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2023-01-25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校、政府、商业组织和民间组织,汇报总是贯穿于各个组织的内部以及相互合作的组织之间,而汇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那么,你懂得写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奶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奶牛养殖经济发展汇报

嫩江县伊拉哈镇五一村奶牛养殖合作社,是一个由农村奶牛养殖户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中,立足本村的實情,在适应市场,开拓市场,产品营销,服务领域等各方面,起到了“兴产业、活经济、富百姓”的积极作用。合作社内现已吸纳会员301名,奶牛存栏1040头。具体作法:

一、成立奶牛风险基金会,增加奶

牛养殖抗风险的能力

为了提高奶牛养殖的抗风险的能力,解决奶牛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合作社成立了奶牛风险基金会。入社的奶牛按每头90元標准交納風险金。明确规定风险基金专门用于解决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各種风险問題。制定了风险基金的使用制度,确定了奶牛风险赔偿的病种,如出现奶牛风险,由合作社兽医专业人员检验鉴定。合作社组织召开代表大会统一表决,确定补偿金额。然后把风险金补帖到风险牛的养殖户,得到风险金后,此奶牛的风险合同自动解除。奶牛养殖风险基金的启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投入保险金的奶牛不断增多,2009年投保的奶牛有650头,收取风险基金5.85万元。

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畜产品的品质

合作社聘请了省、市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多次邀请县畜牧局、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到合作社为养牛户讲解奶牛饲养技术,学习高产奶牛的饲养与管理,学习青贮玉米的贮藏方法等。全面组织开展标准化牛舍建设,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补喂青贮饲料等先进技术。在培训中,利用电教手段,播放奶牛饲养技术科教录像87场。并印发了奶牛饲养知识读本200多本。全村奶牛养殖户301户都参加了培训。特聘了一位专业技术人员,购进优质高产奶牛的精粒,实施冻精配种。

合作社还组织会员到富裕县、大庆市参观学习奶牛养殖的先进经验,提高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饲养水平。合作社组建了奶牛疾病治疗综合服务室,加强对奶牛疾病防、检、治的管理工作。奶牛系谱管理档案化,实现奶牛疾病治疗、防疫、科学化饲养等服务一体化。

三、扩大青贮玉米的种植,提高了经济效益

通过奶牛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农户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过去全村都以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调不开茬口,增产效果差,合作社积极动员会员种植玉米和青贮玉米,使产业结构逐渐改变,每年全村玉米种植面积都1500亩以上,随着青贮玉米面积也在不断增强。协会还出面与非养殖户签订青贮饲料收购合同。青贮饲料通过奶牛的过腹增值,使全村农民可增收100多万元。同时奶牛业的发展推动了全村耕地培肥工作的开展。平均每头奶牛每年产出粪便2立方米以上,每亩地施肥按2立方米计算,每年可培肥地力1000多亩,通过对耕地增施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耕地质量,减少了化肥的投入,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四、加强企业与农户的联系,增强服务功能

奶牛养殖合作社成立后,积极争取外援和引进项目资金为广大成员谋利益。2008年与辰鹰乳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辰鹰乳业集团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一处40平方米制冷灌放置车间,集团拉奶车每天定时来奶站收购拉运鲜奶,养殖户不出村就可把鲜奶卖出去,而且,价格还高于其它的奶站。产、销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养殖户。6吨制冷灌放置车间建成进一步调动了全村村民从事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另外,合作社还积极从辰鹰乳业挣取便宜饲料,配给每个养牛户,大大减少了奶牛户的支出。保持全村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五一村因此被辰鹰乳业集团确定为辰鹰乳业鲜奶生产基地,实现了“大企业”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效对接。

五、强化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

一是实行民主管理体制,坚持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组织章程。并按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长。重大事项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每月28日召开举行理事会例会,每年召开1次理事大会,理事长代表理事会向全体会员报告工作,总结一年工作,并集思广益,安排部署下年工作。二是严格会费管理。会费本着“从会员来,到会员中去”原则,严格会费的使用,大额开销都必须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并公开财务收支帐目,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和质询。目前,累计积累会费5万元。

