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研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药学科研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药学人才,增强其竞争力,满足国家现代医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药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

第一篇:药学科研论文范文

试论中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 要】本文从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着手,提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促进严谨治学学风教育、建立学术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导师指导职责、营造科研生态环境、加强科研训练平台建设等。

【关键词】中药学 科研能力 学术道德 激励机制 科研素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规模也相应持续扩大。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科研素养,并能适应社会发展、促进民众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已成为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促进严谨治学学风教育,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

促进中药学研究生严谨、务实的治学学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长效培养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颁布了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初步建立起一套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完善中国学位法律制度,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学位工作质量,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公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学位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各大高校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管理举措,例如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研究生出国出境进行联合培养;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的论文,积极参与导师课题的申报,与导师共同申请国内、国际专利;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研究生继续深造,对考博成功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及其导师给予额外的奖励等。

(二)加强学术道德管理

当前中国研究生存在一些如剽窃、抄袭、伪造和编造研究数据,甚至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行为。目前,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中,今后处理学术不端作伪造假将有法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学校的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明确导师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并将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条要求提出来。导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不断地探索科学学术前沿,掌握学科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此外,导师、二级学院及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学术道德教育,良好的学术道德是科研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三)解决研究生学术考核标准单一和僵化的问题

结合现有研究生教育评估趋势,建立科学合理的动态考评标准。制订的标准要考虑科学研究是否切实结合当前中药学学科研究发展前沿,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学术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及授权和获得科研奖励等情况,融学术科研训练与导师评价为一体,采用动态化和多元化的研究生考核形式。同时严格按照学术建设成就选定研究生奖学金评审专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中医药特色文化活动

举办中医药相关专题讲座和学术沙龙,并以加强中医药科研为探讨内容,为中药学研究生搭建课余学习的平台。可以适当地邀请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单位,包括中药生产企业、中医药科研院所等共同举办,借此机会也可以请企业进行中药新药研发方面的讲座,将此打造成一个研究生与社会接轨的平台。

二、建立学术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科研积极性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制度的建设,是为了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引导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科研创新能力包括科研创新思维和科研创新实践。目前基于科研训练的环境模型,主要包含以下十大维度:(1)导师的科学示范行为;(2)强化科研意识;(3)高兴趣、低焦虑的科研参与;(4)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5)正确理解科学研究的有限性;(6)形式多样的研究方法; (7)内心想法;(8)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9)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10)导师具体实践指导。根据等级一般分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重点、校级一般科研创新课题,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甚至可以在二级学院设置相应的选拔项目,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鼓励研究生采用批判性思维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方案。通过项目书的撰写、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数据分析和科研论文的撰写等,系统训练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实践。

三、加强自主学习,提高科研自觉性

研究生自身文化素质是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研究出创新性学术发展成果的重要社会保障,而自主学习是提升学生科研素质、提高科研自觉性最直接和有效的解决途径。自主学习的内容需结合导师及课题组现有研究背景并综合研究分析,明确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为了开展相应的研究,研究生尚需要深入了解和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尽量拓宽学术视野,加强知识储备。为了掌握学科最前沿的学术动态,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尤其是英文文献,研究成果的发表也需要发表在国际高水平的期刊上。因此,研究生除了加强专业课程学习,也应该自觉加强英语的学习,尤其是提高英文文献阅读和书面写作表达的能力。

四、强化導师指导职责,引导研究生科研创新

要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导师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导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导师是科研活动的主导因素,导师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对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崇尚严谨的科研作风、务实的科学态度,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高尚的科学奉献精神言传身教,导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做好研究生的科研引路人,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个性、情感、意志和就业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个环节。强调导师的主要作用并加强研究生教师团队的建设,外聘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中医药导师,共同指导学生。

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的必要环节,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程度直接相关。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是培养中药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在读期间无论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或者校级项目,都会对科研创新能力起显著促进作用。导师尊重学生的科研主张,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设计课题并开展研究的指导过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显著优于控制型导师的指导方式。

