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学改报告范文

2022-05-18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查学改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查学改报告范文

党员个人“两学一做”学改做计划

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 陈平

紧紧围绕恒口镇运溪学区党支部开展以“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两学一做”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响应恒口镇运溪学区党支部会议安排,现将个人活动期间学、改、做细化,时刻提醒自己以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一、目标任务

认真学党章党规、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化于心,付诸行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把党的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首位,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合格党员。

二、“两学一做”时间安排

“两学一做”活动从3月25日开始,至12月底结束。

三、学习内容

⒈学习党章党规。党章是党的总章程,也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规是对党章的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彰显了党中央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自身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严格遵守党章党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党员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要自觉学习党章党规、遵守党章党规、尊崇党章党规、维护党章党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⒉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阐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更要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中央“八条禁令”廉洁从教、依法从教。

⒊做合格党员。对照党员“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标准结合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及自身的工作实际,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如实作出整改。

四、整改措施

1.把握集中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每周四例会集中系统学习机会,认真记写学习笔记,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抓紧零散时间自己学习。利用工作之余、生活之余、节假日之余等零散时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3.注重读书,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和教研教改活动,丰富每天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按照支部和学校安排完成指定心得体会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学习内容至少每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巩固政治理论学习成果。

5.积极参与组织讨论活动。认真撰写各类研讨、心得体会等材料,积极参与组织讨论活动,强化自身创新意识,敢于担当、负责,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固化的工作方式、障碍,做示范,强实践,务实教学创新富有成效的开展。

6.接受监督和检查,接受组织、同志们日常检查与监督,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各项业务任务;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有效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努力向先进人物和标杆党员看齐。

2016年5月25日

第二篇:侦查学

侦查学绪论

第一节 侦查的概念 法律上的侦查概念

(一)侦查的法定概念

《刑诉法》所规定刑事侦查的概念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据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措施。

(二)法定侦查概念的要素 五个层面的认识:

1、侦查是专门机关的专有职权(法律授予的)--主体界定;关于侦查机构设置和侦查人员培养:侦查作为一门科学,它应有其职业化、专门化的理论基础;同时,侦查工作的高要求,也呼唤着侦查工作的职业化和专门化。

2、侦查的客体是已确定的立案的办罪案件--客体界定;

3、侦查是一种专门活动,即法定调查活动--内容界定,其 核心在于调查证据的活动,侦查的内容实质上搜查、固定、比较证据-再现犯罪情景的一系列活动;

4、侦查是一种诉讼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性质界定;

5、侦查行为具有强制性(法律强制性)。

二、学理上的侦查概念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主体为查明案情,搜集犯罪证据和材料,证实和抓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采取的一系列专门调查方法和强制措施一种诉讼活动。

三、侦查概念的界定

(一)侦察与侦查的区别

1、前者军事术语,而后者为法律术语;

2、前者是预审前的行为,而后者是在预审后采取的(刑侦改革后已取消预审);

3、前者秘密性更强;

4、前者的涉及范围广,而后者则具有特定的对象;

5、前者所的材料不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后者可以。

(二)侦查与社会治安之间的关系

联系:侦查是社会治安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打防结合,才能遏制犯罪。 区别:主体,对象不同,等等。

(三)对侦查领域问题的研究

刑侦,经侦(走私侦查、证券侦查),安全,职务犯罪侦查(检察院自侦),公安局政保处(政侦),狱内侦查,专业侦查(军保、林、铁路),等等。

(四)对经济侦查概念的界定

最广义的经济犯罪是指:财产犯罪+职务犯罪+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犯罪,其中该概念的核心是:在所有经济领域内发生的犯罪行为;

广义上的经济犯罪是:职务犯罪+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犯罪;

狭义上的经济犯罪则是指: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犯罪。持该种狭义观的学者认为:侵财犯罪不具有经济犯罪所要求得专业性强特征,而职务犯罪则属于非法权力经济,所以他们只认可刑法第三章所规定的 破坏经济管理秩序的犯罪。 第二节 侦查学的概念

一、概念:

侦查学是研究侦查主体对犯罪进行侦查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侦查技术、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的科学。

侦查是应对犯罪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循这样一条内在的线形成的系统:犯罪源-(犯罪行为)-犯罪阆迹物证-犯罪信息-人工技术勘验-案情分析-处理-侦查方向范围-侦查措施-再现犯罪。

二、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一)主题-研究刑事侦查的规律 研究侦查的对策、方法、成本效益等等

(二)副题-研究犯罪规律和特点-知彼

发案率、发案面、犯罪性质、年龄结构、区域结构、发展方向(国际化、经济化、技术化、多样化)

(三)副题-研究侦查主体-知己

侦查机构组织和基础业务建设:探组制度、网格化管理等

(四)特色-研究预防犯罪

三、侦查学的任务

(一)主动性的侦查任务:侦破、揭露、证实犯罪,侦查破案是侦查的最大任务

1、搜集证据:发现证据-固定和提取证据(保全证据)--审查评断证据;

2、查明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

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犯罪人逃避侦查;

4、保障无罪人不被追究刑事责任(非刑事化的处理)。

(二)被动性的侦查任务:预防、控制、防范预防犯罪

1、犯罪前应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2、犯罪中应及时进行防卫和主动出击;

3、犯罪后应及时破案以减少损失。

第三节 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案剖析法/经验总结法;

二、 对犯罪动态的社会调查与分析;

三、 科学技术进行侦查(模拟实验的方法);

四、 比较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的侦查理论、经验、技术)。

第四节 侦查学与邻近学科关系

一、侦查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法学/哲学

二、 侦查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计算机/测谎机/交通/通讯

三、 侦查学与其它刑事法学的关系

犯罪学、刑法学、刑诉学、刑事执行学、检察学、刑事审判学、被害人学

第五节 侦查学的体系

从前苏联引进主要是-技术+方法+策略;

侦查学研究的领域中,加入了原理(基础理论),侦查策略中增加了谋略等内容。 思考题:

1.怎么理解侦查的概念?

2.侦查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请阐述侦查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侦查工作的方针和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工作的方针,侦查基本原则。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侦查工作的方针

一、侦查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一)依靠群众

1、依靠群众是一条侦查的必胜路线;

2、犯罪人生活在群众中,其言行暴露在群众中;

3、侦查必须依靠群众提供线索,接受群众监督。

(二)抓住时机

(三)积极侦查

1、发挥侦查员的主观能动性,最佳的完成破案任务;

2、积极侦查要有主动出走的观念;

3、积极侦查,要根据犯罪人的规律特点而侦查。

(四)及时破案

1、 减少损失 控制成本;

2、还可以"决留根"-刑事特情耳目(代号321)单线联系(一级战备)。

二、侦查工作的八字方针

"先发制敌"、"速战速决"(针对暴力性案件高涨提出的)

三、侦查方针间的关系

(一)依靠群众是基础,抓住时机是关键, 积极侦查是要求 ,及时破案是目的;

(二)八字方针补充十六字内容,并对十六字有指导作用。 第二节 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依法原则;

二、迅速及时、全面细致原则;

三、客观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四、侦查比例性原则;

五、措施秘密和程序公开相结合原则;

六、侦查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群众原则;

七、协同原则;

八、国际协助原则。 思考题:

1.请阐述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 2.试论侦查中的群众路线原则。 3.什么是侦查协作原则?

第三章 侦查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侦查形态论,痕迹论,信息论和逻辑论的具体内容。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形态论/物质论

一、 形态概念的理解

"形":犯罪行为的形状,包括方式、方法、工具、痕迹、后果;

"态" :是指现场态势,包括发案背景、动机目的,因果制约以及现场反映各种特征。

二、形态论的要点

(一)运行着的物质必取一定形态;

(二)不同的运动方式形成不同的形态:顺向性的运动方式(侦查)、逆向性运动方式(犯罪)、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

(三)不同的物质反映不同的运动方式;

(四)犯罪行为必取一定形态

行为性质、行为类型、特点、因果等均与形态有一定的关系;

(五)犯罪行为是可以认识的

1、犯罪及其过程是客观存在(犯罪要有一定的空间、时间)

2、犯罪者的达成一定的目的,总是与侵占、侵犯和改变现实世界一定客体、对象相联系;

3、犯罪及其变化过程具有规律性;

4、犯罪行为是可以认识的 第二节 犯罪痕迹论

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必定会留下大量的犯罪痕迹,而犯罪痕迹是侦查工作的客观依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客观证据,因此犯罪痕迹在侦察破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犯罪痕迹可以分为物质性痕迹和意识性痕迹、人迹和物迹二大类。

一、犯罪痕迹概念

(一)痕迹定义:事物留下的印迹就是痕迹;

(二)凡由犯罪行为造成的、寓有犯罪事件信息的印迹即犯罪痕迹。

二、犯罪形态与犯罪痕迹的区别(子系统)

三、犯罪痕迹储存着犯罪行为的信息

(一)犯罪信息储存犯罪行为痕迹真假,案件真假信息;

(二)犯罪痕迹储存犯罪的性质,类型的信息;

(三)犯罪痕迹储存犯罪方式、方法和犯罪工具的有关信息;

(四)犯罪痕迹储存犯罪过程的信息

1、作案时间信息 ;

2、储存犯罪空间信息 ;

3、储存犯罪过程信息 ;

4、储存着 罪犯人身特征。

四、犯罪痕迹的分类

(一)根据痕迹存在的基本形态:物质痕迹 / 意识痕迹;

(二)根据痕迹的来源:人迹 / 物迹;

(三)根据痕迹的反映特征:本体痕迹 /客体分离痕迹 /结构形象痕迹 /动作习惯痕迹。

五、犯罪痕迹同-认定(不能代替侦查思维)

(一)概念:在承认事物在发展变化前提下,其体质特征与本身特征的相同符合;

(二)依据:

1、事物的客观性;

2、 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第三节 犯罪结构论

一、案件的基本结构:

(一)案件结构的概况

(二)基本结构要素: 人 / 事 / 物 / 时 / 空 / 动机 ①案件发生时间,②空间,③人(所有与之有关证人),④物(赃物、遗留物、被损坏物),⑤事(时、空、人、物相互关系),⑥犯意。

二、案件的类型结构(某一种类型的案件)

三、个案结构

组合结构 意向 / 行为 / 条件 / 特征 第四节 信息论

研究犯罪痕迹并非就事论事,研究犯罪痕迹是因为犯罪痕迹所寓有的言息对侦察破案具有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犯罪痕迹中所寓有的信息有利于分析犯罪事牛、侦破犯罪事件。犯罪痕迹中所寓有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第五节 因果论

一、因果关系的特征

(一)因果的普遍性;

(二)因果的客观性;

(三)因果的复杂性;

(四)因果的制约性。

二、在侦查工作中利用因果做出判断

(一)动机性质;

(二)时机选择;

(三)复杂技能;

(四)罪后表现;

(五)形态痕迹。

第六节 逻辑论

一、逻辑判断

(一)犯罪规律-必然判断;

(二)方向范围-选言判断;

(三)线索途径-或然判断;

(四)嫌疑对象-假言判断。

二、逻辑推理

(一)案件性质-类比推理;

(二)因果关系-回溯推理;

(三)共性个性-演绎推理;

(四)规律性质-归纳推理。

三、逻辑假定

(一)时空假定;

(二)过程假定;

(三)动机假定;

(四)特征假定。 思考题:

1.简述犯罪事件的基本结构类型。 2.试论犯罪必留痕。

3.何为犯罪痕迹?其种类有哪些?

