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2022-07-29

第一篇: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法定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概括为三类: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等。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指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矮小、狭窄,车间布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二、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常以五种状态存在:

① 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mm,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

② 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微粒,直径小于0.1mm,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成。

③ 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④ 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

⑤ 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在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三、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噪声 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 噪声对人的危害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1听力系统。噪声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噪声作用初期,听阈可暂时性升高,听力下降,这是保护性反应;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内耳感音细胞遭损伤,引起噪声性耳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耳聋。

1.1.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易怒等。

1.1.3 其他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如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 1.2噪声危害防治 防止噪声危害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来考虑。

1.2.1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如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布等,均可受到较好的效果。对于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动机等,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此外设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在进行厂房设计时,应合理地配置声源。

1.2.2 控制噪声的传播。一般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吸声。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和屋顶,或者在车间内悬挂空间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具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加气混凝土、吸声板、木丝板等。

②消声。用一种能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装置,即消声器。这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器有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阻性消声器、根据滤波原理制造的抗性消声器以及利用上述两种原理设计的阻抗复合消声器。

③隔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把声源封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如隔声罩、隔声间。隔声结构应该严密,以免产生共振影响隔声结果。

④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地板和墙壁等固体材料传播的振动噪声,在机器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结处设减振装置,如胶垫、沥青等。

1.2.3卫生保健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暂时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种,隔声效果可达 30dB 左右。耳罩、帽盔的隔声效果优于耳塞,但使用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有待改进。

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对参加噪声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者,不宜参加有噪声的作业。对有噪声的作业工人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如实行工间休息,经常监督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2、振动 振动(又称振荡)是指一个状态改变的过程。即物体的往复运动。 2.1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2.1.1 全身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振动作用于人体后,在感觉上会引起不舒适,强烈的振动甚至不能忍受。振动可使作业能力下降,引起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的障碍,影响听力和手眼动作配合的准确度,影响注意力集中,容易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强烈的振动会造成组织器官位移、挤压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冲撞性振动甚至会造成组织损伤。在长期振动的作用下,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脚腿痛、下肢疲劳及感觉异常。由于前庭和内脏受振动刺激后的反射作用,可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头昏、眩晕、呼吸浅表、脉搏和血压降低现象。乘晕症是晕车、晕船、晕机症的统称,是全身振动中的常见病。

2.2.2 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手部肌肉萎缩,多见于鱼际肌和指伺肌。手握力和手捏合力下降。肌电图异常,呈现正锐波和纤颤波。可发生肌纤维颤动和疼痛。 40Hz 以下的大振幅冲击性振动可引起骨和关节改变,主要发生在指骨、掌骨、腕骨和肘关节。可见骨质疏松、脱钙、囊样变、骨皮质增生;骨岛形成、骨关节变形及无菌性骨坏死等变化。

( 4 )听觉器官。振动过程往往同时有噪声产生,振动与噪声同时作用于人体,可加重对听力的损害。振动对听力损伤的特点是以 125~500Hz 的低频部分听力下降为主,其损伤发生在耳蜗顶部。

( 5 )免疫系统。对链锯工人和局部振动病患者的调查发现,血清中白蛋白含量 下降, α 2 球蛋白、 γ 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认为振动可能是引起超免疫反应的一种因素。

( 6 )内分泌系统。目前有人观察到,振动病患者血清中缓激肽含量减少而苯甲酰精氨酸乙酯酶活性增高,这一变化对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流速度可发生不良影响。振动还可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增多,甲状腺功能低下,尿中羟脯氨酸含量增高等。

2.3 振动对人体危害的防治措施

2.3.1 预防振动的危害应从工艺改革入手,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液压、焊接、粘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用减振装置,设计自动或半自动式操纵装置,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工具把手设缓冲装置;改进压缩空气的出口方位;防止工人受冷风吹袭。振动作业工人应发放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的无指手套,以减振保暖。

2.3.2 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按接触振动的强度和频率,订立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制度,并对日接触振动时间给予一定限制。

2.3.3 就业前和工作后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也很重要。

3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传播,具有波的一般特征。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其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射线。

