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引起关注

2022-07-04

第一篇:基层反映引起关注

基层反映:办公室不起眼的浪费应引起关注

自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以来,一些党政机关公款吃喝、违规配车、公款旅游、修建豪华楼堂馆所等“看得见”的奢侈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办公室里跑冒滴漏的浪费在许多机关单位不同程度地发生着:汇报材料修改一遍打印一遍,且都是单面打印;会议不管需要与否,人手一份书面材料;签字笔或圆珠笔不出墨水了,连同笔杆一起扔掉;复印完材料后不关复印机电源;电灯长明;电脑、空调每天24小时开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浪费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有人认为,多消耗一张纸、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的浪费,与讲排场、比阔气的公款吃喝等浪费相比,如同芝麻与西瓜之比,太不起眼了,似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这些浪费现象早已见怪不怪,熟视无睹。

搜狐健康频道曾做过一项调查,问到单位是否浪费纸张等资源时,只有24.08%的人说从没浪费过,问到办公室节能意识不强时,26.01%的人表示“反正不花自己的钱”,23.59%的人表示“随大流”,14.11%的人说“压根没意识到”。办公室浪费问题不可小觑,总结下来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人员意识不到位。由于办公用品的开支均是公款支出,而且一般职员从来不知道支出金额是多少,加之许多单位的管理基本上是粗放的,以至于在一些单位,一方面分管部门每年为不断增长的办公用品苦恼,另一方面其他部门的员工却在大手大脚地消耗着笔墨纸张,随意打印复印。有的甚至将私活带到单位来,课本、个人晋升材料、身份证等复印起来堂而皇之,有的单位复印机是彩喷的,有的人连个人照片都拿到单位来复印,常导致复印机经常出故障,复印纸、墨粉浪费惊人,每天纸篓里产生的废纸很多。

二是机关单位重视不足。纸张打印成本的控制在很多单位未能引起重视,但这正是影响日常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打印成本中,仅有13%用于硬件设备的购买,87%是打印耗材成本、打印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等流程成本。后者看似不起眼,但悄无声息地聚沙成塔,如果对打印浪费不约束的话,很可能一年就会造成数百万的浪费。一张纸、一支笔虽然只有区区的几分钱、几块钱,但天长日久,每一种微不足道的浪费都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据统计,单位仅仅实行“打印材料的草稿只能用背面没写过字的旧纸”这项小小的措施,每年就能节约700多元,全国大大小小的单位何其多,如果都能实行这样的措施,节约下来的成本将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三是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性笔、圆珠笔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觑,据中国制笔协会负责人说,我国年生产圆珠笔上百亿支,每年约消费45亿支笔,相当于全国每人一年消费3支多。我国目前有近3亿名在校学生,其中90%以上的学生使用中性笔,仅按平均每人每周用一支笔芯计算,一年就要使用近150亿支。再加上企业和党政机关,用完的中性笔通常被随意丢弃,人们都习惯于“用完就扔”,将圆珠笔和签字笔都成了一次性产品,每年产生的废弃笔杆、笔芯的垃圾数量惊人,塑料、油墨在自然环境下难以降解,回收率几乎为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面对办公室中不起眼的浪费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看似一种微不足道的浪费,汇聚起来都是一笔巨款。因此,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提升节约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培养人们对办公用电设施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的意识,引导人们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节约上下功夫。

二是加强监管力度。各级党政机关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切实遏制办公室的浪费现象。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党政机关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口号、制作节约标语牌等积极向人们宣传节约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能源、水、粮食、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的利用率和效率。(羊三木回族乡 供)

第二篇:基层反映农村户籍管理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农村户籍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老年人户口漏登漏报。由于对农村高龄人员户口重视不够,导致一部分农村老年人无老户口簿、一代身份证户口籍底册错过补登机会,一直无户口。二是出生入户、死亡不注销。一些农村对子女出生落户申报意识不强,或者因超生因素,一直迟迟不入户口。有的农村群众在家人去世后,不及时到派出所注销户口,造成死者长期“活”在户籍档案中。三是年龄出入大,姓名差错多。早期户籍资料大都村干部代填,由于工作不细致,随意填写姓名和出生日期的情况比较普遍。四是户口手工编,存在重号现象以及一人多户口等。 这些问题存在导致人口信息失真,也直接影响农民群众全面享受惠农政策,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各级政府和公安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堵漏补差。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施严密管理并改进管理手段,在农村全面建立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和变更更正等项登记管理制度,全面执行居民身份证申领、换领、补领等规定并加强查验、核查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户籍的调查、通报、统计、档案等项管理制度,同时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户籍意识。