文献检索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需要进行一定的培养,可以通过课题组内定期开展周汇报制度,可以进行课题进展报告,也可以是文献汇报;要求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完成综述的写作;不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实验记录等。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尽可能将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报告,同时提醒学生劳逸结合,适当放松,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以陶冶情操。

五、营造科研生态环境,培养科研素质

在以课题研究带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精神,开拓学术思路。学术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科研资源环境、管理环境和学术环境。加强科研资源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环境、圖书资源和科研经费。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全文数据库资料。例如中国知网、万方和爱思唯尔等全文数据库,方便研究生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及时获取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信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立开放的实验平台管理机制,为研究生开展尖端研究提供实验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规范学术管理环境,定期开展学术论坛,聘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举办讲座:优化科研学术环境,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

六、加强科研训练平台的建设,加强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扩大研究生学术培训平台,共同建设研究生学术培训平台,提供研究生实习基地。建立包括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办公室、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校友会和实习培训基地等在内的管理平台及相对应的工作管理机制。为研究生科研训练和科研实践提供保障机制。同时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例如药检所、制药企业等对口部门合作,拓宽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同时能与社会实践接轨,学以致用。加强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比如利用国际合作实验室、国家或者重点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开展科研成果交流,增强院校之间对科研成果的交换,让中医药研究生可以增强学术研究积极性,并建立针对每所高校相同或相似学术能力优化的合作机制。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提高科研能力的各种途径中,课题研究已成为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机构培养研究生的普遍做法。提高研究生自我创新的意识,强化导师作为科研指导和创新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营造适宜科研生态环境,加强科研管理和政策激励是激发研究生科研积极性从而提高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琪,江厚德,王国凯.基于中医药思维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1).

[2]林艳,林丽美,张智敏,等.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新校园(阅读),2018(11).

[3]刘璞.高校学位授予标准设定权法律属性与权利边界: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修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0).

[4]周详,杨斯喻.学位的功能、结构与学位授予权的本质: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修订的基本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9(1).

[5]白云龙,蒋雅楠,张巍,等.医药专业研究生学术不端防范机制研究[J].药学教育,2021(1).

[6]王茜.新形势下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问题探析[J].大学教育,2021(1).

[7]郝彤亮,杨雨萌,孙维.博士生科研项目参与对科研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20(9).

[8]林莺,陈彩云,王少平.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23).

[9]崔明超,徐茂华,王蕾,等.基于中医药思维培养之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安徽医药,2018(6).

[10]曹蔚,李小强,周暄宣,等.国内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比较[J].西部中医药,2017(9).

【作者简介】樊兰兰(1980— ),女,广西来宾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及物质基础研究;杨 涛(1986—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多孔晶态材料应用、药物晶型,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技术研究;陈文雅(1992—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研究方为中药药效筛选与中药新药研究;卢汝梅(1969— ),女,通讯作者,广西陆川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民族药活性成分与质量标准。

(责编 黄桂婵)

作者:樊兰兰

第二篇:如何加强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药学人才,增强其竞争力,满足国家现代医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药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浙江大学药学院秉承着“明德弘药”的院训,以“培养能从事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的研究型药学领军人才”为目标,已经形成了从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科研训练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有特色的创新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药学 ; 科研创新能力 ; 人才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深入改革,中国以强劲的势头力求大步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愈发成为支持国家科技发展,经济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代表,浙江大学一直以创建“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秉承求实创新精神,不斷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凭借雄厚的科研师资力量和卓越的教育平台,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医药行业与当下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保障息息相关,医药产业发展更是已被列入新时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国家医药事业的进步尤为重要。目前,随着现代产业和科研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大健康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对当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学高等教育除了教授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能之外,更要迎合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提升其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作为综合型大学的二级学院,浙江大学药学院以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为办学目标和追求,不遗余力地在本科教学改革上开展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本文试从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论述如何加强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求是精神的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理念

