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汇报

2022-07-20

汇报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时密不可分的,关乎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想必很多朋友在汇报写作中,遇到很多难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启汇报写作的姿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乡村振兴战略汇报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

“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努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

一、强化领导,成立组织,建立统一协调办事机构。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镇农业、农经、水利、农机、财政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联合办公。

二、着眼产业兴旺,努力建设经济强镇工作。今年以来,全镇新成立农村经营主体11家;农业招商引资项目2家,引进资金1.5亿元,流转土地2000亩以上,其中流转800亩建立冬桃种植基地;产业扶贫持续发力,产业带动1105户

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271万元;农技部门积极宣传农技知识,提升农民秋种积极性。

三、强化人才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的职业培训,努力培养照就一批致富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乡创业农民39人,到9月底全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达63人次。

四、实施环境治理,营造生态环境。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已经完成改厕任务

900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积极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册档案,镇村河长巡河制度常态化,汲取河长制工作经验,建立林长制一林一册档案;与扶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XX村。

五、着眼乡风文明,振兴农村文化。近年来,随着**等文化广场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在我镇蓬勃兴起,共有腰鼓队、锣鼓队4支,龙狮队1支,广场健身舞队10余支,群众业余生活极为丰富,篮球队、乒乓球队相继组成,锣鼓队、篮球队还参加县级组织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深化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六、着眼基层组织建设,打照一批“三农”队伍。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机遇,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建好支部班子,积极输送年轻干部到市、县参加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各村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引导和指导作用,通过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营造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继去年我镇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后,今年各村积极稳步发展,9月底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5万元;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8个村已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台账,搭建集体资产管理平台,适时开展股权设置、成员身份界定工作。

第二篇: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

X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XXX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思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XX的发展,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点带面,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加快产业培育,打造乡村振兴“主引擎”。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比较效益、增加群众基础性收入为目标,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全县小麦、啤酒大麦、马铃薯等优势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以上,粮经饲比例由2019年的73:22:5优化调整为74:22:4。按照全县牛羊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百万只肉羊培育和扩大肉牛规模养殖两项工程,累计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场(小区)6个、千头肉牛养殖场2个。全县肉羊存栏达到64.36万只、出栏19.75万只,牛存栏2.7万头、出栏0.57万头。二是做优做精特色产业。立足沿山冷凉和干旱特点,加快发展以食用菌、油料、优质牧草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8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2个,8个乡镇和XX马场完成牧草播种面积33万亩。紧紧围绕县域实际,突出“小而特、小而优”,大力发展肉羊、食用菌、菜籽油、黑小米、藜麦等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优质农产品,不断推进种植业结构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XX羊肉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康源清真“焉支山”羊羔肉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爱福农业“菇东东”食用菌、丹马油脂“丹马”菜籽油、祝福油脂“丹焉小院”菜籽油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品牌目录。三是做活做实新型产业。坚持把农旅融合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依托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策划推出XXX乡村旅游线路3条,今年上半年全县乡村旅游点接待县内外游客6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有效带动了地方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持续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和规模,组织电商运营中心和电商企业与各乡镇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对接合作,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同城网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二、聚力生态宜居,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一是加快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实施祁连西路(原G312县城过境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实施县城西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实施XX镇XX、城北段路面拓宽及绿化美化和沿路村居风貌改造项目,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11.2亿元,实施马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X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二期)等水利重点项目8项,G30高速XX西收费站至县城道路改建工程、X018清泉至民联公路XX段改建工程等交通道路项目5项,G312线绕城段、G30高速XX西出口等造林绿化项目15项,S590县城至XX集镇段造林绿化工程、北台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祁连西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二是加快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紧盯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和农村“空心化”及“视觉贫困”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要求和“一户一宅”标准,在各乡镇选择地理区位比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培育具有潜力、经济发展空间较大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进行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并将相对贫困人口列入公租房入住计划。