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安全教育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学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中学安全教育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近年来学校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原因是当今人们过于看重学生的成才而非健康成长,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安全意识薄弱,等等。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中学安全教育体系,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构建学校安全文化,开展教师安全教育培训。

第一篇:中学安全教育论文

浅议中学生安全教育

摘要:中学生的安全健康一直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对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安全教育;现状;途径;措施

中学生安全教育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提高中学生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使他们能应对生活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处境而开设的一种教育。

一、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中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中学生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但多流于形式,大部分只了解活动的主题,而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全然不知,甚至少部分中学生对活动的主题都不了解,没有让给中学生真正的了解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另外,即使学校积极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但是很多教师与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他们在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案例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

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是中学生对安全教育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中学开展的安全教育方式主要采取说教、通知、宣传栏和黑板报的形式。这些方式并非中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然而例如邀请相关部门(交通、消防等)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相关安全教育电视节目播放、安全教育实际演练、老师讲解时结合具体事例等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教育的方法。

3.安全教育方面资源不足

(1)学校教师资源的缺乏

校园安全教育的老师存在很大的流动性,是安全教育一直发展不起来很重要的原因。中学的安全教育老师主要是思想教育和体育老师,还有就是交通、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些都是兼职的,学校没有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安全教育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

(2)安全教育教材的不足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这方面资料有很多,包括出版的书籍,音像制品。中学是有一些这方面的课外读物,但学校大多没有统一使用安全教育的教材,使得教师对安全教育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很强,只是一味地重复自己熟悉的内容,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实用性内容涉及较少,这使得中学生得不到系统完善的安全教育,这也对校园安全教育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安全教育时间的不足

对于中学生来而言,学习渠道主要是课堂,这也是吸取中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中学对安全教育课堂设置很不乐觀,学校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时间很难保证。很多中学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学校大都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所以中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时间肯定是不足的。大多数都渗透在学科教育里,但也只是警示,肯定不够,也缺乏安全演练活动,很多时候安全演练成为了出事后的“被演练”。这些方面的缺乏,使得很多中学生很难掌握自救自护的能力,万一出现意外,学生难以有效应对。

二、中学生安全教育对策

1.思想上注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就是把学习学科知识当成了教育理念,从而忽视了安全教育,这就使很多学生养成了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没必要的错误观念。针对中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频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函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从而摆正安全教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学校真正意义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在思想上进行安全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后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则会更具有激励作用,学校定期开展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表彰活动,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推动安全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2.构建多元化安全教育模式。

为了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应该开设多元化安全教育。比如开设讲座,播放相关的教育视频等,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安全方面知识,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的理念。学校的安全教育应该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和渠道,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安全知识的学习上。可组织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如摄影和新闻作品的品读活动,展现的是一些由于安全意识缺乏而导致的损失和危害,形象地展示由于疏忽导致的火灾场景,因不遵守交通规范导致的车祸场景等,通过图片的形象展示不仅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更能从潜意识里触动他们的神经,从而能够进行自觉主动的安全知识学习。

3.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

对于中学的校园安全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借鉴安全教育做得好的国家的经验,改变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有心无力状况的处罚,我国亟需开设安全教育国家课程。我国教育部门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编写一套由易到难的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但缺乏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已经严重了影响了我国中学安全教育的发展,使得很多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4.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有条件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学生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安全教育仅靠学校和家庭是不够的,要依靠社会力量,三方齐抓共管,为学生安全营造良好安全氛围,防止意外发生。

三、中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措施

1强化教育的阵地,拓宽教育的途径

拓宽教育的途径,更新教育的手段。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二是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要发挥计算机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学校网络上发布安全教育的信息,分析典型案例,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四是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2.突出重点,注重效果

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又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三是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重视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切实加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校生活,乃至以后人生道路上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要加强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预防财物被盗、火灾、食物中毒、溺水、车祸等事故发生。

安全教育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中学生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学生安全教育。

作者:徐苍松

第二篇:对中学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

摘 要:中学安全教育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政治问题。近年来学校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原因是当今人们过于看重学生的成才而非健康成长,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安全意识薄弱,等等。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中学安全教育体系,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构建学校安全文化,开展教师安全教育培训。

