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普通农林高校贫困生直接救助方式的几点建议

2022-09-13

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等学校扩招以来, 贫困生问题就已经显现。普通农林高校由于生源原因贫困生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1 直接救助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 中央到地方的救助体系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目前, 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救助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奖、贷、勤、补、减”等五种方式。五种方式之中, “贷”和“勤”属于间接的救助方式;“奖”、“补”、和“减”则属于直接的救助方式。其中, “贷”和“减”尽管救助力度不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救助面积有限;在实际的运用中以“奖、勤、补”最为普遍, 学生受益面积也最大。然而, 作为目前普遍运用于普通农林高校的直接救助方式, 却暴露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弊端, 影响了高校贫困生救助的效果, 使贫困生问题更加复杂化。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直接救助的选择成本使负担大于受益

“僧多粥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实际上, 在普通农林高校, 除了小部分特困生外, 大部分贫困生的情况是趋同的。由于直接给予现金救助, 救助对象的选择就成为敏感和备受关注的问题。现实操作过程中, 民主选举方式往往容易伤害贫困生自尊心, 使其要不面对大众诉说不幸, 要不退缩不取;老师主持方式又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或寻租行为。同时, 由于竞争关系使得同学间、宿舍间容易形成隔阂, 产生不和谐因素, 影响同学学习和生活。因此, 直接救助的选择成本往往使负担大于受益。

1.2 直接救助导致了“普惠制”倾向, 造成救助金的低效率配置

在贫困生救助指标的竞争博弈过程中, 自然的形成了一种“普惠制”倾向, 也就是“轮流坐庄”。在普通农林高校, 由于贫困生的人数较多, 而且大部分贫困生情况趋同, 因此, 在救助过程中只能将有限的资金进行相对平均的分配, 于是每个人获得救助的额度和次数就变得非常有限。久而久之, 形成了“利益均沾”的局面。这种博弈结果造成了救助金的低效率配置。

1.3 直接救助的方式助长了投机主义思想盛行

“普惠制”造成的另一种结果就是给学生一种误导:只要条件相当、提出申请, 就能够获得一定现金救助而丝毫不费心、费力。这导致投机行为盛行, 很多人想不劳而获。有的确实困难的学生也禁不住诱惑, 形成了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没有任何感恩的行为表现。

1.4 直接救助加重了被救助对象的生活压力, 救助结果适得其反

直接的现金救助还恶化了同学关系, 给贫困生同学生活带来新的压力。这是因为在得到现金救助以后, 周围同学出于不同的心态都很关注受救助同学的生活状态, 这种无形的“关注”形成了一股压力干扰着贫困生的生活举止, 给其带来了很多的生活烦恼, 使贫困救助结果适得其反。

2 改进直接救助方式的几点建议

实际上, 贫困生问题中, 经济困难是诱因, 心理问题才是核心。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是贫困生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就像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造血”而非“输血”一样,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最有效的救助方式就是如何帮助救助对象树立良好自信, 积极乐观的实现自强自立。

直接救助之所以暴露出了很多弊端, 就是因为这种方式忽略了贫困生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它虽然快捷, 但是忽视了贫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问题。在解决普通农林高校贫困生问题过程中, 应该从贫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两个角度出发, 采用更加适宜的方式进行帮扶和救助, 做到事半功倍,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 建议对直接救助方式进行如下几个方面改进。

2.1 增加奖励项目和频率

目前, 高校的奖学金救助形式主要参照学习成绩, 而且指标少、单笔额度大。众所周知, 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可能面临更多的干扰, 因此学习成绩优异的只有少数;另外, 大学生的成才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只是学习优异。因此, 应该将国家、地方和高校的各种奖学金从单一奖励学习转变为参考德、学、实践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构建衡量学生积极成长的指标体系, 多方面鼓励贫困生发展,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积极乐观的主导自己的生活。按照一般的心理活动规律而言, 在同等额度下, 奖励的频率大小是激励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2.2 增加勤工助学额度、项目和频率

勤工助学是一种很好的救助方式, 因为它使学生自食其力, 劳有所获, 既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 也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劳动价值观;既培养了自信心, 也维护了自尊心。因此, 应该将勤工助学发展成为普通农林高校贫困生救助的主要方式之一。强化勤工助学的作用, 就必须增加资金额度, 拓宽工作途径, 增加工作岗位, 提高救助频率, 这样, 才能使勤工助学大面积、高密度、大力度的发挥救助作用。

2.3 实行“以劳代补、以训代补、以奖代补”补助是一种典型的直接救助形式, 也是带

来副作用最多的一种形式。不少地方政府或高校采用这种形式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帮扶。然而, 这种方式一旦长期应用就会导致很多“并发症”, 如恶性竞争、不劳而获思想蔓延、普惠倾向、贫困生生活压力增大等等问题。贫困生工作的实践证明, 凡是直接发放现金的救助形式持续一段时间, 均会引发类似症状。因此, 改进发放补助的方式成为改善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客观必然要求, 也能够潜移默化的教育贫困生积极快乐的面对家庭困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总的来说, 恰当的救助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普通农林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增强其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相对来说, 后者才是贫困生救助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高校贫困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该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 不仅立足解决大学生经济贫困问题, 而且还要密切结合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发展目标等方面深化工作内容。因此, 在贫困生工作的实践过程中, 要切实落实人性化管理, 积极探索更多符合规律的方式方法, 真正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具有自强自立精神、奋发向上精神, 同时又不失感恩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摘要: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关键在于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发生作用的两个着力点就是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目前, 在普通农林高校的贫困生救助体系中一种重要的帮扶方式是直接救助。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直接救助

参考文献

[1] 牛彦绍.中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四对矛盾[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

[2] 徐学林.构建和谐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4.

[3] 黄兰.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教育, 2007, 1.

[4] 李庆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4.

[5] 詹丽玉.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

[6] 梁冰.关注贫困生救助工作重视贫困生素质教育[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上一篇:对中学英语专题学习网站的几点看法下一篇:高职大学生宿舍“层级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