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2023-02-12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教案

教学内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1分钟)

(一)导入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讲述:大家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①熟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②会表述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经过。

二、自主学习(9分钟)

讲述:学习目标如何实现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2页至第5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然后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并划出答题的要点。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地点在哪?内容是什么?

2、说一说开国大典的时间和主要经过。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9分钟以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全面的回答。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三、分组展示(10分钟)

讲述:看完书能够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进行组内合作交流,比一比谁的答案正确。 准备展示。 组织展示

讲述:今年是建国60周年。60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要牢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第1题:

讲述: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板书: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要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定国旗、代国歌、国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2题

讲述: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这是怎样的一次盛况呢?(板书: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 要点:毛泽东向世界宣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第3题

讲述:新中国成立了,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呢?(板书:历史意义) 要点:国内意义;世界意义。

第4题

讲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是如何解放的?(板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要点:向西藏进军;1951年北京谈判,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四、探究总结(5分钟)

1、质疑解惑

根据分组展示的情况,了解学情,主要针对学生做题思路、方法、结果和规范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之后,向学生提出,分组探究讨论。

2、根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

五、当堂训练(10分钟)

(一)讲述:对自学指导中思考题的答案已经明确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看谁记得快、记得牢。时间8分钟。

(二)学生自背、互背。

六、达标检测(10分钟) 合上课本,做《助学》检测题

第二篇: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文明之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时一: 彩陶

课堂导入 :

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

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 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 思考练习 :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 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 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不同的蛙纹图形。

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彩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用品的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课后作业:

建议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收集、归类整理彩陶纹样。 媒体运用: 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 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总结:作业安排。

第1课 文明之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 3.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媒体运用: 视频短片

二、赏析:后母戊方鼎。 用途猜想 赏析: 四羊方尊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收集资料方法讨论。 简要介绍:

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方鼎器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鼎"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

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 3.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 莲鹤方壶:识别蟠躏纹: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曲。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 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 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提示:分别从时代、器形、纹饰和对比感受几个方面人手。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 提示:按时代、类型、器物名称、尺寸、出土地点、收藏者(单位)等等。 作业与课堂评价:作业及活动建议: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 第1课 文明之光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2、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课时三: 瓷器

导入 :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举例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和补充。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瓷器,感受瓷器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媒体运用: 图片欣赏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青花瓷: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斗彩 有条件的去博物馆欣赏实物。 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青瓷: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长沙窑执壶唐代 釉下彩瓷的发源; 贴近百姓生活的功用和装饰; 商业出口,吸收外域文化。 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带盖梅瓶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明代,青花五彩云龙纹盖罐明代。

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袖,经高温一次烧成。钻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是瓷器袖上彩的一种。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总结: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权淀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赞叹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感触到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和智慧。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第2课《以形写神》(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2、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 课前准备: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关于课题以形写神的谈话: 1、词义理解的讨论。(出处参照资料库)

2、以《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为例展开讨论,理解形和神的概念。 小结: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貌。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关的提示,为尝试表现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教材为学习提出了技法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要求。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以成语故事、神话 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尝试表现,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途径。

