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2023-05-19

第一篇: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孙昌英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但其本质是“人和”,包括人际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员工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增强党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做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势,也是党实现目标任务的重要法宝。然而纵观现情,群众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的不少同志做群众工作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习惯压制式的管理,不仅缺乏沟通意识,而且缺乏沟通技巧。在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的过程中,不少干部缺乏做人的工作能力,更有甚者,一些年青干部连谈心都不会了,其群众关系可想而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相当一部分矛盾,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正是由于群众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薄,引起群众不满;正是由于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懂得倾听,不会好好说话,一些本可以解决的一般性矛盾,最后引发成难以收拾的大冲突……

为此,今后工作中:

一是要加强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做好群众工作是任何社会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类管理的题中之义。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人就有情感沟通、情绪释怀,就有思想交流,做好包括思想工作、群众工作在内的做人的工作,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回避的。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同志眼中,重物轻人,重视GDP轻视做人的工作,认为完成指标才是硬道理,看不到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带好队伍,带

不好队伍,完成任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其实,你不做有人会做,组织不做非组织会做,执政党不做其他社团会做,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是要努力创新当前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观念。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要改变长期来“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思维模式,跳出“单向传输”和“一厢情愿”的运作方式,牢固确立“服务群众需求”的新理念。同时,做群众工作也要引入市场的观念,借助市场的力量。只有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回答了群众的疑虑,关注了群众关心的热点,我们的群众工作才能赢得认同,获取人心,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力。反之,我们的工作就会脱离群众,走入“自娱自乐”和“自我循环”的盲区和误区。

三是要进一步丰富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定要建立“低端切入”的工作意识,尤其是在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中,要摒弃说大话、套话、重复话的做法,紧密联系单位实际,结合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比如,以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切入点,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如我县深入开展的十大实事工程,从其中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入手,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四是要积极拓展当前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方法与途径。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要注意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从团队建设的角度看,可以学习借鉴组织文化学,通过单位层面的价值共识,进一步落实制度,规范群体行为;从个体工作的角度分析,可以学习借鉴心理学,通过人的心理轨迹的分析,合理解释其行为举止,为做好人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把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者系唐海县第十一农场党委书记)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一、新时期街道群众工作面临的现状

从宏观上来看,当前群众工作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街道面貌的不断改善,尤其是城市化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使农村发展越来越城市化;二是改革开放30年,基层群众由封闭走向开放,群众的素质越来越高,视野更宽广,思想更活跃;三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和政治权利的追求不断提升,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四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各阶层、各群体的诉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五是当前由于一些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相对于现状滞后,造成各类矛盾频发。 从微观上来看,当前基层群众工作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干部观念意识不到位。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与他们说不清;有的在遇到群众上访时,不是主动去接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而是借开会、有事情等办法来回避或搪塞群众;也有干部认为当今是市场经济社会,群众都是各干各的,

1 平时干部与群众很难搭上边。也有的被群众反对过后,认为老百姓是“刁民”,不讲道理。由此种种,干部群众的关系自然可想而知。二是缺乏恰当的工作方法。主要表现为“身在基层进村不入户,面对群众不知怎样来服务”。乡镇(街道)机关化办公现象日趋严重,在政治、政策的宣传上,觉得现在电视、报纸、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不要也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更不用说面对面与群众沟通,解决他们的困惑,舒缓他们的情绪了。三是基层组织战斗力有待提高。表现为:村干部报酬待遇低,工作环境不佳,社会待遇较低,后备干部培养难。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复杂多变的形势不尽适应。工作习惯上仍然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基层组织作为一种自治组织,缺乏对群众的约束力。

二、当前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既有干部的群众的,又有历史的、现实的,还有主观的、客观的。

1、认识上的误区、素质上的差距。具体工作中,

2 由于群众在认识处理总是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群众争取一些个人利益成为基层干部工作上的矛盾,甚至还激化成激烈的冲突。一些干部认为自己比群众先进,不爱学习,不善于思考,要求群众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表率作用差,办事不服众,群众缺乏信任。

2、发展上缓慢,保障不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仍显得十分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完整建立,政策的连续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时有出现,带来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一些怨气。

3、教育手段落后,办法不多。因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较多,疏于对群众进行经常性教育,群众平时接受教育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宣传教育覆盖面狭小和传播过程中的失真,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准,出现了执行过程中的抵触甚至对抗。

三、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

做好群众工作,要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着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3 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可是在我们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付了大量心血,结果仍得不到个别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群众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是只要在工作中敢于面对群众、善于面对群众,随着工作的深入和时间的推延,许多问题最终也会迎刃而解。

(一)要以积极正面的思想来面对群众。群众不可怕,怕的是我们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基层干部要转变“怕面对群众”、“躲群众”、眼睛向上等弊病,敢于也乐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扰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从主观思想上,第一,要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第二,要抱着对群众的信任和理解的态度开展群众工作,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第三,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作出一项决策、实施一个项目、开展一项工作,都要经常用群众赞成不赞成、高

4 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来检验工作的质量高低、效果好坏。

(二)必须改进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方法是否得当,是我们能否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环节。瓮安事件和孟连事件告诉我们,不注意科学方法,只是一味地滥用权力处理矛盾和问题,必然引发更大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改进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做到真心对待群众,真正重视群众。真心对待群众,就是要做到真心对待、真诚处事、真情解决、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但对一些无理取闹的群众也不能无原则的迁就。现在有一些群众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并且确实也有人因此而尝到过甜头。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不能以偏概全,该硬的时候还是要硬,当然我们硬的前提是手握真理、正气在胸。

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比如今年党工委办事处就提出“实施三个创新,解决三大困难;强化作风建设,推进五个打造”的工作思路,其中三个创新首要就是用在做群众工

5 作的方式方法上,重点抓了三个转变,来“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是转变做群众工作的时间。以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为原则,采用“白加黑”(即白天加晚上)和“五加二”(即5个工作日加2个双休日)的办法,充分体现对群众的尊重和理解,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同。二是转变做群众工作的地点。变座堂处理为上门解决,对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三是转变做群众工作的作风。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负责,我们坚持每月一次排摸不稳定因素,班子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制,严格要求“一抓到底”。

通过探索上述三个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融洽,为妥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奠定了基础。上半年圆满解决了被拖延7年之久的海洋学院2号拆迁安置地块配套建设工程历史遗留问题和东皋岭隧道工程的后续安置等问题,有效化解了在宅基地过渡期审批中“红印户口”的再次群体性上访,以及在敏感时期对老访户的稳控问题。

(三)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多学习,

6 多思考,全面把握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和特点,要摸清群众的真实需求及理由,便于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要寻找政策法律依据,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带头弘扬正气,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廉洁从政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正确行使权力,规范行政行为。以履职为民、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在群众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以体现公正公平的处理方法,取信于民。

7

第三篇: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杨志义

群众工作是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干部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动态的有效途径。当前,群众工作呈现出利益需求多元化、干群矛盾复杂化、反映问题多样化等新的趋向和特征。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广泛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前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一、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阿勒泰地区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相应增多,各种纠纷不断出现,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群众观念还很淡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淡化。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臵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不主动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导致群众无法表达诉求,从而激化矛盾;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不深入基层和接触群众,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基层群众中,群众不信任干部,干

