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领军计划

2022-06-25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创新人才领军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创新人才领军计划

“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启动

日前,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2013“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工作于近期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淮上英才计划”的意见》有关精神,今年我市拟在全市范围内评选资助40名左右“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对象主要为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到我市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并重点突出对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人才的支持。申报评选工作主要包括材料申报、受理审核、实地考察、综合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其中材料申报截止到11月15日结束。

对于经认定的“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30—100万元项目资金资助,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 省“博士集聚计划”和国家及省、市各类科技计划等,并妥善解决工作条件、住房保障、医疗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具体申报条件和评选办法可登陆淮安党建网(http://zzb.huaian.gov.cn/)了解。

第二篇: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530”计划人才及“泛530”计划人才、嫁接式创业人才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

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

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报名公告

一、申报对象

1、在海外取得硕士学位,并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学位,且学成后在海外工作2年以上),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

2、在我市“7+1”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在海外知名企业从事科研、管理或企业战略发展工作3年以上的高层次人才。

(注:目前我市“7+1”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

二、申报条件

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报对象需携带引领我市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项目,并受聘到无锡本土企业(不含央企)担任引进项目负责人及以上职务,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属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领军人才;

2、在引领我市发展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中能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来锡创业的领军人才。

三、申报要求

1、申报人需要有意向合作企业,并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后,由企业统一申报(如没有意向合作企业,则由市经信委进行备案,并安排合适的企业进行对接,对接成功后再进行项目申报);

2、申报人当年未重复申报其他城市的引才计划和本市其他引才计划;

3、申报人原则上须是2010年1月1日后无锡本土企业引进的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限;

4、申报人年龄原则上须在5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以适当放宽;

5、申报人到锡创业后,每年在锡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6、企业年销售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三年内已享受过“无锡千人计划”相关人才引进政策者不得申报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

7、已经申报过而未通过评审的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不得以同一项目进行再次申报。

四、支持政策

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经评审确认后可以享受如下政策:

1、享受《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无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等相关扶持政策。

2、优先推荐申报中央“千人计划”、“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3、领军型创业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税收、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市委市政府(锡委发〔2006〕62号、〔2009〕44号文件)制定的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有关安家费政策不重复享受)。

4、引进人才企业和领军型创业人才,可享受“人才特区”的相关优惠政策。

5、引进人才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享受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企业品牌创建、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产业集群项目等有关扶持政策。

6、引进人才创业项目可在贷款融资、银企授信等方面优先获得支持。

7、引进人才创业项目需要招聘人才,可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人力资源市场优先提供招聘服务。

五、组织实施程序

1、公告发布。企业根据“无锡千人计划”引进计划在 “530”创业服务网“无锡千人计划”网页填报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由市科技和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整理、汇总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并通过网站向海内外发布。每年年初,市专项办将统一发布“无锡千人计划”报名公告。

2、项目申报和企业对接。

(1)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与用人企业嫁接成功并签署合作协议后,由引进企业直接申报2011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并向市经信委报送《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

(2)尚未来锡创业或已在国内其他地区工作的海外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如符合“锡委发〔2009〕67号”文件规定的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报条件,且有初步来锡创业意向,可提供信息进行备案,由市经信系统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筛选,组织和引导企业选择拟引进人才。如接洽合适,双方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并可申报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

3、组织评审。由市经信委会同“530”人才服务中心和“530”计划项目促进中心对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报项目的国(境)外留学学历、海外工作经历、项目创业计划书、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等进行初审,经初审通过的人才项目,由专项办协调与初创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同时进行技术专家评审。通过技术评审的申报项目,由专项办协调、市经信委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实地考察和综合评审,最后根据项目技术专家评审和项目综合评审的得分加权后形成最终得分,按照最终得分高低提出推荐和不推荐两个建议等次,经专项办集体研究,报工作小组审核同意后,将工作小组批复的评审结果通知企业与引进人才。根据项目申报情况,每年进行两次评审。