资料库:介绍传统绘画理论和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学习大空间:介绍工笔画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叶浅予的作品《藏族舞蹈》运用纯熟的线条,勾画出灵动的舞蹈动作。中国画表现人物要求一气呵成,所以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深刻理解便成为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使学生理解造型基础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韩羽的作品《戏剧人物》运用泼墨技法,表现了舞台上的张飞刚毅、憨直的艺术形象,造型夸张,气势非凡。墨色浓厚苍润,用笔洒脱飞扬。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仔细观察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和体会墨色的不同层次。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图》,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微睁双目、喃喃吟颂的面部表情,以及简约造型中空白的处理,体会诗人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的心境。 活动一设置了读画、临画的学习任务,并为此选择了其他人物画作品。这一部分的学习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简洁的笔墨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参考。让学生通过读画细心品味人物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笔墨运用特点,通过临摹学习体会人物造型和用笔用墨的方法。 活动二围绕一定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而设置。教材选用了《学步》和《相马图》两幅作品作为范式,从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道具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为临摹范本使用。 2.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以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为主。多媒体课件应考虑提供放大的作品局部画面;演示和作业用的工具应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模仿。作业用纸的尺寸 应适合在课桌上使用,可以考虑选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纸。课堂组织形式仍旧以单独作业为主。教学过程中注意习惯的培养,对工具的摆放、使用以及卫生事项做出具体要求,如注意笔洗的摆放;用手指捏挤去除毛笔多余的水分,不要随便乱甩等等。 3.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活动设置,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活动和临摹尝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水墨表现简单的人物。第二课时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欣赏导入,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从整体感受线条的表现特点、水墨效果、构图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抒发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尝试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试一试将作品与题材、性格对号,进一步体会笔墨与情感的联系。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活动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穿插笔墨的练习,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临摹,切身体验用水墨画人物的过程,并让学生交谈感受。欣赏、分析《太白行吟图》,对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动态塑造、身份举止的表现以及关联绘画主题表现的其他问题,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归纳要点,对教学做出评价,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进行人物画创作,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参考课本列举的不同形式的人物画作品,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首先复习上节课归纳的要点,让个别学生简短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由此启发更多的同学。通过对课本中的若干范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启迪他们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深意,围绕主题刻画人物。注意利用人物的衣着打扮,呈现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道具,省去多余的罗列。在创作过程中,随时展示学生作品并予评价和辅导。 4.教学评价

评价的范围可以是理解水平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的,这样做能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获得。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通过各方面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理解中国画人物的神态和意境、运用水墨工具进行人物画表现等方面对学习做出评价。 熟练地掌握水墨技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本单元的直接目标,作业不需强求形似,重在通过尝试体会感受,评价指标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侧重。

四、教学选择 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 临摹的方法有多种,如局部临摹;摹写铅笔稿,再用水墨勾画;模仿笔墨画法等等,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中国画人物的神态是通过各个方面表现的,包括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教材选择的图片都各有侧重,教学中可以分门别类加以使用。 欣赏内容贯穿于始终,教材关于作品的描述可以视为提示,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技法的学习以临摹为主,即使是表现主题的习作,也可以借助临摹完成,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可以烘托气氛;《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用戏剧影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可以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画面效果的感受结合表现方法分析,也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欣赏的内容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讲解抽象的笔墨形式时,尽可能地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张飞、李逵、钟馗等个性张扬的人物;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仕女、杨柳等等。通过不同的例证,让学生贴切地理解笔墨运用和情感表现的关系。笔墨练习重在体验和感受,如:中锋运笔和侧锋运笔所产生的效果;流畅的线条和疾涩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面上产生的层次等等,通过经验的积累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人物画创作首先要理解所画的人物,在选择创作题材的同时,自然考虑到表现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避免公式化的表现。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的直接演示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在技法学习环节中至关重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不同的演示内容。如不同的运笔产生的效果,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等完全可以做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的演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分工画成语故事组画的活动形式。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对学生产生永久的影响,诸如执笔运笔的方法、毛笔中不同浓淡水墨的分配、宣纸特性的把握等等,都是演示和辅导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某一细节有所感悟,也是很好的收获。 细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中国画为了表现主题,往往对人物神态进行夸张,如果能在一幅作品中抓住被夸张的关键所在,即能够较容易地领悟画家的表现意图和观察方法,同时,我们会发现其他人物画中也有类似手段。

六、教学资料

梁楷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原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为人豪宕不羁,嗜酒自乐,曾把皇帝赐给的金带挂于院内,不受而去。由于他豪放的个性和作风,故有梁风(疯)子的别号。梁楷善画人物、山水、佛道、鬼神、花鸟,绘画风格多样而有变化。他的绘画对后来元明清的文人画,甚至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可染(1907~1989)中国现代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他的写意人物画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关良(1900~1986)中国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油画。他以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戏剧人物,创水墨戏剧人物画,以新颖别致的笔墨,独步画坛。

叶浅予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叶浅予的中国画熏主要靠自学熏曾一度从师张大千。画风工细,有装饰味,作品富有时代精神。

韩羽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动画片《三个和尚》的主要作者。 卢沉(1935)中国现代画家,主张融合中西之长,在现代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走水墨画现代化之路。作品或取自历史题材,或将日常生活所见、所思,赋之于画,画风多变,时有新意。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现代画家。中国女性画家中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作品在平凡的人物中开掘更深沉的精神内涵。