部不理解群众,干群关系上有所疏远。

(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加强和改进。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做群众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多以命令、强迫、压服要求群众。有的基层领导没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常采取传统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服务群众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村(社区)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村级党员队伍后继乏人。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会协调群众利益,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 “拖、躲、捂、推”, 深入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工作没有跟进。往往对群众的诉求推诿搪塞,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存在着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干部和群众的,又有历史和现实的,还有主观和客观的。

一是认识不足、素质差距。具体工作中,由于群众在认识处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群众争取一些个人利益成

为基层干部工作遇到的主要矛盾。一些干部认为自身理论水平较高,不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不善于思考,言行不一,表率作用差,办事不服众,群众缺乏信任。

二是发展缓慢,保障不力。农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部分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根本保障,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心无力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完整建立,老无所养,因病致贫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三是教育落后,办法不多。因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较多,沉不下去,静不下心,疏于对农民进行经常性教育,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准,政策宣传与落实、情绪化解与引导不到位,出现了执行过程引发的矛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政策意识和法律知识淡漠,对于政策理解和新政策的接受速度、解读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容易断章取义产生误解。而基层干部缺乏与群众沟通,缺少面对面宣传政策、法律法规的机会,沟通中脱节,在工作上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深刻认识做好新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 面对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任务,做好群众工作,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

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对我们审视群众工作的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群众的创造力量、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地区各项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牢固树立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特点和新规律,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群众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重要法宝。当前,地区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发展过程中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新理念,不断完

善群众工作新举措,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做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人心向背决定政治力量的兴衰成败,这是历史发展铁的规律。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在于脱离人民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三、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对策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更多的关爱倾注于群众,重民生、尊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是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

一、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的根基所在、力量之源,让老

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在党员干部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观念教育,通过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让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要对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工作路线反省干部在思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并加以整改。另外,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顺民意,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开展工作,决不干与民争利的事情。群众暂时不能理解、不情愿干的事情,绝不强行上马。要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查民情,主动拓宽民意民情掌握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凡是决定的事项、承诺的事情,必须言必行、行必果,竭尽全力办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主动把麻烦和难处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好处留给群众,当前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教育医疗水平提升等现实问题,真心实意解民忧;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研究化解群众在就业和增收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让老百姓持续增收,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是要把“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强基固本”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基层组织是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发展稳定的桥梁。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基层人心所向和国家政策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基层重要、一线

重要”的理念,在人员配备、资源配臵和资金投入上向基层、向一线倾斜,夯实基层基础、壮大基层力量。要加强相对薄弱基层组织的整顿提升。当前我们有一些信访案件是村支部与群众产生矛盾所致,村干部不仅没有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作用,反而与群众形成了对立面。为此,要继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内民主机制和体制,继续通过“公推直选”方式培养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特别是注重从退伍军人、广大学生、经营能手中发展农村党员,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员能不能发挥作用,不仅要看平时,更要看关键时刻、危机关头的表现。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使广大党员能够在发展生产、带着致富、维护团结等方面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要把“建章立制、探索创新、务求实效”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动力源泉。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保证,把执行规章制度作为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职责,做到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实效。群众工作重点在基层,成效在方式方法。当前群众工作不少问题表现在干部作风和工作方法,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被群众所了解和完全贯彻落实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

担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近距离、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一些县市建立的“党员干部联系户”、“党员干部走亲戚”、“民情联系卡”等制度,深受群众欢迎。另外,要用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县(市)委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带案下访、包案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信访听证等制度,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面对面听取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同群众交心谈心、增进感情,切实使信访工作关口前臵、重心下移,最大限度的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群众讲实惠,反感讲套话、讲空话。正确处理和把握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不同群众、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群众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当前群众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充满新期待,要着力解决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问题,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和财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在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随着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不断加快,一大批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必将涉及土地征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要在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的基础上,紧紧盯住劳动社保、项目建设、土地草场征用、企业改

制遗留、涉法涉诉、“两居”工程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紧盯关系民生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积累不上交。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自觉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主渠道和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积极运用网络等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对党的群众工作理论、政策和《草原法》、《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交流等措施,推动各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关于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转载)《科教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23日上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以及参与社会竞争中,面临不少矛盾、困难和压力与挑战,如果不做好改进群众工作这篇大文章,就有可能使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对我们推进各项事业就有可能形成障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习近平同志强调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旨在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断加强和改进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以期更好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我们常说,旧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首先,工作理念创新。要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要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变成我们工作的理念、思路和举措,要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其次,工作方法创新。要变管理为心灵沟通。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走近群众,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要平等与群众交朋友,要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再其次,是表达方式上创新。与群众打交道,贵在会说话、会表达。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有的同志,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这番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反思,认真践行。不当的表达,有可能适得其反,更有可能激化矛盾。

引导,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新形势下,各种情况千变万化,各种价值需求多元,各种矛盾积压太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引导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非常紧迫、马虎不得。党员干部要做好引导群众的工作,一是要注意学习。毛泽东同志说过,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做群众工作更是这样,不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给群众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就没法与群众对话。这也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跟群众说不到一块的重要原因。二是不回避矛盾。各级干部要有直面矛盾和问题的勇气。勇气来自担当。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有面对矛盾和直面问题的姿态。其次,就是要有理直气壮讲清大道理而又能够及时说好小道理,让群众真正心服口服而又不得不佩服。三是做思想工作。党员干部要有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毅力和本领。缺乏耐心是做群众工作的大敌。有的人遇事急躁不冷静,缺乏与群众心平气和说话的修养和涵养,这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需要引起高度注意。解决好了,不出问题,解决不好,出的都是大问题。

服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整个服务之中。让群众与你接近并亲近你,你才有可能做好沟通与协调的工作。眼下,一些人还依旧是老一套,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事实上此做法早已过时,更不为群众所接受,进而让群众非常反感。首先,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充满真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决不能搞“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关键时候不理不睬那一套”。其次,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当成基层的“国家大事”。基层群众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各级党组织认真帮助解决。群众有了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他们就会对党和政府产生怀疑和不满,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更是危险的。再其次,就是要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理顺群众的情绪,是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要找出导致群众情绪不畅的根本原因,采取有力的措施,从源头上进行梳理和根治。只有大家心齐气顺才能干好工作促进发展确保稳定。反之,一事无成。

“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对当今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感悟 本人在乡镇工作了26年,去年调入市城管系统工作,今年元月又派驻到集里办事处神仙坳社区群众工作站任站长,几十年来都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接触的有农民、市民、下岗职工、企业老板等各群众群体,我深深体会到人民群众是我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做好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做好当今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党员和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 当今群众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的多元性。再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造就了多元性的新时期群众主体有工人、农民,也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干部、合同工、临时工、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等社会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主体都相应滋生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巨大新挑战。

(二)内容的交织性。以往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当今的群众工作,主要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的多,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众在政治、思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

(三)思想的对抗性。干部与群众之间本应是鱼水关系,应该是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是,一些干部腐败、作风奢靡等社会阴暗面的不断扩充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偏差等问题的产生,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引起了群众误解和不信任。尤其是一些困难群体心里失衡,导致干群关系不融洽,甚至是对抗心理,给干部与群众之间添加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四)工作的艰巨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群众的文化水、民主、权利意识增强了,但其道德素质却没有水涨船高,反而有所下降。一些群众很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无形中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阻力。

(五)方法的滞后性。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我党的制胜法宝,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得到完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很好的总结和采用,一些干部至今未能改变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未能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特点和方法,依然采取简单粗暴过期方法,不仅无法适应新时期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要求,还引发矛盾,激起事端,形成对抗,甚至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推向法院的被告席。

