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2024-05-17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精选8篇)

篇1: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学情分析】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好的故事是孩子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童年里最温馨浪漫的陪伴,孩子是听着故事甚至编着故事长大的。八年级的学生,阅读了一定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故事积累,甚至不满足于看别人的故事,很有可能创作的种子正在他们心中萌芽。此时,教给学生编写故事一些方法,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一定会极大激起他们写作的热情。

【设计意图】

1.本单元的写作是学写故事,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写作故事的兴趣和自信心。

2.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编出情节完整、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

3.能够在故事中巧妙设置波澜,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教学过程】

导入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我们都喜欢读故事,可是写好一个故事却不是那么简单。作家笔下的故事写遍了人间万象,记录了世间的阴晴圆缺,描摹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常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甚至让许多人都有了当一个作家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写故事的人吧!那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怎样写就的呢?

一、故事引路,感受波澜。

故事一:蒲松龄《狼》(略)

故事二:《猎狮》

伊莉微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微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故事三:《心田上的百合花》(略)

故事四:《纪晓岚巧写祝寿诗》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二、解析故事,探秘波澜。

讨论:

1.这四则故事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论:都有精彩的情节,故事中巧妙设置波澜,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结:它们的结构符合下面的公式:

故事=愿望+波澜+结局

2.分析一下,它们分别有那些波澜?填写下面表格。

学生讨论。

3.这些“波澜”是如何设置的呢?

教师小结:

它们分别代表了四种方法:

①层层深入法。“遇狼”、“惧狼”、“御狼”三重波澜层层深入,形势愈来愈危急,愈来愈险恶,紧紧地揪住了读者的心。

层层深入,关键在于制造愈来愈紧张的气氛,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剧情陡然反转,甚至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②意外迭生法。巴布身死是一重意外,收到狮尸未收到巴布尸首又是一重意外,来电告知“巴布在狮腹内”则是第三重意外了,真是悬念迭起,意外丛生。

意外迭生,关键在于“巧”。所有的意外一一爆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起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矛盾冲突的强烈关注,使其产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如何的急切心理,使文章情节跌宕多姿,波澜起伏。

③制造障碍法。故事三中,百合“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是主观障碍,杂草嘲笑、讥讽百合,蜂蝶鸟雀劝告百合是客观障碍。百合花就在克服、战胜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实现愿望,开出花朵了。

制造障碍,关键在于合理想象,使障碍的产生顺乎理,使战胜障碍的过程合乎情。

④巧设误会法。首句“这个婆娘不是人。”是制造第一次误会,众人面面相觑时,他的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将误会解除;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是制造第二次误会,当满座石化时,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再次解除了误会。

制造误会,关键在于“故意为之”。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之间的误解,使文章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为行文推波助澜,使情节扑朔迷离,令读者读来饶有兴趣。

三、课堂练笔,巧设波澜。

1.文题展示: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请以《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将标题补充完整。

2.确定一个主人公,为他设定一个愿望,再设计出几重波澜。

3.讨论,交流:

生1:题目《青蛙看海的故事》

生2:题目《上学的故事》

生3,题目《梅的故事》

……

3.小结:编写故事,其实是考查大家的构思能力和写作能力。只要我们巧妙构思,一定能使有限的篇幅里“尺水风动波澜起,一波三折妙趣生”,写就精彩的故事。

四、故事展示,尺水兴波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物描写、分析法,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重点)

2、过程与方法:

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重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卖炭翁可怜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二、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人称诗魔。著有《白氏长庆集》,其中《新乐府》最有名。

三、教学内容: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贱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调转车头,吆喝着赶着牛朝皇宫走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注释:

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

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⒅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四、诗内容:

一段:描写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的艰辛及目的。

二段:描写卖炭翁卖炭被宫使抢夺走。(卖炭遇宫使,炭被夺走。)

诗意:(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艰难,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色:1、人物描写等画面生动。

2、灵活运用衬托、反衬、对比手法。(难点)(需要细细回味)

用“一尺雪”、“碾冰辙”侧面描述陪衬“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衣正单”正面描述。表现卖炭翁生活难上加难,可怜之状着实令人同情。

用“心忧炭贱愿天寒”反衬“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正单”,衬出了卖炭翁炽烈的希望之火,只有天寒,炭价才能可观。

用“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炭之多之重、价钱之少反衬“宫市”残酷的掠夺本性。用“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做外观对比,突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悬殊。