鼓励支持有劳动能力、返乡创业农村人员进城购房置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鼓励支持无劳动能力、经济收入来源相对较少的乡村人口就近搬迁至乡镇或生态宜居村庄居住,有效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住房安全。全县计划新建生态宜居村庄点7个,新建住房378户、公租房254户。目前,清泉镇永宁新村等生态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制定下发了《XXX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创建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29个,新建卫生户厕4186座,完成计划任务的109.75%,争取年内超额建设卫生户厕890座。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行四级包联制度,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14乱”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创建清洁村庄37个,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128.42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090.6多吨,清理积存垃圾2354.63吨,整治沟渠558.85公里,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518处,治理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堆放点2585处。积极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发放新膜97.52吨,回收废旧农膜2926吨,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2%以上。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半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4%。坚持“一户一宅、主附区分、拆改并举”的原则,聚焦农村危旧空置房、破旧圈舍、残垣断壁等“视觉危房”,全力推进农村危旧空置房拆除和腾退复垦工作,明确拆危复垦3000元、1万元补助标准和发放宅基地资格证、腾退复垦土地经营权证等政策性措施,切实解决“视觉贫困”问题。拆除危旧空置房屋3397户,复垦复绿1978户,切实解决了“视觉贫困”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狠抓人才建设,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一是加大“引才”力度。立足XX能人众多优势,突出“急需实用”原则和“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XX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更新完善XX籍在外优秀人才库,新增在外优秀人才94名,累计建成县级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1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名师名家工作室11个、人才培养开发基地8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投资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技能型劳务等产业。二是厚植“育才”沃土。认真落实《XXX县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县管拔尖人才工作补贴提高至5000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劳动力技能培训”“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培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等工程,持续推进“10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500余人次,其中精准扶贫劳动力400余人次。三是拓宽“施才”渠道。组织开展“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选派248名医疗骨干、科技(工业)特派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天使服务团”“科技推广员”“专家服务团”三支人才队伍,深入村社、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积极组织“金钥匙”导师专家团深入农村学校送培送教,培训乡村教师20名,全面带动乡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四、提升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力”。一是聚焦文化民生。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优秀文化挖掘、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能人培育、文艺精品创作等工作,完成8个乡镇和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110处、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8个,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村村通和广播电视播出均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第七届百姓春晚、民俗灯展、“文化进万家 非遗闹新春”文化暖心演出活动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等文化活动20场次,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广泛开展“三下乡”“快乐老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5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聚焦乡风文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创建行动”,建成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示范街等示范点54个。充分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评选表彰“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志愿者45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0个,脱贫光荣户40户、致富光荣户20户,五星文明户695户,五星文明标兵户125户,先后推荐6名先进典型参加“甘肃好人”评选,4名先进典型入选第六届张掖市道德模范候选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1个村和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在各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脱贫攻坚理论政策宣讲活动114场次,进一步补齐群众“精神短板”。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八个一”示范工程,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今年上半年举办道德讲堂总堂活动4场次,乡镇、机关道德讲堂50余场次,3000多名干部群众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三是聚焦传承保护。深入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特色,大力实施8个乡镇区域规划和111个村专项规划,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加大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保护力度,充分彰显文化魅力,建成乡村民俗文化展览馆和陈列馆3个、XX非遗研发中心1个、名家工作室6个和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个,评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完成“非遗工坊”国家级非遗产品销售平台入驻工作,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入选全国非遗购物节“云探店”。剪纸、烙画、麦秆画等民间手工艺品走出国门,罐罐席等地方传统特色美食被复活传承。