4、项目签约。企业在接到评审结果通知后,就引进人才携带项目产业化计划、职务安排、个人享受待遇等达成协议,并在全市“无锡千人计划”签约仪式上与引进人才签署正式协议书,所签署的协议书由市政府进行鉴证。

六、申报办法

1、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和有意来锡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个人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报名登记,登录网站注册后填报。企业及人才的报名登记、项目申报也可直接与市(县)、区经信系统联系。

2、申报嫁接式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由引进企业负责进行,企业需登录无锡市经信委网站etc.chinawuxi.gov.cn或“530创业服务网”网站进行网上申报,并同时提供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式六份。企业可常年进行申报,项目评审分两次进行。2011年4月30日前申报的项目参加上半年的评审,5月1日至8月31日申报的项目参加下半年的评审,9月1日以后申报的项目参加次年的评审。

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

引进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报名公告

一、申报条件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完成博士后研究,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以下,受聘担任引进单位科研项目负责人及以上职务,每年为引进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连续服务5年以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2、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申报对象

(一)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员,有意来锡担任项目负责人及以上职务,愿为所引进单位连续服务5年以上,每年在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二)2010年1月1日后来锡,受聘到已设立独立研发中心的本地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和研究型教育机构(不含中央企业、中央所属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开发或科研管理工作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三、引进程序

(一)公告登记。由市科技局根据“无锡千人计划”工作要求,整理、汇总用人单位引进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信息,通过“无锡千人计划”网页向海内外发布信息。符合申报条件,目前在海外学习、工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或已在国内其他地区工作,且有意来锡的优秀留学归国人才,均可填报《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信息表》。

(二)信息反馈。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的申报信息,经“530”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对国(境)外留学学历、经历的初步确认,以及“530”项目促进中心对相关技术资料和知识产权的初步确认,由市科技局反馈给用人单位,引导用人单位遴选拟引进人选。

(三)意向洽谈。用人单位与拟引进人选接洽,对拟引进人选的国(境)外留学学历、经历、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洽谈合作意向,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

(四)引进申报。用人单位负责申报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分下列两种情况:

1、意向引进人才申报:与无锡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机构、研究型教育机构(不含中央企业、中央所属高校科研机构)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的有意来锡的创新人才,由用人单位填报《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申报书》,并准备意向性合作协议书、引进人才学历和经历证明材料、科研开发情况说明、知识产权证明等资料,报送至市科技局。

2、已引进人才申报:2010年1月1日后已在无锡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机构、研究型教育机构(不含中央企业、中央所属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及相应管理工作的海外留学归国创新人才,由用人单位填报《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申报书》,并准备引进人才学历和经历证明材料、人才引进协议书以及科研开发情况说明、知识产权证明等资料,报送至市科技局。

(五)项目评审。

1、初审。“530”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对各单位申报的创新人才的国(境)外留学学历、经历等进行认定、审核;“530”项目促进中心对各单位申报的创新人才相关技术资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初审,对其提交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进行认定、审核。

2、专家评审。通过初审的申报项目,由市科技局将用人单位提交的《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申报书》及相关评审材料汇总后,组织专家评审。

3、审定。市科技局根据项目技术专家评审的结果,向专项办提出支持引进和不支持引进两个建议等次,由专项办牵头,组织实地考察,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进行核查,形成审核意见,经专项办集体研究,报工作小组审核同意后,将工作小组批复的评审结果通知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

(六)对接签约。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进行深度洽谈,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后,与引进人才正式签署工作合同,所签署的合同由市政府鉴证。

四、政策兑现与服务保障

按《关于〈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无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实施细则》执行。

五、跟踪管理

市科技局会同专项办负责海外留学归国(来锡)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的跟踪管理。所引进人才若未能履行协议,则由所在地区科技局提出意见报市科技局,经市工作小组审核,终止其享受的相关待遇。