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五、教学过程:

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

2、学习书注,读书必看注。

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

比如:找出外貌描写句子;找出心理描写句子;找出动作描写句子。

部署作业:

朗读并默写(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编成一篇记叙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1、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奶糖”的线索作用。

2、结合文中具体描写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并学习文章写人的方法。

3、探究结尾之妙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亲情与关爱之暖。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人手法。

一、导入(2分钟)

以温馨的亲情图片导入。图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温馨的瞬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是如此地快乐!但是假如妈妈离开了孩子,孩子离开了母亲呢?小说《甜甜的泥土》的主人公王小亮就是一个离开了妈妈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二、概括情节(8分钟)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写了王小亮把生母送给他的奶糖藏于雪地中,后来竟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

2、文章围绕什么来写的?根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围绕“奶糖”来写的。可以分为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三、研读人物,学习写法(25分钟)

这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请选择一个来分析。要求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尽量全面地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示:可以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如语言、神态、动作等。小说还有另外一些描写方法,如环境描写,对比手法,也可以注意一下。

1、示例: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分析:这里对母亲的眼神变化进行了描写,“黯淡”和“热切”形成对比,这位母亲因为长期和孩子分开而黯淡,又因为即将见到孩子而兴奋。从这句神态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深深爱着孩子的母亲。

2、学生认真阅读并赏析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根据示例分析人物形象。

3、交流。

如有的同学提到了母亲,教师就顺势将母亲的形象分析到位,同时归纳作者写人的角度和方法。除了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可以好好咀嚼的。

在品味语句的同时穿插有感情地朗读。

4、明确:

母亲一个是深爱孩子却又无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无奈的、痛苦的、可怜的形象。

王小亮是一个境遇可怜、懂事、充满爱心的孩子。

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了老师的同情心,另一方面也侧面衬托了小亮的遭遇可怜。

爸爸是一个凶残的、不顾父子之情一味听取后妈坏话的形象。

后妈是一个打扮邀宠、存心不良的形象。

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不光用到了正面描写,如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还用到了侧面描写,用到了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四、探究结尾(5分钟)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然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喜剧性的结尾。小亮见到奶糖融化了,本来流下来眼泪,为什么后来他转而笑了?

讨论明确:因为虽然他的奶糖化了,但是母亲的爱却永远存在,他感受到了这份爱,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关爱小亮的人还不止是他的母亲,还有同学、老师,甚至是门卫老头,爱心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

五、联系生活(5分钟)

你认为,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可能学生读完该小说,会产生一个误解,认为后妈都是可怕的。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是不幸的。所以在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比如可以学学小亮的坚强,比如要学会多给予别人关爱。)

六、作业布置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篇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1. 封面“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苏”字是繁体字。

尽管“江苏教育出版社”七个字是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中可以保留繁体字或者不规范的汉字, 但用于教材就不太好了。况且书法作品中“社”字是错别字, “社”字的右边是“土”而不是“士”。

2.《致同学》第二段有这样的文字:

课本固然是你语文学习的一块园地, 而如果你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报刊视屏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 以及生活中的其他种种话题, 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这段话有几处不妥。 (1) “而”应改为“但”; (2) “如果”冗余, 应去掉; (3) “资源”前有必要加上“重要”一词。 (4) “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如改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则更为顺畅, 其实, 愚以为最后一句删去更好。

3. 王愿坚的小说《草》表现了周总理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情操。

其中有周总理尝草的情节, 非常感人。

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 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他刚想劝首长休息, 周副主席又问了:“这野菜, 多半是长在什么地方呢?”

杨光想了想:“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味道呢?还记得吗?”

杨光摇了摇头。因为是煮熟了吃的, 没有尝过。

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 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医生惊呼着扑过来, 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

阅读这段文字, 我们明白:周总理是在了解有毒野菜生长的地方及有毒生野菜的味道, 以便通报部队, 避免更多的红军战士误食中毒。“味道呢?还记得吗?”这句话是总理向杨光询问有毒生野菜的味道。杨光显然听明白了, 所以他“摇了摇头”, “因为是煮熟了吃的, 没有尝过”。问题就出在“因为是煮熟了吃的, 没有尝过”这句话上。明明是“煮熟了吃的”, 又怎会“没有尝过”?岂不自相矛盾?所以, 应在“没有尝过”后面加上“生野菜的味道”。

4. 课本第85页节录了吴伯箫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文中的“段落”与“联络”用得令人费解。

