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

2022-11-17

第一篇:防灾减灾体系文献综述

重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

树立系统防灾减灾的思想。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我们应当坚持综合防治、系统防治、全面防治,积极推进并确保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重视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开展灾害及其防治知识教育、宣传、培训。

二、抓住重点要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突出抓好四种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在全国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地震死亡人数占54%。作为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从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抢通保通能力、水利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经过努力,以来云南省地震速报时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改造、建成的中小学校校舍和农村民居经受住了多次地震考验,救灾工作反应也更为迅速、有序。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我国有65%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人口近3500万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开展

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大胆探索,确立了“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

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重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

树立系统防灾减灾的思想。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我们应当坚持综合防治、系统防治、全面防治,积极推进并确保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重视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开展灾害及其防治知识教育、宣传、培训。

二、抓住重点要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突出抓好四种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在全国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地震死亡人数占54%。作为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从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抢通保通能力、水利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经过努力,以来云南省地震速报时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改造、建成的中小学校校舍和农村民居经受住了多次地震考验,救灾工作反应也更为迅速、有序。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我国有65%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人口近3500万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大胆探索,确立了“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去年,又研究部署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10项重大举措,力争用时间,投入100亿元,解决好68个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问题。自以来,云南省已成功预报地质灾害73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近4万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元左右。

气象灾害防治。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包括暴雨洪涝、台风、干旱、大雾、沙尘暴等7大类2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

生物灾害防治。生物灾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生物过多过快繁殖(生长)而引起的灾害事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生物灾害跨区域、跨国界传播的风险增加。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与3个国家山水相连,容易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云南省一直坚持把做好生物灾害防治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重点。一是加大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实施滇西北、滇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拓展到全省50%的州(市)和34%的县(市)。二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伍。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乡、村五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建成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云南分中心。三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态势,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四是 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范。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

预警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编制云南口岸入境植物检疫截获有害生物名录。

范文网【】

三、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发的双重压力,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从侧重技术管理向侧重社会管理、从侧重微观管理向侧重宏观管理转变,全面提升灾害防治水平。

完善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机制。加强专业抢险队伍、专家队伍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构筑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加强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增强群众灾害防治应急能力,广泛推广“三小措施”,也就是发放“一个小本本”,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配备“一个小包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一个小演习”,提高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灾情信息共享机制、灾情会商机制、信息发布机制、灾(险)情评估机制和评估标准、救灾监督机制等,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做好灾情监测预报。进一步加大对灾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投入,提高监测预警科技装备水平;完善重大灾情预测预报体系,努力提高预报精确度;加强气象、水文、地质情况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灾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水平。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统筹安排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群测群防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增强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难自救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第三篇:夯实基层基础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夯实基层基础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市防震减灾局 王 辉 李定平

我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地震、滑坡、干旱、洪涝、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防灾减灾工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务必抓紧抓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宜宾作为省政府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省地震局划为可能发生6.0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要取得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基础设施防灾是否完善;取决于基层减灾工作是否扎实。现就建立健全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浅析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防灾减灾管理能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连续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是: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级领导更加关切、人民群众更加关心、社会舆论更加关注防灾减灾工作,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干旱、洪涝、地震、滑坡、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我们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三是国家救灾减灾方针调整,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家救灾减灾方针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变”上,即:从传统的“重救轻防”向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转变;从“重财轻人”向“以人为本”、以保障人的生命为主转变;从“重部门单一”行为轻“社会联动”向“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面联动转变;从传统“经验式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科技化”转变。我们应当适应这些新特点,加快传统救灾体制的现代化转型,树立全新的防灾减灾理念,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以先进理念引领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二、强化基础建设,提高灾害预防能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防御灾害能力,筑牢工程防线。当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房安保工程,努力加强防灾能力建设。但是也要认识到,我们的经济综合实力还不高,公共基础设施防灾能力还比较薄弱,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破坏,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加强生命线工程如:水、电、气管网、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如:大型水库、8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抗灾能力,同时,按市政府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地震基本设防烈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增强抗震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到在此类公共基础实施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防灾和预警能力设计,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筑牢工程防线,保障安全。

(二)加强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筑牢心理防线。目前,还存在公民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救互救技能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变“政府施救、群众被救”的角色定位。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应对自然灾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将防灾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纳入中小学校教育,纳入科普活动,纳入党政干部、公务员等培训课程;并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对技能。以每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技能;二是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面向村镇、社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将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知识宣传列入村镇、社区、学校、厂矿、企业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广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四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约束性制度,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灾害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然灾害突发时,做到临灾不惧、临灾不乱,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应对措施。实现宣传教育的广覆盖,并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减灾救助能力