2011年“无锡千人计划”

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及“泛530”计划人才

一、申报对象

(一)在海外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学成后在海外工作五年(博士学位的在海外工作3年)以上,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

(二)在我市“7+1”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获得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并在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满2年以上的人才。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人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专有技术等),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

(二)申报人须为在引领我市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八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中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业领军人才;

(三)申报人须为目前在海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工作(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或2010年9月1日后到无锡投资创业的领军人才;

(四)申报人年龄一般男性不超过60周岁,女性不超过55周岁。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无锡“530”计划,且同年没有申报其他城市的引才计划。申报时可明确一个创业意向区(县),如不了解落户区域信息,可查询“530”创业服务网或与“530”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联系,由中心推荐;

(二)申报人个人出资不得低于政府扶持资金;

(三)申报人必须担任在锡工商登记注册“530”企业的法人代表;

(四)申报人不得同时参加我市其他“530”项目的创业团队;

(五)申报人申报成功后所获得的创业启动资金须用于与企业科研、经营等相关的活动;

(六)已在无锡地区注册落户的“530”计划、“嫁接式”创业领军型人才以及入选的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不得重复申报;

(七)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无锡“嫁接式”创业领军型人才以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

(八)申报人到锡创业后,每年在锡实际工作时间须在半年以上;

(九)申报人在注册落户前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海外学历学位的认证证明。

四、扶持政策

(一)A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后,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和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风险投资。

3.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初具规模、在实现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可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

(二)B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后,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6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风险投资。

(三)C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后,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4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风险投资。

五、其他优惠政策

(一)优先推荐申报中央“千人计划”、“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二)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三)对落户我市的“530”领军型创业人才可不受国籍限制,在享受不少于100平方米住宅公寓(3年免收租金)的同时,凡在无锡购房的可享受30—5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

(四)“530”计划领军人才子女入学享受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提供市、区两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省重点实验示范园、校)。

(五)对注册落户无锡的“530”计划企业,在创业孵化阶段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人力资源市场免费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六)来锡参加A类项目签约仪式的申报人员,由市政府提供来锡往返交通费用(限经济舱)和在锡签约期间的食宿费用。

六、承接载体

中国无锡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江阴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锡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滨湖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无锡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惠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北塘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海泰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南长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宜兴经济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无锡外国专家创新创业园、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江阴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惠山经济开发区、无锡经济开发区、宜兴经济开发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山水城科教产业园、江阴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园等。

七、组织实施程序

(一)项目申报。无锡市“530”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常年网上申报和咨询工作(http://或http://)。

(二)项目评审流程:

网上申报——资格认定——项目初审——技术评审——综合评审——项目对接与双向选择——项目路演与洽谈——签订合同。

2011年7月中旬和11月中旬,入围项目根据申报人的创业意向与意向地区进行对接洽谈和双向选择。已注册落户企业的入围项目可不参加对接洽谈。

2011年8月中旬和12月中旬,邀请入围项目候选人来锡作项目路演。由市“530”计划办公室指导,市(县)、区“530”计划办公室邀请技术、管理、风险投资专家、企业家、创业投资公司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候选人的项目路演进行提问及评分。路演结束后,由市(县)、区主要领导负责,建立由组织、科技、人保、开发区领导、科技风险投资专家、财务专家、管理专家等人员组成的项目洽谈小组,与最终入围的项目申报人及团队进行项目洽谈。

项目洽谈结束后,确定为A类项目的由市(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与洽谈成功的留学创业人员代表签订合同,市政府鉴证,在合同中明确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B类、C类项目由项目落户所在市(县)、区政府进行鉴证。第一批次入围项目须在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第二批次入围项目须在2012年2月28日前完成企业工商登记注册。

八、“泛530”计划

根据《关于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锡政办发〔2009〕295号)精神,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泛530”计划)依照本公告执行。对象为学习、生活背景均在海外的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