第三篇:基层反映当前司法鉴定乱象频生值得引起重视

人们常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鉴定结论是一种重要的法定证据形式。司法鉴定结论,直接关系到案件办理的结果。不过,如何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是一个难题。目前,司法鉴定工作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一个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司法鉴定的混乱给审批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主要有:

一、不利于审判人员质证、认证。当一件案件中出现多份结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司法鉴定时,法官很难对几份结论不一而且效力相等的鉴定作出新的判断,因为法官并不具备司法鉴定的专业能力。

二、不利于社会稳定。一件普通刑事案件如果出现鉴定——不服——再鉴定——再不服,如此循环往复,往往造成案件事实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审理期限越拖越长,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即使最后勉强判决了,也不能令当事人和广大群众信服,致使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极差,不利于社会稳定。

三、不利于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一件刑事案件,经过反复的鉴定,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还由于拖延了审理期限,提高了审级(上诉)或延伸了审级(申诉),导致法院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从总体上讲,造成单位案件诉讼成本增加的后果,降低了诉讼效率。

基层认为,造成当前司法鉴定混乱的主要原因有:

一、司法鉴定队伍庞大。司法鉴定队伍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实际,队伍管理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队伍大了,难免素质参差不齐。在司法鉴定人员中,大部分人之前没有从事过司法鉴定工作,他们大多数的司法鉴定人员是兼职,他们有自己的第一职业。

二、司法部门监管困难。司法鉴定非常专业,涉及面又广,作为管理人员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目前,共有40多个执业类别的鉴定业务,每个执业类别都有他的行业规矩,所以要想从专业上管是不可能的。 因此,监管只能针对违法违纪行为,涉及业务的只能靠行业自律。

三、司法鉴定标准不一。鉴定结果前后不一,甚至是鉴定结果不公已经成为司法鉴定行业的软肋,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不统一,是造成多头、重复鉴定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除了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和职工评残标准外,没有一个统一的鉴定技术标准。现在法医学鉴定标准滞后,跟不上鉴定人的需要。

对此,基层建议司法部门应该紧紧抓住监督、处分、淘汰等环节,严格纪律、严格监督、严格查处。另外,行业协会和大众媒体也应该发挥好监督作用,切实维护好司法鉴定秩序。(湖州市南浔区委办)

第四篇:基层反映中秋佳节将至“黄牛党”倒卖车票猖獗亟需引起重视

中秋佳节将至,人口流动量突然加大且集中,“一票难求”成为广大旅客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黄牛党”的猖狂倒票行为更是给广大旅客出行“雪上加霜”。“黄牛党”的猖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交通运输和社会公共活动秩序,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侵犯了广大旅客的利益,亟需引起重视。

基层认为,“黄牛党”的存在有各种原因:一是倒票活动市场广阔,利润空间大。每逢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旅客流量会突然加大,很多旅客因回家、拜访等因素被迫向“黄牛党”“求援”,这时一张车票就会为“黄牛党”创造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甚至是几百元的利润;二是投资风险较小,见效快。倒票基本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活动,离开售票窗口就会见到效益;三是车站等工作人员与“黄牛党”内外联手。他们密切联手,相互配合,共同分享“蛋糕”,这就助长“黄牛党”气焰;四是售票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管理和制度的缺陷,加上利益的驱使,使得部分工作人员主动“投怀”到“黄牛党”怀中;五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广大旅客等对“黄牛党”行为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基本没有监督权,即使发现问题,也是无从下手。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推行购票和坐车实名制。不仅在购票时需要实名制,还要在车上核对旅客与车票信息是否一致;二是部门联动,加大打击“黄牛党”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重拳惩罚“黄牛党”,执法人员要严格依法行政;三是加强对车站等管理人员的管理。不仅要对工作人员开展廉洁自律教育,更要对知法犯法人员严惩不贷,以起到警示作用;四是加大社会监督作用。设立举报中心,事故处理中心等,以便广大旅客及时投入到监督中来。同时,广大旅客要自觉抵制“黄牛党”倒票行为。(湖州市南浔区委办)