中篇:侦查措施

第四章 侦查措施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措施的特征,侦查措施采取的原则。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侦查措施概念

一、侦查措施的概念

(一)侦查措施的概念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在同犯罪的斗争中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为了发现、揭露、证实、制止和预防犯罪以及缉捕犯嫌人依法采取的各种侦查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二)侦查措施概念所蕴含的要素

1、侦查措施是侦查活动的主要媒介: 侦查主体:侦查人员

侦查客体:犯嫌人和犯罪活动

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间媒介:侦查措施;

2、侦查措施是实现侦查目的的重要手段;

3、侦查措施是刑事侦查决策的具体体视;

4、侦查措施是长期侦查实践的科学总结。

二、侦查措施的特征

(一) 实施和运用的特定性;

(二) 制定和实施的合法性;

(三) 形成和依据的科学性;

(四) 功能和作用的单一性。 第二节 侦查措施的运用和实施原则

一、侦查措施的作用

(一)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

(二)能准确揭露和证实刑事犯罪;

(三)能迅速查缉犯嫌人;

(四)能有效预防刑事犯罪的发生。

二、侦查措施的实施原则

(一) 针对性;

(二) 战机性;

(三) 周密性;

(四) 综合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侦查措施?其特征是什么? 2.侦查措施采取应遵循那些原则? 3.试论侦查工作的方针。

第五章 物证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物证技术的分类,具体的物证技术手段。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证技术的概念和任务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一)定义: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物证的发现技术、记录技术、提取技术及检验和鉴定技术,这些技术方法的总称,就是物证技术。

(二)分类

1、纵向分类:物证的发现、记录、提取、鉴定技术

2、横向分类:形象痕迹、文书、化学、生物、音像、电子等物证技术。

二、物证技术的任务

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科技方法解决案件中和物证有关的专门性问题,为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公正处理案件提供证据。

第二节 形象痕迹技术

一、形象痕迹概述

(一)定义

形象痕迹是一个客体在力的作用下,与另一客体向接触后在另一客体表面上留下的印痕,因其能够反映留痕客体接触面的形象特征,故称形象痕迹。

(二)分类:

1、按照造型体的类型:人体印痕、物体印痕、动物痕迹;

2、按照痕迹形成的机制: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

3、按照承受体接触面的变化:表面痕迹和立体痕迹;

4、可见与否:可见痕迹和潜在痕迹。

二、指纹

三、足迹

四、工具痕迹

五、牙痕

六、车辆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七、枪弹痕迹

第三节 文书物证技术

一、文书物证概述

(一)定义

文书物证技术是为了确定案件中文书和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的联系,解决文书的各种可以情况而运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的总称。

(二)分类:

1、解决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问题的文书物证技术;

2、鉴别文书真伪的文书物证技术;

3、解决其他技术问题的文书物证技术;

二、笔迹

三、伪造文书和变造文书

四、打印文书和复印文书

五、被损坏文书和不易见文书

六、文书写成时间的检验

七、文书物质材料的检验

第四节 化学物证和生物物证技术 第五节 音像物证技术和电子证据 思考题:

1. 试论物证技术的纵向和横向分类及其分类。 2. 什么是形象痕迹?简述其分类。 3.试论音像物证。 第六章 现场勘查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现场勘查,现场访问,现场笔录的要点。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场勘查概述

一、犯罪现场概述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

它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

(二)犯罪现场的特征

1、现象的暴露性和本质的隐蔽性;

2、行为的连续性和现场的阶段性;

3、同类现场的共同性和具体现场的特殊性。

(三)犯罪现场的类型

1、根据行为性质的区别-主体现场 / 关联现场;

2、根据现场真实性区别-原始现场 / 变动现场 / 伪造现场 / 伪装现场;

3、 根据案件性质来区别-凶杀 / 盗窃 / 强奸 / 纵火。

二、现场勘查概述

(一)现场勘查的概念

它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依法对犯罪现场所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实地勘验;

(二)现场勘查的作用

1、侦查的起动;

2、侦查的手段;

3、侦查的依据。

(三)现场勘查的任务

1、发现收集痕迹物证和有关情况-线索;

2、固定证据-证据;

3、判断动机目的-范围;

4、刻划罪犯形象-方向。

(四)现场勘查的要求

1、及时;

2、全面;

3、细致;

4、客观。

(五)现场勘查的三结合

1、专门工作-群众路线;

2、技术鉴定-调查研究;

3、现场勘查-其他措施。

三、现场勘查的新问题研究

(一) 新世纪现场勘查所面临的挑战

1、新经济催生新的犯罪类型 传统的现场是基于一定的空间:(1)水 (2)陆 (3)空 (4)浮动空间;而网络科技的兴起,虚拟空间(例如网络)产生,网络犯罪所存在的空间被称为第五空间,传统的"现场"概念受到冲击

2、"犯罪现场"新概念:

(1)是现场勘查人员认识犯罪行为的信息源; (2)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遗址;

(3)由犯罪行为引起的发生变化的客观物质环境的总称。

(二)重视物证的理念深入人心 (1)以口供为主的观念正在淡化;

(2)刑事侦查程序注重对公民人权的保护,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四、现场勘查应关注和突破的问题

(一) 探明事件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决定立案侦查或不立案侦查;

(二) 提前介入证据分析,签别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性;

(三) 确立侦查方向和范围;

(四) 现场勘查前、中的分析和调查取证中的分析要适时采用。

第二节 现场勘查的准备和实施

一、现场勘查的准备

(一)保护现场

1、针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准备

划定范围,设置警戒,封锁现场;

2、证据方面的准备 尸体 痕迹等 ;

3、其他方面的准备

积极抢救,组织追缉,保持警惕,等等。

(二)现场勘查的领导工作

1、勘查队伍的组成

领导+ 侦察员+技术鉴定人员+发案地民警和保卫干部+有关专业人员+见证人+警犬训练员;

2、分工

(1)领导工作;

(2)勘查工作-现场访问组 / 实地勘查组 / 现场警戒组 / 机动组; (3)技术工作。

二、现场勘查的实施

(一)实地勘查(看)

1、步骤:准备工作--外部勘查-- 技术勘查 --侦查员进入现场;

2、方法:确定范围 / 确定程序; (1) 初步勘查-静的勘查; (2)详细勘查-动的勘查。

3、现场勘查的要点:

(1)变动仍有价值,伪装必留痕迹,伪造必有原因; (2)提高痕迹物证的发现率、采取率、利用率; (3)发现矛盾,反复勘查、研究。

(二)现场访问(问)

1、现场访问的意义:提供材料 / 弥补不足 / 帮助判断 / 分析依据;

2、现场访问的方法:心理学原理;

3、注意:合情 / 合理 / 合法。

(三)现场实验(做)

1、任务:

(1)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某种声音或看到某件事情; (2)确定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 (3)确定某一地点是否是罪犯或某一物品的出入口; (4)确定某一痕迹是否某一工具所留。

2、现场访问的规则:

根据需要 + 时空一致 + 条件一致 + 物品一致 + 反复多次 + 注意保密 + 注意法纪 + 注意记录。

(四)现场勘查记录

1、分类:文字 / 图象;

2、结构

一份完整的现场勘查报告基本上应包括现场勘查笔录、现场照相、现场制图。现场笔录由前言、叙述事实部分、结尾三部分组成。制作时应注意笔录叙述的顺序和用词的客观。现场制图有方位图、全貌图、局部图等。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中心照相、细目照相。

(1)现场笔录: 前言 / 内容 / 结尾

客观 / 顺序一致,多次勘查需注明 准确 / 用词恰当,不得含糊

其他情况可单独制作笔录 / 尸检、实验等; (2)现场照相: 方位照相(远景) 概貌照相(中景) 重点照相(近景) 细目照相(特写)

防止艺术加工 / 注意先后顺序; (3)现场制图

比例图 / 示意图 / 综合图

选定制图种类,注意图面构思,认真确定方位,寻找制图比例,不要遗漏物品,局部特写标出,制图完毕核对,先铅笔后墨线。

第三节 犯罪信息的收集和现场分析

一、犯罪信息的收集方法

(一)现场访问--意识痕迹;

现场访问是犯罪现场实地勘验的重要补充,通过现场访问,有利于查明犯罪分子、有利于判断案件性质、有利于分析痕迹物证、有利于展开侦查工作;因此现场访问应和犯罪现场实地勘验同时展开。现场访问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了解不同的内容,同时注意现场访问的方式方法。

(二)实地勘验-物质痕迹;

犯罪现场实地勘验是现场勘查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现场勘验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其次,确定勘验的范围和顺序;然后,对犯罪现场进行静态勘察和动态勘察。

(三)现场实验。

为了审查侦查中的判断和证言供述的真实、研究犯罪痕迹的形成等,犯罪事实,根据侦查破案的需要可以开展侦查实验工作。在侦查实验中必须遵循条件一致、物品一致、地点一致、时间一致、反复多次、遵守法纪、严守机密、认真纪录等原则。

二、现场分析的理论方法

根据实地勘验、现场访问、侦查实验获得的大量犯罪痕迹中所寓有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对犯罪事件作出如下的判断。判明案件性质、犯罪时间、作案地点、犯罪工具、犯罪动机、犯罪手段、作案人数和罪犯形象。

(一)现场分析的任务

是否立案 / 侦查方向 / 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二)注意要点:

1、有罪证据-无罪证据;

问题的一致性-问题之间的矛盾性;

正常情况下发生的问题-特殊情况下发生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特殊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

2、不能抓住一条可能性; 不能轻易下结论; 有矛盾反复勘查; 无法解决以后澄清。

(三)现场分析的方法

1、个别分析法;

2、心理分析法;

(1)定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证人的感知能力以及直接故意犯罪这一客观事实所反映的犯罪动机特点;

(2)运用

对证人感知能力的分析,主要分析证人对案件有关事实情节的感知能力; 犯罪动机的分析:从已知的犯罪的客观行为和结果推断未知的犯罪动机,从犯罪的客观事实判明犯罪的主观因素;