五、强化组织建设,用好乡村振兴“主心骨”。一是在建强组织上下功夫。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组织开展先进支部“对标创优”、一般支部“对标提升”、后进支部“对标整顿”行动,通过常态学标抓规范、常态对标补短板、常态用标促提升、常态创标树典型,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打造标准化样板党支部44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成立产业党支部16个,设置功能型党小组58个,建成党群共富示范基地32个,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深入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19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59名,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16名、大学生村文书29名。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和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对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共清理不符合任职资格人员8名,82%的村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对1187名村干部后备档案信息库进行了调整优化,对38名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台账。同时,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村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新任村干部任前谈话、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促进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打造队伍上下功夫。建立在家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流入城区党员城乡党组织结对集中、流出县外党员依托网络“微支部”集中的“三集中”活动机制,确保农村党员无遗漏参加“固定活动日”。结合每月5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2260余名党员干部和757名能人党员联系贫困群众2896户,帮办实事8900多件。扎实开展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限期改正的6名信教参教农村党员全部完成教育转化,纳入党组织正常管理。111个村级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全部召开完毕,组织6000多名农村党员签订了不信仰宗教、不参与涉黑涉恶活动承诺书。

六、完善治理体系,筑牢乡村振兴“大堡垒”。一是着力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推行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司法便民服务中心“三中心合一”,最大限度集约力量资源,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破解了资源整合难、指挥体系乱、社会服务散等社会治理难题。加快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全县8个乡镇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统一兼任综治(矛调)中心主任,117个村(社区)全部由党组织书记担任综治中心(矛调室)主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全面推行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1+N”联动响应机制,落实受理、分办、督办、回访“四级程序”,社会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强化网格服务管理,制定出台《XXX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全科网格”,通过群众“报”、网格员“采”、综治中心“统”、联动部门“办”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实现小事一“格”处理,大事全“网”联动,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准化水平。二是着力打造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新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XXX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建设县信访局人民群众信访接待中心、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两个分中心”,组建XXX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统筹8个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明晰8个乡镇、117个村(社区)职能,靠实30个参与协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全力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配齐配强调解员,组建“金牌调解员”队伍,健全“行调、访调、诉调、检调、联调”对接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大幅上升。2019年以来,全县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8%、信访重访率同比下降了60%、集体访同比下降24.1%、越级上访同比下降43%。三是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在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全力构建具有XX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政治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市域治理”模式,明确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基层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以法治强保障,以开展“法律八进”为载体,积极运用新思维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不断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法律便民服务机制,全社会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今年以来,全县各级法律服务中心(站)共接待法律咨询群众1280批3640人次,推动31件信访问题用法解决,及时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以自治强基础,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为基础,充分发挥治安户长、楼院长、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努力搭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新平台。今年以来,“三团”监督执行重点工程230多项,评判不良现象370多个,帮困实事1100多件,真正实现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以德治强教化,借助“道德大讲堂”“道德红黑榜”等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以智治强支撑,全面启动投资2200多万元的“雪亮工程”二期工程建设,“雪亮工程”一期建设联网应用以来,全县发案率显著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2018、2019年,全县刑事发案分别下降17.7%、26.6%,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生态宜居村庄建设进展缓慢,存在乡镇、村社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二是特色产业培育不明显。部分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不高,区域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尚未形成,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的特色效益产业,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稳定。三是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健全。个别村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仍存在应付检查、日常保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村社干部作用发挥不够,部分群众环保意识差,存在整治、反弹、整治的恶性循环。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抓进度。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强化项目管理,倒排工期,统筹推进,量化时序进度,挂图作战,确保新建项目抓前期、续建项目抓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进一步加大督促督导力度,认真做好项目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采取经常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办法,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抓提升。坚持把整改成效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的重中之重,对各类反馈整改完成的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重点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贫困户分红等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完成整改任务的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改成果,提升整改成效,确保所有问题不反弹、不回潮,经得起检查验收。

三是培育新型产业抓增收。积极组织人员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行考察和推介招商,针对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企业用地、用工成本过高和招工难等问题,充分发挥我县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富余和政策洼地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县安家落业,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四是强化统筹协调抓落实。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补齐“三农”短板弱项,健全完善主要领导总体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单位全力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包片抓点的包抓督导工作机制,切实强化日常调度、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逐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第三篇: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汇报[参考模板]

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x月xx-xx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xx湖区xx镇xx村和xx镇xx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xx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xx人,女性xx人;按年龄分类,xx岁以下xx人,xx岁及以上xx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xx人,高中及以上xx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xx人、村干部x人、乡镇干部x人、其他x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xx人选择“生活富裕”,占xx.x%。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xx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xx人、xx人、xx人,分别占xx.x%、xx.x%、xx.x%。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xx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x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xx人、xx人,分别占xx.x%、xx.x%。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xx人,占xx.x%。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xxx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xxx家,省重点龙头企业xx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xxxx家,同比增长xx.xx%。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xx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xx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xxx个,示范点xx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xx个,总数达xxx个,同比增加xx个,增长xx.xx%。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xxxx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xx万吨,综合使用量达xx.x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x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xxx%。全市有xxx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xx%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xxx%,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x.x亩地的小麦,产量xxx斤,毛收入xxx元,投入成本xxx元(整地xx元、种子xx元、化肥xx元、收割xx元、农药xx元),人工未计,亏本x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xx.x%。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xx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xx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几点建议

x.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x.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xx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x.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x.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第四篇:3 篇 最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总结

篇一:

一、加快产业培育,打造乡村振兴“ “ 主引擎” ” 。

二、聚力生态宜居,树立乡村振兴“ “ 新标杆” ” 。

三、狠抓人才建设,培养乡村振兴“ “ 生力军” ” 。

四、提升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 “ 内生力” ” 。

五、强化组织建设,用好乡村振兴“ “ 主心骨” ” 。

六、完善治理体系,筑牢乡村振兴“ “ 大堡垒” ” 。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二:

一、牵紧“牛鼻子”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抓牢“领头羊” ,发挥党员队伍先锋作用

三、实施“党建+ + ” ,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篇三:

(一)

抓好示范片区创建工程。

(二)

有序推进示范村、

示范项目

建设

(三)

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

探索与推广乡

村振兴典型

(五)

统筹推进产业振兴重点项目

篇一:

今年以来,XXX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思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 XX 的发展,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点带面,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加快产业培育,打造乡村振兴“ “ 主引擎” ” 。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比较效益、增加群众基础性收入为目标,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全县小麦、啤酒大麦、马铃薯等优势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 43 万亩以上,粮经饲比例由 2019 年的 73: 22: 5 优化调整为 74: 22: 4。按照全县牛羊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百万只肉羊培育和扩大肉牛规模养殖两项工程,累计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场(小区) 6 个、千头肉牛养殖场 2 个。全县肉羊存栏达到 64.36 万只、出栏 19.75 万只,牛存栏 2.7 万头、出栏0.57 万头。二是做优做精特色产业。立足沿山冷凉和干旱特点,加快