关键词:中学安全教育;缺失;原则;对策

最近几个月来,福建南平、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和陕西南郑等地相继出现针对青少年学生和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多名师生伤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多年以来,我们总是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才做紧急情况处理和善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再次摆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面前。

早在1996年,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明确了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2006年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委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2007年,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并指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一、中学安全教育滞后和缺失的原因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学教育也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快车道。但是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促使我们必须反思:中学安全教育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吗?中学安全教育改革了吗?中学安全教育依旧滞后和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1.当前人们过于看重中学生成才而非健康成长

中学生是这个社会中庞大而又脆弱的群体,也是备受社会关注和重视的群体。这个群体思想活跃,追求自由,同时又面临着选拔性考试,压力巨大。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关注程度高度集中在选拔性考试的成功与否上,而忽略了中学生这个时期的身心成长。换而言之,衡量中学生的价值标准不是健康成长而是成才。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造成了当前人们对中学生关注和重视的角度的偏移。

2.迫于升学压力,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必须承认,现在中学基本上都有安全制度和安全紧急预案,也有实施安全教育的措施。但是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安全教育大多被束之高阁,很多学校没有设置安全教育的课程,安全教育往往只体现在集会的口号上,班级的班会活动中,班主任的口头教育和家长会的提醒上面,总之,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一些学校甚至认为配备安全硬件设施、加强保卫队伍建设、限制学生活动就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错误理解使中学安全教育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3.教师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大多数中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在学科教育上,而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教育意识。即使有少部分教师(如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等)能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由于本身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也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对中学教师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使安全教育工作难以在中学顺利开展。

4.家长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知识轻技能

谈到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没有哪个家长不重视、不关注的。毕竟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和使命。但是对于具体的安全教育措施,恐怕绝大多数家长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调查,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基本上只是介绍简单的安全知识,而忽略了中学生安全技能的掌握,部分家长甚至全部依赖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却又缺乏与学校、与教师之间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沟通和交流,造成中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匮乏。

5.中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尚显不足

中学生还处在未成年阶段,自我保护能力差,即使中学生接受了安全教育,但由于生理和心理原因,也不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安全知识。另外,由于中学普遍缺乏安全演练,使中学生难以正确地掌握安全技能。中学生可塑性非常强,由于一些影视作品和媒体的影响,一部分中学生不但不接受安全教育,反而崇尚暴力极端行为,在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极少数中学生甚至尝试不安全行为,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中学安全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开展“以人为本”的中学安全教育,对保护中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学的实际情况,中学安全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中学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安全,所以开展安全教育,要把中学生安全放在首位,要把中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目标。

2.科学性原则

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指导,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安全知识与技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学安全、知安全、能安全。

3.实用性原则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既要深刻理解安全知识,更要指导中学生正确掌握安全技能。

4.全面性原则

中学安全教育应把人身、财产、交通、食品、卫生、消防、毒品、溺水、电击、雷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各种危害包括进去,要尽可能全面。

三、开展中学安全教育的对策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袭击青少年学生和儿童的恶性案件,温家宝同志表示,我们不仅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找到发生此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类矛盾日益突出,校园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促使学校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以人为本”的中学安全教育,以适应学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1.建立健全学校主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和监督的中学安全教育体系

学校要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不断增强安全教育意识,把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和科学化,并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建立畅通无阻的家校沟渠道,敦促家长配合学校开展校外和家庭的安全教育。要全社会参与中学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规范校园周边环境,化解社会矛盾,强化调解工作,确保社会和谐。

2.开设系统的中学安全教育课程,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徐美贞副研究员的调查,有59.1%的教师报告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累计在10课时以下,产生这种问题的关键是缺乏中学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无从下手。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应该尽快组织编写系统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笔者认为,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学安全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观的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养成。促使中学生认识和避免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2)安全知识的学习。促使中学生了解人身、财产、交通、食品、卫生、消防、毒品、溺水、电击、雷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

(3)安全技能的培训。促使中学生掌握遇到安全问题之后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救和救人。