3、综合分析法;

4、辩证分析法:用辩证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场获取的犯罪信息;

5、重点分析法;

6、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分析法 逻辑思维的运用:判断和推理;

形象思维的运用:对犯罪进行形象化的再现; 灵感思维。

三、案情研究/案件分析

(一)对事件性质和类型的研究

1、分析事件的形态;

2、分析事件现场的本质是否矛盾;

3、分析现场周围群众对案件的反映;

4、分析复验复查和必要的现场特点。

(二)对犯罪信息和情况的研究

1、犯罪时间:

(1)法律上分为:预备-工具、条件 实施-起点、过程、离开现场 销赃毁证;

(2)作案上分为:发生 报案

作案过程多少时间 逃跑;

2、犯罪地点

(1)法律上:预备犯罪-工具条件 实施犯罪-主要现场

处理赃物罪证-罪后进行的犯罪地点; (2)作案上: 陆地 空中 水上 水下 网络;

3、犯罪人数 (1)单人作案

(2)多人作案--团伙/集团;

4、犯罪工具的研究;

5、犯罪的方法;

6、犯罪的目的;

7、犯罪的动机;

(三)嫌疑对象条件和依据的研究 "十个因素条件"

1、 时间条件;

2、 知情条件;

3、 犯罪痕迹物品条件;

4、同类遗留物条件;

5、赃物条件;

6、职业特点 ;

7、惯犯偶犯条件;

8、体貌特征条件;

9、反常表现条件;

10、因果关条件(贯穿于1-9中)。

(四)应注意的问题

2、 克服只重视大案现场而轻视小案现场的现象;

3、 克服只重视狭义痕迹而轻视现场遗留物;

4、 克服只重视可辨证物证而轻视微量物证;

5、 克服只重视完整清晰的痕迹而轻视残缺模糊痕迹;

6、 克服只重视主体现场而轻视关连现场。 思考题:

1.现场的特征是什么?

2.现场勘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伪装现场与伪造现场的异同点有哪些? 4.试论现场访问的对象、内容及其规则。 第七章 常规性侦查措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询问,讯问,排队摸查,侦查实验的各自运作规则。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调查讯问

一、刑事调查讯问

(一)概念:又称调查访问,是指侦查人员向有关人员或知情群众了解、查证与案件有关问题的一项侦查措施。

(二)调查讯问的对象和内容:

1、案件的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友;

2、案件知情人和发案时的目睹人;

3、案件揭发检举人;

4、案件发生单位和地区的负责人;

5、案件有关问题的专业人员;

7、 案件的嫌疑对象。

二、刑事调查讯问方式

(一)公开调查讯问

侦查人员以自己的公开身份向有关人员调查;

1、个别访问;

2、召开座谈会。

(二)秘密调查讯问

侦查人员以其他身份掩护向案件嫌疑人或有关知情人所进行的调查访问;

1、侦查人员进行调查;

2、其他人员进行调查。

三、刑事调查讯问实施

(一)做好准备工作

1、 了解被讯问人的有关情况;

2、 选择适当的调查时间和环境;

3、 拟定调查讯问题纲。

(二)稳定被讯问人的思想情绪

(三)消除被讯问人的思想障碍

(四)促使被讯问人的思想转化

(五)推动被讯问人的认真回忆

1、接近回忆:利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为回忆线索,推动回忆;

2、相似回忆:利用彼此相似或相互的事物;

3、对比回忆:利用彼此相反的现象或事物;

4、 关系回忆:利用事物间的某些联系。

四、刑事调查讯问要求

(一)调查讯问要客观;

(二)调查讯问要全面;

(三)调查讯问要深入;

(四)调查讯问要细致;

(五) 调查讯问要及时。

五、刑事调查讯问的记录

刑事调查讯问的记录,指对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何法、何果进行仔细记录--讯问的记录。

(一)座谈会的记录

(二)法官的记录

(三)讯问的记录

(四)秘密调查不作调查记录,事后作出调查报告

六、刑事调查讯问结果的分析和评断

(一)从陈述内容的来源分析:亲眼目睹或道听途说;

(二)从提供情况的过程分析;

(三)从被询问人的生理状况分析:感知、记忆、表述能力;

(四)从被询问人的一贯表现分析:对案件分析积极支持或漠不关心;

(五)从被询问人与嫌疑人的关系分析;

(六)从陈述的事实分析:是否有矛盾,是否前后一致;

(七)从获得材料与其他证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事实等主要方面与要件中的其他证据是否有矛盾。

第二节 摸底排队

一、摸底排队的概念和特征

(一)摸底排队的定义

又称摸底排查是指侦查部门对于发生的刑事案件在现场勘查与案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刻划的作案人条件,在确定的侦查范围内,发动群众、普遍排查,从中确定犯嫌人的侦查措施;

(二)摸底排队特征

1、应用的广泛性;

2、实施的群众性;

3、工作的复杂性;

二、摸底排队的条件和范围

(一)条件(确定犯嫌人的条件)

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犯罪物证、作案工具、知情条件、反常表现等。

(二)摸底排队范围

1、依据

(1) 现场位置; (2) 现场环境 ; (3) 案件的性质;

(4) 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 (5) 犯罪人的特征。

2、确定范围的要求 (1)力求准确; (2)力求恰当; (3)适时调查。

(三)摸底排队的步骤和方法

1、 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是摸查的重要方法,只有将群众发动起来才能获得更多线索;

2、 查证核查阶段:发动群众后,侦查人员和基层保卫人员一起深入到群众中去,采取定能定势分片包干的做法;

3、 确定重点阶段:在查证核查的基础上,要对与案件有牵连的可疑人或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确定案件的重要嫌疑人。

三、摸底排队须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发动群众,避免出现死角;

(二)侦查人员应怀着犯罪人就在本责任区的信念;

(三)侦查人员向领导如实汇报摸查情况;

(四)做好摸底调查材料的保密工作。

第三节 辨认

一、辨认概述

(一)辨认定义

指在侦查破案中,在侦查人员组织下由辩认人对案件涉及的有关人,未知名尸体、物品、场所和进行辨别和确认的一种侦查措施。

(二)辨认的种类

1、根据辨认主体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等;

2、根据辨认客体分:人身、物品、场所;

3、根据辨认方式分:公开、秘密;

4、根据辨认方法分:直接、间接;

5、根据辨认客观状态分:静态、动态。

二、辨认的依据

(一)客观依据:指辨认对象自身存在的客观特征(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

(二)主观依据:辨认人根据自己的记忆对先前感知的事物所进行的再认识活动。

三、辨认的原则

(一)分别辨认原则:对辨认主体而言;

(二)混杂辨认原则:对辨认客体而言;

(三)客观辨认原则:对组织辨认的侦查人员而言。

四、辨认前的准备

(一)反复详细的讯问辨认人当时见到辨认客体的形象特征;

(二)做好辨认人的思想工作:实事求是地叙述辨认结果;

(三)选择安排好辨认的时间、场所、环境;

(四)根据案件侦查的需要,辨认人和被辨认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

五、辨认的方法

(一)对自然人的辨认要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人参加

(二)对照片的辨认

(三)对录像的辨认

(四)对语音的辨认,利用辨认人的听觉对被辨认人的语音进行辨认和确定

(五)对尸体的辨认。

六、辨认的记录

公开辨认应制作辨认记录,它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

七、辨认结果的分析和评判

(一)辨认主体:

1、审查辨认人的生理条件;

2、审查辨认人的心理状态。

(二)辨认主观方面:

1、审查辨认人与案件及当事人有否利害关系;

2、审查辨认人对案件侦查及辨认的态度。

(三)辨认客体:

1、审查辨认客体的特征是否明显突出,能否充分暴露;

2、审查辨认客体的特征是否稳定;

3、审查辨认客体的特征是否属于特殊特征。

(四)辨认客观方面:

1、审查感知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

2、审查辨认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

3、审查辨认是否符合辨认的规则;

4、审查辨认中有无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5、审查辨认结果与其他证据关系

第四节 侦查实验

一、侦查试验概述

(一)侦查试验的定义

它是指在侦查破案中,侦查人员为了确定对案件侦查有重要意义的某一事实或现象是否存在,或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怎样发生,参见发案时的种种条件,将该事实或现象重新加以再现的一种侦查措施。

(二)侦查试验的作用

1、 可以为确定是否立案提供依据;

2、 可以为查明案情提供依据;

3、 可以为审查犯罪证据提供依据。

二、 侦查试验的规则

(一)尽可能在原地进行;

(二)尽可能在原自然条件下进行;

(三)尽量使用原有物品和工具;

(四)进行反复实验;

(五)必须经县以上公安局负责人批准。

第五节 并案侦查、专项斗争和破案战役

一、并案侦查

二、专项斗争

三、破案战役

思考题:

1.侦查实验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2.相貌识别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3.辨认应遵守的何种规则?

4.刑事讯问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八章 查缉性侦查措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控制销赃,搜查,追缉堵截,通缉通报。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销赃

一、控制销赃的概述

(一)控制销赃的定义 侦查破案中,刑侦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犯罪人可能销赃的有关场所进行监视、控制而发现赃物证据、查获犯嫌人的一种侦查措施。

(二)控制销赃的意义

1、 可以获取犯罪的证据;

2、 可以直接侦破案件;

3、 可以发现案件线索;

4、 可以挽回案件损失。

二、销赃方法

(一)甲地作案、乙地销赃 ;

(二)化整为零、廉价出售;

(三)改变特征、折价转手;

(四)以物易物、转换现金 ;

(五)伪造身份进行销售 ;

(六)委托他人代销分成。

三、控制销赃的范围

(一)信托、寄卖部门、委托行、行李寄存处;

(二)各种物品收购部门;

(三)各种修理业;

(四)饮食服务业;

(五)公共复杂场所(酒吧等);

(六)金融部门(证券交易银行);

(七)黑市赌博场所、窝点、窑点;

(八)商品交易场所。

四、控制销赃的方法

(一)找准赃物赃款的特征、赃物的数量、商标、形态;

(二) 确定控制范围和部位;

(三) 确定控制方法、布置控制工作;

(四) 督促检查控制工作;

(五) 审查赃证和嫌疑人;

五、控制赃物的要求

印发失物协查通报,严密控制市场外的黑市销赃,发动群众控制销赃。

第二节 搜查

一、搜查概述

(一)搜查的定义 为了搜查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嫌人以及可以隐藏罪犯或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住所、物品,以及其他可能的地方进行搜查。

(二)搜查的时机选择

1、 在拘留逮捕犯嫌人的同时,对犯嫌人的人身物品、住处或其它有关地方进行搜查;

2、 在侦查过程的某一阶段,认为有搜查的必要,经领导批准也可以搜查;