二、当今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做好群众工作

当今群众工作具有鲜明的新特点,工作难度大大增加,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我认为做好当今的群众工作,要立足四个着力点。

(一)要敢于做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自己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形象不好,缺乏正气。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所以,要有“敢面对”群众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无私无畏,面对面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二)要乐于做群众工作。当今,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因此,首先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其次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充满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三)要勤于做群众工作。勤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脚步要勤,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过来,我们有的组织和干部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其实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我们应该常想一想:第一,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其中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产党是怎么执政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干部是干什么的?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基层组织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做群众的服务工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要求集中起来,把上级的任务落实到群众中去。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们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分出多少精力来做群众工作。

(四)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1、要掌握好法规政策,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掌握法规和政策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干部法律观念淡薄,法律政策知识浅薄,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损失。如果我们的干部既做法律和政策的执行者,又做法律和政策的遵守者,更做法律和政策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2、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要点。掌握方法,做到外圆内方。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我们要放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要主动告诉群众,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做什么,出台了什么政策,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干部的想法,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比如,有的干部埋头苦干,为群众做了许多事,但越是这样,群众越怀疑他有财务问题,最终通过审计,才还了干部一个清白,这样的例子有不少。这说明,今天的干部光会做事、一声不响已经不够了,还要学会“宣传”自己。

3、要创新宣教的形式,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举措。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要把分散的群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发送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积极发挥老年协会、人民调解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再次,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一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当然,对极少数心术不正的人,也不能迁就,一定要以正压邪。近年在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中,各级站在全局高度采取果断措施,积极的态度应对,起到了迅速平息事态的良好效果。二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了群体性、过激性行为增多的特点,要求各级干部不仅敢于、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对群众过激的言辞和行为,还要讲韧性、有气度,具备良好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群众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情况复杂,往往局面一时难以控制,这对年轻干部是一种考验和历练。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撞,要理性思维,冷静处臵,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旗臶鲜明地向群众讲清道理,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学会换位思考。一些群众上访“告状”,是因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急需政府给予帮助解决,在诉求表达上表现了过激行为。这就要求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困群众着想,理解他们的苦衷,理解他们的过激言行,最大限度地照顾群众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学会体谅包容。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些群众可能对我们的措施不理解、不支持,对此不必动怒,更不能动粗,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来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消除矛盾,用宽容感化群众。三是打牢群众基础。我们常讲,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群众对我们的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我们的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不能临时抱佛脚。

三、应怎样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要“研究群众”,正确认识群众。一是多走,就是要多到下面走一走,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看一看,详细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多听,就是要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广纳群言。三是多问,就是要放下架子,向群众请教,这是了解群众情况的捷径之一。

(二)要勤学善思,增强工作本领。面对新形势、新课题,干部应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善于总结分析,把握规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必须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不折不扣地把法律法规和上级政令落到实处。

(三)要提高工作技巧,做到“对症下药”。一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看似细微的小事,对于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往往是件大事、难事。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能解决的就必须千方百计尽快解决;对条件不允许一时不能解决的,要给群众解释清楚,求得谅解;对不符合政策、法律法规不该办理的,要对群众进行耐心疏导,把政策说透、把道理讲清。二是善于融入群众,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当今不少干部反映,现在做群众工作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做好群众工作,关键的是要正视群众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不仅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愿望,还要掌握群众心理,熟悉群众语言,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解决问题上,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更要雨前送伞。三是善于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模式,探索新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协调。面对群众,干部们要注重平等交流,不说官话、大话、套话;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来引导群众,增强说服力。广大群众是讲道理的,讲感情的,只要我们多开动脑筋,多研究方法,满怀深情、细致入微,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社会就一定能和谐稳定。

四、做好群众工作之关键就是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前提是说话群众要听,做事群众要跟。只有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人,群众才会敬重,说话群众才会听,做事群众才会跟。各级干部务必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以此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现阶段,我国存在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群众盼富心切,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较多,我们的干部首先务必深入基层,轻车简从,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掌握群众需求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我们要结合群众需求,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制定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实施方案要取得群众的最大支持。最后是要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用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取信于民。而且,为民办实事完成后,还要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好事办得实不实,得由群众说了算。

天地之间有杆称,称砣就是老百姓。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就记得你、敬佩你、支持你、拥护你,一旦你走进了群众的心中,你说话他们就听,你做事他们就跟,群众就有了主心骨,遇到什么矛盾问题,只要你一出面,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秘诀。

二0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三角镇党委书记

侯奕斌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农村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些特点

(一)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2、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当中,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3、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出。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越来越广,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第一位的问题。从近年的群众性事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事发突然,演变迅速。一旦事发,规模即迅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二是组织严密,行为激烈。三是从直接原因看,一般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主要是农村征地、房屋拆迁。四是多种矛盾交织,处臵难度大。一些群众要求的合理性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有的还存在违法犯罪和敌对分子插手利用的问题;总体上属于改革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但又往往与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处臵工作的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二)从干部的角度来看

当前,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宗旨观念不牢,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这些都导致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强大的先锋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甚至变成了“弱势群体”。

二、农村干部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做好群众工作

在中国各级干部中,村(居)干部最直接面对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群众工作能力方面,村(居)干部应该是最强的。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群众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同志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说,以前什么都听村干部的,现在村民自治,村民也有了“话事权”。以前村头大喇叭一响,上级精神一下就传达到各家各户。现在,农民各种各的地、各耕各的田,人员难组织,会议难召集,信息难沟通,管理起来很不容易。总之,形势不同了,群众工作也要有新套路、新办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我认为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即:一是敢于做群众工作;二是乐于做群众工作;三是勤于做群众工作;四是善于做群众工作。

(一)敢于做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缺乏正气。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也容易犯这种毛病,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所以,要有“敢面对”群众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面对面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从2008年开始,三角镇就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由镇长、党委专职副书记分别带领导镇、村干部下访企业、下访农户。

(二)乐于做群众工作

是否乐于做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现在,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其次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充满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三)勤于做群众工作

勤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步要勤,沉下身去,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对此,我经常要求党员干部想一想这样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其中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产党是怎么执政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领导干部是干什么的?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爷。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第四,基层组织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基层组织的全部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做群众工作,包括做群众的服务工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要求集中起来,把上级的任务落实到群众中去。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们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分出多少精力来做群众工作。

(四)善于做群众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法规,另一方面是掌握方法。

第一,掌握法规,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掌握法规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干部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浅薄,视法律法规为“点缀”,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损失。依法行政不仅体现着领导者的水平,更是领导者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干部既做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又做法律法规的遵守者,更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第二,掌握方法,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掌握方法,做到外圆内方。

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什么是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我的理解,首先,必须加强双向沟通。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主动告诉群众,村里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村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村干部个人的想法,村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比如,有的村干部埋头苦干,为村里做了许多事,但越是这样,村民越怀疑他有财务问题,最终通过审计,才还了干部一个清白。这样的例子有不少。这说明,今天的村干部光会做事、一声不响已经不够了,还要学会“推销”自己。

其次,要创新宣教的形式。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单是误工补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要把分散的农民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张,发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积极发挥农民义工队、老人协会、人民调解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