发展以食用菌、油料、优质牧草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 8 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 2 个,8 个乡镇和 XX 马场完成牧草播种面积 33 万亩。紧紧围绕县域实际,突出“小而特、小而优”,大力发展肉羊、食用菌、菜籽油、黑小米、藜麦等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优质农产品,不断推进种植业结构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XX 羊肉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康源清真“焉支山”羊羔肉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爱福农业“菇东东”食用菌、丹马油脂“丹马”菜籽油、祝福油脂“丹焉小院”菜籽油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品牌目录。三是做活做实新型产业。坚持把农旅融合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依托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策划推出 XXX 乡村旅游线路 3 条,今年上半年全县乡村旅游点接待县内外游客 62.9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2.5 亿元,有效带动了地方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持续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和规模,组织电商运营中心和电商企业与各乡镇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对接合作,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同城网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二、聚力生态宜居,树立乡村振兴“ “ 新标杆” ” 。

一是加快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实施祁连西路(原G312县城过境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实施县城西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实施 XX 镇 XX、城北段路面拓宽及绿化美化和沿路村居风貌改造项目,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 11.2 亿元,实施马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X 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二期)等水利重

点项目 8 项,G30 高速 XX 西收费站至县城道路改建工程、X018 清泉至民联公路XX段改建工程等交通道路项目5项,G312 线绕城段、G30 高速 XX 西出口等造林绿化项目 15 项,S590 县城至 XX 集镇段造林绿化工程、北台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全面完工,祁连西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二是加快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紧盯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和农村“空心化”及“视觉贫困”等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要求和“一户一宅”标准,在各乡镇选择地理区位比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培育具有潜力、经济发展空间较大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进行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并将相对贫困人口列入公租房入住计划。鼓励支持有劳动能力、返乡创业农村人员进城购房置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支持无劳动能力、经济收入来源相对较少的乡村人口就近搬迁至乡镇或生态宜居村庄居住,有效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住房安全。全县计划新建生态宜居村庄点 7 个,新建住房 378 户、公租房 254 户。目前,清泉镇永宁新村等生态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制定下发了《XXX2020 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创建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 29 个,新建卫生户厕 4186 座,完成计划任务的 109.75%, 争取年内超额建设卫生户厕 890 座。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行四级包联制度,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14 乱”

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创建清洁村庄 37 个,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128.42 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1090.6 多吨,清理积存垃圾2354.63吨,整治沟渠558.85公里,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 518 处,治理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堆放点 2585 处。积极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发放新膜 97.52 吨,回收废旧农膜 2926 吨,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82%以上。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半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5.4%。坚持“一户一宅、主附区分、拆改并举”的原则,聚焦农村危旧空置房、破旧圈舍、残垣断壁等“视觉危房”,全力推进农村危旧空置房拆除和腾退复垦工作,明确拆危复垦 3000 元、1 万元补助标准和发放宅基地资格证、腾退复垦土地经营权证等政策性措施,切实解决“视觉贫困”问题。拆除危旧空置房屋3397户,复垦复绿1978户,切实解决了“视觉贫困”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狠抓人才建设,培养乡村振兴“ “ 生力军” ” 。

一是加大“引才”力度。立足 XX 能人众多优势,突出“急需实用”原则和“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XX 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更新完善XX 籍在外优秀人才库,新增在外优秀人才 94 名,累计建成县级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 18 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5 个、名师名家工作室 11个、人才培养开发基地 8 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投资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技能型劳务等产业。二是厚植“育才”沃土。认真落实《XXX 县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县管拔尖.人才工作补

贴提高至 5000 元。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劳动力技能培训” “旅游文化产 业人才培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 等工程,持续推进“10 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 3500 余人次,其中精准扶贫劳动力 400 余人次。三是拓宽“施才”渠道。组织开展“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选派 248 名医疗骨干、科技(工业)特派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天使服务团”“科技推广员”“专家服务团” 三支人才队伍,深入村社、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积极组织“金钥匙”导师专家团深入农村学校送培送教,培训乡村教师 20 名,全面带动乡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四、提升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 “ 内生力” ” 。

一是聚焦文化民生。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优秀文化挖掘、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能人培育、文艺精品创作等工作,完成 8 个乡镇和 6 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 110处、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8个,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村村通和广播电视播出均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第七届百姓春晚、民俗灯展、“文化进万家非遗闹新春”文化暖心演出活动和 2020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等文化活动 20 场次,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广泛开展“三下乡”“快乐老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

