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教会孩子什么

2022-08-15

第一篇:家长应教会孩子什么

家长应教会孩子应知的安全常识

父母平时做家务时,就要注意一点一滴地教给他有关水、火、电的案例知识。让孩子对安全有所了解,一些事虽然不用孩子做,但一定要让他知道正确的过程, 遇到紧急情况,孩子同样能发出警告。

1.随手关水龙头,用完电器随后拔掉插头,不用煤气时要把总形状关掉,开、关煤气应请大人代劳。

2.使用电器前,必须擦干双手。有漏电情况时,应及时拔掉插头,或以木棍等绝物品将插头松脱,避免以手碰触而触电。

3.闻到煤气异味时,应该马上关闭煤气总开关,并打开门窗通风,绝不可以此时开关任何电器,以免引发火灾。 4.浴缸中的洗澡水勿放太满,以防溺水。

5.训练孩子熟记各个紧急电话号码,包括匪警

110、火警119,以及父母办公室联络电话,甚至记下附近可以提供援助的朋友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6.平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甚至借助电视新闻,教给孩子紧急状况的应变措施。

家长对孩子安全指导常识

教学目的要求:

1 、引导家长们学习安全知识。

2 、使家长学会怎样对孩子安全常识进行指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家中虽安全,也会出危险。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

安地成长。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做这做那, 生怕

孩子摔着、碰着、烫着、电着。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能总是 守护在身边,

十来岁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 总相自己做

一做,试一试,为此常与大人发生口角,有的甚至背着大人做。 而这 个年龄段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差,毛手毛脚, 容易发生事故,更给家

长增加了几分担心。看来,随着孩子的增长,对孩子仅仅看护是不够 的,还应教会孩子自理、自护。

1 、平时注意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教 给孩子怎样防火、防电、防碰、防划伤、防受骗等。

、对十来岁的孩子,应适当让他们做一些带危险性的事情,如灌暧

瓶、端热锅、切菜、削果皮、做饭等,孩子在学做这些事的时候,家 长要给以示范和指导,提出注意事项。

3 、使孩子了解家中各种设施、电器使用方法和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 危险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不适宜孩子使用启动的东西,要给他

3 、孩子坐在汽车前排时,应为孩子系好安全带。

4 、

领孩子在没有人行道的马路上行走时, 家长应走在靠车行道一侧。

5 、外出乘车和船,注意不乘超载和三无车船。切忌酒后驾车。

五、遇到坏人保护自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与子女是最亲 近的,

家长对未成年子女负有重要的监护责任, 维护子女安全是本分, 是当然的职责。为保证子女的安全,家长应注意做到:

1 、充分了解子女的性格、爱好、熟知子女的上下学时间和路途。要 按时接送。

2 、熟记子女经常涉足的游戏、读书、购物地点,尽可能了解子女经

常联络的人及电话号码。

3 、善于与子女沟通、交流。对子女在校情况、交友情况以及每日心 情等要有所了解。

4 、帮助子女养成外出办事、游玩告知家长去向、时间的习惯。不轻 易允许孩子在外留宿。

5 、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在校表现。

6 、教育子女不要与陌生人接触和交谈,不接受陌生人送的礼物。

7 、一些儿童特别是 10

岁以下的小孩单纯幼稚、缺乏辨别能力,很

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不要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或将家中钥匙交给他 们。

8 、不向外人泄露家中的作息习惯、经济状况等。

9 、家中安上防盗门、 “

眼猫” 和设置有金属链的暗锁都是防止盗窃犯 强行闯入的一种有效措施。

家长学校教案十一

课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目的要求:

1 、在 “

理三”

教育的宣传和实施中,引导家长们明白培养学生的家庭 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2 、帮助家长学会怎样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从认识上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 “

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

的基点正是责任感。 ”

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义重大。然而事实 却不尽如人意,有资料显示,在家庭生活中 62% 的家长包揽了许多

,情事的责负做、想去子孩该应本59% 的学生不愿主动为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有 73% 的学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家庭责 任感。

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观, 必然将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

高,因为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古人云 “

一屋不扫,何以 扫天下 ?” 。无论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 还是从整个人类的未来着

眼,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势在必行,时不可待!