第3课 画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境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情景导学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画故事情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布置学习欣赏《老鼠娶亲》作品:

分小组观察欣赏作品,并讨论、研究以下的问题: 1.根据命题讲讲画中表现的情节是怎样紧扣主题的。 2.作品中的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有什么特点。 3.画面的构图是怎样突出主体和主题的。 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文字与画面的密切关系。

二、研究分析学生作品:作业布置: 1.故事表现准确完整; 2.画面的连贯性; 3.形象刻画的生动性。

第4课 视觉中的红屋顶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对比传统与现代的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

2、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 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了解现代绘画的艺术语言。

3、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初步建立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认识、品评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方现代主义画派的特点与传统主义画派的区别。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20世纪初以来,很多现代派艺术家开始强调写实绘画中的局部因素,或侧重色彩,或侧重形体,拓宽了美术的表现形式,赋予艺术作品新的力量。

二、出示图片: 从写实风格到多种风格

第一组:《蓬图瓦兹的红屋顶》忠实于对象,逼真细腻。 第二组:《红屋》形体简略,色彩饱和

第三组:《街》用点、线、面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体现韵律和节奏感,房屋有如童话。

第四组:《塔楼》用线条构成画面,用平面处理物象,几何化形体重叠,层次感、空间感增强,物体和谐共存。

第五组:《生动的风景》用线、面的几何化来概括物体,色彩使用单纯,作品有一种装饰美感,充满装饰趣味和强烈的力量感。

第六组:《秋天的山村》轻松的线条构成,绝对的平面,稚气天真画家使用的线条、色彩不是随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对所描绘物象的理解和在认识。

三、小组比一比(分析评价现代派作品的绘画语言) 思考·练习

《秋天的山村》中既有形状的归纳,又有色彩的归纳,仔细观察,哪些色块分别表现了房屋、菜畦、土地、水塘,谈谈你的看法。尝试用这几种色彩改画《街》,看看给你的感觉发生了什么变化。 创作的基本方法

运用现代派绘画方法,对客观物象进行简化、概括、提炼或变形、解构,然后重新组合,能获得新的表象形式,创作出有意味的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表现形式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归纳、夸张客观物象的主要特征,组织画面时要从美的方面充分研究整体比例,空间分割,点、线、面的表现性等诸多因素。 欣赏《鸟飞了》版画 徐冰

方法一:省略次要的东西后进行归纳,形体一般趋于平面化 欣赏《大明风度》油画 王怀庆怎样通过简化→变形→新的表现形式 方法二:夸张主要部分,形体往往表现出几何化和装饰化的效果 欣赏《马系列之一》(油画)现代 曹力 欣赏《老牛和小牛》(农民画)常振芳 思考·练习

尝试用上面两幅图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勾勒你喜欢的小动物。 方法三:对客观对象进行分解和组合

欣赏:从青铜器(人面鼎)→(兽面纹斝jia)→(爵)到爵、斝(油画)庞涛

第4课 视觉中的红屋顶 第二课时

一、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欣赏:吉他(拼贴画)毕加索

二、思考 训练

这幅剪贴画保留了吉他的哪些特征?

尝试分析画面构图,说说画家是怎样把握画面的平衡和变化以及怎样营造深度空间的。 学习活动一

以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尝试制作一幅题为“小提琴”的拼贴或绘画作品。 思考·练习

欣赏《画画中的克劳德》(油画)毕加索 《塞纳西欧》(油画)克力

以上两幅图在处理和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时,用了什么样的变形手法,给你怎么样的艺术感受?

欣赏:《鱼系列之一》(油画)王玉平

《鱼系列之一》中的鱼形状简化变形,色彩强调大面积对比,富有表现性 欣赏:照片《室内一角》与《寻找室内形状》 (选自《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对比

《寻找室内形状》画家运用丙烯、粉笔进行色彩表现方法的实验。 《天水桥》(摄影)现代 韦鸣

通过概括、简化、变形、分解、重新组合等手法改变实际物象,构成新的画面。 学习活动二

参照《寻找室内的形状》和《天水桥》创作一幅个性化的作品。 课堂练习:

1.人们为什么不满足于模仿自然的表现形式? 2.变形手法表现的自然景物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看世界呢? 作业布置: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用心体会,在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新奇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艺术作品。