再次,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位老支书说,村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农村知识、心理素质和群众基础。什么是农村知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合农村的工作方法。一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二要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三要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当然,对极少熟心术不正的人,也不能迁就,一定要以正压邪。近年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我镇都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违法行为,迅速平息了事态。这点党委政府是很明确的,只要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就支持村干部大胆开展工作。

什么是心理素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了群体性、过激性行为增多的特点,要求年轻干部不仅敢于、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对群众过激的言辞和行为,还要讲韧性、有气度,具备良好的心态。一要学会控制情绪。群众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情况复杂,往往局面一时难以控制,这对年轻干部是一种考验和历练。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撞,要理性思维,冷静处臵,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旗臶鲜明地向群众讲清道理,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要学会换位思考。一些群众上访告状,是因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急需政府给予帮助解决,在诉求表达上表现了过激行为。这就要求年轻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那些企业下岗职工、农村贫困群众着想,理解他们的苦衷,理解他们的过激言行,最大限度地照顾群众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三要学会体谅包容。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些群众可能对我们的措施不理解、不支持,对此不必动怒,更不能动粗,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来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消弭矛盾,用宽容感化群众。

此外,是群众基础。我们常讲,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群众对我们的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我们的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

概括来说,我们的干部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善于掌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能很好地得到解决,群众工作就会由难变易、由被动变主动。

三、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干部,要尽快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要尽快进入角色

踏上农村这个大舞台,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很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尽快完成过盛角色的转换,是大家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尽快进入角色,必须“研究群众”,正确地认识群众。一是多走,就是要多到村里走一走,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二是多听,就是要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广纳群言。三是多问,就是要放下架子,向群众请教,这是了解群众情况的捷径之一。只有尽快进入了角色,正确认识了群众,就为做好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勤学善思,增强本领

面对新形势、新课题,年轻干部应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善于总结分析,把握规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

村干部是联系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桥梁,担负者上传下达以及领导村民依法自治的重大责任。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必须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不折不扣地把法律法规和上级政令落到实处。当前,涉及到农村的法律法规,有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治安处罚法、物权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文件,大家要认真学习。还有许多中央和省里、市里关于农村的政策,都要多学习。明确哪些是可办的,哪些是不能教条式办的;了解市里鼓励什么,支持什么,禁止什么。这些法律和政策如果不学习、不了解、不掌握,我们干工作就会陷入盲目,就会到处碰壁,甚至还可能摔跟头。不要因为不懂政策和法律而做了糊涂事,更不能“因公违纪”、“因公违法”。那就不仅仅是你个人的损失、你家庭的损失,更是我们党委政府和支持你的村民的损失。同时,村干部还要加强学习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当村干部,就是当村里的带头人,自己懂致富、会致富,才能够指导人家致富。不论是搞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加工业,村干部都应该懂一点,有些方面甚至要精通。

(三)提高工作技巧

一是“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看似细微的小事,对于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往往是件大事、难事。作为干部,只要群众观念强,再大的矛盾也会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群众观念弱,再小的问题也会积少成多,酿成祸患。干部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能解决的就必须千方百计尽快解决;对条件不允许一时不能解决的,要给群众解释清楚,求得谅解;对不符合政策、法律法规不该办理的,要对群众进行耐心疏导,把政策说透、把道理讲清。二是善于融入群众,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如今不少干部反映,现在做群众工作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其实,做好群众工作,关键的是要正视群众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不仅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愿望,还要掌握群众心理,熟悉群众语言,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解决问题上,要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但更重要的是雨前送伞。三是善于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模式,探索新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协调。面对群众,干部们要注重平等交流,不说官话、大话、套话;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来引导群众,增强说服力。群众是讲道理的,只要我们多开动脑筋,多研究方法,满怀深情、细致入微,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社会和谐稳定就有保障。

(四)不断增长才干

主要是提高四个“识”。即知识、常识、胆识、见识。也就是我上面所讲的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对农村干部而言,知识重要,胆识、见识更重要。而这些正是我们年轻大学生所欠缺的,也是农村工作所需要的。

(五)注重争取领导的支持 要做好群众工作,还要注重争取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和帮助。刚到村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要收集好群众合理的诉求,及时向领导汇报,反映情况,争取村“两委”的理解和支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专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为期三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在昨天下午的“中国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措施”单元中,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在发言时说,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其发言的文字实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近10%,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增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空前提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主要问题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的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普遍存在,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问题也很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因此,我们当前的环境特点具有结构性、压缩性的特点。

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中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14.9亿,城市化率达到55%,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将比2000年分别增长约1.3倍和2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小康阶段,消费结构显著变化,经济全球化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可以说,未来一段时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如果不能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国家环境安全将受到威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正是基于对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我们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七大,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的观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些重要的战略决策表明,环境保护进入了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党中央、国务院反复进行了研究,在我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这个会议上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当前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这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并重转变,这是总结了我们过去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

第二,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转变。总理说,我们研究经济问题就要同时研究环境问题,这样把环境保护的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三,从过去主要行政办法来保护环境逐步转向,既依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来保护环境。这三个转变是方向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因此,后来人们把它称之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这也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上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和指导思想。

通过积极推行三个转变,我们也叫历史性转变,目的是把环境保护融合到经济发展之中,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从此,环境保护事业,应该说当前的中国环境保护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任务是加快推进这三个转变,直至到环境保护完全融入经济发展之中。

为了推进历史性转变,我们必须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党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市场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全社会走向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不同等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避免沿袭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努力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为了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努力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环境污染就必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将污染物排放作为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保战略。我们已经确定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既要控制增量,又要减少存量,表面上是10%,实际上工作量要高达30%-40%。

经过各方的努力,2007年污染减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3.14%和4.66%,实现双下降,出现了重要的拐点,表明推进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中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我认为是搞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我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个人理解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燃烧,烧掉的资源留下的污染,产生的GDP。而我们坚持的又好又快的方针就是烧掉的资源要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当然GDP能高多少就算多少。所以,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合起来就叫“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该不是对立的,对立起来就不好做工作。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环境保护完全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说明这一点。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环保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污染减排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的力度,在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政策减排等各个方面都要全面深化各项措施,将减排与环境质量挂钩,力争通过污染减排从总体上遏制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使部分地方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为了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为逐步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我们确定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狠抓落实,解决一大批危害群众健康或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的环境问题。针对部分流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我们提出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这是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实现休养生息就是要大力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严禁向水体排放有害有毒的物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饮水水源地的保护,加快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的步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让江河湖海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为了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不断的对发展的政策或战略进行调整。在发展政策上要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促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保护环境的政策充分融合,在发展布局上要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方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引导各地合理的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

为了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应当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和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或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兴建,凡是超标或者超过总量质量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要受到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让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或单位补偿环境损失,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一再出现。

为了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保护环境的社会力量。一是广泛开展环境的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二是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公开环境质量和环境信息,环境管理或企业的环境行为。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接受舆论的监督。三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的机制,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前瞻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创新。四是健全公众参与的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加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五是加强基层单位担任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从政建设的一项要求,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的履行环境保护的法定义务。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内政外交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主张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挑战,为全世界人民享有美好的明天作出应有的贡献。