六、组织协会会员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我村环保和生态的良性化发展。我们不断完善、丰富“支部+协会”模式。支部主持,协会主办,组织协会会员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作社成立以来,义务修建桥、涵5处,修路800延长米,拉砂子3500立方米,帮助16户困难的养殖户解决了春际缺籽少肥的实际困难。合作社并以独立的法人资格积极申请实施五一村沼气工程项目,通过沼气池的建设,利用牲畜粪便资源,开发利用沼气资源,使村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达到村容村貌美化、净化,进一步加快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宿城区奶牛业发展情况报告

为了加快我区奶牛养殖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宿城区大力发展奶牛养殖,把发展奶牛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采取落实资金启动、强化科技支撑、推进适度规模、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奶牛产业的发展,对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奶牛养殖现状

目前全区共有奶牛养殖场4家(包括宿迁市鸿兴生态奶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划入洋河新城),奶户106户,奶牛存栏6574头。(宿迁市锡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明,目前奶牛存栏量1395头,日产鲜奶6.5吨;宿迁市鸿山生态奶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志明,目前奶牛存栏量2987头,日产鲜奶22吨;宿迁市长安牧场,负责人朱宏,目前奶牛存栏量1058头,日产鲜奶8吨;宿迁市鸿兴生态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正旺,目前奶牛存栏量1134头,日产鲜奶9吨,该养殖场目前划入洋河新城)。全区目前日产奶量达到45.5吨。到2012年底,全区奶牛存栏量达到0.79

万头以上,年产鲜奶1.995万吨以上,奶牛养殖业产值1.3965亿元,奶农年人均收入1.9万元。

二、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为保障我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调动奶农养殖积极性,区财政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奶业发展的意见》(宿政发【2010】151号)文件精神,对照补贴政策及时兑现补贴资金。截止目前共计补贴奶牛4201头,补贴资金307.208万元。其中:宿迁市锡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08年补贴500头×1000元/头×0.7=35万元,2009年补贴285×1000元/头×0.7=19.95万元;宿迁市鸿山生态奶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补贴1259头×1100元/头×0.7=96.943万元,2010年补贴1015头×1100元/头×0.7=78.155万元;宿迁市长安牧场2010年补贴745头×1000元/头×0.7=52.15万元;宿迁市鸿兴生态奶业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补贴397头×900元/头×0.7=25.011万元。

三、产业布局

根据资源条件、奶业生产现状、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实施重点区域的发展,选择远离市区,距离成子湖及主要河道为5公里以外,距村庄、交通干道、屠宰场1公里以外,且农业基础较好的陈中路、洋郑路两侧重点建设规模奶牛养殖场,以陈集、屠园、中扬、仓集、郑楼等乡镇重点建设奶业基地,陈集重点布局在陈集村;屠园重点布局在谢庄村;

中扬重点布局在程庄村、南张圩村;仓集重点布局在闸圩村、罗庄村等;郑楼重点布局在郑楼居委会、古城居委会。

四、发展重点

(一)提升牛群数量。陈集镇在促进鸿山奶业自繁扩量的同时,在布局区域内新建1个存栏1500头以上奶牛场,屠园乡谢庄村自繁扩量达1000头以上奶牛,在中扬镇在长安牧场基础上实施二期扩建工程,或在周边扩建新场,新增存栏奶牛2000头以上,在仓集镇闸圩或罗庄村新建1个存栏奶牛1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郑楼镇郑楼居委会或古城居委会新建1个存栏奶牛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二)实施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牛单产水平。以陈集、屠园、中扬、仓集、郑楼为重点,大力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增加奶牛头数,特别是高产荷斯坦奶牛数量,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加快实现养殖场内的防疫、饲料供应、机械化挤奶、科技服务一体化,实行农民居住和养殖场相分离,全面实现机械化挤奶,从而确保奶产品质量。