一、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是步入社会的起点, 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 奋斗的港湾,而父母则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庭

责任感就需要所有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 不断增强家校联合的 力度。 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家长会、 开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向

家长宣传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意义所在, 与家长及时沟通、 了解学 生在家的表现。 同时,

还要以家庭为阵地开展了多种体验活动, 来教

育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结合学校培养学生孝心规则, 还应大力 开展了 “

当好小家,管好大家 ” 、 “

假如我是爸爸、妈妈 ” 、 “

父母一日工 作生活调查 ” 等活动,

让学生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一个小 “ 岗位 ” , 把 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

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 体验 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或者跟父母上一天班,体

验父母工作的辛劳, 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 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 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生活自理。从而 更尊敬长辈,尊重父母,培养了 “ 我爱我家 ”

的家庭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认识上加以引导

学生的家庭是以认识为前提的。 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 是因为他们对

家庭责任感缺乏认识,不知道自己应承担什么家庭义务。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经常想一想、说一说 “

父母辛劳的一天 ” ,体会 父母的艰辛,

:一想我应为家里做些什么?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

做些什么?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发学生的家庭责任行为。

三、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情感上加以激发

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 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 毅力的 源泉。

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会促 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这点启发我要让学生对家庭负责任看成是一件 “

我要做的事 ” 、 “

我愿做的事 ” 。 为此,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 “

厨艺大比拼 ” 、 “ 拼盘大赛 ”

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 需求, 增强他们的做事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由活动本身的兴趣迁移到 对家人、家事关心的 “ 乐趣 ”

,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爱家情感,引发 了学生的家庭责任行为。

四、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从行为上加以巩固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 良好的心理构建主要通过实践行为来

完成。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 需要从行为上加以不断地巩固。

1. 要从平时做起。从平时做起,就是要从家中最经常的事做起。 如我校开展的 “ 小鬼当家 ”

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记家庭日记帐,了解家 中一天的收入和支出,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家中的每一件事, 做家庭的小主人。有一位学生在他的体验日记中写道: “

当奶奶看到

我用当家一月好不容易节约下来的100元为她买来生日蛋糕时,喜得热泪盈眶。而我也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这一切都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做家长的辛苦和尽职的快乐。

2.要在困难时表现。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发生一些令人忧愁的事。这正是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绝好时机。

我们通过家长会要 惑,使学生懂得父母之不易, 生活之艰辛, 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 头。然后组织讨论:家里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教

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

第二篇:家长怎样教会孩子理财

我们是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让孩子接触到钱,事实上,我们应该从小时候教会他们怎样合理地花钱。‚如果你在花钱方面能够给孩子提供明确而实用的指导原则,你就更有可能培养出将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站住脚跟的孩子。‛(参见,《小鬼当家一书》)

让孩子学会理财,应尽早为孩子提供与金钱打交道的机会,让孩子从小明白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

那么,收入是怎么来的呢?父母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参观一下,告诉孩子自己是怎样工作的。顺利与否,有什么乐趣,有什么困难,经济状况如何,这些都应该让孩子有所了解。

怎样支出呢?首先父母在给孩子发零花钱时,就应该考虑到孩子可能用它来买些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花钱的地方可能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这一块,也应包括点心、玩具、衣服、去娱乐场所的门票等。

在孩子用钱的过程中教会他们节俭、储蓄,让孩子既不会挥金如土,又不至于一毛不拔。

永远不要用金钱来贿赂和惩罚孩子。

有些父母试图用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这种做法更糟糕,会让孩子养成为了获得奖赏才去努力学习的习惯,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人,也体会不到出色完成一样工作之后的激动与兴奋。

‚给孩子鱼吃,不如教会孩子钓鱼。‛毕竟再多的钱,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财,就可以使有限的资产不断累积,而正确的理财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给他们最有价值的财产。同时也表明,理财教育的重要性。理财教育的六个秘诀

1、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理财让他对数字有敏感度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定让他知道父母挣的钱不容易,让孩子知道家庭的一部分收

