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干预工作方案

2022-08-20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慢性病干预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慢性病干预工作方案

2013年慢性非传染病高危人群的发现与干预总结

2013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的发现

与干预总结

2013年我院大力开展慢性病筛查、随访工作的同时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及主动干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今年5月初我们开展了为期15天的大型下村慢病筛查及随访工作,随访组分5个小组,两个人一个小组,一位负责量血压,测血糖,一位负责询问病史及登记。分组进入每一个村子,做到不漏一人,详细登记。期间新发现慢病高危人群145人,其中正常血压高值68人、吸烟70人、空腹血糖高值7人。

2、今年9月我们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筛出慢病高危人群86人,其中正常血压高值66人,血脂轻度增高11人,空腹血糖受损16人,体质指数增高25人。对以上人群进行了高危人群管理,其中23人已纳入慢病管理。

3、针对慢病高危人群我们进行了专项健康档案的录入,并把检查结果直接录入到健康体检表里,纸质版健康体检表存档,化验单心电图等存档。并定期进行跟踪管理。

4、对慢病高危人群进行了健康教育讲座,主题为“老年人饮食与健康”,让人们了解饮食上要讲究清淡合理、低脂低盐饮食、营养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要注意低糖饮食,适量主食。)期间进行了健康咨询活动,印制了宣传单600余份,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5、对慢病高危人群进行了生活指导,要保持心情的豁达与开朗,经常进行户外步行或慢跑等体育锻炼,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勤洗澡,勤换衣服,睡眠充足。经常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总之,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加大对慢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继续对慢病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

2014年01月01日

第二篇:小学慢病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工作方案

学生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工作方案为搞好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促进我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健康人材。

成立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 长:杨元增

成 员:田

雪、学校教师

(一)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教学 1. 教务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设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并列入课程表,做到每年级每班每周开设健康教育课1 节;同时教务处还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材培训,集体研讨教材,使学校的健康教育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评价,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 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4. 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期末按年段进行有关科目的考查,并记录成绩,与教案一同上交教导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二)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 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宣传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开展卫生专题讲座,利用宣传窗、板报办好 健康教育专栏。 2. 利用晨会、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3. 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各班成立卫生检查小组、值日岗等,采取班主任重点抓,学生每天相互督促检查,校领导,德育处,不定期抽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卫生行为习惯检查。使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4. 开展卫生健康保健活动,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1)结合“5 月20 日营养日”、“5 月31 日世界无烟日”、“6 月6 日爱眼日”等开展卫生防病系列教育活动。 (2)做好防近教育,坚持每天二次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根据视力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认真做好广播操,积极开展户外活动。 (4)开展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宣教工作,做好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 ,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5. 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6. 适时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和健康实际操作能力竞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科室、相关教师要从保护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的慢病防治知识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落脚点,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统一部署,上下联动,齐抓共办,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工作圆满成功。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重视师资培训,通过聘请知名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定期为师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教材培训,集中备课,专题讲座,观摩课,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成员的师资水平,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同时,通过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 1. 教务处要加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教研活动、考核等方面的检查,并作好评价工作。 2. 校领导、德育处做好督导、检查校园环境、教工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 3. 大队部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搞好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5%。

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教育 与行为干预工作方案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策略,旨在利用学校、社会、环境等资源,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知晓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学校环境,不断完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现通过江苏省开展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对呼玛县各创建学校的中小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一、总目标

在全县中小学校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对各创建学校的中小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对照卫生部绩效考核要求,进行该目标人群的行为干预,促进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干预范围和目标人群

1.干预范围:县内各中小学实施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2.目标人群: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

三、基线调查

1.学校现况调查: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健康政策、办学环境、卫生服务以及教职工对健康的认识等进行调查。

2.学生问卷调查:

(1)采用整群抽样,在学校抽取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由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利用纸质问卷,随机抽一个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由县疾控机构组织人员将结果进行评分。

(2)学生问卷内容要包括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素养66条》。

四、干预工作:

(一) 县级层面开展的干预活动:

1.每年组织一次培训,培训对象以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为主,提高他们指导学校实施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能力。

2.每年印制1种传播材料,提供给健康促进学校。 3.组织有关专业人员,采用记录、现场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学校的工作进程、活动内容、实施情况等进行不定期督导。

