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感受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全国两会感受范文

“两会代表话两会”之感受两会

2010年3月19日晚,“两会代表话两会”活动在博学北楼D101举办。当时的我是安大学生会的一员,有机会代表学习部参加了报告会。

活动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安徽省委副主委、我校副校长吴春梅,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孙兆奇来到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最新的两会消息。

吴春梅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情况以及她个人的参会感悟。她说:我参加了三次政协会议,但这一次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报告将教育、文化、民生单独列出来,足以证明政府的重视程度。孙兆奇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盛况以及会议精神,并特别指出了选举法修改的通过。

我想从民生、教育方面谈谈2010-2011年的两会。

2010年民生方面:温家宝说,2010年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010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

2011年民生方面: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

2010年教育方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温总理的2011年工作报告中有六个字:”有希望、有信心”。它是对时局的理性认识,是对现存问题的正视,是深刻的忧患认识,是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是中央已经制定和正在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是改革开放建立的物质、科技基础和体制条件,同时还是我们这个民族坚韧不拔、发愤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是继续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当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曾经学长对我说过,其实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好的工作并不眷顾所有人,拥有一份好工作可能需要你经过几年的准备。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满怀信心认为,凭着自己的才能一定能在社会上找到施展自己的舞台。可是,当真正面对现实遭遇一次次的碰壁之后,在自信心被消磨殆尽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一切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而且,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找到一份工作就很难,更不用说找到一份好工作。政府在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做探索,鼓励大家自己创业,或者继续深造。

大学生教育是中国的教育主力,近几年的扩招让许多以前上不了大学的有志青年进入了大学校门,随了他们的心愿。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到了大学之后并不珍惜这么优越的的条件,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实在是可悲啊!政府部门还是酌情扩招,现在大学生已经贬值!伴随着生源质量的年年下滑大学的质量也在年年下滑,不可否认一些专科大学根本就无法开办一些要求很高的专业,教育部却听之任之,不予干涉。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福寿螺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各种造假制劣行为令人瞠目结舌。老

百姓新时期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老百姓对食品市场安全感到极不放心,食品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对应的解决措施。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立法,执法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同时,食品生产者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生产,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蒙混过关。消费者也应该树立食品健康意识,不要提出的违反自然规律的需求,给了不良商家巨大的诱惑,促使其使用工业的方法满足自然办法满足不了商品生产。

温家宝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分配制度改革因为涉及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三方关系,要提高居民收入,势必降低政府所得在GDP中的比重。所以,要让民众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加大政府转型。政府要从自身利益束缚中超脱出来,强化公共利益的代表地位,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走向公共治理。同时,分配公平方面也不应只强调行业和地区间的结构性不公,要考虑国民财富中国家和居民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要将权力机构运行的成本透明化,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增强社会对财政预算和支出的监督,将权力运行产生的不合理花销降下来。

现在的腐败那么严重,政府应该反思并且必须反思,是什么让社会变得那么不清澈;是什么让广大的劳动人民怨声载道、甚至痛恨当代的政府,不予政府合作来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达国家的在民主上用哪些差距,应该怎样去磨合,去改革!

第二篇:参加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的一些感受

2011年3月2日至15日,我再次受报社派遣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与2008年第一次参会相比,除了如影随形的忐忑之外,紧张的忙碌之余也有很多思考。现就全国两会报道相关情况作以梳理,与报社同仁共同探讨。我想大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提前准备。确定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之后,就要着手搜集本省代表团所有全国人大代表的相关资料,主要是他们的职务、特长领域以及照片,最好也了解一下此前关于他们的报道,借此可以知悉他们的履职特点以及对待媒体的态度。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

会前预热。每年全国两会前都会安排几次大型调研视察活动,要利用这几天有限的时间和代表们多接触,找准此前根据材料筛选出的重点人物,通过交换名片、采访、聊天等方式建立初步联系。根据经验,代表们更愿意接受比较熟悉的新闻媒体的采访。