入与支出。让他知道孩子一年能消费多少。必须让他感受到数字的多与少到底有什么不同,才能建立金钱观。

2、让孩子陪你去购物,在采购中,教孩子看价钱,并且清楚的让他们知道,这个东西的价钱过于昂贵所以你不买;怎样买比较划算;告诉孩子,货比三家不吃亏;以及要有购物预算等概念。另外,在付款的时候,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请他支付,甚至对于较大的孩子,不妨在需要到便利超商买酱油、盐的时候,请孩子帮忙跑腿,偶尔把找回来的零钱给孩子当奖励,并教孩子将钱投到扑满里,开始建立储蓄的观念,不过次数别太频繁,如果养成孩子一定在有奖赏才肯帮忙习惯就不好了。

3、教孩子具体设定理财目标当孩子开始有零用钱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们定期审视自己存了多少钱,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计算,并记录下来,而当孩子会写数字,并且具有基本的加减概念后,可以给孩子一本帐簿,让他们学习如何记帐。

4、让孩子记帐,导正消费观而就算是在同一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理财消费观念也可能差距很大,有些孩子天生个性慷慨、不拘小节,长大后往往容易成为入不敷出的人,但有些孩子则对钱有相当大的不安全感,进而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理财行为,父母必须从旁协助导正。

5、为孩子开立银行帐户教孩子储蓄,可以把过年的压岁钱让孩子存起来,一般先从存扑满开始,但当扑满已经有不少的存款时,不妨带孩子一起到银行去开设一个属于他的存款帐户,且最好让孩子保管自己的存款簿,如果不放心,也清楚的让孩子知道你将簿子放在哪边。有了这个帐户后,不管存钱或是领钱,最好都让孩子全程参与,藉此使其明白银行的功能,并教孩子看懂存款帐簿。

6、借钱给孩子,培养贷款观念,可以适度的‘借钱’给孩子,让他有借钱、还钱、并支付利息的观念。这时最好请第三者当仲裁人,让其约定如何还款、何时还清等,最好可以借据形式记录下来,使孩子了解到借、还钱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感。

理财教育要遵守三大原则,避免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1、让孩子真正拥有钱。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都会支应零用钱,逢年过节也会从长辈手中拿到不少的红包,可是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钱或是长辈送的红包,用‘爸妈替你存下来’的借口,全数收回去,这反而会造成孩子一拿到钱就赶快花掉的坏习惯,因为他们会认为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

2、给建议但支配权交给孩子。大卫.欧文在其《我家老爸是银行》一书中点出,多数父母即使让孩子拥有存款,却完全不给他们支配权,往往孩子要买什么,父母认为不必要,便极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沟通经验,倒不如给意见由孩子自行评估。他以儿子想换新脚踏车为例,他们不赞同但也不阻止,只是分析原本的脚踏车仍新且堪用,而想购新脚踏车除外型炫之外,并没有特别好用的功能,但价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后决定权还是在孩子,终于让儿子不再坚持。大卫.欧文认为,毕竟孩子未来还是要自己决定如何支配金钱,现在做错决定也许只是损失几十元,最多几千元,可是却能换取一个教训,以免长大后一赔可能就上万元,或甚至倾家荡产。

3、让孩子花自己的钱。孩子开始有零用钱之后,就要让他学习如何花自己的钱,这样才会懂得珍惜金钱。可以和孩子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但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出游时的纪念品、朋友的生日礼物等,则要让他们自己付钱,因为人性都是一样,一旦是别人付帐,就容易流于滥花、浪费的情况。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轻易藉由理财就能致富。

美国少儿理财教育目标

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理财事实。

12岁:能制定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的尝试,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第三篇:教会家长如何爱孩子(定稿)

教会家长如何爱孩子

内容提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担负着生养哺育的义务,也担负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的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学习,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盼望孩子快快长大,可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却往往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着现在的孩子,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呢?

关键词:父母、家庭教育、爱孩子

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是很多,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担负着生养哺育的义务,也担负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的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学习,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盼望孩子快快长大,可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却往往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着现在的孩子,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呢? 班主任作为一位管理者,是联接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的桥梁。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既要带好学生,服务于任课教师,管理好班集体,还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班主任老师有义务也很有必要指导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班主任只有与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富有成效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功性才能大大提升。我结合本班的情况和我的个人学习后心得简单谈一谈