九、申报办法

登录http://,直接在“无锡市530项目申报系统”中申报(不接受电子邮件申报)。

第三篇: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申报填写注意事项

1、申报类型: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专项—>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

(注:切勿选错,申报书内容是不一样的)

2、指南代码:创业领军人才:050001

创新领军人才:050002

3、申报书封面上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一定要有效,保证能及时沟通。

4、申报书请用中文填写,姓名和有海外留学或大公司工作经历的请将海外大学或公司名称翻译成中文后填写。

5、个人信息表上学习、工作经历应从远到近顺序填写,时间应精确到年月,履历一直写到目前所在的企业,时间上尽量不要跳跃、空白;创业类人才的来苏时间可参照创办企业(营业执照)的时间,创新类人才可参照劳动合同签订日期。

6、以往所从事工作的经历和业绩:主要写以往有成功创业经历或有较大工作成果的经历,重点反映创业经历或以往工作业绩。最好不要以简历形式体现。

7、来苏实施的科技成果水平:首句应直截了当写出实施项目的名称(如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然后围绕实施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近五年的创新创业设想与目标(包括成果的产出、专利的申报、产品的市场前景、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发展)等情况简要描述。

8、创业领军人才需要填写创业计划书简介,一定要把企业特有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特点、水平和优势、是否填补国内空白等简明扼要的写出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写清楚,还要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险预估和企业发展等写清楚,让专家一目了然企业发展目标。

9、创业领军人才的附件材料中验资报告要全,不要只附首页验资说明,包括明细表全部附在材料中,如验资报告中看不出个人出资,一定要附个人出资的佐证材料;公司章程一定要是股东签字盖章的扫描件,切勿放本文文档。

10、申报系统中上传的所有附件全部正向展示,尤其是横页面,注意调整方向。

第四篇: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

附录一:

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实施

办法

甬政办发〔2008〕239号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宁波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构筑区域创新型人才高地,根据《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关于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相关界定和要求

(一)本实施办法适用对象范围:《若干意见》第3条规定的第1类至第7类正式引进或自主培养的对象;第8类至第10类经市专家认定委员会(或给予财政保障的同级政府专家认定委员会)认定的对象,具体为: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

4.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入选专家;

288

5.浙江省特级专家,或条件相当的高级专家; 6.长江学者、钱江学者或甬江学者特聘教授; 7.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8.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引进后承担市重点项目、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领军人才,或有自主知识产权来甬进行合作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

9.各行业国内外知名拔尖专家;

10.聘请参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或聘请参与宁波企业重要科技项目攻关,且在甬实际工作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的高级专家学者。

(二)本实施办法适用时间范围:自《若干意见》下发之日后正式引进或自主培养的对象纳入本实施办法保障范围。

(三)财政政策保障职责要求:市级财政主要负担市属单位,以及经联席会议认定的在甬省部属重点科研机构、重点高校、市重点大型企业。其他由各县(市)区(含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按属地原则负担。

(四)政策落实部门职能要求:本实施办法由市委人才办牵头抓总,市级各相关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并按照职能要求抓好具体落实。本实施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由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各县(市)区也要制定实施办法,明确职能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抓好《若干意见》的全面落实。

二、关于购房安家补助

(一)对《若干意见》第3条第1类至第9类正式引进或自主培养,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对象,给予50万元至150万元的安家补助,主要用于补助其在甬购买自住房。

(二)符合规定范围和要求的对象引进培养单位可将《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购房安家补助申请表》、引进培养对象学历学位资历证明、在甬落户证明、在甬聘用证明、与单位签订的服务期协议等材料,于每年6月和10月报给予财政保障的政府的人事部门审批后,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实发放。

289

三、关于柔性引才生活补贴

(一)柔性引进符合《若干意见》第3条第10类对象,在甬聘用期间发给生活补贴。具体标准为在甬实际聘用工作6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的生活补贴,每人累计领取生活补贴不超过3年。