3、 在预审过程中,犯嫌人供出隐藏赃物或其他罪证的场所也可进行搜查;

4、 通过秘密侦查手段,发现重要罪证时,应迅速进行搜查。

二、搜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有关案情,明确搜查目标;

(二)调查搜查对象,了解搜查环境;

(三)组织搜查力量,制定搜查方案;

(四)确保搜查的物质保证;

(五)办好法律手续,邀请见证人员。

三、搜查的方法

依据形式了分为公开搜查和秘密搜查,而依据对象则可具体分为:

(一)人身搜查

对拘捕的犯嫌人,可能带有犯罪证据的嫌疑人员或与案件有关的人员的人身进行的搜查;

(二)室内场所搜查

对被搜查人的住处,工作地点或其它有关室内场所进行搜查;

(三)室外场所搜查

对被搜查人的庭院、田园、以及有关道路、角落或野外空地等各种露天场所的搜查,

方法:分区搜查法、迂回搜查法、平行搜查法、纵横搜查法、扩张搜查法、使用警犬和步法追踪搜查法。

四、搜查中的物品扣押(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五、搜查记录

六、搜查要求

第三节 追缉堵截

一、追缉堵截概述

(一)追缉堵截的概念

它是指对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逃跑路线和方向,组织力量进行跟踪缉捕和设卡堵截的一项侦查措施。

1、追缉--组织力量进行跟踪缉捕;

2、堵截--组织力量在犯嫌人逃跑的前方设卡堵截,以堵住犯嫌人的去路。

(二)追缉堵截的意义

1、对侦破暴力犯罪有重大意义;

2、减少损失。

二、追缉堵截的条件

(一)明确犯嫌人的体貌特征;

(二)明确犯嫌人的逃跑方向;

(三)明确犯嫌人的交通工具;

(四)明确犯嫌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品(警犬、步法追踪)。

三、追缉堵截的实施

(一)明确案情,全面了解追缉目标;

(二)快速步署,实行统一指挥;

(三)沿途调查,随时掌握逃跑方向;

(四)调整部署,机动灵活,采取措施;

(五)协调行动,及时捕获犯罪嫌疑人;

(六)有效装备,保证追堵顺利进行。

第四节 通缉、通报

一、通缉、通报的概述

(一)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嫌人通令缉捕的一项措施;

1、通缉的条件;

2、通缉令的意义;

3、通缉令的内容。

(二)通报,公安机关为了发现犯罪线索,查获赃款赃物,查明身份不清的犯嫌人查找碎尸或未知名尸体身源请求有关公安机关和单位进行协查的一项侦查措施;

1、通报的种类

(1)按发布形式分:指令性(上下级)、协查性(同级);

(2)按通报内容分:犯嫌人通报、赃款赃物通报、现场物证痕迹通报、未知名尸体、碎尸通报、查明失综人员下落通报、核实嫌疑人身份通报、犯罪信息通报,等等。

2、通缉与通报的区别

(1)对象:通缉明确 ,通报不明确;

(2)范围:通缉面向全社会,而通报通行于内部;

(3)对象:通缉针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对象范围小于通报的对象范围; (4)法律强制力上,通缉较通报强。

二、通缉、通报的批准权限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三、通缉通报的查缉和控制工作

(一)建立相应的专项业务机构;

(二)认真落实通缉、通报的查控工作;

(三)建立通缉通报的资料档案。

四、通缉通报的补充与撤销

(一)各地发出通缉通报后,如果又获取新的情况,补发续发通缉通报;

(二)发布通缉通报的单位在案件破获或犯嫌人捕获后,应及时撤销;

(三)对于外来的通缉通报,如果较长没接到撤销通知,应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 思考题:

1. 控制销赃的方法是什么?

2. 通缉和通报有何异同? 3. 追缉堵截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九章 秘密侦查措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特情.跟踪,监视监听。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特情

一、刑事特情的概述

(一)刑事特情的定义

刑事特情是从社会人员秘密选建的,同刑事犯罪活动进行斗争,为刑侦部门建立使用的秘密探查力量;

(二)刑事特情的性质--秘密力量。

二、刑事特情的作用和分类

(一)刑事特情作用

1、收集犯罪活动情报;

2、发现控制犯嫌人等。

(二)刑事特情的分类 专案、情报、控制 跟踪 第二节 跟踪

一、跟踪的概述

(一)跟踪的定义

(二)跟踪的特点

二、跟踪的作用和方法

(一)作用

(二)方法

第三节 其他秘密侦查方法

一、监视、监听

二、化装

思考题: 1.试论事特情的工作原则。 2.简述跟踪所应遵循的准则。 3.试论秘密搜查。 第十章 刑事强制措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拘传

一、拘传概述

(一)拘传的定义

拘传--犯嫌人和被告人因审理案件的需要或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时所采取的强制其到达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项强制措施;

(二)拘传的对象和条件

1、对象:犯嫌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只能是犯嫌人);

2、条件:

(1)经过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2)经传唤而侦查活动需要直接拘传。

二、拘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拘传持续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传犯嫌人;

(二)拘传到达指定地点,应当在犯嫌人所在市县内;

(三)对拘传期间需变更强制措施,应在拘传时间及时作出变更决定。

第二节 取保候审

一、取保侯审的概述

(一)取保候审定义

取保侯审--根据案情或有关人员的申请,责令犯嫌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以担保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取保候审对象和条件

两种担保形式--保证人,保证金。

二、取保候审的程序和实施

(一)对法定代表人亲属及其聘请的律师提出的申请,公安机关必须在7天内作出答复;

(二)对提出人保方式按以下步骤

1、制作呈请取保侯审报告书;

2、取保侯审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后应及时制作取保侯审决定书;

3、责令犯嫌人提供保证人并对保证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4、会见保证人,交待保证义务,写出保证书;

5、履行兑保手续;

6、及时通知犯嫌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指为了防止犯嫌人,被告人逃避或防碍侦查起诉和审判,依法责令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指定的居住区域,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的一项强制指施。

第四节 拘留

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是由侦查机关进行的,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对具有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特定身份的犯罪嫌疑人的拘留,必须履行特定的批准手续,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拘留主要针对以下犯罪嫌疑人进行:(1)正在预备、实施犯罪或在犯罪后及时被发现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其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所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犯罪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犯罪嫌疑的。

第五节 逮捕

一、 逮捕概述

法律方面的问题: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须经检察院批准;

二、逮捕的程序

(一)逮捕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犯嫌人情况,制定逮捕计划;

2、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3、事先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

4、做好保密工作。

(二)逮捕的执行

1、公开逮捕

(1)在犯嫌人住所执行; (2)在犯嫌人所在单位执行; (3)在车船等交通工具上执行。

2、秘密逮捕

(三)正确使用警械武器 思考题:

1. 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应遵循那些原则? 2.守候和取保候审的区别何在? 3. 逮捕、拘捕条件有哪些?

第十一章 刑事案件侦查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案件的构成,侦查的管辖,案件侦查的形式。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案件概述

一、刑事案件的概念

(一)刑事案件的定义

刑事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控告、检举、自首的材料,根据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立案侦查或审理的事件。

(二)刑事案件的特点

1、有管辖权的专门机关;

2、须是立案的犯罪事件;

3、纳入刑事诉讼程序。

二、刑事案件的分类

(一)从案件性质上分

刑侦、经侦、反贪、渎侦、军内刑案、狱侦;

(二)从案件所侵犯的客体分

财产、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案件侦查;

(三)从案件危害后果分

一般案件、重大案件、特别重大案件;

(四)不同的侦查方法、途径可分

1、事对人的刑事案件侦查:对于已知事件揭露犯罪人的过程;

2、人对事的刑事案件侦查:侦查机关受理的案件已知有明显犯罪的犯罪人,揭发犯罪案件的过程,如贪污、贿赂。

三、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

四、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 人、事物、时间、空间

五、刑案侦查的任务

(一)侦查破案、揭露和证实犯罪;

(二) 预防犯罪。

刑事政策主要是围绕打击和预防展开的

第二节 刑事案件侦查的管辖

一、刑事案件侦查的管辖概述

(一)管辖

(二)侦查管辖--刑事案件职能管辖的一种。 ]

二、类别管辖

不同刑事案件由不同的机关进行管辖;

三、级别管辖

根据案件性质、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辖。

第三节 刑案侦查的基本形式

一、刑案侦查的基本形式

(一)刑案侦查的基本形式,是指在刑事案件侦查时,侦查主体的组织活动形式;

(二)基本形式有:

1、专案侦查;

2、并案侦查;

3、破案战役;

4、集中打击。

二、刑案侦查基本形式之一:专案侦查

(一)专案侦查概念

1、专案侦查的定义:它指侦查机关对于刑事案件中案情复杂、危害比较大、涉及面广的特大刑事案件,组织专门力量,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手段,进行专案专办的一种侦查破案形式。

2、特点: (1)主体的专门性:法律专门有规定,参加专案侦查的是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侦查人员; (2)对象特定性:重特大刑案、集团案件、预谋案件; (3)手段特殊性:综合运用,有时用秘侦手段;

(二)专案侦查的条件

1、必须是采取综合的,特殊的侦查手段才能侦破的重大,特别重大的现行刑案;

2、刑事犯罪集团案件:以犯罪为目的,3人以上结成的组织较明确的集团犯罪案件;

3、重大,特别重大有预谋的案件;

根据条件,认真审核案件的材料,列为专案,分为以人列案,以事列案;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打破僵局,推进侦查工作;严密布署,持之以恒。

三、刑案侦查基本形式之二:并案侦查

(一)并案侦查概述

1、并案侦查定义:指侦查机关在同一地区或相邻地区发生的两起以上的犯罪案件分析认定为是同一人或同伙犯罪人所为,而将这些案件结合起来统一组织侦查。

2、并案侦查的特点

(1)本地区连续发生的刑案;

(2)本地区、想念地区发生的同一类型案件;

(3)本地区、相邻地区发生的同类型的案件,但分析确定为同一伙犯罪人或同一人所为; (4)犯罪人、犯罪地都不同,但其案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很明显的。

(二)并案侦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并案侦查不适用一次性犯罪;

2、虽然为同一犯罪主体,但两起案件之间所间隔的时间较长,也不利于立案。

(三)并案侦查的意义

1、提高效率;

2、综合利用财力、物力、各类证据,线索。

(四)并案侦查的条件

1、一定要具有连续性;

2、犯罪习惯的稳定性。

(五)并案侦查的方法

1、系统分析法

针对犯罪侵害的对象、案件性质、犯罪案件的时、空、犯罪手段方法、犯罪人特征等;

2、特征比较法

对两个以上案件进行比较,找出共有特征,特征越多,破案可靠性越大,破案率高;

3、方式判定法

犯罪方式存在一定习惯性;