(二)县级层面应开展的干预活动:

1.具体指导辖区内健康促进学校开展创建工作,并收集整理资料。 2.督促辖区内健康促进学校上好健康教育课,并协助其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或卫生日宣传活动等。

3.定期对辖区内创建学校的资料整理、活动开展、工作进程进行督导,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指导。

(三)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指导学校开展下列干预活动:

找出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薄弱环节,然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全校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通过宣传动员使全校教职员工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承担对学生健康的责任。

2.制定学校健康政策,改善学校物质环境,营造健康促进学校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自发开展各种以“健康”为主题活动。

3.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如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或咨询。

4.通过上健康教育课、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健康教育宣传画及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播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干预后效果评估 1.主要通过听取校领导汇报、查阅申报学校的资料、考察现场环境、组织教职工座谈等方法,对健康促进学校总体的创建工作进行评估。

2.在每所学校抽取一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进行调查分析。其中要注意两点:(1)同一所学校前后两次学生问卷所抽取的班级必须属同一个年级;(2)干预前后两轮学生问卷人数要相对平衡。评估测试及数据处理要求同基线调查。

3.数据分析:县疾控中心将干预前后两轮学生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学生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和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的变化,根据数据形成项目工作报告。

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精神和《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要求,为贯彻实施《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2010年)》,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民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推动我县工矿企业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农民工健康水平,依据《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指导思想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机制。

2、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健全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长效机制,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健康权益。

3、大力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和职业病防治知识与技能,提高广大农民工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保护人力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二、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总目标

建立和完善全市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参与协作和组织作用,为农民工健康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围绕农民工重大卫生问题,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技能、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主要指标

到2010年:

1、全县初步建立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网络;

2、农民工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基本行为形成率达75%;

3、农民工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相关行为形成率达70%。

(三)工作任务

1、大力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传播、干预活动。

2、加大伤害预防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防止疲劳导致意外伤害、工伤发生。

3、加强农民工常见病和职业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4、大力开展传染病和重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与干预。

5、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增强农民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三、策略与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机制。

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或“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领导机构及工作网络,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出台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农民工健康的相关政策,确保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构建和完善技术工作网络,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素质。

建立和充实由市、县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主的农民工健康教育巡讲师资队伍,积极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加强对基层“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提高工作效率,使“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信息网络成为交流经验、沟通协作的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和企业有关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建设,逐步完成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人员的社会动员、制定计划、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等基本工作能力,逐步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突出重点,保证效果。

(三)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协同行动。

根据各部门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将“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实施计划;整合各部门与农民工健康相关的各种资源,将“行动”工作与各部门职责有机结合,为“行动”提供政策与环境支持,形成长效机制。

1、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行动”骨干和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宣传、教育、共青团、妇联、宣传、工会等部门参与“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并提供技术指导。各级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要因地制宜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农民工健康教育材料制作与评选,不断推出适合农民需要的农村健康教育材料,及时传播卫生知识与信息,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健康知识水平。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技能与技巧的培训,并在医院和各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宣传栏和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点,张贴、摆放宣传资料,方便前来就诊和住院的农民工患者、家属和社区居民取阅。

2、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农民工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卫生知识。

3、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开展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共青团、妇联要利用部门工作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播健康知识和培养技能。

5、教育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弟的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规教育课程,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师资、有考评、有总结,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墙报、广播、讲座等多种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食物中毒等防治知识,使广大农民工子弟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6、财政部门要按要求安排工作经费,确保“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长期而深入开展。

(四)开展应用性研究。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基线调查,分析、查找当地农民工的主要健康问题,并选取主要问题作为当年本地区开展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的核心信息。要围绕主要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探索适合农民工健康的促进工作模式,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第三篇: 福建省布鲁氏菌病监测和干预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治工作,提高疾控机构疫情监测、调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医疗机构病例发现和规范治疗水平,提高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步降低发病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18〕141 号,以下简称“全国布病方案”)和有关布病防控项目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点设置 国家级:龙海、邵武市 省级:省级监测点根据我省布病的发病和流行特征设置,2018 年设在闽侯、连江、蕉城、南安、延平和上杭县(市、区),后续年份监测点的设置由省疾控中心发文通知。

