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书

2022-12-23

第一篇: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书

引导孩子控制愤怒的情绪

控制孩子愤怒的情绪,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生活中,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有效地引导愤怒,那么对家庭生活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引导愤怒也是孩子最难学习的一项社交技能。例如:如果孩子不能使用正确的社交技巧来化解冲突,那么冲突就可能升级为战争。另外,如果孩子识别社交信号的能力提高了,那么他在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就会避免愤怒。

第一步:了解愤怒的情绪

首先,需要让孩子知道愤怒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情绪,但是他们需要知道“感觉”和“行动”之间的不同。有愤怒的感受是可以接受的,而不加控制地乱发脾气是不能接受的。和孩子一起讨论关于“愤怒”的话题,告诉他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以及恰当表达愤怒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和某论坛管理员一起在公园组织了一个亲子户外活动。当时要求宝宝参与年龄在5-10岁之间,结果因为管理员疏忽没有把控好报名的孩子年龄。(这些情况管理员并没有事先通知我)有三分之一的宝宝是三岁以下的,另有四分之一的宝宝是3~5岁左右的。所以,好几个原计划的亲子游戏不能实施,只能临时更换别的适合年龄小的孩子玩的游戏。因为原来的亲子

1游戏,豆豆觉得很有趣,一直期盼着参与。结果被更换了,豆豆开始闹情绪。在那又哭又闹的。

我把豆豆拉到一边,搂着他安慰他,表示理解他会有这种情绪反应,但是,也请他理解我,因为这次参与的人员年龄层差距较大,考虑到弟弟妹妹们的安全,经过大家一致建议才临时更换游戏的。而且更换的游戏,只是方式不同,更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参与,也是非常有趣的。超初豆豆不相信,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好先让活动开始了,让豆豆站在一旁远远的观看。

一阵阵欢呼声,加油声终于把豆豆吸引过来了,他完全忘掉了刚才的不快,溶入到游戏中来~~

第二步:帮助孩子找到“激怒他的事情”

多数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让他们生气。其实。当孩子们发现事情没有按照他们的心意进行的时候,“愤怒”是他们的第一反应。控制愤怒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前知道“容易激怒他的事情”孩子一旦了解了这些,就比较能够做到下面的事情:

1)避免让他们生气的情况出现

2)提前想出平息愤怒的办法

3)遇到生气的情况时,安抚自己。

和孩子一起坐下来集思广益,想出各种让他生气的情况,也就是那些容易激怒他的事情,把孩子的每个想法都写下来。孩子列出清单后,要向他强调,知道什么事情让他生气很重要,这样才能控制愤怒。

第三步:识别愤怒的预警信号

昨天,跟豆豆坐在草地上闲聊,我们相互展示了各自的“愤怒的预警信号”。豆豆说他的预警信号是:嘟起小嘴;眼睛瞪的大大的;咧嘴;转身不理人;大声喊叫~~~。而我的预警信号跟豆豆也差不多,只是豆豆的表情会更丰富些。豆豆说的这些我都认真的记录下来了。跟豆豆说,以后当他出现愤怒的预警信号时,我会及时提醒他,他需要冷静下来,或找个地方冷却情绪。要不,情绪一再升温,问题很容易极端化把问题越闹越僵。

对孩子来说,他们开始感觉到愤怒的时候,让他们冷静下来非常难,如果你知道孩子生气的预警信号,会有助于你在孩子完全失控之前,提前介入,帮助孩子识别出身体对愤怒情绪的预警信号。让孩子留意在他生气的时候,身体所发出的预警信号。你和孩子一旦知道了他特有的身体信号,那么你们就能在他生气的时候,一起合作,控制他的愤怒。

第四步:恰当地表达愤怒

孩子已经非常了解什么事情让他愤怒,你们就可以一起讨论如何帮助他恰当地表达愤怒。他已经知道在生气的时候,身休会有什么感觉,也从解决冲突的章节中了解到吼叫、责备、贴标签、侮辱都不是解决纠纷或表达愤怒的好办法。压抑愤怒也是不健康的,把愤怒压抑在心底会带来健康问题,并且愤怒总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爆发。

总结:

愤怒是一种正常而健康的情绪,每个人偶尔都会有愤怒的体验。其实它是一种有益的情结。因为它让我们知道有什么事情不对劲。需要做出改变。当孩子开始适应生气的感觉,并且在不失控的情况下表达愤怒,那么他将体会到愤怒带给他的帮助。如果愤怒不能有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学业困难、身心出现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的冲突。控制愤怒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怒气的根本原因。并且了解身体是如何表达这种情绪的,然后我们才能帮助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

第二篇:教会宝宝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来源:搜狐母婴 2011-09-28 责任编辑:yulei 我要评论

【导读】看到孩子流泪时,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孩子的处境,并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气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挫败与愤怒。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应该教导他懂得这个道理,而经过上述的肯定、分享、设范三个阶段,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

阅读此文前,先来测一测你对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孩子闹情绪时,你的反应常常是——

A→ “别哭了,妈妈带你去买雪糕吃。”

“来,爸爸带你去动物园,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再这个样子,我就不让你出去玩了!”

