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

2023-05-04

第一篇: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

对业务招待费税务筹划的一点看法

对业务招待费税务筹划的一点看法

名:

业 :

实 习 单 位 :

指 导 教 师 :

完 成 日 期 :

目 录

摘 要 .................................................................. 3 1 问题的提出 .............................................................. 4 2 实务中对业务招待费的几种错误认识 ........................................ 5

2.1 将业务招待费列支为“会议费”税前扣除 .............................. 5 2.2将业务招待费列支为“差旅费”税前扣除 .............................. 5 3 思考和建议 .............................................................. 7 参 考 文 献 ............................................................... 9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摘 要

招待费在企业经营中是经常发生的一笔管理费用,并且业务招待费是有限额标准的,如果超支就要进行纳税调增的,可能造成企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列举了实务中对业务招待费的几种错误认识,并由此探讨对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务筹划的看法。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税收筹划;限额

对业务招待费税务筹划的一点看法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3月份,我来到xxxx有限公司,开始为期十周的毕业实习。xxxx有限公司是一个„„(企业介绍,字数不超过500字),我主要跟随xx从事会计工作。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即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得以税前扣除,既先要满足60%发生额的标准,又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5‰的规定,在这里采用的是“两头卡”的方式。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笔者认为,对于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列支60%,是为了区分业务招待费中的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所以人为地设计一个统一的比例,将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去除;限制为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是用来防止有些企业为了不调增40%的业务招待费,就采用多找餐费发票,甚至找假发票充当业务招待费,造成业务招待费虚高的情况。

在实习中,我经常听到财务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说,不能再吃了,业务招待费超了,或者说想办法在酒店弄点发票做会议费,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原来招待费在企业经营中是经常发生的一笔管理费用,并且业务招待费是有限额标准的,如果超支就要进行纳税调增的,可能造成企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由此来看,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很有意义的,那么业务招待费有没有合理的方法?有效的筹划空间呢?目前企业现状又是怎样的? 如何进行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筹划,这在大多数企业中都是一个敏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老师的反复指导,在此谈谈自己对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务筹划的一点看法。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2 实务中对业务招待费的几种错误认识

2.1 将业务招待费列支为“会议费”税前扣除

因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上对会议费仍然没有比例限制,即只要是与生产经营,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会议费,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前全额扣除。有些财务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便利用这条,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稍有不慎,便酿成可怕的后果,不但要补交税款,而且还要补交滞纳金。在实习中,我就曾经发现有一家企业2007年与2008年的营业收入基本一样,而2008年列支会议费40万元,远大于2007年的15万元,这引起了税务稽查人员的警觉,稽查人员便分别到开具“会议费”的宾馆进行外调。发现该企业没有与宾馆签订关于租赁会议场地的合同,同时这些“会议费”列支的会计凭证下面,也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以及其他任何记录,结果可想而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企业要列支会议费必须要有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会议费证明材料,主要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如果可能最好有健全的会议制度,即每年定期开那些会议,或者在年初有会议安排,这样可以合法、合理的进行会议费的列支,但是一定不要出现经营收入相差不大,会议费却大大提高,这样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税务稽查。

2.2将业务招待费列支为“差旅费”税前扣除

因为在新所得税法上对差旅费仍然没有比例限制,即只要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差旅费,可以全额税前列支扣除。有些企业便把出差人员在外地办事,请客的吃喝费用全部放在差旅费中计算了,把本应该属于业务招待费放在差旅费中了,这是税收筹划么?显然不是,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有没有合理的方法,既不违背法律的本意,又能进行一点合理的筹划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如有不当地方,还希望一起探讨。

《企业所得税法》中对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采取两头限制的方式,即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税前列支60%,同时最高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通过两高来限制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既然是税法的规定,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处罚,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既能充分税前列支,又能减少纳税调整呢?我们能否可以从中找到一点最佳比例关系?针对此问题,我们做如下分析:

假设把当年的营业收入为X,实际花费的业务招待费为Y,那么按照规定当期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60%Y,同时要满足小于5‟X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60%y = 5‟x公式,因为它可以同时满足企业既能够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又可以最大可

对业务招待费税务筹划的一点看法

能地减少纳税调整事项的要求。对上述等式变形后可以得出Y=8.33‟X,即在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等于营业收入的8.33‟这个临界点上时,企业就可能充分利用好上述政策。