会期的主要报道内容。就陕西代表团而言,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点活动包括几次全体会议、代表团开放日、中央领导参加审议等。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中的省市领导参加网络访谈、接受媒体集中采访,代表提交的有价值的建议和议案等。代表们讨论激烈且可以公开报道的一些话题,这部分内容最能体现媒体的差异性,是最需要着力的地方。

关于审稿。全国两会有着严格的宣传纪律,因此不管多晚写完稿件,一定要送审,有的稿件不仅要送代表团宣传组负责人审阅,最好也送被采访的代表本人审阅。有的代表外出活动很多,经常回到驻地很晚,但该走的程序一定要走到,否则出了问题会很麻烦。有的代表在接受采访时会提出要求,大部分人则不会,记者需要根据稿件内容判断是否需要本人过目。 结合点。作为一家地方性媒体,如何在全国两会报道中选好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记者是到人民大会堂前抓名人、采访全国性话题呢,还是主要聚焦代表团内部,关注与本省、本市相关性更强的内容,这些需要都提前沟通,确定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

同源与独家。面对海量信息,一名特派记者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就需要适当取舍,哪些程序是需要报道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不做的,哪些内容需要花大力气去做,要及时沟通,就这些问题达成一致,特别是面临同源与所谓独家之争,理清这些问题可以适当缓解前方记者的采写压力。

整体策划。虽然前方情况多变,但一些重要节点仍需要整体策划予以明确,比如报道原则、期望达到的报道效果,特别是容易实现又能体现媒体特色的独家活动,这是媒体差异化竞争的基础。比如有的媒体组织代表外出体验,还有的媒体对于报道本身不做要求,而是大量收集代表委员对自家报道的肯定,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在他们看来也算是“大获全胜”。这些做法仅资参考。

前后方配合。全国两会报道是一场集体赛事,需要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之间的配合,也需要特派记者之间的配合,更需要前方和后方的配合,最终形成版面上的合力。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晚报只有一名特派记者,压力可想而知,建议适当多派外围记者,通过办理驻地工作证进入代表团采访。这可以通过市政府办公厅或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理。

在报社领导和同事的鼎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虽然我的工作得到了陕西代表团的高度肯定,但我深知这与报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新闻采写水平,时刻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以上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第三篇:“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走近名师, 走向成熟

——赴双流“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

王遗锐

一、会议概况

2009年6月18日至21日,“东升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四川双流县隆重举行。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语会)主办,四川双流县中学承办,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东升小学协办。大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和谐、高效”为主题,本着“以课会友,切磋教学技艺;以课促研,融会课改成果”的精神,突出“双基、语文、汉字、规律、效率”重点,推动汉语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全国中语会委员会委员、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教学法创始人张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专题研究组组长、总课题组组长李一行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语会、教科所(院)的负责同志、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盛会。

大赛集中展示了代表全国各地最高水平的30节精品语文课。因学段不同,分为高中组(11节)、初中组(10节)、小学组(9节),分别在双流中学(主会场)、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分会场)以及东升小学(分会场)进行。高中组的内容有:

双流中学唐文莉《相信未来》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囚绿记》 成都树德中学袁学民《哀江南》 川师大附中赵琳《遥远的幸福》 牡丹江市一中张奕《江南的冬景》 新疆八一中学蒋舟《定风波》

江苏张爱丽《一种离别,千般风情》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许艳春作文教学示范课《感知——作文之根本》 天津庞海鹰《想象作文》 陕西西安曾琦《秋天之美》

大连孙俊《陈情表》

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专题报告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尤立增《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