(一)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县、村镇、城市社区、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都要立足于“防大灾、救大灾”,制定本区域、单位部门的针对不同风险性,具有可操作,符合实际,科学适用的各类应急预案,实行应急预案全覆盖,并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指挥有序,处置有力,科学调度,反应迅速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为了保证各种预案的实用性,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每年必须举行一次以上的应急演练,根据演练处置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变化,及时修订预案;

3、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

4、组织加强防灾减灾业务理论研讨,准确把握应急管理内在的规律和发展方向,构建应急上报预警、应急事件信息的内容框架,提出指标和运行要求,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保障,为纳入考核奖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快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建设与运用。在处置自然灾害过程中,灾害信息反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决策指挥是否得当和高效。结合多次应急处置实例经验,十分必要在全市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由市县统一规划、总体建设实施,业务部门管理、基层使用与更新维护的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卫星等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等,涵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地貌、地理、市政管网、交通、灾害分布等)、应急预案库、救援队伍力量库,各类专家队伍库、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装备库等社会应急资源,形成上级应急指挥部与下级应急指挥部,前方应急指挥部与后方应急指挥部的交互连接,实现应急决策指挥命令、灾情信息、灾区请求、资源调集部署在第一时间内快速传输,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加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我市已成立了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加强,但是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是最先投入灾区抢险救援的救援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各类自然灾害区域分布,加强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配齐装备,改善力量和装备不足现状,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综合应急救援小队;建立各类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提升灾害处置针对性;并依托当地基层民兵、退役官兵、联防队伍等力量,大力发展社会化紧急救援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基层兼职救援队伍,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在灾害紧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应急救援区域联动建设。重大级别以上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应急救援联动,统筹社会各方应急资源尤为重要。特别是基层各区域应急力量较为薄弱且分散,应急人员流动性大,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机构,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联合、区域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灾害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局面,构建部门参与、社会协作、联合作战的一体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形成防灾减灾的工作合力。

(五)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城市设立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人员伤亡、安置灾民等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规划建设18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约37.7万人应急避难。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在城市集中区、人员密集地等区域,应急疏散通道建设还存在不足,同时,还应加强并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的标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配套设施,完善应急指示标志、设置供水、供电、物资供应、卫生防疫、广播、消防、指挥、监控等应急项目,提供市民临时避难的基本功能,满足市民应急避难的需要。

目前,人类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我们应坚定信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措施,切实按照“减灾就是增效”的原则,不断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目的。

第四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文献综述

孙泽宇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我国农村集体组织“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工作被摆上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方式、拓展工作内容,开始实现从单纯抓财务管理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转变,从重点抓资金管理向全面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转变,从注重指导集体直接经营资产向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工作在不断深入。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三资”管理在当前农村得到了普及。引人注目的是,在农村“三资”管理进行如火如荼的过程当中,农村管理信息化技术也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已经得到了相当范围的普及。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使平衡记分卡中指标体系的取数更为便捷,为准确客观地评价村集体组织的绩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的定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简称三资监管)是现阶段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农村“三资”监管体系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三资”监管。其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所有制的组织载体,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主体和维护农民集体经济权益的组织保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三资”监管是指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并形成较成熟和完善的机制来约束、监督和管理资金、资产和资源。文献中绝大部分是对资产和资金监管的研究,在资源监管的研究方面还较为薄弱。通过加强三资监管,有利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有利于村级集体三资的全面有效管理,实现各种资料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增值、增效;有利于消除干群之间的各种矛盾,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步伐。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建国60余年来,我国村集体组织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诸如政策上、制度上、人事上、收入分配上等方面。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法人地位。目前,全国人大尚未制定专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法获得法人地位,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无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无法开具符合市场要求的税票,限制了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不清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成员的构成不清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没有设立成员名册,没有为其成员颁发证书。二是成员资格的获得不清晰。新增农嫁女、新生子女、政策性移民等新增人口的成员资格得不到权威的确认。三是成员资格的退出不清晰。生产生活都已经脱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特别是举家进城落户的农民工,没有合法、规范的方式能够变现其成员资格所具有的经济利益,退出集体经济组织。四是成员的权益不清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笼统的、抽象的所有人,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的具体实现方式不甚清晰。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自上世纪80年代初解散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在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运营管理方面,一直没有立法和政策上的突破,也未出台指导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的示范章程。在具