二、病例定义 (一)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病人与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家畜或畜产品有密切接触史,或生食过牛、羊乳制品,或生活在布病疫区内;或从事布鲁氏菌培养、检测或布鲁氏菌疫苗生产、使用等工作。

2.临床表现。

(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

(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等。

(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骨关节系统损害,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等。

(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

(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

(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初筛试验。

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结果为阳性。

2)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结果为阳性。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为阳性。

4)布鲁氏菌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疑似布鲁氏菌。

(2)确证实验。

1)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 1:100(++)及以上;病程一年以上,滴度 1:50 (++)及以上。

2)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 1:400(++)及以上。

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 1:10 (++)及以上。

4)从病人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标本分离培养到布鲁氏菌。

(三)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者。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任一初筛检查结果阳性者。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任一项确证实验证据者。

4.隐性感染:具备流行病学史,同时具备任一项确证实验

证据,但无临床表现者。

(四)病程分期 1.急性期:发病 3 个月以内,凡有高热和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期患者急性发作),并出现较高滴度的血清学反应者。

2.亚急性期:发病在 3-6 个月,凡有低热和其他症状、体征(即有慢性炎症),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者。

3.慢性期:发病 6 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者。

三、监测内容 (一)疫情监测与处置 1.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及时报告布病疫情;对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布病暴发或新发疫情,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对所有病例采用《布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全国布病方案附件 1)进行调查。

2.规范处置布病疫情,做好病例筛查和主动搜索、疫点和疫区处理。

3.积极与畜牧部门合作,了解畜间检疫、疫情动态和防控

等情况,通报人间疫情及处置情况,必要时共同协作处置布病疫情。

(二)血清学监测 1.职业人群:各监测点采集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职业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放牧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牲畜交易、屠宰、皮毛、乳肉加工人员等,特别是接触外来牲畜人员),年龄为 15-70 岁人员的血清进行检测,国家级监测点 150 人份、省级监测点 100 人份。

2.发热病人:各监测点选择本辖区 1-2 所综合性医院作为哨点医院,采集持续或间歇发热达 1 周以上,重点为有家畜接触史的发热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国家级监测点 50 人份、省级监测点 30 人份。

3.阳性血清送省疾控中心复核。对所有血检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三)病原学监测 国家级监测点和有条件的省级监测点应与医疗单位配合,积极开展病原学监测,对急性期病例采集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将分离培养物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运送至省疾控中心鉴定,同时填写《布病病例病原检测标本送检表》(全国布病方案附件 5)。

省级疾控中心和各监测点应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病原学和/

或血清学实验室质量控制。

(四)病例治疗督导服药 对急性期(发病 3 个月内)和亚急性期(发病 3-6 个月)确诊病例,定期随防,指导正确服药,做好督导记录(填报相关附表)。

(五)职业人群防控干预 积极开展布病防控健康教育与干预活动,提高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水平。

1.干预对象:布病职业人群和一般人群,每个监测点干预250 人次以上。

2.基线调查:为评价健康教育与职业干预后的效果,监测点首次开展干预活动前,应进行布病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填报相关附表),问卷不少于 200 份,参加问卷调查人群应涵盖布病职业人群不同职业、年龄组及性别,一般人群不超过20%。

3.干预形式:结合监测工作的开展,向职业人群发放行为干预用品,分发宣传小册子、宣传画及在村诊所、乡卫生院等处出版墙报等;有条件的监测点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方式进行科普等宣传教育;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活动,普及布病防治知识。

4.效果评估:期末对干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开展职业人群知晓率调查(填报相关附表),完成有效调查问卷 200 份或以上。

(六)培训 监测点疾控中心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布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布病的警惕性,早期发现病例,规范布病的诊断与治疗。

四、组织实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的布病监测工作,保障监测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布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定期分析、汇总、上报、反馈本省的防治措施实施及效果等情况;对本省布病实验室进行血清学质量控制;不定期对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的工作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对监测中发现的阳性标本进行复核。

设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内布病防治的培训、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实施布病监测、疫情处置、病例随访督导管理和健康教育等项目活动。