B→ “你这个样子像个男孩子吗?真丢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你自己做错了事还耍脾气,想挨打啊?”

C→ “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D→ (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反应,喋喋不休地唠叨)

“人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嘛。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想想,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

测试结果

★ A类——“交换型”父母:

你认为负面情绪有害,所以每当孩子有忧伤的感觉时,你就努力把世界“修补”好,却忽略了孩子更需要的是了解和慰藉。

看到父母的这些反应后,孩子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我的感觉这么糟?”次数多了,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 B类——“惩罚型”父母:

孩子常常由于表达哀伤、愤怒和恐惧而受到你的责备、训斥或惩罚。你以为这样不会“惯”出孩子的坏脾气,或者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受虐待。所以,对于负面的情绪孩子是又憎恨又无可奈何。长大后面对人生的挑战时,孩子会显得力不从心。

★ C类——“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既不否定也不责骂,而是“不予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找办法宣泄一下或者冷静下来。

因为没有父母积极的引导,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有侵略性,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发泄;一个伤心的孩子会尽情和长时间地哭闹,不知道怎样去安抚自己和舒解自己。

★ D类——“说教型”父母:

你以为孩子只要明白了道理,负面情绪就会消失,所以你热衷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

此时,孩子感到孤单无助,仿佛身处黑洞,得独自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而父母喋喋不休的训导,只令他苦上加苦。

以上四种是传统的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显然都不利于孩子的情商培养。 最佳的处理方式是EQ型

EQ型父母这样处理孩子的情绪

EQ型的父母善于感觉孩子的情绪。

看到孩子流泪时,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孩子的处境,并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气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挫败与愤怒。

因为父母的接受与分享,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以信赖的支撑,所以更有信心去学习怎样处理面临的问题。

有效引导孩子情绪的4部曲

EQ型父母的处理技巧分为4步:

步骤1 : 肯定

具体做法: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孩子脸上流露出的情绪。

例如:“宝贝,我看到你很伤心的样子,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什么事让你生气呀?”作为处理情绪的第一步,“肯定”的意义是向孩子表达:“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父母须明白

◆ 跟所有人一样,孩子的情绪也都是有原因的。

◆对孩子来说,那些原因都很重要。尝试换到孩子的角度,你会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绪。

特别提醒:无论孩子怎样回应你,你都应该让孩子知道,你尊重并完全接受他的感受。

步骤2 : 分享

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具体做法:帮助孩子去捕捉内心的情绪。

孩子们对情绪的认识不多,也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要他们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绪词汇,帮助孩子把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刻画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例如:“那让你觉得担心,对吗?”或者,“你觉得被人冤枉了,很愤怒,是吗?”

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们的感觉,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愤怒、混乱、妒忌等;当他感到难过时,可能也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 如果孩子急于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对谁错,你可以用说话把孩子带回到情绪部分。例如:

“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心里的感觉怎样.”

“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呢!现在你心里觉得怎样?”

步骤3 : 设范

设范是指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规范,即划出一个明确的范围,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则是不合适和不能接受的。

比如孩子受挫后打人、骂人或摔玩具,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描述感觉后,你应当使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例:“你对亮亮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妈妈明白你的感觉。但是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你打了他,现在他也想打你,以后你俩就不能做朋友了,对吗?”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

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问题,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步骤4 : 策划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总是抱怨人生处处不如意。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应该教导他懂得这个道理,而经过上述的肯定、分享、设范三个阶段,现在正是恰当的时候。

此时,孩子已经领悟到:现在我知道我感觉糟糕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这些不舒服感觉的问题在哪里,我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呢?

◆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耐心些,当孩子正努力地说出情绪时,不要打断他,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你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和语气等都变得舒缓了。

◆ 待孩子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就可以继续引导他说出事情的细节了。

接下来,你就可以引导孩子找出更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 先问孩子他想得到些什么。比如,游戏机不被别人拿走;也有机会坐在汽车前座。

◆ 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自己想办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重新来过,除了打他,你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

“下次发生同样的情况时,怎么做会更好?”