体实践中,推行的是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粗线条管理方式,公开内容不全面、不规范,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中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集体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异化成了村干部经济。

4.村集体组织传统的绩效考核在导向上以业绩考核为主要指针,导致在农村出现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破坏、盲目投资成风、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村集体绩效评价体系在当前环境下的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的政权建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农村三资监管工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财务管理方面

1.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个别乡镇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村财务的指导、培训力度不够;有的村干部认为干部政绩主要看能不能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不以身作则,对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敷衍了事甚至置之不理。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会计政策变化更大,而农村接受新财务政策的速度相对滞后。农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知识更新相对更慢。

2.空壳村很多。我们调查中发现无集体收入的村占村总数的7O%左右,无力为当地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村级财务管理无从谈起。取消农业税之后,用于村级公共服务的开支没有了资金保证。乡镇政府除了支付给村干部微薄的工资和少量的办公经费之外,一些必要的开支无法处理,公共事业的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3.会计账目不规范。我们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财务是“包包账”、“笔记本账”,少数村无账无据,建在村社干部的心里,凭大脑记忆,或心里想象;财会人员变换时,财务没正规交接,有的村社干部离任几届后,还管理着村社集体账务;会计制度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记账方式还是主要形式,不能完全反映村级组织的经济活动,无法真实体现往来账目和应收应付款项。

4.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和城郊存大量资产不入账,存在资产流失隐患。如:部分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通过土地置换或用征地补偿费、工作经费抵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形成大量的土地资产,这些土地资产未通过账面付款,形成巨额账外资产;部分村用置换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与他人联合开发商住房,建成后分得的房产未在账面反映,变成账外资产;还有的村办企业被注销后,其投资建造的许多房产及土地没有及时收回,变成账外资产。

5.弄虚作假,隐瞒招待费用开支。目前农村村级财务支出中招待费用实际发生数额大、比例高,许多村采取种方式隐瞒招待费用开支。

6.财务管理较薄弱,违规违纪事项屡有发生。一是入账原始凭证不规范,漏洞较大。调查发现村级财混乱,不利于村级组织财务制度建设。务中普遍存在使用“白头收据”代替正式发票,特别在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使用大量“白头收据”.而且连码的工程结算单、工程协议等原始资料都没有,这不仅使对方单位偷逃国家税收,而且“白头”凭证真假难辨,在财务上形成巨大漏洞。二是多头开户普遍存在,公款私存屡有发生。集体存款多头开户,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款,在土地被征用的村表 现尤为突出,而且往往大量公款私存发生的利息存放帐外。三是制度没有健全。村虽然建有财务管理制度,但不够健全。有的地方多人管钱、管物,先用钱后审批,无论该不该开,造成既成事实后迫使审批人签字;也有的管钱、用钱、审批一个人、一支笔,用钱不公开,给乱开据滥开支留下空间。重点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集体决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制度未能真正执行,村社乱挪乱用,坐收坐支现象突出。

7.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必要内控制度。一是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目前农村虽然在大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活动,但在具体财务问题上还是“一把手”说了算,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村干部将村集体沿街店面房出租给自己家属未收房租;有的村书记由企业

老板兼任,经常向村里借款却未付利息等,集体资产收益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内部管理控制薄弱。调查发现许多村在工程项目、房产出租、征地拆迁等方面未签订合同,有的即使签订合同但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为日后经济纠纷埋下隐患。三是票据管理不够规范。一是收入票据数量控制不严;二是核销不及时;三是作废收据控制不严,容易造成收入的流失和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8.财务监管失控,违纪查处不力。政务、村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过场,公开内容不真实、不及时,形式单一,时间短暂,应付了事,不全面。群众参与财务管理、进行财务监督的面不大,民主监督障碍多,法律监督不到位,执纪执法部门对财务监管面不宽。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乡村社干部违纪现象普遍存在。少数村干部向农民收费打白条,未在村入账,有的干部调离原单位多年仍未结清财务账目。有的乡村干部乱表态、乱开支,“张口政策”、“笔上生花”、“先斩后奏”。违纪人员处理面不大,被处理人员也是“避重就轻”。由于违纪查处不力,震慑不大,导致了财务混乱,不利于村级组织财务制度建设。