3.1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1.1 急性效应。急性放射损伤平时非常少见,只在从事核工业和放射治疗时,由于偶然事故而发生,或在核武器袭击下发生。

3.1.2 慢性效应。慢性放射病是在较长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而引起的。全身长期接受超容许剂量的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照射病;局部接受超剂量的慢性照射可产生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生育力受损、白内障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放射工作职业人群,以神经衰弱综合症为主,伴有造血系统或脏器功能改变,常见白细胞减少。

3.1.3 远期效应。辐射的远期随机效应表现为辐射可能致癌和可能造成遗传损伤。在受到照射的人群中,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可能使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受照者的后代中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3.2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的防治措施

3.2.1 外防护除控制放射源外,主要从时间、距离和屏蔽三个方面进行。 时间防护是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则下,设法减少人员受照时间。

距离防护是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远离辐射源,在操作中切忌直接用手触摸放射源,使用自动或半自动的作业方式为好。

屏蔽是外防护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

3.2.2 内防护主要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三个环节。 围封隔离是采用与外界隔离的原则,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 应用放射源不可能完全不污染,应除污保洁,随时监测污染。采取通风过滤的方法,使污染保持在国家规定的限制以下。

3.2.3个人防护的总原则是,应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饮水、进食、吸烟、用口吸取放射性药物等。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配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工作服等。

4.高频电磁场(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 高频电磁场也称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是指波长范围为 1mm ~ 3km 的电磁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4.1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1.1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有头昏、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心悸、消瘦和脱发等。

4.1.2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症状:手足多汗、口干、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以副交感神经反应占优势为其特点。

4.2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预防措施

4.2.1屏蔽辐射源用铝铜等金属板或网包围辐射源,以吸收和反射电磁场能量。尽可能屏蔽辐射源所有部分;屏蔽表面应是闭合的,并通过接地装置将吸收的能量变为感应电流引入地下,以防二次辐射。

4.2.2 远距离操作操作岗位和休息地点应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4.2.3 个人防护从事微波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具。

4.2.4 医疗预防措施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重点检查眼晶体、血液系统和男性生殖功能。

5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热辐射作业。②高温、高湿作业。③夏季露天作业。 5.1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1.1 体温调节。机体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一方面,劳动过程使机体产热明显增加,劳动强度越大产热越多;另一方面,机体不能再通过辐射热和传导及对流的方式散热,反而受到环境辐射和对流热作用。当气温超过体温时,机体只能靠蒸发汗液散热。蒸发是一种有效的散热途径,一般可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但如果受某些条件影响,如高气湿、低风速或着装等,身体获热和产热大于散热,人体排出的汗液不能完全蒸发,则变成汗液流下。流下的汗液能起到蒸发散热的作用,体内多余的热不能及时散失而使机体产生蓄热现象,人体不能继续保持热平衡,体温可升高到 40℃ 以上。这时会发生中暑及其他变化。

5.1.2水盐代谢。由于出汗引起体内水分和盐的大量丢失。出汗量可作为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环境温度越高,劳动强度越大,人体出汗就越多。汗液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正常人一般每天摄取食盐的总量为10 ~20g,高温作业每天仅随汗液排出的盐可高达 25g 以上。故大量出汗可引起水盐代谢障碍,而影响劳动能力,甚至造成严重缺水缺盐;并导致热痉挛。

5.1.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劳动和散热的需要,体内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流向工作肌和皮肤,心脏负担加重,心率明显加快。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缩,粘度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心脏负荷,长期影响可使心肌肥大。

5.1.4 消化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消化道血液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胃液、唾液减少,胃酸降低,淀粉酶活性下降。表现为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高温作业工人消化道疾病患病率往往高于一般工人,而且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

5.1.5 泌尿系统。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同时由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提高了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因此经肾脏排出的水分明显减少,有时只相当于身体日排出水分的 10% ~ 15% 。如果体内丢失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则尿液变得浓缩,加重了肾脏负担,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等,严重者表现为肾功能不全。

5.1.6 神经系统。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使肌肉活动减少,产热量减少,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保护性反应,但由此引起的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降低和反应速度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造成工伤事故发生。