二、专家讲座

本次大赛,除课堂教学赛课(含展示)与专家点评外,还有三堂精彩的专家讲座。 在陈金明的专题报告《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也谈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中,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时下语文课中流行的“泛人文教育”。他认为,这种“泛人文教育”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课脱离语言、远离文本、提问荒谬、架空分析,贻害无穷。譬如,在《荷花淀》教学中提问,假如水生嫂被日军强暴了,她该怎么做?教学《促织》一课,讨论蟋蟀怎样斗?陈金明认为,“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张志公语);人文教育的大旗无论举多高,都不过分,关键是如何实施。“读写本领、人文情感、思想教育应该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他指出,语文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时,应该“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即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把语文课恢复原生态,还其本来面目,上出真正的“语文味”。他还谈到,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一定要学会揣摩语言,揣摩就是反复想,会想是会听说读写的前提。

在尤立增老师讲座《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主要强调了“素养”与“能力”两关键词。他认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素质就是要有“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的本领,把客观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他大力主张“本色语文”(素课),认为语文学科本身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书,现代化工具只是服务于课堂,老师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奴隶。要利用假期外出学习,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起深厚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从事教学工作。要提高自己吃透教材的能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把参考书真正放在参考的位置。要了解学情,尊重学情,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从预习作业了解学生认知的起点,尊重学生读的权利,说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进入文本角色,更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霸权者为知识分享者、变指导者为学友、变一桶水为一眼泉、变提问者为应答者、变蜡烛为果树、变统治者为平等的首席。要锤炼语言:科学、准确、精炼、艺术。要“门门通”,还要有“一招鲜”。组织教学要突出点拨的作用。“点”——点要害;“拨”——拨疑难,排障碍,答对了要肯定赞扬,错了一定要委婉指出、及时指出。

在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中,主要强调了语文教与学交际过程中要“高进快出”,“重对象、重内容、重场所、重目的”,“听说读写并重联动四位一体”,认为“学重要,习更重要”,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帮助每个学生走向相对意义的成功。

关于课改精神,综合各专家报告和现场点评,主要有二:考试的指挥棒性质不变,教学就绝不能与高考脱节,这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的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建议。

三、关于赛课

本次参赛或展示的课共有11堂之多,分为诗歌鉴赏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教学。可谓门类众多、精彩纷呈。但在此我不打算全部复述,因学校订了一套教学实录光盘,等寄回后挂载在校园网可自行观看研究。重点说一下作文教学。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河北的许艳春带来了一节快乐与智慧交织的展示课《感知——作文的根源》。这节课由“送礼物”开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始——教师送给全班同学每人一片树叶,并让他们观察树叶写一段文字。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即兴创作的这段文字,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学会从外形、功能、气味、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去感知、观察、思考、描写、联想、感悟,最后提供了课本中用感知来写文章的范例——朱自清《春》、张爱玲《明天》。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趣味、搭建智慧展示平台、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第二次学生习作展示五部分。教学意图集中,步骤设计科学合理,课堂节奏明快,巧妙自然,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智慧“井喷”,互动踊跃,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得到了大赛评委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一代名师的方家风范!

天津的庞海鹰老师在《想象作文》一课中,借助对一个简笔画展开的古铜钱图案,借助多角度的想象与想象组合来启发展开学生思维,从而合理地构思作文,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想象的丰富、合理和集中,最后以经典题目——“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森林的小木屋中,突然响起敲门声„„”收尾,引导学生培养作文想象能力。整堂课,设计精巧集中、实施严谨有序,方法传授快捷高效,不失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陕西西安曾琦执教了《秋天之美》。老师首先向学生播放了自己拍摄的秋景,让学生感受秋天之美,激起学生对秋山秋水秋风秋雨秋花秋果等秋景的兴趣;引入本堂课题《秋天之美》后,询问学生由秋天想到了什么,又引发了什么情绪。教师明确观察角度后,又以“如何用文字把这些景象生动再现,让没去过、没看过的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神,如闻其声?”设问,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究与表现欲望,进而点拨描写(含修辞)、联想、抒情等技巧,拓展写作教学的广度、深度;最后要求学生整理成文。