4、技术鉴定法

相同形式的案件进行物证等检验鉴定。

(六)并案侦查的实施

1、通过研究决定,分析各个案件的材料,找出可以并案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确定侦查范围,方向;

2、统一指导,联合作战;

3、加强横向联系,强化并案侦查意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

四、刑案侦查基本形式之三:破案战役

(一)破案战役的概述 破案战役,是指针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某些刑事犯罪相对突出的特点,集中警力,统一布署,对已发生的刑事案件为对象,在一定时期内,有计划、有步骤、深挖、缉捕犯罪分子的集中行为。

(二)破案战役的意义:作为向犯罪分子主动进攻的一种破案方法,攻破久而不破的案件起到威慑作用,稳定社会治安。

(三)破案战役的实施

1、做好准备工作 (1)调查研究; (2)组织协调。

2、精心组织,把案件侦破作为中心环节,组成须有破案小组,有步骤开展实施,深控当地刑案线索,强调侦审结合,扩大破案战役的效果。

3、破案战役总结,提出整改建议。

五、刑案侦查基本形式之四:专项斗争

(一)专项斗争概述

专项斗争:侦查机关会同其它治安部门,对于突出的犯罪活动和治安问题,进行专项活动,专项治理。

(二)专项斗争的特点

1、目标的明确性:集中解决当前突出的犯罪问题和突出的治安问题。

2、时间上的阶段性;

专项斗争是我国刑事案件侦查中的特色措施。 第四节 刑案侦查的程序

一、立案

(一)概念

(二)立案材料的来源

(三)立案条件

1、有犯罪事实;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四)立案中的问题

1. 对于无法判明性质,确定是否立案时,先进行现场勘查,保存记录,又如调查访问,必要时可采用现场实验,技术检验。

2. 对于犯罪实施情况的综合判断(犯罪时间、犯罪手段、方法、主体)。 二 案情分析(初步)

(一)案件性质(对于侦查而言,要进一步细化);

(二)对实施犯罪情况的分析(犯罪时间、具体现场情况);

(三)对犯罪人的刻画与分析(人身形象、外貌特征、年龄特点、社会职业、语言习惯、犯罪人数)。

三 、制定侦查计划

为了加深对案件的认识、强化对案件的领导、发挥整体效应需制定侦查计划,侦查计划应制定在对案件性质、犯罪过程、犯罪嫌疑人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认真的确定侦查方向、侦查途经,侦查计划应包括案件概要、案情判断、侦查任务、侦查力量、应急方案等。

(一)制定侦查计划的意义:

在分析判断案情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侦查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制定开展侦查活动的行动方案。

(二)制定侦查计划的任务 确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

(三)侦查计划的内容

在侦查工作的一般规律指导下,从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判断案情的基础上,开展侦查活动的行动方案。

1、案情摘要,说明立案的理由;

2、对案情的初步判断;

3、本案侦查的任务和目的;

4、侦查力量的组织、领导与分工。

四、确定嫌疑人、采取侦查措施 (一)确定嫌疑的条件

时空条件、工具条件、痕迹条件、赃物条件、因果条件、知情条件、技能条件、体貌条件、反常表现等;

(二)方法

具体是摸底排队、公布案情、调查访问、查证嫌疑等。

五、重点查控

对于寻找嫌疑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就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查控。可以采用犯罪痕迹鉴定、查获赃物物证、辨认,等侦查措施。 六 、破案、侦查终结

(一)侦查破案、侦查终结的前提:

1、案件性质已定;

2、主要犯罪事实,犯罪人已查清;

3、证据确凿,正确无误。

(二)侦查破案、侦查终结的其他条件:本案与周围其它案件进度问题;审查证据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是否与案件有关联性,是否按照一定法定程序收集;鉴定方法是否可靠,鉴定程序是否合法。 思考题:

1.专案侦查的特点有哪些? 2.试论并案侦查的依据与条件。

3.破案的条件有哪些?如何对破案证据的审查?

4.侦查方向的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侦查范围如何确定?

第三篇:狱内侦查学

1. 狱内犯罪的概念?

答:是指监狱内的在押罪犯在接受惩罚和改造期间,继续进行符合我国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狱内犯罪的行为特征?

答:1. 一触即发,具有盲动性、突发性和不可控性; 2. 预兆不明显,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3. 对立性强,手段残忍,具有报复性和疯狂性; 4. 拉帮结伙,具有纠合性和集团性。 狱内犯罪行为人的个性特征? 答:1. 悲观绝望心理突出; 2. 反社会意识强烈; 3. 犯罪恶习顽固; 4. 欲求的极端性; 5. 意志、情感的两极性明显。 3.对我国狱内犯罪的评述? 答:

(一)我国狱内犯罪率是比较低的

(二)近年来狱内暴力犯罪有所增加

(三)我国的狱内犯罪是可以控制的 4.狱内犯罪原因?

答:

一、罪犯自身的原因

二、受罪犯之间交叉感染的影响

三、社会信息的影响

四、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异

(二)家庭亲和力的减弱

(三)家庭成员的不正确态度

五、监狱工作消极因素的影响

(一)管教不严,打击不力

(二)基层干警责任心不强,素质偏低 具体表现在: 1. 指导思想不正;2.责任心不强;3. 专政意识淡化;4. 素质偏低;5.工作失误。

5.狱内侦查概念、特征?

答:狱内侦查,是指我国监狱根据法律规定,为防范和办理罪犯在监狱内犯罪案件而实施的,由专门的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组成的刑事司法活动。

特征:(一) 侦查主体的特定性(二) 侦查管辖的确定性(三) 侦查任务的双重性(四) 侦查手段的特殊性

6.狱内侦查的地位和作用? 答:

(一)狱内侦查在监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狱内侦查是保证监狱安全的重要工作

2.狱内侦查是保证刑罚公正、准确执行的重要环节 3.狱内侦查是保证改造罪犯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 狱内侦查在刑事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1.狱内侦查是我国刑事侦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2.狱内侦查是具有明显特色的刑事侦查活动

3.狱内侦查与其他侦查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我国的刑事侦查任务

狱内侦查与其他的侦查之间的协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通信息;第二,相

互配合;第三,相互支援。 7.狱内侦查学概念? 答:

(一)狱内侦查学的概念:狱内侦查学是研究狱内侦查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讲就是研究监狱内预防犯罪和侦查破案的理论、方法、策略、措施的一门交叉学科。 狱内侦查权的概念?

答:监狱根据国家法律的授权,在执行刑罚中对服刑罪犯在监狱内的又犯罪行为实施预防和侦查工作的刑事司法权力。

8.狱内侦查的主体?

答:监狱是狱内侦查权的主体。狱内侦查的具体操作者,是监狱的狱内侦查组织机构,一般由监狱的狱内侦查科或狱内侦查处、各监区的专职和兼职的狱内侦查人员组成。 9.狱内侦查工作的特点? 答:

(一)侦查人员身份的双重性

(二)侦查对象的特定性

(三)侦查管辖范围的局限性

(四)侦查工作内容的复杂性

(五)侦查战略上的预防性

(六)侦查战术上的速决性 10.狱内侦查工作的任务? 答:

(一)预防狱内又犯罪

(二) 侦破又犯罪案件 1. 狱内又犯罪案件2. 漏罪案件 11.狱内侦查工作方针? 答:

(一)预防为主,防破结合

“预防为主”,是把预防狱内案件,防范狱内在押犯的又犯罪活动作为狱内侦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防破结合”,是预防与侦破、防范与打击,两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

(二)及时发现,迅速破案

“及时发现”,是及时发现犯情、案情和又犯罪活动线索。

迅速破案”,是对已经暴露或发现的犯情和案情与狱内又犯罪活动,要及时进行勘验、查证,获取证据,尽快查获又犯罪嫌疑人。 12.狱内侦查工作原则? 答:

一、法治原则

(一)狱侦人员要知法、守法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要合法

(三)侦查程序要合法

(四)证据的收集要合法

(五)监狱侦查活动要接受法律监督

二、客观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

三、保密原则

狱内侦查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 13.狱侦工作的方针?

答:预防为主,防破结合,及时发现,迅速破案。 14.犯罪防控原则?

答:(一) 全员参与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二) 监管控制与教育改造相结合 (三) 公开监管与隐蔽控制相结合

(四) 直接管理与技术监控相结合

(五) 全面监控与重点防范相结合 15.狱内案件的侦破程序?

答:案件的侦破大致要经过受案、立案、制定侦查计划、调查取证、破案、正面审查、侦查终结等七个程序。

16.立案、破案的概念?

答:立案,指监狱侦查部门对于受理的案件,经过初查,认为有犯罪事实存在,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时,依据法定程序决定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一项侦查活动。 破案。指在主要案情已经查实并已取得确凿的证据的基础上,对重点又犯罪嫌疑分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一个重要侦查步骤。

17.暴动越狱案件的侦查(概念、类型、特点、防控)?

答:暴动越狱案件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在首要分子的策划、组织、指挥下,采用暴动的方法,组织越狱逃跑的案件。

暴动越狱案件的类型:1.求生型2.享乐型3.恶习型4.宣泄型 特点:1.组织的紧密性2.行为的疯狂性3.动机的多样性 防控:(一) 控制犯罪意念 1.排查重点控制对象 2.建立狱内安全阀机制 一是疏通渠道;

二是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弱化负面情绪; 三是给罪犯以表现的机会,释放其能量; 四是帮助罪犯解决实际问题,感化罪犯。 3.做好顽危犯的转化工作 (二) 控制犯罪条件

1.控制犯罪的物质条件 2.现场管理,不留死角 3.控制核心人物

第四篇:侦查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名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1. 侦查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权力机关所授予的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 侦查的对象{侦查的对象是刑事案件,和犯罪事实的是证据。

7. 侦查权是国家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为实现侦查目的,依法定的侦查程序,运用特定的侦查手段开展侦查活动的权力。

8. 司法的意义即为狭义的法的适用,而狭义的法的适用的过程就是诉讼过程。

是与刑事案件有关的人、物、场所,只有被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才是侦查的对象} 侦查的内容{侦查的内容包括侦查机关采取的各种专门调查工作和强制性措施} 而强制性措施主要是指限制和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 2. 侦查是一种专门的调查工作,与一般调查(区别):a.目的不用:侦查的目的是调查刑事案件中的问题,一般的调查是调查一般的工作问题;b.程序不同:侦查中的调查是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程序,一般的调查是根据工作需要决定。C.方法特殊:侦查中的调查方法可公开,可秘密,一般工作是公开调查;d.后果不同:侦查工作中的调查结果是诉讼的证据,一般调查的结果起参考作用。

3. 侦查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侦查活动必须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等,不能擅自做主,为所欲为。