第5课《方寸之间》

教材分析

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篆刻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2.认识阳刻和阴刻的手法,了解朱文和白文。

3.了解篆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对篆刻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法作品与篆刻作品对比分析),书法与篆刻的练习 问:这两种艺术形式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新课教授

1.什么是篆刻: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2.篆刻艺术的历史:历代篆刻作品欣赏。 (1) 战国古印。安昌里玺

(2) 秦朝古印。讲解其历史和特点。 (3) 汉印。讲解其历史和特点。 3.篆刻艺术的特点:在较小的面积内,运用汉字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进行丰富的艺术变化。 4.阳刻作品与阴刻作品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点: ①.出示一组阳刻作品(朱文)

②.出示一组阴刻作品(白文)

(篆刻艺术在方寸之间,以刀代笔,通过不同的刀法组合来体现汉字的艺术性)

5.基本步骤介绍:

①.直接反写②.水印翻稿 ③刀刻④印

6.印章的品类欣赏:名章作品、闲章作品、肖形章 7.印面的分布与组织欣赏(艺术性的体现) 8.学生作品赏析

三、作业布置

从以下作业中任选一个作业:

1、 从课本中找两方印章临摹,要求一朱一白。

2、 从老师提供的篆体字中集字,来设计一方印章。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业欣赏

第六课 变废为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去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封面艺术。

2、融美术字与图形于一体,强调字体与图形的排版设计。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

3、能够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设计自己喜爱的书的封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即: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的视觉形象。

2、难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完成自己喜爱的书的封面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

1、教具:各类书籍封面设计作品

2、学具:铅笔、尺子、蜡笔、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二)、导入新课

1.新学期对这学期的教材进行全面的介绍,对要用的材料做下安排。 2.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或者喜爱的书籍封面设计.(注意及时总结学生从哪些方面介绍书籍封面,积极肯定学生对封面设计美感朴素的认识与思考.)

(三)、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 :书的封面丢了,对书有什么影响。 ( 封面的作用 ) 总结: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书的前面就像人的脸面一样,是一本书的很重要的部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它起到决定性作用,引导我们进入书的内容。 2.书籍的分类

a.名著类、杂志类、科教类等 b.具体的组成(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

3.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通常运用文字、绘画、摄影和图案等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设计。 4.介绍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式:

A.对称布局 B. 均衡布局 C. 不均衡布局 5.教书总结 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 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

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课本

3、

4、5页)教书 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

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四)、封面设计步骤: a.构思立意

b.确定封面的规格和文字的位置。(利用文字进行封面设计时,要根据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结合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进行整体布局。 注意:用双线,单线会减弱视觉冲击力。 c.上颜色(颜色鲜明) 五.学生实践

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文字作为元素,对自己喜爱的书进行封面设计。 要求:文字突出,颜色鲜明 六.作品讲评,小结

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感受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法。

2、学习了解书籍装订的方法与形式,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

3、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封面设计构思。

2 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三、教具与学具: 1 .教具:教学课件。

2 .学具:包好的书、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小桶、剪刀、胶水、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分析一组以文字元素为主设计的中外书籍封面.(引导学生运用上课时学习的文字设计知识进行分析.) 以图例说明,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书,对字体,色彩、排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书到底有哪几部分?

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 2.介绍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式: A.对称布局 B. 均衡布局 C. 不均衡布局

3.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时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实际装帧要对封面、书脊、封底进行整体的设计。 4.了解书籍装订的形式:

A. 书籍装订就是把印好的书加工成书本。

B. 书籍装订的形式:a.中式装订(以线装为主要形式,线装书较费工时,现在很少应用。 b.西式装订(平装、精装)

5.特殊效果的封面设计(欣赏5页中的特殊效果的封面设计)

6.封面设计步骤:A. 构思立意 B.运用不同的材料的技法进行设计制作,封面设计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三、学生实践

1.学生分组练习, 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教师辅导. 2.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设计具有个性的书籍封面(提倡选择水彩笔,蜡笔等简便,易行的绘制工具,探索剪,贴,镂空,拓印等省时,实用的表现技巧.)