9.资产管理不到位。一是多数的村集体资产无台账。据调查发现,集体资产中向村级企业进行的投资,有的以现金方式注入,有的以固定资产方式投入,但都只能从企业财务账上看得到支出,却看不到资产如何管理、使用的记录,更不要说提折旧日后更新了;集体经济组织有多少资产也无登记或等级不全,在企业注销时也不作任何资产处置,集体资产不了了之或严重缩水。二是集体资产的承包、出租不规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而且土地资源利用率越来越高,鱼塘、村办企业、“四荒”地等相继实行了承包经营和出租使用,但在发包和出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备,上交承包金、租金的方式不规范等现象。三是专项资金缺乏管理,而且不正当使用。主要表现在专项资金不实行专户储存,不按规定使用,而是用于行政管理费、公益事业费等开支,甚至用于干部报酬或被平调使用,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上尤为突出。征地补偿费应该主要用于被征土地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上。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村非但没有将村集体所获得的征地补偿费合理分配给农民,甚至连村民小组和农户应该得到补偿也不按标准发放,使村民和集体利益受到很大损失。四是应收账款资金沉淀,农户内部往来成呆死帐。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或外单位占用,导致集体利益严重受损。大部分村没有制订应收应付款管理制度,以至于应收款沉淀,甚至形成呆死账。五是收支不平衡,挥霍浪费严重。国家每年年末拨付给村的转移支付款大多数村在资金使用上主要包括部报酬、管理费用、福利费用以及一些其它支出,费用开支无计划,往往拨的款不够用;村每年收取的予留地承包金以及渔塘、四荒等承包金大部分没有用在生产性支出上,支出不合理,挥霍浪费严重。

(二)民主管理方面

1.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第一,在公开的内容上不完整、不细致、不具体,重大支出不做专项公布,搞选择性公开,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则公开不细或不公开。第二,在公开的形式上不规范。有的村财务公开在无遮拦的墙壁上用粉笔书写,一场雨后就模糊不清;有的公布在村民不经常去的偏僻地方,或者公布地点不确定。第三,在公开的时间上不规范。一般村级财务至少每季度应公布1次,且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但有的村没有按照要求执行,公开的时间随意、短随意,上级来检查就公开,不检查就不公开,应付了事,极不负责任。

2.民主理财未实行。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要求,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重要财务事项,如集体资产的出租发包、集体收益的使用、村干部报酬、“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重大建设承包方案等,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依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民主决策。但目前相当一部分村干部仍置民主理财于不顾,不实行民主理财,少数人说了算,或个别人说了算,使集体资产使用缺乏有效监控,造成决策失误,使集体资产受损。

(三)审计监督方面

1.审计监督无力度。由于乡镇行政干预等方面原因,基层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方面做得不够,使得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目趋严重,甚至出现违法、违纪案件。有的乡(镇)虽然在村级财务审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起得作用。

2.监管机构不健全且工作职责不明确。一是个别乡镇监管机构未及时建立,也没有制定工作职责,出现问题互相推诿;二是乡镇虽然成立了村集体资产监管中心和村级集体资产招投标委托中心,但资产、资源清查后数据还未全部录入,进度太慢,真正有开展招投标工作的为数不多。

3.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三资监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少工作人员难以适应工作的全面开展,村级报账员持有会计证上岗的也较少。

4.公开不及时且公开内容笼统。一些村由于结账不及时,只是无法按时公开;加上三资网络监管平台所设置的公开表语群众要求公开的项目不相适应,即使公开了群众也无法看懂公开的内容。

5.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程序编制不完备。一是现行使用的财务软件中收益与收益分配表等某些报表程序与会计制度要求存在偏差;二是各乡镇使用的宽带不同网速缓慢经常影响数据传送及上级对其实施监督。