4. 侦查的主要任务:查明案情、搜集证据、查缉案犯,目的是破案。 5.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一种思维形式,侦查权的科学概念也必须反映侦查权的本质特征,即侦查权的概念应当既能把侦查与其他权利区别开来,又能把侦查权与侦查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区别开来。 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侦查阶段被诉讼的人成为:“犯罪嫌疑人”被追诉的事称为“犯罪事实”,联系犯罪嫌疑人

9. 侦查权的强制性表现为侦查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

10. 侦查权的法定性表现为侦查权力的取得与运作都是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的。

11. 侦查权的专门性表现为侦查权作为国家追诉权,是专门机关的特殊权利,必须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专门机关的具有专职侦查员资格的专门人员来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或侦查机关的非侦查职能部门及不具备侦查员资格的工作人员都无权行使侦查权。

12. 侦查权作为国家司法权的组成部分,其权力的独立性是国家司法制度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3. 侦查学的主动性理解:a.侦查学作为国家追诉权,具有积极地主动性b.其次,实现侦查权的手段具有主动性{侦查学中使用的各种手段是以主动进攻、查明犯罪嫌疑人、搜集证据,缉捕犯罪嫌疑人为直接目标指向的}c.最后侦查权的地位具有主动性。 14. 侦查权既是职权,又是职责,侦查权不可放弃、不可转移、不可委托、不可滥用:首先侦查主体代表国家执行侦查权,决定了侦查主体并非侦查权完全意义上的处分主体,侦查处分权属于国家,而侦查主体只是执行主体,具有绝对不可放弃执行的义务,因而权力不同于普通权利主体的可以放弃的“权力”;其次国家法律赋予侦查主体以侦查权,同时也就意味着侦查主体负有对犯罪的追诉职责。即只要启动侦查的条件,侦查主体就必须

1 开展侦查活动,否则,就是失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侦查权的不可放弃性,既是由国家权力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由于追溯职能的特性决定的。

15. 系统的侦查学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犯罪学家汉斯·格罗斯。其产生的标志是汉斯·格罗斯于1893年出版的《司法检验官手册》,此后,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日、苏等国陆续出现了有关侦查方面的专门著作。 16. 学科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使用的“犯罪对策学”一名,主要是引进苏联的“侦查学”。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 17. 1963年3月,西南政法学院刑侦教研室集体编写一本名为《刑事侦查学教学提纲》。这是我国最早使用“刑事侦察学”名称的侦查学教材。 18. 1982年司法部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教材又把“刑事侦查学”改为“犯罪侦查学”,其目的主要是防止使用“刑事侦查学”这个名称可能误解。 19.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应规定为:侦查活动

20. 侦查活动是对犯罪活动的反应,以犯罪为前提,没有犯罪行为的发生,便没有侦查行为。

21. {论述}侦查活动具有双重社会作用:犯罪行为与社会安宁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对基本矛盾。侦查活动是专事解决这一矛盾的行为,其双向性是:一方面,打击社会危害,即“剑” 的作用;另一方面,维护社会秩序,即“盾”的作用,侦查活动是“剑”与“盾”的作用的统一。研究侦查活动,也就要把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研究统一在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中了。 22. 侦查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侦查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侦查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中。

23. 侦查主体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a.

首先,从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上看,

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处于绝对优势,犯罪分子处于绝对劣势b.其次从作战能力上看,侦查机关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指挥有方,有一套完整作战系统和组织指挥系统,掌握必要的斗争方式和侦查措施手段,有相当充分的财力和物力保障。C.其次,从侦查活动中双方的地位看,侦查人员是主动的,进攻的,犯罪分子是被动的、防御性的。

24. 侦查活动的秘密性是由侦查活动的对立性和犯罪活动的隐蔽性所决定的。

25. 侦查活动工作的专门性是因为:(1)必须由特定机关来行使侦查权(2)由于侦查工作的专门性很强,要求侦查人员必须掌握和善于运用侦查谋略、措施和手段,懂的公安科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6. 侦查活动的目的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侦查活动的目的是查获犯罪分子,破获犯罪案件。(2)侦查活动的对象始终紧紧围绕着犯罪案件进行的。(3)查获犯罪分子,破获犯罪案件既是侦查活动的起点,又表现于侦查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归宿。(4)查获犯罪分子,破获犯罪案件这一目的,规定着侦查行为的方向,支配着整个侦查行为的过程,又体现于侦查行为终了时所呈现的结果。 27. 确立侦查活动为侦查学研究对象的依据:(1)揭示了侦查学研究对象的本质(2)明确了侦查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3)表述了侦查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4)阐明了侦查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

28. 侦查学理论研究部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侦查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科学,科学方法论,同一认定论,它们是帮助侦查人员认识和研究自身,认识和研究犯罪活动的指导理论。二是侦查学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它是全部

2 侦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9. 侦查学应用性特点表现在:(1)侦查学借鉴和利用了邻近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作为本学科立论的依据(2)侦查学移植和嫁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和发展侦查学的技术手段。(3)侦查学吸取了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精华,强化了侦查学研究的手段。

30. 侦查学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1)侦查实践是侦查学的理论源泉(2)侦查学的理论产生于侦查实践,同时又接受侦查实践的检验(3)侦查学的任务和目的决定了它的实践性。 31. 侦查学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1)首先,从纵向看,侦查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其历史渊源(2)其次,从横向看,侦查活动的内容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在不断改变着侦查活动的整体结构,因而也使侦查学的整体结构发生改变。

32. 侦查学的综合性特点具体表现在:(1)侦查学理论运用的综合性(2)侦查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33. 侦查学特殊性表现在:(1)实用对象的特殊性(2)适用国家的特定性 34. 侦查学研究中的调查法有三种:一是典型调查法,二抽样调查法,三是综合调查法。调查法的主要途径有:访问调查、座谈会调查、问卷调查、观察调查、测试调查、查阅文献资料。 35. 历史法,也称为纵向比较法,就是运用合乎科学的方法,去探索侦查方面或与之相关的史料,检验历史的记录和痕迹,寻求相关性,然后据此加以研究论断。

36. 无罪推定原则—是由意大利的法学家贝卡里亚于1764年提出的。 37. 比较法的方法是:(1)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2)揭示侦查中不宜直接观察到的运动和变化(3)追溯侦查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4)对理论研究的结果与

侦查实验所获得材料之间是否一致作出明确判断。

38. 进行侦查实验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1)实验应尽可能发生案件的原地或与原地相似的地方进行(2)实验环境应尽量和发案时的环境相同(3)实验进行两次以上,防止出现偶然情况(4)杜绝一切有伤风化、伤风败俗的实验(5)在得出实验时,应考虑到环境、实验人心理的影响。 39. 现代侦查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司法官汉斯·格罗斯。他于1893年出版的著作《司法官检验手册》标志着侦查学的诞生。

40. 1899年,该书在印刷第三版时汉斯·格罗斯在书名后加了一个副标题“侦查学体系”。

41. 1810年,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从事侦查的机构—巴黎警察局在法国建立。

42.

17、18世纪,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对封建的司法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和主张的诉讼原则和思想,为建立资产阶级的刑事诉讼制度奠定了基础。

43. 新中国侦查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萌芽时期、初创时期、停滞时期、重建和恢复发展时期。 44. 1949年10月15日,第一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召开,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同志在会上强调公安工作要密切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加强反特斗争,做好扫除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潜伏特务和武装土匪的工作。

45. 萌芽时期侦查学的主要特点是:(1)基本上是解放区侦查工作经验的总结(2)批判的吸收了日、伪(国民党)的有关专业资料(3)刑侦与政保、技术、治安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4)侦查工作教材尚未形成科学体系

46. 初创时期我国侦查学的主要特点是:(1)总结建国时期的侦查工作经

3 验,使之逐步系统化,理论化(2)学习苏联的犯罪侦查经验,借鉴苏联的犯罪对策学理论。(3)侦查工作专业教材已初步形成完整体系,侦查学已具绉形。

47. 停滞时期侦查学的特点是:(1)侦查专业工作削弱直至砸烂,从而侦查学研究失去研究对象的实践基础(2)55. 侦查认识内容的特定性表现在:

(一)侦查认识活动的对象具有特定性

(二)侦查认识过程具有特定性

(三)侦查认识活动的目的具有特定性。 56. 侦查认识主体的法定性体现在:

(一)侦查认识主体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二)侦查认识中运用的手段是特定的

(三)侦查认识的目的和任务侦查学呈空白状态

48. 重建和恢复发展时期侦查学的主要特点是:(1)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侦查学的发展方向(2)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学科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学科整体。(3)侦查理论研究的重点围绕侦查实践,并且用研究成果指导侦查活动。

49. 侦查学认识的基本原理:

(一)构成犯罪行为的诸要素,无一不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

(二)犯罪行为结果是通过物质的运动变化展现在侦查人员面前的

(三)侦查活动必须以犯罪行为的“客观实在”为依据。 50. 构成犯罪行为的基本要件只有四个: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 51. 犯罪客体:即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为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52. 犯罪客观要件,如犯罪时间和空间,是构成案件的物质属性的一些基本条件。

53. 犯罪主观要件,即犯罪心理。它必须通过犯罪事实才能加以认识和判定。 犯罪行为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犯罪行为的可认识性。 犯罪行为形态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犯罪分子只能把犯罪行为的形态转变为另一种物质形态,而决不能消灭犯罪行为的物质形态变化。

54. 侦查认识活动的基本特点:

(一)侦查认识内容的特定性

(二)侦查认识主体的法定性

(三)侦查认识客体的复杂性

(四)侦查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是法定的。

57. 侦查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

(一)侦查思维的逆向性

(二)侦查思维的多维性

(三)侦查思维的模糊性

58. 侦查过程中,思维的模糊性由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被动的模糊思维,一种是主动的模糊思维; 被动的模糊思维是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思维不可避免的带有模糊性。 主动的模糊性是指主体意识地对事物之间的区别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再进行压缩,抽象出若干相对明晰的界限,以便更为准确地把握客体属性。 5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定侦查工作的性质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定侦查工作的主体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定侦查措施

(四)运用马克主义认识论确定犯罪的特点

(五)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定侦查对象

(六)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确定追逃方略

(七)运用马克主义认识论确定犯罪事实。 60. 从四个方面认识侦查对象:

(一)特定性

(二)客观性

(三)因果性

(四)伪装性

61. 逃犯在何处,采取何种方略去追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逃犯的心理

(二)逃犯的情感

(三)逃犯的关系

62. 刑事案件千奇百怪,侦查措施要因案施策,从认识的角度出发把侦查措施归结为:

(一)攻心斗智型

(二)追缉堵截型

(三)爬坡攻坚型。

(四)调查经营型

4 63. 攻心斗志型:要根据犯罪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一般可以迅速查明,其最终侵害目标并非人质本身的特点。