◆ 和孩子讨论:为了避免同样不如意的情况出现,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例如:“刚才亮亮走过来的时候,你对他说些什么,他就不会拿走你的游戏机?”

“为了避免你不在的时候别人拿走你的游戏机,你可以想出多少个办法?”

◆ 如果必要,你不妨以爽快和愉快的态度参与,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学习处理情绪的3个特别时机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当孩子为不合理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哭闹时,你切不可因心软而改变立场。

你可以走过去,用轻柔和同情的语气说:“你是不是很不开心?看见你这样,我的心里也不舒服。”就这样分享他的情绪。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拒绝你的关怀,

你可以走开,一会儿再回来,仍然用同样的方式跟他说话。用这种方式向孩子表明,你对事情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在情绪方面,你愿意和他分享,因为你理解和在乎他的感受。甚至,你可以告诉孩子,他不开心,你也难过,因为你是很心疼他的。但他的要求不合理,是不可以答应的。

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慢慢地改变孩子的情绪模式,使他逐渐学会用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同样的情况。

与心爱的事物分手时

心爱的玩具不小心被摔破、弄坏或丢失了,孩子免不了会号啕大哭,伤心不已,这时也是对他进行情绪教育的最好时机。

小孩子对时间和金钱的价值没有意识。一件只花了几元钱买回来的玩具,可能是他最心爱的,一旦摔破了,他的悲伤不亚于一个成年人一下子失去了价值数万元的东西时的感受。

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这一点,而对哭闹的孩子说:“坏了就坏了吧,也不值钱。不要哭了,明天爸爸再给你买一个。”结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伤心了,因为他觉得父母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内心的苦痛。

既然孩子为摔坏的玩具哭泣,就说明这件玩具的价值对他来说是巨大到应该为失去它而哭泣的。父母应该肯定和接受他的情绪:“我看到你这么伤心,一定是因为你非常喜欢这件玩具。来,坐在我身边,跟我说说你现在心里的感觉。”

在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感受后,应该向他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帮他明白以下的道理:

★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总有别离的一天。

★ 因此,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好好地对待它,也好好享受它带给自己的好处,珍惜和它在一起的乐趣。

★ 在它离去后,把美好的记忆好好保存起来,让它在心里陪伴自己过好以后的每一天。

当你火冒三丈时

有时候,孩子实在顽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没有及时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择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他一顿。结果,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也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

察觉到盛怒来临的迹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家人带走孩子,或自己离开“事发之地”,然后:

◆ 做10次以上深而长的呼吸;

◆ 拉紧,然后放松全身的肌肉数次;

◆ 出外散步10分钟;

◆ 对自己说“我会保持冷静”,然后回想过去自己曾经表现得很冷静时的情景,或者回忆一段轻松开心的时光。

看到父母能够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这对孩子是很好的榜样教育。你也可以把这种冷静技巧教给孩子,让他从小就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第三篇:教会孩子自己学习

教会孩子自己学习(转) 作业没写完不开饭让儿子学会抓紧时间

儿子上学前班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作业没做完之前,全家谁也不许开饭。

刚开始,儿子自然有点不适应。从尽情玩乐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但我毫不让步,动画片我可以为你录下来,玩嘛,等做完作业我可以陪你玩。儿子只好照办。当然也有过违规现象:有一次放学后,儿子经不住小伙伴的劝说,先到楼下玩去了。等我下班回家才赶紧跑回去做作业。那天,他写作业,我故意在旁边陪着,就是不进厨房做饭,也不让老公动手。晚上七点多,儿子忍不住催我,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妈妈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八点才吃上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我们饭后的散步、讲故事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

饭前把作业做完,是一个指标。我坚持只要做完作业,儿子怎么玩我都不管。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有位邻居大姐跟我一样要求她的女儿进门先做作业。可她女儿却总是磨磨蹭蹭。我一问原因,那孩子悄悄说,早做完了妈妈也要我做习题,反正不能玩,干脆慢慢做吧。

瞧,就因为没有奖励的措施,就助长了孩子磨洋工的不良习惯。

想学的一定请最好的老师

现在家长都注意教育投资,三岁学画,学英语,连着报几个班的也不少见。我和老公对此态度一致:凡事浅尝辄止,对孩子没什么好处。一定要找到儿子感兴趣的项目,而且学就得学下去。