四、作业展示与评价. 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书籍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第七课我喜爱的书

教 教学目标

1、了解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封面艺术。

2、融美术字与图形于一体,强调字体与图形的排版设计。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美、体现个性的封面。

3、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

2、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教具与学具:

1、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投影仪、各类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

2、学具: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去书店买书、图书馆借书时,首先注意书的什么?为什么?

2、出示几册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提问:这些书的封面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由此引出:一本书不仅仅有好看的内容,还要有好看的封面设计,这样才能给读者有较深的印象,那么怎样来设计一本好的封面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二)讲授新课

1、结合课本24页图例提问:除了教科书,你们还了解哪些内容的书籍?请同学回答书籍的大致分类,教师归纳总结:书籍的内容很多一般分为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文学艺术类、休闲百科类、儿童读物类、期刊杂志类等。

2、实物投影一本较厚的书,进行观察分析,你看到了书的哪几个部分?(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

提问:[1]书籍的封面有什么作用?(保护书页,宣传作用,欣赏收藏价值)

[2] 封面设计时应设计哪几部分?为什么?(封面、书脊、封底)

3、电脑出示书籍封面的画面,让学生观察书的封面上有些什么?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封面,犹如人的脸面各不相同,究竟封面上有些什么呢?(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出版社、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 教师总结: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

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绘制的。

(多媒体展示欣赏《日记本封面设计》作品)

教师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 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4、封面设计步骤: (1) 构思立意

(2) 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

(3) 图形的设色或制作,可以用笔直接画和设色,也可以运用学过的镂刻版画的技法上色,甚至可用有色纸剪贴

(4)上颜色

5、学生创作练习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作业要求:(1) 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本你们共同喜爱的书的封面。

(2) 图形装饰、文字突出、颜色鲜明。(教师作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小结

1、实物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教案

教学目标:

1、深情朗读课文,体会思乡情感。

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品味人物形象,感受问中风俗美、人情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

1、细读课文,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文中风俗美、人情美,从而理解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认真预习课文,搜集古今中外表现思乡的古诗句。

,:

一:导入

新年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过年时,大家互相串门、拜年、贴门神、放鞭炮„„各地春节的习俗大同小异,看到我展示的这些画面,你们会想到哪些类似的经历呢?(让同学们举手回答)那么,你们知道在温州六七十年以前过年有哪些风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琦君的作品《春酒》。(板书《春酒》)

二、作者简介

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现定居美国。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桂花雨》、《橘子红了》„„

文学特色: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以家乡温州为背景,多取温馨回忆,不离亲情人伦之美,语言温婉自然,长于细节描绘。

三、检查预习

气氛(fēn) 两颊(jiá) 煨炖(wēidùn) 枸杞子(qǐ)

薏草(yì) 斟酒(zhēn) 家醅(pēi)

四、品悟美文

琦君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她无论是写人物,还是抒情怀,有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和。因此,读完文章,就如同饮了一杯甘醇的美酒,那么,它美在哪里呢?我认为,它有三大美:

(一)构思美

请同学们思考本文围绕春酒写了哪几件事情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过春节——吃春酒——吃会酒——制春酒

由此可见,整篇文章围绕春酒,围绕家乡的味道构思全文,印证了散文的

形散神聚,从而体现出构思之美。

(二)人物美

《春酒》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是如何突出人物之美的呢?主要是善于运用

充满情趣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细节来分析人物的美。

(1)请同学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所喜欢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请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教师巡视)

(3)小组代表发言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生回答: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情趣)

问:“我”当时期望的热情和可爱,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的?

生答。

师再问:想一想:如果把“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换成了“受邀请”,会怎样? 如果把肚子吃得跟“蜜蜂似的”,换成说吃得“像小猪”呢结果会怎样?

如果把“还”换成了“便”,效果又会怎样?

明确:

终于到来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馋的样子。

就是因为蜜蜂是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写出了“我”的可爱。

“还”捧一大包说明她吃饱了后竟然还拿,也正写出了孩子的可爱。

找到这句的同学朗读,注意读出作者的情感来。

b、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生回答:“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情趣)(甜蜜的感觉)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把“偷偷”和“好几回”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 “偷偷”而不是当着母亲的面,表现“我”内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是指多次,而不是一回、一次,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也显示出“我”的可爱。

请这位同学给我们读读看,看他是否能读出这样的感情来。

c、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生回答:“我”的可爱和情趣。(情趣)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能否从具体的词语来说说呢?