(三)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保护环境,凡存栏5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基地均建设牛粪处理工程,实施奶牛养殖基地沼气能源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中:宿迁市鸿山生态奶业有限公司在其东侧成立沃野有机肥有限公司,所产牛粪全部用于有机肥生产;宿迁市锡玉奶牛养殖合作社所产牛粪全部送至宿豫区保安

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宿迁市长安牧场目前牛粪进行堆肥发酵还田,并且正在进行沼气工程项目建设申报。

(四)加强疫病防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坚持生产发展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加强优势区域奶牛疫病防控措施。加强定期检疫和重大传染病强制免疫,特别是在春秋两季进行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经常进行牛群健康普查,构建良好生产环境。建立奶牛免疫档案。帮助奶牛养殖户实施科学的防疫措施,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减少奶牛疫病的发生。

五、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奶牛产业区建设顺利进行,成立区奶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发改、农委、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有关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奶牛产业区重大问题协调。

(二)强化政策扶持

1、建立奶牛养殖补贴制度。经区农委、财政审查备案,对存栏优质奶牛在200-499头、500-999头、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包括新建或扩建的规模场),每购进1头荷斯坦等优质成年奶牛,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奶业发展的意见》(宿政发【2010】151号)文件精神,区财政在市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分别补足至900元、1000元和1100元。

2、对奶牛养殖设备进行补贴。对新建2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购买使用全混日粮(TMR)饲料制备机及挤储奶设备(不含手推式),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奶业发展的意见》(宿政发【2010】151号)文件精神,区财政按实际购买价格的40%给予补贴(含国家农机具补贴)。

3、对奶牛养殖基础设施进行补贴。对饲养优质成年奶牛500头以上的新建、改扩建牛舍,并配套防疫基础设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标准挤奶厅等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规模场,按新增牛舍面积,区财政给予每平方米50元补贴。

4、积极推进奶牛保险工作。将奶牛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建立奶牛重大疫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政策性保险制度,区政府和保险经营机构进行联办共保,政府和保险经营机构按规定比例分别承担风险。对奶牛保险的保费实行财政补贴,除省财政负担50%外,区负担25%,养殖场(户)负担25%。

5、加强奶牛养殖信贷支持。金融部门将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开发适应奶业的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贴息补助。

(三)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树立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引进奶业投资商和有实力的人才,实现我区奶业跨越式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

多形式地推进奶产业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符合现代奶业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引资、引智合作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效果。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2008年凉州区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根据省、市农牧厅局《关于实施2008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通知》精神和甘肃省2008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我们,我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制定了2008年凉州区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全区奶牛存栏总数 头,其中能繁奶牛7500头,头均产奶量4300kg。领取冻精情况:9月20日收到天山畜牧冻精2000支、9月25日收到河南洛阳冻精4200支和秦黄岛全农精牛冻精6000支,共收到冻精12200支。截止11月30日给冻配点供应冻精2025支。