五、监测工作时间

全年开展监测工作,重点在流行季节(3-8 月)。

六、相关要求 (一)布病职业人群摸底调查 各监测点在实施布病监测工作前,应对本辖区内布病职业人群进行摸底调查,查清其数量与分布范围,所接触牲畜的来源,逐一登记造册,有计划地开展监测与采样工作。

(二)做好原始 记录 为确保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对所采集的每份样品均应做好详细原始登记工作,认真填写《重点职业人群调查一览表》和《布病血清学检测登记表》(全国布病方案附件 2、3)。

(三)质量控制 各监测点要保质保量完成监测工作,监测人群尽可能覆盖当地各类布病职业人群,并按比例采样,非布病职业人群及密切接触者血清不得作为监测血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应涵盖各类职业人群及各年龄组。

(四)干预评估 调查员与调查对象应在其它调查对象无法听清其交谈内容的地点进行调查,避免调查对象间的相互影响。询问过程中,不能诱导调查对象做出回答,调查对象的回答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

时,应通过改变询问方式来获得明确答案。

(五)监测总结 各监测点在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与汇总,填写《重点职业人群监测结果统计表》(全国布病方案附件4)及《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汇总表》(相关附表),并写出书面监测工作总结,对当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防控意见。

(六)监测资料的上报 重点职业人群调查一览表、重点职业人群监测结果统计表、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汇总表、监测工作总结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电子文档于次年 1 月 15 日前报送省疾控中心疫源科,电子邮箱:。

(备注:《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及相关附表下载地址:信息反馈/临时信息反馈)

第四篇: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工作方案(1)_2

高血压高危人群低盐膳食干预管理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辖区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低盐膳食干预,指导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低盐膳食干预调查,进行低盐膳食干预指导,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加大对高血压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的力度,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二、高血压高危人群确定标准

具有以下1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即可视为高危人群: 1.收缩压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80-89mmHg之间。 2.超重或肥胖(BMI≥24kg/㎡)。 3.高血压家族史(

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

5、长期膳食高盐。

三、工作内容

1.建立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低盐膳食干预调查表。依据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各村卫生室以35岁以上居民为重点,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并动态掌握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为高危人群建立档案,并做好汇总登记

2.动态监测与定期随访。①对具有一项高血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特征者要就危险因素定期进行指标监测,正常高值血压者半年测血压一次,中

心性肥胖者每季度测量体重及腰围一次,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长期膳食高盐每半年询问一次情况,并填写动态监测表。②对具有三项及以上慢性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特征者每半年随访一次,每次随访要提供膳食和身体活动等行为的指导,并填写随访表

3.开展危险因素控制、干预及效果评价。按照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标准,以体重和血压为核心指标,参考腰围、血糖、血指、身体活动等综合指标,通过膳食指导、身体活动促进血压管理等适宜措施的实施,采用有关指标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4.开展以控制高血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宣传,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适宜技术,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5.各卫生所要在健康教育宣传室或全科医生诊室,设立健康自助检测点,同时提供相关宣传资料,向社区居民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备体格测量简易设备,用于测量居民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设备。由专人负责向病人介绍使用方法,登记检测结果,并结合检测结果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高血压与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公共卫生科人员任成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各卫生所按照工作方案要求要35岁以上居民为重点,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并动态掌握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具有一项高血压高

危人群危险因素特征者要就危险因素定期进行指标监测,定期随访。

五、健康指导内容

1、膳食指导:重点三方面,一是要特别关注食盐总量,包括烹调用盐、酱油和加工食品等中总盐量的摄入,以每人每日6克作为目标,帮助和鼓励患者逐步降低摄入量并达到目标;二要鼓励患者坚持多吃蔬菜和水果;三是畜禽肉的摄入量要适当,膳食脂肪供能比不超标。

2、身体活动指导:要结合患者血压分层结果,确定身体活动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运动的种类、活动时间和强度等的确定,要让患者掌握运动禁忌,防止发生意外。

3、限酒指导: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告诫饮酒的危害,帮助建立解救的决心并逐步采取行动。

4、戒烟指导:对高血压病情越严重者,越应加强对吸烟者的劝阻和戒烟指导力度。

第五篇:2014年慢性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证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协作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做到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我院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礼泉县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摩托车售后服务方案下一篇:描写母爱的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