原文如下:

读中国古代史, 知道战国时候, 魏惠王、燕昭王、胡服变俗的赵武灵王, 都曾段落地筑过长城, 来卫国御胡;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 又因地形, 制险塞, 从临洮至辽东将长城来了个联络的修筑, 延袤万余里。

“段落”的含义为: (文章、事情) 根据内容划分成的部分。从这个意思来看, “段落”用在文中似乎不太妥当, 可改为“陆续”。另外, “段落”的语法功能为名词, 不可修饰动词“筑”。

“联络”的含义是:彼此交接;接上关系。用在文中语境不太贴切, 可改为“联结”或“联接”。

另外, “我还没有到过长城!但是, 长城我是终于要见见的!”这句话中的“终于”用得不太妥帖, 可改为“终究”或“终归”。

5. 第139页, 课文《美丽的西

双版纳》课后“探究·练习”部分第二大题有这样一句话:“课文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主要描写了树、竹、谷、水、庙等景物, 并列出五个标题。”这个概括不准确, 应该是“主要描写了树、楼、谷、水、庙等景物”, 这从第二个小标题“竹楼映蓝天”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

6. 第141页倒数第六行:

“入夜, 灯光映着碧水, 明月照亮大海, 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 真是人间奇景。”“泛舟”:坐船游玩。“海滨”:海边;沿海地带。严格说来, 在“海滨”是无法“泛舟”的。可将“泛舟”改为“漫步”。

7.

第161页12行, “托卡列夫非常生气地从听筒里对他喊”这句话有语病, 可改为“托卡列夫非常生气地对着听筒喊”。

8.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里, 苏步青先生这样写道: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研究这一段, 可以得出一个信息, 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但邓小平同志是这样说的吗?

请看下面一段资料:

1978年3月18日,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 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 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 他说:“马克思说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 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 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 得出的科学结论。

(人民网)

可见, 课文中“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应改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课文中把一位伟人的著名论断搞错, 实在不该。

9. 第217页倒数第9行:

“我见过其他宇航员在睡觉时到处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有歧义, 易给人以“宇航员睡觉时是在飞船外面”“绕着飞船漂浮”的误解, 属表达不当,

篇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通过合作学习《绿叶的声音》,掌握本专题所选诗文鉴赏的一般方法。

重点预设:

1.感悟诗歌情感之美;

2.想象诗歌画面之美;

3.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一、导入

师:在走进课文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画。

师:(出示两幅图片——火红的枫叶和热情的白杨树叶)请大家任选两幅图画中的一幅,扣住枫叶和白杨树的特点,为它配上贴切的标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诗、一句话。

生活动1分钟。

师选择两三位同学说答案。

生交流(老师适当鼓励性点评:很有想象力、情商挺高、抓住了叶子颜色之美、发现了叶子的形状特征等)。

师:老师也为两幅画面配了题目,点击(“晓来谁染霜林醉”,“掌声”)。请大家揣摩一下:老师选配的两个标题跟同学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适当讨论。

师:谢谢大家的理解。老师配的这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抓住枫叶和白杨树叶的颜色和形状特征,还附着上了情感和想象,这就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从图画中欣赏到了诗情,下面我们一起随诗人青勃去倾听《绿叶的声音》,在诗歌中寻找图画美。

二、过程

(一)初读“叶”之美

师:请大家齐声朗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再请大家选择《绿叶的声音》中的一两个片段,仔细揣摩,共同探讨,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合作后,推荐代表交流朗读,师生共评。

师范读。

(二)感悟“叶”之美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请大家交流讨论:从《绿叶的声音》这首诗的不同片段中,你感悟到诗人心中的情了吗?选择一两段说说(请学生写理解片段)。

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点)

师总结:我们从月夜的叶笛里,听出了思念,听出了幽远;从梧桐叶上的诗句里解读出清静或寂寞哀愁;从白杨树的掌声里,听出了生活的激情……这些不就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美吗?