为这,儿子在三年级之前几乎没报过班。升入三年级之后,他告诉我们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奥数小组。每周活动一次,一个小时,由数学老师讲奥数知识。参加了几次后,我们发现儿子对数学挺感兴趣,但学校教学的强度不够。于是专门请了一位多年开设奥数家庭补习班的老师做家教——儿子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每周到老师家上三次课。因为时间充裕,老师为他们系统讲解课程。到儿子五年级毕业,奥数课程已经讲完,六年级上学期,集中做习题。结果,因为基础知识扎实,儿子参加区迎春杯数学比赛获得了二等奖。

儿子对电脑游戏和下棋特别入迷。我的观点是小学功课不是很多,应抓紧时间玩。于是给儿子找了一位业余六段教围棋,又请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大学生专门陪他玩游戏。不是说我很有钱,作为工薪阶层,我用自己做财务的眼光看待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讲究投入产出比。与其在几个项目上花钱,半途而废,不如看准项目,充分投资。就这样,在专业老师的培训下,儿子的奥数学得挺好;计算机水平似乎也在玩游戏中大大提高。围棋还考了个三段。

我呢,轻松自在。既没有天天陪读,也没为辅导孩子自己重新学习奥数之类的知识,似乎就在不经意之间,儿子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不查作业不陪读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辅导孩子的功课是很多家长心目中一件大事。有的家长不仅为孩子所上的各种兴趣班陪读,连作业都天天代为检查。我从儿子上学开始,就坚决不肯做孩子的拐杖。即使在小学低年级,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签字时,我也只管签字认可,决不检查作业。我告诉儿子,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而你的任务就是学好功课。作业的目的就是复习所学的知识,有了错误不要紧,那就是发现了自己的漏洞呀。只要把不会的、不懂的及时向老师学会就可以了。

请家教学习奥数之初,儿子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听老师讲似乎都会,可自己做题老出错。 “让妈妈和我去听课吧,人家的妈妈都去陪孩子。”我回答:“我可不去。我的数学还不如你呢。要是你听完课愿意给妈妈讲一讲,我倒可以从头学习。”看到没有依靠了,儿子只能靠自己了。有时看到儿子的习题本上尽是叉子,我就鼓励他:没关系,你的成绩是最真实的。别看有的同学作业全对,可那是家长的功劳。再说,你的作业情况能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只要追着老师把不懂的弄会就可以了。

就这样,儿子只能开动脑筋琢磨,自己是哪里不懂,就向老师求教,很快儿子就具备了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的能力,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六年级时,儿子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说他接受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听到这句话,我高兴极了。

只看终极目标不计一时得失不许为考试突击复习

孩子上学难免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考试前也难免要突击复习。但是我从儿子上学那天开始,就告诉他,学习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一次考试成绩。因此,必须当天功课当天复习,就像古人讲的“今日事今日毕”。平时复习完功课有剩余精力,可以阅读闲书开阔眼界,可以和同学相约外出。一定不要把考试看得很重。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为了促进学习。

有了这种思想观念和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儿子很少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紧张。考试结束之后,无论成绩如何,我关心的不是儿子在全班的排名,而只是要求他把考卷上不会的试题重做一遍。即使在考初中这个问题上,’我也只是告诉他,希望他到几所重点中学去见识一下,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没什么,不会影响你今后的学习。

由于一直不把考试当回事,也因为一直认为预习、复习是正常的学习程序,所以,儿子没有过度的紧张感,而是以轻松的心态正常面对,正常发挥。而且在升入初中之后,他也没有感到太多的不适应。

总结我的教子经,我觉得还是得益于那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陪着孩子学习,不如教会孩子学习。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第四篇: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生命的回报和付出差不多,如果我们为某个理由拿一张臭脸面对世界,世界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如果我们对拥有的一切新存感恩,便可能得到他人温柔的回应。班尼迪克特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感恩的工作时,美德就产生了."所以常存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引导孩子学会付出爱,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会体谅父母。

父母不要给孩子“开小灶”。应该是父母吃什么,孩子也跟着吃什么。除了一些孩子专用的营养品,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大家分享。你可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妈妈分水果不要让孩子先挑,而是先给孩子的爸爸等等。

一家人上街购物,不要只考虑孩子的需要。比如说,孩子穿的鞋小了,要买一双新的,而爸爸也需要买一件新衬衫,你不妨在上街之前先把情况向孩子说明,比如说:“我们先去买爸爸要的衬衣,然后给你去挑鞋子,好吗?”你甚至可以孩子帮着爸爸挑选衣服。

另外,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其实,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是摸爬滚打过来的,都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比如说,有位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个“大懒蛋”。原因就是,每个星期六早晨,爸爸都要睡懒觉,一直睡到中午12点才起床。所以她一点也不觉得爸爸好,并有意在爸爸睡懒觉的时候弄出很大的响声。

