在他的精神世界得以完美的结合。

他把这么多的职位、荣誉看做是鼓励、鞭策和责任。有职就得有责,他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众多的“头衔”中,他最看重的是医生这一职称,事物再多再忙,他每天都在为患者看病,有求必应,心中时刻挂记的事患者。他平易近人,朴实随和,使人感到亲近。他首先是个好人,其次才是

医生。他不只是用医术,而是在用“心”在看病。 静静的诊脉,默默的开药方是在平常不过了,但在这平常背后,是他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深切关爱,是真情和生命的交融、搏斗,是一个个将要走向死亡的生命又获得了新生,这难道不是撼人心魄的、在于无声处一次次生命的回归!一次次生命的凯旋吗?还有什么比生命的凯旋更盛大更辉煌!

上一篇:医疗安全汇报材料下一篇:饮料市场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