三堂作文课中,都特别重视学生写作前的心理准备与思维开启,重视想象和情感在文字表达中的作用。教师的引导点拨大同小异,都遵循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二是通过引导明确感知、观察角度;三是借助联想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四是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抒情、感悟等技巧;五是动笔写作;六是展示、交流、修改、提高。

四、观摩感受

感受之一:关于教学预设与效果生成的问题。

这个感受主要源于牡丹江市一中张奕老师《江南的冬景》一课,张老师在整堂课中,从情景导入、主体教学、讨论分析直到最后小结,99%都是按其印发的教案在复述,课中有几处学生偏移了教师设计却有价值的思考提问情形出现,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运用教师智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探究,而是按自己想法硬生生把学生思路拉回了教师预设,课堂民主气氛较为欠缺,教师为主体的套路化色彩明显。听完该课,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个老师可能与大奖无缘了。

事后,我反复听录音、看笔记,将该课与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老师执教的《囚绿记》等10堂课进行对比,想到了预设与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学肯定是需要预设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备者,准备也。没有准备,也就是随意为之,无论教师资质多么聪慧,经验多么丰富,其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少了必要的,就是多了不必要的”,最终免不了“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胡乱敷衍、乱侃一番”的莫大嫌疑。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所以教学常规严格要求老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法,也要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前三者是基本原理,最后一点是个性特征。正是因了这个个性,同样一堂课,同样一群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技巧;不同的名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共性的、适合自己的可以借鉴吸收,个性的东西学不来也不必学。教学,不备自己,就是不尊重自身学识涵养与教学水平的客观实际,自然不会扬长避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如果一味盲目模仿某某大家某某名师,那肯定是画虎不成,自我尽失,最终也只能做个技艺并不算高明的教书匠。可以说,一堂堪称成功的课,其预设一定是十分详尽周到且又有所侧重和取舍的。

但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除了要讲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外,更要讲体现教师智慧的灵活性,能针对那些不曾预设的课堂临时情形进行合理引导调整,而不是搞“一言堂”,因为专制、独断的教学浸淫只会引来学生的枯燥无趣、心生反感或者盲目屈从,自我意识与创新思维火花尚未点燃就被无情掐灭了。这显然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夸张点说等于戕害,于心何忍?因此,我们需要教学预设,更需要随机应变。这也是我校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运用实例。只有课堂和谐,师生沟通配合默契,教学生成效果也必然最佳。

感受之二:关于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的灵活运用问题。

本次大赛,包括专家讲座,无疑全部使用了体现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容量、表现形象直观、图文音频视频素材完美结合、增加教学趣味、吸引学生注意力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只是为教师所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得当,自然生成效果很好;运用不当,则会对教学的有效性构成很大伤害。在孙俊老师阅读课《陈情表》、曾琦老师作文课《秋天之美》中,两位老师都于课堂结尾要求学生思考完成作业时,播放了冲击力较为强劲的音乐和视频,据说是为了启发。我个人认为,应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严重干扰了学生思考或作业的有效注意,结果适得其反,预设实现不了,反成无意中的伤害。 感受之三:关于课堂导入的问题。

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引入主要教学内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初始环节。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然。通常,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单刀直入式,用时减省并且有效。但赛课就不一样,那是出彩的一个高地,往往需要巧妙迂回。本次大赛的十一节课,在导入上都是各尽其妙和十分成功的:有的是用音乐营造气氛进入情境,有的是用师生互动游戏或学生表演拉近心理距离,有的是用朗诵(朗读)相关文本驳接教学内容,有的是抛出新奇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有的是检查预习发现问题引入,有的是教师娓娓讲述导入,还有的讲笑话造幽默出对联送礼物引入„„不一而足,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铺垫。此外,个人认为,这里有个时间限制的问题,标准是“合理、有度”,决不能毫不相干、喧宾夺主甚至虎头蛇尾的遗憾式精彩。 感受之四:关于课堂旋律与节奏的问题。