浙江大学以“求是创新”为校训。“求是”二字以中庸之说应当作这样的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表明了明辨真理和践行真理之义,是对浙大学生求实求知的内在要求。随后在路甬祥院士任职校长期间,依据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发展要求将校训拓展为“求是创新”,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科研是依据现有科学知识对科学未知问题的探索和求知,充分涵盖“求是”和“创新”两个层面。药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也应当是以“求是创新”为基本要求的延伸和拓展,着力培养具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药学领军人才。

二、探索药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大学药学院以“培养能从事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的研究型药学领军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和课程改革,以下是关于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探讨。

1.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课教学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加强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专业课教学难免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思维。

本院坚持“以培养能从事药学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的研究型药学人才为主体”的培养模式,着重打造学术性教学课堂,譬如教师在专业知识模块的基础上主动引入相关的学术前沿课题,引导学生结合知识背景开展讨论学习,开拓学生视野,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为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在科技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当下,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至关重要。创新性药学本科生应当不满足于书本传统知识的被动获取,更要培养优秀的主动获取信息能力,以文献检索能力为代表,在专业课理论教学中引入专题研究和讨论,组织学生自主开展文献检索和阅读,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规范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另一方面初步锻炼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信息的汇总和凝练能力,引导学生自发了解学术前沿,综述学习,培养其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与向往;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学注重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置专题展示,文献汇报等环节,促使学生培养缜密的科研思维能力和优秀的演讲展示能力,充分模拟研究生的科研培养模式。另外,药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一直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本院在实验课教学改革中侧重引入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环节,即给定题目和方向,要求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独立完成相关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该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实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2.基于SRTP的科研能力训练

为积极推动研究型学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浙江大学凭借丰富的教育资源,齐全的专业学科体系,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大力推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 SRTP)”。

对此,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注重教学实验的同时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学院的课题研究组,明确SRTP的经费配套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研训练机会,极大地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促使本科生尽早进入药学的科研领域,接触并了解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和科研方法,以及学术前沿课题的立项和运作。SRTP作为发展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新举措,目前已普及到学院在读的每一位药学本科生,开拓本科生的知识视野,为本科生提供早期科研方法和科研思维的充分训练,并由此对药学本科生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提供良好的科研思维启蒙,为广大药学本科生在科研道路上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于毕业课题的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本科阶段学习最终的考核,也是本科教育中检验学生科研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本院一直十分重视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便为毕业设计课程安排了足够的时长,从本科生第四年的冬学期(11月)开始至第二年的夏学期,共计6个月时间,充分保障本科生全身心参与实验室的科研生活。与此同时,学院凭借雄厚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大力开放院内课题组和实验室,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心仪的导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需要参加导师课题组学术讨论会,了解一线的研究生活和科研动态,努力学习并掌握实验基础技能,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和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安排毕业课题的实验计划和目标。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正式参加开始科研生活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和训练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点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验思考和创新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向往。总而言之,毕业设计即在一线科研生活的参与中磨炼学生的意识,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价值取向,实现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4.药学本科生利用课外时间培养科研能力的思考

课程学习固然占据大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优秀的具有创新科研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应当不满足于此,需要在充沛的课余时间要求自我不断学习和锻炼,首先是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在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书籍之外阅读学习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学,统计学等其他相关书目,拓宽专业知识面,建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坚持外语的学习和训练,培养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便于阅读和获取科研前沿资讯;进一步是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假期锻炼提高实验技能,我院学生一贯有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见习,在假期前往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制药企业、医院等单位实习锻炼的良好传统,以此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于具体的实验操作,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培養科研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另外,学院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生活的同时,也积极引导具备一定科研素质和水平的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学术交流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大赛和全国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5.探索国际化导向的创新培养模式

截至2017年,浙江大学在2017年QS的世界大学排名以及THE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均位列前100,这表明浙江大学已经稳步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跟随着综合型大学的国际化建设的时代潮流,药学院在本科教育改革上也大力筹措经费,积极推进优秀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学习。