文体活动 150 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聚焦乡风文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创建行动”,建成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示范街等示范点 54 个。充分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户等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评选表彰“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志愿者 45 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10 个,脱贫光荣户 40 户、致富光荣户 20 户,五星文明户 695 户,五星文明标兵户125 户,先后推荐 6 名先进典型参加“甘肃好人”评选,4 名先进典型入选第六届张掖市道德模范候选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 1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1 个村和 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在各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脱贫攻坚理论政策宣讲活动 114 场次,进一步补齐群众“精神短板”。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八个一”示范工程,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今年上半年举办道德讲堂总堂活动 4 场次,乡镇、机关道德讲堂 50 余场次,3000 多名干部群众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三是聚焦传承保护。深入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特色,大力实施 8 个乡镇区域规划和 111 个村专项规划,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加大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保护力度,充分彰显文化魅力,建成乡村民俗文化展览馆和陈列馆 3 个、XX 非遗研发中心 1 个、名家工作室 6 个和省级非遗扶贫工坊 4 个,评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3 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个。完成“非遗工坊”国家级非遗产品销售平台入驻工作,丹美“剪纸.

烙画”非遗扶贫工坊入选全国非遗购物节“云探店” 。剪纸、烙画、麦秆画等民间手工艺品走出国门,罐罐席等地方传统特色美食被复活传承。

五、强化组织建设,用好乡村振兴“ “ 主心骨” ” 。

-是在建强组织上下功.夫。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组织开展先进支部“对标创优”、一般支部“对标提升”、后进支部“对标整顿”行动,通过常态学标抓规范、常态对标补短板、常态用标促提升、常态创标树典型,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打造标准化样板党支部 44 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11 个,成立产业党支部 16 个,设置功能型党小组 58 个,建成党群共富示范基地 32 个,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深入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 19 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 59名,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 16 名、大学生村文书 29 名。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和村( 社区)“两委” 成员任职资格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深入实施“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 19 名,精准选派第一书记 59 名,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党组织书记 16 名、大学生村文书 29 名。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办法和村( 社区)“两委” 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对村(社区)“两委”成员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共清理不符合任职资格人员 8 名,82%的村实现了书记主任

“一肩挑”,对 1187 名村干部后备档案信息库进行了调整优化, 对 38名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了 “一对一”帮扶台账。同时,制定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村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新任村干部任前谈话、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促进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打造队伍上下功夫。建立在家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流入城区党员城乡党组织结对集中、流出县外党员依托网络“微支部”集中的“三集中”活动机制,确保农村党员无遗漏参加“固定活动日”。结合每月5 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 2260 余名党员干部和 757 名能人党员联系贫困群众 2896 户,帮办实事 8900多件。扎实开展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专项整治,限期改正的 6 名信教参教农村党员全部完成教育转化,纳入党组织正常管理。111 个村级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全部召开完毕,组织 6000 多名农村党员签订了不信仰宗教、不参与涉黑涉恶活动承诺书。

六、完善治理体系,筑牢乡村振兴“ “ 大堡垒” ” 。

一-是着力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推行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司法便民服务中心“三中心合一”,最大限度集约力量资源,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破解了资源整合难、指挥体系乱、社会服务散等社会治理难题。加快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全县 8 个乡镇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统一兼任综治(矛调)中心主任,117 个村(社区)全部由党组织书记担任

综治中心(矛调室)主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全面推行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1+N” 联动响应机制,落实受理、分办、督办、回访“四级程序”,社会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强化网格服务管理,制定出台《XXX 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全科网格”,通过群众“报”、网格员“采”、综治中心“统”、联动部门“办”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实现小事一“格”处理,大事全“网”联动,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精准化水平。二是着力打造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新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 XXX 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运行机制的实施方案》,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建设县信访局人民群众信访接待中心、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两个分中心”,组建 XXX 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统筹 8 个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明晰 8 个乡镇、117 个村(社区)职能,靠实 30 个参与协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全力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配齐配强调解员,组建“金牌调解员”队伍,健全“行调、访调、诉调、检调、联调”对接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大幅.上升。2019 年以来,全县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6.8%、信访重访率同比下降了60%、集体访同比下降24.1%、越级上访同比下降43%。三是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在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全力构建具有 XX 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政治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市域治理”模式,明确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基层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基层党组织领

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以法治强保障,以开展“法律八进”为载体,积极运用新思维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不断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法律便民服务机制,全社会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今年以来,全县各级法律服务中心(站)共接待法律咨询群众 1280 批 3640 人次,推动 31 件信访问题用法解决,及时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以自治强基础,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为基础,充分发挥治安户长、楼院长、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努力搭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新平台。今年以来,“三团” 监督执行重点工程 230 多项,评判不良现象 370 多个,帮困实事 1100 多件,真正实现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以德治强教化,借助“道德大讲堂”“道德红黑榜” 等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以智治强支撑,全面启动投资 2200 多万元的“雪亮工程”二期工程建设,“雪亮工程”一期建设联网应用以来,全县发案率显著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2018、2019 年,全县刑事发案分别下降 17.7%、26.6%,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生态宜居村庄建设进展缓慢,存在乡镇、村社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二是特色