本次大赛,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参赛教师几乎都有超时拖堂。这又不得不回到我谈的第一个感受——教学预设与课堂操作问题。我想,在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各自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时间如何分配,执教者心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头应该有个预设的通盘考虑,可以根据经验或戴手表控制课堂的旋律与节奏。这里我说的旋律,特指教学内容的主次多寡;节奏,特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按照“三主”教学思想,教师是主导者,有这个调控权或曰调控义务,一定要有灵活性,既要遵从教学预设也要讲个临时调整,力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大家熟知的电视剧《霍元甲》中以霍氏拳法为主体兼集各派精华的迷踪拳,它其实也是有预设套路的,但在临场的高手比武时,它又是不讲套路只凭眼快手疾随机出招的,所以它总是赢家。课堂旋律与教学节奏的控制与之同理。

本次大赛观摩,还有很多思考与感悟,鉴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成熟、成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和不断提升。

2009年7月8日

第四篇: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学习感受

参加“初中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学习感受

106团学校

牛新峰

2013年5月11日我有幸参加“初中数学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短短的两天时间,感受颇深。通过本次学习之旅,从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彻底明白了“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下面就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张文娣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让学生在陌生环境里布再感到紧张。郑瑄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幽默。他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姚志敏老师在教学《探索三角形被分割成俩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幻灯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对教材的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最喜欢张文娣老师的教学课——轻松、幽默。张文娣老师的教学课《旋转》 “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三、师生互动、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几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四、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授课的老师们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尤其是郑瑄老师的幻灯片,既形象又生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两天学习,共听了4节课,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

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2013.5.15

第五篇:参加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感受

唐徕回民小学 张焱

三月的南京让人感受到了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的春天,在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六朝故都,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都汇聚在这里,参加并观摩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盛会。在校长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和吴老师两人来到了南京,我们俩有幸也观摩了这次素养大赛。为了不辜负这难得的观摩机会,3月27日—29日,我们坐在了第四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第一会场——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馆进行了观摩。我们俩不停地听,不停地做着笔记,专家的点评、选手的各项比赛、选手的每一节课,我们都不想落掉,边听边由衷的发出赞叹。两天半的竞赛,十五位选手的精彩展示,各位名师专家们学思飞扬,让人如沐春风,感受颇深。

感受之一:开幕式让人耳目一新,教育家讲话为老师指明了方向

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全体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献上了一组热情洋溢的大合唱:歌曲《老师,我想你》深情而真挚,儿童歌曲《海鸥》《小鸟,小鸟》曲调清新,节奏欢快,最后,一曲气势豪迈、开阔雄浑的《天路》将现场气氛推至最高点。大会在这样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接着原国家教委副主任,著名教育家柳斌先生发表了讲话。他讲道:让学生懂得语文的重要性自觉学语文诚然很好,但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学语文这更是难能可贵的。他又讲到:读乃至熟读,这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是最根本的办法。语文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素养,最后才是一门知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少讲、精讲,贵在点拨,平时要重视练背功,对名家名篇一贯要求背诵。我们学校一直以来也提倡传诵经典,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引导学生时,自己又会诵读多少名家名篇呢?听了教育家的一番讲话,尤其听了他讲到“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是个重要议程,是一篇大文章。由教师的素养提升而后有小学生的素养提高,而后有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后才会有健康的国民。”自己觉得离称职的语文教师还很远很远,这条道路要想走的更远,一定要从最扎实的基本功——背功要求自己。

感受之二:参赛选手的各项技艺展示令人叹服。

选手们参加比赛的内容依次是: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展示、课堂教学和知识素养答题的展示。

在朗读展示环节中,参赛选手提前10分钟抽签选定朗读的篇目。我听了听选手们所抽的朗读篇目都是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所有版本中选出的课文:《田忌赛马》《金子》《新年的礼物》《天安门广场》《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选手既要读准字音,而且还要根据抽到的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理解的感情,这也很不容易呀。全国现行至少有四套教材,就是提前做准备也不可能都能保证读一遍呀。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上海的选手高跃永老师,他朗读的《新年的礼物》特别能够打动人,听他朗读的声音你就能感受到课文中主人公当时的心情,他朗读时声情并茂感染力非常强,流露的感情也是那么的真实,评委给出了最高分。