二、项目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我区对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非常重视,为把良种补贴工作抓实,维护好奶农的切身利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上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和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及技术指导等工作,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为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了解项目,了解这项富民政策,积极参与项目。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印制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将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意义和目的、项目要求、补贴标准等进行广泛宣传,并在实施镇乡村委会和冻精改良站点张贴2008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公告,对项目补贴标准、对象及提供冻精的牛号和配种员服务费收费标准(70元头)、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了公示。各冻精改良站张贴全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入选种公牛图谱,使广大奶农充分认识到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三)强化培训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为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我区举办了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冻配员技术培训班。并在技术培训、考核的基础上,重新对配种员进行了发证,实行持证上岗。并在强化配种员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养殖户的培训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利用为农户开展改良配种、兽医治疗及入户宣传等机会,为农户现场咨询和解答奶牛饲养管理、配种、疾病预防、治疗等问题,及时解决奶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项目规范化运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区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牧厅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了对项目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了项目实施工作的规范化运作。一是建立了项目冻精管理制度。各项目乡镇冻配点冻精由区畜牧中心统一保管并及时发放到冻配点(),区畜牧中心和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相应的冻精供应清册;冻配点建立冻精使用登记表,并要求附有奶牛养殖户签名及指印;使用后的冻精细管由养殖户保存,以便查验。二是制定配种收费管理办法,防止违规加价。按照省《实施办法》要求将配种费和冷冻精液费分开收取,严禁高收费、乱收费。三是加强配种员管理。对配种员采取持证上岗,配种员必须经过区畜牧中心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配种员资格证》和《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冻配点配种员方可参与项目区配种工作,同时要求配种员具体负责开展对农户的宣传及指导服务工作。四是采取分级管理,明确职责,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畜牧中心主要负责项目冻精供应管理,冻精改良站点的业务管理及技术培训工作,并对项目区的实施工作进行指导监督;;镇乡畜牧兽医站主要负责辖区内的实施工作,并承担对配种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完善痕迹管理资料;配种员主要开展技术服务,并承担对农户的宣传及指导服务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项目冻精外流或没有用到项目区农户身上,则将按分级管理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监督检查,保证项目实施质量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项目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养殖户真正受益,设立了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并定期不定期派出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了解项目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和帮助各地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身上。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是一项真正的技术推广工程、效益工程和惠民政策实施工程,得到了广大奶牛养殖户一致称赞。奶牛良种补贴政策激发了奶农选择优质冻精的积极性,加速了奶牛(奶水牛)良种繁育的进程,实现了奶牛单产水平提高和奶农受惠的目标。但由于项目推广经费不足,车辆运输费,宣传费等筹措比较困难,给项目的实施带了一定的困难。

第四篇:兰州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梁剑平九三学社兰州市副主委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态势,发达国家在以植物农业为主,向以动物农业为主阶段转变过程中,奶业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一个奶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论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同。牛奶是兼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能的食品,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健康长寿,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奶业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是否切实提高的具体体现,因此积极发展奶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兰州市奶产业现状

兰州专业化奶牛业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全市奶牛养殖从几十头,发展到今天的13000多头,分布在全市的三县五区,主要集中在城关,七里河,西固,榆中,永登五县(区)。据统计,2002年全市牛奶产值7843万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1.52%,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0.27%。2002年全市牛奶总产量由1978年的4338吨增加到39216吨,年均递增达

9.6%,人均牛奶占有量由1978年的2.1公斤增加到13.11公斤。近几年,奶业发展速度较快,奶牛由1999年的7700头发展到2002年的13000多头,年均增长19.1%,奶产量由26873吨,增加到39216吨,年均增长13.4%,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由21.17千克增加到28.70千克。

随着全市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奶总产量和商品率的大幅度增加,乳品加工业得到发展。1995年兰州雪鸽乳品厂,1997年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和2001年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建设,使兰州市奶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自1982年起,兰州市乳品加工企业数量从1家,增加到2002年的25家,主要有兰州乳品厂,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兰州奶牛繁殖总场,兰州盛福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奶牛场,兰州军区司令部副食品基地养殖场,甘肃仁和大草原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兰州雨琦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5家乳品加工企业,生产产品涉及鲜奶,酸奶,乳酸饮料和奶粉四大类,几十个品种。

以七里河区为例,2012年5月,在七里河区政府的扶持下,晏家坪村自筹资金471.6万元,争取国家补助扶持资金5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近300亩,新建养殖规模3000头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另外,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与七里河区合作,加强了奶源基地建

设。西果园镇是一个养奶牛大镇,目前有奶牛存栏2048头,年产鲜奶686万公斤,奶牛产值达到1029万元。

二、兰州市奶产业存在问题

1. 受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

首先是受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经济收入虽然也影响乳品的消费,但更多的还是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使兰卅I市人均奶类消费水平低,并有明显的城乡差距。2002年全市人均乳品消费13.11公斤,是北京市人均消费的三分之一,而全市农村居民乳品消费水平极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仅1.2公斤,人均消费水平不到城镇居民的5%。多数农村至今仍是乳品消费的空白区,这是影响13兰州市乳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基地建设重视不够