后来孩子的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才告诉她:“你爸爸是个作家,每天晚上当你睡觉的时候,爸爸在工作,因为晚上没有干扰,你爸爸的灵感容易来。星期六,早晨你起床的时候,爸爸才开始休息。所以不是爸爸懒,爸爸每天都在辛苦的工作。”从此以后,女儿有了爱心。星期六上午再也不发出很响的声音,而且还悄悄的帮爸爸盖好被子。

我们应当培养孩子常有一颗纯真的心。不但对父母的教养、师长的教导要知道感恩;对社会、人群也要多一些关怀,并要有所回馈。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感恩、惜福、奉献的良好品德,这对他的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一些小学生家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家长,常常在孩子写作业时,自己搬把椅子坐在孩子身边,不时督促孩子别走神、保持姿势,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父母也挺身而出或直接讲解或间接引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家长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但在一些小学生和老师看来,家长这一行为却有些“吃力不讨好”。

小学生:不喜欢父母监督

关于写作业家长作陪这一问题,多数小学生的反应是不喜欢父母陪写作业。 陪写带来心理依赖

首先,“陪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情绪,懒动脑筋。部分家长陪写作业的目的除了监督孩子不走神、姿势端正之外,还想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辅导。家长的这类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反正有父母在,有不会做的题也不用着急,一些孩子就懒得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而且父母经常陪写作业的孩子,一旦家长不陪伴在旁,作业质量往往会大为降低,丢三落

四、错误百出,有时甚至不完成作业。这种依赖心理,还会造成孩子做事缺乏主见和独立性,做事效率低,今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其次,家长陪写作业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强迫感、压抑感。写作业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知识外,也希望培养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作业。

家长如果经常坐在孩子身边陪写作业,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作业是为父母而写,读书也是为了父母,以至于有的孩子在写作业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第三、家长过多辅导,影响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真实水平的认识。一位老师介绍,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往往能反映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如果家长对作业内容有过多的辅导,有可能掩盖学生的真实情况,从作业上看孩子们掌握得都不错。

而有的家长也反映,孩子考试中做错的题,在家写作业时都会,责怪孩子考试不用心。其实除了考试因素之外,家长们忽略了孩子在家写作业时,是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并非孩子的真正实力。

帮助孩子摆脱依赖

长期在父母“陪写”帮助下的孩子,虽然不喜欢父母在身边,但是由于形成了依赖心理,突然摆脱家长的束缚,一时也难以适应,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逐渐适应。

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孩子写作业离不开家长,很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所以家长应经常鼓励孩子,诸如“你能行”“我们相信你”等,树立其自信心,激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教给孩子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告诉孩子要把作业记全,或者专门记在一张纸上,回家后合理安排先做什么作业,再做什么作业;写作业要专心,不能边玩边做,做完作业要自查等。

老师建议,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可适当陪伴详细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逐渐放手,直至独立。在态度上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经常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时进行帮助,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地予表扬。

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当前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各方面条件不断提高,“小皇帝”、“公主”、“祖宗”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复杂的事情不会做,简单的事情不愿做,懒得做,要父母长辈帮忙做,以致于形成孩子“长不大”的现象,这是当前青少年成长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一半。因为好习惯能使孩子终生受益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 “ 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 ” „„ 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差,许多本应该由自己来做的简单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学生平时习惯乱放东西,没有一定的放置位置,也没有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学习用品、家里的小天地是由他人帮忙整理的。

整理物品, 虽是日常琐事,却是不可少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家教良好的表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的小孩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但有模糊的认识,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使其认识初步清晰化,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这要求老师对学生有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所以,当孩子刚进入小学学习的时候,我们教师就提醒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从孩子入学那日开始,就培养孩子整理好自己物品的习惯。先从整理玩具开始,在哪里拿的,玩够之后一定要放回去。这样到入学后只需将整理玩具的习惯转移为整理书包就行了。前一天晚上要看课程表,整理好第二天所用的文具和书本。儿童的学习活动注重的是趣味性和活动性,但是课堂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从学习做、学会做,到坚持做有个过程,教育需要巩固和延伸,可组织相应的经验交流或技能展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进步。

一、在家教育措施

1 、书包不重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背。家长应 学会 “ 放手 ” ,一是教会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如有夹层的书包,告诉孩子每一层装什么书相对固定,在教孩子 整理物品 时,家长应该是监督、指点,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孩子自己做。