超前谋划呼、创新思路有效解决征用农民土地问题

一一霍林郭勒市处理工业经济发展与征用农民土地之间矛盾的几点做法

近几年来,霍林郭勒市依托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强力推进,主动融入蒙东经济圈,全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工业经济呈现出高速、高效、强劲的发展态势。 2006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50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 6 . 87 亿元,三次产业比为 2 : 70 : 28 ,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用地逐年增多,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况也逐年增加。为妥善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与征用农民土地之间的矛盾,霍市把相关征地法律法规与本市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工业经济发展用地,又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使征地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截止目前,没有出现一名失地农民,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征地纠纷和上访案件,为建设和谐霍林郭勒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霍林郭勒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霍林郭勒市是一个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草原煤城,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达到 130 亿吨。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绿色能源工业城市的城市定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更多大项目落户我市,以煤、电、铝、化工产业链为龙头的工业化体系逐步形成。煤炭、电力工业逐步发展壮大,霍林河一号露天煤矿扩建工程、坑口电厂、鸿骏铝电自备电厂、金源口电厂、风力发电等一批新建和扩建项目相继开工;以铝产品为主的冶金和铝后加工企业的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形成;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南澳化工和腐植酸深加工等煤化工项目己经在我市落户并取得突破;源源公司、泰丰公司等产值超亿元的一批地方企业也逐步壮大。 2006 年煤炭产量突破 2600 万吨,发电量达 21 . 6 亿度,销售铝锭 12 . 8 万吨、碳素 9 . 5 万吨,腐植酸产量达到 17 万吨。全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升至西部百强第 46 位。“十一五”时期,是霍市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努力在通辽地区率先实现‘五项之最’,在蒙东地区争创‘五项之最’地区”的奋斗目标,即以“收入最高、环境最美、产业最优、活力最强、社会最和谐”的新形象、新面貌,打造蒙东和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争创全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第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力争到 2010 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进入蒙东地区前 3 位和第 1 位,综合实力进入全区 10 强, GDP 总量突破 300 亿元,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增加值超过 110 亿元,形成年产销 5000 万吨煤、 500 万千瓦电力装机、 100 万吨冶金、 150 万吨煤化工的产业规模,培育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的企业 10 个以上。

二、霍林郭勒市工业用地供给情况近几年来,霍林郭勒市经济虽然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随着一批大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用地也急剧增长,截止 2006 年,全市各类工矿用地共计占地面积为 8674 . 0 公顷,与 1997 年相比,净增 6286 . 0 公顷。但由于霍市委、市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做到了科学预测,超前谋划,到 2006 年底,霍市仍有可利用工业建设用地约 1050 公顷,能够基本上解决工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矛盾问题,从而保证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霍市近期及远景目标的顺利实现。除上述情况以外,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和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经济转型,部分工业项目以及大工业大发展所带来的交通、水利和相关产业链等其他项目用地仍需征用农民土地,来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霍林郭勒市解决征地问题的具体做法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征地工作,把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和安置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征地过程中,不与民争利,充分保障和坚决维护农民利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被征地农民得到了合理的安置。

(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在解决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采取两手抓的措施。即:一是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二是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明确补充耕地责任单位,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落实补充耕地方案,切实做到耕地占补平衡。如 2005 年 1 月霍林河至扎哈淖尔铁路专用线途经准特花村部分耕地,在征用该村 1 1 . 77 公顷耕地时,市政府就要求承担该项目的企业不但要按着国家规定办理征地补偿安置手续,还要利用其周边的荒地开发出相应的耕地面积置换到位才能开工建设。霍煤鸿骏铝厂征用六新村 1 6 . 2 公顷林地,也是采用同样的办法进行解决的,使得用地企业满意,广大农民满意,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不与民争利,及时拨付征地补偿费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国务院 《 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 及相关规定,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本着就高不就低的补偿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征地补偿费的监管,对农村征地补偿费按照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专户管理,凡发放征地补偿费的村都在银行单独开设账户,并将征地补偿费全额转入专户,由市、乡两级经管部门负责监管,在分配使用土地补偿费时,村委会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及相关制度制定分配使用预算方案,报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批准后,严格按照预算项目和分配标准执行。执行完结后,提出决算报告,由村民会议审议,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如 2006 年中电投霍煤集团南露天矿西排土场征地项目,一次性拨入 890 万元专项征地款,就是严格按照以上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的分配,达到了群众满意。同时,按照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纳入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监督范围内,并适时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向群众公开审计结果。

(三)及时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具体措施:一是各类涉农项目向被征地农民倾斜。霍林郭勒市委、市政府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重视和制定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空间赢得主动,奠定基础。从霍市的实际出发,坚决维护农民的利益,在给予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外,市委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加大公共财政对城郊社区建设的投资力度,投入 1000 万元全力打造具有霍林郭勒特色的新农村。同时将市属各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的投资方向重点向农村倾斜。如市国土资源局从国土资源带来的更多实惠,市政府强力推进“惠农实事”工程,部争取到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安排在市达来胡硕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公路、通讯、供苏木三合村境内。项目实施后,把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的电、有线电视、自来水等网络己经覆盖了全市所有的乡宜农荒地及耕地改造成水浇地,变成高产农田,逐步使镇村,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其发展成生态园区,项目区内的土地生产力提高 2 一 3 业,坚持以规范化、产业化为方向,启动建设精品示范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土地垦植率达到 87 % ,园,鼓励广大农牧民入园参与蔬菜大棚的开发建设。要绿色植被覆盖率达 97 % ,林草覆盖率达 10 . 3 % ,生态环求每个农村社区都有一个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结对扶贫,境得到明显改善。这样,既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彻底实现脱贫达小康。平衡的实现,也对带动霍市农村经济产业化、规模化起五是及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到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更增强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发展,给我市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要把剩余劳动劲,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转移出去,还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农村剩余劳二是建立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有效地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的现实,在转移过程中注重提高劳动减轻全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医疗负担,缓解农牧民因病致力的内在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为此,市农牧林业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霍林郭勒市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发展局、市劳动就业局、市人才交流中心等相关部门,每医疗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农年都要举办大批的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班,使转移劳动力实牧民的财政补助,不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简化报销现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由无技能、低技能向有手续,最大化方便农牧民,加强各级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技能、高技能转变;由传统的“小农意识”向社会化大生设,从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农牧民产、竞争观念转变。真正使转移劳动力成为建设城镇的看病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牧民的健康水平,广大农村居新生力量。另外,市政府通过采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民拍手称快,积极参加合作医疗,截至目前,参合率达 90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

二、三产以上。业发展等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三是实现农民身份的置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广道。除了依托工业园区内的新兴产业吸纳大部分剩余劳动大农牧民长远利益,改善他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市力,畅通农民进厂务工渠道以外,随着我市煤电铝产业链政府报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将全市一个苏木、一个镇共的进一步拉长,其他参与第三产业经营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12 个行政村 8000 余名农牧民整建制地转为社区居民,苏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市政府通过木镇改编为两个街道办事处, 12 个行政村改编为 7 个社区,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参与或从让部分贫困村民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使其基本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行生活有了保障。在让他们充分享受惠农政策的同时,积极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总之,在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工业经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解决了农村儿童上学难的问济飞速发展和征用农民土地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也是不题。可避免,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公正合理地开展征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了充分体现地工作,坚决维护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就能够更好解工业反哺农业,让广大农牧民得到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所决这一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开创霍林郭勒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发扬党的群众工作好传统好经验基础上,创新适合时代特点的好方式好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做扎实。