(4)安全心理学的学习。促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在遇到安全问题时能够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并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各地各校还要因地制宜,制定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校本安全教育内容,突出安全教育的实用性,并保证每学期安全教育课程不少于12课时。

3.加强德育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

中学安全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学应该构建开放式安全教育模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胆鼓励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社区、进监狱、进安全隐患地(水库、交通事故高发区等地)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要开展警校共建工作,聘请警察驻校维护学校安全,指导安全教育。学校还要定期邀请交警、消防官兵、医生、食品监督专家、地质专家等专业人员进校开展讲座、座谈、实地演练等活动,帮助中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有效地掌握安全技能。学校还应通过图片展、知识竞赛、辩论赛、故事会、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促使中学生知、情、意、行相结合,从而在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受感染、受教育,把已有的安全知识内化为长久的安全技能。

4.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中学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大多数教师获取安全知识的途径是电视、报刊、网络和生活经验等,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学期应该有针对性地、有前瞻性地对教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二是引导教师充分了解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别要认识到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三是培训教师正确掌握安全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救人;四是鼓励所有教师在教学时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强调的是有实验课的物理、化学和有室外课的体育、地理、生物等相关课程的教师要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不久前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可见重视中学安全教育,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不仅是各级政府和各个中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们强烈呼吁抓紧校园安全立法工作,使中学安全教育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徐美贞.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认知态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2]吴淑娴.强化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3]阿楠.给孩子筑起一道防护墙——中小学安全教育扫描[J].江西教育,2006(2).

[4]周定平.关于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5]张克勤.守护生命: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6).

[6]郑小兰.安全教育[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97~99.

〔责任编辑:赵 滨〕

作者:张 勇

第三篇: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探究

摘要: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中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危险来临时不丧失理智。即使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仍能自律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诸多诱惑和危险。力图在学校中加大安全教育的比重,提高在校职工及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研究至少三个问题:要教育谁?教育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是什么?教育者的想法和教学内容如何去实现?显然,第一个问题是说教育对象的设定;第二个问题则是教育的理想或者目标;而第三个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了。

当然,教育方法取决于教育对象。初中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形成,尚处于可塑时期。在这一阶段,各种教育想法得以付诸行动,教育方法得以大展身手。而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过于功利的应试思想,往往会是错失这一关键时期,最终导致懵懂的青少年在社会大染缸的熏染下,渐渐步人歧途,做出危害自己也危及他人的行为。

在众多需要教师引导的学科当中,生命安全教育是个小学科,不会占用很多课时。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一、中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課程标准》中强调,初中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叛逆期,是价值观念教育及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急需各方面给予正确帮助及引导。为适应中学生的发展需求,生命安全教育这门课设置了道德、法律、国情等与初中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并将三维目标与思维方法、思维方式融为一体。这类课程设置的这些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法律素养、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形成,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乐观向上又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使中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生命,宽容并关怀他人,欣赏他人行为背后的品格,从而达到自我生命意义的提升,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能够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7年长春市晨光中与吉林省少管所联合办学,这项极其有意义的民生工程的推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少年犯的犯罪心路历程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从小没有树立一个合理的生命价值观,对自己生命及他人生命的安全不够重视,不够尊重。简单来说,就是对生命没有起码的敬畏。

这又似乎不仅仅存在于这群年少的服刑人员身上,也广泛的存在于广大的青少年身上。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力在提高学生对生命意识的觉悟和自我道德的修炼,引领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珍惜生命、去感悟生命,提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能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为了实现生命教育目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敬畏生命,学校应辅助学生具备高度的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依据

以叶澜为代表的教育学者们提出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价值理念,认为学校教育应关怀生命,以培养具有积极生存、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使命,学校教育生活应关注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关注学校可能开发出的多种多样的生命成长资源。1影响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无外乎就是外在的突发事件,其中就有人为突发事件、日常伤害和自然突发事件等。例如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缺陷,食品卫生方面不达标;家庭环境监管力度不够,自身及身边人的法律意识较薄弱,以及沉迷网络游戏等,以上都会引起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