(二)生活补贴由引进单位提出意见报给予财政保障的政府的人事部门同意后发放,聘用期间由引进单位先行垫支。每年10月,引进单位将《柔性引进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生活补贴申请表》、聘用对象学历学位资历证明、在甬聘用证明(含薪酬证明)、与单位签订的服务协议等材料,报政府人事部门审批后,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实追补。

四、关于高薪聘请工作津贴补助

(一)对以年薪15万元以上高薪聘请符合《若干意见》第3条范围人才的企业,各级财政按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中地方部分数额,以补贴的方式对企业给予等量补助。

(二)企业可于每年11月,将《企业高薪聘请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工作津贴申请表》、聘用对象学历学位资历证明、企业与人才签订的劳动合同(含薪酬证明)、所得税缴纳证明等材料,报给予财政保障的政府的人事部门审批后,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实给予等量补助。

五、关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科研经费资助

(一)经国家或浙江省批准设立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和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工作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当有新进站博士后并开展科研活动的,每年给予设站企业科研经费资助10万元。

(二)由市级保障的设站单位每年10月底前,将当《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科研经费资助申请表》报送市人事局,经核准后按实核拨。其他设站单位按属地原则报当地政府人事部门,经核准后由同级财政按实核拨。

(三)科研经费资助主要用于进站博士后研究项目(或课题)有关的设备购置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培训交流费、资料印刷费、鉴定验收费、专著

290

出版费、专利申请费和租赁费等。科研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设立专门会计科目核算。设站单位每年6月底前将上一资助经费使用情况报送给予财政保障的政府的人事部门核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作索回处理。

(四)博士后科研人员出站后留宁波工作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补助。补助经费由市级保障的,由用人单位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留宁波工作财政一次性补助经费申请表》一式四份,并把相关材料报市人事局,核准后拨付用人单位。其他按属地原则报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后由同级财政拨付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按分3次以上分付给博士后本人。博士后在甬实际工作不满3年的,由用人单位按每月递减比例将补助余额收回上交财政。

六、关于“4321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

(一)在“4321人才工程”培养周期内,对第一层次培养人选给予每人4万元经费资助;对第二层次人选给予2万元经费资助。资助经费分两次拨付:培养人选入选后,按第

一、二层次分别给予每人2万元和1万元的首期资助;在培养周期中期,依据培养目标对工作绩效和科研成果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者按第

一、二层次再拨付2万元和1万元。

(二)第一层次培养人选的资助经费由市财政按实核拨;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的资助经费,由市本级财政和县(市)区财政按照培养人选单位属地原则分别负担,资助经费的管理使用按《关于宁波市人才工程培养人选资助经费发放和使用管理问题的通知》(甬人专〔2003〕83号,甬财政行〔2003〕377号)中的第三条规定执行。

七、关于家属就业安置

(一)对《若干意见》第3条第1类至第9类规定范围的对象,由宁波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宁波,并与单位签订5年以上服务期协议的,其家属的工作安排列入本市政策性安置。引进单位可将领军和拔尖人才家属安置申请报告,连同人才引进调入证明、在甬落户证明、与单位签订的服务期协议等材料,按属地原则一并报当地政府人事部门。由政府人事部门原则上按照其原工作单位性质和所从事专业岗位进行对口安置,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接

291

收。

(二)对确因专业特殊或其他原因难以安置的领军和拔尖人才家属,引进单位要积极主动在本系统内消化安置,当地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在一定范围内要优先推荐就业,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

八、关于国际学术交流专项资助

(一)本办法规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是指赴国(境)外参加时间在30天以内的学术会议、学术访问等国际性学术活动。

(二)《若干意见》第3条规定范围内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对象,申请赴国(境)外参加短期国际学术交流资助的,由其所在单位将国际学术交流资助申请报告、国(境)外学术机构邀请函、因公出国(境)任务批件、参加学术交流费用预算等材料,事先报市人事局核准同意。