四、关于农村三资监管新政策的概述

(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近年来,许多村开始开展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改革 以合作制为母体、将股份制引入村经济合作社产权制度建设,按照“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量化资产、设置股份,配置股权、发放权证”的步骤,将统一经营的集体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按人口和劳动贡献等要素折股量化,按人头决策、按股份分红,从而把村经济合作社改造为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取得了 四个方面的明显成效:1.创新发展了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增强了集体经济生命力。改革传承了合作制的公平,引进股份制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集体所有从单纯“人的联合”提升为“人的联合和资本的联合”,改变了“人人所有,人人无份”的集体资产所有权虚置状态,集体资产从抽象的“集体所有”向具体的“集体所有”演进,集体成员的主人翁地位有效强化,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提高;集体治理借鉴吸纳了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在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形成既集中又民主的制衡机制,其决策效率、执行效率、监督效率明显提升。2.创新区分了社员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提升了人口迁移自由度。通过把社员改造为股东,以股东的形式“固化”村经济合作社社员权,从而改变植根于户籍之上的社员资格确认和延续机制,推动社员的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股东资格以财产权益关系为核心,不因其户籍或居住地的变化而丧失,股东权实行“生不增、死不减”、可继承、可转让(社内)制度,破解了以往社员流动“人户分离”的社会问题,社员的经济身份和社会身份在迁移流动中得以有效分离,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除了一大体制束缚,有力促进了人口自由流动和真正城市化,提高了城乡融合水平。 3.创新实践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强和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坚持把民主原则与法治精神贯穿于改革全过程。从改制调研、统一认识,到方案制定,从清产核资、资产量化,到股东代表选举、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选举,及章程的制订,广泛征求意见、民主讨论决策、及时公开公示,做到复杂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民主化、民主问题合法化,确保改革体现全体社员意志、成果惠及全体社员。同时,按照股份“应享全享、可享尽享”的指导思想,化解了村社长期积累的一大批矛盾纠纷和厉史遗留问题,保障了农嫁女、农转非、戤社户(自理口粮户)、蓝印户口、小城镇改革户籍迁移等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股份权益,加强和创新了社会管理,促进了农村社会共建共享、和谐发展。4.创新理顺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关系,开辟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新渠道。通过改革,明确

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具体依据和操作规范,较好解决了以往“不分配,群众不满意;简单少数服从多数分配,社会不和谐”的两难矛盾,以制度化的形式开辟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新渠道。在农村社区转为城镇社区的地方,改变了以往因农民“非农化”导致集体经济一分了之的做法,为农民社员真正融入城市提供了有效组织保障和持续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是指在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在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各行政村与乡镇“三资”监督管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在代理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的银行帐户,由服务中心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统一管理。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点:一是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秩序,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在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保障了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上,真正实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动了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后,村级经济活动逐渐步人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既规范了村干部的从政行为,又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有效地控制了村级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杜绝了公款私存、白条抵账、支出无度和集体资产跑、冒、滴、漏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从源头上遏制了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强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村级财权和事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督管理,使村集体的各项收支置于“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之中,“三资”管理更加规范严格和透明,干群之问的误解与矛盾容易得到消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群众集体上访明显减少,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比较研究

有关各地的“三资”监管的模式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描述各地的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以及取得的成就;第二种是找出问题以及提供解决方案。

(一)各地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比较

根据各地文献的说法,吉林省全省明确责任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保证。整个创新包括以下四点:一是搭建“三资”管理民主定事平台。二是开展代理服务,加强“三资”监管。在确保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全省68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三是完善保障机制,提高“三资”管理效能,制定配套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加强“三资”管理的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四是健全群众评价机制。各行政村普遍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村民监督小组,对村干部年初承诺的“三资管理兑现情况开展民主评议。而吉林省梨树县在开展“三资”代理服务的同时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清查摸底。并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号召。一是以“三资”清查为突破口。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二是以人员培训为基础,强化代理机构的组织建设。三是软硬件建设两手抓。强化“三资”中心的体系建设。四是采取“行权”与“事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五是代理不越位,服务不增负,强化保障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转。

山东省临沂市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一是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性质,切实搞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三是

全面实行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四是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五是加大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六是积极稳妥地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二)各地三资监管问题比较