产业培育不明显。部分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不高,区域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尚未形成,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的特色效益产业,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稳定。三是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健全。个别村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仍存在应付检查、日常保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村社干部作用发挥不够,部分群众环保意识差,存在整治、反弹、整治的恶性循环。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抓进度。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强化项目管理,倒排工期,统筹推进,量化时序进度,挂图作战,确保新建项目抓前期、续建项目抓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进一步加大督促督导力度,认真做好项目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采取经常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办法,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抓提升。坚持把整改成效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的重中之重,对各类反馈整改完成的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重点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贫困户分红等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完成整改任务的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改成果,提升整改成效,确保所有问题不反弹、不回潮,经得起检查验收。

三是培育新型产业抓增收。积极组织人员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行考察和推介招商,针对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企业用地、用工成本过高和招工难等问题,充分发挥我县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富余和政策洼地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我县安家落业,培育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四是强化统筹协调抓落实。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统筹推进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补齐“三农”短板弱项,健全完善主要领导总体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单位全力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包片抓点的包抓督导工作机制,切实强化日常调度、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逐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篇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一、牵紧“牛鼻子”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抓牢“领头羊” ,发挥党员队伍先锋作用

三、实施“党建+ + ” ,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保障。近年来,**镇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建设发展实际,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一、牵紧“牛鼻子”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能力水平作为重要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1.聚基层党建合力。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职,凝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合力。围绕实现乡村振兴这个目标,狠抓党建项目工作落实,全面形成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2.补齐基层工作短板。从基层基础工作出发,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解决“短板”问题。注重强基固本,大力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活动,明确具体任务、创建流程、时间节点,细化完善村级党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着眼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区镇两级联合帮扶,三支队伍公开承诺,狠抓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实现“后进”党组织迅速转化升级。

3.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着力把乡村自治做“实” 、把乡村法治做“严” 、把乡村德治做“活” 。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集体资产管理等基层治理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率。相继在全区村(社区)成立“法律援助服务队,设

立专职调解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使法治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中成为全区村(居)民的行为自觉和生活习惯。皂角树村、大西村等村建成了家风家训展示馆,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已的精神在全区基层党员群众中蔚然成风。

二、抓牢“领头羊” ,发挥党员队伍先锋作用

决胜乡村振兴,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中坚力量和决定因素。区委以增强党性观念、提高能力素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1.持续激发“两委”班子活力。以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选举为契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程,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班子队伍,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百城提质、环保整治等重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春节乡土人才返乡过节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土人才联络会和家乡建设成果现场观摩,吸引乡土人才在乡创业,使基层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

2.全面提升基层队伍素质。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带头人队伍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

3.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镇机关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结对子”活动,围绕基层党建、学习教育、为民服务等主题,把政治理论学习与领导干部讲党课、志愿服务、民主议事、党务公开等结合起来,使学习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行为自觉,参加组织生活成为个人习惯。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在全区推行“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积分管理+评议定级”的党员积分管理模式,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相结合、“日常评价”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使“职责明晰、监督经常、管理精细、公开透明”的党员管理格局逐步形成,造就一大批党员志愿者、党员致富能手、党员诚信经营商户等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

三、实施“党建+ + ” ,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是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全镇框架日益拉大、人才资源较为丰富、新兴产业较为普遍的特点,积极运用“党建+”模式,把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1.“党建+重点项目”促进乡村振兴。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国土绿化、打造示范村镇和特色产业带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推进重点项目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三清一集中”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督查整治,实现“一眼净” 。按照“四美乡村”标准,进行村庄整体改造、绿化和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2.“党建+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始终坚持把扶贫工作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分析致贫原因,理清脱贫思路,实现致富目标。注重精神扶贫,充分利用党建

广场、文化广场等场所,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使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增长致富智慧,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3.“党建+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针对集体经济“空白村” “薄弱村” ,从班子建设、人才引进、项目推进、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指导,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新兴城市区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等优势,探索开创文化创收型、旅游驱动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资产增值型、扶贫开发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双赢” ,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集体经济新局面,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篇三: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一)

抓好示范片区创建工程。

(二)

有序推进示范村、

示范项目

建设

(三)

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

探索与推广乡

村振兴典型

(五)

统筹推进产业振兴重点项目

(一)

抓好示范片区创建工程。

新驿镇、漕河镇和小孟镇西北平原带特色农业市级齐鲁样板示范区 1.1 万余亩的优质小麦基地建设、新驿镇 2000 亩优质小麦进入收获期, 准备收割, 堰头等村的红花中草药已开始采摘; 开展村级