朗读展示后,著名表演艺术家曹灿老师点评了选手朗读时忽略的细节问题,他指出:朗读要有音乐性,即重音清晰,有起伏高低;要有形象性,结合朗读的内容,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词达意;要有行动性,即心中明确以听者为受众,而非朗读者自娱自乐。

第二个环节是书写展示,这个环节是三分钟时间内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给定的内容,这项内容占15分。选手一个个都拿出看家的本领,专注认真,尽情挥洒手中的粉笔。选手们的字极具功力,美观大气,或隽秀、或刚正的粉笔字让所有老师叹为观止。

最吸引人的是第三个环节才艺展示,选手们各个大显身手,登台亮出了自己为参加这次比赛而准备的精彩节目。看了节目你不得不感叹,语文老师的多才多艺,其中10号的书画咏梅、11号表演的川剧变脸还有15号的吉他弹唱评委都给出了满分的成绩。在现场观看的老师都发出了赞叹声,因为他们的表演几乎都能与专业的演员相媲美。川剧变脸的节目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这次竟然看到了语文老师登台表演,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山东选手刘佳佳的川剧变脸一个转身就是一张不同的脸谱,真的是不简单呀。10号选手老师双手左右开弓先用粉笔画出了绽放的梅花,又洋洋洒洒的书写了咏梅两个大字,也是令在场的老师惊叹。13号安徽选手黄亮的诗词朗诵及歌曲演唱,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先是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然后自作七绝《风流人物看今朝》,

凤凰语文织彩锦,风流人物汇金陵。

听说读写展才艺,谱写语文新春景。

最后高歌一曲,赢得了全场观看教师的热烈掌声。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们最关心的也是占分值最高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答题环节。

舞台很快就变成了讲台,每个选手都是进行了精心巧妙的设计,面对的是他们从没有见过面的南京本地小学的小学生,30分钟的时间,既要和学生互动融合在一起,又要解读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课标教材的把握。观摩了他们的教学展示,我的收获也很多。

首先,我感到参赛的选手都很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不论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老师们都能对难写的字进行示范教学,同时强调识字的方法。这更明确了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的重要性。他们还能根据每一课不同的生字进行灵活的处理。这一点对我的启示也很大。

其次,在所有课堂教学中老师都很重视朗读的指导。来自辽宁的成宏老师执教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指导小柳树对小枣树说的话时,问学生:生活中你做过得意的样子吗?孩子把生活经验迁移进了课堂,边做样子边读,读的入情入境。当指导小枣树对小柳树说的话时,她又问学生:生活中谁会对你很温柔的说话呢?那你就用温柔的口气读一读小枣树的话。在她的指导下,学生既读出了不同的语气,又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与理解相辅相成。来自河南的梁发强老师在执教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指导学生怎么把文中天真的“我”读出来,他亲自进行示范朗读,感染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课文中的对话语言他和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含意。

最后,本次观摩大赛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1号选手是我们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的姜俐冰老师,她在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说明文时,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随遇而安”,学完课文问学生法布尔为什么能把说明文写的这么有趣?教学生写作的方法。2号是来自福建的选手陈敏,她执教《秋天的雨》,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当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句子是“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她问道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金黄色给了田野,因为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麦子成熟了,一阵秋风吹来,麦田翻起了波浪。陈敏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他这是一种用联想的方式学习课文。然后,她顺势让学生也用这样方法想象画面去读课文。3号选手是上海的高跃永老师,他在教学《镇定的女主人》时,指导学生找近义词理解镇定的意思,学生学会了这样的方法后,又找近义词理解了吩咐一词。4号选手执教的《画杨桃》一课,抓住句子“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让学生体会加上省略号和去掉省略号读文章的感受,体会出文中同学知道自己错了,这时老师是这样说的:三个省略号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内容,看来我们在读课文时不光要关注语言文字,还要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标点符号。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课文的指导。这样的例子在这次观摩的每一堂课上都有,值得我去学习借鉴。