基地建设重视不够,饲料种植面积小,养殖基地少,养殖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良种繁育水平低,致使奶牛资源不足,整体奶牛单产低,牛奶总产量不高。兰州市有规模的国营、集体、股份和民营奶牛养殖企业共28家,存栏奶牛数占全市的近60%,其余均属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粗放的小型养殖场、奶牛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农户。2002年全市奶牛存栏13000头,牛奶总产量39216吨,仅是呼和浩特市的10.6%和16.8%。生产经营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奶牛单产水平较低。存栏成母牛年平均单产4500公斤左右,制约了全市原料奶总产量的增长。

3. 乳品加工企业过多

近年来,市域内乳品加工企业增至多达25家,隶属关系复杂。有省、市、区、个体、部队和厂矿企业,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杂乱或没有,品种单一;部分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户也搞起小规模乳品加工,形成自产、自加、自销一体化经营;许多企业设备简陋并不具备生产和加工条件,甚至连质量都很难保证,而且卫生条件根本达不到生产标准,属作坊式加工企业。全市25家乳品加工企业同处理鲜奶80吨左右。部分国有乳品加工企业由于企业在设备、技术、品种和包装等方面比较落后和单一。也制约了奶业的发展。

4. 质量制约奶业发展

目前,全市牛奶生产中7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奶牛养殖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料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生产的牛奶无法满足生产优质液态奶需要,特别是“UHT”(超高温灭菌)奶的需要,制约着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乳品质量的提高,

加之部分乳品企业加工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乳品质量低,使消费者对乳品质量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整个乳品的消费。在城郊部分地区“铃铛奶”还在销售。

三、兰州市奶产业发展前景

1. 全市人口300多万,庞大的人群将成为潜在的乳制品消费市场,人均消费量在由5.5公斤基础上每人增加1公斤,就增加了300万公斤的消费量,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可想其潜力是多么大。

2. 奶牛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动物,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而且劳力资源充足,牛奶又是营养安全的保健性食品,可强壮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因此,养奶牛、喝牛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 奶牛单产增幅空间大,目前的养殖水平,只要搞好品种改良,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防病治病等,完全可以提高奶牛的单产和牛奶品质,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仍有5000公斤的单产增幅空间。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奶牛产业的发展思路是:立足我市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秸秆利用为基础,良种推广为前提,科技培训为支撑,农户饲养为保障,规模经营为重点,小区建设为核心,鲜奶质量为关键,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奶牛产业化为切入点,坚持质、量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建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努力把我市奶牛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人均饮用奶达到10公斤以上,为增加人民体质,振兴兰州及七里河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对策

1. 抓宣传,提高认识。我国是严重缺奶的国家,兰州及七里河差距更大,主要制约因素是对发展奶牛产业的意义认识不足,对饮用奶制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重要性缺乏了解,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尽快提高对发展奶牛产业重要意义的认知度。

奶牛产业是朝阳产业,转化率高、成本低、营养丰富,而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奶制品销售网络和奶协的广大会员特别要抓住每年5月20日的牛奶日,组成专门宣传队伍,深入中心城区,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托儿所、幼儿园、老年公寓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进行宣传,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形成大力发展奶牛产业、饮用奶制品的共识,从而把奶牛产业作为农区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2. 抓科技、提高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奶牛产业现实存在的问题,突出做好以下

几个方面:

(1)千方百计推广牧草种植和玉米杆青贮。采取重点突破,逐步普及,坚决做好。2斤青贮饲料,1.5斤苜蓿可以分别转化1斤牛奶,这样的高转化率为什么推广不开?关键是认识不到位,怕麻烦,科技意识薄弱。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切实搞好服务,把此项工作搞好。

(2)建议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引进和推广奶牛良种,充分发挥奶牛良种冻精补贴作用,以尽快提高奶牛的群体质量。要建立专门的奶牛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杜绝投机商以次充好,劣质奶牛充良种的坑害奶农的事件发生。

