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022-09-1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并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过程中, 计算机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宽广、实践性较强的技术, 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成一流的课程, 是我们的努力的方向。下面我将结合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历程, 浅谈一下改革和实践经验。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我们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初期, 通过我们对现行课程教学的调研, 发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材陈旧且单一化

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础, 而目前许多高校授课中, 都有这样的普遍问题, 那就是教材“世袭制”, 许多教材一共就是几年,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与技术联系较紧密的课程, 如计算机网络, 其发展日新月异, 一直沿用一本教材始终不是可举之措。除了沿用教材的问题, 还有就是教材单一, 一般学校都只指定一本教材, 再一方面的单一就是多专业单一, 不管什么专业多少课时, 只要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就使用同样的教材, 不同只是讲多讲少的问题。

1.2 师资队伍不能与时俱进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导者,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学习成效。[2]师资能力良莠不齐, 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态度、教学技巧及专业理论水平,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许多老师理论脱离实际, 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授课只能纸上谈兵, 那效果也只会是空中楼阁。

1.3 教学方法单调, 课堂气氛呆板

现今在教学过程中, 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式, 其一传统型即板书加讲授, 其二改革型即电子课件加讲授, 变通者结合以上方法, 虽然好像也有不同方法采纳, 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照本宣科, 没有真正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 讲授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4 缺乏有效实践环节

《计算机网络》课程有着深厚的应用基础, 这个特征应是天然的学习动力, 但目前许多学校由于缺乏实验条件或实验课时等等原因, 课程设置中或者没有实验又或者实验少且浅, 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学了很多, 上机实践时间不足, 没有真正达到实践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实践

2.1 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完备的课前准备将是成功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 课前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充实。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基石, 因此首先我们针对不同专业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及目标, 修订了学时及授课内容, 明确了课程目的。

(2) 教学梯队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教学队伍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我们的教学梯队共8人, 其中教授1人, 副教授2人, 讲师2人, 助教2人, 助理实验师1人, 平均年龄31岁, 并有4人具备Cisco培训讲师资格, 教学梯队年龄结构、业务结构合理。为保证教学梯队的专业化, 我们以梯队为核心建立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学习共同体, 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课讲授、教学交流等活动, 并且积极派遣教师参加相关前沿会议和学习班。

(3) 丰富学习资源。为适应我校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 我们在集合多本优秀教材的教学经验体会的基础上, 揉和了工程技术的实践要求出版了计算机网络教材, 同时在我们的课程网络平台上, 我们提供了多本中英文教材资料、课程电子课件、前沿文献、自测试题等, 为学生消化课堂内容、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

2.2 课堂构建

端正教学态度、丰富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氛围。态度决定一切, 教师只有端正教学态度, 热爱本职岗位, 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 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 也正是因为端正的教学态度, 为了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 才会精心设计教学模式, 合理安排板书讲授和多媒体教学, 关注课堂动态, 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课堂思考如恰当应用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 构建一个和谐交流互动的课堂, 把教、学分离的现状改善为教、学融合的场景。

2.3 完善实践环节

为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我们于去年建立了专业的网络实验室, 并调整实验结构, 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 面向工程实际需求, 设置了验证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项目, 自己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手册。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 进一步理解一些原理、掌握工具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开设了一些复杂的综合开放性实验, 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后由教师指导完成。此外我们分批组织学生前往校网络中心、联通公司、金铭网络公司现场参观、听取其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 并组织学生讨论。

2.4 辅导与考核评价

除了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积极完成课堂构建, 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中, 也改进了课外辅导及课程考核环节。我们除了增加了传统的师生的面对面答疑的次数, 也通过网络平台开设了留言区, 这样既克服了一些时空限制又为学生广开言路, 真实反馈提供了有效通道。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 一方面我们在成绩量定方面加大了平时表现、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 其数据支撑来源于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等,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注重教师对考核组织, 由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人员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 从试卷难度、题量、覆盖面及学生的得、失分点、成绩分布等方面细致研讨, 这样可以从考核结果客观地反映出教学得失。

我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开设评价模块, 课程结束后, 学生登录评价模块, 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和教师授课评价[3], 在评价中, 教师不仅可以获得教学反馈, 同学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 总结个人学习经验, 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3 结语

一门课程的教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教师队伍到学生组织, 还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等。作为这样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不可能一步完善, 但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中, 我们从师资队伍建设, 课堂组织、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并得到了师生的肯定, 今后我们将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摘要:本文在剖析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课程建设实例, 通过对课前准备、课堂构建、完善实践环节、改善辅导与考核评价体系的介绍, 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的组织与实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梯队,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 高阳.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用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 兰晓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3] 牛丽娜, 丁新.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03 (6) .

上一篇: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下一篇:对“一带一路”投融资的初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