环境卫生专项检查, 对村庄内垃圾坑塘、残垣断壁、“三堆” 等进行了 逐村督导整治, 对村庄内裸露土地进行了 绿化补植, 对损坏村内道路进行了 维修。

小孟镇中药材基地丹参、玄参、杭白菊等已全部完成播种; 河庄村、张王村、李堂村、史王村、侯店村共建设瓜果蔬菜大棚 159 座,占地 101 亩, 西吴村、刘李村种植红薯 200 余亩; 食用菌基地已建成菌房大棚 22 座, 占地 22 亩; 麦种基地小麦已进入蜡熟期。漕河镇西北平原带 6000 亩优质小麦基地进入收获期。

薛朱刘、谈家村、管家口 村、歇马亭村、谭家岗村、李家村、大厂村、西曹村联合成立春禾农业, 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

以管家口 村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基地前期筹备工作完成。2、新兖镇马青牛楼滨河示范区。“牛楼小镇” 已完成项目 整体工作并对节点、小品、景观等进行精品打造; 马桥湿地南延工程, 已对整个工程进行细化找补并全面竣工; 道路绿化亮化提升工程, 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牛楼社区住宅楼效能改造, 已完成竣工验收;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启动建设; 小马青村仓储物流项目 , 5 月 中旬已开始施工, 大车间和小办公室换顶完成, 近期在讨论出租事宜。3、颜店、大安镇示范片区。

颜店镇宁安(嵫阳山)

示范区 12 个村村内绿化栽植、补栽花灌木、小乔木完成 1.7 万棵; 菊花、中药材种植完成 247 亩, 现在管理中。

史村都市农业休闲项目 :

垂钓池已放置鱼苗。

大安镇完成前盛村为中心的 350 亩梨园种植, 剪枝工作已完成; 前盛村林间套种甘薯已完成; 前官庄村旱藕种植全面完成; 房家院村葡萄种植基地剪枝定型完成; 西垛村中药种植

示范基地工作有序进行中。

(二)

有序推进示范村、

示范项目

建设

16 个示范村项目 有序推进, 梳理确定 16 个村创建 2020 年拟创建省市级美丽乡 村示范村, 正在编制项目 实施方案。

积极申报省“十百千” 乡 村振兴示范县、示范村创建工作, 材料已报送,正在等待省发改部门审批。

小孟镇按照“一村一品” 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中药材基地丹参、玄参、杭白菊等已全部完成播种。

蔬菜瓜果基地已建成大棚 159 座, 占地 101 亩。

食用菌基地已建成菌房大棚 22 座, 占地 22 亩。

李楼村、太平村大方田已建成 3000 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后吴村、梁家村种植生姜 50 余亩。

西吴村、刘李村种植红薯 200 余亩。

已与鲁花集团达成订单协议, 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已达到 369 亩。

沙窝北门休闲绿地建设、驻地绿化提升、梁村王海村基地观光生产路绿化皆已完成。

(三)

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积极开展全区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整治行动。

持续推进民生实事落实, 申请资金, 积极争取实施政府采购, 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采购工作任务。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确定实施村庄名单, 正在进行设计勘察。

农村公厕已启动建设, 现已完成 5 个。

完成 5 月 份美丽庭院新增创建调度工作, 目 前全区已建成美丽庭院 5575 户 , 占比 12.8%, 持续深入推进“清洁庭院” 创建工作, 目 前已完成第三轮督导整改工作, 探索确立长效机制。

(四)

探索与推广乡

村振兴典型

确定了 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 35 个村名单和 16 个市级、5 个省级乡 村振兴示范村名单, 印发了 《关于在全区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下发了 《关于开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调查的通知》。

据调度统计, 截至 5 月 25 日, 全区 406 个村,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9391.51 万元, 村均 23.13 万元。

其中过 3 万元(含 3 万元)

的村 207 个、占 50.99%; 过 5 万元(含 5 万元)

的村 170 个、占 41.87%; 过 10 万元(含 10 万元)

的村 131 个, 占 32.27%。

(五)

统筹推进产业振兴重点项目

颜店镇中草药、菊花种植项目 已完成 247 亩, 增加中草药种植品种菊花、牡丹、芍药、桔梗等。

重点项目 进展情况:

海钰生物骨健康制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进入内装阶段; 益海嘉里食用油脂加项目 进行基础施工; 今麦郎方便面二期工程项目 进入基础工程阶段。

2019 年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打机井 216 眼、配套机井 436 眼, 铺设地下管道 140 公里, XX 管涵 24 座;架设 10kv 高压线 4.593 公里, 低压电缆埋设 82.721 公里, 100KVA 杆式变压器 17 台套, 建设喷灌基地 500 亩, 修建机耕路 12.476 公里, 林网种植 2255 棵。