(3)开展以乳房炎、子宫炎、不孕症、结核病为主的防病治病工作。奶牛的生产资料供应方面,建议药检、饲料主管部门搞好兽药、饲料等的市场整顿,确保用药、用料的安全有效。

(4)乳品加工企业要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树立超前意识,加大科研投入,招揽科技人才,研发牛奶的新品种如凝固型酸奶、酸奶片、酸奶小食品、低乳糖奶、黄油、奶酪等,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确保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3. 抓改革,积极推进奶牛业的产业化。

奶牛产业化的内涵就是“种草养防产加销管”的一体化,即奶牛繁育良种化,草料生产机械化,饲养管理规范化,疫病防治制度化,乳品加工标准化,销售产品品牌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模式合作化。

第五篇:发展农村奶牛养殖及相关问题

————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社会实践报告

生物学院02级硕士李明

此次赴山东荷泽牡丹区考察时,当地的马岭岗镇城府准备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将把规模从现在(2003年8月)600头,在三年的时间发展到2-3万头。

我们知道牛奶产业现是朝阳产业。2000年底,我国拥有奶牛488万头,奶类总产量为919万t,,较1999年增长.13.9%。年人均消费量为7.3kg。在北京和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中,人均消费量约为26kg。总体上我国的乳品消费潜能很大。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实行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加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了消费方式的改变,对食品数量的追求向追求食品数量、质量及产品多样化转变。

居民消费及奶牛生产随着乳品消费的迅速增长,“饮食习惯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这一理论逐渐已得到证明。从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表明高收入群(最富的10%)比低收入群(最穷的10)的乳品消费高3.13倍。在短期几年内,乳品的消费将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即财富高度集中的地方。

山东荷泽毗邻北京等大城市,牛奶市场潜力巨大,牡丹区马岭岗准备在三年内发展到2-3万头奶牛,单从市场前景来看,具有可行性。

此次我们还采访马岑岗2家养殖户,当我们问其中的农户甲的收入时,他高兴告诉我们,“(收入使)一家吃喝穿用不用愁,儿女上学不用愁,儿女婚嫁不用愁,确实,奶牛给农户带来了收入。一头奶牛按年产鲜奶4 5~5吨,每公斤鲜奶收购价按1 4~1 6元计算,年收入最低为6300元,除去费用最低可获利3000元左右,比种2公顷旱田的收益还要高。而种粮食,例如玉米,除去上交国家和部分留作饲料粮以外,很难找到好的销路。如果发展畜牧业,以一万头奶牛计算,每年可消化玉米3万吨,需要种植玉米5500公顷,青贮1400公顷,苜蓿100公顷。而且玉米秸秆可作为奶牛的粗饲料。这样既可以转化余粮,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又解决了农业产业单一,土地耕作调整难、卖粮难、农民增收难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规模小,设备简陋,经营分散,管 理落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技术服务不配套,科技含量底,乳产量不高,质量无保证,环境污染及“合算就养,不合算就卖”,难以形成商品基地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例如,我们所采访是2家是马岑岗最好的养殖户,当他们目前正在饲养的奶牛数却不足20头,还是按传统的的方法养殖奶牛,牛奶的销路是直接买给牡丹区的市民,同时自己也当兽医。假如以这种状况,发展2-3万头将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结果是牛奶卖不出,一发生流行病,大量的奶牛就可能被传染。

针对以上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句话“依靠龙头带动,逐步建立完善的奶牛业产业化生产体系”

随着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都出台了一些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政策,把它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家庭奶牛业发展的势头很旺,但由于资金、技术、牛源、场地的制约,家庭奶牛业数量少,扩大规模较困难。要想使家庭奶牛业兴旺发达,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根据外地经验,建立奶牛合作社,奶牛协会以加快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公司———奶牛服务站———奶牛基地———养奶牛户的产