(三)每年10月底前,申请单位将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情况报告、出国(境)费用清单报市人事局,经审核后,按确认的出国(境)交流费用由市财政给予50%资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

九、关于科研经费资助

(一)对由《若干意见》第3条所列范围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领衔、以宁波高校院所或企业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的国家86

3、97

3、科技支撑、火炬、星火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市科技行政部门按国家科研经费给予1︰1配套资助。

(二)由《若干意见》第3条所列范围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承担宁波重大(重点)科技招投标项目、择优委托项目的,根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甬科计[2007]42号)规定的程序申报,由市科技行政部门给予科研经费资助。

(三)由《若干意见》第3条所列范围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承担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根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甬科计[2005]172号)规定的程序申报,由市科技行政部门按重点项目给予科研经费资助。

292

十、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配套奖励

(一)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个人,市科技行政部门按国家奖励经费的1︰1给予配套奖励。

(二)对以宁波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获奖项目,市科技行政部门按国家奖励经费的1︰1给予配套奖励(已经获得宁波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视同配套或补足差额)。

(三)对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个人,市科技行政部门给予5万元奖励。

十一、关于子女就学

(一)义务教育段学生

1.《若干意见》第3条规定范围的引进对象子女可到地段服务区的义务教育段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相对较好的义务教育段学校就读,并与户籍地学生同等待遇。如自行在全市有学额的义务教育段学校择校就学的,须缴纳择校费。

2.引进对象所在单位于每年小学、初中招生前1个月,将引进对象子女的就学报告及有关证明等报送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就近、优先的原则予以安排解决。

(二)高中段学生

1.《若干意见》第3条规定范围的引进对象子女已在宁波初中学校借读,要继续借读高中的,须参加宁波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在招生、收费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2.初中不在宁波就读,要在宁波借读高中的,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引进对象子女的实际,统筹安排到有学额的、相对较好的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学杂费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3.每学年在放假前1个月,引进对象所在单位将引进对象子女的就学报告、有关证明等报送相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安排解决。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宁波国家高新区的引进对象子女的就学报告、有关证明等材料报送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重点统筹安排解决。属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由其管委会牵头,会同市教育局、鄞州区政府统筹安排解决。

293

十二、关于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助

(一)成立宁波市学术著作出版资助评审委员会(以下称评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对《若干意见》第3条所列范围或经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宁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术著作出版的资助工作。办公室设在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

(二)资助出版的学术著作应是具有原创性、独创性或前沿性学术价值,与宁波重点科技与社会科学发展领域相关的专著。包括:基础理论或应用理论专著、以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报告为基础撰写的专著、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项目成果为题材撰写的专著等。译著、编著、教材、论文集、资料汇编、工具书、再版学术著作、境外出版的专著、已得到其它各类出版补贴的专著等,不列入资助范围。

(三)申请人填写《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申请表》一式三份,并同时提供下列相关材料:完整书稿清样、反映著作水平的相关资料(如成果获奖证书、鉴定证书、学术评价等)、与出版单位签定的合同书(或协议书、书稿出版合同意向书)等,于每年5月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是著作的第一作者,著作权属多人的,须附有全体作者的签名。

(四)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聘请若干名相关专家,以匿名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项目进行审读。审读通过后,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并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确定资助项目。

(五)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批准文件和出版合同复印件拨付资助经费。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2―4万元,资助资金直接拨付到相应的出版社,个人不得直接领取。对因故未能出版的项目,资金予以收回;因故变更出版计划的,根据具体情况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酌情处理。

294

第五篇:芜湖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团队认定及相关补贴实施细则

芜湖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团队认定及相关补贴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人才特区建设水平的意见》(芜市发〔2015〕1号)和《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3〕7号)有关政策措施,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是指2013年4月以后从市外首次引进到我市企事业单位(不包括驻芜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是指2015年4月以后从市外引进到我市进行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