5.2 劳动保护措施

5.2.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

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沫砖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厂及中小型企业,以采取此方法为最佳。

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上装风帽。

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

安装空调设备。

5.2.2 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应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 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

5.2.3 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6 弧光辐射 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辐射源,其弧光组成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其中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

6.1弧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1)焊接弧光的紫外线过度照射会引起眼睛患急性角膜炎,称为电光性眼炎。这是明弧焊直接操作和辅助工人的一种特殊职业性眼病。波长很短的紫外线,能损害结膜和角膜,有时甚至侵及虹膜和视网膜。

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组织的热作用。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辐射,会立即感到强烈的灼伤和灼痛,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能导致失明。此外,还会造成视网膜灼伤。

眼睛被弧光的可见光照射后,眼睛疼痛,看不清东西,通常叫电焊“晃眼”,短时间内失去劳动能力。

(2)皮肤受弧光的强烈紫外线作用时,可引起皮炎、弥漫性红斑,有时出现小水泡、渗出液和浮肿,有烧灼感、发痒。

(3)此外,焊接电弧的紫外线辐射对纤维的破坏能力强,其中以棉织品为最甚。因光化学作用结果,可致棉布工作服氧化变质而破碎。

防护措施

(1)为保护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用镶有特制防护镜片的面罩。防护镜片有吸收式滤光镜片、反射式防护镜片和变色护目镜片等。滤光镜片根据颜色深浅分有几种牌号,应按照焊接电流的强度选用,见下表。

(2)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3)为保护焊接工作与其他生产人员免受弧光辐射伤害,可采用防护屏。

四、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所有不溶或难溶的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同疾病。 1.1 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一类疾病。 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危害,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无进展,X线胸片阴影可逐渐消退。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吸入棉、亚麻、大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或血清蛋白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呼吸系统肿瘤: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1.2 局部作用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阻留更多粉尘,久之酿成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终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体表长期接触粉尘还可导致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3.中毒作用 吸入铅、砷、锰等粉尘可在呼吸道粘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

2 对于生产性粉尘有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粉尘危害非常普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尤其发展中国家为甚,全世界大约近上亿劳动者接触粉尘危害。我国情况并不乐观,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必须采取强有力和效果明显的措施。

法律措施

2.1立法和执法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的法令和条例。

2.2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1979年卫生部颁发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中对9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作了规定,1983年-1996年又增加了40项粉尘卫生标准,总共达49项。2002年4月8日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的粉尘标准为47项,包括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两项指标,其中13项又分为总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石棉又分为总尘和纤维浓度。

2.3 技术措施 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最根本的措施。

2.3.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砂等措施减少粉尘外溢;用含石英低、危害较小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

2.3.2湿式作业

为一种相对经济又简单实用的防、降尘措施,在考虑湿式作业时,需考虑喷雾水滴大小与捕捉尘粒能力间的关系,提高效率,节约用水,并注意水的再利用,避免污染水源。

2.3.3密闭抽风除尘

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如采用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抽出的含尘空气在经除尘装置处理后排出大气。

2.4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可佩戴防尘护具作为辅助防护措施。效果较好的有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适用于粉尘浓度高的环境。在粉尘浓度低的环境可佩戴防尘口罩。

五、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石油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汽油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直接摄入各种石油制品可发生多种中毒症状,受到影响的器官有:肺、胃、肠、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衰弱、嗜眠、眩晕、痉挛、昏迷。若一时吸入大量的汽油蒸气,立即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引起特殊震颤,皮肤变青,脉搏混乱等症状,特别严重时,反射停止,膀胱和直肠麻痹,最后心脏衰竭而死。吸入的汽油蒸气主要靠肺进行排泄,因此呼气中带有特殊的汽油味。汽油蒸气的气味人们是可以习惯的,但造成慢性中毒后,会有沉重感,头、手、足、四肢和关节刺激性疼痛、腹泻,继之神经炎、贫血、咳嗽等,也会有严重的视觉障碍。汽油中添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也有神经毒害作用,有引起肺水肿、肺癌之类的危险。