明确:

“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

“走来走去”表明了他即使是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但还是格外珍惜,舍不得喝。

“捏”是对撒了虽不是很多但自己很是珍惜的一点点后的失望。

“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

“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碗酒后的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

“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也写出了“我”的那种童趣。

请一个同学示范朗读。其他的同学注意欣赏,听他们读得怎样。

d、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生回答:写出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小时候,我那企盼的神态。(情趣)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若把“眼巴巴”去掉,会怎样?

同学们你们把去掉“眼巴巴”之后的这句话,再读一遍看看效果怎样。哪个同学发现了?

明确:

若把“眼巴巴”去掉,就不能够写出小女孩那种盼望的眼神,目光里满是期待和向往。

e、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生回答:甜蜜的神态。

问:在语句中并没有这样的字眼啊,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答:跟喝过酒似的。

问:那你是否能通过具体的词语,把母亲当时的心理准确地说出来呢?

明确:

“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羞愧”。一副农家妇人的样子。

“其实”这一副词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一个贤妻良母就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f、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生回答:花匠阿标叔的老实善良、纯朴的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之所以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是因为对故乡有特殊感情。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主题美

正是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体现出了人物的性

格,并且从多角度描写了家乡淳朴的民风,融洽的关系,由此看来,你认为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春酒吗?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是,思乡之情)

哪一段思乡之情最浓呢?(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她曾这样深情的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所以,作者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流淌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也写过很多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请大家展示搜集的有关思乡的诗句。

教师展示名句,学生齐读。

播放《乡愁》

(悠扬的音乐,深情的朗读,把学生情感推向高潮。丰富了学生精神世界,再次获得思想启迪。)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一壶春酒,一场会酒,醉了年幼的“我”,醉了母亲,也醉了众乡邻。我想,他们也会勾起我们的许多关于新年的美好的回忆。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用心去体会,我们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春酒》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经历是人生一大财富。我想:经历过,并深刻地去反思其中的得失,汲取经验,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生活、工作,才真正算是人生一大财富。这堂课上完后,自己感觉比以前有进步。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配合也很积极,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回过头来思考这节课,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作为初二学生,对于生字词仍还处在积累阶段,如果淡化了字词,学生的字词积累就不够,语文的基础知识也就不牢。比如“如法炮制”的“炮”和“煨炖”这两个词的注音,学生虽然预习了,但不到位,所以就出错了。作者介绍,它属于语文的文学常识的内容,了解了作者,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情感,同时加大积累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上,我较为巧妙地把二者有机地融于课堂中,使语文知识得到落实。

2、创造了轻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导入部分,通过显示大量的过年图片:贴“春”字、贴“福”字、放鞭炮、挂灯笼„„熟悉的场景,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回忆,学生的话匣子随之打开,讲过年的情景时津津乐道。欢乐的氛围随“图片”而“潜”入课堂。在品读细节阶段,我都给了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他们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位学生找到了这一句“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但在朗读的过程中却把“偷偷”这个词读掉了,我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就此因势利导,问“如果把偷偷去掉好吗,为什么?”这一问立即调动学生发言的激情,马上就有学生给出了满意的答案。于是我又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再次调动学生的回忆,课堂气氛因而更加热烈。

3、情境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成为本节课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体会毕竟是不深的,让学生感受情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通过感受主题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然后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对思乡的古诗的积累,让他们再次感受思乡的情感,十四五岁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绪感染,从而完成情感教育。

总体上说,这堂课还算是成功的,但仍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需要改进。

1、时间分布还不够科学。在品读细节环节上,所用的时间稍微有点多,因为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因而有时老师又重复说一遍。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显得老师说的太多,所以在朗读这个环节读的太少,最后还有一个听《乡愁》的环节不得不删掉,古诗部分本来是让学生先说,然后展示,再齐读一遍,但由于已经下课,所以齐读也删掉了。如果我再上这堂课应该说在时间的调控上将更为合理、有效。