第三条 人才认定条件

(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简称“领军人才”),是指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人才,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五类人才: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专利金奖主要完成人;

3、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等专家学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4、携带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我市产业化,并能够填补国际国内空白的创业项目或团队带头人;

5、年薪200万元以上的人才。

(二)创新创业高端人才(简称“高端人才”),是指从事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化重大科技成果的人才,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七类人才:

1、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百人计划”、省“特支计划”入选者等专家学者;

2、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从事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或新兴学科研究工作,及在国内大型企业或曾在国外知名企业(机构)总部担仸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或经营管理人才;承担国家和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主要完成人;

3、在攻克技术难关、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代表行业最高技术水平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国际技能竞赛获奖者,及取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省(部)级技能竞赛一等奖的高技能人才;

4、携带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潜力并在我市产业化的创业项目或团队负责人;

5、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四县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的工程技术类人才,可放宽到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6、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市级以上首席技师,及教育部认定的在国外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有在国外从事本专业3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海外留学人才;

7、年薪50万元以上的人才。

第四条 创新创业团队认定条件

创新创业团队,分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团队、创业团队三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或高新技术产品,来我市独立创办公司或与我市企业(单位)共同创办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省外、境外人才团队。创新团队是指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创新业绩显著或有较大的创新潜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研发平台和项目,致力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人才团队。创业团队是指带技术、项目、资金落户芜湖创业,技术和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和技术创新需求,能引领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优秀团队。

第五条 引进人才申报认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须在用人单位主业关键技术岗位、或高级管理岗位工作,签订5年以上服务期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明确双方职责、权益和违约责仸。其年龄约定应符合以下要求:引进领军人才中的第

1、2类人才不受年龄限制,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年龄一般要求在55周岁以下。

第六条 申报人才认定程序及时限

1、申报程序:用人单位对照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认定条件和资金补贴项目要求,按隶属关系自行申报;市属单位、县区、集中区、开发区等经办机构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审核认定;报市人才特区工作领导小组备案确认。

2、办理时限:材料齐全,县区(集中区、开发区)、市等经办机构分别在受理后

10、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认定和备案确认手续。

第七条 申报人才认定材料要求

1、提交用人单位申请人才认定报告、填报《芜湖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认定审批表》;

2、提供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所引进人才的身份证(护照)、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技术成果证书,以及与引进人才签订的服务期合同、人事档案托管证明、月工资(年薪)收入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等原件及复印件;

3、引进人才在芜创新创业其它相关证明资料。如创业企业(项目、团队)及自主知识产权有关证明材料、知识产权入股合同或专利及其产业化合作协议、企业研发等重大项目的聘书或协议,该人才在原工作单位的仸职证明和有关获奖证明等。

第八条 申报人才团队材料要求

1、提交评审主管部门出具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团队、创业团队等认定的批文;

2、提供人才团队的人员简明信息登记表等附件材料。

第九条 资金补贴项目及标准

(一)引进人才补贴

1、对认定为领军人才的,给予用人单位引进人才补贴。补贴标准:第1类人才500万元,第2类人才300万元,第

3、4类人才100万元,第5类人才60万元。

2、对认定为高端人才的,给予用人单位引进人才补贴。补贴标准:第1类人才50万元,第

2、

3、4类人才30万元,第

5、

6、7类人才20万元。

3、对通过中介机构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的,给予用人单位中介费补贴。补贴标准:中介机构收取的中介费的30%,每人最高补贴15万元。

4、引进人才对全市产业发展有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由人才特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一事一议”方式确定补贴额度。

(二)引进人才团队补贴

对引进的人才团队中,符合我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条件的成员,按照引进单位支付其成员的年薪给予资助,分为12-30万元、30-50万元、50万元以上3个区间,分别按年薪的20%、30%、40%的标准拨付给用人单位,最高不超过40万元。