截至目前,药学院通过磋商已和多个优秀海外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优秀大学生交流项目,为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其中,短期的暑期交流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课程学习,英国国王学院(KCL)药学院科研训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暑假班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暑期科研训练等,长期的科研训练交流项目则涵盖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为期3个月的科研实习,UCLA为期10周的科研训练,以及美国南卡大学药学院为期6个月的毕业设计等。国际化交流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机会,促进优秀学生前往海外知名高等院校交流学习,接触国外先进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感受国外药学领域的科研氛围,充分地培养国际化的科研视野,在交流中产生思想和文化碰撞的同时也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知识和思想,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确立专业选择和人生方向。目前,国际优秀大学生交流项目已经福及近50%以上的在院学生,全方面地推动了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性药学人才的培养。

此外,药学院大幅增加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比例,秉持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教学目标,充分锻炼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在课堂外极力引入许多国外知名教授的讲座,为学生提供近距离学习学术科学前沿的机会,促进学生与海外学者的交流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 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经济、民生发展的需要, 也是药学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培养创新药学人才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工程。浙江大学药学院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 反映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药学本科创新教育改革的动向。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培养创新型药学复合人才其实是一个原则,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因此,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是没有固定的途径和模式,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才可能真正推动我国创新药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韩青青,钟鸣文. 探索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浙江大学的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48-51.

[2]朱卡林,胡永洲,曾苏,张小玲,姚晨. 综合性大学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4,(04):9-12.

[3]王喜然,姚怀,王要力. 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3):153-154.

[4]朱学慧,李享元.基于毕业课题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04-105.

[5]黄锁义,李容,潘乔丹,黄世稳.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02):22-24.

[6]叶民,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 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4):55-58.

[7]李佳,周丽芳,卢秀莲,周益峰,黄丽红,楼纪东.药学专业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培养科研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33):155+131.

[8]金一平. 本科生国际交流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03):59-62.

[9]黄锁义,李容,潘乔丹,黄世稳. 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02):22-24.

作者:应美丹 项森峰 朱卡林 杨波

第三篇:精准医学模式下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 要: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对现代医药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药学研究生教育作为药物研发和治疗的中坚力量,亟待参照精准医学模式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基于精准医学模式下,对药学研究生进行培养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科研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的教育十分重要,通过加强药学研究生精准医学理念的培养、提供相关前沿信息的传授、增进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施研究生团队合作和实践训练有助于实现精准医学模式下提升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精准医学;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

前言

伴随着药学服务模式的改变和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物制剂研究和产品研发等领域对药学研究生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大高校的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日益成熟。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药学研究生教育则是药物研发的基础力量。随着精准医学的诞生,药学研究生教育需参照精准医学模式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精准医学模式对药学研究生提出的挑战

根据精准医学理念,需要从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来思考和防治疾病,进而实现对疾病精准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关系更加紧密。从药学研究生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来讲,精准医学都渗透在其中。培养具有精准医学理念、实践技能扎实、科研创新意识强的药学研究生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医疗,也能极大程度地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在实现精准医学模式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需要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涉及多学科交叉,其对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支撑精准医学的药物研究发展,需要从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和预后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药学研究生在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依靠精准医学模式来增进对疾病的了解,研究开发出针对各种疾病分类分型的药物,对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依赖性,给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带来挑战。在精准医疗的理念中,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不仅涉及本专业基础学科还涉及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基础学科。这种多学科融人的趋势,对于药学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精准医学模式对药学研究生提出的机遇

精准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在给药学研究生培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重要机遇。精准医学使疾病的分型变细,而随着各临床的适应症亚群数量的增加,使得对新药种类的需求量增加。面对小而多的疾病亚群,创新药物研发空间将大大增加。药学研究生面对大空间的药物研发领域,能加强他们科研思维的扩展,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在精准医学模式的培养体系中,药学研究生对各交叉学科的学习领悟和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药学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新的目标与内容,即开展科研应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在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介绍科研领域最新进展可以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培养具有多个学科交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能够强化他们的科研能力,开阔他们创新思维。