我所带的这个班级有54个孩子,班级中除了有十位本地学生,其他四十多位孩子都是外地务工的子女,我班的学生家长有以下几种教育误区;其一是不少父母关注的焦点仅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他们很少关注孩子内心,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很多人都以自己忙为借口,太多的忽视造成孩子个性缺陷。有的家长外出打工,只把两个孩子单独放在家中,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家长的监管,过重的精神压力,过重的精神负担,孩子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重;还要自己管理、照顾自己,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其二是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家长不是把孩子作为独自的人来尊重,而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我生的孩子,要打要骂别人管不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资本,认为孩子学习不好,丢自己的面子。 其三是缺乏学习,缺乏家庭教育的氛围。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不注意借签他人经验,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要么自我,要么充满暴力倾向。家庭教育气氛紧张,少有温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与孩子缺乏正常的交流。针对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怎样指导家庭教育呢?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2011年12月昌吉市教育局举办的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课程”学习班。本次的远程课程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一些优秀教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接触。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学习,进呱呱房间听视频课,完成《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课程》远程课程等等,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冲击,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首先我在不断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过程中,能够与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们可以面对面交流,交流班主任在育人方面的困惑,解决当前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入学后,他们的全部生活仍然与家长保持着联系,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主动与家长勾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明智的班主任应该放低姿态,放平心态,经常主动地与家长一同分享孩子点滴进步的喜悦,交换教育的意见,听取家长的建议。因为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无论学历高低,只是缺少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首先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有许多家长,可能是出于对老师的绝对信任,经常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要罚要打您做主”。这话暴露了家长基本观念上的问题,这就是没有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人,不懂得孩子有依法受保护,得到尊重的权利。不仅是口头上不尊重孩子,许多家长更是在行动上无视孩子的相对独立的家庭地位和人格,事事替孩子做主,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成年人的意志,只强调孩子听话,而很少倾听孩子的心声,只约束孩子却很少约束自己。要告诉家长孩子是独立的人、成长中的人,终将走向社会的人,尊重孩子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我班上有一位家长,有三个孩子,大的是两个女儿,小的是儿子,由于从小对儿子娇生惯养,孩子比较顽皮,相比两个女儿来说操心的多,让家长更觉得为儿子付出的多,恨铁不成钢,就经常责骂孩子,更有甚者,当着同学们的面将孩子骂得一文不值,而孩子性格内向,在日记、作文中对母亲有很多怨言。据调查显示,受尊重的孩子与未受到尊重的孩子相比较,前者易于沟通、责任心强、做事主动积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人才要有责任心、主动性、创造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成人、成才,那就从尊重孩子开始吧。

其次是告诉家长家庭教育的学习方法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农民家庭。家长们的文化水平偏低,虽然有些家长表现出强烈的参教意识,但也只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管教孩子,不大懂得家教规律。比如,有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固执、任性,听不进去家长为他“好”的话,不明白自己的“道理”。“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家长束手无策。就比如天气冷,孩子不愿意再添衣服这样的小事,家长特意来校请教班主任。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代沟”现象。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表现出“双架情感”,也就是说,孩子既有独立自主,摆脱依赖父母的一面,又有未成熟而离不开父母的一面。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往往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父母的意见产生分歧也是正常的。家长与子女的代沟现象并不可怕,既不要如临大敌而恼怒,也不要漠不经心而回避。只要面对现实,诚心处理,代沟可以得到弥合。于是,我向家长说明,其实最根本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尤其是行为的发展缺乏了解。因此,不知道要有效地使孩子接受并执行家长的“好意”该怎么做。利用这个机会,我给家长推荐一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家长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废除“家长制”的管教法,以民主态度对待。几天后,家长打来电话说,文章对他很有启发,表示今后一定要尽力按照家教规律教育孩子。因此,我认为,有些家长并不是不想管好自己的孩子,知识缺乏一定的方法,教师把握机会,刺激家长的“学习动机”,调动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帮助家庭教育步入正轨的基础。

其三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

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家长能理解,甚至还会遭到家长的反对。因此,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应该与时俱进,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

例如,我班上有学生想参加航模、速滑、军乐等小社团,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配合,共同完成。有许多家长就不理解, 面对这种情况,我总不能干巴巴地向家长说此项活动的意义,这样家长也不会理解的。于是,我聘请几位家长做一回“老师”,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倾听学生谈这项活动开展以来的感受。让家长认识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了解到。这次活动,使家长们开始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了正确的认识。一位家长说:“过去我一直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其实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的进行有效学习,才是重要的。因为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如果没有得到锻炼,又怎么能成长为独立的人呢”。