2、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开发不够,对学生学习的方式的指导有待加强。课堂上,对学生不够放心,仍是我讲得多些,很多地方没有放开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学生的思维也还没完全打开。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很单一,尽管也有自主探究的方式的运用,但学生仍以回答问题为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基本上没落到实处。如果再有机会上这样的课,我想我会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开发,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时效性、主动性进行指导,真正贯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透视本课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新思想、新理念的支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现代教育技术,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编写的精神,创造性开展,;更需要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大胆付之于实践,勇于尝试,努力创设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师生互学,和谐交流的平台,在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茉莉花》教案设计

课 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

1、 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歌曲学唱

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1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 民歌的体裁: 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 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选择:A、 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回答)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分声部教唱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5、声部配合,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放录音)

1、《茉莉花》—江苏民歌。与河北民歌作以比较,看看两者旋律有何

2 不同?风格有何不同?

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片断(合唱版、爵士版、器乐版) (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组织教学:课前情境渲染——在教室里挂上中国结、红灯笼、戏剧脸谱等中国传统民俗装饰,录音里播放着“隆格隆”。

一.导入

出示三张代表不同民族音乐体裁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是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戏曲、宋祖英的演唱)

二.激情引(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thread-101768-1-1.html)趣

1.学生讨论:对戏曲音乐的了解

2.教师总结:我国的民族文化多采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代表。

3.师生同唱歌曲《唱脸谱》,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演唱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京剧脸谱)

A.我们看到演员们的脸上涂了颜色并画成了花脸,这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装艺术,尤以京剧为典型,因为它在构图、勾画、涂色等

3 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

B.讨论颜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结合相应的脸谱进行课堂讨论)

红色——威武中正——钟馗 黑色——严肃刚正——包公

蓝色——凶猛豪爽——窦尔墩 白色——阴险狡诈——曹操

C.老师提问:我国的国剧是哪一剧种?历史上的四大名旦都是谁?

D.教师与学生交流后讲解

三.感受与体验

1.由《唱脸谱》这首歌导入对京剧的介绍:

A.介绍我国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其唱腔的特点(主要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唱腔)

B.请同学听京剧名段《铡美案》中《驸马不必巧言讲》运用的是哪一种唱腔?

2.学唱《驸马不必巧言讲》

根据节奏念戏文 (要求:字正腔圆 )

唱戏谱 学大戏 (提问:这段唱腔里面最后一句同学们唱得最有韵味,如果给这句加一个动作的话,大家想想怎么加才能让我们的演唱更有点京戏的味儿?)

请同学创造性的表演,进一步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3.聆听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与《驸

4 马不必巧言讲》作比较,并请同学们描绘或表演两段情节。

4.看录像《女驸马》,展开对另一剧种的认识 。

学生谈对黄梅戏的了解

教师补充介绍黄梅戏以及它的著名曲目

5.跟VCD演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6.学生学习并表演戏剧的基本手势和走圆场等。

四.创造与实践

1.看脸谱说人物与行当——包拯、红娘、曹操……

2.才艺大比拼

活动内容:画脸谱、根据脸谱演角色、老调新唱——编戏文。

第三单元时:管弦和鸣

教学目标

l、通过视听练习使学生认识西洋管弦乐队及乐器,能够听辨乐器音色。

2、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大、小提琴、长笛、小号和单簧管的音色,感受不同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同音乐体裁及其特点。

3、通过让学生们触摸乐器、演奏乐器,使学生对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

5 单簧管的音色。

教学难点:

体会以上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展示管弦乐队照片)。

教师:同学们,你们熟悉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吗?(学生回答:《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师:这首乐曲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乐队演奏的吗? (学生回答:交响乐队)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交响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的乐器组成。

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及其组成乐器,欣赏乐曲(多媒体播放乐器组图片)。

l、交响乐队也叫西洋管弦乐队,它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乐队。在强奏时,它雷霆万钧;弱奏时,它飘若游丝。它有八个8度的音域,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队。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上有哪些乐器?(学生回答略)管弦乐队根据乐器的材质和演奏方式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我们先来认识弦乐器组(出示弦乐器组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6

2、介绍弦乐器组:弦乐器组由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组成。乐器的音色由共鸣箱体积大小以及琴弦粗细的不同而决定。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中提琴是中音乐器,音色柔美醇厚;小提琴是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播放乐曲,教师随机解说)。