1.2 柴油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柴油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强烈,毒性近似于汽油。通过石油蒸馏获得的不纯的矿物油,对人体能造成长期疼痛的皮肤炎,特别是除对日光敏感,受光线刺激剧烈疼痛外,有时会导致皮肤癌。重质油中毒初期是兴奋、头疼、视听错觉等,不久便产生习惯性,有时抑郁、疲劳、耳鸣并导致肠胃障碍,知觉丧失、记忆力减退、脉搏和呼吸延滞、胸膜炎、肺水肿等。慢性中毒易造成血液异常。

1.2苯及苯系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分析,挥发性芳烃--苯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是极少数能致癌的烃类之一,在石油中它的含量从0.1%(原油)到16%(某些炼制产品)不等。苯的急性中毒是从呼吸道吸入产生,低至44毫克/千克的浓度慢性接触,即可导致白血病并破坏免疫系统。现已发现,油船工作人员长期与石油蒸气接触,其骨髓细胞易发生染色体畸变。因此,苯的最高接触浓度定为10毫克/千克。

不论是原油还是炼制产品中的可能致癌物都与多环芳烃有关。原油中多环芳烃含量为0.2%一7.4%,其中致癌的多环芳烃含量比其他多环芳烃的含量小得多,但用过的废石油产品中的多环芳烃有所增加,苯并花可增加200倍。目前认为,由于石油污染使人类自海洋环境中摄入致癌成分(如食用海产品)而诱发癌症的可能性较小。已知某些海洋生物可以从环境中快速地积累多环芳烃,且长期储存于体内而不排出。例如,软体动物只有很低的或根本没有降解多环芳烃酶的活性。已发现,在贻贝组织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与人为的石油烃类输入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海产品中的多环芳烃并非人类可能致癌的惟一来源,在许多食品如烤肉、熏制食品等中都含有这类致癌物质。由于个人生活习惯不同,每人接触致癌多环芳烃的量有很大波动,人类从海产品中摄入致癌多环芳烃的量并不是特别高。

2 石油污染防护措施

2.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2.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2.4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2.5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 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在矿山、冶炼厂以及与锰化合物的生产、使用等有关的单位及个人, 锰中毒应引起重视。

2.1 锰的急性毒性

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不一, 锰蒸气的毒性大于锰尘, 而锰尘又以自然来源的新鲜粉尘毒性较大, 锰合金粉尘的毒性按以下次序递减: 锰, 二氧化锰, 矽锰。化合物中锰的价态越低, 毒性越大。锰蒸气在空气中氧化成为灰黑色的一氧化锰及棕红色的二氧化锰烟雾, 大量吸入可致急性中毒; 误服高锰酸钾也可发生急性中毒。

2.2 锰的慢性毒性

2.2.1 锰的神经毒性 锰中毒所影响的器官主要是脑, 锰可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脑部, 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受损症状。长期接触较低水平的锰尘, 对神经系统可引起长期毒作用, 出现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四肢僵直, 动作笨拙, 表情举止异常, 体征检查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 闭目难立症等。高锰可能与癫痫有关, 还可影响智力等。

2.2.2 锰中毒在神经精神方面, 早期以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 继而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神经受损症状, 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

4.2.3 锰的生殖毒性 锰的生殖毒性,女工月经的经量增加、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白带增加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均增多。锰中毒男工精液外观呈均匀灰白色, 平均液化时间延长。

2.2.4 锰的肺脏毒性 锰也是一种肺毒物。在接触氧化锰粉尘的工人中, 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增高。

2.2.5 锰的肝脏毒性 肝对锰的分布与排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且锰主要经胆汁排泄。

2.2.6 锰的心血管毒性 锰有心血管毒性, 可引起动物心肌的兴奋与收缩分离,以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而且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阻滞, 引起低血压。

2.3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严加密闭,提供局部排风设施和全面通风设施。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

穿防透气型防毒工作服,戴防化学手套和安全防护眼镜。提供淋浴设施。属于粉尘。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及时换洗工作服。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

3酸碱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3.1酸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3.1.1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1.2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3.1.3 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3.1.4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3.2安全措施

3.2.1密闭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

3.2.2与食用化学品、碱类、还原剂、易(可)燃物分储。 3.2.3注意个体防护,严禁身体直接接触。 3.2.4皮肤(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 3.3碱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3.3.1具有刺激和腐蚀性。