现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过于心切,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很多家长注重孩子学业成绩提高,而忽视身心健康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对待孩子的生活问题和成才问题上,有些家长推行的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做法,在生活上,他们尽可能满足子女提出的物质要求,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受到百般呵护、溺爱乃至惯纵的环境中;但在子女成才问题上,家长们提出的则是苛刻的要求,要子女在学习上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考试成绩要在班上排在前几之内,而且下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远没有真正体现精神关怀。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正确的家教思想,教育方法就是再好,效果也是很差的,甚至会产生很坏的后果。我班上还有这样一位家长,她以自己忙,不识字为由,天天去棋牌室搓麻将,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班主任更要对这样的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间断地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思想,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向家长提出创建学习性家庭的几点倡议:一是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带头读书,为孩子做出学习的表率,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二是合理安排每天一定的休闲时间,使它成为全家共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时间;三是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亲子关系,家长应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四是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创造出适合的教育方法;五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为孩子创造适合发展的环境,让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思考空间,顺应孩子的个性进行引导教育。

再者,我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不写家庭作业,家长打骂都不起作用,我在学习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对我很有启发,我指导家长先了解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不爱做作业的孩子,通常都不是故意不做,一定是在某个环节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地方不会,或者写字很慢,或者自控能力差,贪玩。这时候,最需要家长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跨过难关。通过和家长沟通,发现这个孩子写字写字很慢,再加上自控能力差,一个小螺丝钉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不能静下心来,针对这种现象,我让家长有约在先。如果孩子有不做作业的倾向,就要提前约定他作业要做多少,什么时间完成,要达到什么质量等等,然后就告诉他,如果做不完,有什么惩罚,做得好有什么奖励。当然,前提是了解孩子的爱与怕。比如,做不完作业,接下来的动画片就泡汤了等,这些措施一定是可以执行的。再者不重复惩罚。很多人大概没有意识到,批评指责本身就是一种惩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暴力,要谨慎使用。批评了一通,又不让孩子看电视,就是重复惩罚了。批评指责不是什么高明的惩罚措施,且副作用明显,建议不用。不做作业的事情发生了,再说“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已经没意义了,着眼点就要放在弥补这一次、预防下一次上面。

第三、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让他认识到,认认真真地做作业,是对他最有利的事情,不但没人打他,还有人夸他,做的过程还可以收获很多成就感,这样他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去做。第四.这时就需要老师 温和而坚决的强制。这个孩子并不是不会做,就是很难克服心中那说不清的感觉和逃避的情绪,如果有个严厉的老师在后面推一把,也就过去了。坚决不要给孩子逃避的可能。我每天第一个要检查他的作业,这样他天天完成作业,忽然发现原来做完作业,是这样坦然,不再被矛盾和自责折磨,这个感觉就成了继续完成作业的动力。

最后, 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事。家长一直是只让孩子回家后就写作业,家里什么事都不让干,所以我极力主张孩子做家务,孩子从中学习做事的方法,学会统筹安排,学会坚持,学习承担自己的责任。甚至家里的一些事情也请孩子参与意见,这样他就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人”,这种经验会迁移到学习中去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都应当对学生的家庭及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指导家教。调查包括: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家长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内容,然后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组辅导。如,对有一定文化知识,有较强家教意识的家长,班主任向他们推荐或提供一些家教文章书籍,让他们自学,学习后向其他家长交流介绍。

总之,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各个层次和不同类型家长的积极性,激发家长学习家教理论的兴趣和热情,端正家教指导思想,改进家教方法,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取长补短,拾遗补缺,协调统一,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结尾的注释

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教育,从来不是一条捷径,那是树的生长,是根的纵横,是年轮的蔓延,是逐渐的枝繁叶茂,是未来的花与果。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日子,让我们知道,教师工作是神圣的,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具体、琐碎、辛苦而平凡的,但是平凡的工作决不平庸!因为工作着是美丽的,好的教育,好的老师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孩子因而进步,因而转变,因而获得成长的开端与力量。

参考材料

《班主任之友》、《德育报》、《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第四篇:我们应当教会孩子的,家长老师都该看看

维特童年托管是隶属于武汉佐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品牌,秉承智慧教育理念,以优势心理分析为基础,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孩子快乐成长!