(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补贴

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短期进修,经市人社等相关部门同意的,由市财政给予派出单位活动经费补贴。补贴标准:每年每人次1万元,每个单位每年最多不超过10人次。

(四)购房及契税补贴

对引进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本人或以配偶名义在我市首次购买自住商品房的,可申请享受购房补贴及契税补助。补贴标准:购房补贴为其总房价的30%,分五年按每年20%拨付到位,其中领军人才最高每人补贴50万元,高端人才最高每人补贴30万元。契税补贴为其购房所实际缴纳的契税额度。

(五)生活补贴

对认定为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可申请享受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生活补贴与购房补贴不重复享受。补贴标准:

1、对领军人才中的第1类人才每人每月补贴7000元,第2类人才6000元,第

3、

4、5类人才5000元。

2、对高端人才中的第1类人才每人每月补贴4000元,第

2、

3、4类人才3000元,第

5、

6、7类人才2000元。

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携带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一同来芜落户的,每增加一名,每月增发1500元生活补贴。

第十条 申报资金补贴材料要求

(一)申报引进人才补贴

1、用人单位提交申请引进人才补贴报告、人才认定证明材料、填报《芜湖市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资金补贴审批表》;

2、提供申请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单位开户银行账号等;

3、申报引进人才中介费补贴的,还须提供中介机构证照、中介合同、付款发票及转账凭证等材料。

(二)申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补贴

1、用人单位提交申请参加境外国际学术会议补贴报告、填报《芜湖市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资金补贴审批表》;

2、市人社等相关部门同意参加会议人员的函件;

3、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会议通知、培训日程安排、培训小结及有关培训费、差旅费票据,申请单位开户银行账号等。

(三)申报购房及契税补贴

1、用人单位提交申请购房及契税补贴报告、人才认定证明材料、填报《芜湖市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资金补贴审批表》;

2、市房地产登记管理机构出具的引进人才在我市首次购买自住商品房证明,购房协议(房产证)、购房及缴纳契税票据等;以配偶名义购房的,须提供夫妻关系证明材料;

3、个人银行卡(账)号。

(四)申报生活补贴

1、用人单位提交申请生活补贴报告、人才认定证明材料、填报《芜湖市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资金补贴审批表》;

2、申请单位发放给引进人才逐月(年薪)的工资发放原始凭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个人银行卡(账)号等;

3、携带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一同来芜落户的,须提供落户证明和结婚证、户口簿等家庭关系证明材料。

(五)申报引进人才团队补贴

1、填报《芜湖市引进人才团队资金补贴审批表》;

2、提供申请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单位开户银行账号等;

3、提供用人单位支付个人薪金的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 资金补贴申报时限及拨付方式

1、凡是涉及人才引进资金补贴的项目,统一于每年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集中受理申报。市属单位、县区、集中区、开发区经办机构在受理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认定、上报备案程序;市人才特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确认工作。

2、市、县区、集中区、开发区财政部门在收到市人才特区工作领导小组备案确认件材料后,按照市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分级审核,分别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资金拨付审批手续,每年3月底前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位。

3、引进人才补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补贴一次性补贴到用人单位账户;购房补贴分5个申报,每按20%拨付到个人银行账户;生活补贴期限为3年,分、按等次申报拨付到个人银行账户。

第十二条 对用人单位和个人同一事项符合多项补贴标准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原则执行。补贴资金除已经明确的资金保障渠道外,均按现行市与县区财政体制实行分级承担,市与县、集中区按2:8比例分担,市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桥开发区按4:6比例分担。

第十三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贴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除追回补贴资金,取消相关政策待遇外,将视情节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本细则由市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芜湖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认定及相关补贴实施细则(试行)》(芜人社秘[2013]255号)废止。

上一篇:唱响童年童心飞扬下一篇:超限运输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