我们假定2008年企业营业收入X=2000万元,则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最高不超过2000×5%。=10万元,业务招待费最大程度可以为Y=2000×8.3‟=16.7万元,其他营业收入也可以利用上述公式依此类推。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万元计划16.7万元,即大于按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税前列支60%来计算40×60%=24万元,根据税法规定需要纳税调增40-10=30万元,需要计算企业所得税为30×25%=7.5万元,即消费40万元,实际付出47.5万元的代价,实际税负为4.75/40=18.75%。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实际业务招待费超过收入8.3‰限额时税负要高,最高可以达到25%,相反,实际业务招待费不超过收入8.3‰时,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60%的限额,税负只有10%。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大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时,超过60%的部分需要全部计税处理,超过部分每支付10000元,就会导致2500元税金流出,也就是说每消费了10000元就要掏出12500元。

2.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小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时,60%的限额可以充分利用,只需要就40%部分计税处理,等于消费10000元掏11000元的腰包。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3 思考和建议

鉴于上述政策和筹划空间,纳税人可以根据支出项目性质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利实施税收筹划。

1.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置“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明细科目,用于核算平时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以防年终申报或在税务机关检查时对“近似”项目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2.随时将“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明析科目核算的费用数额与已实现的销售(营业)收入净额(总额)比较,发现其中某一项费用“超支”时,及时用两者“近似”项目进行调整。如:一个年销售收入净额预计达到1300万元的企业,“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预计扣除限额均为6.5万元,到10月末已发生业务招待费6万元,发生业务宣传费3万元,与预计扣除限额分别相差0.5万元和3万元,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已接近预计扣除限额,业务宣传费则还有3万元的限额空间,这样,纳税人就可以在第四季度发生的将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的货物当作礼品赠送给客户以及业务洽谈会、展览会的餐饮、住宿等发生的费用列入“业务宣传费”科目核算。

3.确定、调整按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按税法规定的方法调整为本期销售收入,以扩大销售(营业)收入净额(总额),加大业务招待费(含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指标。

4.改变经营形态,以提高限额计算的基础

采取代销方式经营的企业,只能以佣金收入计算交际费限额。由于佣金收入基础较小,所以用以列支的交际费限额必定也小;如果改用自进自销方式经营,使进货及销货额均可列为计算交际费限额的基础,则由于进货及销货基础较大,可用于列支的交际费限额必然也大。

5.妥善处理筹建期间支付的交际费

企业在筹建期间所支付的交际费,应列入开办费而资本化,并按规定摊销。开办费总额不受交际应酬费限制,企业可妥善运用此项规定,以达到节税效果。

6.事先纳税调整

交际应酬费若超过可列支限额,应于企业所得税申报提前自行调整减除,以免被税务机关查补,加收滞纳金。

对业务招待费税务筹划的一点看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税收筹划都是利用税法规定上的“盲区”,不是弄虚作假。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必须以合法为前提,把握真实性与合理性,否则,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反被定为偷税,得不偿失。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2007(12). [2] 高允斌.新法规下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北京:企业管理.2007(5). [3] 刘爱明,刘冬荣.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纳税筹划途径的影响及其对策探析.北京:经济导刊.2007(10). [4] 盖地. 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标准及纳税调整

业务招待费: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是(营业)收入的0.5%。

例:例如:公司100w销售额,A、若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000,怎么算,B、若实际发生2000又怎么算

A、若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000,其扣除标准(1)最高不得超过100w×0.5%=5000 元; (2)按实际发生额计算,即:10000×60%=6000 元。

看(1)与(2)谁低,其扣除标准就取谁,因此,其扣除标准应为5000元。

B、若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为2000,(1)最高不得超过100w×0.5%=5000 元,

(2)按实际发生额计算,即:2000×60%=1200元,(1)与(2)比较,(2)最低,取(2),其费用扣除标准为1200元,按1200扣除费用,在所得税税前列支!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广告费纳税调整事项:

附: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发生的广告费支出超过税法规定扣除限额的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上述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的广告费,无需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无限期向以后纳税结转的广告费支出金额及其在以后实际扣除情况,可以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记录。

举例说明:

某企业2006年年初以前累计结转的尚未扣除的广告费支出17 000元,当年利润总额500 000元,发生广告费10 000元,按照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广告费限额为25 000元。另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所得税税率33%。则:

当年广告费扣除限额超过实际支出额 = 25 00015 000 = 485 000元

当年应交企业所得税 = 485 000 * 25% = 121 250元

当年累计结转的尚未扣除的广告费支出 = 17 000 - 15 000 = 2 000元

企业可以设置备查簿记录该无限期结转的广告费扣除情况:

1.2005年尚未未扣除的广告费支出:17 000元

2.2006年实际扣除以前广告费:15 000元

3.2006年底尚未扣除的广告费支出:2 000元

第三篇:业务招待费的处理办法

业务招待费是商业活动中,为了经营业务的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长期以来,企业滥用业务招待费的情况肘有发生,不仅扩大支出,而且常常由于处理不当,也使企业多缴了不必要所得税费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业务招待费在税前扣除的限额进行了调整,由此带来了企业实际税负的增加。本文主要从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扣除基数和扣除比例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企业节税的可行性及其措施展开思考。

业务招待费的纳税分析

(一)业务招待费的列支

业务招待是正常的商业操作,但我国无论是财务制度还是税收法规,都未给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做出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一般将以下四方面开支作为业务招待费来列支:①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②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③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开支;④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为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在会计实务中,业务招待费通常被计入“管理费用”,并使用“业务招待费”明细科目来核算。

(二)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

业务招待费是消费行为的体现,其中有可能夹杂了个人消费的成分,从而为税款征收带来了困难。因此,国际上许多国家采取对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在税前“打折”扣除的做法,意大利、美国和加拿大的扣除比例分别为30%、50%和80%。

我国的税法借鉴国际做法,同时结合原税法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限制扣除的经验,对业务招待费实行双重扣除限额标准,从严控制税前扣除限额。在纳税申报处理中,税务机关允许将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且扣除总额全年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三)业务招待费的扣除基数

在纳税申报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首先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一般来说,扣除基数越大,则税前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则越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规定,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项扣除的计算基数均为申报表主表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期时表-(1),即销售(营业)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细表,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因此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上述规定的销售(营业)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

业务招待费节税的四大技巧!

业务招待费易于被滥用,是一项比较敏感的税前扣除项目。随着新税法监控力度的加大,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进一步严格。因此,在真实、合法的前提下,业务招待费的节税筹划应当引起企业重视。

(一)合理分流业务招待费

在实务中,业务招待费支出的动机之—是通过必要的招待活动,达到维护企业形象、促进销售的目的,业务宣传费也具有与此类似的动机。按照税法规定,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为销售(营业)收入的15%,是业务招待费的30倍,具有更大的限额空间。企业可以考虑将原有在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分流到业务宣传费中来,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例如,企业经常向客户赠送烟酒、茶叶、土特产等礼品,这部分开支应纳入业务招待费的范畴。但如果企业改为赠送自行生产或委托加工的产品,则这些礼品起到了推广宣传的作用,可作为业务宣传费列支. 由此推广开来,企业可以通过改变支出项目性质的方法,将业务招待费分流到扣除限额较大或没有扣除比率限额的项目中核算,为企业节约税负。

(二)最大限度利用扣除比例

业务招待费具有双重扣除标准,既不能超过实际发生额的60%,也不能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的实际发生额过高和过低都不能充分地利用上述政策。那么,实际发生额占销售收入的多少比较合适?根据数理推算,即实际发生额x60%=销售(营业)收入x5%。,可以推断实际发生额大约为销售(营业) 收入的8.3%。时,企业能充分利用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

(三)准确核定扣除基数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基数为销售(营业)收入。如何确定销售(营业)收入直接关系允许抵扣的业务招待费。税法中的销售(营业)收入与会计中确认的营业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视同销售收入”的确认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这些项目在会计核算中大多不以“收入”的面目存在,更多地体现在费用支付项目中。比如,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的资产,一般计入“销售费用”;用于对外捐赠的资产,计人“营业外支出”;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的资产,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等。将这些项目按视同销售收入,申报时加入营业收入,由于可以抵扣相应的成本,因而不会显著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但却有效地增加了业务招待费的计提基数。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营业)收入作为招待费用的扣除基数,仅为纳税入的申报数,而不包括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因此,企业瞒报或漏报的收入也需要填入纳税调整增加额,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但并不扩大费用的扣除基数。因此,企业应如实申报视同销售收入,避免瞒报漏报带来的纳税风险,准确核定业务招待费的扣除基数。