第五篇: 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薪酬体系内涵的演变也从最初只包含货币薪酬发展到货币薪酬与非货币薪酬相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是否合理关系到其人才的招募和保留,也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最终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现状,分析其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或改进方法,以便为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再设计提供理论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 薪酬体系 薪酬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第二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例如中国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等。第三类是城市合作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吸引地方财政,企业地方入股组建而成的。自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球化,外资银行大量涌入,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也随之全面进入。(陈焰,2006)银行核心竞争资源的开发重点已由物质资源转向人力资源,人才已经真正成为银行的战略性资源,对于银行竞争的影响愈加突显。国有银行与国际大银行以及国内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不仅仅是客户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树立竞争优势,良好的薪酬体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廖若宇,2009)而薪酬体系从狭义上看,就是薪酬等级制度,即根据内部一致性原则,按劳动的复杂程度、繁重程度、责任大小等劳动因素划分薪酬等级并支付薪酬标准的薪酬制度。薪酬等级的划分,可以反映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质量差异。(李永周,2013)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多学者的研究都是在分块研究的框架下进行,即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的某个阶层进行研究与分析。比如廖若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优化研究中,通过对中外银行在薪酬体系方面的比较,借鉴国外银行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的成熟经验,来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能够实现的优化措施。他主要侧重于薪酬体系原则中薪酬设计内在公平性与外在公平性。(廖若宇,2011)还有胡晔和黄勋敬通过国内上市银行薪酬制度和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比较中,发现国内上市银行薪酬体系比较注重薪酬的激励作用,员工薪酬水平的高低与业绩的好坏有因果关系。还初步建立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工资制。他们薪酬体系的制定更为灵活、更好的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这正是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设计中所欠缺的。因此胡晔和黄勋敬两位学者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必须与认识制度改革配套进行,构建以业绩为导向的考评指标体系,改革现行的工资总额分配体系的建议。(胡晔、黄勋敬,2006)还有赵花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的研究中,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缺乏长期激励机制、缺乏内部公平性、缺乏外部竞争性的问题,从而提出建立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动态的薪酬体系管理机制的解决措施。(赵花,2013)而童忠民在对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思路研究中,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全面薪酬激励方案内容的“同心圆”体系模型,把薪酬策略分为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进而建立经济性薪酬体系和非经济性薪酬体系,以经济性薪酬激励制度为基础,以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制度为保障,实现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更好的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与满意度。(童忠民,2014)曹海萍在对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发现某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存在对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激励不足和福利被忽视的问题。从而提出,对不同类别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薪酬激励方式,对关键性人才要重点奖励,提高福利待遇的意见。(曹海萍,2006) 梁宁在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战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结构中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主要是年薪与福利、股权等其他长期薪酬激励形式相结合。而对于普通分支行员工普遍实行等级工资制。包括等级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职位津贴等构成。研究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总体水平比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总体水平高。但股份制银行薪酬体系存在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大,高管薪酬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因此,梁宁提出提高高管薪酬透明度,合理规范高管薪酬的建议。(梁宁,2013)然而只有少部分学者从全局的观念出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比如王蓉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现状、问题与改革中,阐明了我国各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主要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福利性收入等方面构成。而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及员工持股计划等形式的中长期激励相对欠缺。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薪酬仍以短期为主,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股票期权、虚拟股票及员工持股计划等形式建立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王蓉,2012)而邢翠鑫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存在薪酬水平与外资银行相比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分配不利于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福利没有起到激励作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提高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调整薪酬分配、改进福利政策的措施。(邢翠鑫,2012)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具体建议。李富国和杨智斌指出, 我国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的报酬整体水平偏低, 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制阶段, 资本市场不很发达, 外部约束机制的运行条件也还不成熟, 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约束作用。因此, 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激励方案, 提高对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经济激励, 并在报酬合约中提高长期激励的比重, 强化其经营行为的长期化。(富国和杨智斌,2004)周素彦则认为,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激励约束双重不足的问题, 应当在薪酬体系的科学设计和互相协调中降低控制权收益在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中的比例, 加强制度建设变银行员工的不可执行合约为可执行合约来改善激励约束状况。(周素彦,2004)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确实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重点改革。首先是薪酬体系的设计需以人为本,从员工的需求出发。其次是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体系,避免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过大。再次是制定合理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是高管人员薪酬信息需公开透明。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各种奖金以及额外福利等细节,推进内部信息交流和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 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焰,赵祥. 浅析商业银行薪酬机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04:20-22.

[2]廖若宇. 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现状分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S1:140-142. [3]李永周 薪酬管理[M]. 41-42 [4]廖若宇. 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优化研究[J]. 知识经济,2011,21:58+65. [5]胡晔,黄勋敬. 国内上市银行薪酬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启示[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05:31-36. [6]赵花.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研究[J]. 经济师,2013,02:200-201.

[7]童忠民. 城市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思路[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3:71-74. [8]曹海萍. 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9]梁宁.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战略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商贸,2013,20:64-65+67. [10]王蓉. 我国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现状、问题与改革[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20-122. [11]邢翠鑫. 对我国商业银行薪酬制度的研究[J]. 经济视角,2012,03:84-85. [12]李富国,杨智斌. 商业银行:高层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动态模型[J]. 当代经济科学,2004,04:31-35+109. [13]史建平,周素彦.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1:21-26.

上一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小结下一篇: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