正在编制 202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五篇: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的汇报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市、区的工作要求,我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务实发展,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不断推进我镇乡村振兴。现将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扎实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根据X乡村振兴组纪﹝﹞号文件精神,完成了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第二批5条创建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并且完成了第三批创建乡村共13条自然村的申报工作。第二批创建乡村已划拨350万元,已支出313.505531万元,资金支出率为89.57%。二是加快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工作。完成了XX村、XX村、XX村、XX村、X村智慧乡村建设项目,XX村、XX村智慧乡村正在加紧建设,将在7月底完成。三是按照“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农村垃圾、水体污染、畜禽污染、乱搭乱建、饮水安全、村场脏乱差等。2020年上半年,全镇农村共拆除了破旧房屋16间520平方米,清除垃圾400.2吨,清理村内水塘17口,清理村内沟渠17.64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8吨。通过全面综合整治,村容整洁,各村面貌日新月异,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战工作。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脱贫目标,对照脱贫“八有”指标,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了相对贫困户退出的“八有”指标,符合相对贫困户退出的标准。相对贫困村的贫困户发生率、农民收入、集体收入等10项指标均已达标,符合相对贫困村退出的标准。根据《XX省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退出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镇相对贫困人口379户768人已全部退出;相对贫困村XX村已出列。我镇共收到省贫专项拨付资金1641.9万元,现已支出资金1526.236582万元,资金使用率达92.96%,主要是围绕村道及巷道硬底化、村场建设、文化室、环村路、墙面美化等创建项目全面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

3、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20年上半年,我镇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拟投资300万元的大澳驿站和120万元XX村农耕展示馆项目的已完成设计,将办理招标前期手续;拟投资450万元的大澳环山休闲步道已完成挂网招标工作,正在施工;拟投资101万元的XX村文化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建设;XX村、XX村、XX村和XX村智慧乡村建设项目正在施工;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7个环保项目正在施工,其中XX村、XX村、XX村三个已完成竣工验收。省示范片已动工建设的21个项目总预算12582万元,中标价9772万元,省1亿元专项资金已支付6034.96万元,资金使用率为60.35%。示范片建设中尤其重视解决村巷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村庄垃圾污水治理、改厕和居民外立面改造及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等民生问题。

4、扎实推进镇区人居环境整治。XX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巩固提升市、区两级文明村镇的创建成果,作为推动“生态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改善镇域人文环境,在全区的乡村尤其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村庄内,种植了一批绿植,打造了一批悠闲公园,切实改善了全镇生态文明环境,把XX建成了“有山有水,推窗见绿”的悠美风情浪漫小镇。

旅游强镇建设纵深推进。XX镇坚持错位发展,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充分利用XX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强镇。飞鹅岭公园上山路段土石方工程、旅游大道绿化带工程已经开展,25公里XX村至XX村绿道工程进入前期筹备阶段。荣获XX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称号。联合摄影协会、钓鱼协会,高投入开发了旅游产品,成功举办摄影比赛、泼水节、开渔节、旅游文化美食节和全国海钓锦标赛等丰富的节庆活动,“渔家风情、浪漫小镇”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推进民生实事,构建和谐XX。XX镇坚持民生优先,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和谐,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XX省教育强镇”创建成果继续加强巩固,教育整体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就业帮扶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医保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平安XX创建活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常抓不懈,应急管理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稳定向好,全镇全年实现零集体越级上访,信访总量呈下降趋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完成20个村公共服务站、办事大厅、“四室”、上墙制度和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镇区环境卫生、“六乱”进行全面整治,镇区和景点落实专人保洁,镇区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改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渔歌对唱”、“篮球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治理全面提升,依法治镇工作有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5、扎实推进连点连片乡村精品路线建设。我镇扎实推进

XX区连点连片乡村精品路线建设,已完成了南线精品线路XX镇总体规划设计和口洋镬耳村农耕展示馆的设计。

二、主要存在问题和不足

总体来说,我镇乡村振兴工作进展较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中央、省、市、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不足和问题明显存在。一是部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或根本没有收入,资金投入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农村人力资源短缺与专业人才匮乏并存,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三、下步工作计划

1、加快全域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部村庄完成“三个三”整治,2020年底,争取95%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5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2、加快推进农村生态宜居建设。我镇纳入农村人居建设的村庄共45条,已有建设的32条,余下13条村争取在区第三批人居建设创建成功,实现村庄建设全覆盖。

3、加快推进省示范片建设项目。2020年底前,完成大澳环山休闲步道、大澳驿站、XX村农耕展示馆、智慧乡村等省示范片建设项目。

上一篇:校车疏散演练方案下一篇:宣传月活动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