3、欣赏两首由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和《梦幻曲》,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

a、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b、这两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查尔达什舞曲》音乐快慢对比强烈,音乐形象鲜明,慢板忧郁而细腻,快板欢快而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梦幻曲》旋律曲折优美,速度徐缓,犹如在甜美的梦境中。

b、小提琴的音色柔美,演奏技巧丰富,可以很好的表现《查尔达什舞曲》的音乐情绪及内容。大提琴音色柔和醇厚,能充分表现《梦幻曲》如梦如幻的意境。

4、介绍木管乐器组(播放木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

学生辨认乐器,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木管乐器组由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长笛音色明亮、活泼,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短笛是长笛音域的

7 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单簧管和双簧管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中音乐器,外形略相象,但单簧管的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thread-101768-1-1.html)。大管音色低沉、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5、欣赏两首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乐曲《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

播放《西西里舞曲》和《单簧管波尔卡》,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这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教师总结:《西西里舞曲》音乐旋律清新优雅,由于有变化音,使旋律别具一格。《单簧管波尔卡》旋律简洁明快,轻松明快。

6、介绍铜管乐器组:(播放铜管乐器组图片,分别播放乐曲片段)。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教师总结:铜管乐器组由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组成。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音色的连接: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适合演奏号角般的旋律;大号音色低沉、笨重。

7、欣赏《拿波里舞曲》,了解小号的音色。

学生讨论:在这首乐曲中小号的音色特点。

答:细腻、柔和音色富于舞蹈性。

8、介绍打击乐器组学生讨论每件乐器的音色。(略)

8

9、学生活动:认识、触摸乐器。(略)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4,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5,引导学生注意后半排起唱,唱好并唱准波音,要掌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以及强弱记号,使学生能够盛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6,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等.也可分小组演唱,自选演唱形式. 二,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1,分析:歌曲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森林魅力景象的描绘,第二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段,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音调较第二部分更加强烈,其中从"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速度突快,音调上由模进开始,与前面自由舒展的旋律形态成鲜明对比,在倒数第九小节处重又回到宽广的节奏上来,与第一,二部分形成呼应. 2,听录音,学生自由讨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清新优美的,深情歌颂的,表达了对大森林的无比热爱. 3,学生可随录音哼唱以熟悉曲调. 4,分析歌曲的结构,前后曲调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5,注意歌谱中的各种表情记号,谈谈它们的作用. 3.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

9 小设计

通过对以上两首歌颂森林的歌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按不同的调式,不同的表演形式各设计(或查找)一首关于森林的歌曲 ,为下一节课欣赏不同体裁,不同调式,不同表演形式的乐曲作好准备.

《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能辨认、识别非洲音乐和舞蹈,并能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3.模仿非洲黑人舞蹈。 教学重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用具:

钢琴、图片`油彩、草裙、贝壳、纸盒、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言:

10 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教师:今天我们要去环球之旅的第三站──非洲。

非洲,有着辽阔的沙漠,茂密的丛林,漫长的海岸线。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黑色人种。他们与其他种族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非洲音乐文化。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当太阳降落》,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教师小结: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 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3.演唱歌曲: (1)完整连唱歌曲,

(2)处理歌曲,重点突出歌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难点,进行单独练习。

(3)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

的云》《云车,你飞下云端》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是

伴随黑人被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5)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6)(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

11 http:///thread-101768-1-1.html)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

1.了解非洲黑人舞蹈的特点(节奏强烈,强调人体的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现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黑人舞蹈不仅为宗教信仰和各种仪式以及劳动需要而产生和存在,也是非洲黑人用身体动作和节奏表达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最重要方式。

3.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这种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休闲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该舞蹈动作的特点。

四、创作

1.引导学生学跳黑人舞蹈。

2.用老师准备的用品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狩猎的舞蹈场面。

4.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延伸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

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

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

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

中,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教案

19.2.1矩形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教学重点 矩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 矩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思考: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学生举例矩形的实例

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再探新知

已知: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

AC是△ABC的 边 BO是AC边上的 线

BO与AC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直角三角形 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活学活用

(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

∠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5达标检测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m,

cm,

cm,

cm.

6归纳总结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7作业 P95 1 2 3

课后反思

上一篇:热能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下一篇:人民调解工作经验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