3.3.2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3.3.3皮肤和眼与碱性物质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3.4防护措施

3.4.1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3.4.2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4.3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3.4.4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3.4.5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代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雾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约强10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毫克/米3的二氧化硫可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致癌因子的发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2、防治措施

2.1个人防护

首先,应加强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的教育。

2常规处理SO2 方法 在注意工人个人防护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SO2 烟气。

预防措施主要有:生产和使用场所应加强通风排毒,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应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

有明显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禁止从事与二氧化硫有关的作业。 臭氧对人类的危害

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即可达到0.1ppm) 但超标的臭氧则是个无形杀手!

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 和肺气肿;

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

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 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而复印机墨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臭氧和有机废气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有效地防止臭氧污染的方法:

1、对外排的废气推荐采用水帘柜+生物滤塔处理工艺

水帘柜以去除漆雾污染为主,生物滤塔以去除有机溶剂污染为主。如果没有条件设置水帘柜,生物滤塔则是必要的,可同时兼顾去除漆雾和有机溶剂。有机废气的生物处理工艺适宜于小风量、低浓度、间歇使用场合,投资少,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汽修厂、4S店、钣金厂等场合的有机废气处理。

2、密闭设计,强化通风

对喷漆房尽量采用密闭设计,并采用强制排风,降低室内有机溶剂浓度,防止有机溶剂的无组织漫延和排放。通风量的设计应满足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要求。

一氧化碳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意识障碍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如CO浓度极高时,可使人迅速昏迷,甚至“电击样”死亡。

2.其他损害

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之外,急性CO中毒尚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周围神经病变(多为单神经损害),皮肤水疱或红肿,身体挤压综合征(包括筋膜间隙综合征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极少部分患者可合并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3.迟发脑病

部分急性CO中毒昏迷患者苏醒后,经2~60d的“假逾期”,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迟发性脑病。精神及意识障碍表现为智能减退、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外系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高、主动运动减少等帕金森氏综合征表现;锥体系损害表现为偏瘫、小便失禁、病理征阳性;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则表现为失语、失明、失写及继发性癫痫发作等。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氮氧化物可刺激肺部,使人较难抵抗感冒之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病患者,会较易受二氧化氮影响。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主要损害靶器官为呼吸系统。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1.急性轻度中毒 一般在吸入氮氧化物几小时至72h潜伏期后,出现胸闷、咳嗽、咳痰等,伴有轻度头痛、头晕、无力、心悸、恶心、发热等症状;眼结膜及鼻咽部轻度充血及肺部有散在的干啰音。胸部X线片可见肺纹理增强,或肺纹理边缘模糊。血气分析: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可低于预计值1.33~2.66kPa(l0~2OmmHg)。

2.急性中度中毒 有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咳嗽加剧,咳痰或咳血丝痰,常伴有头晕、头痛、无力、心悸、恶心等症状,并有轻度紫绀。两肺有干啰音或散在湿啰音。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胸部X线片可见肺野透亮度减低,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呈网状阴影;或有局部或散在的点片状阴影,或相互融合成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血气分析:在吸低浓度氧(小于50%)时,才能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kPa(6OmmHg)。

3.急性重度中毒 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为重度中毒。

(1)肺水肿:呼吸窘迫,咳嗽加剧,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明显紫绀。两肺可闻干湿啰音。胸部X片可见两肺满布密度较低、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或呈大小不等的云絮状阴影,有的相互融合成大片状阴影。可伴有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血气分析:在吸入高浓度氧 (大于50%)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小于8kPa(60mmHg)。

(2)昏迷或窒息。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4.迟发性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在吸入氮氧化物气体,无明显急性中毒症状或在肺水肿恢复阶段后2周左右,突然发生咳嗽、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紫绀。两肺可闻干湿啰音或细湿啰音。胸部X片可见两肺满布粟粒状阴影。

长期接触低浓度 (超过最高容许浓度)的氮氧化物,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预防

1.改革工艺过程,尽量密闭化生产,加强通风排毒设备,便车间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2.定期检修设备,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如根据需要戴好送风式防毒面具等。

4.患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心病及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不宜从事本作业。

第二篇:机械制造业职业危害因素

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引起磨工尘肺。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各种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时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铸造和锻造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另外金属切削的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为做好公司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公司应设置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公司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十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第四篇: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又只注重病人的安全,而忽略了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安全,护理人员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护理工作主体的护理人员应该怎样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下.