业化生产体系。

1. 建立奶牛购销的中介机构

目前奶牛购销中大多存在无卡片,不知生产性能,无检疫证明,不知有无疾病,无系谱,不知是纯种还是杂种,是否有产科疾病及屡配不孕的牛也流入市场,使购牛者蒙受损失。应建立奶牛购销中介机构,提供售牛信息,对奶牛进行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对奶牛进行检查,是否怀孕及有无产科疾病。并进行等级鉴定,出具鉴定证书,以便按质论价。奶牛购销中介机构随着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可并入团(乡)奶牛服务站。

2. 建立龙头企业

成立奶牛集团公司有助于帮助农民解决“购牛难”的问题,可学习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三种方法帮助农民养牛。一是采用奶牛身价租赁,即把奶牛作价给农民饲养,每月用1/ 3 奶款偿还租金,三年内还清租金,奶牛归己。二是以30 %优惠价把奶牛卖给农民。三是帮助农民去外地购买奶牛。

3. 建立奶牛合作社

把个体小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形成规模,便于向产业化过渡。应在有饲料资源,有牛群基础的地方成立奶牛合作社,在饲养区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服务,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并与乳品加工企业形成相互依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使生活区人牛混养的奶牛逐渐转移到饲养区,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规范化饲养。也可以将奶牛折价入股,资金入股统一饲养。参加饲养者按定额另外付给工资或按股进行盈利分红。

4. 建立奶牛协会

奶牛协会便于沟通信息,提供技术资料,统一饲养管理操作规范,统一价格,进行技术交流,以维护养牛户的利益。

5. 建立乳品加工厂

实行贸、工、牧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由公司与养牛户签定收奶合同,使养殖户无后顾之忧,乳品经过加工为消毒软包装奶、奶粉、奶油、冷饮等便于贮存和运输,增加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学生奶的普及为乳制品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如农一师某团的奶粉厂鲜奶收购价1 元/ kg ,农户养牛积极性都很高,还不能达到满负荷生产。公司效益好,可让利农户,提高并稳定牛奶价格,使之形成稳定的奶源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6. 建立收奶站

根据外地经验在奶牛较集中的团或乡(镇) 建立收奶站,由公司无偿提供冷奶槽、发电机组、奶罐车、化验药品、器械等主要设备,委托当地有经营头脑的人承包经营,可大大方便当地奶农售奶。这样可使奶农就近售奶,并经工商卫生质检部门联合发文,禁止在市场出售未经检验及未消毒的鲜奶,以防止含有病源菌的牛奶、搀假奶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使群众习惯饮用消毒软包装的放心奶,使之逐步规范乳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配合当地畜牧兽医部门逐步建立收奶站,不仅收奶,还应具有检疫配种、疾病治病、技术指导等多种职能的奶牛服务站,以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

在我们这次采访中,马岭岗镇镇长就准备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让当地黄牛作黑白花的代孕母牛。在此,根据我专业特点,简单介绍一下最新是生物技术在奶牛养殖上的应用。

牛的胚胎移植最早是在1951年由美国Willett等人通过屠宰牛取得胚胎移植成功的,在随后的十年中,牛的胚胎移植主要采用开腹手术取卵和移植,成功率

很低,直到1960年才获得了几头牛。在1965年,日本人杉江首次采用非手术法移植胚胎获得成功,开辟了牛胚胎移植的新途径。现在牛胚胎移植技术以相当成熟,例如现在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移植奶牛受胎率都达到60%,性别鉴定技术已达到90%以上的成功率,但国内技术还有差距,据报道2002年6月17日,呼伦贝尔千枚奶牛胚胎移植工程首先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进行,受胎率51.2%,但一般在国内是受胎率30%左右,然而对性别鉴定还是有困难,一般是无法鉴别。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除了跟胚胎状态,实验条件等因素有关外,其中不可忽视的是移植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于现在最新的体细胞克隆技术,要应用养牛产业,就如陈大元所说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转基因技术应用,就要走更长的路了,但那一天是一定会来的。

以上就是我这次对于山东菏泽市马岭岗镇奶牛的养殖的社会实践报告。预祝三年后,马岑岗奶牛的养殖业欣欣向荣。

上一篇:年轻干部锻炼实践心得下一篇:女朋友对男朋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