2 、鼓励学生将自己做的事情写下来,或画下来带回家,请家长签名并写下评语,下次上课再交给老师。老师将收上来的物品布置成一个专栏,学生看到自己能做这么多事,很有自豪感,也鼓励他自己的事自己做,逐步不再依赖家长。

3 、从孩子入学那日开始,就培养孩子整理好自己物品的习惯。先从整理玩具开始,在哪里拿的,玩够之后一定要放回去。这样到入学后只需将整理玩具的习惯转移为整理书包就行了。

二、在校训练措施

小学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无好的生活习惯,对其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监督与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学生的社交圈子自然地扩大许多,与人发生摩擦的可能性也在加大。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儿童在社会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必须以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如果无法表现适当的生活习惯,极易产生与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仅不利于其生理的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尚小,监督与督促孩子进行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的意识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孩子进行整理的能力不能与成人相比,因此,在活动中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应着眼于儿童是否愿意,且能主动采取行动,同时持续实践是指导成功的条件。

一个工作、学习有条理的人,必然是物品整理有序的。日常生活中,物品放在一定的地方,既整齐、美观,使用时又方便。孩子从小养成不乱放东西的习惯,长大后就不会丢三落四。相信通过此项研究训练,我们逐步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懂得整理物品的好处,掌握物品整理的一些技能;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形成一定的责任感,养成摆放东西有序的好习惯。使他们逐步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讲文明、懂礼仪,争做文明小学生

我们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文明的民族,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勤劳创新、尊老爱幼、礼仪文明的人和事。从古代孔融让梨,到一代领袖毛泽东敬师的故事;从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到周恩来爷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家喻户晓的雷锋叔叔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到张海迪姐姐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事迹等等。这些人,这些事,为我们小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小学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在生活中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营造一个文明的氛围,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说到做文明小学生,老师的教育则对我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以上这些不良习惯和做法,老师实行了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教育,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候一时间接受不了,现在想起来,自己真糊涂。在学习上,我认识到上课听讲最重要。只要上课听讲认真了,课中课后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既节省时间又少费力气。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同学,你不妨试一下。老师的教育和帮助还使我对真善美和假恶丑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劳动意识,养成了对人人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回顾这些,应该好好感谢我们敬爱的老师!

妈妈说:“文明就是讲卫生。”所以每天洗脸必不可少。当然环境卫生也很重要,虽然我不能像杰克.奥特曼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但是我可以保护周边的环境。把纸屑、果皮、塑料袋统统扔进垃圾桶。树木、鲜花、草坪要保护,一些小鸟更需要我们的保护。

爸爸说:“文明就是要懂礼貌。”特别是亲人,每天回到家里,要对妈妈说:“我回来了。”而对老师同学、长辈们则是见面时问好,离别时再见。除了这些,还要尊老爱幼。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小妹妹要主动给他们让座,早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那我们现在就来个“学生让座”吧!

奶奶说:“文明就是爱劳动。”每次姐姐放学回家都帮奶奶大扫除,所以,我不能比她差,重活干不了,但是我可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房间、洗袜子、整理书包等。我们要争做爱劳动的小学生!

老师说:“文明就是爱学习。”所以每天回到家要先复习功课写作业,做完作业以后再看课外书。

小学生,有礼貌,文明用语要记牢:

“谢谢,再见,对不起”,求人“请”字别忘掉。 见到长辈问“您好”,态度和气面带笑。

第五篇:适合孩子读的书

适合孩子读的书(推荐)

张曼迪收集整理 (注:包含前面的故事都来自本人的博客中)

经常有家长问自己孩子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其实,现在的儿童书有很多,我也间接的看过一点儿。在儿童图书中,我读过的也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为此,我查了一下2005到现在的一些儿童图书方面的书籍,现在整理一下,推荐给大家,希望给您和孩子在图书借阅方面提供帮助:

2007年比较好的儿童图书

《科学图画书系列之大科学》(10 册)

《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

《健康图画书系列》(4 册)

《一片叶子落下来》

《快乐鸟的许诺》

《三只山羊嘎啦嘎啦》

《小肚兜幼儿情感启蒙故事》(9 册)

《小玻系列翻翻书》(8册)

《小猪变形记》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长大做个好爷爷》

《克里克塔》(3册)

《小猫玫瑰》

《爸爸!》

《顽皮的泰迪熊》(4册)

《派老头和捣乱猫的开心故事系列》(3册)

《小北极熊系列故事》(8 册)

《月亮的味道》(8 册)

去年出了许多优秀的书:

日本恐龙的温馨故事《我是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你真好》,很感人。还有《活了一百万年的猫》、莎娜绘本 《窗边的小豆豆》。

张天翼先生的《秃秃大王》,孙幼军老师的《小布头奇遇记》,《小溜溜溜了》通本安房直子的《兔子屋的秘密》《绿野仙踪《小老鼠忙碌的一天》、《我的妈妈真麻烦》系列、《克里克塔》《你真好》、,《吃噩梦的小精灵》、《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獾的礼物》等。

附:2006年十大优秀儿童图书:

《母鸡萝丝去散步》

故事简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上榜理由:这是一个用图画讲故事的成功范例。

如果只看文字,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如果你看到了画面,一定会笑得前仰后合。为什么呢?妙就妙在这只悠然自得的母鸡后面永远跟着一只馋嘴的狐狸,他每一次都张牙舞爪地出击,结果都会狼狈不堪。

这是一个追逐的故事,那一幅幅拉长的画面展现给我们的,就像是电影里一组长长的运动镜头。文字中一次都没有提到过这只狐狸,但你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他的存在,并且由他引发着你的笑声。这就是图画的魔力!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故事简介:妹妹萝拉很挑食。她不吃胡萝卜,说胡萝卜是给兔子吃的;她不吃豌豆,说豌豆太小,而且太绿了。

可是,哥哥查理告诉她:这不是胡萝卜,是木星上来的橘树枝;那不是豌豆,是来自绿王国的绿色圆球。另外,还有来自富士山的山尖上飘下来的云朵??土豆泥;美人鱼常吃的小食品??炸鱼块„„

最后,你猜怎么着?番茄在妹妹的眼里变成了美丽的喷水月光。

上榜理由: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会喊出“我绝对绝对不吃??”这样的挑食口号。但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话题,作者却凭借自己对儿童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力,以非常新奇的、具有现代感而又犀利的风格,通过一对小兄妹的奇想妙想,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作者曾荣获英国图画书最高荣誉格林纳威童书大奖。

《蚯蚓的日记》

故事简介:日记一则:今天我忘记带午餐了,肚子实在太饿了,只好吃回家功课。老师叫我写十次“我以后不吃回家功课”。写完以后,我把那张纸也吃了。日记二则:爷爷教过我们,礼貌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对遇到的第一只蚂蚁说“早安”。队伍里还有六百只蚂蚁。我在那里站了一整天。

上榜理由:这本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从小蚯蚓的角度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开心与不开心的生活点滴。

这是一本充满创意和幽默感的图画书,是那种让你读完立刻想去讲给孩子听的故事。

驴小弟变石头(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故事简介:驴小弟是个小小收藏家,他没事就到处找好玩的小石子。一个下雨天,他找到一颗特别红的红石子,这是一个实现愿望的魔法石。

走到草莓山时,驴小弟为了避开一头饥饿的狮子,说了一句:“我希望变成石头。”他的愿望实现了。可是,再想变回来时,魔法石却滚到了一边……

上榜理由:这是一个亲情与魔法交融的故事。从一个不会说话、不会动的岩石变回驴小弟,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它却在父母思念孩子、孩子思念父母的强烈意念下实现了。

故事中的魔法其实只是作者引出故事的一个手段而已,他真正关注的是孩子那希望被发现、被认同,被亲人深深爱着,以及永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渴望。我有友情要出租

故事简介:从前,有一只大猩猩,他常常想:“我好寂寞,我都没有朋友。”有一天,大猩猩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然后坐在树下等呀、等呀„„

上榜理由:交朋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书中的主人公??大猩猩,他一直感到寂寞。

这是一个幽默而略带伤感的故事,它通过一只大猩猩和小女孩咪咪的友情故事,讲述了人性中的寂寞,更讲述了人际交往的真谛。它告诉我们,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就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小公主幼儿成长图画书4册

故事简介:带着一顶黄澄澄皇冠的小公主,光着脚穿著尿布,和所有的小孩一样,忙着学习新事物,忙着不断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麻烦。

上榜理由:戴着一顶黄澄澄皇冠的小公主,光着脚,穿着尿布,和所有的小孩一样,忙着学习新事物,忙着不断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麻烦。故事以关怀的幽默视角放大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读来趣味横生。

这套丛书被誉为欧洲家庭必备的幼儿成长图画书。

《可爱的鼠小弟》、《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有友情要出租》等一批优秀的图画书,已经进入了部分学校的阅读实验课程中,台湾作家兼阅读推广人方素珍女士甚至为她的《我有友情要出租》专门编写了教学设计方案。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故事简介:一只穿着背带牛仔裤、背着绿色小书包的小老鼠,走近一个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