一、明确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标准。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员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被人民抛弃。”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领导干部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主体,群众工作做好了,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做群众工作,这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第一,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即群众意识,就是心中时刻想着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一个对群众看法和态度问题。领导干部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理解和掌握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第二,自觉摆正两个关系。一是,自觉坚持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会损害上级机关的形象,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处理好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时,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到不与民争利,而且要做到个人利益自觉服从人民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选好群众工作的切入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第一,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呼声,领导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掌握的情况就会失真,做出的决策就会走样变调,群众的利益就会落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真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线索”,发现一些问题和困难,从而做实群众工作基础。把感情贴近群众作为做好工作的一把“金钥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决定立场,决定价值取向,决定工作力度。党员领导干部来自群众,也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中间,对群众要将心比心,遇事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就有了内在动力。第二,要竭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为人民做事情,是职责所在。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妥善处理群众敏感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影响群众工作开展的症结所在,也是群众工作的薄弱环节。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就业难、看病难、办事难是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劳动、社保、环境是群众目前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要关心困难群体,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各类活动中心在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中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工作做好、做活。

三、强化群众工作的基本点: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依靠一定的权威力量,更需要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群众,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能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唯我独尊的官老爷意识,而应本着向群众学习的态度,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来影响群众、赢得群众。第一,领导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它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他去谋取私利,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人民群众是国家政权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一言一行都应对人民群众负责,具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意识,而不应有一丝一毫的当官的意识,这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第二,虚心向群众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上接第 24 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才能,领导干部

只有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运用从群众中来的方法,把群众的意见 和要求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才能体现群众的愿望, 为群众所接受,最终使群众受益。

第三,要有实干精神和实在作风。群众工作,直接与群众打 交道,工作对象具体,接触问题直接,养成务实工作作风尤为重 要,要说实话,办实事,言必信,行必果。工作中要大胆开拓,勇于 创新,以敢说立信,以敢干树威。工作目标讲求实际而不好高鹜 远,工作措施具体实在而不花拳绣腿,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而不 做表面文章。不回避社会现实矛盾,敢触及热点、难点。

四、夯实群众工作的支撑点:建立群众工作的总体格局,形 成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一,要建立群众工作的总体格局。做好群众工作是所有领 导同志共同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表 达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 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收 集、分析有关群众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提出相应的对 策,并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提 出改进意见。发挥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用法律形式保 障人民群众利益的职能,发挥人大、政协用民主形式表达人民群 众利益的作用,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基层自治 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作用。

第二,要形成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党 群干群沟通机制,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

的渠道。要健全人民信访、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领

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特别是到贫 困地区蹲点、帮助工作的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反映 群众思想情绪滞后和失真的要严肃处理,为领导干部开展群众 工作提供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化的保证。与此同时,发动群众 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并坚持把群众的满意与否作 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要注重发挥党 组织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服 务。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 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群众志愿活动、组织共建活 动。

第三,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和矛盾排查调处机

制。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领导干部要引导广大群众以理性合 法的方式反映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 益;建立和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公务热线,建立信息工作网络,通过 党员、骨干等各方面的力量,建成群众工作的网络。广泛推广民主 恳谈会、民主征询会、民主听证会,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 评。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要求、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高 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 芽状态。一旦有问题出现,能立即反应,及时妥善处理。应严格区分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 是深层次原因,坚持以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化解冲突、解 决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建立应急预案,逐步把处 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化 解矛盾、维护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天桥区委党

如何正确处理瑞昌市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王淦章小英

(瑞昌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江西瑞昌332200 ) 摘要:介绍瑞昌市经济发展及环境现状;指出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关系

人类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无非是两点:一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二是改善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工业经济决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双赢”呢?笔者根据瑞昌的实际情况,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 1 瑞昌市经济发展和环境现状

近年来,瑞昌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瑞昌,在促进瑞昌市经济决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瑞昌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11 瑞昌市经济发展现状

2008 年瑞昌引进新项目198 个,实际进资1298 亿元,引进外资4347 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1828 万美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 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83 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 亿元。2009 年瑞昌引进亿元以上新项目巧个,引进外资3413 万美元,其中外汇3133 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2089 万美元,同比增长14 %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 亿元,同比增长209 % ;完成财政总收入635 亿元,同比增长316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 亿元,增长515 %。

2008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8 亿元,其中,机械船舶、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矿冶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703 亿元。2009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1 亿元,同比增长288 % ;其中四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864 亿元,同比增长229 %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 %。12 瑞昌市环境现状

据2008 年瑞昌市污染源普查统计显示,2007 年,瑞昌市污染源对象2060 家,其中工业源253 家,生活源298 家,农业源1508 家,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1 家。全市253 家工业源中,拥有污水治理设施的企业37 家,处理设施44 套;有锅炉33 座,废气治理设施119 套。瑞昌市工业污染源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160 万吨,综合利用量50 万吨,综合利用率313 % ;处置量027 万吨,处置率025 %。瑞昌市生活源污水排放总量为1048 万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9915 万吨;全市生活源煤炭消费总量038 万吨,生活源中共有锅炉11 座。

2008 年,建成投产或落户建设的重大项目有:江联301 、302 船台,亚泥四期工程、江瑞矿业、苏瑞矿业、华瑞一期、葆漪鞋业、武铜技改扩能工程、华瑞二期、悦尔医疗、荣昌电子、江铜硫铁矿循环项目等。2009 年,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巧个,亚泥五六期、诚坤造纸、凌坷针织、蔡氏造纸设备制造、武山铜矿尾砂库等重大项目落户;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2 瑞昌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21 资源型工业经济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

随着水泥、石灰石、矿产冶炼等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给资源型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同时,资源型工业经济结构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水泥、石灰石的粉尘、二氧化硫污染,矿产冶炼的重金属、污水污染,以及资源开采带来了固废和生态环境破坏。

22 企业没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资源型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但治理设施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能力普遍没有及时跟上,甚至于某些企业负责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污染治理设施形同虚设,有检查时开机运行,没检查时偷排超排。 23 环境保护投入明显不足 环境保护总体投入不足。瑞昌市2007 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为24 % 万元,占GDP 比重为071 % ; 2008 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为2985 万元,占GDP 比重为069 %。国际经验表明,当污染治理投资占GDP 比例达到

l %一15 %时,才能基本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到2 %一3 %时,才能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以上数据,瑞昌市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明显不足。3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境资源条件是瑞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状况又是瑞昌市环境资源条件的量化指标。因此,在瑞昌市经济建设及工业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根据其环境质量及环境资源条件,从整体上考虑工业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瑞昌市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地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31 把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到规划先行通过规划,既能从战略高度描绘远景发展蓝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又能对近期内发展的主要方向、重点内容有一个具体的安排,对开发与建设实行有效的引导,这样有助于认识和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规划,既能帮助我们突破时空、地域和产业限制,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来谋篇布局,同时又能帮助我们在宏观大局中把握好局部发展的各种优势和特色,较好地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确定科学的思路;通过规划,能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防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片面性和单一性现象,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32 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责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绿色CDP 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 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教育干部树立长远的、可持续的政绩观。要树立结构决定功效的宏观调控理念,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尽决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33 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34 把环境保护作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坚决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

一是建立协调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依法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二是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现场检查制度、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等。三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环保部门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及有关法律,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环保执法。同时,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让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活动、环境决策、监督中来。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35 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是要强化饮用水源地的环保严管措施,保证饮用水安全。特别是作为饮用水源地的水库,水利部门一定要阻止把水库承包给个人养鱼,避免养鱼带来的水质污染。二是要加大对水泥和碎石行业粉尘污染的整治力度,改善空气质量三是要着力加强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