一、认真检查,养成习惯

做完作业或答完试卷,养成检查的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每道题;精力高度集中,对于每个因马虎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可用红笔做上记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许下次再犯。其实如能做好第一点,这些就容易了。

二、先求准确,再求速度

做题想好方法和思路后,告诫自己:别慌,要毫无差错地进行到底!心平气和,不慌不忙,全神贯注,认真仔细的看待每个数字每个符号,不要想当然地省略步骤,尤其是在还不够熟练的情况下。会做的题,做错了便是罪过!在此基础上再锻炼速度。记住:欲速则不达,永保“质量”第一。

三、互相监督,共同克服

同桌之间可以站在老师的角度,互相检查监督对方的马虎毛病,互相对比竞争,看谁做题的正确率高,谁最先最好地克服马虎。治疗马虎是个意志问题,只要你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它。

四、多做多练,游刃有余

课下多练习计算类题目,提高自己的口算笔算能力,可相对减少马虎出错的频率;多见题多做题,掌握各种各样题型的解法,你才能“处题不惊”,从容镇定,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克服避免马虎,检查错误。

五、细活训练,以小见大

杜绝马虎成为习惯,还要从生活点滴做起。例如,写正楷字、画工笔画、择洗蔬菜、计算水电费、物价等等,认真对待每件事,做好每个细节。通过干细活,训练细心,克服急躁慌张的毛病,远离马虎。

六、严格要求,适时奖罚

每犯一次马虎,及时给自己一次惩罚,比如罚做题或干不喜欢的事,用笔把毛病原因记下作为警示。我见过一位马虎很严重的孩子,他在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马虎一次就拉一次,每次的疼痛感让他逐渐改掉了坏毛病。同时,每当自己认真正确地完成作业后,给自己奖赏,激励自己远离马虎。

武汉佐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6-12岁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是专业提供学生学后托管、1对1个性化辅导、孩子习惯养成教育、精英课程培训及上学放学接送、膳食提供、寄宿等为一体的个性化智慧型托管教育机构。

第五篇: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一家之长,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这不仅是育儿育女的责任,而且是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和社会的要求。

家庭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只有把家庭教育搞好,才能配合学校教育,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一定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学会教育孩子的本领。这样,家长才能完成教育孩子这一任务。

提高家长素质,就是要求家长做孩子的表率。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同儿童说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劳动工作等等。这一切都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起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对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怎样生活、怎样学习和工作都起着表率作用。

既然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家长怎样成为孩子的榜样?

一、 在人生观上要做孩子的榜样

人生观就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这里有两种人,一种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干得出:办工厂、偷工减料,做生意搞假冒商品、偷税逃税,没有条件做生意的偷窃、抢劫,为所欲为,赶紧违法犯罪的事,他们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资产阶级的

人生观。还有一种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好事,不惜牺牲个人性命,战争年代出现了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在今天我们又出现了孔繁森、李国安、陈金水、徐虎等英雄人物,他们都为党为人献出自己的一切,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叫无产阶级人生观。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首先要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才能教育孩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做孩子的表率

作为家长,应当扪心自问:我在日常行为规范上,应该给孩子示范什么?应该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品德不是漂亮的宣传或单纯的鼓吹来栽培到孩子的脑子里去的,父母政治思想及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政治态度到生活的细枝末节,都会给孩子以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家长不要以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的什么,而不注意自身的行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模仿性很强,大人的言行对的他要学,错的他也要学。父母本来无心把孩子教坏,但是有时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种刺刺满坡,父母的行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次示范,对孩子来说往往胜过上百次的空洞说教,有的家长或许没有从这方面考虑过。

有一家长带孩子上街买一样紧销商品,队排的很长,就告诉孩子:“你人小到前面找个稍空的地方插进去。”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违犯社会公德的利己主义行为,利己主义是万恶根源,在孩子幼小的

心灵插下了不良的种子。老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像登山一样难,学坏像山崩下来那样容易。作为一家之长的家长应先看一看学生守则和学生行为规范,自己带头做到,成为孩子的表率。