64. 追缉堵截型:适用于车匪路霸、抢劫盗窃机动车辆并驾车追逃等案件。 指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状态,只有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表述和反映才能成为信息。

73.犯罪信息:就是犯罪活动存在的方式或运动以及这种方式和状态的直接或间接表述。

65. 爬坡攻坚型:重特大案件发生初期,案件可能进入僵持状态,或摸排没有线索,或有了重点对象没有证据深化,或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对象拒不供述,调查又无法获取证据予以认定。

66.调查经营型;从人到案的,有组织性犯罪,毒品犯罪。要求侦查人员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案件,制定方略,策略。

68.同一认定:在侦查中,识别主体通过自身的能力或科学技术手段,对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某一事物,进行比较和检验,以确定其本质属性的一致性。 67.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

(一)客体的物质性与反映性

(二)客体物特征的共同性与本质的特殊性

(三)客体物的可变性与稳定性

68.客体特征的反映性:是指客体物反映出的一定形态特征能够为人们认识和感知,即借助一定条件予以再现的属性。

69.客体特征的共同性:是指各种客体物所具有的共同点和共同要素。 70.科学可靠的同一认定结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客体物的特征具备相对稳定性

(二)客体物的特征必须得到较好的反映

(三)对客体物的特征必须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

71.被认定同一的物同犯罪案件的联系,有三种情况;

(一)已被认定同一的物是实施犯罪的工具

(二)已被认定同一的物曾在犯罪地点被使用过

(三)已被认定同一的物,同犯罪案件只有间接联系,既不是犯罪工具,又不曾在犯罪地点使用过

72.方式和状态的直接或间接表述;是

74.信息:也称“信息源”,是信息的发端和出处,犯罪信息是对犯罪事实的客观反映。

75.信息传递的渠道有三种;自然信道、人的本能信道、技术传递信道; 76.犯罪信息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信息储存于犯罪行为的形态之中

(二)犯罪信息储存于犯罪行为引起的痕迹变化之中

(三)犯罪信息储存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之中

77.侦查控制论在侦查活动中的作用:

(一)侦查控制具有揭示案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控性和具体的可控环节的作用。

(二)侦查控制具有对正在发生的刑事案件进行事态控制的作用。

(三)侦查控制的作用还体现在通过大量的刑案控制和侦破,达到震慑犯罪分子,控制社会治安面的整体效能。

78.侦查活动中的控制和调整{途径}:

(一)通过初步侦查和信息的反馈,以临场分析所的各种推断进行控制和调整

(二)对侦查措施和方法的控制调整

(三)对被控嫌疑对象的调整

(四)对侦查计划和谋略的调整

79. 双轨制侦查主体:是指侦查活动是由官方和民间的侦查人员分别进行,而且他们分别服务于公诉方和辩护方。 来源于英美法系的控告式诉讼制度,其主要优点是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和保证审判结果的公正性。

80. 单轨制侦查主体:是指侦查活动是由警方或检方侦查人员单独进行,而且是从属于或主要服务于公诉方的。来源于大陆法系的纠问式诉讼制度,它比较符合侦查活动的特殊要求,

5 有利于减少侦查障碍和提高破案效率,还可以减少侦查资源的损耗和缩短诉讼时间,从而为社会减少了人力、89.侦查主体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

(二)侦查主体的业务素质

(三)智力素质

(四)身体素质 物力、财力。

81. 集中型侦查的作用:有利于侦查工作的统一指挥、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严重犯罪活动和流窜犯罪活动、有利于提高侦查人员的专案侦查水平,但它缺乏适应地区特点的执法灵活性。

82. 分散性侦查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侦查人员与本地区巡逻警察的合作、有利于侦查人员熟悉当地的社会情况和犯罪活动规律、有利于案件侦查的分配和管理,但其弱点是缺乏执法的统一性和效率。

83.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在内部机构设置上也不尽一致,一般包括;

(一)秘书部门

(二)值班指挥部门

(三)侦查破案部门

(四)刑事侦查机动队

(五)刑事技术部门

(六)情报资料部门

(七)秘密力量管理部门

(八)警犬训练使用部门

(九)政治工作部门

84. 侦查机构的设置要求实战型、机动性、效能性、统一性、合法性的特点。

85. 侦查机动性条件:

(一)首先,各级侦查机构都要做到“平战而合”

(二)其次,一个相对稳定的机构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

86. 侦查机构效能性条件:

(一)首先,实现承担任务的可能性是指侦查部门能否胜任既定职能

(二)其次,效能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员少的机构多办实事,即“精兵简政” 87. 侦查主体的职类机构包括:

(一)侦查破案人员

(二)刑事科技人员

(三)刑事犯罪情报人员

(四)刑事调研人员

(五)侦查管理人员

88. 侦查人员的权限包括:立案权、侦查权、紧急情况特殊处置权、开展侦查基础业务的权利。

90.政治素质{包括}:

(一)立场坚定,忠实可靠

(二)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

(三)机智勇敢,勇于献身

(四)坚持真理,刚正不阿

91.侦查主体知识机构的基本要素:

(一)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二)哲学、思维科学知识

(三)侦查专业知识 92.侦查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有如下特征:

(一)整体性

(二)层次性

(三)开放性

93.智力素质主要内容包括:

(一)观察能力

(二)记忆能力

(三)思维能力

(四)应变能力

(五)想象能力

(六)自制能力

94.犯罪时间的特点:

(一)犯罪时间的客观性

(二)犯罪时间与犯罪活动的不可分割性

95.研究犯罪时间的意义:

(一)有利于摸排犯罪嫌疑对象

(二)有利于刻画犯罪分子

(三)有利于串并案件

(四)有利于采取紧急侦查措施

(五)有利于做好打击防范工作。

96.作案的规律性分三大方面:

(一)某类案件发生具有季节性特点

(二)某类案件好发于一天中的某一时间

(三)某类案件的发生时间具有阶段性特点

97.犯罪空间的特点:

(一)犯罪空间的三维性

(二)犯罪空间与犯罪活动的不可分割性

98.研究犯罪空间的意义:

(一)犯罪空间是审查嫌疑对象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犯罪空间是判明案件情况,开展侦查的重要依据

(三)犯罪空间是推断犯罪分子情况的基本依据

99.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和参与策划犯罪的人,俗称犯罪分子。 犯罪集团:是指有三人以上结成的有严密的组织分工,严明的纪律,明确的目标的犯罪组织形式

犯罪团伙:是指由三人以上结成的比

6 较松散的犯罪组织。

单个犯罪人:是指一个人故意或过失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犯罪主体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人数的研究

(二)能。

104.侦查行为的实施原则:

(一)合法运用原则

(二)严密部署原则

(三)优化选择原则

(四)因势施策原则 严密部署原则具体要求:

(一)侦查部犯罪人年龄的研究

(三)犯罪人性别的研究

(四)犯罪人身心状态的研究

(五)犯罪人职业身份的研究

(六)犯罪组织的研究

犯罪行为习惯的特点:

(一)相对稳定性

(二)特殊差异性

(三)特征局限性

100.犯罪行为习惯的类型:(1)第一大类,延用行为习惯;(2)作案行为习惯;

延用行为习惯主要有四种:a,延用性生活习惯b,病态生理习惯c,职业行为习惯d,延用他人的作案行为习惯 作案行为习惯,行为特征主要有:a,选用犯罪工具的习惯b,选择犯罪对象的习惯c,排除障碍行为习惯d,出入犯罪现场的行为习惯e,作案时机选择习惯f,制服被害人的行为习惯h,实施侵占、侵害的行为习惯I,掩盖和伪造犯罪痕迹物品的行为习惯g,销赃毁证行为习惯k,转移侦查视线的行为习惯 101.进行犯罪预备的主要内容有:

(一)准备预备的犯罪

(二)为实施犯罪而事先进行的踩点

(三)清楚实施犯罪的障碍

(四)引诱、胁迫他人进行犯罪

(五)拟定共同犯罪的计划,进行组织分工

102.犯罪结果对侦查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首先,犯罪结果是认识刑事案件的起点和基础

(二)其次,犯罪结果是确定案件级别、实行分级管理的主要依据

103.一个完整的侦查活动内容,必须由三种人的行为构成:

(一)犯罪分子的行为

(二)侦查人员的行为

(三)侦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人员和人民群众的行为

104.对于侦查机关来说,领导者的功能包括:

(一)组织功能

(二)激励功

署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二)侦查措施要统一结合,交叉使用

(三)公开措施和秘密措施要有机配合 105.采取优化选择原则,是因为:

(一)侦查措施的多样化

(二)侦查思维的多维性

(三)侦查工作的及时性

106.一般性侦查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实行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

(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四)严格遵守法制

(五)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07.侦查工作中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究其原因:

(一)刑事犯罪的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直接损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所深恶痛绝;

(二)刑事犯罪分子生活在群众当中,不管他们的活动的方式多么的隐蔽,手段多么的狡猾,都不能完全避开广大群众的耳目,其一旦犯罪,必会留下蛛丝马迹

(三)群众是最了解情况的,对于与其生活在一起的人,谁好谁坏,一清二楚。

108.严格遵守法制的必要性:

(一)是刑事诉讼本身的要求

(二)是侦查时间的需要

(三)是侦查中搜集证据的基本要求

109.严格遵守法制的基本要求:

(一)遵守法制,必须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二)遵守法制,要严格执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三)遵守法制,必须坚持“重证据,不亲信口供,严禁逼供信”的原则

110.迅速及时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抓住战机

(二)积极侦查

(三)及时破案

111.在侦查工作中强调抓住战机的必要性:

(一)为了行使国家赋予的侦查

7 权利,及时、有效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二)为了不失时机的搜集犯罪证据

(三)为了防止犯罪分子逃避打击

(四)为了防止犯罪分子继续作案,危害社会

(五)为了及时制止预谋犯罪活动

112.秘密侦查在侦查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是收集证据线索;二是搜集证据,只要经过批准依法进行。 113.侦查协同的形式:

(一)参加侦查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同

(二)侦查活动内容的协同

114.联合侦查的优势:可以集中力量,综合,全面分析案情;有利于统揽全局,排除阻力;可以同时控制众多的犯罪嫌疑人,避免打草惊蛇;防止串供、毁证、逃跑;有利于避免重复劳动,缩短侦查实践,提高办案效率 115. 侦查破案具体表现在:

(一)搜集证据,查明案情

(二)缉捕犯罪嫌疑人,追缴赃物

(三)集中力量侦破重、特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

116. 防范控制犯罪的主要任务有:

(一)主动进攻,侦破预谋犯罪案件,把犯罪制止在预谋阶段

(三)通过侦查破案,揭露犯罪,消除可能的犯罪因素,震慑犯罪分子,教育群众

(四)认真研究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发现并堵塞防范上的漏洞,消除犯罪隐患

117. 如何提高侦查效益的原则:

(一)迅速及时原则

(二)简化原则

(三)侦查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118. 提高侦查效益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侦查效益观念

(二)确立科学的侦查效益评估标准

(三)实现侦查效益的系统化建设

(四)在具体的侦查活动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讲究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率b,科学决策c,注意侦查协作,防止出现内耗d,要引进风险机制,对侦查效果进行效费比考核

119.侦查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从严治警原则

(二)依法管理原则

(三)

行政命令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效率、效果、效益原则 120.侦查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侦查系统实现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有利于侦查机关更好的行驶侦查权

(三)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

(四)有利于科学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五)有利于提高侦查民警的政治素质 121.侦查队伍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侦查队伍的发展规划

(二)落实岗位责任制

(三)实行侦查监督制度

(四)准确选配、任用、培养、考核、调整侦查人员 122证据式情报:是指在侦查过程中获得的,既能在侦查过程中作为线索或依据查明犯罪人和犯罪事实,又能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情报。 线索式情报:是指在侦查中作为线索使用,而不能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情报资料。

123.侦察情报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为侦查破案工作提供大量的侦查线索和证据,加快刑事案件的侦破进程,提高侦查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加强侦查机关的协调联系,是打击流窜犯罪和有组织犯罪的有力手段

(三)侦察情报是争取侦查工作主动权,实行先发制人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四)侦查情报工作有利于侦查工作的科学决策,掌握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主动权提供证据。

第五篇:(内部报告)药店员工培训报告报告

淄博康善医药培训资料 (药店销售礼仪篇)

▲培训的益处(木桶原理):

A、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B、胜任本职工作 C、提高团体合作、协调能力

D、提高生产效率

E、增强企业竞争力 ▲学习方法:

A、有心人

B、详细写作业

C、认真听课

D、认真思考、总结

▲培训规则:不抱怨

不争论

不批评

不谈消极

不谈是非 ▲总评考核标准:作业、培训表现、实操、笔试成绩等四部分

第一章

微笑服务

一、什么是微笑服务

微笑服务就是服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运用微笑的脸部表情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给顾客一种善意、亲切、温暖、舒服的感觉。

二、微笑服务的作用

1、微笑服务能向顾客表达你的善意和友好,利于成功交易。

2、微笑服务能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扩大知名度,增加营业收入。

3、微笑服务能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其生存和发展。

4、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自我良好心境的表现,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微笑服务的特性

1、强调性

2、技术性

3、职业性

四、微笑的内涵 △个人成功的第一步

不需要本钱,但利益却非常大

只向对方展现一瞬间,对方却可能记得 即使再富有的人,如果没有它也不能过日子 穷人因它而富有

给家庭带来幸福,为生意招来兴隆的爱之语

对于疲倦的人是休养,对于失意的人是光明 是悲伤者的太阳,烦恼者的自然解毒剂 不能买、不能偷、也不能强取

五、微笑的培养 ★作业:

1、请列举你对客服务中最难处理的八种情况,并试写出你认为较理想的处理方法。

2、你如何理解微笑服务的特性? ☆观摩VCD片断

第二章

销售人员的形体仪态

▲形体仪态的基本要求:得体的着装、优雅的仪态、大方的举止、彬彬有礼的谈吐、亲切友好的态度

一、仪容仪表的概念

仪容是指一个人的容貌,仪表即是人的外表,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个人卫生、姿态等方面。仪表美是一个综合因素,它包含三层意思:

首先指人的容貌、形体、体态的协调优美,即五官端正、线条匀称、神情大方自然,这是仪表美的基础;

其次,经过修饰打扮及后天环境影响而产生的美,这是一种创造美,是仪表美的发展;

再次,仪表美是一个人纯朴高尚的内心世界和蓬勃向上的生活活力的外在体现,这是一种内在美,是仪表美的本质。

二、为什么要注重仪容仪表

1、能给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注重仪容仪表反映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注重仪容仪表是员工的自尊自爱。

4、注重仪表是对顾客的尊重。

5、令顾客建立消费信心

三、仪容仪表是基本的要求

1、服饰:穿统一制服,衣服要整洁,经过整烫,佩带工作牌。

2、手:保持清洁,禁止留长指甲,禁止使用有色指甲油。

3、鞋子:一般穿黑色或深色的工作鞋。

4、头发:保持整洁,长头发不要遮住脸,不准披肩,头发禁止染成彩色。

5、装饰品:包括头饰、耳环、戒指的佩戴。

6、化妆:不可浓妆艳抹,香水不可过浓;

- 2用语准确;

语气亲切、柔和、节奏适中; 吐字清晰、音量适中; 自然含笑、恭敬有礼; 注意段落停顿;

尽量改掉口头禅的毛病。

二、称呼语:

男士:先生、老板、经理、同志、老伯、叔叔、阿公 女士:小姐、太太、夫人、大姐、阿姨、阿婆 儿童:小朋友

青年人:靓仔、靓女

三、问候语:

欢迎光临、您好、早上好、中午好、早晨、新年好、圣诞快乐。

四、应答语:

好的,真不好意思、请稍等、马上到、没关系、别客气。

五、道谢语:

谢谢、多谢、真麻烦您了、非常感激、多谢惠顾、请慢走。

六、致歉语:

对不起、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很报歉、请原谅、麻烦你、对不起,我是新来的,介绍得不够清楚,请原谅。

七、迎宾礼貌用语:

1、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

2、小姐,您好,请问您想买点什么?我帮你介绍一下好吗?

3、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

4、阿伯,早晨,请问您买点什么?

5、欢迎您参观选购!

八、药品介绍礼貌用语(要求做到“一懂”“八知道”):

“一懂”是指药品销售各个环节(介绍、开卡、收银、包装等)

“八知道”是指知道药品的产地、价格、质量、功效、特点、成份、使用、保管。 介绍技巧:着重介绍药品的成份、性能、介绍名牌产品、连带药品的介绍,新上市产品的介绍,介绍药品的独特效果,代用药品的介绍、进口商品的介绍。

1、先生,您想看看xx吗?我拿给您。

2、小姐,xx是新产品,请您看看。

3、先生,这药品的产地、功效、特点是……

4、先生,您手里拿着的两种药品都是挺好的,一种是深圳生产的,疗效迅速,

- 4☆观摩VCD片断

★作业:

1、请你把服务禁忌语改为服务礼貌用语。

2、在你对客服务中最常用的服务礼貌用语有哪些?

第四章

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何谓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为了维护社会或企业公司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各行业都约定俗成的特殊要求,这些要求逐渐形成从业者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的重要性:

1、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它是社会进步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它是维护企业声誉的需要。

4、它是维护个人人格、声誉的需要。

三、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 爱岗敬业,精通药品业务。 诚实守信,货真价实。 团结协作,优质服务。 整洁大方,礼貌待人。 保守秘密,注意安全。 廉洁奉公,爱店如家。 △讲究职业道德的“十不”。 不擅离职守。 不贪小便宜。 不与顾客争吵。 不讲粗言烂语。 不卖“假冒伪劣” 不欺瞒哄骗。 不抬级抬价。 不缺斤少两。 不挪用公款。 不开空头票据。 △八个一个样:

不矫揉造作,领导在场不在场一个样 一视同仁,大款、农民一个样

- 6D、换位思考。

3、投诉处理基本程序:

A、认真倾听,了解前因后果,虚心接受投诉; B、表示同情的歉意;

C、视情况采取弥补措施; D、感谢客人的批评指教;

E、落实、改进、监督、检查投诉处理。

四、针对不同类型客人的销售技巧:

1、理智型顾客:要求做到耐心,做到问不烦,拿不厌。

2、习惯型顾客:要求记清楚客人的购买习惯,千方百计满足客人所需。

3、经济型顾客,要求熟悉商品性能,积极耐心引导。

4、冲动型顾客:要求动作要快,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5、活泼型顾客:要求多介绍,耐心宣传。

6、犹豫型顾客:要求在“帮”字下功夫,耐心介绍,当好参谋。 ▲销售五大秘诀

A、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 B、在回答顾客问题之前有短暂的停顿 C、要对顾客有同情心

D、复述顾客提出的问题 E、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

▲销售五关键(看、听、笑、说、动)

五、八种销售语言技巧

1、选择问法

2、语言加法

3、语言减法

4、语言除法

5、一卷巴蕉法

6、借人之口法

7、赞语法

8、亲近法

六、特殊情况下的销售技巧:

1、柜台缺货时的销售:

A、真诚道歉,介绍类似商品; B、征求意见,作缺货登记处理; C、再次致歉,热情送客。

2、老年顾客的接待: A、热情帮助挑选药品; B、耐心解释功效、用法;

C、收钱、找钱、交货要交待清楚; D、提醒是否买齐药品; E、帮助包装,热情送客。

3、代他人购药的销售:

A、问清楚用途,了解情况; B、推荐适用药品;

- 8

7、补货,及时把领回或库存的商品按一定的摆放数量补充上;

8、准备售货用具和便民用品,包括计价器、计量用具、包扎用具、宣传资料、老花镜等等;

二、营业中的服务规范:

1、站立微笑服务,按分配的岗位规范站好,(腰要直、脚要稳、头要正、手放好、神情自然微笑)

2、热情迎客(当客人走进药房应主动上前问好:某某,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或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3、主动询问,耐心导购,百拿不厌,做到礼貌、准确、敏捷。

4、细心观察,及时向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提供老花镜、座位、茶水等等);

5、在不影响服务另外客人的情况下应主动协助客人把商品送往收银台或者正确指引客人结帐;

6、礼貌致谢,热情送客(多谢,请慢走)

7、认真、迅速填写销售卡或销售小票;

三、营业中营业员的辅助工作规范:

1、整理商品,包括归位整理、包装整理;

2、添补商品,如数量不足及时报告领导;

3、拆包和分装药品;

4、检查商品价格标签。

四、营业结束的收尾工作:

1、送客,以热情、耐心的态度为当天最后一名客人服务;

2、店内安全检查;

3、整理和清扫;

4、由领班主持班后会。

△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

首先,要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对个人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你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其次,要认清楚自己的地位价值,无论你在企业中充当什么角色,你的每一项工作与他人的工作都有一个接口,这就意味着你的工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必须先要帮助别人。

第三,要认识到“支持,是团队合件的温床”,必须学会依赖伙伴,并把伙伴的培养与激励视为最优先的事,懂得取胜要靠大家协调合作的道理,因为,任何产品或企业的品牌不是自制的,要经过各方检验、认可才能形成的,同样,个人品牌,决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 1011 -

上一篇:成语含解释范文下一篇:朝花夕拾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