(四)设立独立核算分支机构

业务招待费是以销售(营业)收入作为扣除基数,如果将企业下设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例如,将销售部门设立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通过将产品销售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可以直接带来近—倍的销售收入,费用限额扣除的基数可获得提高。

设立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可直接起到节税作用,但也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并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布局。因而是否要设立这样的分支结构,需要将节税利益和企业的长远效益结合起来综合决策。

总而言之,现实是错综复杂的,企业经常会遇到难以把握的纳税问题,而业务招待费是一项己难以把握的时候要与税务机关多沟通,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一方面,企业对业务招待费的界定和筹划要取得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与税务部门沟通的渠道,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动态,这对规避税收风险、开展节税筹划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篇:业务招待费的涉税风险提示

业务招待费概念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等。

主要涉税文件

1、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财税[2016]36号

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国税函[2009]98号、国税函[2009]202号、国税发[2009]31号、国税函[2010]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等文件

3、个人所得税:财税[2011]50号 涉税风险提示

1、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的项目计入其他项目,将可能影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例1】A公司将一台本记本电脑送给客户个人,但A公司没有计入业务招待费处理,而是将其作为公司自用处理,按固定资产入账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增值税正常抵扣了。像这种情况只有通过盘查实物资产才可能发现存在问题。外购货物无偿赠送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用于招待的要在所得税前限额扣除、还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将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业务招待费计入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即将全额不得扣除的项目按限额扣除了。

【例2】A公司为公司总经理家庭购买运动器材用于健身,支出2万元,该公司将此支出列入了业务招待费处理,实际上此支出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3、取得的业务招待费票据不符合规定,不得税前扣除。

【例3】A公司外购HUAWEI牌手机二部并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但增值税普通发票上未注明A公司的纳税人识别号。或发票上只填写了A公司的简称,未填写全称。或只取得收款收据,也就是所谓的白条。

4、将不属于业务招待费的计入业务招待费,本来可以全额扣除。 【例4】将A公司召开会议费中包含的餐费计入业务招待费;将企业内部聚餐的餐费计入业务招待费。并不是所有的餐费发票均计入业务招待费。

5、未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不得税前扣除。

【例5】A公司按销售收入的0.5%计提业务招待费500万元,但A公司全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只有450万元,没有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5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50万应全额调增处理,不参与限额扣除。

6、商业贿赂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例6】A公司将10万元购物卡用于商业贿赂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不得税前扣除。

7、筹建期业务招待费与正常期间业务招待费扣除政策不同。

开办(筹建)期间业务招待费的直接按符合规定的实际发生额60%进行税前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的,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8、计算业务招待费的基数适用不准确,可能导致税前扣除不准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规定,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计算基数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之和确定,营业外收入和不征税收入不能作为计算招待费的计算基数。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规定,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计算基数仅包括上述文件规定的三项内容,不包括按权益法核算的账面投资收益,以及按公允价值计量金额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9、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的业务招待费不得扣除。

如果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纳税人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相关性的足够凭证或资料。不能提供证明资料的,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10、用于招待未代扣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1、业务招待费未单独核算,导致不能准确确定金额的,税务机关根据征管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有权按合理方法进行核定。

第五篇:关于合理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建议

关于业务招待费的建议

业务招待费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我司的实际清况来看,应对其加以改进、合理控制招待费对我司至关重要。

一、当前业务招待费中存在的问题:

1. 项目部招待次数频繁。

2. 支出随意性较大。

3. 开支事前申报手续不全。

4. 业务招待费成了处理不合理支出的渠道。

二、业务招待费的几点建议:

1. 严格限定招待范围。业务招待费用,主要用于开展业务活动的合理开支,在对外接待应合理安排,不得重复接待、多头接待,陪同人员一般不应超过需接待人员的1.5倍。业务接待应依当地的消费水平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企业业务招待费开支标准,严禁在接待过程中讲排场、比档次。外部接待礼品坚持有特色、不奢侈的原则。

2. 把握好业务招待费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议将各项目的业务招待费指标与该项目营业收入相挂钩,最高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0.5%。

3. 保证业务招待费支出和有效凭证的真实性、合理性。应加强招待费票据入帐报销管理,严格执行事前申报制度。在招待费开支前,要对招待单位、人数、时间、地点、标准、金额、陪同人员等填写好审批单。招待费用报销需持业务招待费申请单、正式发票,方可报销。对于突破规定限额和手续不齐的,不予报销。

上一篇:医务科科长辞职申请书下一篇:业务人员日常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