护理人员工作的医院内,由于病人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和工效学的高度应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 有记载的医源性感染:

1924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白喉 1949年,第一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肝炎 1984年,美国首例报道医务人员感染HIV 1987年,意大利首例ICU护士感染HIV 1992年,美国医生被留置针扎伤感染HIV 2003年,美国报道实验室感染HIV+HCV 2009年,我国广东某医院某护工感染HIV……

这么多医护人员遭受职业暴露, 那什么是职业暴露呢

职业暴露的定义 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

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位居高危之首;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SARS &2002.11-2003.6,内地诊断病例5326例,其中医务人员1002例;死亡病例中约30%是医务人员;另据报道: 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务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参加抢救,在抢救中均直接接触血液,频率最多的那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半年后有2名血液检出艾滋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悲剧;

为什么护理人员易发生职业暴露呢?(图)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缘于: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工作对象:易感人群;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害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 生物性因素

主要包括由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禽流感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病毒;护理人员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患者,易受到职业伤害;大量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率,导致了较高的感染率和带菌率。据WHO统计,护士、医院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1%-2%,创伤后感染率为0.3%-3%。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重要。由于针刺引起的损伤就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

2 化学性因素

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一些药物及消毒剂的接触,如抗肿瘤药、麻醉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容易入空气中,或由于接触暴露,多有致畸和致癌作用。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解决消毒与环境污染致残余消毒剂吸入的矛盾也是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亟待改进的重要课题,有报道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烧灼、胸闷、气喘、皮肤过敏等症状。对护理人员职业卫生安全影响最大的化学因素是抗肿瘤药物的接触,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具有致突性、致癌性、致畸性。

3 物理性因素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比如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病人、弯腰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如腰背痛等。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精子生成障碍,甚至诱发肿瘤。

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有ICU、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主要噪声来源为机器声、工作人员对话、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移动的声音等;在消毒灭菌工作中,消毒物质(紫外线、臭氧等)均对人体造成损害. 4 心理社会性因素

护理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 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由于工作紧张、长期的轮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生物钟紊乱,造成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加重;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到12.3%。护理工作压力源主要有:①不良的工作环境;②紧急的工作性质;③沉重的工作负荷。 面对这么多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安全防护呢?

防护措施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预防的原则,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规定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消毒,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2. 加强药物管理

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配置化疗药物环境空气要流通,使用生物安全柜,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除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外,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标记。

3 加强自我防护 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运用正确的姿势,培训护士正确搬抬病人和帮助翻身。监护室、手术室等部门如频繁应用射线和电磁波,也应达到一定的防护要求,如铅板隔层,或提供铅屏风等防护用品,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

4 重视洗手与戴手套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要洗手。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因此,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实践证明,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5 提高认识,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因工作对象、环境、社会地位、护患关系等造成心理紧张,工作压力比一般职业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调节心态。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拓宽知识,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沟通技巧的学习,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

面对压力如何进行自我调控? 做人不要太认真; 做事一定要认真;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学会给自己减压 个人防护---3R原则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化,使

习惯成自然;

总之,护理人员维护好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医院及各科室管理者应对护理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重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努力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努力工作,快乐生活!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第五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规范公司各车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目的和要求

(一)各单位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工作由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劳动者公布。

(三)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到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重新作业。

(四)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

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

三、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检测布点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名称、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及毒物名称)。

(二)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的种类

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及喷漆过程中散发的有害气体。

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三)监测周期

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日常定期监测。 1.粉尘, 2次/月,粉尘分散度1次/半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 2.高温、噪声一次/半年,毒物一次/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

(四)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四、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每年至少一次.每年的监测覆盖率100%.

五、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青岛华润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2008-10-10

上一篇:专业教育会议议程下一篇:这一路我风雨兼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