三、药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

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发展需要科研力量的支持。药学研究生作为药学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力量,其科研能力的培养更为关键。通过科研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锻炼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强化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这些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对将来药物研发力量的加强和研究生就业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创新能力作为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占据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日益凸显。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上培养的关键所在,高校以传统教育模式是很难实现创新科研的培养。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本科生主要學习知识和技能,而研究生不仅需要学习更加高级的知识,也需要发现和解决问题,甚至创造出新的知识。可见,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制药业主要是仿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不多,这种形式下将严重制约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走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而这不仅需要资金和设备的支持,更需要有科研创新人才做基础。药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科研能力的提升是各种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药学学科的发展。

四、精准医学模式下提高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

(一)药学研究生精准医学理念的培养

精准医学模式下提高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前提是加强导师精准医学理念培训。导师的理念、素质以及带教能力是药学研究生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药学学科导师对精准医学理解不深刻,不能用精准医学的思维和方法来指导学生,不利于药学研究生精准医学理念的建立。因此,导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自身对精准医学的理解,这样能够更好的传授精准医学的概念给学生,建立精准医学的教学模式。

(二)精准医学相关前沿信息的传授

对于关于精准医学的药学前沿信息,导师应密切追踪其领域最新进展内容,这是指引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媒体以及微信平台提供快捷的文献最新资讯和解读,能够追踪相关前沿信息,导师可挑选精准医学相关前沿信息对学生进行传授与启迪,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自己获取资讯,与导师进行相互交流。

(三)导师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

在教育教学中,导师应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对于精准医学涉及的相关疾病用药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调动学生科研兴趣和挖掘其的积极性。导师可以列举实例,循序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共同探讨,深入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利用一些不同临床疾病分型用药问题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发掘其中潜在的科研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四)药学研究生的团队合作

在研究生团队的培养过程中,团队成员见解和兴趣点不同,团队成员可以进行互补,共同引导和开发相互的科研潜能。对于精准医学,个人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药学研究生通过团队交流、协作,可以促进对精准医学的理解,既促进个人科研能力的培养,又实现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精准医学模式下的实践训练

药学研究生科研问题的解决是立足于实验室和临床实践。任何理论研究,都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精准医学的实现是需要实验室来保证实施的。一个实验室的环境往往能反映了一个学科研究的深入程度,实验室的设备齐全与环境优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精准医学模式要求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针对不同问题条件来开展探索,实验室可以为不同问题创造相关条件来给予研究生研究的环境,目前对实验室的建设普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这将直接导致了提出问题后难以解决问题,不利于药学学科的持续发展。因此学科的投入应加强到对实验课的投入,为药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此外,临床实践对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临床实践可以直接接触病人,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的症状和用药规律,对药学研究生研究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这将有效促进精准医学模式下药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开创研究思路的新天地。

结语

精准医学是根据个体基因差异、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等精准数据来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革命性的改变。伴随着精准医学理念慢慢深人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利用精准医学模式進行人才的培育能够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药学研究生对现代药学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药物的研发将极大地促进医疗事业的进步,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不能快速更新信息、结合并利用其他专业信息,利用精准医学模式培养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这不仅明确了当前药学研究生培养的定位,即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之上,充分挖掘研究生的科研潜能,培养其具有科研思路和实验技术的未来事业承担者,而且能及时跟进信息,加深与其他专业信息交流的能力。作为药学教育工作者,为了顺应了医学发展变革的要求,选择优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药学研究生,不仅能满足社会药学服务的基本需要,也能促进我国未来药学研究生科研教育的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更能推动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汤立达,徐为人.精准医疗时代下制药行业的挑战和机遇[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4):351-354.

[2]闫兆威.药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5(22):164-165.

作者:覃丽 朱能 李顺祥 夏新华 廖端芳

上一篇:患者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全科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