36 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来抓,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下转131 页)(上接121 页)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针对瑞昌市工业企业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实施重点整治、严格排查。从瑞昌市工业整体来看,水泥行业、石灰行业、钙产品行业、矿冶化工行业是瑞昌市造成污染较大的几个行业。如果对这些行业的污染问题避而不谈,那么瑞昌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能是纸上谈兵。以钙产品行业为例:在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石灰石矿开采、选矿以及尾矿处理等环节中,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我们就要针对其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弥补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由现在的以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当前,瑞昌市由于石灰石等部分资源比较丰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扭曲现象,这种错误的观念在政策和实践上导致了资源几乎被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以致造成资源损耗过决、生态恶化加剧。对于资源再生产活动,我们一直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产业看待。实际上,像矿产资源普查和勘探、土壤改良、耕地的恢复、采种育林、育草、水产育苗、废气废水的净化

等活动,都是社会化再生产活动,应当作为一种独立的产业来看待,以确立它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资源的消耗与经济的发展形成消耗― 恢复补偿― 消耗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态势。除此以外,还要大力发展消纳工业废弃物的建材等行业,进一步提高利用率。自然资源是瑞昌市生产总值赖以不断增长的物质基础,它的大量消耗必然导致未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受到阻碍。因此,应该像对机械设备、厂房建筑的损耗进行折旧那样,对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核算,以正确地估量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按照资产更新和折旧的方式,把资源的增加和消耗以货币形式列入社会经济帐户中,以此来反映瑞昌市自然资源历年消耗的变化情祝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4 结语

瑞昌市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走科学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名单:

徐经仪

北京新都国际旅行社副总 张德武

北京中韵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张

中韵国际旅行社副总 刘

中国山水国际旅行社副总 付娟娟

中国山水国际旅行社经理 刘艳萍

太和国际旅行社经理 李国伟

北京旅游报总编

钱进北

京中商国际旅行社副总 季淑菊

北京商务会议公司副总 魏国栋

北京旅游电视记者 商玉钟

北京旅游电视记者

北京安康假期旅行社总经理 赵怀英

北京新飞国际旅行社副总 任友宽

北京新飞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柴文通

北京鑫飞国际旅行社经理 关

北京青年国际旅行社经理 付雅博

北青旅欧亚部经理

孙亚平

廊坊环宇国际旅行社副总 高欣茹

廊坊环宇国际旅行社经理 刘

彩虹假期国际旅行社副总 梅

新都国际旅行社总监 赵海燕

北京新都国际旅行社经理 张心蕊

北京信诚国际旅行社副总 董国芬

中国体育国际旅行社副总 程培峰

北京新都国际旅行社经理 郝志坚

北京中行国际旅行社副总 高

北京教育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李真容

工体绿荫旅行社经理 王丽华

北京东方假日旅行社副总 张

北京旅游计调班经理 杨

北京海峡国际旅行社副总 张会勇

北京华夏国际旅行社副总 成永利

北京天翔国际旅行社副总 全成亮

北京翔宇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窦桂芳

北京翔宇国际旅行社副总 孙贵荣

北京龙门国际旅行社经理 代生惠

北京龙门国际旅行社经理 龚秀兰

银桥假日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王

国旅北京分社副总 邢书梁

国旅北京分社副总

黄年荣

中国山水国际旅行社总助 王

快乐假期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舒

北京神州国际旅行社经理 秦

北京通达国际旅行社经理 付雅菊

北京快乐国际旅行社总助 王莎莎

白洋淀妇女旅行社经理 苏凤云

山水碧峰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刘国华

山水碧峰国际旅行社副总 王灿荣

北京出入境管理处职员 陶丽丽

北京运通国际旅行社经理 刘艳平

北京华堂国际旅行社经理 林广芝

中广国际旅行社经理 许云露

鸿锦嘉禾国际旅行社经理 马

北京安怡旅行社经理 马梅梅

北京金体育旅行社经理 荣海霞

草原风情之旅副总

苏志娟

北京大捷国际旅行旅经理 姜

北京银安国际旅行社经理 何艳杰

北京银安国际旅行社经理 薛

北京太和商旅公司经理 马宏吉

中唐国际旅行社经理 李莲第

中国太禾国际旅行社经理 李彩凤

北京燕京国际旅行社经理 刘雅丽

燕都国际旅行社经理

贾春来

北京大观园国际旅行社副总 张竟新

北京龙门国际旅行社经理 王文辉

北京平和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唐凤英

北京平和国际旅行社经理 张

北京中旅旅行社经理 张春玲

中铁国际旅行社经理 张文光

北京国兴旅行社经理 马志刚

中国昊天国际旅行社经理 李英连

北京跨越国际旅行社副总 杨

北京海峡国际旅行社经理 苏志娟

北京职工国际旅行社经理 王家安

北京天安国际旅行社副总 章白海

北京海峡国际旅行社副总 韩

中贸国际旅行社经理 胡玖玲

北京泛亚国际旅行社副总 高士强

北京易游假期旅行社经理 杨

北京海峡国际旅行社副总 刘

北京旅游报记者

北京职工国际旅行社副总 高

滕州国际旅行社副总 张

北京中山旅行社总经理

北京中山旅行社 陈

快乐之行旅行社总经理

快乐之行旅行社

郭海涛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天马旅行社总经理 永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天马旅行社业务经理 司

2人

武旭光 张明宇 王淑霞 吉日木图 王飞剑 邱藩 高正 刘海军 李敏 张英宝

多伦县姑娘湖旅游度假村

项目建设条件:姑娘湖旅游度假村位于多伦县蔡木山自然保护区内,距县城48公里,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边缘,是以姑娘湖为中心的一个生态旅游度假村,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月亮湾形湖泊,天然次生林资源非常丰富。该景区从未受过工业污染,水体、空气质量均属清洁级,对于观光、休闲、疗养、度假等旅游活动的开展极为有利。

主要建设内容:综合考虑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条件,将景区分为四个区域:即入口接待区、观光游览区、探险拾趣区、休闲娱乐区。每个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相关娱乐项目。 投资: 6000万元,

资金构成:投资项目、资金构成及所占比例由双方洽谈。

多伦县大渡口旅游风景区

项目建设条件:大渡口旅游风景区位于多伦县蔡木山自然保护区内,距县城53公里,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风光秀丽,整个景区是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结合部,也是草原向森林过渡区,有绵延五十余华里的蒙古高原断裂带,地面沙丘起多伦县旅游局局长

多伦县旅游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 多伦县旅游局副局长 多伦县旅游局副局长 多伦县旅游局办公室主任 多伦县旅游局接待中心主任 恒信集团西山湾旅游公司经理 马术度假村经理 多伦诺尔旅行社经理 多伦县蓝润旅行社经理 伏,河谷内森林茂密,河底涓涓溪流,有“地下森林”之称。独特的风光和生态的多样性,使其具有休闲度假、狩猎、冰雪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 主要建设内容:综合考虑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条件,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多样性的特点,将景区分为四个区域。即入口接待区、养殖狩猎区、地下森林观景区、探险拾趣区。