课堂上展示的是老师们平时扎实的教学功底,当与学生产生共鸣时,学生精彩的回答会引的 2

听课老师发出称赞的笑声。听课老师和参赛的老师仿佛一同进入了课堂,当13号选手来自安徽的黄亮老师哨声吹响时,他还在入情入境的教学,台下老师为他着急不约而同的鼓掌提示他赶快下课,可是遗憾的是,黄亮老师忘了这是比赛,迟下课一分钟,按照大赛规则使他丢失了1分。台下老师听到主持人说道扣除一分时都发出了叹息声,为选手感到惋惜。

知识素养答题环节台下老师与参赛老师一同答题,台下老师和参赛老师一样或紧张或着急,答着题目,才发现自己知道得那么少;答着题目,才体会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谛。本次大赛的题目内容太活了,有些题出的真是让人出其不意,想都不会想到。内容涉及范围太广:天文地理、文学常识、生活常识、看漫画想象故事、看动画说一说是什么动画片,结合课标联系给出的实践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估计选手们在参赛前得浏览背诵了许多诗篇和百科全书吧。选手们的表现也很精彩。

这些题目你会吗?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的:孝敬父母,无愧天地,得天下英才教育之。天坛的功用是什么?听音频《在水一方》这首歌曲出自《诗经 •雅风》。“冉”字的笔顺:竖、横折钩、竖、横、横 。看视频《水浒传》中的人物——卖刀人是——杨志。

感受之三:专家随机点评和即时讲座令人受益匪浅。

大会安排高林生老师在老师们午餐的空档讲了一个题为《谈谈老师读书》的小讲座。他讲到教师读书是一种生存的价值,职业决定老师必须读书。重点讲了老师读什么书?怎么读?他认为读书无禁区,多多益善,他建议老师读五类书。第一类是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的本分,是师生展开活动的第一凭借,是全面的最准确的知识;第二类是专业书,主要是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工具书。老师读专业书一定要读懂、读会;第三类是资料书:教育教学知识、文学常识、语言文字运用知识还有其他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资料书要记得住,用得出,经常用。第四类是文化书 ,文化书可以滋养心灵,包括:(1) 诸子百家 (2)古今中外的哲学书(3)修身、养性励志书 (4)丰富生活内容的情感书(5)名人名家传记 ;第五类是资讯书包括期刊杂志、报纸 ,为的是能保持经常联系实际。听了高林生老师的讲座,我心里想今后一定要坚持读书不枉为语文老师。

本届比赛与往年不同的是增设了教态奖,大会闭幕前请南京师范大学的魏南江教授对参赛老师的教学教态进行了点评。魏教授说教师的教学教态包括仪表、仪容和仪态,仪表主要指穿着,仪容指面部表情和眼神,仪态通过手势、身姿、语速以及对别人的称呼来表现。课堂教学效果的百分之五十五都表达在这些无声语言中。她还指出本次大赛老师们不会倾听,没有认真倾听也就不会给孩子认真的评价。课堂上缺乏师生体态的交互性和情感的共鸣。教态对教学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意了吗?

短短的几天时间让我享受了一顿精神上的大餐,通过观摩老师们的比赛和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学到了许多,值得我今后慢慢去品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全国两会感受范文】相关文章:

出国感受范文05-16

村官感受范文05-16

感受作品范文05-16

感受上海范文05-16

感受苏州范文05-16

感受春天范文05-16

感受声音范文05-16

感受生活范文05-16

经验感受范文05-16

警校感受范文05-16

上一篇:全国政府采购范文下一篇:青春之歌阅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