这时如果他给了小老鼠一块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

上榜理由:在逻辑上,这个故事似乎有些类似于“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一直可以循环往复地讲下去。但是它的细节更丰富,而且将孩子和大人的角色进行了微妙的转变,小读者从老鼠身上看到了自己,大读者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同时,这也是一本可以用来做各种游戏的书。至少可以来做一个模仿讲故事、故事接龙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在故事的结尾必须回到故事的开头。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12册

作者马克斯?维尔修思Max Velthuijs(1923-2005)是一位备受国际推崇的儿童插图画家。本套图书曾获荷兰Golden Pencil大奖、法国Prix de Treize大奖、德国Bestlist Award大奖、美国Graphic Award大奖。

这是一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心理教育故事。每个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种重要的主题,充满了想像力。文图都是马克斯?维尔修思创作的,文字透着生动和浅浅的幽默,图画则是鲜有的简笔画风格,被西方艺术家誉为“简笔画世界的杰作”。目前该系列已经被翻译成38种语言,全球销量逾百万册。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一个小男孩在快乐的白天结束时,问:“风停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他妈妈向他解释风没有停,只是吹到别的地方去了,让那里的树跳舞。然后,她循序渐进地告诉了孩子世上物质不灭的道理,只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开始。雨回到了云里,生成新的雨,波浪退回到大海里,成为新的波浪,白天与黑夜循环往复,晚上给小男孩带来了黑暗,星星,让他入梦。艾特熊&赛娜鼠系列6册

故事简介:一只温柔的大熊,一只被惯坏了的小鼠,互相依偎、相依为命。画美、故事亦美得让人泪眼涟涟。

上榜理由:这套书讲述的全部是大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温馨故事,书中每一幅画面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出了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书中,艾特熊虽然是成年人的代表形象,可他却极富童心和创意;小赛娜虽然表面上任性顽皮,其实,她是个善良、热情的女孩儿。这两个人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许多人把这套书当作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最好的读本之一。洞里洞外的小老鼠

上榜理由:这是一本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童书。

老鼠一家生活在童话书里,他们生活得非常快乐,只要大笔一挥,画什么就会有什么!一天,他们发现了书上有一个洞,通过这个神奇的洞,他们可以从书本的世界进入书外的世界。书外的世界既新奇又好玩,他们在探险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可是有只可怕的加霍猫画了小猫,来侵犯他们的书本世界。小老鼠一家齐心协力、斗智斗勇,战胜了书本里的和书本外的猫,从此他们又有了快乐美好的生活。

这个书上的小洞,让这本情节曲折、内容有趣的童书有了一个更新奇的形式。读者认为好的还有:青蛙弗洛《獾的礼物》

2005年十大童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英,译本)

《土鸡的冒险》、

《<魔豆传奇>经典故事丛书①?天外来客》、

《天使在人间(美绘版)?童话卷》、

《彩乌鸦系列?妈妈走了》(德,译本)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青铜葵花》、

《“校园三剑客”?超时空流浪者》、

《人人都叫我捣蛋鬼》(奥,译本)、

《鼹鼠原野的伙伴们》(日,译本)、

《木偶的森林》

排行榜回收了数以万计的来自孩子们的选票,是国内第一个由“小孩说了算”的童书排行榜。

2004年优秀儿童图书:,《夏洛的网》《丁丁历险记》《逃逃》《笨狼的校园生活》,《哪吒传奇》,《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附:

图画书,又称绘本,是在中国大陆新兴的童书品种。虽然它在欧美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已经成为海外童书的主流品种,但在中国大陆,真正被读者认同,还是近3年左右的事情,而且大有势不可挡的趋势。从上榜图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图画书带来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图画书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亲子阅读的内涵。今天的父母,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已经无法满足于过去那些认物、识字、数数等基本的认知目的,他们希望培养孩子多元的认知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与孩子们分享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希望孩子们懂得善,学会欣赏美,学会观察和与人交往,体验快乐和责任。早期教育被赋予了多重的期望,在所有童书的品类中,图画书恰好具备承载这些期望的能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读者对图画书从不屑一顾,到略微发生一点兴趣,到读着试试看,直到被疯狂地迷上。事实上,孩子们从来没有拒绝过图画书,而是为孩子读图画书的家长们,开始欲罢不能。他们体验到这种阅读中快乐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还有艺术的力量。近两年,图画书更向前迈进了一步,它走入了小学校园。

送给所有的家长: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

上一篇:计划实施项目情况报告下一篇: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