三、 在学习上要做好孩子的表率

许多事实可以证明,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修养,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孩子的效果,并容易赢得孩子的尊敬,而孩子会在耳闻目染中,受益匪浅。如我国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其父是汉朝太史令(起草文书、记载史实的官),博学多才,司马迁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7随便能诵读古文,广泛阅读史书,后来终于完成巨著《史记》。家长好学对孩子肯定会有良好影响的。办家长学校,请各位家长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做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家教的方法。参加培训,同样在学习上做了孩子的表率。

四、 在遵纪守法上要做孩子的表率

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事实也是这样。近几年青少年犯罪被判刑的人当中,有些犯罪者与父母的行为有关,老子赌博,儿子也赌;父母生活作风不正,儿女嫖娼卖淫;老子打群架,儿子搞械斗;老子偷鸡摸狗,儿子偷窃抢劫。所以,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良好习惯行为。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在家庭里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以五好家庭要求自己,处处做全家人的典范。多看一些提高道德品质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书。只有自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资格教育孩子。有一孩子不买电影票,偷偷溜进电影院去看电影回来,告诉娘,他娘还表扬他:“你这个小鬼真灵活,人家进不去你都

能进去。”因为她自身素质不高,是非不分,可能也没意识到这句话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结果这个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中学毕业后变成了盗窃犯。

五、 在社会交往和待人接物上要做孩子的表率

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的生活,总要进行社会交往和别人进行社会交往和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否则无法立足社会。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但有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家长必须带头遵守,才能教育孩子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每天出门都要碰到许多人,对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都要热情对待,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正确处理。报刊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妈妈和她的儿子出外买东西,在公共汽车上,一位青年挤进车厢时,身上背着一个大包重重的在这位年轻妈妈脸上砸了一下,儿子看到了就问妈妈“痛不痛?”回头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又嚷出一句:真可恶。这位年轻妈妈却说:不,这位叔叔不是有意的。 这是那位青年也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儿子看着听着点头笑了。过几天妈妈有事经过学校顺便把儿子接回去,发现儿子下嘴唇肿得很厉害,作为母亲自然心疼,就去问老师怎么一回事,老师说:他没有向我报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再问他为什么不去告诉老师,这个孩子说:妈妈,这位同学不小心把我撞倒了,正好敲在嘴唇上,他不是有意的,他已经很害怕了,我若告诉老师他会更害怕的。母亲和老师听了赞道:好孩子,好孩子。这就是母亲做出榜样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怎样对待朋友,也逃不出孩子的眼睛,父母对待朋友诚实热

情厚道互相帮助,孩子对待同学也会是这样。邻里之间也是一样要谦让,不能骂人打人。你会用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孩子也会学着用。

六、 在尊长爱幼上要做孩子的表率

尊敬师长、尊重长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称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条规定,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要教育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到这一条。

七、 怎样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自己的威信

(一) 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父母的道德品质修养,对孩子性格、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和认真,对困难能下定决心战胜它,如果父母能做到这样,那么孩子怎么会不尊敬你,不向你学习呢?

(二)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1、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2、不要在孩子面前和别人争吵。动不动常和别人争吵,孩子心里会觉得不是滋味,就是夫妻之间口角相争,对孩子也有影响。要耐心,要坚持说理,以理服人,注意对孩子的影响。

3、不要对孩子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讨好孩子做不到的事情轻易许诺,那样孩子会看不起你,孩子的正当要求应当答应他,答应了一定要做到。

4、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要在孩子身上出气,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心。

5、不要大手大脚花钱,引导孩子养成勤劳简朴的习惯。

(三) 加强学习,使自己有比较丰富的知识。

家长除了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艺术外,还要学习各方面知识以满足孩子对你的提问,孩子总希望父母什么都懂,他感到骄傲,如果某方面知识不懂,就说不懂,不要不懂装懂,如果文化程度较低,就说以前家庭困难无钱读书,没你现在条件好,所以把爸爸妈妈懂得不多你可以去问老师,这样他也会尊敬你。

(四) 要公正、民主的对待孩子。

对待事物要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当家长的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孩子起来反对,自己要勇于承认,而不能强词夺理,以势压人,甚至棍棒相加。马卡连柯认为这是“最可怕和最野蛮的威信”,它根本无助于父母树立真正的威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平等的方式平静的语调与孩子谈话,态度要诚恳而带有幽默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启发。

上一篇:家长陪孩子读书心得下一篇:检察院批捕后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