投资:5900万元,

资金构成:投资项目、资金构成及所占比例由双方洽谈。

多伦县榆木川国家森林公园

项目建设条件:榆木川旅游景区位于多伦县大河口乡,距县城30公里,是亚洲少有的天然榆树林,又称万亩榆木川。是我国罕见内蒙古独有的景区面积广、景观奇、形态异,具有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地方。景区形成独有的小气候,四季气温变化分明,自然景观丰富。可开发利用的范围广大,可规划建设的项目非常多,是滦河上游开展旅游业的风水宝地。对于观光、休闲、疗养、度假等旅游活动的开展极为有利。

主要建设内容:综合考虑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条件,将景区建设成以草原和水上风光为背景,以沙草林水和谐交融为特色,集休闲度假、会议商务、运动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休闲娱乐旅游区。景区建设内容包括七个方面:景区入口设施与停车场建设、旅游区、休闲区、接待区、酒店区、养殖区、草地摩托娱乐竞技场的建设。 投资:1.2亿元

资金构成:投资项目、资金构成及所占比例由双方洽谈。

第五篇:关于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对当今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感悟 本人在乡镇工作了26年,去年调入市城管系统工作,今年元月又派驻到集里办事处神仙坳社区群众工作站任站长,几十年来都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接触的有农民、市民、下岗职工、企业老板等各群众群体,我深深体会到人民群众是我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做好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做好当今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党员和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 当今群众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的多元性。再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造就了多元性的新时期群众主体有工人、农民,也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干部、合同工、临时工、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等社会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主体都相应滋生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巨大新挑战。

(二)内容的交织性。以往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围绕政治问题展开,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当今的群众工作,主要围绕经济问题展开的多,经济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

1 众在政治、思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复杂。

(三)思想的对抗性。干部与群众之间本应是鱼水关系,应该是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是,一些干部腐败、作风奢靡等社会阴暗面的不断扩充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偏差等问题的产生,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引起了群众误解和不信任。尤其是一些困难群体心里失衡,导致干群关系不融洽,甚至是对抗心理,给干部与群众之间添加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四)工作的艰巨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群众的文化水、民主、权利意识增强了,但其道德素质却没有水涨船高,反而有所下降。一些群众很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无形中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阻力。

(五)方法的滞后性。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我党的制胜法宝,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得到完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很好的总结和采用,一些干部至今未能改变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未能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特点和方法,依然采取简单粗暴过期方法,不仅无法适应新时期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要求,还引发矛盾,激起事端,形成对抗,甚至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推向法院的被告席。

二、当今要立足四个着力点做好群众工作

当今群众工作具有鲜明的新特点,工作难度大大增加,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我认为做好当今的群众工作,要立足四个着力点。

(一)要敢于做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时下,少数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自己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形象不好,缺乏正气。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所以,要有“敢面对”群众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无私无畏,面对面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二)要乐于做群众工作。当今,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盲目决策,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因此,首先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其次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充满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

3 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实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三)要勤于做群众工作。勤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脚步要勤,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准确掌握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过来,我们有的组织和干部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其实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我们应该常想一想:第一,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代表”,其中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产党是怎么执政的?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干部是干什么的?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基层组织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基层组织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做群众的服务工作,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群众的要求集中起来,把上级的任务落实到群众中去。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们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们应该分出多少精力来做群众工作。

(四)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1、要掌握好法规政策,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掌握法规和政策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干部法律观念淡薄,法律政策知识浅薄,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损失。如果我们的干部既做法律和政策的执行者,又做法律和政策的遵守者,更做法律和政策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2、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要点。掌握方法,做到外圆内方。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我们要放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要主动告诉群众,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做什么,出台了什么政策,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干部的想法,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 5 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比如,有的干部埋头苦干,为群众做了许多事,但越是这样,群众越怀疑他有财务问题,最终通过审计,才还了干部一个清白,这样的例子有不少。这说明,今天的干部光会做事、一声不响已经不够了,还要学会“宣传”自己。

3、要创新宣教的形式,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举措。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要把分散的群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发送到各家各户,实现宣教全覆盖。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抓好教育引导。积极发挥老年协会、人民调解等民间组织的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近的、亲切的服务。再次,要改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干部的威信来自三方面:一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贯彻上级政策、办一件事之前,要反反复复地宣传,让村民都理解、明白、支持这件事;注意把规矩立下来,对事不对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什么事先把规矩定下来,别人就无话可说了;学会说服而不是压服。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平等的交流,不能简单化,更不能靠所谓的“官威”去压制。否则,很难使群众心悦诚服,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当然,对极少数心术不正的人,也不能迁就,一定要以正压邪。近年在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中,各级站在全局高度采取果断措施,积极的态度应

6 对,起到了迅速平息事态的良好效果。二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了群体性、过激性行为增多的特点,要求各级干部不仅敢于、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对群众过激的言辞和行为,还要讲韧性、有气度,具备良好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群众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情况复杂,往往局面一时难以控制,这对年轻干部是一种考验和历练。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撞,要理性思维,冷静处臵,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旗臶鲜明地向群众讲清道理,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学会换位思考。一些群众上访“告状”,是因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急需政府给予帮助解决,在诉求表达上表现了过激行为。这就要求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困群众着想,理解他们的苦衷,理解他们的过激言行,最大限度地照顾群众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学会体谅包容。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些群众可能对我们的措施不理解、不支持,对此不必动怒,更不能动粗,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来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消除矛盾,用宽容感化群众。三是打牢群众基础。我们常讲,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群众对我们的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我们的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不能临时抱佛脚。

三、应怎样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7

(一)要“研究群众”,正确认识群众。一是多走,就是要多到下面走一走,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看一看,详细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多听,就是要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广纳群言。三是多问,就是要放下架子,向群众请教,这是了解群众情况的捷径之一。

(二)要勤学善思,增强工作本领。面对新形势、新课题,干部应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善于总结分析,把握规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必须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不折不扣地把法律法规和上级政令落到实处。

(三)要提高工作技巧,做到“对症下药”。一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看似细微的小事,对于个人或一个家庭来说往往是件大事、难事。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能解决的就必须千方百计尽快解决;对条件不允许一时不能解决的,要给群众解释清楚,求得谅解;对不符合政策、法律法规不该办理的,要对群众进行耐心疏导,把政策说透、把道理讲清。二是善于融入群众,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当今不少干部反映,现在做群众工作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做好群众工作,关键的是要正视群众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不仅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愿望,还要掌握群众心 8 理,熟悉群众语言,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解决问题上,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更要雨前送伞。三是善于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模式,探索新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协调。面对群众,干部们要注重平等交流,不说官话、大话、套话;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来引导群众,增强说服力。广大群众是讲道理的,讲感情的,只要我们多开动脑筋,多研究方法,满怀深情、细致入微,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社会就一定能和谐稳定。

四、做好群众工作之关键就是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前提是说话群众要听,做事群众要跟。只有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人,群众才会敬重,说话群众才会听,做事群众才会跟。各级干部务必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以此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现阶段,我国存在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群众盼富心切,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较多,我们的干部首先务必深入基层,轻车简从,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掌握群众需求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我们要结合群众需求,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制定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实施方案要取得群众的最大支持。最后是要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最 9 突出、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用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取信于民。而且,为民办实事完成后,还要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好事办得实不实,得由群众说了算。

天地之间有杆称,称砣就是老百姓。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就记得你、敬佩你、支持你、拥护你,一旦你走进了群众的心中,你说话他们就听,你做事他们就跟,群众就有了主心骨,遇到什么矛盾问题,只要你一出面,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秘诀。

二0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上一篇: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综合素质能力测试题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