第五篇:基层反映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青州:基层反映当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村稳定亟需引起重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存在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种类多,危害面积广等特点。尤其是近几年,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受灾群众人数逐年增多,因灾导致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日趋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因灾返贫较多导致影响农村稳定。据统计,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3亿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绝收面积289.2万公顷,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另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常年农作物的平均受灾面积是7亿多亩,成灾面积是4亿亩,绝收面积1亿亩,因灾损失粮食每年在1000亿斤左右。自然灾害频发,对农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一些农民的多年积累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或被破坏,甚至由于灾害致使家中劳动力死亡或伤残,无法继续进行生产,加重家庭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受灾农民因无力承担农业损失,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甚至基本生活也难以保障,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二是缺乏长效救助机制导致产生不稳定因素。目前,各地自然灾害发生后,普遍注重生活救助、重建救助等基本方面,搞“一阵风”救助,对受灾农民缺乏长效救助机制。很多地区只重视“输血”,不重视“造血”,只注重一时资助,不注重长期帮扶。很多地区受灾农民因灾造成经济损失后,很难有资金、场地、人员用于创业和生产,导致他们成为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由于这部

分群体人员集中,人数较多,文化层次不高,表达利益诉求时,容易冲动、盲从,逐渐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因灾上访事件容易演变成群体事件。由于农业灾害涉及面广,如遇严重灾害,容易导致民心不稳,在后续补偿工作无法满足群众需要的情况下,信访群众受“找的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来的人越多越能形成压力,行为越过激解决问题越快”等过激博弈心态影响,受灾农民往往全家,甚至是举村上访,出现了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问题,甚至聚众闹事,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例如,2011年8月,哈尔滨市木兰县遭受特大冰雹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5亿元,其中红升大队尹家屯为重灾区,农作物95%--100%绝产,引发数以千计受灾民众到木兰县人民政府上访。再例如,2012年受台风“达维”影响,某地水库开闸泄洪,致使下游养鱼户鱼池中鱼苗被冲,因经济补偿问题,养鱼户多次上访闹事。

四是预警体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农民不满。目前,各地农业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对农业发展的指导大多局限于技术或市场方面,对灾害防范方面的指导力度不够,有效性预警信息发布少,利用率比较低。据调查,61.2%受访者对现在政府有关农业风险信息服务不满意,15.6%的受访者能接触到相关数据分析,但大多以市场信息为主,缺乏灾害性预警信息。当自然灾害来临时,由于一些地方预警能力不强或者灾害发布迟缓,使自然灾害酿成惨重损失,农民对相关预警工作意见较大,感到不满,容易以非理性

方式表达情绪,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意见和建议

一是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落实责任人,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要提高农业风险信息准确性,整合技术资源和设备,充分利用科学方法,掌握自然灾害预警第一手资料。要提高信息利用率,组建专家队伍,对自然灾害开展综合研究,定期准确地进行信息发布,及时提出预防灾害的对策,通过各种手段指导农民规避风险。

二是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自然灾害。在发生较大突发性农业自然灾害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做好灾情信息发布和抢险救援安臵,安抚受灾群众情绪,引导受灾群众进行灾后自救,从思想上遏制因情绪激动造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是及时落实灾后救助工作。各级政府要提早做好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确保将生活必需品在灾后第一时间发放到群众手中,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及时落实各项帮扶、救助政策,积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避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的出现,为社会稳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抓好农村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受灾农民得到及时救助。要构建救助长效机制,注重技术、项目扶持,提高农民自救能力。

四是全面排查解决矛盾纠纷。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要及时深入灾区走村串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地毯式的排查,村不漏组,组不漏户。要针对群众急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排查矛盾纠纷苗头隐患等不稳定因素,逐村逐户做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登记工作,并及时做好汇报,尽快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实行“包案负责、限时调处”制度,坚持分类指导,分流处理,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妥善解决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

上一篇:合作学习活动指南下一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