07年2月7日教育部发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这无疑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又一重保障和有力的政策依据。纲要中指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与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主要体现在: 1.应对突发不良事件及歹徒袭击事件,应对自然灾害发生,应对疾病及日常伤害事故,日常安全法规,交通法规,性安全教育,身体健康教育,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育,保护关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等。2.抓好生命安全的常规教育,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引导学生了解保护个体生命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其生命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3.抓好生命安全的常规教育:(1)身体健康方面,生活安排、阳光体育,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事故预防。(2)心理健康教育、性安全教育。4.进行突发事件演习(防歹徒、防火、防震、防溺水等)。

三、晨光中学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晨光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校外现状

晨光中学是一所地处长春市二道区的全封闭军事管理男子寄宿中学,现在校全校师生共160人,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016年5月至今接受教育201人次),90%以上都是家庭有残缺的孩子。在从教的二十几年中,与学生“打交道”的次数已经难以计数。

调查发现,依赖爷爷奶奶“隔代监护”的同学占多数,有70%以上。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负担过大,为谋生计,父母只能外出务工。但是绝大部分祖父祖母都年纪较大,精力不济。没有能力监管孩子,即使是有能力照顾,也以溺爱的方式为主,迁就过度甚至有时成为孩子的出气筒。如此一来,以隔代教育代替父母的教育和培养,无疑使孩子的生活、学习、基本技能等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分析如下:

1、隔代监护。这种情况导致孩子缺乏亲情呵护,性格孤僻,遇事易于冲动,与人难于沟通。3

2、网络游戏占据着学生的课余生活。致使学生在课堂以外,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或者找同学聊天玩耍。荒废学业的同时,也及容易走上歪路,对孩子的成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周末与寒暑假等假期期间是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由于监管成了“真空”,孩子的自护自救能力不强,导致许多事故屡屡发生。

(二)晨光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利用宣传标语、报栏、国旗下的讲话、橱窗、主题班会等宣传安全意识的相关知识方面,学校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同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安全演练、安全宣传、制度保障等等,但是,仍旧缺乏实效性。当前看来,学校存在学生意识不强,教师没受到专业训练,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以上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虽然不受中高考影响,但学校在试图尝试素质教育之时,并没有完全抛开应试教育的影子,安全教育还是被边缘化了。

第二、没有准备统一的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材,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各个学科的相互引申和迁移来得以实现。

第三、安全教育、安全演習基本偏向形式化,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四、师资队伍缺乏专门型人才。无专业又专任的安全教育教师。大多数时间由其他教师兼职。

第五、学校的安全教育单方面努力,仍没能取得社会、家庭的足够支持。

四、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生命安全课课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其生活化原则

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在课堂导人环节可以适当加入生活化的语言和音频图片。让学生能够体验感悟生活,让教育散发出无尽的力量来实现她的本真性。其实生命教育的教材是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它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好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思维模式,从而便于教师对学生更好地引导。

(二)提高教师生命安全教育的专业素养,增强安全教育的渗透性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且要掌握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课程教学。并能够通过对课程的开发和再利用,在深度挖掘素材的同时,能够整合教育资源,更好的为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服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有生命安全意识的植入。不仅如此,教师本身也应有生命安全的超强意识,以及对本身职业的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总能够抓住时机,因材施教。

(三)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并切实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要坚持室内室外、课内课外相辅相成,鼓励学生们在实践里积极去体验和探索,把价值观的引导深埋在具体的实践环节里,通过道德层面的实践来促进学生人格品德的健康全面发展。

虽说人无完人, 但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是要追求“‘完人’的境界”。人人都有缺陷,但是我们的教育仍然得尽力弥补这缺陷。象牙塔外的生活可能并不那么完满,有些甚至“尘土飞扬、一地鸡毛”,但我们的教育却还是要让少年尽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去体验多彩的生活。他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神圣的尊严,更要具备丰富的感情和永不枯竭的创造力。最后,更要有对生命足够的敬畏和包容。

参考文献

[1]魏春华,浅析初中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J]新课程(中学),2016(3).

[2]李德雷,加强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华少年,2017(34):252-253.

[3]叶澜:《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4]《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5]《赵楼中学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第21页

作者:魏亚利 刘海涛 张惠童

上一篇:教育管理本科论文下一篇: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