(三)想像“叶”之美

师: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诗歌就像图画。”现在请大家自己创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教师结合《绿叶的声音》指导想象方法。

1.咀嚼文字,展开想象

举“白天她捻拨阳光的金丝”的例子,学生先说,老师示范。

2.调动生活、知识积累,展开想象

教师示范“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这一句由知识积累到想象的过程。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将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完成后小组交流,将小组内写得最好的推荐给大家。

师:刚才,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从情感和想象两个角度去感受“叶”之美。其实,“叶”的情感和想象之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再读“叶”之美

生大声激情自由朗读。

师生合作朗读。

师总结:读到这里,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首诗借助叶的形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的感悟。

(点击课件,显示本专题选文共同特征)

本专题其他诗文也都是借助叶的形象,抒发了情感,生发想象,表达了古今中外文学家们心中的美。

(五)合作探究:读出美、感悟美、想象美

古诗《红叶题诗》

围绕话题:

1.读出情感。

2.借“红叶”表达什么情感?

3.根据诗句写一个简短的想象片段。

(六)布置作业

课后多方面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本专题其他几篇诗文。

三、结束语

罗丹曾经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大家从这普通的叶子里发现更多的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倾听《绿叶的声音》教后记:

《叶》是苏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选编了8篇古今中外写叶的诗文,都是用文学的笔法写叶,通过“叶”抒发情感、传达哲思,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和感悟。

笔者希望通过教读其中一首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和一首古体诗《红叶题诗》让学生了解本专题的选文特点,进而掌握学习这一专题的方法。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诗歌的情感之美;与自我心灵对话,调动生活积累,想象诗歌画面之美;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在整体构思和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在“感悟”和“美读”这两个主题环节中,给出示范,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时有章可循,而不是泛泛而谈导致课堂的无序和低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其中去,倾听学生、激励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激情。

(二)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教者引导组织得当,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激励,摩擦并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课前预习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组建学习小组;课堂上,围绕各小组组长展开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真正走进诗歌

诗歌很美,但是理解相对较难。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联系学生的生活、调动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这节课,主体构思是由画入诗、再由诗到画,紧扣“美”,引导学生去感受、想象、表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吟咏美读

对诗歌之“美”的感悟,离不开美读。由初读,到范读,到品读,到再读,到合作朗读,笔者希望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升,在读中想象,构成课堂的亮点。从实施看,学生从初读到再读,进步明显,但因为对现场设备和氛围估计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果。

作为一堂观摩课,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落实预期目标,展示教学效果,对教学中的生成效应没有作过多期待,说明笔者对课堂驾驭能力还没有充分的信心,这将是笔者以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的方向。

点评:

关于“叶”的话题,纷繁复杂,《叶》专题选择了古今中外诗文达8篇之多,或抒情、或议论、或叙事,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本专题的教学,难度很大。本教案巧妙地选择了突破口——用文艺性笔调扣“叶”写生活中的“美”,发现并利用了文本的最大价值,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

从构思看,本教案选择一古一今两首诗歌作引子,教给学生学法,是“授人以渔”之举,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紧扣“叶”之美,激发学生感受、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是语文学习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环节由画入诗、由诗到画,过渡圆润自如;对诗歌的赏析由诵读、到感受、到想象、到创造,符合诗歌解读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与自己心灵对话。

从学法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并保持积极思考,这一点与新课标的精神是吻合的。

从教法看,教师朗读和解读示范,是积极有效的,不流于形式,将教师在课堂引导组织上的主体性充分彰显出来。

篇5: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主备人:八年级语文组八年级()班姓名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贻误()颟顸()渊薮()憬悟()

情愫()驾驭()滞涩()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联系全文,思考本文的结构应该怎样划分?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总结全文()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2、精读7-8节,思考作者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完成下列表格。

论证方法:

相对比的事物 产生的结果

7节

8节

3、参照上面的思路,精读9-11节,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完成下表。

论证方法:

相对比的事物 产生的结果

9节

10节

不同的做法 产生的结果

11节 意识到错过之后

4、对于“错过”,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5、我们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

6、阅读14、15节,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你找出例句,并分析它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高。

7、同学们,请你说说生活中你所错过的事,并谈谈你的感悟。

【议论文相关知识】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

(1)、看题目(2)、看开头(3)、看结尾(4)、看中间(5)、自己归纳

二、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1、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三、论证--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 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技巧: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论证有些资料上也称为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技巧: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2、议论文语言特征: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3、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层进式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此外还有并列式结构)

老戚

篇6: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②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③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⑴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⑵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篇7: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主备人:八年级语文组          八年级(   )班       姓名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贻误(      )       颟顸(          )       渊薮(         )       憬悟(          )

情愫(     )     驾驭 (          )       滞涩(         )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联系全文,思考本文的结构应该怎样划分?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

总结全文(      )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

2、精读7-8节, 思考作者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完成下列表格。

论证方法:

相对比的事物 产生的结果

7节

8节

3、参照上面的思路,精读9-11节,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完成下表。

论证方法:

相对比的事物 产生的结果

9节

10节

不同的做法 产生的结果

11节 意识到错过之后

4、对于“错过”,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5、我们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

6、阅读14、15节,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你找出例句,并分析它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高。

7、同学们,请你说说生活中你所错过的事,并谈谈你的感悟。

【议论文相关知识】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1 、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

(1)、看题目(2)、看开头(3)、看结尾 (4)、看中间 (5)、自己归纳

二、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1、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 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②道理论据 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三、论证--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1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 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技巧: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引用论证有些资料上也称为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技巧: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2、议论文语言特征:  准确性    严密性   逻辑性    生动性

3、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层进式结构: 总--分--总    总--分   分--总(此外还有并列式结构)

老戚

篇8: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一、追求理性地教学,创造自由的空间

虽然语文看上去没有规律可循,但语言具有系统性的表达逻辑。不同人在表达同一件事物时,采用的词汇、表达方式、描绘技巧存在着很大差别。教学的理性表现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语言描述的常识化,例如:竹子用来歌颂气节和立场,梅花用于赞美坚强不屈的性格;空间的自由表现在学生自由地创造意境,而不受到阻止。

在“人与环境”单元的诵读欣赏板块中,教材提供《大地上的事情》(选节)来表达作者对田野和地球的认知和情感。第一节,通过“鹞子”和“野兔”来反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将地球比作“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内心反思。从理想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主题的方式,语言的奥妙之处;而学生对两个小节的认知和头脑中的想象是自由的,是可以通过联想、对比等方式进行改编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可以是渔夫与大海的关系。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认可,并对其文本不断完善,形成完整、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系统。

二、开展“聆听、朗读”活动,体会语言意境

“诵读欣赏”选取的内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词读来朗朗上口,选文内容表达细腻,细节丰富,为场景描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穿透力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些特点将在聆听和朗读两种表达方式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和呈现。“听”和“读”两种学习方式调动着耳朵、嘴、大脑联合反应,是体会语言意境必不可少的方式。长期以来,聆听和朗读的方式没有得到课堂的重视,造成了学生体会意境、再现意境的能力比较弱。

运用好教材的“诵读欣赏”板块,开展“聆听、朗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会意境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语言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意境基础。例如:“爱国情怀”单元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在课程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下诗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情感、爱国信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构思诗歌意境,从而对整篇作品形成透彻性的认知。整个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以聆听的方式引进教材内容;然后,详细地讲解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特征特点等内容;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进行想象和思考。

三、扩展朗读素材,提取关键性字词

教材中“朗读欣赏”的内容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启发也是有限的。优秀的文笔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背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扩展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效仿文本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树立“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提取关键性字词、掌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例如:在“长征之歌”单元中,对《诗人领袖》这篇文作的赏析。这首词借鉴了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内容,借词句书写领袖的一生,借领袖的事迹成就伟大诗人。平仄是诗歌押韵的特征,却用来描写枪声;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本是无情战场,却用来表达诗人情怀;大江、雪天与潇洒、畅想融合在一起,二万五千里长征换来了撼动世界的成果,城门楼上的话语,嘹亮了东方。这首词特征明显,关键字词容易确定和讲解,适合为学生讲解赏析思路,提升学生提取诗词关键性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诗歌素材,锻炼学生“抓词”本领,提升语文素养。

四、反复修改,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亲自动手,进行语文实践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最快的方式。优秀的文章需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修改和打磨,仔细斟酌每一个关键性字词的表达。反复修改的过程是枯燥、痛苦的,但最终可以在素材积累运用、语言表达习惯、行文思路等方面获得突破,让自己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语言穿透力。从宏观看,“诵读欣赏”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写作表达”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反复修改可以将内化知识转变为可运用内容,支持自己的外在表达。

例如:“诵读欣赏”中诗歌如何转化为应用素材。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这一板块涉及数十首诗歌。学生一般将其全盘背诵,极少使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将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相似的诗歌进行集中性处理,让学生形成意群概念,当触及这类话题时,便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书面表达气势。如:谈到爱国话题,不仅有古代“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渣滓洞“鲜艳如血的花”。坚持进行这样的写作锻炼,反复修订写作内容,必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明显提升。

五、结语

上一篇:闪亮星中队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心得